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分类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危险物品的分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

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物品是指一些物质、物品或设备,对人体、财产或环境具有严重威胁或潜在危险的物品。

危险物品的存在给我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因此,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对于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险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危险物品的分类1. 爆炸品类爆炸品是指能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导致大面积损害的物品。

在这一类危险物品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级别爆炸品包含的剧毒、腐蚀、放射等物质极具毁灭性。

低级别的爆炸品虽然威力不够强大,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需要高度警惕。

2. 气体类气体可以是液化气、可燃气体等任何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

其中最具威胁的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甲醛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特别加以control.3. 液体类液体危险化学品一般指高速公路、酒店、储罐、石化等行业的腐蚀性strong acid,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易燃易爆液体等。

4. 固体类固体类包括了许多易燃易爆、腐蚀性固体,安全措施应该与固体类眼溶液法相似。

5.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一类光谱波段极其广泛,有强放射性的物质。

核燃料材料和封闭核部件都属于放射性物品。

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非常少,但其潜在危险不能低估。

二、危险物品的应对措施1. 安全储存应按规定分类摆放,标志明显,分类明确,与非危物分开,以防交叉污染或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生产单位应对危险物品进行安全储存维护和检查。

2. 培训所有从事危险品物流的人员都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使其掌握危险物品的种类、特征、危害和应对方法等知识。

3. 物流管控应设立密闭监控、出入口安全检查、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车辆托运、发货措施,严格进行物流安全控制。

4. 应急处置对于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报告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于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处置人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危害,防止事态扩大。

总之,危险物品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及时对各种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划分等级,以便有序使用和妥善处置,从而确保各种危险物品的安全、有效和可控。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目录一、危险化学品概述 (2)1.1 危险化学品定义 (3)1.2 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4)1.3 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标志 (5)二、危险品的分类 (6)2.1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7)2.1.1 易燃气体 (9)2.1.2 易燃液体 (10)2.1.3 易燃固体 (10)2.1.4 自反应物质 (11)2.1.5 氧化性物质 (12)2.1.6 有机过氧化物 (13)2.2 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5)2.2.1 常温下为气态的物质 (16)2.2.2 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 (17)2.2.3 常温下为固态的物质 (18)2.3 按照危险性分类 (19)2.3.1 爆炸品 (20)2.3.2 易燃液体 (21)2.3.3 易燃固体 (22)2.3.4 自反应物质和有毒品 (23)2.3.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24)三、危险品管理 (24)3.1 危险品的生产与储存 (25)3.2 危险品的运输与经营 (26)3.3 危险品的使用与处置 (28)3.4 危险品的应急处理 (29)一、危险化学品概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爆炸物: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爆炸反应的物质,如炸药、雷管、火药等。

易燃液体:指在常温常压下,蒸汽压力大于kPa的液体,如汽油、酒精、丙酮等。

易燃固体:指在常温常压下,经摩擦或撞击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固体,如火柴、硫磺、火药等。

自燃物品:指在常温常压下,自然发生的易燃烧物质,如黄磷、硝化纤维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在潮湿环境中能够迅速自燃或产生强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指能够供给呼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尤其在高温或受潮时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钾钠合金、硝酸铵等。

有毒品:指吸入后能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对药物依赖性、致癌、致畸等危害的物质,如苯、汞、铅等。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1. 危险物品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危险物品指的是那些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因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可能对人类、动物、环境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分类危险物品通常按照其危害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2. 各类危险物品的特性及风险爆炸品特性: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

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储存在高压容器中,可能因物理刺激(如热、撞击)而迅速膨胀。

风险:可能导致爆炸、火灾或窒息。

易燃液体特性:易挥发,燃点低,易引发火灾。

风险:可能导致火灾和烧伤。

有毒品特性: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可能导致中毒、死亡。

风险:长期接触或意外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 危险物品储存与运输要求储存要求储存在符合规定的仓库内,不同种类的危险物品应分开存放。

保持仓库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定期检查仓库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运输要求使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标准。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稳定,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

驾驶员和押运员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熟知危险物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理方法。

4. 安全操作规程与防护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危险物品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危险物品的特性及安全操作规程。

