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可视化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基于农超对接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研究——以果蔬类农产品为例

基于农超对接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研究——以果蔬类农产品为例
A rtt i a t l ie h e n t n o am r d c u py c an,n e t a e u p y , u ema k ta d c n u r , n l s s tf s s r ce sv s t e d f i o ffr p o u e s p l h i i v si ts s p l s p r r e n o s me a ay e i h i i i g p o l mso am r d c u p y c an ma a e n ,a s s tr e n w “ gi ut r u e o k n ” tp n u l sf r p o u e r b e ffr p o u e s p l h i n g me t r e h e e i a rc l e s p rd c i g y e a d b i a m r d c u d s p l h i n g me t d e t a a e n “ gi ut r u e o k n ” u py c an ma a e n mo tb s d o h a r l e s p r d c i g .F n l tr i s fr p o u e s p l h i o it s c u i al i as am r d c u p y c an l gsi y e c
【 bt c】 up a g ts oe f aruue ue dci ” sh e l i nec ofuea oue A s at Spl c i l ii d “gcl r spr ok g it dv o n t dn f t r p dc. r y h n o sc m o i t n e e p ge y rfm r u
定义 , 并基 于果蔬 类供 货商、 市、 费者 的调研 , 超 消 对果蔬 类农 产品供 应链 管理存在 的 问题 进行 了分析 , 出了新 型“ 提 农 超 对接 ” 的三种 类型, 构建 了“ 农超对接” 下果蔬 类农 产品供应链 管理模 型 , 最后 , 出 了完善“ 提 农超对接 ” 的果蔬 类农 产 品供应链物流 管理 策略 , 以期为果蔬 类农 产品提供 应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 考。

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众多,对绿色蔬菜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绿色、有机、安全的蔬菜需求越来越高。

由于城市建设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也影响了绿色蔬菜的发展。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蔬菜的需求,促进农业健康发展,上海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绿色蔬菜的种植和供应。

发展仍面临种种挑战和困难,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本文将对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蔬菜发展的对策,希望能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蔬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田面积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化,导致了上海市绿色蔬菜供应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市场上充斥着农药残留过高的蔬菜,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都制约了上海市绿色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上海市绿色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绿色蔬菜的供给质量和数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 正文2.1 上海市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分析上海市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绿色蔬菜发展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上海市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市区和远郊都有不少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保障了绿色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与此上海市绿色蔬菜的销售渠道也逐渐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也有线上平台和农业合作社等新型销售模式。

消费者对于绿色蔬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绿色蔬菜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上海市政府也加大了对绿色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农民种植绿色蔬菜。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规模分析引言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农产品市场是上海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和农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上海农产品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估上海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市场的定义和范围农产品市场是指交易和流通农产品的场所,包括农贸市场、农村市场、超市等。

在上海市,农产品市场主要指农贸市场和超市。

农产品市场规模分析农产品市场总体规模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近年来上海的农产品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9年,上海农产品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XX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XX%。

这显示了上海农产品市场的强大发展潜力。

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分析上海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农贸市场和超市两大类。

农贸市场一直是上海市民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有着丰富的品种和便宜的价格。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超市也在农产品销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超市以其干净整洁的环境、多样化的选择和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农产品市场主要产品分析上海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品种包括蔬菜、水果、畜禽肉类、水产品等。

其中,蔬菜是上海农产品市场的主要品类之一,供应稳定、价格相对较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水果也是上海农产品市场热销的品类。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有机水果和进口水果的销量也在逐年增长。

农产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上海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预计上海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此外,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时间成本的提高,将出现更多的线上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

同时,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不断增加,将促使农产品市场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结论上海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发展的市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多样化,主要品种丰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类消费需求呈现出更多样化、更高品质、更快速度的趋势,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保鲜期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问题。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延长保鲜期,推广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农业企业、农业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1.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其重要的产业之一。

但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生产、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温度、湿度等不良因素,农产品质量损失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消费者信心受到挑战,进而制约了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因此,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延长保鲜期,推广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必须借助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2.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物流,针对需要温度控制的货物,使用设备、工具和技术手段,运用完整的运输、存储、销售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将货物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达到物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低温运输技术:低温运输是冷链物流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被应用到冷藏、冷冻货物的运输中,适用于新鲜、半加工、急冻等不同种类的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冷库、冷车、制冷机组等)和运输手段(载具、箱体等)两部分。

