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气象学 4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气象学第四章
二、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一)地面气压场基本型式
低压和低压槽
高压和高压脊
鞍 形 气 压 场
(二)高空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三、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
气压系统存在于三度空间中,在静力平衡下,气压系统随高度 的变化同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因此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往往由于与 温度场的不同配置状况而有差异。当温度场与气压场配置重合(温 度场的高温、低温中心分别与气压场的高压、低压中心相重合)时, 称气压系统是温压场对称。当温度场与气压场的配置不重合时,称 气压系统是温压场不对称。 温度场与气压场的配置决定了气压系统的空间结构 温度场可分为:高温中心、低温中心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 增加或减少的反映,而空气柱的重量是其质量和重力 加速度的乘积。重力加速度通常可以看作是定值,因 而一地的气压变化就决定于其上空气柱中质量的变化, 气柱中质量增多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 就下降。空气柱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热力和动力因子 引起。热力因子是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引起的体积膨 胀或收缩、密度的增大或减小以及伴随的气候辐合或 辐散所造成的质量增多或减少。动力因子是指大气运 动所引起的气柱质量的变化,根据空气运动的状况可 归纳为下列三种情况。
通常,大气总处于静力平衡状态, 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 (4· 2)式可以用来粗略地估算气压与高 度间的定量关系,或者用于将地面气压 订正为海平面气压。如果研究的气层高 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 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式就难以直接运用, 就需采用适合于较大范围气压随高度变 化的关系式,即压高方程。
净力学方程还可写成:
高度所降低的气压值。
实际工作中还经常引用气压高度差 (h),它表示在铅直气柱中气压每改变 一个单位所对应的高度变化值。显然它 是铅直气压梯度的倒数,即
大气运动知识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地球上最常见且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天气变化、气候形成,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输送能量,其中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吸收,使地表温度升高。
由于地球表面的受热不均,产生了温度差异。
这种温度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在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在两极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于是,赤道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两极地区的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
这样就产生了赤道与两极之间的大气环流,也就是单圈环流。
然而,实际上地球在自转,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变得更加复杂。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单圈环流变成了三圈环流,分别是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
低纬度环流圈,也称为哈德莱环流。
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南北分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 30°N/S 附近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形成信风带。
中纬度环流圈,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60°N/S 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冷气流相遇,形成极锋。
暖气流沿锋面爬升,在高空分流,一部分流向高纬度,一部分流向低纬度。
在近地面,从副极地低气压带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形成盛行西风带。
高纬度环流圈,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近地面,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形成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季节性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这种移动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某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大气运动还表现为热力环流。
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二 大气环流的变化
(一)年变化
1.高空:高空平均槽脊 2.低空:常年气压活动中心和季节性气压活动中心
(二)中短期变化
西风带的波状流型是时刻变化着的,有时表现为相当平 直的气流(纬向环流);有时表现为与纬圈交角很大,以经 向环流为主。西风带表现出的中短期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纬 向环流或者经向环流的维持及二者之间的转换。 纬向环流指数(西风指数) 环流指数 经向环流指数
2.等压面:空间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上气压处 处相等。 ①等压面的起伏形势与其附近的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之间 的关系:
②等压面对应着等高线图。等高线图一般用于高空分析。
③等高线图上所标数值为高度值而非气压值。但是在反映气 压水平分布形势上它与等压线上的气压值有同样的意义。因此, 通过比较高度值的大小我们同样可以判断出气压水平分布形势。
赤道高温
低空低压(赤道低气压带);高空高 受到地转偏向力
压
大气向南北(高纬)辐散
赤道地区高空气流向高纬流动 在纬度30°附近偏转成为
的作用向右偏(北半球)
西风
积
西风将环绕地球运行
环绕的西风阻滞了
低纬气流向高纬流动
在纬度30°附近产生大气的堆
纬度30°附近气压升高(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区盛行下沉气流, 气流下沉后南北分
3.具体影响
①对高空大气环流的影响 在北半球 对流层中,高 层的平均水平 环流形式是西 风带上存在着 大尺度的平均 槽脊。 500hpa等压面平均高度图
②对近地面大气环流的影响
气压带的纬向分布被破坏,形成一个一个独立的气 压活动中心。 常年气压活动中心 季节性气压活动中心
世界一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形势图
结论: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大气的运动ppt16 人教课标版
风压定律:北半球高空,背风而立,左侧为低 压,右侧为高压 近地面,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 高压
东
北半球近地面 高、低压中心处 想一 想
大气的运动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990 1010 1010 990
气压单位: (百帕)
北 半 球
低 高
北半球低压中心 ——逆时针方向由 四周向中心流入
2.3
大气的运动
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 天气变化,都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
一、热力环流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高空
1000m
P2
1060hpa 1100hpa
P1
500m
A
地面
B、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大 气 的 水 平 运 动
B
高压
低压
C
高 空
低压 A 受热
D 高压 冷却
地 面
图中空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如何?