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防护措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防止火灾和爆炸。

定期检查防护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5. 应急处理方法和事故预防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火灾:使用灭火器或消防栓进行扑救,同时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

泄漏:迅速关闭泄漏源,使用吸附材料收集泄漏物,防止扩散。

人员伤害:立即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进行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事故预防措施定期对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1.定义与分类:-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员造成伤亡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物品。

根据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等相关国家标准,危险物品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如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气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等。

2.基本特性:-爆炸品:具备强烈的化学能量,受外界作用容易发生剧烈反应并迅速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

-易燃液体和固体:闪点低,易于点燃,并能迅速燃烧。

-毒害品:接触、吸入或摄入后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伤害。

-腐蚀品:能够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的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释放出射线,可能导致辐射伤害及遗传效应。

3.安全操作与管理:-存储:危险物品应按照其性质在专门设计的仓库中单独存放,远离火源、热源和其他不相容的危险物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的安全状况。

-运输:必须遵循相关法规,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正确包装、标识和装运,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了解所用物品的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进行风险评估,防止泄漏、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人员疏散及时,事故得到妥善控制和处理。

4.个人防护与教育:-工作人员需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危险物品的危害特性及其应对措施。

-在接触危险物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呼吸器等。

5.废弃物处理:-危险物品废弃物的处置同样需要符合严格的环保规定,不得随意丢弃,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负责回收和处理。

危险品九个分类

危险品九个分类

危险品九个分类危险品是指具有一定危害性的物质或物品。

根据国际危险品运输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的定义,危险品被分为九个主要分类。

1. 爆炸品(Class 1):包括爆炸物质和爆炸装置,如炸药、火药和雷管等。

这些物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爆炸性。

爆炸品(Class 1):包括爆炸物质和爆炸装置,如炸药、火药和雷管等。

这些物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爆炸性。

2. 压缩气体(Class 2):这一分类包括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氯气属于该分类。

这些物质需要特殊的储存和运输措施,以避免泄漏和安全事故。

压缩气体(Class 2):这一分类包括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氯气属于该分类。

这些物质需要特殊的储存和运输措施,以避免泄漏和安全事故。

3. 易燃液体(Class 3):该分类包括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溶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闪点,易燃易爆,需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特别小心。

易燃液体(Class 3):该分类包括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和溶剂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闪点,易燃易爆,需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特别小心。

4.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Class 4):包括易燃固体和可自燃物质,如火柴、火灾催化剂和镁粉等。

这些物质容易因摩擦、热量或自我反应而引发火灾。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Class 4):包括易燃固体和可自燃物质,如火柴、火灾催化剂和镁粉等。

这些物质容易因摩擦、热量或自我反应而引发火灾。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该分类包括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铵和氯酸等。

这些物质能引发或助长火灾,需要谨慎储存和运输。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该分类包括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铵和氯酸等。

这些物质能引发或助长火灾,需要谨慎储存和运输。

危险品分类简介2

危险品分类简介2

常见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氢、过氧化 钠、过乙酸等。
15
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标签
5.1项:氧化性物质 (Oxidizer)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Organic peroxides)
16
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Toxic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6.1项:毒害性物质(Toxic substances) 指在吞入,吸入或皮肤接触后,进入人体可导致 死亡或危害健康的物质。
5
2、气体分为:
2.1项: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 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高温或光照,即会发生燃烧 或爆炸。燃烧或爆炸后的生成物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或毒 害作用。例如: 氢气、甲烷、乙烷、丁烷、乙炔、石油气等。 2.2项:不易燃无毒气体(Non-flammable,non-toxic gas) 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不燃。直接吸入人体内无毒、 无刺激、没有腐蚀性,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例如:氮气、 氩气、氦气等惰性气体和氟氯烷类的制冷剂和灭火剂。 2.3项:毒害气体(Toxic gas) 这类气体泄漏时,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 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性或氧化性。例如:氯气、 氨气、光气、二氧化硫、氰、溴甲烷等。
常见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放射性医疗 设备放射源等。
19
放射性物质标签
20
第八类:腐蚀性物品 (Corrosives)
指通过化学反应,接触生物组织产生严重伤害或 在泄漏时严重损毁其他货物或交通工具的物质。 特性: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和可燃性、氧化性、 易水反应性。 常见有:硝酸、硫酸、盐酸、甲酸、甲醛、氢氧 化钠、氢氧化钾、三氧化二硫、三溴化磷、汞。
13

