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评析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

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一、君子与人格1.何谓君子“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

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

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

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

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

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

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

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作者:蒋昌丽,谢辉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及思想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君子”一词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竟然出现一百多次,为世人构建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君子人格”形象。

这一形象不仅是孔子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载体,而且还是他毕生以求的人格美学理想的外化,并最终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共同审美标准,对后世人格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是舶来品,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词,但有与之含义相近的词语,如“人品”、“品格”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被中国文化所吸纳,被主要用来代表个体的道德水准,指人的伦理道德品质。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格”依次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并赋予了不同的德行规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述而》)。

在孔子看来,“圣人”是道德修养最高的等级,难以企及,“故不得而见”,历史上也只有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而仅次于“圣人”的“君子”却“得见”,在他看来,君子理想才更为切实,更具有现实性,是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现实的“理想人格”,从而激发人们不断的克己修身,向“君子”靠近。

在这千百年的追寻中,“君子人格”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包蕴丰富的审美理想,让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去评说、去建构,日久弥新,魅力无限,任何语言文字都难以全面概括。

本文仅就孔子“君子人格”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一、“君子人格”的思想内涵(一)君子仁爱守德,克己复礼“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孔子道德体系中的思想核心, 也是君子人格的道德基础。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君子”这一概念,其理论包含了人格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核心原则。

本文将探讨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 君子的品德修养孔子认为君子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品德特征:仁、义和诚。

仁指的是关心他人,以仁爱之心待人;义强调公正和道德;诚意味着真诚和忠诚。

君子应当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达到三者的统一。

2. 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修养与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不可能为人民治理国家。

这种理念强调个人先立志、然后规划家庭、再达到治理国家的境界。

3. 君子的修养方法孔子提出了多种修养方法来培养君子的品德。

其中包括学习、自我反省和实践。

他主张通过学习圣贤之道,向先贤学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

此外,孔子强调自我反省,要求君子时刻审视自身的言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同时,实践也是培养君子品德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际行动来贯彻道德原则,逐渐提升自己。

4. 君子的现实意义孔子关于君子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君子理论提出了一套行为规范,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在现代社会,尊重和关心他人,遵守道德规范,注重诚实和忠诚,这些品德都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所应该具备的。

君子的理论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其次,君子理论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在个人修养方面,君子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并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来实现自我完善。

在社会责任方面,君子应当关心他人、正直诚实,并以身作则。

这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最后,君子理论对于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启示。

孔子的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人格一、引言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其独特的儒家思想体系闻名于世。

他的理想人格——君子——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念。

孔子的理想人格不仅在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理想人格,分析其特点及教育观,并探讨其现代价值与启示。

二、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被称作“君子”,这是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君子注重仁爱、正义、礼遇、智慧和诚信等美德,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他们以谦虚、宽容、勇敢、正直和无私的行为方式来展现这些美德。

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三、孔子的教育观与理想人格孔子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关键途径。

他的教育观注重全面发展,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道德品质。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丰富知识的君子。

四、现代价值与启示孔子的理想人格和现代教育观对于现代社会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过于注重物质利益,忽视了道德和精神追求。

孔子的理想人格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宽容、勇敢、正直和无私等美德,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此外,孔子的教育观也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优秀人才的指导原则,即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五、结论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体现了儒家高尚的道德追求,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要注重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

孔子的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培养优秀人才的指导原则,即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之君子品格和内涵

孔子之君子品格和内涵

孔子之君子品格和内涵李世高君子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称谓。

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君子是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

讲礼貌、讲义气、行仁道、有修养有正气的人被我们称为君子。

而反之,则是被称为小人。

君子也就是没有人格污点,而对于行为和道德有相当高的标准。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之中,君子的观念也是非常的流行的,某某有君子的风范,某某有失君子之风,某某是一个小人。

现在也有很多的俗语,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

在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会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知。

而究竟君子是一个什么具体的概念,却是很难讲清楚的。

而心里面却无不有清楚的判定。

(是否如此?)说明了君子的观念深刻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血液之中,已经是形成了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

所以君子的观念是我们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

而这种君子观念的特色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论语。

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非常的多。

同时通过论语对于君子的阐述,君子的观念就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和思想。

对于中国人的人格世界的构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当然,君子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早已存在的观念。

