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山西最全各地方言,你能看懂多少呢?
山西最全各地方言,你能看懂多少呢?山西太原有种聊天叫撇B太原的爱叫待见有种赞美叫精干有种厉害叫拧了有种同意叫行唠有种动作叫圪蹴有种模样叫迷数有种疑问叫甚了有种小伙叫后生有种家伙叫外货有种隐藏叫搁猫有种讨厌叫增丧了有种挑衅叫闹他有种倒下叫撩展有种极品叫耐求货有种傻缺叫二不愣有种布鞋叫小花园有一种内衣叫摇摇有一种娱乐叫泼散有一种坚持叫等当有一种聊天叫捣歇有种巷子叫何浪浪有种贱人叫bi兜油子太原的虫子叫牛牛太原的笔画叫武万太原的姿势叫等当太原的寻找叫拾翻太原的聊天叫倒歇太原的可怜叫西慌太原的打瞌睡叫迷瞪太原的墙角叫个捞捞太原的面包车叫蛋蛋车山西长治长治的坑叫疙道长治的明天叫谜个长治的咱们叫折节长治的我们叫讷节长治的下午叫晚西长治的畜生叫撮绿长治的没有叫么呐长治的厕所叫茅界长治的搅拌叫be拉长治的台阶叫疙台的长治的昨天叫业赖个长治的前天叫前以个长治的后台叫后以个长治的小米饭叫稠饭长治的脏叫盒朝乌烂忻州方言忻州的聊天叫瞥忻州的头叫得老忻州的摇叫拨拉忻州的烧水叫坐水忻州的奇怪叫热怪忻州的聪明叫机迷忻州的勤快叫勤紧忻州的我们叫阿们忻州的思考叫思目忻州的羡慕叫眼气忻州的喜欢叫待见忻州的不错叫不赖忻州的窝囊叫格搓忻州的耳光叫逼都忻州的脚叫角板子忻州的巷子叫黑乐儿运城运城的聊天叫谝运城的这里叫制达运城的哪里叫雾达运城的昨天叫亚个运城的前天叫前个运城的后天叫后个运城的麻烦叫麻达运城的早上叫早期间运城的中午叫晌午运城的下午叫后硕运城的晚上叫贺间运城的太阳叫热头运城的开水叫滚水运城的凉水浇略术运城的脸蛋叫脸探临汾1.波子朔有俩外鸟,真外鸟跟无外鸟佛:'你往喔岸挪挪'.为也鸟佛:'厄不,厄跌子怕跌哈起',真外鸟佛:'你跌哈起厄把你接复.为外鸟佛你毛你喔吊样。
2. 也人唉错虿脖子哈,活捉贻贝幅,段唉捉贻贝幅,遗墨开幅,遗墨火幅,捏阿开拂拂不拂拂。
3.饿寻饿家为也猫哩么,咋寻也寻不着,扭过头来一看么,为也猫在脖子上格就着哩。
山西方言大全
山西方言大全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
箸是筷子,秸是秸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
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音绝对正确:“cencibuqi”。
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
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
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
《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的“拿”、“携带”。
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
“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
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
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
色,是种类的意思(如:各色人等)。
恶,是“醜恶”,“卑劣”的意思,和“美”、“好”反意。
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山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的“恶水”。
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
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
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
“巡田的”很厉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
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
所谓马床,是一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
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稼、蔬果的大人小孩。
山西方言大全
山西方言大全山西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种,它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各地。
山西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在日常生活中,山西方言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山西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山西方言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山西方言。
首先,山西方言的语音特点非常明显。
在山西方言中,有很多古音得以保存,比如儿化音、舌尖音等。
这些音的存在使得山西方言在整个中国方言中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山西方言的语音还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区的方言发音也有所不同,给人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其次,山西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
