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的译文比较与赏析
谈读书的两种汉译本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OF BACON’S OF STUDIESbyTu XiumeiJune, 2007Xiaogan UniversityAbstractFrancis Bacon was a famous philosopher and essayist during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His best work named Essays is a collection of 58 essays,all of which are valuable and useful, especially for young people. Of Studies, one of these famous essays, is a short article which has only about 500 words. However, it reveals the true meanings of the purpose, method and function of study. It is quite significant for people to read it even today. Therefore, in China many experts have translated it into Chinese. In the paper, I will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translated by Liao Yunfan and Wang Zuoliang respectively, and the comparison will go on in aspects as follows: the usage of words, the mode of sentences, the style of language, the method of transl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on.Key Words:Francis Bacon; Of Studies; translator; comparison《谈读书》的两种汉译本比较摘要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散文家。
从《论读书》三种译文对比看王佐良译文的特色
从《论读书》三种译文对比看王佐良译文的特色
》
一、总体分析
王佐良的译文《论读书》,翻译的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及哲学家约翰·史密斯的极为流行的经典作品。
文中描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着重探讨了读书的方法,总结了一般正确的读书方法,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及其好处。
王佐良的译文显得流畅,他把史密斯原文精彩的论证思路转换成我们熟悉的中国语言,让整部作品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王佐良用语简洁而有力,与史密斯原文保持了最大的一致性,读者读起来也更容易理解。
他保留和传达了原作的宗旨,表达了史密斯深情厚谊,也表达出了他对读书的重视,以及他对尊重和保护书籍的意义。
二、优缺点分析
1、优点
(1)王佐良的译文更准确,在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保留了最大的一致性。
(2)译者的语言表达风格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王佐良译文更能传达史密斯原作的宗旨,表达了他对读书的重视,以及他对尊重和保护书籍的意义。
2、缺点
(1)由于译者的语言表达风格比较浓重,读者需要花费更多的
时间去理解文章的意义,这可能会影响到读者对译文的阅读速度。
(2)有时,王佐良的译文可能会偏离原文的主要意图,增加了读者理解文章的难度。
古人谈读书翻译原文及注释2
古人谈读书翻译原文及注释1500字
读书是古人认为至关重要的事情,他们经常谈论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好的阅读。
下面是一段关于读书的古文原文及注释:
原文: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终日昂首阔步,恒以不将跳梁之功
而役篡夺之力。
注释: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读书要有一个有条不紊的步骤,逐渐推进,不能片面追求速成,
因为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意思是说,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走出长远的距离。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终日昂首阔步:整天高高举头,大步行走。
这里昂首阔步是形容一个人精神抖擞,信
念坚定的样子。
这句话反应了读书者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学习,要有一种奋发
向前的精神状态。
恒以不将跳梁之功而役篡夺之力:常常不将微不足道的成就而剥夺了迅速获得大成就
的机会。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有长远的目标
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通过这段古文的原文及注释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是很注重积累和坚持的。
他们认为读书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循序渐进的步骤,脚踏实地地前进。
同时,在读书
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要有耐心和毅力,不可急于获得成就。
这些
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培根《谈读书》原文及翻译
谈读书
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增趣添雅最见于高谈雄辩,而长才益智则最见于处事辨理。虽说有经验才能就一事一理进行处置或分辨,但若要通观全局并运筹帷幄,则还是博览群书者能胜任。
读书费时太多者皆因懒散,寻章摘句过甚者显矫揉造作,全凭书中教条断事者则乃学究书痴。天资之改善须靠读书,而学识之完美须靠实践;因天生资质犹如自然花木,需要用学识对其加以修剪,而书中所示则往往漫无边际,必须用经验和阅历界定其经纬。
讲究实际者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仰慕读书,惟英明睿智者运用读书,这并非由于书不示靠观察方可得之。