比如在诗经和尚书中就经常提到君子。

如:“君子所其无逸。

”(《尚书》)又如大家所熟知的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等等。

而这个古代的观念经过孔子与其弟子的阐述,变的更加的常用和流行,同时也被赋予了一些更为丰富的内涵。

我们先从论语的开卷第一句话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来谈起。

开始孔子讲到学习的快乐,讲到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接着就就讲君子。

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习、快乐、君子观念的非常的重视。

我们大都免不了在别人不理解或者误会的时候,会感到很生气,而孔子则是告诉我们,“人不知而不愠。

”则是“不亦君子乎!”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不生气抱怨,就可以说是君子了。

这种行为即是君子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具有君子上午修养。

当然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

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

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君子的定义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他认为君子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境界,是一种崇高的品德风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那么,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是一个只注重外在形式和物质利益的人,而是应该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和道德修养。

君子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境界,包括诚实守信、仁爱待人、礼貌谦和、忠诚正直等。

这些品德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君子的内在修养的体现。

其次,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在言谈之间应该谨慎慎重,而在行动之间应该果断坚决。

君子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包括守纪守法、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忠于职守等。

这些道德情操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君子的外在修养的体现。

再次,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境界。

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在处事之间应该宽容大度,而小人在处事之间应该狭隘狠毒。

君子应该有高尚的人格境界,包括宽容大度、谦和有礼、忍让宽容等。

这些人格境界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君子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总之,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是具有高尚的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境界。

这些标准不仅是古代君子应该具备的素养,也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境界。

我们应该向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标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和人格境界,成为真正的君子,为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9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田晓丹周灭商之后,内外争战不断,而孔子正生于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即“礼崩乐坏”之时。

据《左传·昭公八年》记载,孟僖子自恨不能通礼,死前嘱咐其子南宫敬叔从孔子习礼。

而此时孔子才三十来岁,便已有盛名,可见孔子于礼纯熟。

正是有了精通礼制的坚实基础,面对周王朝的礼崩乐坏,孔子在思想上才敢有逆风而上的自觉,进而树立了“克己复礼”、重建周礼的大胆志向。

然而政治上的不得志,使其思想中的政治抱负日渐被理论和境界旨趣所取代。

“圣人”“君子”等理想人格正是在其礼仪实践中凝聚而成,虽有形而上的境界,却又不脱形而下的践履。

“君子”是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想人格形象,《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描述正是对“君子”理想人格的鲜明写照。

自先秦以来,历代思想家对“君子”人格倍加推崇,近现代各家对“君子”人格也都有一番研究和见解。

其中,陈登原在《广癸巳类稿君子解》中汇总说:“综观[作者简介] 田晓丹,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君子原初之义,言政治,则盘踞要津者,君子也;言地位,则接近至尊者,君子也;言仪表,则衣冠楚楚者,君子也;言室家,则千仓万箱者,君子也;言社会法律,则曲予优容者,君子也;言学术教育,则必须研修者,君子也。

”钱穆先生曾指出:“此论君子之德性。

今约而言之,则君子当有高尚优美之情操与德性,一也。

君子贵实行不尚空言,二也。

君子重礼仪尚群德,三也。

君子有自得之乐,四也。

孔子之言君子,大略如是。

”程碧英《论君子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文在肯定君子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着重论述了其相关时代内涵,明确了其价值定位。

在《孔子“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意蕴》一文中,赵馥洁通过对君子的人格转化和德性分析,最终将其落实到新时代优秀人格的培养方面。

孔子把人分为三等——上智、中人、下愚。

其中,上智和下愚之人其性不可移,唯中人可上可下,并且其人口数量也占绝大多数。

关于《论语》(六则)中孔子关于人格、道德性和意识的解读

关于《论语》(六则)中孔子关于人格、道德性和意识的解读

关于《论语》(六则)中孔子关于人格、道德性和意识的解读关于《论语》,其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出来的一本语录体散文集。

(一).人格道德性人格与身份何谓君子“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

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

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

人格与财富一般认为儒家是不屑于谈论个人利益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也。

但是,儒者也是人,也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而生存。

挣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虽然很少谈到个人利益。

但是他也并不仇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就是说人人都期望富贵,但是用不正义的方式得到富贵,不会长久;人人都厌恶贫贱,但是如果想用不正义的方式摆脱贫贱,贫贱不会离开。