在山西方言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比如,“瞅”、“嘎巴”、“嘚瑟”等词汇在山西方言中常常被使用,这些词汇在其他方言中并不常见,正是这些独特的词汇让山西方言显得与众不同。
此外,山西方言的语法结构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山西方言中,有很多特殊的语法结构,比如“瞧得见”、“瞧不见”等,这些语法结构在其他方言中并不常见,正是这些特殊的语法结构使得山西方言显得与众不同。
最后,山西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山西省的各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在使用山西方言进行交流。
山西方言已经成为了山西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山西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总的来说,山西方言作为中国方言中的一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它在山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山西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山西方言,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山西介休市三佳乡方言阳声韵的读音类型及演变层次
的合流情况为:咸山宕江〉深臻曾梗通。结合张琨 得出的鼻韵尾消变规律一元音后面的鼻韵尾 较高元音后面的鼻韵尾更易消失,前鼻音韵尾-n 较后鼻音韵尾F更易消变,笔者认为三佳乡文读 层阳声韵最可能的演变路径如下:
咸山宕江摄文读层的消变路径应为:咸山摄合 并、宕江摄合并 > 咸山摄并入宕江摄 >鼻韵尾弱 化、脱落 >鼻化韵〉纯元音韵。
表1咸、山摄的文读情况
呼 等 一等
咸
ae
例字 贪
知系
ae
站
开 二等
口 三等
见系 其他 知系 其他
ie/se
严/咸
ae
ie
闪
敛
合
口
三等
见系 知系 端系
其他
use
凡
四等
山
se
se
ie
as
as
i£
ie
use
use yE/iE use iE/yE uaz
y£
例字 丹
山
闲
扮
展
件
田
拌
幻 卷/沿 川 恋/全 反
口 三等
知系
其他
in
深
今
一等
帮系
其他
in
珍
巾
奔
尊
合
口
三等
非组
知系
见系
端系
yn
ug/yn
分
春
匀
遵/俊
呼,但是仍有部分字读合口,这种音变现象至今还 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4.曾梗通摄 山西三佳乡方言中,曾、梗、通摄现已经合流, 保留鼻韵尾。曾、梗、通摄在三佳乡方言中的今读如 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到,曾、梗、通摄的读音合 并为四种:99、in、uq、yn。 综合表3和表4,会发现山西三佳乡方言中
山西方言大全你想知道的方言都在这里
山西方言大全你想知道的方言都在这里个就——蹲着二老板——三、四十岁的已婚女人不尿——不理的贬义用法一或——一次,一下能带——鼻涕费!——疼的时候会这么说奔儿喽——脑门儿刻膝盖——膝盖撇了——乱讲,瞎说抬死你——整死你剩——什么咋来来——怎么了?悄悄哇——安静烈着了——生气坷梁——别扭疙蛋——疙瘩不浪——像木头段子的东西不待要——懒得去欢欢儿的——赶紧的,快点妨祖——连累人的人难活——身体不舒服搓火——讨厌但求是——不咋地猫两眼——看两眼比兜游子——欠揍的人各料——丑,不平各出——皱褶太多,或指小气各留——细长的物体不直各跑——常在前面加个’灰’,指不是好人各蛋——圆的东西,各蛋蛋也是圆的东西比前者小各搅——搅和,各搅搅是很久以前的一种糖的名字各影——恶心麻球烦——麻烦憋缺——心里不舒服喜人——让人喜欢咋也——估计醒的——知道个踏——唠叨闹不机密——不知道邀——用秤称胰子——肥皂冒——扔础——向前摔倒滴溜——用手提做害——浪费,糟蹋咋接来——怎么了?(巴彦淖尔盟方言)接察——还可以,凑合如发--舒服受应--舒服各次--撒娇各产--撒娇挑衅山西方言主观题大测试,看你能对几道:1.“球迷性眼”的意思是:A.球迷的视力很好B.球迷的视力很差C.德性样儿D.形容人很可爱2.“猴鸡割梭”的意思是:A.猴和鸡狼狈为奸B.形容事物或人猥琐C.形容人聪明灵巧D.猴鸡不合3.“合操五烂”的意思是:A.是一种山西面食B.事情进展慢C.遇到困难应该坚持D.肮脏,不整洁4.“求毛鬼胎”的意思是:A.形容人吝啬,小气 B.人心怀鬼胎 C.乞求神灵保佑 D.龌龊5.“歌捞捞”是房屋的哪个位置:A.书房 B.屋顶 C.角落 D.客厅6.“夜天”是哪一天:A.昨天 B.今天 C.明天 D.后天7.“希荒”的意思是:A.失去希望 B.可怜 C.荒凉 D.充满希望8.“起三”的意思是:A.早晨三点起床 B.晚上三次起夜 C.一家三口 D.有出息9.“桑”在以下哪个场合最常使用:A.吵架时 B.运动时 C.浇花时 D.养蚕时10.“马怕”是:A.一个词组 B.一个副词 C.介词 D.形容词11.“泼散”的意思是:A.泼水 B.不吉利 C.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D.一种中药12.“地懂”的意思是:A.一种迷信语言B.祭祀C.形容土质良好D.反应13.下列哪个不是太原话中常用的语气词:A.嘛B.哇C.咧D.了14.太原话中“各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A.球状物B.棒状物C.带状物D.粉末状15.“腰腰”是一种什么服饰:A.短裤B.马甲C.背心D.大衣阳泉的方言求迷性眼=求势=傻样扁食-饺子摸滥-步行铁匙-勺子缺灯-火柴得(音"叠")手-舒服得(音"叠")脚(音"觉")-得意意马咯增-迷迷糊糊咯挤马眼-小气展展挂挂-穿着整齐细水汗流-汗出得多歪则棱砍-歪头瞪眼歪扭散砍-歪歪斜斜草鸡-烦草鸡麻爬-烦透了傻不几几-太傻冰巴污凉-温度低忽里郎当-不稳鬼眉溜眼-鬼头鬼脑万儿八千-数目大大明白天-光天化日磕头捣蒜-央求人接二片三-接二连三圪顶盖-膝盖的脑-脑袋崩楼-脑门脖项骨-脖子解在点-保养点倒灶-倒霉努艳-出风头撇-聊天,说话胡撇-胡说日干--有限傻喜(人名)--不清楚的人不机米--(同上)吸熊--(同上)设多[dua]一般格真拽蛋了=扯蛋土霉形眼的?超落远远的拾破恩们?拽蛋:它的含义是?你咋?闹呀?=怎么的?找茬是吧?小儿,油了哇?=你很牛B是吧?闺女,咱俩找哇?=MM,我想和你搞对象!俺孩可亲了,片张呢格丁了~~~~~~~~~ 哈哈这苹果真好吃就是有点各燃(不新鲜),这面包也不错,就是有点活旋(太软,分量不够)我含(还hai)尿你哩.."老门不尿你;我不勺你浇头/卤---臊。
