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安全保藏方法
![菌种安全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42f014a32d7375a4178080.png)
菌种安全保藏方法菌种安全保藏方法点击:23食用菌由于生产投入少,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在农村兴起了食用菌生产热潮。
生产中食用菌菌丝繁殖快,容易老化,菌种保藏更难。
下面介绍七种简单易行的菌种保藏方法供广大农户参考:蒸馏水法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的苗种。
1、保藏平菇、金针菇菌种先将八成熟待保藏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注射器从试管栓内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2厘米为止。
管口用矿蜡封闭,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1~1.5年。
2、保藏香菇、木耳菌种,用150×15毫米的指型管将培养至7成熟的固体或半固体试管种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下,放人25×200毫米的大试管内,向大试管内注入蒸馏水至管口1厘米处,封口用橡皮栓包好,并用矿蜡加固密封,置于阴凉处。
木耳可保藏7~8个月,香菇可保藏9~12个月。
此法在自然温度下也可以保藏其他菌种。
尿素暂存法在避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放置袋装尿素,将试管菌种主体埋在尿素颗粒中,试管口露在外面,可保藏菌种活力30天之多。
此法在恒定低温环境下即可进行。
液体石蜡保藏法选用化学液体石蜡,高压灭菌后放入40℃恒温箱中数小时或干燥器中数日,用无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取液体石蜡注入菌种试管。
注入量应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左右,管口塞上棉塞并用石蜡封好。
直立保藏在清洁、干燥、凉爽的低温处可以保藏5年。
麸皮保藏法取一定麸皮加水或营养液后拌匀即可备用。
将水麸皮装入试管经高压灭菌后拌入菌种,放在适温下培养,待菌丝体发育好后将试管放入室温下进行干燥。
然后在20℃以下干燥处保藏,可保藏3~5年。
生理盐水保藏法将菌种接入马铃薯培养液中,每250毫升三角瓶装60毫升养液,振动培养液或每天摇动5~10次,培养5~7天,然后将形成的菌丝球吸入装有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每管约移入4~5个菌丝球,塞上棉塞,用蜡封好管口。
低温可保藏1年。
麦粒保藏法取优质小麦淘洗后浸入20℃水中泡5小时,稍晾干后装管。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c0fdf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7.png)
●食用菌栽培●·34·欢迎刊发广告,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协办。
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乏营养等方法,使菌种的代谢水平降低,乃至完全停止,达到半休眠或完全休眠的状态,而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保存。
需要时再通过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使保藏物恢复活力,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典型的形态特征、优良生产性能。
目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1菌种保藏方法1.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菌丝长满斜面时,用硫酸纸包扎棉塞,旋转在4℃的冰箱保藏。
由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未停止,试管内培养基易失水变干,因此,保藏时间较短,转管次数多,不适于长期保藏。
每隔六个月转管一次。
草菇菌种不耐低温,需保藏在10~12℃,或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冻剂(10%的甘油)。
如菌丝长满斜面后,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橡皮塞代替棉塞,并用石蜡密封,即可在室温或冰箱中保藏。
这种方法可防止杂菌污染,隔绝氧气,避免培养基干燥,使用方便。
1.2液体石蜡保藏法石蜡防止培养基水分蒸发,隔绝斜面菌丝与空气接触,降低微生物代谢活性,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能延长微生物的生命,保持菌种优良的种性。
一般可保藏3~5年,是一种中长期的菌种保藏方法。
液体石蜡选用化学纯的,在121℃下高温灭菌30分钟,再将液体石蜡在160℃烘箱中保温1~2小时,蒸发掉液体石蜡中的水,或将高压灭菌后的液体石蜡放置在40~60℃温箱中,使灭菌后的液体石蜡层由乳白色变成无色透明。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除水的液体石蜡用无菌吸管罐到长满菌丝的斜面试管中,液体石蜡要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左右,然后用无毒泡沫试管塞塞好,直立地放在试管架上或罐头瓶中,置于冰箱或室温中保藏。
液体石蜡灌注过多,移种时不方便;过少,时间长容易干涸。
如将棉塞齐试管中剪平,用石蜡溶封,或用无菌橡皮塞代替棉塞,可延长保藏时间。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7dfd2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c.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很多,常采用控制温度、水活度、氧气和营养等因素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或抑制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从而达到菌种保藏的目的。
首先要挑选优良的纯菌种,包括菌丝体和孢子;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特点,人为的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抑制菌丝体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低或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种生命以及使菌种保持原有的性状,防止变异。
1 利用菌丝体保存的方法①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将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在28~32℃下培养,待菌丝体长满斜面时,把试管的棉塞换成无菌橡皮塞,并用石蜡封口,置于4℃的冰箱低温保藏,每隔2~4个月转管1次。
该种方法保藏的菌种不易老化,生命力强,接种后萌发快,能保持优良性状,但转接周期短,污染风险大,且菌株易变异,易造成菌株衰退。
② 液体石蜡常温保藏法此法亦称矿物油保藏法。