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中之论,亦不可为己言掠辞夺句,而应该斟酌推敲,钩深致远。
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收如蒸馏之水淡而无味。
读书可使人充实,讨论可使人敏锐,笔记可使人严谨;故不常作笔记者须有过目不忘之记忆,不常讨论者须有通权达变之天资,而不读书者则须有狡诈诡谲之伎俩,方可显其无知为卓有见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曾国藩谈读书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谈读书原文及翻译【原文】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
余蒙祖宗遗泽遗泽:祖辈遗留下来的恩泽。
、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
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愁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
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
此时家中重庆重庆:旧时指祖父母、父母为健在。
外事又有我照料,诸弟一概不管可也。
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
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欢喜一也。
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力也。
如霞仙今日之身分,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
若学问愈进, 身分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
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钞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
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王荆公:宋代政治家王安石。
全集》百卷,《归震川归震川:明代学者归有光。
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
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
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
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可及此间之纷冗乎?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
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
若看注疏注疏:后人对前代文章典籍所作注解、疏证。
,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
培根《谈读书》原文及评析
培根《谈读书》原文及评析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一、内容结构1. 读书的目的- 培根开篇指出读书有怡情、傅彩、长才三个目的。
这三个目的分别在不同的情境下得以体现,如怡情在独处时,傅彩在高谈阔论中,长才在处世判事之际。
他还强调了读书对于不同类型人的作用,明智之士善用读书,驳斥了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和无知者羡读书的错误态度。
朱熹谈读书的译文
朱熹谈读书的译文
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以下是这篇古文的原文、译文和赏析: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赏析:
这篇古文主要讨论了读书的方法,强调了“三到”的重要性,即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认为,只有心到了,眼睛和嘴巴才会跟着到,才能达到认真读书的效果。
这篇古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对于小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从_谈读书_看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风格
很少写东西,那么他就必须有很 好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与人谈 话,那么他必须有很灵敏的头脑; 如果他很少看书,那么他必须非 常狡猾,才可以不懂装懂。
王楫译文:不常做笔记的人须 有很强的记忆力,不常讨论的人 须有急智,不常读书的人则须十 分乖巧,方能不知而佯做知之。
王佐良译文:因此不常作笔记 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 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 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冯丽芬
内容摘要:王佐良先生的译作《谈读书》成功实现原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再现,准确把握住原作的整体风格. 本文在描述原文总体风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谈读书》三种译文中的大量译例,通过比较研究,展示了王佐良先 生在忠实传递原文内容和文体风格时表现出来的精湛技艺和严谨的翻译态度。
关键词:原文 译文 风格
《谈读书》一文, 短小精悍, 全文仅503个词, 却把读书的妙 用和读书的方法两个问题说得非 常透彻。此文有数十种中文译本, 为了使译文的评价客观、清楚,我 们选取了部分原文以及三位译者 的 相 应 译 本 ,即 东 旭 、王 楫 、王 佐 良的译本进行比较,从中判断王 佐良先生的翻译风格。
参考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M]. 北京:中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 35. [ 2]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 M] . 北京:中国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 36. [3] 秦秀白. 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35. [4] 秦秀白. 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8. [5] 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 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55. [6] 王佐良. 翻译 :思 考 与 试 笔 [M].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97:1 2.
