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筹办: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4、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教师的讲台上有一些工具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1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研究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老师的讲台上有一些东西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学习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习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I. 前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
下面将分三个部分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II. 课程的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将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分为1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如下:A. 准备工作学生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了解上一个单元研究内容。
- 掌握本单元研究目标和要求。
教师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熟悉本单元教材和教学大纲。
- 根据本单元研究目标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B.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了解全身的感受细胞和味觉细胞。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探究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目标:- 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 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感受与观察用宝宝湿巾清洗手的效果。
- 研究重点:理解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难点: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 教学手段:PPT、实物展示等。
- 教学评价:小测验。
第2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科学去除手上油污和研究正确洗手方法。
- 研究目标:-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研究重点: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 研究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教学方法:合作研究。
-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小组合作。
C. 教学总结本单元通过两次课时的研究,学生理解并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掌握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III. 二次备课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有必要做好二次备课的工作,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的二次备课主要工作如下:A. 教材的整理教师需要检查教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如果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什么是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钳子1把、细铁丝若干、筷子1双、扫把1把、螺丝刀1把、螺丝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问:听到“机械”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尽量表达自己的认识,师此时不必作出是非判断。
2.活动:出示蔬菜,让两位学生上台把它弄成小片,一位用刀,另一位同学用手。
3.引导学生讨论:使用刀和不是用刀有什么不同?4.师总结:像刀这种可以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我们就把它叫做“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课前,老师让你们以团队为单位收集了各种工具,请你们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收集了哪几种工具?2.团队内讨论:你们收集到的这些工具是机械吗?3.出示P2图,它们是机械吗?为什么?4.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出示机械的概念:课件: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再来看你们收集的工具,哪些是机械?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3.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每团队1张表格,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针、擀面杖、刀、小铲和叉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老虎钳、镊子、筷子、扫帚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电钻的钻头属于斜面,内部传动是轮轴。
4.再来看机械的概念,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比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课时备注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微小的生命体3.发霉与防霉4.微生物的“功”与“过”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6.蛋壳与薄壳结构7.海豚与声呐8.我们来仿生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2.四季循环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4.拧螺丝的学问15.升旗的方法16.斜坡的启示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的第1课。
本课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重点与难点重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Flash:我是细胞,我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同学们,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呢?(细胞)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细胞”世界,探究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奥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2、新授局部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别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庞大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庞大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匡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形?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教案

2022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教案第2课水的蒸发和凝结(教材p61~62)讲课时间:______________总计____1____课时水的蒸发和凝结崭新讲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形态变化。
2.晓得水的冷却和水蒸气凝固成水的过程中存有放热与吸热现象。
3.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设。
2.能制定比较完备的实验计划,积极开展水冷却快慢与温度多寡关系的探究活动。
3.能够设计实验,开展水蒸气凝结的探究活动。
4.能通过观察、实验、查询资料等方式以获取事物的信息,分析雾、雨、雪、茜、霜、雹等天气现象构成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1.乐意辨认出代莱问题,对物态变化存有探究兴趣。
2.尊重探究的证据,提出正确的观点,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形成判断。
3.在展开多人合作探究时,能有效率沟通交流。
4.养成在探究中、数据中、实践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的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气温变化影响了人类、动植物的生活和生存。
2.高度关注人类一些犯罪行为可以并使地球暖化,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比较完备的实验计划,积极开展水冷却快慢与温度多寡关系的探究活动。
难点:理解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教学准备工作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温度计夹子、清水、滴管、电子秤、护目镜、湿布、干布、冰块、食盐、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工作:教学课件。
聚焦1.导入:(教学提示信息:出具教材p61厨房里烧水、室外晾衣服和浴室镜面的图片。
)这三幅图分别叙述了哪些现象?(预设:水融化变为了水蒸气;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珠。
)2.揭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水冷却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固成水的现象。
水和水蒸气的互相转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水的冷却和凝固。
2022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和一个 STEM 学习以及一个专项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仿生》本单元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地球的运动》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
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简单机械》本单元为系列研究活动,将为中学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立体小菜园》强调学生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凸显体验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和趣味性,还指向科学概念的建构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教材中增设 STEM 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材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机会的不足。