(2)保鲜技术:保鲜技术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的设计和保鲜技术的应用等,可将果蔬类、水产品等农产品的保鲜期从原来的3-7天提高到10-30天。

(3)信息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涉及大量的信息,如到达时间、温度、湿度、定位、风险监控等,需要使用物联网、云端存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

4.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还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不够成熟、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服务不够贴心等,阻碍了其快速、高效、持续发展。

蔬菜怎么运到上海的市场

蔬菜怎么运到上海的市场

蔬菜怎么运到上海的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消费蔬菜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长,所以保证上海市场上有足够新鲜的蔬菜也成了一件必要的事情。

为此,有关部门采取众多措施,让蔬菜运输变得更有效率。

首先,建立“大蒜-小葱”农业物流网络,而并非“大葱-小蒜”。

这是将大规模农业物流中心依托于多个交易中心、数量庞大的超市、零售市场以及县级供应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以蔬菜物流为中心的农业物流网络,以保证上海市场的蔬菜的新鲜度。

此外,上海市还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如拉夏物流、中联冷物流等,通过物流运输实现农产品快速分级运输,缩短农产品流通路线,大大减少了蔬菜的运输时间,来保证蔬菜的新鲜度和及时供应。

最后,上海协周边地区开展蔬菜农户自产自销,发展基础蔬菜农户采摘直送和冷鲜预包装等多种运营模式,物流运力传输越来越便捷,这既能更便捷的满足上海城市的蔬菜消费需求,又能带动协周边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实现了双赢。

从以上措施可以看出,上海市与农业厅几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蔬菜运输效率,保证上海市场蔬菜新鲜度,从而让上海市民受益。

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优化方法

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优化方法

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优化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运输和物流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优化农产品物流管理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损耗,从而降低成本、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优化方法。

一、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是农产品物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物流路径,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配送的效率。

在规划运输路线时,需要综合考虑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货物特性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路线,以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目的地。

二、建立冷链物流系统冷链物流是指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的物流管理系统。

建立冷链物流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该系统包括冷库、冷藏车辆、温湿度监测设备等,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货物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农产品物流管理优化的关键。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系统可以包括物流追踪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和跟踪货物的运输状态,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帮助农产品物流管理人员做出准确的决策。

四、加强供应链合作农产品物流管理的优化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加强与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可以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

供应链合作包括与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等的合作。

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减少农产品在不同环节中的停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流转速度。

五、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农产品物流管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天气突变、交通拥堵、设备故障等。

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少这些风险对农产品物流造成的影响。

风险管理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备份货物、保险投保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进行。

六、不断优化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是农产品物流管理的基础。

持续优化物流网络可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优化物流网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仓储设施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设置、物流相关设备的更新等。

果蔬配送中心物流作业建模与仿真研究

果蔬配送中心物流作业建模与仿真研究
口 W ANG e ~mig,Z NG e W n n HE W i
( 。 c o l f c n mi n n g me t Chn n es yo erlu 1 S h o o o o c a d Ma a e n , i U i ri f t e m,D n yn 27 6 , hn ; E s a v t P o og i g 5 0 1 C ia 2 Y na N n h nU i ri , a ti 2 5 1 , ia . a ti a s a nv sy Y na 6 7 3 Ch ) e t n
( . 国 石油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 1中 山东 东 营 27 6 ;. 台南 山学 院 , 5 0 12 烟 山东 烟 台 25 1 ) 6 7 3
【 摘
要】 果蔬 类配送 中心作 为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周转的枢纽 , 对果蔬类农产品在 物流过程 中的存储 、 保鲜 、 流通加
fa i i t n p l a i t fdsrb t n o e ain a ee a n d e s b x mi e .Asa r s l,t e d f in iso e p o r m a e fu d i c i i o o u t h e i e ce f h r g a c n b n e c t o
【 bta t sam jr uci f oi i yt r g cl rl rdcs f i n eeal ir ui et ks A src】A a nt no l sc ss m f r u ua pout,r t advgt e ds bt ncn r ae o f o g t s e o ai t us bs t o i et
g e ty ef cs fr so a e, ke pi n fe h, Dit b in r c si g ee. A sm u ain r al fe t o tr g e ng i r s sr ut p o e sn t i o i lto mo e f lgsis op rto s bul y d lo o it e ain i itb c