山西孝义方言中的“圪”头词
山西孝义方言中的“圪”头词作者:田娟娟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5年第05期摘要:山西孝义方言中的“圪”字不仅可以做前缀,还可以做中缀;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等,具有特定的语法特点和修辞功能。
关键词:孝义方言“圪”头词修辞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它北面与汾阳市毗邻,西北面与中阳县相依,西面与交口县接壤,南面与灵石县相连,东南面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
在孝义方言中,“圪”头词的使用非常普遍,而且用法十分灵活。
本文主要探讨孝义方言中“圪”字的用法,文章所依据的方言是孝义市方言,并以梧桐镇方言为代表。
一、“圪”头词的语法和语义特点孝义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圪”头词的使用。
其构词方式有圪A式、圪AA式、圪A圪A 式、圪A圪B式、圪圪AA式等等。
“圪”字在语义上的共同点是:强烈的口语色彩,表现形式不同的指“小”意味以及“轻微”之意。
(一)“圪”字构成的名词1.圪A式虼蚤——跳蚤圪旯——角落圪洞——小坑圪羝——传种公羊疙疤——结痂圪嘟——拳头圪叉——错号圪粑——炸干的粥粒圪蚪——蝌蚪圪蟆——青蛙圪梁——山梁圪狸——田间鼠圪渣——小碎渣或是对无赖的人的说法圪A式名词中的“圪”字均不能省,有时“圪”表示小的意思,如“圪洞”只能指较小的洞,如果是个大坑,肯定不会用“圪洞”来表达。
它们和儿化、重叠所表示的小称义不同,即词根大都指体积较小的东西,而不是指同类事物中较小的,也不含表爱的色彩。
其中有的东西体积虽小,但是并不可爱,如“虼蚤”、“圪蟆”。
2.圪AA式圪须须——碎布条圪台台——小台子圪洞洞——小洞圪撮撮——小褶子圪蛋蛋——宝贝圪森森——碎渣圪壕壕——凹陷处圪溜溜——波浪线圪棱棱——高出地面的部分圪折折——皱纹圪都都——花骨朵圪梁梁——山峁圪AA式名词中的“圪”字大多数可以去掉。
在这一结构中,词根重叠后表示“小”的意义更加明显,并且附加了亲昵的感情色彩。
如“圪嘟”指的是拳头,重叠后多指小孩的小拳头,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圪洞洞”表示小的圪洞,可以说小圪洞洞,一般不会说大圪洞洞。
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作者:宋小丽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
文章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因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本文不作讨论。
通过青少年与中老年两代人的文白系统的比较,研究孝义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研究发现,孝义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关键词:孝义方言文白异读发展趋势孝义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东南隅。
孝义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吕梁片的影响。
文白异读是山西方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因而孝义方言在文白异读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孝义方言以旧城话为代表,本文讨论的孝义方言指的是孝义旧城话,主要通行于孝义旧城区内以及旧城区周边的一些村镇。
①一、孝义方言的声韵调下面所列的声韵调,依据孝义旧城区里中老年人的口音。
(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p巴比盆②pʰ怕皮普 m马米摸t多杜甜tʰ泰图帖 n那南挨 l啦里录ʦ灾座瓷ʦʰ茶刺出 nz暖腻女 s砂私柴 z软如褥tʂ照治迟 tʂʰ抽池吃ʂ烧手湿ʐ染柔日ʨ加居拳ʨʰ且期切ɕ小限歇k 钢官国kʰ开库哭ŋ 爱岸恶 x厚黄咸Ǿ而义王愚说明:1./n/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是[ȵ]。
2./nz/是带有舌尖摩擦的鼻塞擦音,与同部位的鼻音声母n相对立,如“挠”꜂nᶻao≠“铙”꜂nao,“女子”꜂nᶻu ʦə(女孩子)。
3.舌尖后音tʂ tʂʰʂ发音部位一般较前。
4.舌面音ʨʨʰɕ发音部位要靠后些。
(二)韵母:42个ɿ支匙翅 i比体希 u母腐土 y句举院ʅ知池世a马拉茶 ia家虾爷 ua耍瓜花 ya哕曰横ᴇ坡者贺 iᴇ野写编 uᴇ躲锁火 yᴇ全靴元多糕占播狼汤ər而尔二ai排来海 iai街介界 uai帅乖坏ei贝彩美 uei水费鬼aɔ宝桃早 iaɔ彪敲教 yɔ表小浇ou头手后 iou丢牛又aŋ班担康iaŋ天见想uaŋ短关万yaŋ卷权元əŋ本朋狠iŋ冰民信uŋ东中文yŋ穷用勇aʔ八答瞎 iaʔ百麦甲 uaʔ捉刷袜 yaʔ觉角握əʔ木吃黑 iəʔ笔力一 uəʔ读突入 yəʔ局药月(三)声调:5个(轻声除外)③平声 11 刚尊开天婚飞穷平时扶人云上声 312 古纸袄口丑草好死粉女老武去声 53 近段厚盖菜送备大饭岸闰漏阴入 2 急笔曲七识惜桌各尺发纳福阳入 311 月直入局食杂读合白舌学罚二、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是指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具有相同的来历,即在《切韵》系统里具有完全相同的音韵地位(张振兴,1989)。
