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精选3篇(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影响及策略)
实践课教学课程思政(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文以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实践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1.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化学实验课程涉及许多实验操作,如实验室安全、环境保护等。
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化学实验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化学实验课程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化学实验课程中涉及许多伦理道德问题,如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1.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应深入挖掘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科学家的事迹、化学实验的历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 优化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如将化学实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思政素养,能够将课程思政融入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三、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案例分析以“氯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为例,以下是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1. 导入:介绍氯气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原理:讲解氯气的制备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实验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强调实验室安全、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对思政教学实践提出建议(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政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政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一、深化课程内容改革1. 优化课程体系:结合新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政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贴近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四个自信等。
2. 丰富课程形式: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 融入专业知识:将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教学。
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学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师德修养。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访问学者等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质。
2. 优化教师结构: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同时,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成长平台。
3.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
例如,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1. 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思政课教学方法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实践,通过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思政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当前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
二、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部分思政课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现实脱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此外,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紧跟时代发展,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厌学情绪。
2.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参与度低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枯燥乏味,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
此外,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实践1. 创新教学内容(1)结合时代背景,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融入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讲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丰富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模拟法。
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思政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参与度(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政课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作者:康春颖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年第12期康春颖摘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习总书记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网络安全专业如何开展立德树人,根据本专业特点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课堂,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新的课题。
文章以“网络安全”课程为例,提出了将思政内容融入网络安全专业课程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安全;课程思政;高校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9)12-0039-02少年强则国强。
大学生的培养,关乎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现今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培养大学生的方式方法更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对自己国家充满自信、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专业课程的培养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结合,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专业能力、有思想深度、有政治高度的符合国家要求的大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万物互联、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热点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信息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网络中各类信息数据的安全更是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安全事关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国的网络安全。
在时代大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在2015年6月成立,这进一步说明我们国家对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的重视。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病毒原理、密码学、网络攻防、隐私保护、网络协议、漏洞分析等多种专业课程。
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非常多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
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等原因,如果在校学到的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
例如,学生触犯法律法规,用学到的知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或通过网络攻击造成网络上用户的商业损失等。
因此,教育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网络教学思政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报告将从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的意义、实施策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学思政实践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教学思政实践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教学思政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二、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思政教育情境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创设思政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例如,在讲解历史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思政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例如,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优秀事迹、英雄人物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强化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育素养,加强教师对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的认识,培养一支具备思政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4. 创新网络教学思政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互动等手段,提高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的效果。
例如,开展线上讨论、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思政素养。
5.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
例如,在经济学课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网络教学思政实践存在的问题1. 思政教育资源不足网络教学思政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网络教学思政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究
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策略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首先分析了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包括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削弱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接受度以及减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提出了应对策略探究,包括利用娱乐元素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建立更加开放、有趣的教学方式等建议。
最后得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作出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以适应当下泛娱乐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关键词:泛娱乐化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负担、传统教育、学生积极性、应对策略、建议、未来研究、高校教育、社会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泛娱乐化现象在高校中逐渐凸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交媒体、网络游戏以及各种娱乐节目的盛行,大学生的注意力被逐渐吸引到了娱乐化的世界中。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快节奏、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了对政治思想的认同和传统价值观的接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下降,甚至出现了对学习政治课程的拒绝和抵触。