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D>A>B>C
3、实例
(1)城市风
低
高
低
低
高
冷郊 区
高
城 热 市 郊冷 区
思考: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城市上升的气流把污染物带到郊区,然后 通过地面环流回到城市 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 的下沉距离之外 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 外,避免相互污染。
1008(hpa) 1004(hpa) 1004(hpa) 1010 1010 1010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件04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一)定性的分析:
一个地方气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上空大气 柱中空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大气柱质量 的增减又是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反映。 当气柱增厚、密度增大时,空气质量增多, 气压就升高。反之,气压降低。
所以,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海拔高度的 增高而递减。(密度大气压高,密度小气 压低)
1、水平气流的辐合与辐散
水平气流的辐散,气压降低;
水平气流的辐合,气压升高。
水平气流的辐散
水平气流的辐合
2、不同密度气团的移动
如果移动到某地的气团的密度比原来 气团的密度大,则该地空气柱中质 量会增多,气压随之升高;反之, 气压降低。
3、空气垂直运动
❖当空气有垂直运动而气柱内质量没有外 流时,气柱中总质量没有改变,地面气 压不会发生变化。
(二)定量的分析: 确立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
量关系(即气压与高度间的关系)
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静止大气中而且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
度不太高的情况——用静力学方程; 二是研究气层的厚度较大,密度变化显著
的情况——用压高方程。
1、静力学方程
(1)气象上应用的大气静力学方程:
—dP = ρgdZ 方程说明:气压随高度递减的快慢取决于空
h = RdT/Pg =8000(1+t/273)/P
得出结论:表4-1
➢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愈高,密 度愈小,气压随高度递减得愈缓慢, 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
➢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愈大的地方, 空气密度愈大,气压随高度递减得愈 快,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小。
2、压高方程
它表示了,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按指 数递减的规律。而且在大气低层 , 气压递减得快,在高层递减得慢, 在温度低时,气压递减得快,在温 度高时,递减得慢
(精品)第四章大气的热力学过程
作用引起的:
❖ 一种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例如上升时气压减小,dp 0 , 这使得温度降低;
❖ 另一种作用是由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引起的,上升时水汽凝
结,dqs 0,造成温度升高。因此,凝结作用可抵消一部分
由于气压降低而引起的温度降低。有水汽凝结时,空气上升 所引起的降温比没有水汽凝结时要缓慢
❖ 2、湿绝热直减率
❖ 因为
R 0.287 J /(g K )
0.286
C p 1.005 J /(g K )
❖则
T ( p )0.286 T 0 p0
❖ 上式是干绝热方程,亦称泊松(Poisson)方程
❖ 泊松(Poisson)方程
T ( p )0.286 T 0 p0
❖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温度的变 化唯一地决定于气压的变化,当气压降低时,温度也 下降,反之亦然。
❖ 2、干绝热方程
❖ 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当系统是绝热变化时 dQ 0 , 其状态的变化即向外作功是要靠系统内能转化,温度的改
变完全由环境气压的改变决定:
C pdT
RT
dp p
0
d T RT d p cp p
❖ 即:将气体的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联系起来
❖ 在大气中,气压变化主要由空气块的位移引起。
❖ 由于 dqs dz
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所以 m
不是常数,
而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 ,下表给出 m 在不同温度和气
压下的值
湿绝热直减率(℃/100m)
❖ 由表可见, m随温度升高和气压减小而减小。
❖ 这是因为气温高时,饱和空气的水汽含量大,每降温 1℃,水汽的凝结量比气温低时多。例如,温度从20℃ 降低到19℃时,每立方米的饱和空气中有1g的水汽凝 结;而温度从0℃降到-1℃时,每立方米的饱和空气中 只有0.33g的水汽凝结。
农林气象学 4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我国大部份地区春季是冷暖空 气交替时期,所以春季风最大。
★风随高度的变化 摩擦层:风呈爱克曼(Ekman)螺线分布 摩擦层顶:风速接近地转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的阵性 在观测中,风速时大时小、风向不停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风的阵性。近地层的风,阵性显著