Of-studies原文译文及赏析
培根Of Studies原文及三个版本的汉译【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simple men admire them,and wise men use them,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em,won by observation。
古文谈读书的译文
古文谈读书
读书,乃人生一大事。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此言得之。
读书之重要,不言而喻。
夫读书之道,有得之谈,有失之论。
而吾独取其精要,略其枝叶,以明读书之法。
读书之法,首在熟读。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之愈熟,义理愈明。
此乃千古不易之真理。
又曰:“温故而知新。
”故知书者,非但读之,更须反复研习,方可悟其妙处。
读书之法,次在思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可见,读书而不思考,则如盲人行路,终无所得。
吾人读书,须深思熟虑,观其大略,得其精髓。
不泥古,不拘今,有批判,有创新。
如此,方能得书中真谛。
读书之法,贵在恒心。
孟子曰:“有为者,亦若是。
”吾人欲学古人之书,须有恒心,锲而不舍。
不论学问大小,皆须用心去读。
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否则,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终无所得。
读书之法,亦在用情。
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读书亦然。
若用心去读,自能体会书中之意境。
或喜或悲,或乐或忧,皆为书中情感所动。
是故,读书者需全情投
入,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读书之收获,不仅在于知识之增长,更在于品格之陶冶。
读圣贤书,如坐春风。
古人之言,皆为金石。
吾人读之,自能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故读书非但求知识,更求诸己之心性。
总之,读书之道博大精深。
吾人欲明其法,须用心去悟,用心去行。
荀子谈读书原文和解析
荀子谈读书原文和解析
荀子谈读书原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人,未尝不以思。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人之思也,思齐明而存物;物有未齐未明者,虽生其身口耳目鼻舌焉,而未尝能言其一也。
故曰: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之谓也。
解析:
荀子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仅是停留在口耳之间的知识,而是深入内心,通过思考来获得深刻的见解。
君子在学习中会通过深思熟虑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能够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相反,小人学习只是停留在口耳之间,没有深入思考和理解,这样的学习是不足以使人真正成长和进步的。
因此,荀子强调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正的学问和智慧。
这也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古人谈读书二则全文翻译
古人谈读书二则全文翻译
古人谈读书二则全文翻译:
一论语——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道自己低、学识道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并非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只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罢了。
学习起来就像老赶不上一样,还生怕把学到的东西又丢掉了。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是不如去学习啊。
二宋——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5课古人谈读书的翻译
25课古人谈读书的翻译:
答: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原文:《古人谈读书》朱熹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古人谈读书袁枚译文
古人谈读书袁枚译文
嘿,咱来说说袁枚写的这篇古人谈读书。
原文是这么说的哈:“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知,终日食糟粕。
”
那咱就这么翻:读书要是不知道其中的滋味儿,还不如把书给高高地搁起来呢。
那些书虫子们你们能知道个啥呀,整天就知道吃那些没啥用的东西。
你看哈,“不知味”就是不知道个中滋味,咱就说成不知道滋味儿;“束高阁”呢,就是给放高高地搁起来;“蠹鱼”就是书虫子嘛;“糟粕”就是没啥用的玩意儿。
这么一翻,是不是就跟咱平常唠嗑一样啦。
这袁枚说的话可太在理儿啦!读书要是读不出个啥意思来,那还读它干啥呀,还不如放一边儿去呢。
就像那些书虫子,它们就知道在书里啃那些没啥价值的东西。
咱读书可不能像它们一样,得读出点真东西来。
袁枚可是清代的大才子呀,他这话就是提醒咱,读书得用心,得读出个所以然来,不然就白读啦。
可别像书虫子似的,就知道瞎啃。
总之呢,袁枚这话就是告诉咱,读书得读出味道来,不然就别瞎耽误功夫。
咱得好好琢磨琢磨,从书里学到有用的东西。
这就是从袁枚那来的古人谈读书的译文啦,咱这么翻,是不是好懂多啦?哈哈!出处就是袁枚的作品哟。
古人谈读书一的译文
古人谈读书一的译文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
赏析: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
第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培根谈读书翻译赏析