第1章危险品分类及危险性分析危险品性能检测与评价

第1章危险品分类及危险性分析危险品性能检测与评价

第1章
危险品固有的危险性分析 1.2.2.2 爆炸的极限
(1)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或氧)组成的混合物在

火后可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 蒸
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同理,能使火 焰
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燃烧上限)。
缩空气、氮气)
3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氮、氧化性气体
氯气、氨)
4
加压气体
第1章
危险品的分类 ③ 气体的主要特性
a. 可压缩性 b. 膨胀性 d. 毒害性 c. 易燃助燃性
第1章
危险品的分类
(3)易燃液体的分类、分项及特性
① 易燃液体的分类 a. 易燃液体 b. 液态退敏爆炸品 ② 易燃液体的分项
第1章
危险品固有的危险性分析 (3)固体的燃烧
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五种 ① 蒸发燃烧 ② 表面燃烧 ③ 分解燃烧 ④ 熏烟燃烧(阴燃)
⑤ 动力燃烧(爆炸)
第1章
危险品固有的危险性分析 1.2.1.4 燃烧的种类
(1)燃烧的种类 燃烧现象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闪燃、 自燃和爆燃四种 ① 着火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中,可燃物质与明火

触能引起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以后仍能保持继 续
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第1章
危险品固有的危险性分析
② 闪燃 任何液体的表面都有蒸气存在,可燃液体表面的
蒸 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明火以后,
就 会出现瞬间闪火即闪燃。 ③ 自燃 可燃物质在助燃性气体中(如空气),在无外界
明 火的直接作用下,由于受热或自行发热能引燃并
危险品性能检测与评价
第1章 危险品分类及危险性分析
第1章危险品分类及危险性分析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

危险品9大分类明细危险品是指在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环境、财产等造成损害的物质。

根据危险性质的不同,危险品可以分为9大分类,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9大分类。

一、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迅速放出大量热、气体和光、声能,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和冲击波,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质。

爆炸品的危害极大,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谨慎。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在常温下,通过压缩或制冷等方法将气体压缩成液态或高压气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特点。

运输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易于燃烧和蒸发的液体,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等特点。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小心,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四、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易于燃烧的固体物质。

自燃物品是指在空气中能够自行燃烧的物质。

这类物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氧气并促进燃烧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燃烧反应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与易燃易爆物质混合,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六、毒害品毒害品是指具有毒性或放射性的物质,能够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格外小心,避免造成危害。

七、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够破坏或腐蚀其他物质的物质,具有强酸、强碱等特点。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止泄漏和腐蚀事故的发生。

八、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和辐射性质,能够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这类物质需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小心,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九、其他危险品其他危险品是指不属于以上8类的物质,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纳米材料、生物制品等。

危险品不同类别

危险品不同类别

危险品不同类别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危险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安全管理和运输危险品,根据危险程度不同,将危险品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介绍危险品的常见分类以及每个类别的特点。

1. 第一类危险品:爆炸品爆炸品是最具破坏力和危险性的一类危险品。

它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引发爆炸和火灾。

爆炸品的运输和储存通常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第二类危险品: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是指被压缩到液态或固态的气体,具有高压和易燃性。

这类危险品主要包括氧气、乙炔等。

在处理压缩气体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3. 第三类危险品: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能够发生燃烧的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这类危险品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火灾和爆炸。

4. 第四类危险品: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固态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物质,如硝化纤维、鞣制棉等。

易燃固体的运输和储存需要防止其与其他物质接触和燃烧的风险。

5. 第五类危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类能够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化学物质。

它们具有强氧化性,并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在处理这类危险品时,需要谨慎防止其与可燃物接触。

6. 第六类危险品: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具有剧毒或致命性的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等。

这类危险品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特殊的措施来保护人员和防止泄漏。

7. 第七类危险品: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放射性材料,能够释放放射性能量和辐射。

这类危险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运输和处理放射性物质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