四、空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运动经常满足静力学方程,基本上是准水平 的,因而空气的垂直运动速度很小,一般仅为水 平速度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或更小。然而 垂直运动却与大气中云雨的形成和发展及天气变 化有着密切关系。 对流运动是由于某团空气温度 与周围空气温度不等而引起的 (二)系统性垂直运动 (一)对流运动 是指由于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暖气流沿锋 面滑升以及气流受山脉的机械、阻滞等动力作用 所引起的大范围、较规则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双峰型:与一日间的增、降温交替所产生的大气半 日振动周期和日月引起的大气潮有关;其日变化规 律是一天中出现一个最高值(9-10点),一个次高 值(21-22点);一个最低值(15-16点),一个次 低值(03-04点)如图(雅加达、莫斯科、南高)
气压日变幅随纬度增高而减小,低纬度为3~ 5hPa,在纬度50°附近小于1hPa。我国低纬度地 区为2.5~4hPa,中纬度地区为1~2.5hPa。 气压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的波动,受气温的年变 化、纬度、海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影响。 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 现在夏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 渐增大。海洋上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 冬季,年较差小于同纬度的陆地。高山区一年最高 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总结 :气压梯度力是使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
是最基本的力. 地转偏向力对高纬地区或大尺度的空
气运动影响较大,而对低纬地区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空
大气运动知识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天气的形成以及气象学的基本原理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大气运动的分类大气运动可以根据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运动性质进行分类。
1. 根据时间尺度分类:- 长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季风、风系和可见天气系统等。
- 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天到几周的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演变和气候变化等。
- 短期大气运动:指的是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尺度上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发展等。
2. 根据空间尺度分类:- 全球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大尺度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
- 区域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季节性风暴和气象灾害等。
- 局地尺度大气运动:指的是小范围内的大气运动,如局地风暴和微尺度气象现象等。
3. 根据运动性质分类:- 水平运动: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 垂直运动:指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形成。
二、大气运动的驱动力大气运动的驱动力是导致空气水平和垂直运动的原因。
主要的驱动力包括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和地形的起伏。
1. 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自转导致了地球各处赤道附近的气流从东向西呈现,这被称为地转偏向。
地转偏向导致了东风和西风的产生,并影响了气流的路径和速度。
2. 地球的辐射平衡失衡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失衡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空气的温度差异引发了空气的对流运动,形成了气候系统中的低压和高压区域。
这些气压差异是造成风的产生和大气运动的重要驱动力。
3. 地形的起伏地形的起伏也会影响大气运动。
山脉和高地通常会导致空气上升并形成降水,而低地和平原则是空气下沉和干燥的地方。
这种地形对风向和风速也有一定的影响。
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连接各风矢量终点投影点的平滑曲线被称为 埃克曼螺线 。
㈢ 风的日变化和风的阵性
1.风的日变化 影响因子:湍流 ,促使上下层空气动量进行交换。 ①近地面层(摩擦层底层):白天风速增大,午后增 至最大,夜间风速减小,清晨减至最低。 ②摩擦层上层:与近地面相反。 ▲ 风的方向会相应产生变化 ③上下层的界线: 夏季>冬季
3.热成风的风压定律: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 右,低温在左。
4.热成风造成风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基本形式 ①等温线和等压线平行 ②等温线和等压线相交
:
结
论
自由大气中,随高度增高,不论风向怎样变 化,高层风总是越来越趋近于热成风 .