先将化学纯石蜡油(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装于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裹,放入高压锅中灭菌30min,然后置于40℃的恒温箱中,让水分蒸发至完全透明后备用,使用前先将石蜡油做无菌检查。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将无菌石蜡油注入已长好的斜面试管中,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宜,目的是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阻止水分蒸发,降低细胞的生长代谢活动,然后用蜡封口后,直立放入室内干燥处。
15~25℃,可以保藏菌种5年。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保藏时间较长,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缺点是转接培养较慢,往往需要转接培养2~3次,才能除去菌丝体上的液体石蜡,使菌种恢复正常生长。
③ 蒸馏水保藏法蒸馏水保藏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用菌菌种保藏。
该法是用无菌蒸馏水保存食用菌菌丝体,过程为:用移液器吸取4mL 无菌蒸馏水注入无菌安瓶中,将发育成熟的菌落用无菌接种针挑取数块放入安瓶中,加盖密封,室温保存。
据报道,真菌用蒸馏水保藏可保存1~20年,而且菌株污染少。
④ 盐水保藏法食盐溶液具有高渗透性,对杂菌孢子的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从而减少或避免保藏期间菌种的污染;同时,食盐中含有食用菌生长所必需的钠、镁、钙等金属离子,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转管后,由于水势差,接种菌株吸水能力强,易恢复,成活率较高。
食用菌菌种四大保存方法
![食用菌菌种四大保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dc9d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6.png)
食用菌菌种四大保存方法无论是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如果未及时使用,其菌丝就会很快衰老,降低生产力,影响产量和质量。
因此,菌种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存。
其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生活力,降低死亡速度,保持菌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止杂菌感染。
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采用低温、干燥与缺氧的条件,以中止菌种的繁殖,降低其新陈代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菌种保存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为斜面低温保存法,液体石蜡保存法等。
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冷冻真空干燥保存法。
1.斜面低温保存法这是最简便最普通的保存方法。
将菌丝生长良好的斜面菌种,置于冰箱内,在4℃左右低温下保存,以后每隔2~3个月转管移接一次。
这种保存方法适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种。
但草菇菌种在5℃以下很快死亡,所以草菇菌种不宜放在冰箱中,置于室温保存即可,每隔2~3个月,也须重新移接一次,防止菌种老化。
为防止菌种在保存过程中积累过多的酸,在配制保存母种培养基时添加0.2%磷酸二氢钾或0.02%碳酸钙等盐类,对培养基PH值的变化能起缓冲作用。
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试管口处要用塑料薄膜包扎,以防培养基干涸。
在没有冰箱设备的地方,可把母种试管,用石蜡封口,再用塑料薄膜包封,沉放于清凉的井底保存。
2.液体石蜡保存法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存,方法简单,只在斜面菌种试管内注入一层已灭过菌的液体石蜡,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的活动,然后在棉塞外包以塑料薄膜,直立存放于室内干燥处或低温下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年以上。
液体石蜡在使用前要彻底灭菌,灭菌后的液体石蜡由于有水蒸气渗入,会影响菌种保存质量,因此需要放在44℃烘箱中烘烤数小时,使水蒸气蒸发。
在室温下也可以,不过所需的时间要长些。
使用液体石蜡菌种时,只要用接种计从斜面上挑取少许菌体,放在新鲜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即可应用。
原种则重新蜡封,继续保存。
3.木屑试管菌种保存法用杂木屑按原种的培养基配制装入大号试管,容量为管高的三分之二,擦净管口塞紧棉塞,用牛皮纸包扎管口后高压灭菌,然后移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待长满菌丝后,立即移到低温干燥环境保存、或埋于尿素、硝酸铵或地洞中保存,效果更好,并能延长保存时间。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5f7d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1.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食用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如何保存食用菌的菌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一、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菌种置于低温下,使其处于冷冻状态以达到保藏的目的。
将菌丝均匀地涂于平板上,置于-80℃的低温冷冻柜中冷冻,或将菌丝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藏时间较长。
二、干燥法
将菌丝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培养到菌丝生长至顶部时,用无菌石英砂或无菌滤纸吸干培养皿内的水分,再将石英砂或滤纸中的菌种置于无菌条件下进行干燥,然后密封保存。
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保存时间较长,但保存的菌种易受到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冷藏法
冷藏法是将培养好的菌种置于低温环境下进行保存。
将培养好的菌种涂于平板上,进行初步培养,再将平板用无菌纸包好,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但保存时间较短。
四、液氮保存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5%甘油溶液中,用液氮冷冻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液氮存储设备。
五、糖分保藏法
将培养好的菌种混入10%蔗糖水溶液中,用常温保存。
这种方法保存的菌种质量较好,保存时间长达数年,但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
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菌种保藏时,需要注意保藏容器的密封性、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保存的菌种质量。
长期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有哪些?