贫富观:贫而乐,富而好礼。

贫穷和富贵是孪生兄弟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中。

大多数人也都经历过贫穷和富贵的人生阶段。

最重要的是面对这两者的心态。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道:“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就是说贫穷的时候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不要怨天尤人;富裕的时候要知礼,不要傲慢狂妄。

慈善:周急不继富。

现在一部分人富起来了,慈善成为了一种时尚。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一个叫“子华”的学生出使齐国。

子华的朋友"冉有"就请示孔子给子华的母亲大笔接济。

孔子同意接济,但是不同意给很多。

因为子华在齐国”乘肥马,衣轻裘”,何况“君子周急不继富。

"就是说帮助急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那些已经比较富裕的人。

《论语》中的“君子”思想

《论语》中的“君子”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二)关于“君子”《论语》中的许多篇章谈及“君子”,在这里,“君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人的人。

《论语》中提出的君子言行的标准实则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高要求。

原著回顾: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们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2.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根本,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谈论它,靠诚信来成全它。

这才是君子啊!”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说:“君子忧虑死后名声不传扬于后世。

”孔子说:“君子把一切都求之于自己,小人把一切都求之于别人。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评析】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传名于后世;君子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君子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

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评析】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于义,要重义轻利。

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就可能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对于个体而言,孔子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欲利于己,必害于人,故多怨。

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

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

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道德、人格、修养等,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广受赞赏和借鉴。

本文将分别从孔子的人格及其思想两个方面详细探讨。

一、孔子的人格特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可谓是一个千古传颂的伟人。

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改变了当时混乱不堪的局面。

他的人格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修德孔子强调一个人的修养,认为只有内在的修养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他鼓励人们天天勤奋修行,向更高的品德积极追求,建立道德的根基。

2. 宽容孔子认为宽容是人们相处必备的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缺点,只有在容忍和包容中,人与人之间才能相互理解、协调与支持。

他经常强调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时,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执着。

3. 忠诚孔子是一个忠诚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向自己的“国君”或者是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他总是表现出了多么忠诚的态度。

在他看来,忠诚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和品德。

4. 学习孔子是一个永远保持学习之心的人。

他认为自己虽已蓄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但仍不足以了解天下万物。

他常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明了自己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使自己能够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二、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品质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他的思想与道德哲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以下是孔子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1. 仁爱孔子认为人们应该成为有仁爱之心的人,从而解析所有社会问题。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注和互相尊重,这些都是关于如何获得和保持尊重和互相关注的道德需要。

2. 福利孔子的思想强调个体处于社会的角色,他认为个体可以成为整个社会的贡献者和受益者。

因此,在他的许多思想中,健全社会机制和公平分配财富就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达到福利的目的。

3. 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提高个体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

儒家“君子人格”解读

儒家“君子人格”解读

儒家“君子人格”解读身心和谐的追求所谓“身心和谐”就是自我和谐,是指有健全的而不是分裂的人格,这是君子的基本素质。

做一个身心和谐的君子,在儒家看来,应该以仁为本,礼乐为用。

人如果身心和谐,学习、工作自然能够做好。

“仁”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范畴。

《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

“仁”即让人亲近、亲切之感。

“仁”另一义是果核的内里,如桃仁、杏仁等,它是个有生机的活物,种在地上能发芽。

从这两层意思出发,“仁”既有恻怛慈爱之意,亦有生生不息、利人活物气象。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根基和最高境界。

据《论语》,每当有人问起一些品行很好的人是否可以称得上是“仁”的时候,孔子总是答曰:“不知”。

(《论语·公冶长》)孔子之所以不轻易称赞某人为“仁”,乃是因为“仁”是道德的源头,道德从“仁”中流出,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所以朱熹注《论语》说:“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

”(朱熹《论语集注·公冶长》)宋代理学家朱熹将“仁”视为流行不息的道德全体,应该说这是合乎孔子本义的。

二程说:“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朱熹《论语集注·雍也》注引)这如同一个瘫痪了的人,身体生机不通,就是麻木不仁。

不仁就是死物,仁者与天地万物的生机都是贯通的。

所以一个仁者,不仅要让自己健康地活着,而且也要让天地万物成为生命共同体,并与自己的生命互联互通。

君子之心常驻仁德,恻怛恺悌,爱意充盈,生意盎然。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乃是因为心情乐易和平;小人常忧愁,乃是因为成了欲望的奴隶,焦虑窒息,生机全无。