三 摩擦层中空气的水平运动
㈠地面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1.如果等压线平直
结论: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夹角随摩擦力增大而增大。 地面平衡风的风速小于地转风,风速随摩擦力增大而减小。
2.如果等压线闭合: 风速减小,风向斜穿等压线。
低压:空气一边顺时针旋转,一边向中心辐合; 高压:空气一边逆时针旋转,一边向外辐散。
㈡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随高度增加,所受摩擦力越来越小,高空风就逐渐 向右偏(北半球), 风速越来越大, 越来越趋近于 (地转风)。
3.结论:在北半球,低压中的梯度风平行于等压线, 绕低压中心逆时针旋转;高压反之。并同样满足白贝罗 定律。 4.特别的:低纬地区或小尺度低压系统中,当气压梯度 力与惯性离心力平衡时,可形成旋衡风。龙卷风就具有 旋衡风的性质。
㈢地转风随着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1.概念: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 铅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差称为热成风。 Vt = V2 - V1 2. 形成:
四 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辐射第一节辐射的基础知识一、辐射的定义- 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播。
- 辐射可以表现为电磁波或粒子流,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而粒子流包括阿尔法粒子(α粒子)、贝塔粒子(β粒子)等。
二、辐射的有关物理量- 波长(λ):是辐射波动的一个周期内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 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波动经过某一点的次数,与波长成反比,即f = c / λ,其中c 是光速。
- 波速(c):指波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 x 10^8 m/s。
- 波数(σ):是波长的倒数,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特性,σ= 1 / λ。
- 光子能量(E):是单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E = h * f,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约为6.626 x 10^-34 J·s。
三、辐射的基本定律- 辐射强度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一个黑体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I = σ* T^4。
- 辐射温度定律(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达式为λ_max * T = b,其中 b 是维恩常数。
- 辐射能量分布定律(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情况,该定律通过普朗克公式来描述。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础知识一、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 太阳常数是指在地球大气层外,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平均功率,其值约为1367 W/m^2。
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它也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15第四章大气的运动4
大气环流平均状况
• 为了从随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复杂环流状态中 找出大气环流的主要规律,通常采用对时间求平 均的方法,滤去所取时间内环流随时间的变化, 显现出大气环流中比较稳定的特征,对空间求平 均,滤去各经度间的环流差异,显现出各纬圈上 环流的基本特征。 • (一)平均纬向环流 • (二)平均水平环流 • (三)平均经圈环流 • (四)急流
2012-11-19 30
yqun
南亚季风环流圈
2012-11-19
1958年7月 75°-110°E经圈环流图
31
yqun
赤道附近地区的沃克环流
2012-11-19 32
yqun
---温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 ---热带东风急流
急 流
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 风速都不均匀。某些 区域出现风速30m/s 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称为急流。急流带绕 地球自西向东婉延可 达几千千米,水平宽 度约上千千米,垂直 厚度可达几千米到十 几千米。
动力作用:迎风侧空气受阻,造成空气质量辐合,形成高压 脊;背风侧利于辐散,形成低压槽。如果地形过于高大或气 流比较浅薄,运动气流往往不能爬越高大地形,则在山地迎 风面发生绕或分支现象,在背风面气流汇合。比如东亚沿岸 和北美东岸冬半年经常存在高空大槽。 热力作用:比如青藏高原,夏季高原是热源,冬季为冷源, 这种热力效应对南亚和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有 重要影响。
2012-11-19 20
yqun
平均纬向环流