如何有效应对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升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度,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阐述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显现,引发了人们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关注。
在当前泛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冷漠和抵触情绪,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有效应对泛娱乐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泛娱乐化现象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教育方式和手段,探索符合学生需求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人文素养。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探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涵盖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1. 课堂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点、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传承文化。
3. 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关爱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 实习实训。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就业竞争力。
5. 创新创业实践。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孵化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1. 项目式教学。
将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式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角色扮演。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对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娱乐的主要平台。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内的各部门、院系、学生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育人模式[2]。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能够让学校内各部门与学生进行联动,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此,高校应注重构建多元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丰富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师资培训,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本文基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与特点、优势与挑战,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与特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手段,对高校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高校中,网络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
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比,网络思政工作具有全方位、多元化、便捷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和接受方式。
而协同育人是一种学校、学院和学生之间紧密合作、相互配合的育人模式,旨在实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的有机统一。
在协同育人中,学校担负着顶层设计的角色,负责设定育人目标、提供资源支持和制定政策措施,而学院针对学生需求发挥特色和优势开展具体工作,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实践,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4]。
由此可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G+思政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Vol.36,No.l Jan.2021第36卷第1期2021年1月"5G+思政教育":挑战,机遇与策略谭超汪彪(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4)摘要5G技术的优越性能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技术需要高度契合,将引领思政教育模式的发展和革新。
5G技术有着超高速率、超低延迟、泛在网络、低能消耗、万物互联的特点和优势。
该文从国家政策、教育体系、云端教育、传统文化四个层面分析5G技术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指出5G 技术对思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再以思政教育的立体化、智能化、丰富化为切入点来探究5G技术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5G;挑战;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38X(2021)01-0029-04"5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allenges,Opportunitiesand StrategiesTAN Chao WANG Biao(College of Managemen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Hunan411104 )Abstract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5G technology is highly compatible with the teaching goal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It will lead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s.Firsdy,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5G technology will be introduced.In this paper,we will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5G technolog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national policy,education system,cloud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an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5G technolog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n we will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5G technolog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s of three-dimensionalization,intelligentization and enrichment.Keywords5G;challen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pportunity15G技术特点与优势5G技术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继2G、3G、4G之后的最新一代通信技术,是未来10年的通信技术“宠儿”。
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索(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索,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引言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困难。
因此,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索的具体措施1. 创新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思政课中的理论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3)翻转课堂: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讨论、答疑,实现师生互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2. 丰富教学内容(1)加强时事政治教育:关注国内外时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2)融入文化传承: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关注社会热点: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加强教师交流: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三、实践案例以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例,该校采取以下创新措施:1. 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12月Dec.2020总第491期Vol.491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何晓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前沿阵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效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路径设计、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环境保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提升思政育人力度,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和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
关键词:新时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5-0097-0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媒体以其新颖的形式、便捷的交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立体化工作拓宽了空间、带来了机遇,也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功能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高校作为培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和把握的B。
一、新媒体的内涵概念及时代特点《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47亿。
高校中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促进了以智能手机、电脑为媒介平台的微博、微信、手机小程序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拓宽了掌握世界的途径、畅通了沟通交流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打开了创作表达的广阔天地。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摘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受到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影响不断加深。
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应策略,在日常教育中贯穿新媒体元素。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完善教育策略,与时俱进。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培养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传播内容、教育策略、案例分析、挑战、研究、创新、完善1. 引言1.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App、社交平台等方式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学术知识、娱乐内容等。
新媒体环境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信息传播的速度过快等问题,这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信息可能误导大学生,影响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甚至对学生的政治立场产生影响。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性地对待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提高信息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向上。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革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思想情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的社会情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的场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将历史、文化、科技等元素融入教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设计虚拟教学场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虚拟教学场景,如模拟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和感悟。