山西方言梗摄开口二等字白读音分析
脱落 , 转为 阴声韵 ; 第二步 , 主要元音 发生 变化 。经历 了鼻 韵尾 脱 落变 化之后 的各点 , 由于 变化方 向、 速度 的不 一 致, 读音 出现了参差 的局面 。文章对各种读 音类型及 主元音 的变化情况作 了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 山西方 言 ; 梗摄 开 口二等 ; 白读 音 ; 介音 ; 低化 ; 高化
《 语文研 究)0 9 20 年第 3 ( 期 总第 12 ) 1期
山西 方 言 梗 摄 开 口二 等 字 白读 音 分 析
孙 小花
( 嘉兴 学院 文法学 院, 浙江 嘉兴 3 4 0 ) 10 1
摘
要 : 章认 为山西方言各点梗摄开 口二等舒 声韵 的字 , 白读音 主要 经历 了两步 变化 : 文 其 第一 步 , 后鼻韵 尾
中图分类号 : 7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0 9 9 2 0 }3 0 1 4 H12 2 A 10 —2 7 {0 9 0 —0 5 —0
山西方 言 梗摄 开 口二 等④字 的 白读 音 类 型 复杂
表 1
多样 , 很有 特 色 。本 文拟 对 其各 种 白读 音 进 行 梳 理
徐 、 原 、 阳、 县 、 台、 太 寿 盂 五 原平 、 襄 、 定 忻州 等 1 2个
『 汾西型 I 石楼型
e l E l
1 பைடு நூலகம்I E :
二 山西 方 言 梗 摄 开 口二 等 字 介 音 的产 生 和 演
变
2 1有介 音 的读 音— — i/ 类 . ei a 二 等 字带 i 音 的现 象 , 不 少 方 言 中都 存 在 介 在
蒲 县 p a
,
,
S £
孝义民俗文化
孝义民俗文化《碗碗腔》任妍妍东许初中孝义碗碗腔碗碗腔剧照碗碗腔剧照山西省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戏曲剧种数量居全国之首,孝义又是山西省戏曲品种最多的一个市(县)。
孝义人爱看戏,也爱唱戏,从事戏曲工作的人很多,因此素有“无孝不成戏”、“无孝不成班”之说。
在孝义戏曲中,最有名、流行最广的是孝义碗碗腔。
碗碗腔是孝义民间戏曲艺术,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之一。
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的一个地方稀有小剧种,是建国后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主要流布于吕梁、晋中、太原等地。
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
又因皮影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亮影,故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
■源流沿革孝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全国被誉为“文化之乡”、“戏曲之乡”,民间有“无孝不成班”、“无孝不成戏”之说。
在这片并不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皮腔影戏、杖头木偶、汾孝秧歌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而且还流行着剪纸、说书、跑驴、毛骨碌、民歌、民谣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
孝义碗碗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
“过节听不上碗碗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开年看几眼纱窗戏,一年和老婆不生气”;“听声咦咦咦(碗碗腔拖腔中真假声混用的尖音子衬字),美如过生日”,诸如此类朴素、真挚的赞美之声,在孝义一带群众中广泛流传。
据传,清末光绪初年,陕西朝邑(今大荔)一带,连年大旱,寸草不生。
当地碗碗腔艺人因逃荒而流落山西,后分为南北两支,其赴北的一支,在孝义、汾阳一带,受中路梆子和孝义皮腔、汾阳秧歌等影响,逐步形成孝义碗碗腔。
据老艺人回忆,约光绪中期,兑镇后庄的碗碗腔皮影艺人刘够清,曾两次赴陕学习纱窗皮影的雕刻艺术,当地不少青年人加入影戏班,职业和半职业性质的戏班逐年递增,并吸收了木偶戏和晋剧、蒲剧的一些剧目。
至光绪末期,孝义碗碗腔的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演出遍布全晋,还远达宁夏、辽宁等地,并涌现出一批著名艺人:王宝栋扦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钢音铁嗓,月迷星惊;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唱喜闹剧,誉为“哈哈班”。
普通话的文白异读
作者: 孙立新
作者机构: 户县六中 一级教师
出版物刊名: 唐都学刊
页码: 104-105页
主题词: 文白异读 语音现象 二字 声韵调 白读音 单音节 许行 数日 陈涉 一级教师
摘要: 在汉语的标准语普通话及方言中,都存在着一种语音现象,叫做文白异读。
所谓文白异读,实质上是一种又读现象,是指某些字的读音,存在着书面语读法的差异。
文读,是“文言读法”的简称,即书面语读法;白读,是“白话读法”的简称,即口语读法。
例如:“剥”“削”二字,“剥”字在“剥夺”“剥离”“剥落”“剥削”“剥蚀”等词语中读作bō,在“剥橘
子”“剥花生”等词组中读作bao;“削”字在“剥削”“削发”“削减”“削弱”等词语中读作xuē,在“削苹果”“用刀子削”等词组中读作xio。
这里,“剥”“削”二字读作bǒ xuē就是文读现象,读bāo xiāo就是白读现象。