8. 第八类危险品: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或碱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对其他物质造成腐蚀和损坏。

这类危险品对人体和设备具有腐蚀性,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处理措施。

以上是危险品不同类别的简要介绍。

合理分类和正确管理危险品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在使用、储存和运输危险品时,务必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避免造成意外事故和人员伤亡。

危险品分类

危险品分类
4.1项易燃固体;
4.2项自燃物质;
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五项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项氧化剂;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性(有毒的)物质和传染性物质
6.1项毒性物质;
6.2项传染性物质。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1.4项不存在显著危险性的物品和物质;
1.5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而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性且敏感度极低的物质。
第二类气体
2.1项易燃气体
2.2项非易燃、非毒性气体;
2.3项毒性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八类腐蚀品
第九类杂项危险物品
2.混合物中危险组成成分比例超过70%即视该混合物为危险品。或者闪点低于60的也视为危险品
1.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危险物品分为九类,其中有些类别又分为若干项。
第一类爆炸品
1.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2项具有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品或者物质;
1.3项具有起火危险性、较小的爆炸和(或)较小的抛射危险性而无整体爆炸危险的

危化品分类全套

危化品分类全套

危化品分类全套一、物理性质分类1.易燃液体和固体易燃液体和固体是一类常见的危险品。

其内含有可燃性液体和固体,常见的有汽油、柴油、酒精等。

由于这类物品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因此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特别小心。

巴洛仕专业危化品处置技术服务对火灾和爆炸的处理有着非常专业的技术和经验。

2.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主要是指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物质,如盐酸、硫酸、氢氯酸等。

这类物质很容易腐蚀皮肤和有机物,严重时会造成伤害和爆炸。

因此,对于腐蚀性物质的储存、包装和使用必须要格外小心。

二、毒性分类1.剧毒物质剧毒物质是指极其危险的化学品,其毒性较强且数量极少即可引起生命危险,例如氟化物。

因此,在处理这类化学品时特别要求专业人员亲自操作,保证安全。

2.毒性物质毒性物质也是一类常见的危险化学品。

它们对生命和健康的危害较强,但相对于剧毒物质来说,其毒性较弱。

如熏香和染发剂等。

巴洛仕专业危化品处置技术服务在危险品处理过程中,对于毒性和剧毒物质的处理非常专业,通过专业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化学品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三、氧化性分类1.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可以进行氧化反应的物质。

例如高镒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等。

在储存和运输时,由于在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引起火灾和爆炸,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储存方式,确保安全。

2.还原剂还原剂是指具有还原作用的物质,例如金属铝,化学叫铝粉。

在储存和搬运时,要注意保护其与氧化剂的隔离,以防止火灾和爆炸。

四、爆炸性分类1.易爆炸物质易爆炸物质是指具有爆炸性质的物质,如火药、炸药等。

这类物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防静电、防撞击等措施,确保安全。

巴洛仕专业危化品处置技术服务对易爆炸物质的处理经验非常丰富,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能够进行有效处置。

2.尾气类危化品尾气类危化品主要是指较远距离的燃料爆炸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管理和监管这类物质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和使用系统,以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危险品九种类目

危险品九种类目

危险品九种类目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感染性等特性,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产生潜在危害的物质或物品。

根据国际公约和标准,危险品被分为九类,分别是:1. 爆炸品(Class 1)爆炸品是指能产生爆炸效应,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的物质。

包括炸药、弹药、火药等。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lass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如氧气、氮气、液化石油气等。

3. 易燃液体(Class 3)易燃液体是指能够燃烧的液体,如汽油、酒精、溶剂等。

4. 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Class 4)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包括能够自燃或在氧气存在下燃烧的物品,如木材、纸张、化肥等。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Class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是能够导致其他物质燃烧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6. 毒害物品(Class 6)毒害物品包括有害生物、有害化学品和有害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毒性或致病性,如毒药、杀虫剂、放射性物质等。

7. 腐蚀品(Class 8)腐蚀品是指能够腐蚀金属或其他物质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腐蚀性,如酸、碱、铅酸电池液等。

8. 杂类危险品(Class 9)杂类危险品是指不属于上述八类的危险物品,但仍然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如磁性物质、电池等。