2.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3. 建立虚拟教学平台搭建虚拟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图片、文本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虚拟现实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5.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融合与创新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思政课实践教学将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融合,实现教育技术的创新。
《2024年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范文
《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篇一一、引言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且持续更新的领域,以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尤其是教育教学领域。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合模式、实施策略及影响效果,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思政课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与策略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将课程内容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是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实现线上授课、线上互动、线上作业等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3.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它可以模拟现实场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效果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在许多学校得到了实践应用。
实践表明,这种融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3篇)
第1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课程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思政课相关课程,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 网络讨论交流:学生通过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就思政课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增强互动性。
3. 网络实践调研:学生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网络公益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网络文化创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创作思政课相关文化作品,传播正能量。
二、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网络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网络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思政课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网络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 促进教育公平:网络实践教学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三、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网络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讨论交流空间、实践调研工具等。
2. 创设网络实践教学环境: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网络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如开展线上主题班会、组织网络公益活动等。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网络文化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技术支持,并将互联网作为载体,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作为手段的活动成果。
网络文化有着世界性特质,其作为有着互动性和开放性以及多媒体性的文化,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及作用分析1.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分析网络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虚拟性特征。
网络文化虚拟性是依托网络空间虚拟化而存在的,所以这一特征也是网络文化存在的逻辑起点。
网络文化是虚拟文化业态,但并非现实文化的断裂,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呈现的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交融。
其次就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的自由性上,这就使得信息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
还有就是网络文化的交互性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发送以及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的时候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的方式,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参与者有选择性地吸收信息并做出反馈,这样在信息发布的灵活性以及针对性方面就得到了增强。
再者就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和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性。
2.网络文化的作用分析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在各个方面,主要就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作用对实际有着应用价值。
网络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导向作用方面体现的较为显著。
大学生的网络活动中,网络文化同样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起到引导作用。
一是网络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它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健康地发展。
二是网络文化发展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影响并推动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有着传播知识文化的作用以及供人娱乐和休闲的功能。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原因分析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探微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探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了话语权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随后分析了话语权建构的路径,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最后总结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策略。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影响,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影响因素、策略、重要性、探讨、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个多元化、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需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传播和构建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广泛和便捷,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误导性信息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建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和策略,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深入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路径,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提升。
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深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建构路径,有助于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法。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政教育策略探究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政教育策略探究作者:陈晓来源:《决策探索》2021年第22期【摘要】网络社群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依托网络渠道与各类网络应用形成的有目标期许的群体。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社群利弊共存,利处是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丰富社交娱乐体验、提供多种便捷化服务、引领新的消费模式等,弊端是产生盲目跟风行为、价值观念扭曲、诚信观念缺失、经济压力增大等。
这对思政教育造成了巨大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网络社群;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诸多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以教育领域为例,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于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也让大学生深受其害。
网络社群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来应对网络社群的冲击,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社群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分析(一)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但易产生大学生盲目跟风行为网络时代信息发达,这不仅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大规模扩张上,还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快捷传播上。
网络社群可以形容为信息资源过滤器,即:只将与该社群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囊括整合,其他信息資源则排除在外。
这样一来,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社群集中获得所需信息资源。
人们在网络社群拥有获取、分享、评论等权利,大学生同样如此,但是由于网络社群的虚拟性以及信息资源的繁杂性,人们不仅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还可能基于主观想法而妄加推测,进而引发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伤害,如果大学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系列坏习惯,如,一味跟风、不辨是非、缺乏理智思考等。
(二)丰富社交娱乐体验,但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网络社群既是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是交流互动渠道,尤其是娱乐性社群更是为人们广泛交流创造了平台,例如网络直播社群。
扩大交际、享受网络社群带来的娱乐体验,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以及释放压力,让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精选3篇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影响及策略探讨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摘要: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作文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挑战,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积极实现自身的转变,创新新思路、新方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及校园网络文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才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政教育探讨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网络文化对思政教育影响及策略人文教育为主在高校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的教育宗旨是以做人和传播知识为主要教育目的,注重培养人的德行和智慧,在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视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品行的修为。
从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教育一直注重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由古到今,我国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在其发展形成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德育教育和智育修为方法,在学习与生活中特别注重实践和自我能力的提高。