山西省孝义市方言
----冷清秋整理
1.“腰腰”--背心 2.“巴巴”--奶奶 3.“倭”---碗 4.“能鼻儿精”、“能鼻儿响儿”---自作聪明的人 5.“火咋咋”--来形容爱发火的人
6.“希希”-小米稀饭 7.“正兜儿”-- 枕头 8.“娟儿”--饺子 鳖食--饺子 9.“翠儿”--大葱 10.“梭梭”--小板凳 11.“歌”--油糕
68葛叽旮旯--角落里 69哈地--从床上到地上 (还有一层意思是到田间做农活儿) 70火火层层--指骂人一套一套的 71的孬--脑袋 72咀巴子--嘴巴 73傻儿八愣---形容人比较傻 74 摸甚咧---忙什么 75 搏急---快跑的意思 76慢线儿--慢点儿 77侯生儿--小孩儿(一般指小男孩儿) 78努子--女孩儿 79波姨--男人对女人的称呼 80 贺--女人对男人的称呼 81 大--孩子对父亲的称呼 82 慢--孩子对母亲的称呼 83 舍及鬼---指性格外向,爱闹的人。
100 起K--让人从身边离开的意思 101鸟人--痒痒 102 怕搁搜--怕别人对自己的胳肢窝挠痒痒 103打瓜则、打鼻兜--打耳光
还有什么呢?请大家接上。
50哥呆呆-台阶51麻生--洗澡搓下来的脏物 52居舍--家里 53思思--勺子
54皮孩--皮鞋 55憨水--口水 56雕主儿--笤帚 57茅则--厕所 58界界--墙 59 千--铁铲60水笔--钢笔 61洋本儿---洗脸盆 62洋火--火柴 63俭儿--前天 64后儿--后天 65过捏--明年 66捏思--去年 67地兜起--田埂
84酸门神--骂人的话,指那些倒霉的人 85败家子儿--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86鬼精--指聪明的人 87骨家--指很 能干的人 88七害--捣乱、算计、谋害 89水滚啦--即水浇开了的意思 90鳖剥(bo四声)--白痴 91假拉八死--指动作生硬 92鳖扯扯地--指脸皮厚 93雀儿--麻雀 94姐则--剪刀 95去呀得咧--去哪儿呢 96凑--醋 97咸也--盐 98麻厥厥--辣椒 99也须--香菜
文白异读概述
文白异读概述某种特定语言现象的形成往往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历史、地理、人口迁移、经济文化等。
文白异读是学者们较为重视的一种关于方言字音分歧的语言现象。
其中徐通锵的“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为研究其他汉语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言的变化是必然的,语言现象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要开拓研究视野,坚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标签:汉语方言文白异读叠置式音变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
一般认为,白读是口语音,文读是书面语读音。
从本质上说,文读就是方言对标准语的音译[1]。
我国方言现象十分丰富,美国学者罗杰瑞(1979)曾针对闽语的一些同源双式词和三式词的调查得出了“原始闽语在词汇上已经表现出了相当多的层次”的杰出论断,他是第一个将“层次”引入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学者。
我国将文白异读这一现象提升到理论层面、并且得到大家公认的是徐通锵先生的“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理论”。
我们在调查方言或是分析某一区域语音特点时常常会碰到文白异读现象。
关于文读音的界定问题,陈忠敏(2003)将其归纳为下面三种:一是跟口语音不同的读书音,这种读书音是通过文教习传进入方言里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方言区的教学用语是当地的读书音;二是用一个地区的权威方言的读音作为土语的读书音,比如乡村土语的读书音向县城方言的读书音趋同,县城方言的读书音向府治或省城方言的读书音趋同,省城的则向中原标准官话趋同;三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产生的、是一种接近北京音的新文读[2]。
也正因为对文读音标准的划分和界定,才使得我们在分析语言现象时得出“新文读”“旧文读”甚至“新1”“新2”等多层次的划分。
语言现象仅仅给我们提供一种表层,我们需要透过表层而剖析深层原因。
文白异读非朝夕而成,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逐步形成的,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
当我们分析任何一种方言现象时,都会惊讶于其中的复杂与多样,所以分析时若不结合历史、社会、地理等因素,分析过程是艰难的。
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梁 片 的 影 响 。文 白异 读 是 山西 方 言 中 的 一种 重 要 的语 音 现 撮 口呼 韵母 相 拼 是 [ 。 ]
孝 义 方 言 以 旧城 话 为 代 表 ,本 文 讨 论 的孝 义 方 言 指 的 t ( 孩 子 )。 s 女 a 是 孝 义 旧城 话 ,主 要 通 行 于 孝 义 旧城 区 内 以及 旧 城 区 周 边
y 全靴元 E
I s 灾座瓷 I 茶刺 出 n 暖腻女 s z
t照治塑
加 居拳
t 抽池吃
t 且 期 切 6
烧手湿
口 限 歇 小
i 染柔 日
k 钢 官 国 k开 库 哭
0 义王愚 而
爱 岸恶
x 黄 咸 厚
a 排 来 海 i e 贝彩 美 i a宝 桃 早 3 O 头 手后 U 铷 班 担康 铷本 朋 狠 a八 答 瞎 ? a木 吃 黑 2
越 来越 接 近普 通话 。 .
关键词:孝义方言
文白异读
发展趋 势
孝 义 市 坐 落 于 山 西 省 中部 , 位 于 吕梁 山 东 麓 ,晋 中 盆 地 东 南 隅 。孝 义 方 言 属 于 晋 语 并 州 片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受 吕