君子心灵是一个自足的无须外求的幸福世界,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君子不求人知,人知我,不喜;人不知我,不愠(恼怒)。

君子之所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是因为他的内在足够强大,其心灵世界洋溢着生机和幸福。

浅析《论语》的“君子”人格

浅析《论语》的“君子”人格

浅析《论语》的“君子”人格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孔子赋予君子以道德的含义。

君子以学为起点,做学问的目的是完善自己的人格。

通过为学掌握君子之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是积极入世的,以济世救民为最终目标。

弘扬君子之道对发展我们的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标签:孔子;《论语》;君子一、君子人格文化的目标是塑造人格,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

[1]《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一百余次,是《论语》的核心概念之一。

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获取的。

“君,尊也。

从尹。

发号,故从口”。

[2]“尹”,代表治事;“口”,代表发布命令。

“君”的含义即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贵族有条件接受规范的教育,而地位低的人一般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

这种教育素质的差别,会影响人们道德修养的水准,于是君子成为个体修养上的楷模。

君子一词又被引申为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君子从“有位者”转变成了“有德者”。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各国的变法中逐渐承认了私田的合理化,导致了奴隶主政权的下移,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大夫。

传统的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转变,从“学在官府”变为私学兴起。

[4]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那时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制度崩坏,社会秩序混乱。

孔子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先恢复周礼,周公可以凭借政治力量可以推行周礼,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周天子权力式微,仅靠外在的力量已经无法恢复周礼。

因此孔子将目光转向人的内在修养,希望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重塑周礼。

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认为人们只有内在具备仁爱之心才能主动认可并按照周礼来行事,孔子感叹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具备仁德的人,孔子则将其称为君子。

孔子寄希望于培养有道德的君子,然后由君子治理国家,使国家重新走上文明和秩序。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析《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及现实启示作者:蒋昌丽谢辉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及思想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论语》中“君子”一词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竟然出现一百多次,为世人构建了一个蕴含丰富的“君子人格”形象。

这一形象不仅是孔子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载体,而且还是他毕生以求的人格美学理想的外化,并最终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对理想人格的共同审美标准,对后世人格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是舶来品,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个词,但有与之含义相近的词语,如“人品”、“品格”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被中国文化所吸纳,被主要用来代表个体的道德水准,指人的伦理道德品质。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格”依次分为小人、士、善人、成人、贤人、君子、圣人等,并赋予了不同的德行规范。

子日:“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述而》)。

在孔子看来,“圣人”是道德修养最高的等级,难以企及,“故不得而见”,历史上也只有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而仅次于“圣人”的“君子”却“得见”,在他看来,君子理想才更为切实,更具有现实性,是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现实的“理想人格”,从而激发人们不断的克己修身,向“君子”靠近。

在这千百年的追寻中,“君子人格”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包蕴丰富的审美理想,让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去评说、去建构,日久弥新,魅力无限,任何语言文字都难以全面概括。

本文仅就孔子“君子人格”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一、“君子人格”的思想内涵(一)君子仁爱守德,克己复礼“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孔子道德体系中的思想核心,也是君子人格的道德基础。

孔子中君子的形象特征

孔子中君子的形象特征

孔子中君子的形象特征
孔子中君子的形象特征主要有:
1. 学识渊博: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修养广泛的知识,具备全面的学问和学识。

2. 立德修身:孔子强调君子应遵循道德规范,注重修身养性,塑造完善的品德。

3. 忠诚正直:君子应忠于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守正义原则,有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

4. 仁爱和善:孔子强调君子要有仁爱之心,待人宽厚和善,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5. 诚实守信:君子应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6. 谦逊谨慎:孔子强调君子应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避免骄傲和自满。

7. 有涵养和雅量:君子应具备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品味,具备良好的言谈举止和仪态。

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应首先修养自己,使家庭和睦和谐,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和平衡天下。

9. 示范引领:君子应信守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他人的表率和
榜样。

综上所述,孔子中君子的形象特征包括学识渊博、立德修身、忠诚正直、仁爱和善、诚实守信、谦逊谨慎、有涵养和雅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关于君子的感悟

