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开展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摘要:根据中国新课改的大力执行,提倡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为主要目标,开展校本课程的一系列的开发以及研究,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研究热潮,成为学术层面上的各种讨论以及各个学校在实践层面上的变革。
文章先分析了在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然后又讲述了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有效落实中国高中新课标教学精神,深入挖掘高中生的內在潜能,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开展,有助于高中学校特色的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一、在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一〕校本课程目标确实立有效发挥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可以在网上查找资料以及相关的实地考察来整适宜应本校进展的校本课程资料,逐渐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加强高中生对生物科目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高中生提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分析问题并解决的能力。
以学习兴趣为根底,选修内容为指导,培养高中生的规划能力以及生涯意识。
促使他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在高中时期的学习对将来的专业与职业的选择,都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我,并寻找到符合自身开展与学习的道路。
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指培养高中生适合中国社会开展需要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具备科学、正确、合理的生命观念;需要对自己、集体与社会有责任意识;在科学探究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培养高中生的探究、创新意识与提升整体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培养能够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校本课程的目的不止需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而且还需要注意开展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1.知识与技能高中生屡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课程当中,有效激发出他们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取生物学科和现实生活两者紧密联系的知识与技能,促使高中生把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都运用到实践当中,提升他们在真实生活当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与此同时并解决一系列问题。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情感的有机结合,其涵盖学科认识、学科思维、学科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掌握并运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和态度。
一、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认识学生的生物学科认识包括对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生物学概念、实验观察、案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认识生物学科的意义,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基本组成、基本规律等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和内涵。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了解生物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和热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和学科信念,坚定学习生物学的决心。
学生的生物学科思维包括生物学科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逻辑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探索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从实验中学习、总结、发现、探究,形成科学思维和方法。
学生的生物学科态度包括对生物学科的态度和对学习生物学的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生物学科的伟大意义和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科态度和学习生物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生物学科的新动态、新成就,愿意参与生物学科的学习和实践。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课程开发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开发目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意识,培养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2.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织。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遗传与变异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生物多样性和进化:包括物种的分类和演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要性等内容;3. 生物体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等;4. 生物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适应性等内容;5. 生命科学的前沿发展: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的应用和前沿研究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辨和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 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4. 讨论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
高中教育课题申报书:新课程背景下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核心素养校本课程预期研究成果:专著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因素。
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推动学生从对生物基础知识学习到对基本技能掌握,进而形成良好的学科能力,为生物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也要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21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题的界定:生物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
当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自身具备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能够发挥作用。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的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
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其主体思想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了解,结合本校特色,利用本地设施,从而开发出多样性的课程,满足学生差异性需求。
在校本课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
本课题期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核心素养要求,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大胆创新,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生物校本课程。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21 世纪之初,欧盟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并提出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作为总体教育目标与教育政策的参照框架,引发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核心素养落实为切入点,并在原有教学体系育人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合理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聚焦生物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化资源的合理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接触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内容,又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合理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是目前各位生物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对地方课程或国家课程进行补充与延伸是校本课程基本功能的特点之一,通常情况下,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均是围绕本校教学工作实际需求,并在传统教学体系育人功能保留的基础上,在教学工作中合理引入多元化资源以及相关活动,同时重新整理课堂上未涉及的知识内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对生物学科包含的实验课程、理论课程以及互动教学等其他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补充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性,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有利于积极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促进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有利于积极推动高中生物课程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并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补充,起到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再加强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生物知识学习实用性。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立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通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新型生物课堂中不断提升个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归纳的意识,既能增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又能有效拓宽其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整体生物学习能力得到强化。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提高从教师角度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锻炼教师对各种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能力,以此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还能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理性思维形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育研究学刊2019.十二月(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幵发谭红(垫江中学,重庆垫江408300)【摘要】概述在生物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内涵,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课程开发的前期调杻,具体操作流程与研究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3969/j .issn .1672-0407.2019.23.034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教学应建立与生物学学科素养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因此,开发并利用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是实现学科育人的必然要素。