象 , 因 而 孝 义 方 言 在 文 自异 读 上 也 表 现 出相 当 的 丰 富 性 和 复杂性。
、 、
( )古影疑开 口一二等字读 [] 二 n ,如 “ [o ] 袄 nu 、 藕 [o ] 讹 [v s、 碍 [a ] 沤 [ o a ” 等 , “ nu 、 ns ] n i ̄、 a nu ̄ ] 饿 [O ] 蛾 [o ] U 、 r ”两 字 除外 。 i
( )平 声 分 阴 阳 。其 阳 平 包 含 了普 通 话 的 阳平 和 上 三 声 两类 。
孝义市方言土话集锦
孝义市方言土话集锦在我们孝义,乌鸦不叫乌鸦,叫黑老蛙。
玉米不叫玉米,叫玉讨树。
土豆不叫土豆,叫山也蛋。
喜雀不叫喜雀,叫野掐子。
昨天不叫昨天,叫夜累。
明天不叫明天,叫第米。
鞋不叫鞋,叫嗨。
我不叫我,叫额。
上午不叫上午,叫借和。
下午不叫下午,叫后和。
高兴不叫高兴,叫失笑人咧。
生气不叫生气,叫火啦。
骂人不叫骂人,叫ra杂。
心情不好不叫心情不好,叫个脑。
奶奶不是叫奶奶,叫八八。
爸爸不叫爸爸,叫达达。
妈妈不叫妈妈,叫慢,外婆不叫外婆,叫北北。
外公不叫外公,叫尖儿。
舅妈不叫舅妈,叫近子。
回家不叫回家,叫回具射。
漂亮不叫漂亮,叫吸人。
女孩不叫女孩,叫候怒子。
男孩不叫男孩,叫猴丝儿。
女婿不叫女婿,叫怒戏子。
媳妇不叫媳妇,叫吸夫子。
小孩子不叫小孩子,叫候鬼。
坐下不叫坐下,叫坐哈。
傻不叫傻,叫或的也滴。
在我们孝义很有意思,骂人最狠的一句话叫,砍哈砖儿啦。
热水--滚水他--窝家那是什么--歪是什咧枣核--枣捆儿捣蛋--扎花那时候--窝会儿没有--么啦明天--第明饺子--卷儿儿子--厮口袋--布袋袋蝙蝠--夜蚂俘木棍--各揽婴儿--模孩儿玉米--玉稻黍抓痒痒==搁嗖鞋垫--还衬衬老婆--婆姨西红柿--洋柿子小孩--猴鬼厕所--茅子火柴--曲灯开水--疙瘩水哭--吼硬币--钢镚儿衣服--衣裳儿晚上--黑间家里--居舍刘海--马宗宗可怜--希或水缸--水瓮米汤--稀稀一辆车--一挂车昨天--夜来漂亮--吸人扔--撂刺眼--晃眼感冒--拍着拳头--疙嘟喜爱--待见累--燥木棍--各揽。
山西方言宕江两摄的白读
11山西 方言 宕江 今 白读 的音值 。按 音位 大体 归 纳 为 [ ]包 括 [ ]、 O ( 括 [ ]和 [ ] . a ( QDA ) [ ]包 aY3 ) £
( 包括 []三类( ) 音标下划单横线一的, 表示白读音 ; 未作标记 的, 表示只有一读。空 白表示无 白读音) :
韵 类分合关系有三种 : ①宕 江白自成韵 类。②宕江白=果 ( ] 和[ ] ) [ 类 o e类 。③宕 江 自=假 ( *a 类 ) [ ] 。每种还有
一
些 复杂情 形 : 比如( 中的孝义 、 i 3 平遥合 I呼 =果文; : 1 齐齿呼同假开三/匿 壹 开二/ 成山开三四; 中的I ② 临县开 口呼 =果 , 齐
开
一
口
D o UU Yl
U D o u I YI . . I
洪洞
万 荣 临 汾 临 县
o
o
U Y 0
0
Y 0 0
o
0 U o
o
Y 0 l 0
o
Y 0 0 £
l o
l Y l 0 l 0 l £
开
一
口
二 等 知 庄
韵
三 见 系 知 系 等 非 知 系
合
一 等 见 组
口
二 等 帮 组
韵
三 等 见 系
等 见 系 帮 组
帮 系
端 系
帮
寿 阳 Q
狼
Q
糠
Q
绑
Q
撞窗
U d
豇
l Q
张章
Q
从语音比较看晋东南晋语的形成
“盘”(~问)[p‘]文读。“盘”(盘腿)[p]白读。”
在晋东南晋语中,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的
分化规律是 平 声 送 气,仄 声 不 送 气,与 官 话 方 言 一
致,以长治、武乡和晋城方言为例:
牌? 田定 洞从
长治 p‘
t‘
t‘
武乡 p‘
t‘
t‘
晋城 p‘
t‘
t‘
(四)蟹、止两摄部分合口字今白读[y]
一、晋东南晋语与晋语腹地方言的语音比较 关于晋语腹地的范围,温端政先生曾谈到,“经
过这些年的调查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晋 语有个中心地区,范围大致包括以山西省中部汾河 两岸为核心的晋语并州片和吕梁片大部分点的方 言”[1]。关于 晋 语 腹 地 的 语 音 特 点,侯 精 一 先 生 在 《晋语总论》《晋语研究十题》中提出晋语的十个特 点,涉及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同时指出,“文 中提出的十个特点除有入声一条是整个晋语区都具 有的,其 他 九 个 特 点 多 见 于 晋 语 中 心 地 带 ”[2]。 因 此,我们把这 10个特点看作是晋语腹地方言特点的 总结,其中,有关语音方面的特点有 7个。下面我们 以这 7个特点为参照项来逐条对晋东南晋语和晋语 腹地方言作一比较。
2018年 05月 第 28卷 第 3期
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OFYULINUNIVERSITY
May.2018 Vol.28No.3
从语音比较看晋东南晋语的形成
王 利
(长治学院 中文系,山西 长治 046011)
摘 要:晋东南晋语处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晋东南晋语的底层应当与晋语腹地方言是一致的,但由 于其处于晋语腹地的边缘,与官话方言相接,更易于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从而导致许多特点与晋语腹 地方言不同,而与官话方言一致。 关键词:晋东南晋语 ;语音;比较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8)03-0068-07 DOI:10.16752/j.cnki.jylu.2018.03.014
太原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太原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从声调,调值,生母,韵母四方面区分语音方面:太原话为晋语区的代表方言,有入声,平声不分阴阳,老派中文白异读现象较多,古全浊声母字今白读不论平仄全不送气,有较多的连读变调现象,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方言有较大不同,反倒与南方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声母目前太原话有声母21个(包含零声母)。