关于君子的感悟

关于君子的感悟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指有地位的人,也指有道德的人。

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品德、行为、思想等方面做了许多论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理想的人格典范。

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浅析《论语》中的君子形象,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对君子的感悟。

一、君子表里如一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¹君子是心胸开阔、坦诚直率的,不会有什么隐瞒或欺骗。

小人则是心胸狭窄、忧虑不安的,总是想着如何利用或欺瞒别人。

孔子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²这里的质指朴素真诚,文指文采修饰。

如果朴素真诚胜过文采修饰,则会显得粗野无礼;如果文采修饰胜过朴素真诚,则会显得虚伪造作。

只有朴素真诚和文采修饰相辅相成,才能成为君子。

这就是表里如一的道理。

表里如一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就会让人觉得不可靠,不值得交往。

如果一个人言行一致,或者说到做到,就会让人觉得可信,值得交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君子一样,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要说谎话,不要欺骗别人,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二、君子安贫乐道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³君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他不追求过分的饮食享受,也不追求过分的安逸舒适。

他只关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孔子还说:“吾欲无言。

”⁴子路问:“何故?”孔子说:“有言者必有反者。

有反者必有争者。

有争者必有伤者。

有伤者必有恶者。

君子不畏死而畏恶也。

”⁵这里的恶指失去道德和名声。

孔子宁愿沉默不言,也不愿因为言语而引起纷争和恶感。

他宁愿死去,也不愿做恶事。

安贫乐道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也是一种自由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只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安全,就会失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会屈服于外在的压力和诱惑。

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就会拥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就会超越外在的困境和干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君子一样,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不要贪图虚荣,不要违背良知,不要放弃理想。

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论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作者:田晓丹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15期周灭商之后,内外争战不断,而孔子正生于礼乐文化衰颓破碎之际,即“礼崩乐坏”之时。

据《左传·昭公八年》记载,孟僖子自恨不能通礼,死前嘱咐其子南宫敬叔从孔子习礼。

而此时孔子才三十来岁,便已有盛名,可见孔子于礼纯熟。

正是有了精通礼制的坚实基础,面对周王朝的礼崩乐坏,孔子在思想上才敢有逆风而上的自觉,进而树立了“克己复礼”、重建周礼的大胆志向。

然而政治上的不得志,使其思想中的政治抱负日渐被理论和境界旨趣所取代。

“圣人”“君子”等理想人格正是在其礼仪实践中凝聚而成,虽有形而上的境界,却又不脱形而下的践履。

“君子”是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想人格形象,《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描述正是对“君子”理想人格的鲜明写照。

自先秦以来,历代思想家对“君子”人格倍加推崇,近现代各家对“君子”人格也都有一番研究和见解。

其中,陈登原在《广癸巳类稿君子解》中汇总说:“综观君子原初之义,言政治,则盘踞要津者,君子也;言地位,则接近至尊者,君子也;言仪表,则衣冠楚楚者,君子也;言室家,则千仓万箱者,君子也;言社会法律,则曲予优容者,君子也;言学术教育,则必须研修者,君子也。

”钱穆先生曾指出:“此论君子之德性。

今约而言之,则君子当有高尚优美之情操与德性,一也。

君子贵实行不尚空言,二也。

君子重礼仪尚群德,三也。

君子有自得之乐,四也。

孔子之言君子,大略如是。

”程碧英《论君子文化的时代内涵》一文在肯定君子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同时,着重论述了其相关时代内涵,明确了其价值定位。

在《孔子“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意蕴》一文中,赵馥洁通过对君子的人格转化和德性分析,最终将其落实到新时代优秀人格的培养方面。

孔子把人分为三等——上智、中人、下愚。

其中,上智和下愚之人其性不可移,唯中人可上可下,并且其人口数量也占绝大多数。

而“君子”正是针对中人而量身打造的理想人格。

?浅谈《学而篇》中的君子人格

?浅谈《学而篇》中的君子人格

浅谈《学而篇》中的君子人格
浅谈《学而篇》中的君子人格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是对统治者及官员的通称,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变成了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

无论讲为人还是讲处世,孔子都强调要做君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认为,君子不自重则没有威严,重,是一种境界,代表一个人有原则有底线,不会因外界的压力诱惑别人的谗言而轻易转移。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