• 大气环流最基本 的状态是盛行着 以极地为中心的 旋转的纬向环流, 即东西风带。对 流层的中上层, 除赤道地区有东 风外,各纬度几 乎是一致的西风, 且跨越纬距随高 度扩大。
2012-11-19
大气运动
(低) 陆(热) 冷热: 陆热洋冷, 空气: 陆升洋沉 (高) 洋(冷)
气压: 陆低洋高 风自海洋吹向陆地 近地面:
夏天:近海地区风从海上来
冬 季
(高) 陆(冷) 冷热: 陆冷洋热, 空气: 陆沉洋升 (低) 洋(热)
气压: 陆高洋低 风自陆地吹向海洋 近地面:
冬季:近海地区风从内陆来
夏 季
(低) 陆(热)
季风环流
(高) 洋(冷)
冬 季
季风环流
(高)
(低)
洋(热) 陆(冷) 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 季风。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大陆西岸
60°
(夏雨冬雨) 温带海洋气候
盛行西风带(湿) 40° (夏干冬雨)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干) 30° (夏干冬干) 热带沙漠气候 20° 东北信风带(干) 赤道低气压带(湿) (夏雨 冬干)热带草原气候 10° (夏雨冬雨) 热带雨林气候 0°
热力环流 海陆影响 水平运动 季风环流 理想环流 课堂练习 三圈环流 影响气候 风带移动 主页
导航
9. ①冬季,东亚盛行来自 高压前缘的 风,天气特点 是 ;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 的 风,天气特点 是 。 ②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冬季处于 高压的南侧, 盛行 风,暖热干燥; 夏季,气压带风带 移,南半球的 风带越过赤 道,受向 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_______风 ,该风越 过印度洋,给南亚和东南亚带来丰富的降水。
1
2
3
4
5
6
7Leabharlann 89101.绘制城市与郊区之间 的热力环流示意图,请 标出近地面的气温、气 压差异和近地面风向; 请将下图中四点的气温和 气压从高到低排序: 气温: ; 气压: ;
大气运动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大气运动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运动是地球大气系统的基础,它对大气的温度、压力、湿度、气流和水循环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大气运动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对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大气循环大气循环是指大气在地球上的环流运动。
根据密度、温度和状态的不同,大气分为低层大气、中层大气、高层大气和特殊大气四个层次。
从全球范围看,大气循环可分为大尺度环流和中尺度环流。
其中,大尺度环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带、极地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中尺度环流有地转偏向力、地形和地表摩擦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包括温带气旋和锋面等。
二、风系风是指气体相对于地球表面或其他物体的运动。
风的产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差有密切的关系。
风系是指大气中不同等压面的风化性质。
根据其分布范围不同,风系又分为地面风系、中层风系和高层风系。
地面风系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大陆和大洋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地形性风。
中层风系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风系相互作用形成的。
高层风系则主要由大气的过热和冷却等因素产生。
三、锋面和气旋锋面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空气在接触界面上形成的区域,是大气中的一种锐利变化面。
按照空气性质差异,锋面可分为冷锋、温锋和静锋;按照位置,锋面又可分为平面锋(二者接触面基本呈水平面)和斜面锋(接触面呈斜面)。
锋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相当的影响。
气旋是指大气中旋转着的气体体系,它是气象灾害中最具危害的天气元素之一。
气旋与大尺度的环流存在密切关系,它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
根据其性质不同,气旋又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
四、季节性气候变化季节性气候变化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所带来的季节规律性变化,包括四季分明、气候渐变和季风气候等。
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内由于地球绕太阳运动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预定期内,一定区域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明显变化的温度和湿度特征,是亚洲大陆上最具代表性的季节性气候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气压的非周期性变化 非周期性变化是指变化不存在固定周期的波动,它是 气压系统移动和演变的结果。通常在中高纬度地区气 压系统活动频繁,气团属性差异大,气压非周期性变 化较低纬度明显。如以24h气压的变化高纬度地区可达 10hPa,低纬度地区因气团属性比较接近,气压的非周 期变化量很小,一般只有1hPa。