一、 生物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提出与内涵(一)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提出我国从20世纪初创办新式学堂起,中小学就有了校本课 程的萌芽,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
到了 90年代中后期, “校本课程开发”的名称才正式从西方传人我国。
2001年6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二)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内涵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必须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只是有效地与国家生物学课程和地方生物学课程的相互补充。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将有价值的急救措施、传染病的防治、外来物种人侵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环境保护研究等引人课堂,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带来能力、知识和生物学科素养等方面的进步。
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 生物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 发(一)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指导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并达成目标离不开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自主学习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用的学习材料,以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开发自主学习材料的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
而学习材料本身的属性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共同决定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须满足“适宜性、针对性、目的性、操作性”的要求,不仅要适合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而且要充分挖掘材料的使用价值。
(三)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材料自主学习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能只限于书本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社区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当地的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文化资源、特色教育基地以及文化馆和图书馆等,收集、开发和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学习材料。
三、自主学习材料开发与应用的目标与价值(一)开发与应用的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以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为参照,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探究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学习材料内容和题材、学生阅读的时机和方式、阅读材料对生物教学的影响等,以现有的学习材料为切入口,编写一套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自主学习材料,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发与应用的价值自主学习材料主要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可以作为导学案供学生课前预习使用,或作为背景材料导入新课,也可以作为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拓展学习。
自主学习材料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材广泛;三是可在教师指导下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可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也可以学习完成后思考相应的问题,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1.自主学习材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一种趋势,目前,有些学校还流于形式,缺少高质量系列化自主学习材料的支撑,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摘要: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引导学生对生物课本、考试试卷、生物实验、生物知识、生物学习方式等内容进行的合理分析和解读,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生物素质。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体会,探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策略,望可以为各位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引言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培养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显得异常重要,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认知,不断探索与创新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束缚,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在保证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同时,力求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进一步发展。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实用价值1.1有益于了解生物专业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塑造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获得生物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还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高中生物专业知识,在论述和研究过程中建立专业知识迁移路径。
另一方面,生物课程核心素养的塑造规定学生务必积极主动地参加课程课堂教学,进而使学生在自行探寻、解决困难的基础上塑造终身学习理念。
1.2有益于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随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逐渐重视课程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教学方法明确提出了新的规定,从而对高中生物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
在培养学生生物课程核心素养过程中,课程教师的认知结构是基础,这就要求高中生物专业教师逐渐了解和高度重视自己的发展,重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准,从而持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策略(一)提高学生的解题及分析能力生物习题和相关试卷的练习对于每个高中学生而言,都是生物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其积累解题经验的方式,是检验学生整个生物学习阶段成果的重要媒介。
教师应当为学生讲授必要的生物做题技巧和知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高考生物复习、考试和解题技巧。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实践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实践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高中课堂学本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施和贯彻“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生物是一门文理结合的学科,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开展高中课堂学本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教育行业的新词汇,它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理念,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二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改进课堂教学打造理想课堂的举措,这也是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构建高中生物课堂学本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利用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开展生物教学时,绝大多数生物教师都是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借用教材实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为学生高考做好知识准备。
但实际上,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单一、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授课”,忽视了学生时课堂的主人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物对很多学生来说,不是高考必考科目,而是选考科目,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识到生物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相对于的知识点,不能冷冰冰的讲解,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讓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所在,从而更愿意去学习。
只有学生发现生物知识和生活的关系,学好生物可以为自己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生。
在高考面前,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对学科成绩非常看重,不同的学生对待生物课堂教学态度也有所不同,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无法适应。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是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好地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水平。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态度和学科价值观等。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完整理解和有效运用。
1. 学科知识:高中生物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包括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通过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整体认识,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科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感受生命的奥秘,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引导他们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生命科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1. 教学内容设计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突出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发展性,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理解。
学生需要不仅仅是记忆生物学知识,更要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引导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探索。
2. 教学方法选择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生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
高中生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1. 课程背景高中生物课程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科学、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生命观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程开发,我们期望实现以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提高他们的生命素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 课程内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学习。