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必须自重,自重是自信的基础,而有了自信心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做人只懂得尊重自己还不够,真正有修养的人还能时时刻刻做到尊重别人。

日子久了,我们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过则勿惮改”,每个人都会犯错,而每个人对待自己的错误都会有不同的认知。

孔子主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否则只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或是思想上,或是行为上,我们往往不是害怕改正错误,而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已。

所以“勿惮”字面上是不要害怕、担心的意思,而实际却是要直面而敢于承认。

作为君子就应当做到庄重威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改进自我,做人做事讲求忠信,交友要志趣相投、相得益彰,有了过错要敢于面对并及时改正。

这虽不是定义君子的标准,但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君子品质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君子品质始终以推崇礼义为基础,将“学而优则仁,仁之类由此而矣”作为教育精神的宗旨,着力树立正义、廉正、仁爱、尊严的人格气质。

孔子强调取其精华、吸取正确的道德教化为自身多学习、践行,并以仁义为准则,把仁放在最高位置。

孔子称之仁者智,把仁与智统一起来,两者互相协调,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他强调知行合一,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达到一种心性超然的境界,在行践方面,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方面,追求谦让、朴实、沉着、清静;以“知行合一”为基本理念,实现自我超越,调整自我-外界关系,最终达到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君子品质归根究底要归结到对道德的认知,并追求自身的提升,因此,孔子的智慧,也给了人们指标有一个高度的道德要求,即“仁义礼智信,容育克己”,表现在日常行为上,必须做到礼让、谦和、仁慈、沉着、宽容、正直、诚实、善心、正义和爱国等,努力使自身与社会达到和谐。

孔子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知识、道德和智慧为帮手,着力培养尊严、礼仪、仁慈、正直、思想独立的人格,并呼唤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而居。

他看重个人的素养和整体的素质的培养,把文明素养理解为人格塑造的核心,坚持做一个“万物有形”的真君子,从而获得宏大的智慧,从而展示出古代中华文明的精华,至今仍然深受这代学者的推崇。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孔子论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他认为,一个完美的君子人格,应当是文与质的恰当配合与协调。

然而,现在人们使用“文质彬彬”这个成语,往往是形容人的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只注重文,而忽略了质,这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文与质,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君子必须兼而有之的两种素质。

所谓“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本真的禀赋,是人的真情实感。

所谓“文”,是指人在后天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

一个人如果质多而文少,虽然很朴实,很坦率,但没有文化的熏陶,表现出来就是粗野、鲁莽,就像《水浒传》里的李逵。

如果文多而质少,本真的一面太少了,表现出来就是浮华,虚而不实,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孔子认为,这两种偏向都是不好的。

“文质彬彬”的“彬彬”二字,是形容事物相杂而又适均,在这里强调文与质配合适宜,既有朴实本真的情感,又有高雅的人文修养,从而使人的情感能有所节制、合乎“礼仪”地加以表达,这才算得上一个君子。

有一位卫国大夫不同意孔子的观点,他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子贡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反驳了他,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了老师的思想。

他说,虎豹之皮和犬羊之皮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毛的花纹不同,如果把毛去掉,二者就无法区别了。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论语·颜渊》)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

重视教化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的基本途径。

学生子夏问“素以为绚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素是绘画之前洁白的底子,先有它然后才可以在上面施加色彩。

子夏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礼后乎?”(《论语.·八佾》)孔子对他能举一反三大为赞赏,因为人的朴实本真的质就像那洁白的底子,绘画就是施加于其上的文采,就是人的文化素养。

朴实本真的质是对人进行教化的基础条件,只有经过教化,才能使人具备“仁”的品德,遵循“礼”的规范,这就是“学文”,包括诗书礼乐的教养、仪态举止的修炼、玄歌雅颂的才艺等等,是对人的天性的文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评析作者:陈歆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3期摘要:孔子提出的“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的支撑。

孔子的君子人格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有机统一的,涵盖“君子之质”与“君子之文”,且“文”与“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石,是道德的总称,是君子“质”之本,而体现“仁”之本质的外在形式为“礼”,因此礼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

孔子从内转功夫与外转之方阐述君子养成之道,于内不仅须笃志于道、重学慎思和勤于内省,向外还应重视躬行实践、推己及人,一贯忠恕之道。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文质彬彬;内外兼修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3-0090-04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了巨大变革。