![长期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0b63b9c27d3240c8547efb8.png)
长期保藏食用菌菌种的方法有哪些?(1)矿物油保藏法。
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藏。
矿物油即指质量好的医用液体石蜡。
在试管斜面上灌注液状石蜡可以防止培养基水分的散失;使菌丝体与空气隔绝,以降低新陈代谢,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此法保藏菌种一般可贮藏 2~3年,但最好每1~2年移植1次;加了石蜡的菌种,置于室温下保藏比放在冰箱内更好。
将100毫升液状石蜡倒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在121℃下灭菌2小时,再在40℃煤箱中烘烤几小时,蒸发水分备用。
然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在培养好了的斜面菌种上注入一层液状石蜡,注入量以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为度。
使用矿物油保藏时,菌种必须置在小铁丝篓或试管架上垂直存放。
由于棉塞易受污染,最好将棉塞齐管口剪平,用矿蜡密封后再以塑料薄膜包扎贮于清洁、避光的木柜中。
(2)沙土保藏法。
此法比较简单方便,将食用菌的孢子保藏在干燥的无菌沙土中。
沙土装入小试管中,要经过严格灭菌后再将无菌孢子拌入沙中,用石蜡封口,放在盛有干燥器的大试管中密封保存。
(3)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法。
将待保藏菌种,在无菌操作下接入无菌的、不含琼脂的液体 PDA 培养基中,每250毫升三角瓶装60毫升,用摇床(以旋转式摇床为好)振荡培养5~7天(180转/分钟,25℃),然后将形成的菌丝球用无菌吸管吸入装有5 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每管转入4~5个菌丝球。
试管用石蜡封口,放在4℃冰箱或常温下保藏。
(4)真空冷冻干燥法。
真空冷冻干燥法主要是采用真空、干燥和低温等三种手段对菌种进行保藏。
这种保藏方法对菌种的保藏期长,10~20年后仍不降低菌种原有的性能。
其保存的基本方法是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悬浮液装在特制的安培管中,然后骤然冰冻,并立即抽真空,使培养物以固体形态升华脱水,熔封后在低温下保藏。
(5)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液态氮温度在—195℃,由于液态氮的超低温能使食用菌的代谢水平降到最低限度,因此,采用液态氮超低温冰箱保藏法,能够保藏所有的微生物菌种,包括一些不能用冷冻干燥法保藏的菌种,甚至不耐低温的草菇菌种如用10%的甘油和5%~10%的二甲基矾做保护剂,也能在超低温冰箱中保藏。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e4f9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7.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菌种保藏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延长菌种的保存寿命,保持菌种的菌丝形态、菌核活力以及遗传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有冷冻保存、液氮保存、干燥保存、石膏包埋保存等。
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以-80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保存。
冷冻保存具有保存周期长、操作简便的特点。
具体步骤为: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到菌落充分生长,然后用聚合物添加剂(如甘油、大豆油、卵磷脂等)加入培养物中,制成菌株的冻存物,将冻存物在-80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
菌种在冷冻保存中还需定期进行代代传承,以维持菌株的稳定性。
2. 液氮保存:液氮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以极低的温度(-196摄氏度)保存。
液氮保存能更好地保护菌种的细胞结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组分,减小冰冻对菌种的损伤。
具体步骤为: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到菌落充分生长,然后将细菌培养物加入含有细胞保护剂(如甘油、肉汤等)的1.8ml冻存管中,迅速冷冻至-80摄氏度以上,然后转移到液氮罐中保存。
菌种保存在液氮中,可以保存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3.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培养物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使其逐渐失去水分而保存。
干燥保存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保存周期长,且菌种易于恢复。
具体步骤为: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到菌落充分生长,然后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吸管将菌落转移到无菌滤纸上,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待菌落完全干燥后,将滤纸装入无菌试管或无菌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4. 石膏包埋保存:石膏包埋保存是将菌种与石膏混合包埋后保存。
石膏包埋保存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保存周期长,对于某些对温度敏感的菌种保藏效果较好。
具体步骤为:将菌种培养物接种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到菌落充分生长,然后用芯子将培养物取出,混合适量石膏搅拌均匀,装入无菌塑料袋或无菌瓶中,封好保存。
在进行食用菌菌种保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只有选取健康、快速生长、菌株形态周正且菌核完整的细胞进行保存,才能保证保存的菌株具有较高的活力。
食用菌菌种贮藏
![食用菌菌种贮藏](https://img.taocdn.com/s3/m/291a18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9.png)
食用菌菌种贮藏1.低温定期移植贮藏法将需要贮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冰柜中贮藏,每隔4-6个月时间移植转管一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