9.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辐射威胁,如铀、钚等。

以上就是危险品九种类目的简要介绍。

在操作、储存和运输危险品时,请务必了解和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法律要求,以确保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危险品的分类和标志

危险品的分类和标志

危险品的分类和标志危险品的分类和标志危险品是指那些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环境污染或财产损失的物质。

它们通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使用标志来明确其有害性质,以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世界上常见的危险品分类和标志。

一、危险品的分类根据联合国《危险品运输规则》的定义,危险品主要分为以下九大类别:1. 炸药和爆炸品:包括易制爆物质、自爆炸药、感光炸药等。

这些物质极其不稳定,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爆炸。

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常见的液化石油气、氧气、氮气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液化,具有高压和易燃的特点。

3. 易燃液体:包括汽油、酒精、丙酮等。

这些物质在常温下能够挥发并易燃。

4. 易燃固体:包括火柴、硝化棉等。

这些物质在接触火源或摩擦时能够发生自燃。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包括高锰酸钾、双氧水等。

这些物质能够与其他可燃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导致火灾或爆炸。

6. 毒害性物质:包括氰化物、农药、酒精等。

这些物质能够对人体造成中毒和伤害。

7. 放射性物质:包括铀、钚、锕等。

这些物质具有辐射性,对人体和环境构成潜在的威胁。

8. 腐蚀性物质:包括盐酸、硫酸等。

这些物质具有腐蚀性,能够对金属、皮肤和黏膜造成伤害。

9. 其他危险物质:包括氨、铅、石棉等。

这些物质具有其他特殊的危险性质,需要特别注意。

二、危险品的标志为了提醒人们关于危险品的存在和危害性质,国际社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危险品标志。

这些标志一般由图案和文字组成,以明确表示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危险品标志有以下几种:1. 爆炸物标志:这个标志是一个红色正方形,中间有一个黑色爆炸图案。

它表示物品具有爆炸性质,需要避免撞击和火源。

2. 氧气标志:这个标志是一个蓝色圆形,中间有一个白色氧气瓶图案。

它表示物品是液化气体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需要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 易燃液体标志:这个标志是一个红色正方形,中间有一个黑色易燃液体图案。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第一类:爆炸品一类货物按其危险性分为五项:1、第1类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第1类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第1类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第1类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5、第1类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二类货物按其化学性质分为三项:1、第2类第1项:易燃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即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燃烧时其蒸气对人畜具有肯定的刺激迫害作用。

2、第2类第2项:不燃气体。

是指无毒、不燃气体、包孕助燃气体。

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3、第2类第3项:有毒气体。

本项货物的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不异。

对人畜有强烈的迫害、梗塞、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侵蚀等性质。

第三类:易燃液体第三类物品按其闪点高低(闭杯试验)分为三项:1、第3类第1项,低闪点液体:指闭杯实验闪点低于-18℃的液体。

12、第3类第2项,中闪点液体:指闭杯实验闪点在-18℃至低于23℃的液体。

3、第3类第3项,高闪点液体:指闭杯实验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四类货物按其燃烧条件不同的特点分为三项:1、第4类第1项,易燃固体,本项货物燃点低(低于400℃),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燃烧速度大于0.5cm/s),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2、第4类第2项,自燃物品,本项货物是指自燃点低(自热自燃点低于200℃),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回响反映,放出热量,自行燃烧。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七、放射性物品
1.定义 具有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具有穿透力、
为人们不可见的射线(高速粒子)的性质的物质称 为放射性物质。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2.特性 (1)具有放射性 (2)毒性 (3)易燃性
3.分项
一级、二级、三级
八、腐蚀品
1.定义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
3.内容
包括以下16个部分: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2)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6)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7)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三、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 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范围分为以下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 -18 ℃ ≤闪点<23 ℃ ,如苯、乙醇; 3、高闪点液体: 23 ℃ ≤闪点≤ 61 ℃ ,如氯苯、丁醇。
3、分项
1.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 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 氢气、甲烷、乙炔、正丁烷等。