- 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 科学思维的培养。
- 生命观念的树立。
-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程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的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 实验教学法:通过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生物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原理和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课程评估为了确保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程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
- 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发展。
- 学生的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6. 课程实施与反馈在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程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程效果。
同时,教师应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理念,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3. 强调学生的跨学科能力生物学是一门跨学科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化学、数学、物理、语文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培养。
通过跨学科联合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 抓住教材更新换代的契机生物学领域的新知识不断涌现,教材更新换代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抓住教材更新换代的契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科技进展。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一大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创新能力。
3. 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学生在学习生命科学方面的重要门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生物学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信息获取和交流应用等方面。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生物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科思维的培养,生物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生物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生物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生物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应用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有效交流的能力,生物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科学文献检索和研究报告撰写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获取科学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交流能力。
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信息获取能力。
可以设计案例分析活动。
案例分析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潜能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生物学中的经典案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命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而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学科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指学科中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
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1. 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命科学的基础认识。
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生物学的系统性认识,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学科思维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讨论案例、展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生物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教师角色的转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1.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中生物课程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中,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价值观。
了解并应用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概念、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学和进化论等。
核心技能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等。
核心价值观则包括科学、挑战和探究、思辨和批判、社会责任和文化观念等。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设计好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核心素养。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实践能力,达到掌握核心技能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以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推崇科学的精神和批判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应该注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生物学作为应用广泛的学科,与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在生物知识教学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到粮食、饮食、环保、疾病和健康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
了解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材选取、考核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未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科核心素养也会不断发展,促进高中生物课程的内涵和完善,培养更多有创造性和探究精神的人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发布时间:2022-02-22T16:27:55.97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4期作者:张婧[导读] 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形成的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开发校本课程,在保留校本课程体系的最大教育价值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生物技能、科学思维的开发,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生物学习方法。
本文立足于笔者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张婧沈阳市第四中学 110020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形成的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开发校本课程,在保留校本课程体系的最大教育价值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生物技能、科学思维的开发,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生物学习方法。
本文立足于笔者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2-104-01校本课程可视为学校对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延伸。
在保留传统教学体系的育人功能的同时,校本课程以本校的教学需求为立足点,将多元化资源、活动重新引入教学工作中,将课堂上没有涉及的教学知识重新整理出来。
对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来说,校本课程实现了对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互动教学等活动的补充创新。
校本课程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机会。
在核心素养的带动下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或许能提高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生命观念,探索中开发生物校本课程要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开发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有关学校与教师必须在生物核心素养与专业教学课程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高中生来说,生物课程是包含理性思维、客观真理、科学现象的教育课程,其以生命的诞生、繁衍和凋亡为出发点,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机制。
而对于生物课程而言,其是学生必须形成的生物学习技能,也是高中生物课程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中生物课程是学生接触生命科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方法与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性学习生物学是一门探究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观察、实验、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参与课程内容的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生物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对于解释身边事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3. 跨学科整合生物学是与其他学科紧密关联的学科,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综合学科的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科学精神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对事实的客观认知、批判性思维和勇于探索的勇气。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解决科学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基因与遗传》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为什么父母是黄皮肤孩子却是白皮肤”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理解基因突变对后代遗传特征的影响。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学科核心素养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关键,它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
本文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探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1 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科学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要具备以科学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模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1.2 实验能力和科学实践实验能力和科学实践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观察、测量、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等科学实践能力。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学生可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细致耐心的实验态度。