培根谈读书翻译赏析众所周知,《谈读书》(OfStudies)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培根培根之手。
其原文全文风格典雅,简洁明快。
而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翻译,当通览优秀译者所翻译的译文时,会对整篇文章的条理脉络更加的清晰了解。
一.用词。
首先谈谈用词,上面说到OfStudies词语都很古雅,比如:“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例1: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
”水译为:“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我们不难看出,原文三个“for”,此处王译以三个“足以”代替,不仅保留了句式的一致即排比句同时表明读书的目的;而对“delight”,“ornament”,“ability”也是化名词为动词,译为“怡情”,“”,“长才”,尤其是“ornament”,从柯林斯词典可得原意为“装饰,美化”,但王译为“”,非常的形象生动,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而水译则相对直接,用“为......”字翻出目的,后面的三个词语长短未统一,名词动词结构也不一致。
故而王先生对词语的把握更加准确,在英语静态词语和汉语动态词语的平衡转换中,恰到好处的诠释了原文的词义,也使整个句子更加流畅。
二.选句。
其次说说选句,之前也曾说到OfStudies的句式以排比句,对偶句见长,句式干净流畅。
比如这一句:例2:“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nessandretiring;forornament,isindis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ement,anddispositionofbusiness.”王译为:“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水译为:“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古人谈读书现代文翻译
古人谈读书现代文翻译
翻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 王译: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 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 注,孜孜不倦。 • 廖译:有些书只需浅尝,有的书可以狼吞,有的书要细嚼烂咽,慢慢 消化。也就是说,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 全部精读。 • 楫译: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籍则须咀嚼消 化。换言之,有的书只须读一部分,另一些读时可不求甚解,但少数 则须通读,且须勤勉而专心。 • 这一段,培根用了一连串有关饮食的比喻来说明不同的读法。王译 精辟之至,令人称道。其他两者的译文各有千秋。可以说,在全篇中, 后两者的译法都融有自己的风格,摆脱了王译的束缚,能与王译争雄 的也就是这段,但也决对不是毫无缺点。
• • • • •
•
7.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 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s. 王译: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廖译:假若一个人拙于辨别差异,就让他去请教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因为 他们正是剖析毫发的人。 楫译:如若不善于析难辨异,可让他学经院哲学,因为那学哲学家无不讲究 细节。 我们认为,培根这里所用的“schoolmen”系贬义,有矫枉过正之意。 cymini sectors即divider of cumin seed, hair- spliters,意思是说:细小的茴 香籽还要分几瓣,头发还要再剖几丝,这里明显着是吹毛求疵,那能再转而 译为什么大师?廖、楫把“schoolmen”译为褒义,有悖愿意。再者,廖译 中使用“请教……大师”恐怕有违上下文逻辑,这些中古经院哲学的“大师” 都已作古数百年,又怎么才能去请教呢? 综观全篇,众多译者竭尽各种努力试图突破王译、旨在创新,但均未脱离 王译的影子。可见,王译因几乎具有原文本所具有的一切优点,故难于跨越。 后来者的译文(不仅仅局限于本文比较的三篇)充其量是在措词上做些替换、 意义上加以阐释、风格上加以变化,但都不如王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首先,译者须是双语、双文化人,精通两门语言文化,这样才能 充分、透彻理解一门语言的文本而以另一门语言表达之,在思想、内容、风 格等各方面都要最大量地接近(appropriate at maximum)于原文本;其次, 译文要在整体神韵、功能等方面,接近于原文本,这就要求译者不要斤斤计 较于一词一字的得失;再次,在两者基础之上,要尽最大量地发挥汉语的表 达优势(manage to take the best Chinese expressions)以保译文在音美、 形美、意美③等方面接近于原文本,最好能做到最大地等同。
• • • • • •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王佐良的译文与其他两种译文的不同之处。 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王佐良译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廖运范译文: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王楫译文: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采, 可以增长才干。 培根文章第一句很妙,其妙在于毫无废话、直切主题,这也是中西 语篇构建的主要差异(根据西人Kaplan的理论①,东方人往往用环绕 的方式切入主题,前轻后重为主;而西人则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前 重后轻为主。),修辞上则采用的是排比句式。从译文方面来说,王 佐良的译文可说是惟妙惟肖,把首句的简约气势和修辞手段都译得十 分之贴切;廖译虽简约,但原文的加强语气的排比句式没有了,只落 得个三词的层次推进;王楫的译文则有失简约,实质上是对delight, ornament, ability三个词作解释性的翻译且排比句式也不甚工整:第 一词delight用了两个动宾短语“怡情”、“养性”,不如改为“陶冶 性情”与后面的“摭拾文采”、“增长才干”对应;可见,三者均或 多或少地受到了王译的影响,但根据北大辜正坤教授的筛选积淀重译 论与人类文化积淀重创论②的观点来看,这是允许的,为了能够有更 好的译本出现且避免前人的错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 • • • •
