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答案
一、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一)对一些较多时代隔膜的文学史经典作品,应怎样去阅读才能深入理解?
答案要点:
1.建立与作品反映对象的时代与作品创作时代的背景知识结构;
2.关照读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3.用历史的和审美的方法是阅读作品。
4.专业讲法和非专业的读法。
(二)汪曾祺散文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1.增强了语言审美和意境因素;
2.谈化情节;
3.注意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4.深厚睥市井风情结构。
5.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
(三)如何看待王塑作品中的“玩主形象”?
1.反映经济浪潮冲击下当代年轻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2.文化与道德的颠覆;
3.语言的通俗化和口语化。
(四)张爱玲小说语言的风格特点?
1.新旧雅俗的完美统一;
2.多姿多彩精妙的比例;
3.流动自如的古今味道;
4.传统和现实的交织和统一。
(五)就《阿Q正传》或其他作品为例,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
(六)沈从文抒情小说文体具有怎样的审美价值?
二、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一)王安忆的“三恋”曾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如何看待王安忆这些描写性恋的小说?
王安忆的内心充斥着相当强烈的矛盾,这一系列的矛盾在其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安忆独特地将小说定义为“心灵世界的表现”,而她自己的小说则更是致力于对人性、对人的生存状况的不懈探究。
王安忆的“三恋”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的关怀。《小城之恋》那一对几乎没有精神内涵而只受本能欲望控制的舞蹈演员,其相恋过程只源于原始欲望,这种动物本能是人性的悲哀。《荒山之恋》的男女主角已开始具有精神的追求,在颤巍巍的天桥上,他们合二为一的身体已不仅仅是欲望的化身。《锦绣谷之恋》在飘逸和抒情的叙述下,女性意识的复苏,昭示了女性独立人格的开始。
(二)以具体诗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想的复杂化情感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非诗意”词句写诗特点。
穆旦诗歌的语言自成一格,善于锤炼现代汉语口语的辞句,极力摆脱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特色:
1.认同新诗的散文化,却同时以必要的节奏和韵律。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2.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3.穆旦的诗可谓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诗篇。隐喻、意象的设置,使他的诗不可能像徐志摩的诗读起来那样流畅,而理解起来比古典语言形式的唐诗宋词还难懂。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一)如何辩正地评价“样板戏”?
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
进入本世纪以来,样板戏被称为“红色经典”,一些剧目又被复排、重演,音像资料被再版、翻刻,甚至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等。值得关注的是,收藏者要对众多样板戏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有重点地去收藏。如文字类可侧重于剧本、评论;音像类可侧重于唱片、影碟;乐谱类可侧重于总谱本、唱段简谱本;图片类可侧重于主要人物、主要剧照及宣传等,这样,样板戏的收藏与研究将会经久不衰、芳香四溢。
样板戏开了一个戏曲表现程式改革的先河。对传统程式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对现代人物利用程式进行的艺术创造,以及对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改革、戏曲现代化的最高成就。但是,诚如中国几十年的社会政治活动一样,我们在否定某人言论的时候,也往往否定了某人的历史功绩,在否定事物的同时,也否定了人的一切。对样板戏的否定导致了我们进入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的停步不前甚至倒退,甚至出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严重缺失。
(二)如何看待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
王朔现象既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王朔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销量很大这种矛盾现象。他的作品具有大众文化特征:首先、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其次、
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再次、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王朔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大众文化特征,但也有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作品。如《动物凶猛》等。
当然,产生王朔现象的大众文化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其中大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意识形态的作用。
王朔作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文化正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文化的失范”。知识分子的中心地位、人文精神、纯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中心滑向社会边缘。大众文化兴起。文化产品为大众消费所制造,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大量化、模拟个性的特征。具有娱乐、消费、通俗等功能特征。这与中国以往的文学具有极大的不同。是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从长期与政治亲密、从长期一元化的状态走向多元且以娱乐为重要功能的开始。这时作为小说家和文学现象的王朔浮出海面,成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