危险品分类及安全卡应急内容学习

危险品分类及安全卡应急内容学习

危险品分类及安全卡应急内容学习主要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防爆措施1、基本措施:①控制可燃物:存放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库房,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库区内的浓度,使之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凡是性质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②隔绝空气:隔绝空气储存一些化学易燃物品,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③清除着火源,采取隔离火源、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增高而起火。

2、明火控制:控制检修或施工现场的着火源,包括明火、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区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质;配置消防器材。

动火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品的定义:凡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等性质,在航空运输中,可能明显地危害人身健康、安全或对财产造成损害的;并且列于DGR中,或依据DGR分类的物质活物品都称为危险品。
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
(1)危险品是一类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殊性质的物质或物品
(2)危险品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
2.3类有毒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4.1类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退敏爆炸品
4.2类易自燃物质
4.3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5.1类氧化物质
5.2类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
6.1类有毒物质
6.2类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材料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其他危险物质和物品
常用醒目的危险品标志图片,如下:
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品的物质和物品
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同时具有此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很不敏感物质
1.6类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度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
2.1类易燃气体
2.2类非易燃、无毒气体
(3)危险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
必须注意:以上三点,缺一都不成为危险品。
(一)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货物根据性质不同分为9类,危险货物的危险性可能不止一种,所以有些危险品除了主危险外,还有副危险。
(二)就包装而言,除第1、2、5.2、6.2、7类和4.1类自反应物质以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品等级编码/危险品等级名称0.0 非危险品1.1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物质和物品1.2 具有喷射危险但无重大爆炸危险的1.3 具有燃烧危险或者较小爆炸或者喷1.4 无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1.5 具有同时爆炸危险但很不敏感货物1.6 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物品2.1 易燃气体2.2 非易燃气体2.3 有毒气体(苯酚)3 易燃液体4.1 易燃固体4.2 易自燃物质4.3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5.1 氧化物质5.2 有机或氧化物6.1 有毒物质6.2 感染性物质7 放射性物质8 腐蚀品9 杂类、海洋污染物锂电池属于九类危险品,要求二类包装。

首先,如果你是生产厂家,你需要去商检局做一个电池备案。

你说的那个危包证是需要纸箱厂先出具一个危险货物包装性能结果单,你拿着这个单子和你电池的分类鉴定证书(这个也是在商检局做的)去商检局换危包证。

出境报检需要的资料跟普通货物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备案书,但是各地商检局要求可能会稍有偏差,建议你打电话去商检局问一下。

另外,你海运空运都需要UN38.3报告,海运还需要MSDS。

有了这些,出锂电池就OK了。

要看具体容量的,电池芯的额定能量大于20Wh或锂含量超过1g,电池或电池组的额定能量大于100Wh或锂含量超过2个,就属于危险品了,属于IATA第9类危险品,操作很麻烦的。

如果电池的瓦时参数不大于20Wh,电池不大于100Wh,则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按普通货物运输:1. 通过UN38.3测试(有专业的检测机构,如广州威凯检测院、上海化工院等)2. 包装有1.2m跌落测试报告3. 包装上贴有锂操作标签以上公针对聚合物锂电池单独运输。

与设备一起运或装在设备上运略有差异。

如果电池瓦时参数超出以上范围,则须按第九类危险品运输,但仍需UN38.3测试。

谢谢!符合美国OSHA要求的MSDS第一项:制造商和联系方法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第三项:理化特性第四项:燃烧与爆炸数据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第六项:健康危害数据第七项: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第八项:防护方法2. 符合加拿大WHMIS要求的MSDS应具备以下内容第一项:产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第三项:物理特性第四项:消防或燃爆数据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第六项:毒理学特性第七项:预防措施第八项:急救方法第九项:编制信息美国标准协会ANSI以及国际标准机构ISO建议实行的MSDS内容第一项:化学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第二项:化学组成信息第三项:危害信息第四项:急救措施第五项:消防措施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第七项:操作和储存第八项: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第九项:理化特性第十项: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项:毒理学信息第十二项:生态学信息第十三项:废弃处置第十四项:运输信息第十五项:法规信息第十六项:其他信息我国GB/T 16483-2008我国为同国际标准eqvISO11014-1:1994(E)接轨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GB15258-200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规定msds要有十六部分的内容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