孔子生逢其时,提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以期实现仁政德治。

孔子对君子的描述林林总总,一言以蔽之曰“文质彬彬”,即文质并重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

君子理想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君子人格养成之道。

一、孔子的人生阅历(一)生于曲阜大族孔子君子人格观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的支撑。

就文化环境而言,鲁国在古代文化史上地位显赫。

鲁国拥有天子礼乐,传承了最多周朝的文化,可谓“周礼尽在鲁”,后众姬姓之国敬奉它为宗国。

孔子生在鲁国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虽逐渐走向没落,但是在这样富有古文化传统的家庭里,自然感受的文化甚多,这对于孔子的教养和成长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家庭环境和曲阜古文化的感染双重影响之下,孔子幼年就已经接受且敬畏周的贵族政治制度了,从而为他后来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长于贫贱之中孔子幼年在贫贱中成长,这段经历磨炼了他的心性。

双亲早逝[1],他不得不靠自己独立谋生,“多能鄙事”,同时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冷落例如阳虎的侮慢,可以说年少的他经受了生活的极大考验。

这促使他后来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主张“爱人”“泛爱众,而亲仁”等。

孔子思想的形成除了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样重要的是需要他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积累人生经验,从而更好地建构并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孔子在鲁国从政,后碰壁,被迫出走,开始周游列国,前后十四年,他虽经历艰险,却坚持不懈,虚心求教,悉心研究,一心“行道”。

如此丰富珍贵的人生经历,推动了他思想的发展。

在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孔子思想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有关君子的描述林林总总、意蕴丰富,那么其要义为何?从孔子的论述来看,君子人格不是单一、片面的,应该是全面的、发展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是有机统一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质”意为质朴、朴实,可视为人的内在精神、道德品质,“文”意为文采,指人的外在修养和行为表现。

若一个人的朴实多于文采,易显得粗野,反之则有虚浮之嫌,所以只有内外兼修、文质并重的人才可称得上君子。

“文”与“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所以君子本质上是知情意、真善美有机统一。

(一)君子之质1.质之根本“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石,是道德的总称,是君子“质”之本。

《论语》中不同的对象问“仁”于孔子,孔子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如果将“仁”解释为人格的抽象概念,一切便可通解了。

孔子用一个抽象名词描述为“仁”,用一个具体的名词则表述为“君子”。

“仁”字最恰当的理解莫过于以人格释仁,《中庸·表记》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

体现“仁”这一抽象人格的前提是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曲尽相互之道,才能形成人格,得出一个人,“仁”是完成人格的必要条件。

孔子之“仁”,主要目的是教为人之道,如何尽人之性。

“仁”具有多种含义,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们将其解释为“爱人”,不管可以引申出多少种其他含义,实质上还是以“爱人”为中心,且在此基础上有所衍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爱人”是仁的根本内容,而孔子所倡导的爱是差等之爱,不同于墨子的“兼爱”,爱好仁德之人,推己及人,先爱自己,到家人、朋友到社會上的他人。

仁不仅有爱人的基本内涵,且据此发展出了一些其他用法。

例如,樊迟问仁,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里的仁者指有德之人,第二个仁指道德。

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与“君子不忧不惧”同义,此处的“仁者”指积极向上且有高尚道德品质之人。

还有,《论语·卫灵公》记载“当仁不让于师”,此处的仁指真理,有爱吾师而更爱真理之意。

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为主旨的仁而加以充实并逐步完善的。

2.质之所在对于君子之“质”的研究,一部分学者采纳《论语》原文的某一表达作为其界定。

例如,钟肇鹏在《孔子研究》一书中,将“知”“不欲”“勇”“艺”视为“成人”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才能,属于“质”的方面,其中的君子典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成人”。

他认为,“文质彬彬”中孔子强调的“质”是指仁、义等封建道德品质而言,一个人的道德、作风、才能,都属于“质”的方面[3]。

另一部分学者通过总结孔子君子人格特征的表达,对君子之“质”形成了系统化的表述。

陈来在《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一书中提出,在《论语》中,“君子”之道及“君子”之德是最主要的话题,而解决好道德问题是成为君子的关键[4]。