1.3 跨学科思维和信息素养跨学科思维和信息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和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获取、处理和利用生物信息。
1.4 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2.1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和项目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生物实验室实验、课外科学考察、生物科技项目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施科学探究和实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特定学科中掌握的关键概念、方法和思维模式,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则是通过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和探究科学知识。
三、加强跨学科的融合和应用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应用。
生物科学与其他科学学科有很多交叉点,如化学、物理等。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概念。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综合性的学科课题,帮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意识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伦理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意识,让他们明白科学研究和实践应该遵循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
作者:刘春燕
来源:《教育界·D》2019年第12期
【摘要】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对突出学校特色、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出发,分析了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并以“现实生活的应用”为例,探讨了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应用,旨在为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普通高中是上承初中下启大学、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品格的重要载体。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校本教材开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既要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体现校本教材综合育人的价值,又要考虑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发适用于本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况下所具备的应付复杂情境、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基础性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基于高中生物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的校本教材开发和应用,对突出学校特色、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
(一)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开发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因此,在开发生物校本教材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因此在开发时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兴趣爱好,又要考虑校
本教材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作用,从而构建起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融合,本土性、实践性和自主性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为学生自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2.实用性原则。
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对课程资源、师资条件、场地空间以及学生的需要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广泛吸收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校本课程的实用性,真正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3.科学性原则。
生物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和谨小慎微的态度,运用专业的知识认真对待校本教材的立项、资料搜集、内容编排,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校本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可信度和教育价值。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确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关键,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要体现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有机融合。
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应确立以下目标。
1.生命观念的目标。
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应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树立生命观念,将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科学的热爱,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2.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目标。
校本教材开发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责任感的目标。
开发校本教材时,还应注重教材内容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即通过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当地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积累起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命科学、热爱地区传统文化的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应用
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强调科学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动手与实践的能力,善于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处理疑难问题、实践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我校依据地方区域特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成功开发出“现实生活的应用”系列校本课程,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酸奶制作、泡菜制作、面包制作、豆芽种植等蕴含的生物学原理,而且挖掘
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以“酸奶制作”为例,谈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应用。
(一)校本课程开展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选修内容。
因此,课堂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在课前根据学生自己需要和老师情况,对选材进行探究,整个过程包含选题、开题、探究、结题四个阶段。
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展模式提供了多项有选择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课程背景及重难点分析
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饮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深受喜爱。
但近几年发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
对于青少年来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對这类事件,学生产生了恐惧与担忧。
因此,“酸奶制作”的校本课程吸引了许多学生,他们想通过自己制作酸奶,了解酸奶的制作方法、制作原理,体验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校本课例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酸奶的发酵菌种是什么” “发酵原理是什么”“发酵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菌种种类、奶种种类、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自变量控制以及发酵效果等因变量检验的方法是本课例研究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原理和生物学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解决生活问题是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为此,教师应遵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分析结果形成结论-形成新知识并内化知识”的教学流程。
在课前展示超市常见的几种酸奶,如蒙牛、伊利、光明、温氏等,让学生观察包装中的发酵菌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常识,很自然地说出了几种乳酸菌的名字。
然后提出问题:“发酵原理是什么?”学生回忆起已经学习过的无氧呼吸乳酸发酵的方程式,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学生将无氧呼吸的原理应用到酸奶的发酵中。
紧接着提出:“发酵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动机。
学生罗列出温度、发酵时间、奶源。
然后提出探究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设置怎样的实验探究酸奶发酵的因素?”这样就生成了“探究不同的奶源对酸奶发酵效果的影响”的课题。
紧接着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关注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实验可行性的引导。
如在现有的条件下设置怎样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发酵效果的好坏可以通过怎样的指标作为因变量来衡量?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学生通过操作动手制作口感丰富的酸奶,发现蒙牛发酵黏稠度较好,豆腐花状,气味有点酸臭,有分层油状,带有油腻感;燕塘发酵后,气味与普通酸奶无异,黏稠度一般,但味道尝起来奇怪,有油腻感;伊利黏稠度好,气味酸臭;风行黏
稠度较差,气味无异于一般酸奶,发酵不完全;温床发酵得较成功,味道好,黏稠度好,但气味略酸臭。
最后从黏稠度、味道、气味等方面得出,温氏品牌酸奶发酵的酸奶较好。
学生通过亲手制作酸奶,比较各种奶源的发酵效果,找出口感最好的奶源,得出结论。
(四)校本课程应用案例的分析
从教学情境设计来看,“酸奶制作”一课以认识酸奶为起点,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酸奶发酵测试奠定了基礎;从教学思路来看,本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识别酸奶为起点,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学生常见的不同奶源的牛奶的实验材料,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完成实验,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融入;从过程设计来看,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都体现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它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校特色的形成,丰富生物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以及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更应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学生发展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玮舜,刘剑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探究[J].教育探索,2017(01):22-25.
[2]叶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材“问题探讨”栏目研究——以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3]陈庆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上海市X中学教学基地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4]师曼,刘晟,刘霞, et al.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29-37.
[5]彭炆.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