2 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

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3 危险性概述(haxards summarizing)简要概述本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主要包括:危害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4 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指作业人员意外的受到伤害时,所需采取的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包括: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 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主要表示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殊危险性,适合灭火介质,不合适的灭火介质以及消防人员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等。

6 泄露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指化学品泄露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和消除方法,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内容。

7 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主要是指化学品操作处置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方法和手段。

包括:最高容许浓度、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要求。

9 理化特性(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外观与性状、ph值、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燃烧热、临界温度、临界压力、辛醇/水分配系数、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溶解性、主要用途和其他一些特殊理化性质。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stability and reactivity)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方面的信息,包括:稳定性、禁配物、应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11 毒理学资料(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提供化学品的毒理学信息,包括:不同接触方式的急性毒性(LD50、LD50)、刺激性、致敏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12 生态学资料(ecological information)主要陈述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行为和转归,包括:生物效应(如LD50、LD50)、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环境迁移及其他有害的环境影响等。

13 废弃处置(disposal)是指对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包括废弃处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运输信息(transport information)主要是指国内、国际化学品包装、运输的要求及运输规定的分类和编号,包括:危险货物编号、包装类别、包装标志、包装方法、UN编号及运输注意事项等。

15 法规信息(regulatory information)主要是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标准。

16 其他信息(other information)主要提供其他对安全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包括:参考文献、填表时间、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填写指南A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A1.1 化学品中文名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A1.2 化学品英文名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A1.3 生产企业名称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中英文全名[A]。

A1.4 地址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详细地址[A]。

A1.5 邮编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邮政编码[A]。

A1.6 传真号码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传真号码[A]。

A1.7 企业应急电话填写紧急事态下拨打的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电话号码[A]。

A1.8 电子邮件地址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电子邮件地址[C]。

A1.9 技术说明书编码填写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A]。

A1.10 生效日期填写该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印或修订的日期[A]。

A1.11 国家应急电话填写紧急事态下拨打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号码、消防应急电话号码[A]。

A2 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A2.1 主要成分a)混合物填写主要危险组分及其含量或含量范围。

b)纯品填写有害组分的品名和浓度范围。

A2.2 CAS号填写该化学品中有害组分的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

A3 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A3.1 危险性类别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填写。

A3.2 侵入途径化学物质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如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A3.3 健康危害填写毒物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主要靶器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症状及表现和致癌性等。

A3.4 环境危害简要描述化学品在一定浓度时对各种生物造成的危害及其造成危害的程度。

A3.5 燃爆危险简要概述化学品在空气中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的危害。

A4 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指现场作业人员意外地受到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自救和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

A4.1 皮肤接触a)剧毒品立即脱去衣着,用推荐的清洗介质冲洗。

就医。

b)中等毒品脱去衣着,用推荐的清洗介质冲洗。

就医。

c)有害品脱去污染的衣着,按所推荐的介质冲洗皮肤。

d)腐蚀品按所推荐的介质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

A4.2 眼睛接触a)剧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

就医。

b)中等毒品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min。

就医。

c)有害品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d)腐蚀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A4.3 吸入a)剧毒品、中等毒品、有害品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

b)腐蚀品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A4.4 食入a)剧毒品立即就医。

b)中等毒品立即就医。

c)有害品立即就医。

d)腐蚀品立即就医。

A5 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A5.1 危险特性主要填写遇明火、高温、氧化剂等可能产生的危害,遇水、酸、碱和一些活性物质的反应性,以及氧化性、腐蚀性等。

A5.2 有害燃烧产物填写燃烧后的产物,如有害气体。

A5.3 灭火方法填写灭火的方法和灭火剂。

对不同类别的化学品要根据其性能和状态,选用合适的灭火介质。

A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a)消防员的个体防护填写应选用的防护服,如全身消防防护服、防火防毒服、消防防护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等;b)禁止使用的灭火剂填写应禁止使用的灭火剂,如禁止用水、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砂土等。

A6 泄露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A6.1 应急处理可参考下列层次填写:a)迅速报警、疏散有关人员、隔离污染区;疏散人员的多少和隔离污染区的大小,根据泄露量和泄露物的毒性大小具体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