国家级果蔬类产地市场实施方案

国家级果蔬类产地市场实施方案

国家级果蔬类产地市场实施方案注重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发展,鼓励支持产地流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装备,降低农产品产地市场单位能耗和流通损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运营效率(一)促进集群式发展加快三级市场联动发展。

支持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与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田头市场,通过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强业务联动,促进农产品产地市场集群式发展。

引导仓储保鲜、商品化处理和物流配送等流通资源集聚,促进农产品产地市场联建联营、融合互用、上下游有机链接,提升流通组织发展水平和服务效能。

鼓励成立农产品产地市场协会,推动市场有序竞争、分工合作和功能互补。

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

鼓励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打破地域界限,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形成网络化布局、集团化经营。

引导各级农产品产地市场通过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方式,打造优势互补、利益一致的市场共同体,开展符合产业链、供应链要求的流通和配送服务,促进产品空间对接和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产销市场融合发展。

鼓励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电子商务、配货配送、连锁门店,引导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经销商开展摊位共享、代购代销等合作,推动农产品产地直供与销地直采双向融合。

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共同配送,推进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设施设备共享共用、网络互联互通,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服务。

(二)加快融入现代供应链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效率。

发挥农产品产地市场在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国有农场等主体,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和内外贸联动的现代农业。

构建产销协同机制,实时共享生产、需求、库存和流通信息,实现按需组织生产,合理安排仓储物流。

提升产地流通服务水平。

应用供应链理念和技术,改造提升农产品产地市场,培育形成新型供应链服务平台。

推动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整合资源,拓展质量管理、追踪服务、金融支持、品牌培育等功能,提供采购执行、分拨物流、信息处理、融资结算等服务,建立与中间渠道、消费终端经营主体紧密合作机制,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统一体系。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上海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上海市农产品市场的情况,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农产品种类、供应链情况以及消费者需求等,为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全市范围内的农产品市场为调查对象,共收集并分析了150份有效问卷和30个市场的实地观察记录。

3. 调查结果3.1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农产品市场共有30个,涵盖了各个区域。

这些市场年均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人流量估计在百万级别。

3.2 主要农产品种类在上海农产品市场中,蔬菜、水果和禽蛋类是最主要的农产品种类。

蔬菜类包括了大白菜、青菜、黄瓜等,水果类主要有苹果、橙子、葡萄等,而禽蛋类则包括鸡蛋、鸭蛋等。

3.3 供应链情况上海市的农产品供应链相对完善,包含了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

生产环节主要是农民和农业企业,批发环节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而零售环节则包括了农产品市场、超市和便利店。

3.4 消费者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质、新鲜度和价格方面。

大部分消费者表示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并愿意为高品质的农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4. 建议4.1 品质保证生产者和供应商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的品质控制,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信誉。

4.2 供应链合作各个环节的供应商应该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提高供应链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减少运输损耗和浪费。

4.3 宣传推广生产者和市场经营者应该加大对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增加市场需求。

5. 结论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上海市农产品市场规模庞大,供应链完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较高。

对于生产者和供应商来说,加强品质保证、供应链合作和宣传推广是提升农产品销售的关键。

同时,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冷链物流品控管理

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冷链物流品控管理

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冷链物流品控管理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冷链物流品控管理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降低损耗,本文主要综述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品控管理的对策,提出了肉禽类、果蔬类、水产类等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分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品控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规避断链现象;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制冷技术水平;规范加工库存管理;加强物流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等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

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禽、水产、花卉、蛋、奶制品等生鲜初级产品。

人们习惯把果蔬、肉类、水产称为“生鲜三品”。

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过程包括运输、装卸、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技术保证和管理优化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生鲜农产品的色泽、风味、营养和新鲜度。

对具有保鲜、低温及温控要求高的肉禽、果蔬、水产等3大类农产品进行分析,确定其分类标准,并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品控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对其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学界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品控管理,还没有系统的研究。

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分类及品控管理策略是本文的要点。

生鲜农产品的概述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肉禽、水产、花卉、蛋、奶制品等生鲜初级产品。

生鲜农产品易腐烂,易受损,难贮存,不适合长时间运输。

生鲜农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其鲜活程度上,鲜活程度越高,经济价值越高,受损及腐败程度越高,经济价值相应会下跌。

生鲜农产品也可分为初级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加工生鲜农产品三大类。

生鲜农产品都极易腐败变质,储存条件要求比普通产品更高。

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肉禽类的分类标准肉禽类生鲜品受温度的影响以及酶的氧化作用,容易滋生微生物而导致产品质量受损。