贮藏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
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硫酸纸或牛皮纸包扎棉塞,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除草菇菌种外,其他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贮藏。
2.液体石蜡贮藏法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要求不含水分、不霉变)装于三角瓶中加棉塞并包纸,在1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小时,再放入40℃恒温箱中数天,以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在28℃-30℃温度下培养2-3天,确定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
然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把液体石蜡注入待贮藏的斜面试管中。
注入量以高出培养基斜面1-1.5厘米为宜,塞上橡皮塞,用固体石蜡封口,直立于低温干燥处贮藏。
贮藏时间在1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
3.沙土管贮藏法取河沙用水浸泡洗涤数次,过60目筛除去粗粒,再用10%盐酸浸泡2-4小时,除去其中有机物质,再用水冲洗至pH值达到中性,烘干备用。
同时取贫脊土或菜园土用水浸泡,使其呈中性,沉淀后除去上清液,烘干碾细,用100目筛子过筛,将处理好的沙与土以(2-4):1比例混匀,用磁铁吸出其中的铁质,然后分装小试管或安瓿内,每管装量0.5-2克,塞棉塞,用纸包扎灭菌(1.5公斤/平方厘米,1小时),再干热灭菌(160℃,2-3小时)1-2次,进行无菌检验,合格后使用。
将已形成孢子的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注入无菌水3-5毫升,刮菌薹,制成菌悬液,再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液滴入沙土管中,以浸透沙土为止。
将接种后的沙土管放入盛有干燥剂的真空干燥器内,接上真空泵抽气数小时,至沙土干燥为止。
真空干燥操作需在孢子接入后48小时内完成,以免孢子发芽。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a858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a.png)
简述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及条件。
菌种保藏是重要的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其主要方法有:
一、冷冻法。
冰冻法是最常用的保藏菌株的方法,也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藏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将活菌体放入冰冻室,温度由常温降至-80℃,使得菌种活动受到抑制,在-80℃的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
二、液氮法。
液氮法是一种依靠低温和高压技术保存菌种的方法,主要是将活菌体置入液氮容器中,使其处于-195℃的极低温状态。
三、干燥法。
干燥法是将活菌体及高浓度营养培养基同时干燥,使其中的水份完全蒸发而获得半干燥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以防止菌种的增殖。
四、水银法。
水银法是一种利用活菌体对水银的耐受性,将活的菌体悬浮在7%的水银中的保存方法。
保藏菌种的条件:
1、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0~4℃,并保持温度稳定。
2、控制保藏过程中的湿度,干燥法中的湿度应在10%~15%之间,而冷冻、液氮保藏则要求保证容器中有足够多的液氮,避免菌种因温度过高而复苏。
3、控制光照,避免菌株遭受接触紫外线的伤害、褪色、衰退和增强其致病性等。
4、控制空气中的致病因子;
5、定期检测样品的质量,确保其始终处于较好的保藏状态。
- 1 -。
食用菌常见的保鲜方法及原理
![食用菌常见的保鲜方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14f0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0.png)
食用菌常见的保鲜方法及原理
食用菌的常见保鲜方法包括冷冻保鲜、干燥保鲜、腌制保鲜和真空包装保鲜。
1. 冷冻保鲜:将食用菌放入冷冻室内进行冷冻,通常温度在-18℃以下。
冷冻能够抑制菌丝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缓菌烂和酸败的过程。
2. 干燥保鲜:将食用菌透过烘干、烘烤、晒干等方法除去水分,使得菌丝内部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干燥保鲜可以延缓食用菌的腐败速度,并能保持其营养成分。
3. 腌制保鲜:将食用菌放入盐水、酱油、醋等腌制液中进行浸泡和腌制,利用腌制液中的高盐浓度或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
腌制可以改变食用菌的风味,并增加食用菌的保存时间。
4. 真空包装保鲜:将食用菌放入真空袋中,并抽取袋内空气,形成真空环境。
真空包装可以减少氧气的存在,从而抑制食用菌的腐败菌的生长。
此外,真空包装还可以防止食用菌的氧化和水分流失。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6种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6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5f90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2.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6种方法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菌种的代谢活力,使其处于休眠状态,减缓衰亡速度,保持菌种原有优良性状,防止杂菌污染;当恢复生活条件时,菌种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生机,迅速生长繁殖。
母种的保藏有如下方法:
1.斜面冰箱保藏法:把生长丰满健壮的斜面母种,把棉塞在管口剪平,用蜜蜡封口或换用胶塞,存放于摄氏4度冰箱内保存。
高温菌在16摄氏度为宜。
有效期3—6个月。
2.石蜡油保藏法:斜面母种注入经二次灭菌后,在摄氏40度温箱2天蒸发水分而冷却了的石蜡油至斜面顶尖1—1.5厘米处,再用蜜蜡封管口或换用胶塞,直立于摄氏4度冰箱或室温存放。
保存期可1—2年。
3.孢子保藏法:用2×0.5×0.8厘米经灭菌的滤纸条吸附上孢子,可参考孢子分离法,然后把带孢子的纸条放入无菌试管内,置干燥器内2—3天吸干水分,再改用胶塞。