5.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王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 重,逻辑与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廖译: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 楫译:读历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机灵,数学使人周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 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能言善辩。专心治学者,性格也受陶冶。 警句构成了培根散文的主要风格,其特点有二:饱含人生的经验与智慧,看事比人深 一层,可谓世故之至,此其一;富于想象力,令人深思与回味,此其二。关于格言、 警句的翻译,我们认为,必须还它一个格言、警句的形式即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各种修 辞手段如排比、双声、对偶、押韵等。培根散文中所用警句的翻译,王佐良教授已经 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后来者极难超越,如强硬操作、勉强为之,也只能弄巧成拙如辑 译把“读史”改为“读历史”(均为动宾短语)、廖译把“逻辑与修辞之学”(偏正 式)改为“逻辑学和修辞学”(并列式)。此外,两者还把“natural philosophy” (古意:科学)改为“自然哲学”。从译者来说,他/她没有考虑到原作者的写作时代 背景及用词的语义演变历史,对汉语语言结构掌握不够娴熟即:原文本中均为名词/名 词短语做主语,而“读史”和“读历史”均为动宾短语,虽说前者较为自然些,但于 原文的语言结构还是有所偏离的,且与以文中后面几个名词短语也似不太一致;原文 中logic and rhetoric作为一体出现,王译为“逻辑与修辞之学”属偏正式在功能上与原 文本用法对应,然廖译则是形合功疏,相差甚远;此外,就是廖译的老问题即“学问” 与“读书”的问题。我们认为,王佐良教授的译文有两处可以进一步完善:“读史”、 “读诗”均为动宾短语做主语,与下面的“数学”、“科学”等名词主语不协调,不 如改为“史书”、“诗歌”。最后,拉丁文名句“Abeunt studia in mores”出自罗马 诗人奥维德(Ovid)的《女英雄书信集》,意为“Studies pass into the character.” (读书陶冶人之性情)。王的译文“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实属妙译。由于pass into 即等于to go to form, 指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译成“陶冶”是十分贴切的,可 以说是对王译的一点点“突破”。
谈读书的译文比较与赏析
• 弗兰西斯·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 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先驱,留有58篇 散文传世。培根下笔,时而洋洋洒洒,时而十 分简约,潇洒飘逸,有大将风度,口吻十分自 信、认真。论断分明,又不失诗人奔驰的想象。 不时用上一句拉丁文,使他的文章多了一份书 卷气,带上一点古香古色。培根的散文以准确、 清楚、条理分明著称,加上他擅长写出饱含人 生的经验和智慧的名言警句,形成了培根散文 的独特风格,使其能经久不衰。
• 《谈读书》可以说是培根散文的一个缩影。其实,《谈 读书》整篇文章就是一个大警句,因此要翻译这篇文章 确实不易。我们认为,翻译培根这篇散文,重要的是要 译出培根散文之简约的风格,译出他那种自信的口吻、 格言般的警句。在这方面,王佐良先生作的最好,他用 半文半白的文体,十分精湛地再现了培根散文的风格, 可谓尽善尽美。 • 王佐良的译文好似一座高高的山峰,令后来者难以翻越。 后来者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出王译的影子,也就只好 绕道而行,结果到头来,译出的东西几乎成了王译的解 释或延伸,原文的简约和精辟不见了踪影。
• 2.Their c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 • 王译: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 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 廖译:人们独居或退隐的时候,最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谈话的时候,最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判断和处理事务的 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 楫译:在幽居独处时,最能体现其怡情养性的作用;在朋 友交谈中,最能体现其摭拾文采的作用;在处世论事之际, 最能体现其增长才干的作用。 • 培根的哲学,凡是都要问问对人生有何价值?其口吻是 那么的自信且论断分明。文章总起一句后,接着论述三种 读书的用处,重点放在增长才干,用的是省略句,简约至 极。王佐良的译文,半文半白,恰到好处;廖和楫的译文, 失之于繁整,未能再现培根简约的文风:廖译连用三个 “……的时候”,楫译运用“在……时”、“在……中”、 “在……之际” 和三个“最能体现”搭配;
• 3.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founded in by experience. • 王译: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独如自 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 廖译:学问能美化人生,经验又能充实学问。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 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诱导,学问本身又必须以经验来规范,否 则便太迂阔了。 • 楫译:须知读书固然可补天然之不足,而经验又能补读书的不足。因 为天生才干犹如天然花草,须靠读书修剪枝叶。而书本知识如不以经 验相制约,其教导也难免过于笼统。 • 这一段翻译,楫译和王译尽管加了字,措词上作了些修改,仍然能 明显看出王译的踪迹;廖译力求突破,但留有许多破绽:前文一直把 they(studies)译为“读书”,而后文突然改译为“学问”,不但前 后不一,就是两个术语的所指也不同;且nature一词诚然有“人性” 之意,在这里的深层含义“先天之不足”,唯一能补足、完善其不足 之处的只能靠“读书”。再者,楫译的语气联结词用得太多,如: “须知”、“因为”、“而”,读起来不简洁且书卷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