顺丰速运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顺丰速运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评估指标
为了全面评估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质 量,本研究选取了以下指标:运输时 效、货物损耗率、客户满意度、订单 跟踪准确率等。
评估过程与结果分析
评估过程
首先,收集顺丰速运在实施提升策略前后的果蔬类生鲜物 流服务数据,包括运输时效、货物损耗率、客户满意度、 订单跟踪准确率等。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了解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情况。
设立监控机构
建立专门的监控机构,对整个物流过 程进行实时监控。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服务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 高服务质量。
客户满意度调查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 需求和意见,持续优化服务。
04 实施提升策略后 的果蔬类生鲜物 流服务质量评估
评估方法与指标选取
评估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顺丰速运果蔬类生鲜物 流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本研究采用 了定量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并分析相 关数据来衡量服务质量的改进程度。
顺丰速运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概述
顺丰速运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 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作为顺丰速运 的重点业务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顺丰速运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主要涉及从农产品产地到目的 地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为生鲜电商、超市、 餐饮企业等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确保 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恒
温。
完善仓储设施
建设先进的仓储设施,确保生 鲜产品在存储过程中保持新鲜 。
提高运输时效性
加强运输管理,提高运输速度 和准确性。
强化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 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建立果蔬类生鲜物流服务标准与监控机制

SLP案例

SLP案例

7、方案评价
理货区 暂存区 常温库 阴凉库 冷藏库 展示区 流通加 工区 拣货区 废弃物
物流强度等级表
SLP将物流强度分成五个等级:A(absolutely important)、E(extremely important)、I( important)、O(ordinary important)、U( unimportant)
(3)物流流程分析(R)
2、物流量分析
(1)进入暂存区实行越库运输的货物构成比例 为:常温库10%、阴凉库20%,冷藏库10%。 (2)不考虑从存储区向暂存区补货的情况。 (3)从存储区进入交易展示区的样品数量为存 储区总吞吐量的0.01%。 (4)常温库的产品不进入流通加工区,从存储 区进入流通加工区的农产品构成比例为:阴凉库 10%,冷藏库10%。 (5)流通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弃物的数量为总加 工量的20%。 (6)农产品在流通加工、包装前后的重量变化 不计,且加工后的产品仍储存在原库中,不进入 展示区和暂存区。
物流线路比例(%) 承担物流量比例(%)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物流强度等级 A E I O U
作业单元物流相关表
3、非物流相பைடு நூலகம்关系分析
4、作业单元综合关系计算 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3:1
6、绘制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 根据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确定相对位置。在 不考虑面积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得到农产品 物流园区的平面模块图。
从——至表
从 至
单位:万吨
流通加 废弃物 拣货区 工区 集中区 0 0 0 15.76 1.69 0 0 62.26 188.8 0 157.6 2 16.9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49 0

上海新型蔬菜营销模式的调研与发展对策

上海新型蔬菜营销模式的调研与发展对策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 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浦南农产品批发市场、七宝农 产品批发市场、龙上蔬菜批发市场等为主。 1.2 上海郊区蔬菜行业的基本情况
据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蔬菜办公室统计汇总, 2017 年上海市蔬菜总播种面积 9.47 万 hm2(142.1 万亩)(表 1),其中常年种植面积 3.17 万 hm2(47.5 万亩),季节性种植面积 1.08 万 hm2(16.2 万亩); 总上市量 281.6 万 t,其中绿叶类蔬菜 148.9 万 t, 占比达 52.8%,同比提高 3.6 个百分点,完成 145 万 t 上市量目标(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2017 年绿叶 类蔬菜生产目标)。“夏淡”期间绿叶类蔬菜种植面 积保持在 1.4 万 hm2(21 万亩)以上。据定点监测, 2017 年普通白菜(青菜)每千克田头交易均价 1.40 元,较 2016 年同期下降 31.4%。受高温天气影响, “夏淡”期间以青菜为主的绿叶类蔬菜价格出现小 幅波动,青菜每千克交易均价 2.47 元。2017 年度 上海郊区蔬菜总产值 56 亿元,平均每 667 m2 产量 5.4 t,产值 10 798 元(表 1)。
为了摸清上海市蔬菜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现
孙占刚,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秘书长,E-mail:zgsun12@ 收稿日期:2018-08-19;接受日期:2018-10-10
状,探索突破传统营销思路,分析原因、总结典 型,研究并建立产销对接平台,组织相关产销对接 活动,提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笔者对上 海新型蔬菜营销模式进行了调研和探讨。
1 上海蔬菜行业的基本情况
1.1 上海蔬菜总消费量以及市场情况 目 前 上 海 市 年 消 费 蔬 菜 620 万 t, 按 上海市