高压环境:机体各组织逐渐被氮饱和(下表)。一般 在高压下工作5~6小时后,人体就被氮饱和。体内 过剩的氮从各组织血液由肺泡随呼气排出的过程慢、 时间长。如果从高压环境很快回到标准气压环境,则 脂肪中蓄积的氮有一部分就会停留在机体内,并膨胀 形成小的气泡,阻滞血液、液体和组织,形成气栓而 引起病症,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一)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 C=0 空气所受的力:G、A、R
997.5
1000.0 1002.5 1005.0
摩擦层中的白贝
罗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 而立,低压在 左前方,高压 在右后方。 南半球相反。
低压 G R A 高 压
V
在摩擦层中,风穿越等压线,向低压偏转
(二)弯曲等压线的气压场中的风 C≠0
北 半 球
高压
(二)梯度风-弯曲等压线气压场中的风 C≠0 空气所受的力:G、A、C 梯度风: A+C+G=0
G 逆 时 针 旋 转 V A
D
G
V
G C
顺 时 针 旋 转
A
C
在自由大气层中,风沿着等压线吹。 自由大气层中的风压定律: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 在左,高压在右,南半球相反
三、摩擦层中的风 ( R≠0 )
1000
等压 线疏 密与 气压 梯度 大小
气压梯度小
1002.5
p n
1005 气压梯度 1007.5
水平气压梯度值很小:一般为1-3hPa/赤道度 垂直气压梯度:在大气低层可达1/10m左右 赤道度: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的纬圈长度(111km)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A科里奥利力、科氏力)
y
以圆盘外为参照系
x
O B
O
A
B
y’
以圆盘为参照系
x’ O A
B
作用于单位质量物体上的科里奥利力 F(含 有垂直方向)
F=2 V 水平地转偏向力 A A=2 V sin =2/24小时 =7.292×10-5rad*s-1
cos sin
水平地转偏向力(A)的特点:
我国大部份地区春季是冷暖空 气交替时期,所以春季风最大。
★风随高度的变化 摩擦层:风呈爱克曼(Ekman)螺线分布 摩擦层顶:风速接近地转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的阵性 在观测中,风速时大时小、风向不停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风的阵性。近地层的风,阵性显著
四、空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运动经常满足静力学方程,基本上是准水平 的,因而空气的垂直运动速度很小,一般仅为水 平速度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或更小。然而 垂直运动却与大气中云雨的形成和发展及天气变 化有着密切关系。 对流运动是由于某团空气温度 与周围空气温度不等而引起的 (二)系统性垂直运动 (一)对流运动 是指由于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暖气流沿锋 面滑升以及气流受山脉的机械、阻滞等动力作用 所引起的大范围、较规则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作用于 空气的力 基本力 (牛顿力) 水平气 压梯度力 摩擦力 假想力 (外观力)
水平地转 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G)
z
y
0
p dz
A
dx
B
dy
p ﹣(p+— dx) x
x
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块上的压力(气压梯度力) G, 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G=﹣— Δ p/Δ n
1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始动力
1、低压(低气压、 气旋) 逆时针旋转 向中心辐合 绝热上升 多阴雨天气 2、高压(高气压、反气 旋) 顺时针旋转 向四周辐散 绝热下沉 多晴好天气
D
G
气旋
反气旋
3、槽(低压槽)
4、脊(高压脊)
D
G
5、鞍形气压场(鞍形场)
§4.3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对于大气中水分、热量的输送和 天气、气候的形成、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一)静力学方程
dP g dz
dP dz
铅直气压梯 度或单位高 度气压差
结论:气压随高度递减的快 慢取决于空气密度(ρ)和重 力加速度(g)的变化。重力加 速度(g)随高度的变化量一般 很小,因而气压随高度递减的 快慢主要决定于空气的密度
dz h dP
气压阶,单 位气压高度 差
不同气温(℃),气压(hPa下的 h值(m/hPa)
★ 地转偏向力只有在空气相对于地面运动时才 产生。 空气静止时 V=0 A=0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南半球指向运 动方向的左侧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只改 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赤道 北极 =0 =90° A=0 A=2 V ,最大
(三)惯性离心力(C)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 与运动方向垂直由曲 率中心指向外缘 作用于单位质量物体 上的惯性离心力
空气所受的力:G、A、C、R
G
A V C
D
G
R
R
V A G
C
风逆时针旋转,向中心 辐合。绝热上升,多阴雨 天气
顺时针旋转,向四周辐散 绝热下沉,多晴好天气
(三)风的变化
★ 日变化
上层白天午后风小,夜间风大