韵母太原话有基本韵母36个。
[编辑]声调单字声调太原话与并州片其他地区方言一样,有平声11,上声53,去声45,阴入2以及阳入54等5个单字声调,古上声全浊今归为去声,古上声全清及次浊仍读上声,古入声全清及次浊今归为阴入,古入声全浊归为阳入。
近年来阳入调有并入阴入调的趋势,且入声字有按照普通话归派入其他声调的趋势。
太原话在连续变调时产生一个新的声调:阴阳入45。
太原话的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115345254例字工人走是告具七十连续变调太原话有较复杂的连读变调规律:平声+ 平声:叠字:11+35(平声+上声) 例:星星→星姓,箱箱→箱象平声+ 平声:非叠字:原调例:歌词上声+ 上声:叠字:53+11(上声+平声) 例:婶婶→婶申,小小→小消上声+ 上声:非叠字:11+53(平声+上声) 例:表演→标演,有瘾→优瘾上声+ 阳入:11+54(平声+阳入) 例:去声+ 去声:叠字:35+53(去声+上声) 去声+ 去声:非叠字:11+35(平声+去声) 阴入+ 平声:54+11(阳入+平声) 阴入+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阴入+ 阴入:叠字:21+35(阴入+阴阳入) 阴入+ 阴入:非叠字:(偏正、动宾)54+21(阳入+阴入) 阴入+ 阳入:35+54(阴阳入+阳入) 阳入+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阳入+ 阳入:叠字:54+21(阳入+阴入) 阳入+ 阳入:非叠字:35+54(阴阳入+阳入)词汇:(多使用正字)模样——眉数念mí sǔ / 毬视(视不卷舌)那——外那儿——va儿欺骗/糊弄——日(发音介于“日”和“热”之间)捣冲,去——泼例如,你泼死的哪去来?(你去哪里了,带有不快之意)/ 泼上去(冲上去)棱/ 长的突起——圪棱子、圪棱棱思考——思谋(发音介于“谋”和“目”之间)羡慕,嫉妒——眼气喜欢——待见不错——不赖小伙子——后生马上——立马聊天——谝(音为piǎn,但太原话念piē)老练——油可爱—可亲了没本事——不毬行非常好——好的不行行(形容词+的不行行,包括好,好吃,干净,讨厌。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偶——我(南北山话)荷——拿卷——骂人候——小梯——听鸟(嬲)——痒削话——说话(不知道话怎么削?)卷卷——贡献神仙用的一种小馒头(这可不是骂人)哈子——瞎子韦厢——隔壁的家杀杀流流——洒掉夺跳不俩(lia)——不稳重欢吗夺跳——指身体好,行动敏捷周起——端起希呼——差点便意了——准备好了(晕倒!千万别按字面意思理解)在呀嘞——在哪好埋——好象(埋了谁也不好)怕想的——懒(懒的连想一下都不愿意,可想而知有多懒了)难活——身体不适当豁间——正中间恶水——脏了的衣服、被褥惹亲——惹人亲(在柳林泡MM的必修语)熬人——累人(放进锅里?惨)重茬——多余做了第二遍聒(guo)人——吵扰人行门户——遇到婚丧嫁娶,去吃饭送礼腰腰——背心卜孩——鞋机迷——清楚、明白呆迷——傻瓜地懂——考虑害不哈——不懂热头——太阳(当然离头最近的缘故)月眉(音mi)——月亮稀宿(音xai)——星星哈雨——下雨(不是哈日哈韩那个意思)吼雷——打雷年时——去年夜(音ya)来——昨天白(音pie)影(音yi)——白天黑(音he)地——晚上早期——早上前晌——中午后晌——下午日脏——脏的厉害(别想歪了)吼——喊各兴撵(nie)肚——洋洋得意球毛鬼胎——小气球迷性眼——德性(说这句话容易招来老拳)周年——骂人的话(有点恶毒)瓯子——坏小子难郭嘞——责备人的话鬼子子——骂人的话,估计是小日本留下的后遗症宅(音cha)压(音nia)——迷信有鬼或者指厉害的人韦圪切——那个牺惶——可怜拴宰——老实(就是被拴住让人宰,呵呵)剃脑——理发(理发师都成屠夫了?)黄尘——灰尘山水(音xu)——洪水甚——什么才将——刚才外起——外面浮头——上面哈面——下面男子泄——男人(成年)婆姨人——女人(成年)老泄——老汉或者指丈夫(哈哈……太生动了)居霞的——爱人细眯——孩子们胰子——肥皂或者苍蝇猛子——蚊子(尤其是夏天的,就是猛,嘿嘿)茶不则——估计咬字不清,把杯读成不了迷光出烂——明光灿烂(把明光灿烂读成这样,真是惨不忍睹)汝子——闺女二干(gie)子——愣头青赤夺——光屁股齐则——面条熬水——开水(这样的语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
文章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因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本文不作讨论。
通过青少年与中老年两代人的文白系统的比较,研究孝义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研究发现,孝义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标签:孝义方言文白异读发展趋势孝义市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东南隅。
孝义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在一定程度上受吕梁片的影响。
文白异读是山西方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因而孝义方言在文白异读上也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孝义方言以旧城话为代表,本文讨论的孝义方言指的是孝义旧城话,主要通行于孝义旧城区内以及旧城区周边的一些村镇。
①一、孝义方言的声韵调下面所列的声韵调,依据孝义旧城区里中老年人的口音。