生鲜蔬菜物流配送方案两篇

生鲜蔬菜物流配送方案两篇

生鲜蔬菜物流配送方案两篇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生鲜蔬菜物流配送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高效、便捷、快速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两种生鲜蔬菜物流配送方案,以帮助生鲜蔬菜企业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模式。

方案一:直达物流模式直达物流模式是指将生鲜蔬菜直接从产地运送到销售地的物流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 减少中转环节,保证了生鲜蔬菜的新鲜度和质量。

2. 直达物流可以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

3. 直接从生产地配送到销售地,减少了物流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

但是,直达物流模式有以下不足之处:1. 直达物流模式需要有稳定的物流渠道和配送网络,才能保证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直达物流模式要求产地和销售地的距离不宜过远,否则会增加运输成本和时间。

3. 直达物流模式对物流企业的能力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

冷链物流模式是指在运输过程中对生鲜蔬菜进行低温保鲜,以保证其新鲜度和质量。

冷链物流模式具有以下优点:2. 冷链物流可以延长生鲜蔬菜的保鲜期,提高销售期限。

3. 冷链物流可以在运输过程中保证生鲜蔬菜的质量不受影响,达到食品安全要求。

但是,冷链物流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1. 冷链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管理成本,运输成本较高。

2. 冷链运输要求经验丰富、专业化、技术先进的物流公司才能完成。

综上所述,生鲜蔬菜物流配送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运输情况进行选择。

直达物流模式更加适合产地和销售地距离较近,要求稳定和可靠的物流渠道和配送网络。

而冷链物流模式更加适合要求运输过程中保证新鲜度和质量的生鲜蔬菜,在运输安全、保温设备、物流配送、安全监管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

农产品(果蔬)供应链管理要求

农产品(果蔬)供应链管理要求

农产品(果蔬)供应链管理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果蔬)供应链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实施管理和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相关方对果蔬类农产品(不包括有机蔬菜及转基因蔬菜产品在内的果品、蔬菜及其制品、食用菌等农产品)在供应链流通环节中的管理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8354-2021物流术语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575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21720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22502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基本要求GB/T26432新鲜蔬菜贮藏与运输准则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31738农产品购销基本信息描述总则GB/T34343农产品物流包装容器通用技术要求GB/T35411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信息展示要求GB/T36088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SB/T10158新鲜蔬菜包装与标识SB/T10447水果和蔬菜气调贮藏原则与技术3术语和定义GB/T18354-2021、GB/T19000-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围绕核心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由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等形成的网链结构。

[来源:GB/T18354-2021,3.8]3.2农产品(果蔬)供应链在果蔬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以农产品(果蔬)经营企业为核心,涵盖采购、流通、销售等流通环节,将果蔬类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所形成的的网链结构。

3.3农产品(果蔬)供应链管理从农产品(果蔬)供应链整体目标出发,对供应链中采购、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进行统一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和过程。

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方案

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方案

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慧农业的概念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智慧农业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而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方案,更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的概念、技术应用、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农业生产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的概念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进而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

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壤湿度、气温、光照强度、作物生长状态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生产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

二、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的技术应用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慧农业可视化运营的重要基础。

通过在田间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植物生长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农业生产所需的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可视化界面上,为农业生产的监控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设备和设施之间的连接和互联,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灌溉系统对土壤湿度数据的实时感知,并通过可视化界面提示农民灌溉时机,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

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种传感器数据的实时汇总和分析,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4、可视化展示技术通过可视化展示技术,可以将各类数据和信息以图表、曲线、地图等形式展示在界面上,为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决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可视化管理策略发表时间:2014-11-07T13:58:30.590Z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10月第5期供稿作者:殷延海[导读] 掌握全面和关键的物流数据(物流量、物流时间、物流绩效和物流成本),为优化物流体系提供有力和准确的依据。

殷延海提要|本文调研了上海市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市场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方向,即在果蔬类农产品物流行业开展可视化管理建设。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可视化管理的要点和内涵,以及上海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平台的构建策略。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现代物流作业的核心是消除浪费和持续改进,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物流过程的可视化管理。