在冰箱或室温内可保存多年。
4.菌丝球保藏法:常用经灭菌的生理盐水、无菌水、蒸馏水、营养液等装入试管约5毫升作媒介,把经过液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菌丝球4—5个,移入媒介内,用胶塞封口,冰箱摄氏4度或室温可保存1—2年。
5.液氮保藏法:常用经灭菌10%甘油蒸馏水或10%二甲基亚砜蒸馏水为保护剂,注入斜面母种管,刮下菌丝体成悬浮液或孢子液,吸取菌液0.5—0.8毫升注入已灭菌安瓿管,
熔封管口,置液氮冷冻器内,每分钟降摄氏1度,1小时内使其温度降至摄氏负35度,其后迅速降至气相摄氏负150度,液相摄氏负196度保存。
保存期可超过10年。
6.自然基质保藏法:此法多用于原种保藏。
在一些欠设备的地区,也可作母种保藏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
![菌种保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146b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2.png)
菌种保藏的方法菌种保藏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保护方式,对于研究、应用和开发微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保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真菌、细菌和酵母菌。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保存在低温下,使其生理活动缓慢,以延长菌种的保藏时间。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常用的保存液有甘油、甘露醇等。
4. 菌种保存:将菌株用保鲜膜包裹,放入保存管中,加入保存液,密封保存管。
5. 冷冻保存:将保存管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进行冷冻保存。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一种简便、经济的保藏方法,适用于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与干燥剂混合,使其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实现微生物的休眠状态。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干燥剂: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氧化钙等。
4. 菌种混合:将菌株与干燥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5. 干燥保存:将混合物均匀地散布在无菌培养基上,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三、冷冻冻干保存法冷冻冻干保存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菌株保藏方法,适用于难保存的微生物,如厌氧菌、放线菌等。
其主要原理是将菌株在低温下冻结干燥,从而保护微生物的活力。
操作步骤:1. 选择菌株:选择生长良好、菌株特性完整的菌株进行保藏。
2. 菌株处理:将菌株经过预处理,如鉴定鉴别、菌落孤立等。
3. 制备保存液:根据不同菌株的需要,制备适宜的保存液,如甘油、甘露醇等。
4. 冷冻过程:将菌株加入保存液中,放入冷冻机冷冻至低温(通常为-80℃)。
5. 冻干过程:将冷冻的菌株经过真空排气、结冰降温等步骤进行冻干处理。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b63b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3.png)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中,菌种保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恰当的菌种保藏方法能够确保菌种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和可用性,为科学研究的持续开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操作要点。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保藏法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为可靠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置于超低温环境(通常为液氮温度,即-196℃)下,使菌种细胞处于极度冷冻的状态,从而抑制其代谢活动,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点。
低温能够极大地减缓细胞的生理活动,几乎使其处于完全停滞状态,从而有效地延长菌种的存活时间。
低温冷冻保藏对菌种的遗传稳定性影响较小,经过长期保存后,菌种的特性通常能够较好地保持。
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菌种制备成适宜的冷冻保存液,然后置于液氮罐中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冷冻保存液。
常用的冷冻保存液一般含有一定比例的保护剂,如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它们能够降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对细胞的损伤。
制备好冷冻保存液后,将菌种接种到冷冻保存液中,制成菌悬液。
将菌悬液分装到合适的冷冻管中,迅速放入液氮罐中进行保存。
在液氮罐中,要定期检查液氮的液位,确保菌种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
低温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存,尤其对于那些对温度敏感、容易变异的菌种,如细菌中的一些致病菌、真菌中的丝状真菌等,具有良好的保藏效果。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液氮的成本较高,液氮罐的储存空间有限,以及在取出菌种进行复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等。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利用菌种在干燥环境下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的原理来实现保藏的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藏法包括沙土管保藏法、滤纸保藏法等。