《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比之前好多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改观,但是,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比较差,不积极习惯,被动学习、学习自觉性等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知道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造机械。
4.体会机械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生活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生活中常见的机械。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当你听到“机械”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机械?学生回答,了解学生对机械的认识。
2.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这些物品中,你认为那些属于机械?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物品哪些属于机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什么叫机械”。
问:哪些工具让你没有想到它也是属于机械的?二、认识什么叫机械1.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2.小组交流:选择几个你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人们是用工具的哪些部分在工作?它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小组汇报交流三、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却能撬动,这说明机械有什么作用?学生了解机械省力,能降低工作难度等。
2.小组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四、认识古代机械1.看书了解古人使用的机械。
2.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把古代机械与当代机械作对比,体会机械在降低工作难度时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五、拓展应用机械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有了它,就如同延长了我们的肢体,加大了我们的力量。
机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更新。
请你在你的周围找找,哪些物品也属于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简单机械复杂机械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图片初步认识杆秤,观察杆秤了解基本组成结构。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新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
2.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胡克的事迹,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教学准备】洋葱鳞片内表皮、玻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拼图作品,它的原图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再大的拼图作品,它的组成单位也不过是一块块小小的……生:拼图快2.师:小明同学有疑问了,人的皮肤会不会也像拼图一样,也由一些小单位组成呢?于是,他先后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手背皮肤进行了观察。
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纵横交错的条纹、有毛细孔……3.师:这是用手持显微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凹凸感、有明暗面、条纹更粗、有手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拼图作品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的组成,唤醒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理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做铺垫,同时引出探究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拼图素材,渗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展示放大镜和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手背皮肤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描述观察所得,特别是强调对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学生自主运用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做铺垫。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3.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4.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1.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3.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过程】一、问:目标引领问题导学1. 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2. 学生交流。
二、猜(读):联系旧知自主尝试1. 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1/562. 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3. 出示起子。
4. 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5. 出示刀。
6. 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机械。
三、探:合作探究点拨辅导1. 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 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
3. 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4. 出示机械的概念。
(降低工作难度)5. 再看图,哪些是机械。
6. 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
7. 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8. 你还知道哪些机械。
9. 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
10.讲古人的机械。
11. 首先眼降低大家对机械的神秘感,不要觉得机械离生活很遥远。
12. 分几步理请机械概念。
并巩固。
13. 从年代上体现机械的不断进步。
四、用:训练推进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机械。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一到两种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螺丝钉、螺丝刀各1-2套,平板电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游戏激趣1.游戏1:徒手钉螺丝钉,注意安全,钉的深度以可以提起木板即可。
2.游戏2;用螺丝刀钉螺丝钉。
3.谈一谈;在刚才的两个游戏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学生交流。
二、揭示机械概念1.出示各种生活用具(老虎钳、羊角锤、镊子、针、筷子、擀面杖、水果刀、电钻、啤酒扳、葡萄酒开瓶器等),谈话:认识这些工具吗?它们都有什么样的作用?2.学生说各种工具的作用。
3.揭示机械的概念,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板书:机械)4.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连连看游戏。
5.共同小结:像这些机械比较简单,我们称为简单机械,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机械组成的,我们称为复杂机械,也叫做机器。
6.欣赏一些常见的机器以及一段德国先进伐木机视频。
三、学生使用机械1.使用钳子和铁线做出一个艺术品,如自行车等。
2.注意事项:注意钳子的安全、不要把铁线弄到别人的身体。
3.展示学生作品。
比一比谁做的好,有创意。
4.谈一谈感受使用机械的感受。
四、介绍古代机械1.谈话:自古以来,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就已经知道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观看古代各种机械的图片。
3.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4.完成石磨拼图游戏。
五、完成课题练习1.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谁是间谍”的游戏。
2.讲解并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作用: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分类:简单机械、复杂机械(机器)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学生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能用科学语言、自然笔记等方式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观察、探究生物细胞具有兴趣和热情。
2.能严谨客观地将观察所得描绘出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胡克的事迹,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教学准备】洋葱鳞片内表皮、玻片、放大镜、手持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实验记录单、课件、学习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幅拼图作品,它的原图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我们知道,再大的拼图作品,它的组成单位也不过是一块块小小的……生:拼图快2.师:小明同学有疑问了,人的皮肤会不会也像拼图一样,也由一些小单位组成呢?于是,他先后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对手背皮肤进行了观察。
这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纵横交错的条纹、有毛细孔……3.师:这是用手持显微镜观察到的效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有凹凸感、有明暗面、条纹更粗、有手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拼图作品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拼图的组成,唤醒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理解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做铺垫,同时引出探究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拼图素材,渗透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展示放大镜和手持简易显微镜观察到的人体手背皮肤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描述观察所得,特别是强调对细节的观察,为接下来学生自主运用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做铺垫。
4.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能把细节观察到。