近地层白天午后最大,夜间和清晨最小; 晴天>阴天,陆地>海洋 ★ 年变化 一般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最 大,夏季最小;
§4.1 气压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称 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气压等于单位面 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是在45°N/S 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水银柱的高度 气压是随着海 拔高度的增高 而递减 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 气压平均降低12.7hPa,在高层 则小于此数值
海拔高度与含氧量的关系
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压变化的原因 动力因子:大 气运动引起的 大气质量变化
热力因子:温度 的升高或降低、 密度的增大或减 小、气候辐合或 辐散所造成的质 量增多或减少
(二)气压的周期性变化
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在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是以日 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 地面气压的日变化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 双峰型最普遍,气压日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 现在还没有公认的解释。 单峰型:原因是温度的日变化 三峰型:与一日波、半日波以及局部地形条件 等综合作用有关
总结 :气压梯度力是使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
是最基本的力. 地转偏向力对高纬地区或大尺度的空
气运动影响较大,而对低纬地区特别是赤道附近的空
气运动,影响甚小。 惯性离心力是在空气作曲线运 动时起作用,而在空气运动近于直线时,可以忽略不 计。 摩擦力在摩擦层中起作用,而对自由大气中的 空气运动也不予考虑。后三个力虽然不能使空气由静
12.0 9.0 5.5 3.0 1.5 0.0
气压 (hPa) 10 30 50 100
200 300 500 700 850 1000
高度
气压
人体对气压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 既可忍受15个大气压的高压,也可忍受0.303个大气 压的低压。但短时间内气压变化太大,人体很难适应 低压环境:一般认为在240毫米汞柱(相当于8500 米高度)时,人体内只有正常气压下45%的血色素和 氧结合成血氧,因此称这个气压(或高度)为生命 的生理极限。在低压缺氧状况下,轻者(3000米高 度以下)人会感到口鼻眼干燥、头晕、气喘,但经 过7天到3个月后,高山反应就会逐渐消失;重者 (3000~5000米高度)人就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 恶心呕吐,以至神经系统发生显著障碍。
P (hPa) 1000 500 100
-40 6.7 13.4 67.2
-20 7.4 14.7 73.6
温度t℃ 0 20 8.0 806 16.0 17.3 80.0 86.4
40 9.3 18.6 92.8
从表中得出:①气压相同时,气柱的温度愈高,密 度愈小,气压随高度递减得愈缓慢,h愈大。反之, 气柱温度愈低,h愈小。②温度相同时,气压高的地 方,空气密度愈大,气压随高度递减快,h愈小。反 之,气压低的地方h愈大。比如到高空,空气稀薄, 虽然同样取上下气压差一个百帕,而气柱厚度却随高 度而迅速增大。
不同大气压下血液中的含氮量(正常气温下)
1 气压(标准) 100ml血液中含氮量(ml) 1.2
2 2.2
3 3.0
6 6.0
10 9.4
鲜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一个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健康 人突然到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生理机能会发生急 剧变化,导致身体极为不适,即所谓的“高山反应”。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大气柱重量减轻,大气 中的氧含量也随之减少,到海拔4000米高度处,空气 中的氧含量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生活在平原地 区的人突然到青藏高原,会因为缺氧而感到不适。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有在低气压控制下的不舒适感 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更有憋闷感。 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 供给,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 大脑所用。
( The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 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 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 的某个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大气压力变化后产生大气运 动(水平,垂直),并形成尺度不一(规模很大的 全球性运动、小的局地运动)的大气环流,产生热 量、水分等物质与能量输送,影响和制约着不同 地区的天气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