沙土管保藏法是将菌种接种到无菌的沙土中,然后将沙土管置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保存。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在干燥过程中,菌种细胞内的水分逐渐散失,代谢活动减缓,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608c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7.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包括冷冻保存、覆盖培养基保存、液体保存、干燥保存和低温保存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描述: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常见且相对简便的方法。
首先,将菌种培养于富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然后,将菌落切割成小块,置于含有15%-30%的甘油的冷冻溶液中。
菌种通过冷冻溶液迅速冷冻,然后可将冷冻块移入液氮罐中保存。
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冷冻过程中菌种组织的损伤,并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
2. 覆盖培养基保存: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冷冻保存的菌株。
首先,制备凝胶化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然后,将菌株接种于培养基表面,培养至菌落成熟。
接下来,将一块凯特纸置于培养皿中,与培养基表面紧密贴合,避免菌落受氧解的氧化作用的影响。
最后,将培养皿密封并储存于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藏库。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活力。
3. 液体保存:液体保存通常用于保存菌株的液体培养基。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菌株生长到稳定阶段。
然后,将菌株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0%-30%甘油。
接下来,使用自动分注器或玻璃针管,将菌种和甘油混合物分装至干净的小量容器中,如冻存管。
最后,将盖子紧固并储存在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可较长时间保存。
4.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株置于低湿度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首先,通过无菌技术将菌株均匀涂布在无机蓝色岩石上。
然后,在干燥箱中以50℃-55℃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
烘干后,将菌株和蓝色岩石放入密封的干燥管中,并将干燥管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并能够在需要时重新激活。
5. 低温保存:低温保存通常是将菌株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
此方法适用于冷冻保存非真菌类菌株时仍然受到破坏的情况。
常见的低温保存温度为-80℃或更低。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含有冻存保护剂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69bf73e5a8102d277a22f0f.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食用菌菌种是从事科研和生产的重要资源,它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
人们希望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茵种能通过保藏,使它的性状保持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
目前对菌种资源采用的保藏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本法是将要保蘸的菌种密封在有保护剂的安领里,经控制速度预凉,再置于-150~-196℃液态氯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其原理是采用超低温手段,使生物的代谢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此条件下保藏,能保持其性状基本上不发生变异。
二、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本法是一种经典的简易保藏方法,目前应用较多。
因为它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并能随时观察所保藏菌种的情况,因此,短时间保藏绝种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
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冰柜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移植转管1次,一般4~6个月,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来确定。
除草菇菌种外,其他的食用茵菌种部可采用此法保藏。
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
温度太高,霉菌容易在棉塞上生长,通过棉花纤维进人管内。
所以,有条件的单位可用螺旋塞或硅氧海绵塞代替棉塞,既可减少污染的危险,又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若用棉塞,可用于硫酸纸、牛皮纸包扎好,也能适当起到减少污染、减慢培养基干燥的作用。
同时菌种的移植转管次数不宜太多。
用于保藏的培养基中琼脂数量可适当增加,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二、液体石蜡保藏法本法是把液体石蜡灌注在菌种(菌丝体菌种)斜面上来保藏菌种。
它使菌种与空气隔绝,抑制细胞代谢,同时防止培养基中水分的蒸发,可延长保藏时间。
(一)培养基选用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二)液体石蜡处理选用化学纯液体石蜡(要求不含水,不霉变,比重为0.865~0.890)。
分装于三角瓶中,装至瓶体的l/3处,塞好棉塞,在0.098兆帕(1千克/厘米“)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连续进行2~3次。