从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我国的道德教育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提供一批批有用的英才。
一、网络游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不断向前进步,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整个社会的空间。
网络在社会中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新途径。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性的特点,网络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捷途径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少负面的影响。
比如给青年的学生们网络游戏的诱惑、网络低俗文化的泛滥等等多种负面影响,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负面影响因素出现。
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恋以及网络游戏等诸多不利因素充斥着大学生纯洁而平静的校园生活,致使不少大学生迷恋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
这给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乃至大学生个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以新的难度和更大的挑战。
南京《金陵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江北浦口大学城旁的罗庄,本是个平静的小村庄,自从南京各大高校搬往江北后,这里就不再宁静,大量年逾半百的外地人涌进来,照顾自己的大学生孩子,与网吧争抢孩子。
罗庄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陪读家长村”[1]。
罗庄与大学城之间有一条约三、四百米的道路,沿途除了饭店外,几乎清一色是网吧,随便走进哪一家,里边几乎座无虚席。
家长们述说,网吧让孩子忘乎所以地往里面跑,孩子上网成瘾,最终要被毁了。
他们不顾条件的艰苦,坐镇这里就是为了抢回已被网吧“抢走”的孩子,或者是防止孩子被“抢”。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们的毒害由此可以看出其毒害程度非同小可,同时网络游戏也在某个层面上会引发社会治安等诸多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需要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年轻有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又有高知识、高学历的大学生却在网络游戏中整天消耗自己的宝贵时间,这样的大学生怎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二、网络文化及其网络游戏对当今社会的危害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们拓宽了学习的思路和视野,使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增强,网络先进的电子传播方式适时地向大学生传播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同时,网络可以协助大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有力判断,从而能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去对问题作出思考。
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去探索和发现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思维的不断创新。
但是,在网络给大学生们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网络在某些领域使大学生的人格、心理以及思想出现畸形。
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这给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任意地放纵自己心身欲望创造了条件,使他们的言行出口成脏,有些甚至达到道德沦丧、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危险地步。
网络游戏里的血腥暴力,使玩者们感到极大的快感,在游戏的厮杀之中铸就了他们个人的“英雄”地位,网络游戏中给玩者们带来残暴的心理直接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里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网络游戏玩者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容易产生敌意,自己变得孤僻冷漠。
大学生受到网络游戏的毒害不少,“马家爵事件”使全国人民震惊,通过新闻工作者的调查得出网络诱使他成为杀人狂的结论。
据了解,马家爵对“奇迹”游戏情有独钟,他在校期间长期上网玩这款游戏,并经常浏览各种色情、暴力、恐怖等图片和信息。
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去网吧玩电脑游戏,这不仅荒废了他的学业,而且导致其变成血腥的杀人狂魔,致使其毒害了好几条人命,给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马家爵事件不仅是个人问题的表现,而且是社会问题的表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游戏给大学校园造成是非争端等众多影响,使社会环境的和谐蒙受更大的损害。
很多沉迷在网络游戏之中的大学生,因无钱上网就编着各种借口向其父母要钱。
我曾经认识一名本科大学生,其父母是靠摆小摊卖水果挣钱供其读书,按理说这样的学生本应该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发奋图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这名同学却不努力学习,除了正常上课时间而外,所有课外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以至于无法自拔,他不断找借口向父母要钱,最终因学习成绩极差而被学校勒令其退学。
看着他父母举着满是伤痕的双手向校方领导求情,我倍感心酸,面对这样全身心为孩子成长努力的父母和受到网络游戏毒害的大学生,我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无奈。
网络中出现的网恋行为,对中国传统婚姻造成极大的危害,给家庭和谐的生活蒙上了伤悲的阴影,给下一代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网恋滋生的打架斗殴、一夜情等事件,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网络犯罪行为更是层出不穷。
为此,加大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力度,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共建和谐校园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种思想和意识流混合交融而存在,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特别重视。
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奉献精神和人生理想目标有所缺失,缺少艰苦奋斗和迎难而上的学习和工作精神,他们有些存在着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文化底蕴、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做人准则,过滤了大学生的思想,净化了他们的心灵,让大学生的灵魂受到洗礼,从而在体魄上,能力上能胜任社会给予的重任。
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引导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来,使他们能够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乐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强大生力军。
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中的中心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在大学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的作用,作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强化学生个人素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基,大学生虽然有一定思想文化素养,但其涉世未深,往往使其思想道德素养无法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为,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充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在自己极强的思维素养中认清人生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只有提高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素养,从根本上抵制和拒绝网络游戏对自己身心的毒害,才能更深层次地达到预防或转变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
2、利用网络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管理网络体系网络传播速度极快,而且具有隐匿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这使得网络的影响力得到无限的扩张,违法和不健康的言论在网络上到处传播,色情、暴力等信息得到迅速发展。
针对这些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信息源进行及时处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及时有效地屏蔽不良信息。
同时,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在网络上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题材,争取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文明、传播社会公德、传播精神文明的网络信息平台。
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网吧环境进行严格监视,对网吧监督和管理要落实到实处,网吧实行上网实名登录制度,坚决打击不正当营业的非法黑网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力度,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与社会教育有力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力结合,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建立健全学校相关网络规章制度,促使大学生思想行为向良性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加大普法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加网络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等内容。
让大学生网民认清什么是网络违法行为,自觉对网络形成法律防范意识。
这样将有效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从而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觉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清时代形式,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适时调整教育方式。
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对积极向上的优良品德行为在校园内及时传播,达到全面扩散传播的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输导,唤醒大学生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打消他们的不良的上网动机,减少他们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程度。
同时,家长和学校老师应该改变对网络的传统认识,认清网络的利弊,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
老师和家长应改变埋怨、限制和责备的传统教育方式,利用知识输导和思想沟通的教育方式,和他们建立知心的朋友关系。
千万不能利用谴责和谩骂的语言来教育他们,这样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父母和老师充分理解大学生的行为,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来帮助他们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认知,从而指导他们对事物进行正确的选择。
这样,大学生会在父母和老师的潜移默化中自觉提高自己对网络事物的认知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毒害内容对自己思维的侵蚀。
网络游戏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它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长期通宵达旦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其身体受到及其严重的危害,白天学习起来精神也萎靡不振,甚至出现易怒、暴力的心理,这给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和更高的挑战。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力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来武装大学生的大脑,正确指导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健康他们的心理观念,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点,适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对心理失范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帮助。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日益明显的网络文化的利弊差异,以及如何有效地贯彻和落实《16号文件》,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力度,是众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