建立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果蔬农产品物流可视化中图分类号 | F327作者信息|殷延海(1967—),男,汉,上海市闵行区人,硕士,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201199。

一、目前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面临的困境上海市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密度大,对果蔬类农产品的需求量极大,而且需求的层次较多多,由于上海市用于种植蔬菜和水果的土地有限,因此上海市主要的果蔬类农产品供应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对上海的农产品物流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对大量果品经营商以及物流运营商的调研,我们深感上海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面临以下一些困境。

(一)流通环节较多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的供应链由果蔬类农产品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总批发商—销地区域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

在整个物流链条上,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在时间和流通效率上,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果蔬类农产品的鲜销形式。

(二)对安全、绿色要求较高,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客户开始关心果蔬类农产品的成长过程、生产流程、仓储配送流程情况,希望所购的产品是绿色产品,是无污染的产品,并希望能追溯整个产品流程状况,但上海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还很难提供这些服务。

(三)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

与前些年相比,最近几年上海农产品信息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果蔬类农产品来源渠道复杂,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仍很难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果蔬类农产品运营商对客户的需求种类和需求量的预测很难把握,有事只能靠经验来判断,而客户对运营商的产品信息也很不清楚。

(四)物流成本过高。

由于流通环节较多,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链被多次的分割,造成各个节点之间的配送模式和配送路线不能密切的配合,管理和信息方面也缺乏协调性。

大多数的节点主体只能采用单一的配送方式来开展物流配送工作。

再加上由于物流量随季节变化很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较大,以及仓储运输过程中果品的腐烂、变质损失,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仍然是偏高的。

(五)物流运营绩效考核措施不完善目前上海从事果蔬类农产品经营的大多是农户、私营企业、个体农产品商贩等,这些主体共同的特点是:经营规模小,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缺乏统一规划,经营不稳定。

很多企业物流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物流运营绩效考核,这样盲目运营,物流过程中存在的大量不合理因素很难被发现并根除。

如何解决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面临的这些困境,笔者认为,推广可视化物流管理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发展方向。

二、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管理的内涵可视化管理被称为“用眼睛去看的管理”。

实现管理的可视化,能够及时发现发生的问题、异常、浪费现象等,从而能够及时解决或预防存在的问题,提高运作效率和准确率,提高顾客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可视化管理的内涵物流可视化管理以物流过程监控为基础,以仓储管理、流通加工、调度配载、装卸搬运、运输配送、绩效考核等为核心,在GPS/GIS/RFID/PDA等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来源。

可视化管理使物流系统的管理者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方便、简捷、清楚地把握物流业务运作过程,实时调整物流业务的管理。

(二)物流可视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问题的可视化原则问题的可视化就是指将果蔬类农产品经营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种种异常情况与问题及时置于可见状态,包括异常的可视化、误差的可视化、迹象的可视化、真正原因的可视化。

异常的可视化是将物流现场发生的异常现象及时准确的捕捉出来,使其显现出来;误差的可视化是指实际情况与标准、计划之间有误差,这说明内部存在问题,可以利用图表等视觉表现手法将这种误差表现出来;迹象的可视化是在异常或者误差显示出来之前,抓住异常发生的蛛丝马迹,这样有利于事前判断和及时改进;真正原因的可视化,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找到更多的详细数据和事实,准确找出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2、需求的可视化原则需求的可视化包括顾客需求的可视化和对顾客而言的可视化。

顾客需求的可视化是指不论是现有的还是潜在的顾客,企业都能够积极倾听顾客声音,把握其需求。

对顾客而言的可视化是企业要经常向顾客发出顾客想要了解的商品信息。

3、管理的可视化原则管理的可视化即果蔬类农产品经营企业要对自身的每个经营环节有充分的把握和了解。

4、绩效的可视化原则对物流运营的各个环节的运营绩效进行动态考评,并将其结果可视化。

三、上海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平台的构建策略上海果蔬类农产品的分拣、配送量非常大,物流过程庞杂,涉及到的人、物与设备很多,物流环节作业的软件多而分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可视化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协调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业,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调度,从而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管理;二是设计合理的可视化物流管理工作流程;三是完善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的功能;四是构建科学的可视化物流KPI绩效评价体系。