放于40℃恒温箱中数天,以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0c215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5.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但是由于生长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菌种的质量和产量都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菌种保藏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1. 冷藏保藏法:
将菌种放入常温下预冷却至5度左右,再放入4度左右的冰箱中储存,菌种一般可存放2-6个月不腐烂。
2. 干燥保存法:
将菌种进行支架或中性纸包装,放在干燥通风处进行干燥,待干燥后可以用密封袋对其进行密封,常温下可保存1-2年不腐烂。
3. 液氮冷冻法:
将菌种放入液氮中,然后经过缓慢升温放到液氮中,将其保存在-196度以下,可保存数十年甚至几百年不腐烂。
4. 需氧发酵法:
将菌种放入营养液中进行发酵,然后进行瓶装,可保存2-3个月不腐烂。
5. 冷冻干燥法:
将菌种进行冻干,然后将其封装好,保存在密封袋内,可保存3-5年不腐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保藏方法都要尽量减少菌种的受到污染,保
存的空间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
在存放时,最好将存放的地方标明保
存时间和具体保存方法,以免出现混淆。
综上所述,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应用中不同
场合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保藏。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从而更好地保护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和数量。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ae3c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9.png)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其菌种保藏是保证菌种保存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可以确保菌株的纯度和可持续利用性,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和开发新的品种。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 冷冻保藏法:将食用菌菌种培养物制备成含有20%-50%的甘油或乙二醇的保存液,然后使用低温冷冻设备将菌种保存在-80°C或更低的温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能够长期保存菌种并保持其活力。
2. 干燥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培养于无菌条件下,然后使用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的方法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的菌丝体保存于密封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干燥的食用菌,如魔芋菌和杂色红菇。
3. 微冻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制成菌丝片,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冷冻菌丝片,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易用液体保存液保存的食用菌菌种,如松茸菌。
4. 低温液氮保藏法:将菌体或菌丝体培养物直接置于液态氮中保存。
液态氮的温度非常低,可以有效防止菌种的老化和突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5. 镂空冻干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整理成菌丝体块,并利用真空冷冻干燥和低温方式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难以保存的菌种,如鸟肝菌和杜松菌。
在进行食用菌菌种保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纯净的菌种:保藏前要确保菌种的纯度,排除污染物和其他细菌的干扰。
检查菌种是否含有目标菌株,并进行传代培养,确保纯净度。
2. 使用无菌器具:在进行菌种保藏时,使用无菌器具和培养基,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实验室的无菌环境,防止污染。
3. 标记菌种信息:在保存菌种的容器上标记好菌种的信息,包括菌株编号、保存液配方和保存日期等,避免混淆。
4. 定期检测和传代:定期检测保存的菌种的活力,可以通过接种到适合的培养基上进行观察。
同时,对菌种进行传代培养,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5. 储存条件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菌种特性选择适合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6c4037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3.png)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
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
为了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必须搞好食用菌的加工。
现介绍食用菌最常用的保鲜贮藏与加工方法。
(一)保鲜贮藏法1、冷藏法:温度是影响农产品呼吸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在5~35℃内,温度每上升10℃,呼吸强度即增大3倍,结果使环境温度升得更高。
但冷藏温度也不宜过低,通常控制在0~8℃之间。
冰冷在生产上最常采用,将食盐或氯化钙加入冰中,把冰放置在贮藏食用菌的上方。
2、气调贮藏法:原理是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抑制呼吸作用。
氧气低于1%,可抑制食用菌开伞,在5%时刺激开伞;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开伞,但浓度太高又会促使食用菌无氧呼吸,产生毒害。
气调方法:(1)将食用菌放入有一定透明性的容器内,让其自然降氧;(2)人工降氧法,即充入二氧化碳和氮气。
气调与冷贮结合效果更好。
3、辐射处理法:应用60钴或137钯放出的γ射线为放射源对食用菌进行辐射处理,可使其体内的水和其它物质发生电离,产生游离基或离子,能有效地抑制开伞,延缓菌体变色过程,杀死或抑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物的活动,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结合冷藏效果更好。