诸多道德问题的核心是怎样处理义利关系,应义以为上,然后取利,义重于利。

孔子时常把“小人”和“君子”作对比,以突出君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三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义利观”,君子行义,小人逐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表明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和不怨天尤人的修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严于律己,遇事先自我审视,小人只会过度地要求他人、推卸责任。

针对道德问题,孔子主张“成仁取义”,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中,“人己关系”是一个基本问题,孔子说自己是“一以贯之”,即指“忠恕”之道。

“人己关系”主要讨论怎样对待他人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一些做法,孔子认为要在维护自身利益和立场的时候,需注意有没有妨碍到他人,通过共情来体会他人的难处,同时不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意志强加于他人。

此外,孔子探讨了“好恶”“善恶”问题。

“好恶”要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不可盲从他人的态度,培养独立辨别“善恶”的能力,方可实行仁道。

如孔子提倡好仁、好义、好德,这些“好”字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理想。

修身功夫可说是孔子道德思想的主题,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修身之学”的体系。

《论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修身”一词,但是有“修己”“正身”“求诸己”等相似的概念,都强调在道德实践中要以自己为主体,严格要求自己。

因此,孔子的君子人格和修身问题是紧密联系的,他提出了不少修身方法,如“求己”(君子求诸己)、“博文约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自讼”(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也)、“自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由此可知,孔子的君子思想有鲜明的实践特性,与修身这个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孔子那里,德行是一个对于君子人格来说很重要的问题,君子人格的关键也在于德性,因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就是整体的品德、品质。

所以如何养成高尚的美德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孔子始终把关注行为者本身——人放在突出地位,因而该着眼于人自身的修养,孔子讲“仁者人也”,足见“仁”之重要性,其被视为最高的德性和全德的代表,其他具体德性条目都是与“仁”相关,围绕其展开的。

君子之道,重在践履,始于修身,后至家、国、天下。

为仁由己,把行为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先求诸己,后广泛爱人,践行忠恕之道。

(二)君子之文1.博学于文于理想的君子人格而言,内在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很重要,但同时文采华饰也是界定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君子之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于“文”的含义,以《论语》为研究对象,钟肇鹏在《孔子研究》一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主要用法。

第一,指广义的文化知识。

所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都是指学习古代的文献典籍。

孔子对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习典籍去完成的,从文献方面来说,就是传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第二,指技艺、才艺方面内容。

子曰:“依于仁,游于艺。

”旧注皆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编者注)为说。

“求也艺”则指才艺。

第三,包括诗教、乐教、语言文辞等方面的修养,孔子认为这些都是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文学艺术。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认为诗、礼、乐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使人感发起兴,思想情感必须受礼、义的制约,而乐是诗和礼的统一。

诗歌不仅可以使人陶冶性情,还是当时政治和外交上不可缺少的辞令,所以说:“不学《诗》,无以言。

”还有,孔子明确了诗歌和政治、民俗、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张充分利用诗歌兴、观、群、怨在社会教育中的价值。

此外,孔子的乐教同诗教一样,同样重视乐教的社会教育作用。

他提倡礼乐之治,指导思想是中庸。

“礼之用,和为贵”,礼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中有中正、中和之意,庸为用也,常也,故中庸即执中方为永恒之道。

“过”与“不及”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两端,皆不可取,而“中”是分界点,只有把握两端,坚持执中,做到恰到好处,才是好的,恰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还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和表现形式,只有通过优美的语言文辞,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使之更具有感染力,从而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语言文学上,足见修辞的重要性。

2.约之以礼孔子认为,体现“仁”之本质的外在形式为“礼”,因此礼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于时代而言,只有重新确立周礼的权威地位,大家安其位、守其份,才能改善当下动荡不安、攻伐不休的严峻局势。

于具体的个人而言,“不知礼,无以立”,礼狭义上指周礼,包括君臣之礼、父母之礼、兄弟之礼、朋友之礼、凶礼、吉礼等,依据不同身份、场合而适用。

此处的礼指礼仪、仪式,存在等级、远近亲疏之分,因此而产生差别,要有所区分。

此外,《论语·雍也篇》记载:“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此礼泛指一切行为规范和制度,是抽象的约束。

仁可视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则是外在的制约,仁的美好德行需要借助礼的行为体现出结果,如果没有礼的这种行为,就无法将仁的美好德行外显出来。

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

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三、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如何成為君子?这是孔子终其一生的探求和践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