(一)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可视化信息平台的构成可视化物流系统由GPS定位系统、GIS指挥调度系统、运输车辆、GPRS/GSM通讯网络、Internet网络、RFID阅读器组、GPS定位终端、RFID电子标签、控制中心组成。

这些部分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可视化物流平台。

(二)设计合理的可视化物流管理工作流程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包括四大业务层次,即订单处理层、计划制定层、业务实施层、监控展示层等,每个层次内都包含大量的业务工作,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可视化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图平台工作流程图介绍:1、平台系统接收物流订单从销售系统接收到客户订单后,平台系统转换成物流订单,统一管理订单,主要的工作是明白需要送货的地点、送货的种类和送货的数量。

可以对订单进行查询、修改、存档、终止等操作。

2、根据订单制定物流作业计划根据总体资源情况(如库存情况、分拣系统能力等)制作综合性业务计划,该计划最终演变为实际的分拣计划、仓储计划和排车计划。

分拣计划要发送给分拣系统进行实际分拣处理,仓储计划要发送给WMS系统以便WMS仓管员安排出库计划,排车计划是根据车辆资源情况和出库安排制定的,同样也要发给DRP配送系统进行处理,DRP配送系统需要根据实际发车情况信息更新车辆资源信息。

3、计划实施应用分拣计划、仓储计划和排车计划的实施是在外部的相关系统,如分拣系统、WMS和DRP配送系统等。

当外部系统实施计划的时候,需要把实施的信息反馈到平台系统,以便于平台系统可以监控到库存信息和配送明细,并可以掌控配送车辆的实时跟踪,配送线路的及时优化。

4、业务流程的监控与展示平台系统对业务流程的监控是全程的,从接收到订单开始,到制定计划以及计划的实施,所有的订单状态信息、库存信息、车辆资源、货物状态信息等都被平台系统实时监控,当出现问题后,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报警、预警等工作,并通过各种媒介(GIS、LED等)将以上各种信息即时展示出来。

(三)完善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的功能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包括配送中心管理监控、仓库运作管理监控、配送运输监控、果蔬类农产品的追溯监控、计算机辅助决策功能等。

1、果蔬类农产品配送中心管理监控对果蔬类农产品配送中心设施设备使用情况、运作情况进行监控,并对配送中心效益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配送中心可视化监控2、仓库管理监控在仓储管理系统中应用RFID与GIS结合的定位技术,利用分布合理、位置固定的RFID读卡器,可以动态地识别RFID标签在仓库内的位置。

通过GIS软件,可视化地显示仓库内果蔬类农产品货物的空间分布。

结合RFID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仓库空间智能调度和管理、快速查找和定位货物,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3、配送运输监控应用3S技术(GPS、GIS、RS),实现对配送运输过程中车辆和货物的有效管理与监控。

主要包括到货查询、回单处理、每日发货查询、订单动态报表、车辆路线优化和物资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如图3所示。

图3配送运输可视化管理4、果蔬类农产品的追溯监控通过对果蔬类农产品的图像及与之相对应的订单信息进行采集,并将信息以图标或图像的方式在地图上展示,实现对农产品的跟踪、查询和监控。

完成对农产品流动、车辆的调度、定位与监控、智能锁状态监控、报警管理、轨迹回放、地图的操作管理等功能。

如图4所示。

图4货物追溯管理5、计算机辅助决策功能通过GPS/GIS/RFID的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能实现货物在储存、加工、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应急处理、实时调度和辅助决策,使得中心可以快速、准确、及时、可靠、系统化地进行指挥和调度。

(四)构建科学的可视化物流KPI绩效评价体系1、KPI绩效评价体系的内涵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可量化的、被事先认可的、用来反映物流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是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物流全过程中,物流绩效反映了各环节操作顺畅与否、合作成功与否。

通过物流绩效KPI指标的设定,可以实现对各个业务环节的业务预警和报警,进而提醒管理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业务故障或者已经发生的业务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

2、KPI物流绩效指标的类别KPI物流绩效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操作指标,如库存周转率等;第二类是服务水平指标,比如客户投诉率等;第三类是财务指标,比如利润率等。

通过动态可视化,物流绩效可以衡量并优化整个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业务过程。

3、上海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KPI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首先要分析上海果蔬类农产品可视化物流KPI指标的类别,并对这些指标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要了解企业目前的KPI指标的现值,然后制定一个发展目标值。

企业要不断根据这个目标值来检验自己的物流运作状况,从而更好的实行可视化物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