辐射剂量以20万拉德较适宜。
4、植物激素处理法:有些激素可抑制食用菌的呼吸,延迟衰老,延长保藏时间;有些激素还可抑制开伞。
可选用的激素有:矮壮素(ccc),2.4-d,青鲜素(mh),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比久(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
使用浓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为几个至几百ppm。
(二)常见加工法1、干制加工法:干制加工过程就是食用菌体内所含水分的蒸发过程,食用菌与干热空气接触时,表面水分向外界环境散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水分含量的梯度差,梯度差越大,水分向外移动越快,反之越慢,直到内外含水量一致时,水分的运动才停止。
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
![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0a787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9.png)
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食用菌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食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被广大人民所喜爱。
然而,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
首先,食用菌菌种的保护技术是制备食用菌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保护技术有冷冻法、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
其中,冷冻法是将菌种在低温下冷冻保存,可长时间保持其活性。
干燥法则是将菌种在较低湿度和适当温度下,通过蒸发水分使其干燥保存。
而冷冻干燥法是将菌种先冷冻,然后将菌种置于真空条件下,使其在低温下干燥,以保持其活性。
其次,食用菌菌种的贮藏技术是为了延长其保质期,增加其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贮藏技术有低温贮藏、改性大气贮藏和真空包装贮藏等。
低温贮藏是将菌种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冷藏库或冰箱中,以延缓其新陈代谢速度,延长保质期。
改性大气贮藏则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气体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变质。
真空包装贮藏是将菌种放入密封袋中,排出其中的空气以减缓细菌生长和氧化反应。
再次,食用菌菌种的传热技术是保证其贮藏质量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传热技术有冷链传热、热透传热和微波传热等。
冷链传热是将菌种从低温环境中传热到室温环境,以保持菌种的活性和质量。
热透传热是将菌种从高温环境中传热到室温环境,以避免菌种的热失活和变质。
微波传热是将菌种放入微波炉中,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使菌种达到适宜的温度,以保持其活性和质量。
最后,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菌种的抗逆性和功能性。
同时,可以利用生物传感器来监测菌种的活性和质量,以实现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的精确控制。
综上所述,食用菌的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保护与贮藏技术,可以延长食用菌的保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是,菌种保护与贮藏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用菌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
食用菌菌种是指用于食用或驯化培养的真菌种类。
在保藏食用菌菌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冷冻保藏:将菌种置于-80℃的低温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种植在琼脂平板上的单独菌落。
然后,将单独的菌落切下并置于含有30%甘油的琼脂平板上。
最后将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置于-80℃的低温冷冻库中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时间保存,但对设备和电力有一定需求。
2.雪贮法:将菌种置于冷藏室的冷湿源物质上。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保留在琼脂平板上并将其置于冷藏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保存,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可以保存数月至一年。
3.干燥保藏:将菌种置于干燥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的滤纸或多孔塑料袋中。
最后将菌种放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干货类食用菌种,如香菇、平菇等。
4.培养罐保藏:将菌种保藏于培养罐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培养罐中,加入适宜的培养基,并密封培养罐。
最后将培养罐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的短期保藏。
5.低温干燥保藏:将菌种保藏于低温干燥器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低温干燥器中,通过低温干燥将其保存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低温耐受性较强的食用菌。
总结起来,以上是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根据菌种的特性、用途和预期保藏时间来确定。
在进行菌种保藏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或变异,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存。
这将有助于保持菌种的营养价值和生物特性,以及保证其在后续使用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