那么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主角了,你们看,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名称叫:洋葱鳞片内表皮,看,它的形状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生:薄膜5.师:那么对于今天我们的观察对象,你们觉得它的组成单位是什么呢?生:……6.师:大家的答案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观察和探究,找出答案。
为了方便观察,老师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取了下来,剪成小块,铺在一块玻璃片上,并架在塑料杯上。
二、观察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会说一说你的收获生开始观察,师下讲台到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俯身、蹲下)(该过程2分钟)师生交流2.师:接下来请大家换用手持简易显微镜来观察,有几个要求:1.正确使用手持简易显微镜(灯泡要亮、镜筒底部要靠在玻璃片上、用螺旋调整视野清晰度,左眼贴近目镜) 2.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例如纹路、斑点、形状、轮廓、结构等。
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4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组织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
最后师ppt展示手持简易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实画面。
3.师:看,这是老师拍到的手持显微镜下的真实画面,正如同学们描绘的,确实有……4.师:接下来,我们将请出最重量级的观察工具,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光学显微镜,它的构造更精密复杂、放大倍数更大,请同学将桌边的光学显微镜小心地移到自己的跟前,不需要对设备有其他调整或操作,直接观察即可,把左眼贴近目镜,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尽量如实、具体地画下来。
生继续观察,师继续巡视指导(该过程5分钟)观察结束,师将2-3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分别展示出来,请他们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格子、颗粒、排列、堆砌、像砖头、像积木”等关键词,引导他们说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与前面两种工具观察到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学生发言结束,请其他同学补充,该过程让学生充分表达,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景。
最后师展示显微镜下拍到的画面,与学生的描绘进行比对。
5.师: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工具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随着工具的迭代,观察所得也逐渐的细致入微、清晰明朗。
[设计意图]通过有序地提供三种工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采取语言描述、手绘记录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从宏观到微观地揭开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貌,进而直观地认识到细胞的形态,自主建构起“一个一个小格子”的概念。
三、概念构建1.师:看来光学显微镜的能耐真不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人体手背皮肤在显微镜下是什么样的吗?生:想2.师展示并提问:你们能发现它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吗?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3.师:好,那么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些,再看看其他生命体在显微镜下的样子。
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学习资料,认真阅读说一说这些生命体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一个个的小颗粒;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在人、动物、植物身上都有,只不过样子不太一样;4.师:是的,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都是由这样的小格子或小颗粒组成的。
它们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贴课题)5.师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设计意图]将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结构与显微镜下的人体手背皮肤、人体肝脏、兔子小肠、猪皮下脂肪、洋葱根尖部、葫芦藓叶片的结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让学生深刻了解“一个一个小格子”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等大部分生命体中,强化普遍性,进而让学生建构这些“小格子”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6.师:这些小格子最先是谁发现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请大家翻开学习资料的第二面,阅读这位科学家的事迹,一会分享你的收获。
生阅读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了解:1.胡克把这些小格子成为“细胞”(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细胞)2.学习胡克的专研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了解胡克是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同时通过对胡克生平的了解,渗透和培养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想伟大科学家学习。
四、认识细胞的多样性1 .师:胡克向人类揭开了细胞神秘的面纱后,人类就此开始了对生物细胞的探究之旅,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科学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
大家请看,这是植物根、茎、叶不同部位的细胞,这是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看完后你有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具有多样性)2.师补充板书:排列在一起的小格子细胞细胞具有多样性五、认识人体细胞形状:1.师出示教材中人体各类细胞图,请学生描述形状,对于其中较难的肌细胞、骨细胞,和较特殊的白细胞,另外补充材料辅助学生认识。
2.师出示连线题,让学生上台,将人体不同的细胞与相应的形状进行连线,巩固理解,与上一环节相呼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
六、了解细胞吉尼斯:1.了解动物和植物界最大的细胞.2.师:今天我们看到的细胞是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但生物界还有一些细胞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你们知道吗?3.师展示鸵鸟卵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苎麻茎部韧皮细胞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最大的动物细胞和最长的植物细胞。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同种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不同种生物的细胞,让学生充分观察、表达,理解细胞具有多样性;通过观察、交流、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对人体不同部位细胞的形状进行识别、对比,强化“细胞具有多样性”这一概念;通过科普“细胞吉尼斯”,拓展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视野。
七、结尾: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细胞,知道它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元,同时也了解了细胞的多样性,那么关于细胞的探究我们将在日后的科学课上继续深入,也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跟细胞相关的科普文章,可以在科学课上一起交流讨论。
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2.微小的生命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3.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科学探究]1.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能辩证地思考。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师]制备好的“小水塘”,电子显微镜,课件和视频。
[学生]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传统显微镜。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小水塘”1.教师:上课前,老师到公园的池塘里取了些水(教师准备已提前制备好的“小水塘”),你能看到杯子里有些什么吗?2.学生:观察并汇报(预设:腐烂的落叶、沙土……)。
3.教师:请你继续用放大镜观察,还能看到什么?4.学生:观察并汇报(预设:一些絮状物……)。
5.教师:如果让你再继续观察,你猜猜还能发现什么?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观察?6.学生:汇报(预设:浮游生物、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揭示课题)[设计意图]结合观察工具的变化(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由大到小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对微小生命体的观察兴趣。
二、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1.教师: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你准备怎么做?2.学生:汇报预设1:取一滴水滴在截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预设2:水滴上还要盖上盖玻片。
预设3:多余的水份要吸掉。
3.教师:同学们可以制作临时装片来进行观察,为了保护物镜,待观测物要盖上盖玻片。
4.播放微课《制作临时装片》。
5.学生:分组制作简易装片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在记录单上绘制所观察到的微生物(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介绍所观察并绘制的微生物形态特点。
7.教师:将电子显微镜连接到屏幕投影。
8.学生:交流并归纳微生物的特征。
9.师生共同小结: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结构简单,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教师有意地培养,提高微生物密度,以便学生用显微镜发现水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进而观察和归纳微生物的特征,为后续的认知冲突做好铺垫。
三、认识微生物形态的多样性1.教师:刚才我们观察到几种不同的微生物,但是微生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它们可不仅仅是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图片,如菌类、病毒类,引导学生辨识)。
2.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判断自己观察到的可能是什么微生物,并进行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