(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p巴比盆② pʰ怕皮普m马米摸t多杜甜tʰ泰图帖n那南挨l啦里录ʦ灾座瓷ʦʰ茶刺出nz暖腻女s砂私柴z软如褥tʂ照治迟tʂʰ抽池吃ʂ烧手湿ʐ染柔日ʨ加居拳ʨʰ且期切ɕ小限歇k 钢官国kʰ开库哭ŋ 爱岸恶x厚黄咸Ǿ而义王愚说明:1./n/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n],和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是[ȵ]。
2./nz/是带有舌尖摩擦的鼻塞擦音,与同部位的鼻音声母n相对立,如“挠”꜂nᶻao≠“铙”꜀nao,“女子”꜂nᶻu ʦə(女孩子)。
3.舌尖后音tʂ tʂʰ ʂ发音部位一般较前。
4.舌面音ʨ ʨʰ ɕ发音部位要靠后些。
(二)韵母:42个ɿ支匙翅i比体希u母腐土y句举院ʅ知池世a马拉茶ia家虾爷ua耍瓜花ya哕曰横ᴇ坡者贺 iᴇ野写编 uᴇ躲锁火yᴇ全靴元多糕占u播狼汤ər而尔二ai排来海iai街介界uai帅乖坏ei贝彩美uei水费鬼aɔ宝桃早 iaɔ彪敲教yɔ表小浇ou头手后iou丢牛又aŋ班担康 iaŋ天见想 uaŋ短关万yaŋ卷权元əŋ本朋狠iŋ冰民信uŋ东中文yŋ穷用勇aʔ八答瞎 iaʔ百麦甲 uaʔ捉刷袜yaʔ觉角握əʔ木吃黑iəʔ笔力一uəʔ读突入yəʔ局药月(三)声调:5个(轻声除外)③平声11 刚尊开天婚飞穷平时扶人云上声312 古纸袄口丑草好死粉女老武去声53 近段厚盖菜送备大饭岸闰漏阴入 2 急笔曲七识惜桌各尺发纳福阳入311 月直入局食杂读合白舌学罚二、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是指意义上有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具有相同的来历,即在《切韵》系统里具有完全相同的音韵地位(张振兴,1989)。
例如孝义方言“下”字一读[xa꜄],可以作单音词,与“上”的意思相反,也可以用在多音词里,“~班/~地去田里干活/~水进入水中”;又读[ɕia꜄],只能用在多音词里,“~降/~乡/~放”,这两个读音都来自匣母假摄开口二等去声禡字中。
根据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层次,我们认为“下”字的白读音是[xa꜄],文读音是[ɕia꜄]。
文白异读虽然在意义上有关联,但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口语里一个字文白的不同读音在具体词汇里一般是固定的,是不能替换的(张振兴,1989)。
还以“下”字为例。
“下班/下地/下水”只能读[xa꜄],不可以读[ɕia꜄],“下降/下乡/下放”中的“下”只能读[ɕia꜄],不可以读[xa꜄]。
文白异读还是一种系统性的变音现象,指的是《切韵》系统的一类音(如一个声母或一个韵母)在今方言里有两种不同的分化方式,其中一种是文读,一种是白读(张振兴,1989)。
文白异读是一种共时与历时共存的语流音变现象,文读是用来处理方言中外来强势因素的手段。
当权威言语社团语音结构要素扩散并渗入孝义方言中时,孝义方言语音系统被叠置,从而产生文白异读。
白读一般代表本方言的土语,文读则是以本方言的音系所许可的范围接受某一权威方言音系中的音类成分。
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非常丰富,内部情形也比较复杂。
有的文白异读只是声母音类的不同,如“桃”,文读[꜀tʰaɔ]~树,白读[꜀taɔ]~红。
有的文白异读只是韵母音类的不同,如“帮”,文读[꜀maŋ]~忙,白读[꜀mu]~碌。
有的文白异读不仅声母音类不同,韵母音类也不同,如“醉”,文读[ʦuei꜄]麻~,白读[ʨy꜄]喝~了。
有的文白异读还区别意义和用法,如“下”,文读[ɕia꜄]~水,指被杀猪羊的内脏,而白读[xa꜄]~水,指进入水中。
另外,在孝义方言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白读现象,即某一类字只有白读,且形成系统,因此本文也对此现象作了讨论。
文白异读首先分为文读和白读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的不同。
下面分别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讨论孝义方言的文白异读。
由于孝义方言中声调的文白异读不成系统,因此本文不作讨论。
(文中一般用例按照“例字/文读音标/例词/释义/白读音标/例词/释义”的格式进行排列。
其中例词与对例词的释义之间用冒号“:”隔开。
文读音标位置上有时出现“一”,它表示两种可能的情况:或是不可能有语音形式,或是可能有,但本方言的人不说。
)(一)声母的文白异读1.文读声母不送气,白读声母送气。
这类字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古並母、定母、从母、澄母、群母的平声字上。
这一类文白异读现象涉及的字数很多。
现按照古全浊声母的不同分列于下。
(1)古並母字,文读声母是[pʰ],白读声母是[p]。
例如:婆꜀pʰᴇ~姨/꜀pᴇ~娘爬꜀pʰa~山/꜀pa~起来脯꜀pʰu胸~/꜀pu~子菩꜀pʰu~萨/꜀pu~萨牌꜀pʰai打~/ ꜀pai~子陪꜀pʰei~伴/꜀pei~随赔꜀pʰei~偿/꜀pei~了刨꜀pʰaɔ~土/꜀paɔ~山药蛋盘꜀pʰᴇ~山路/꜀pᴇ~子盆꜀pʰəŋ~子/꜀pəŋ洗脸~(2)古定母字,文读声母是[tʰ],白读声母是[t]。
例如:驼꜀tʰuᴇ骆~/꜀tᴇ骆~台꜀tʰai~湾/꜀tei圪~~桃꜀tʰaɔ~子/꜀taɔ~树淘꜀tʰaɔ~气/꜀taɔ~米调꜀tʰiaɔ~解/꜀tiaɔ~和:佐料条꜀tʰiaɔ~椅/꜀tiaɔ~帚头꜀tʰou带~/꜀tou~发甜꜀tʰiaŋ~食/꜀tiəʔ~菜弹꜀tʰaŋ~簧/꜀taŋ~琴田꜀tʰiaŋ~地/꜀tiəʔ~家庄:地名填꜀tʰiaŋ~空/꜀tiəʔ~住糖꜀tʰaŋ~果/꜀taŋ黑~:红塘疼꜀tʰəŋ~痛/꜀təŋ头~棠꜀tʰaŋ海~/꜀taŋ海~誊꜀tʰəŋ~写/꜀təŋ~下底底:留底腾꜀tʰəŋ~空/꜀təŋ~房子铜꜀tʰuŋ~钱/꜀tuŋ~的桐꜀tʰuŋ~树/꜀tuŋ梧~(3)古从母字,文读声母是[ʦʰ ʨʰ],白读声母是[ʦ 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