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存有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导向,即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其目标是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准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在高中生语文阅读中存有一些问题,影响了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应积极介入高中生课外阅读这个领域,予以高度的重视,实行有效的启发诱导。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水平,而阅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使自己渊博富有,就要认真读书,旁学杂收,广取博览。屈原的《天问》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天文地理,博物神话,无所不涉,显示了作者的丰富学识。华罗庚曾说:“天才在于勤奋,读书在于积累”。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读书学习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多实行阅读,能够丰富语言,积累词汇。

2、有利于形成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他还说:“养成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水准,是一条规律。”的确,实行课外阅读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一种意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自己要读”的好习惯。

3、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一般来说,学生是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读物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理环境中实行的,这样的心理环境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产生某些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感受,能够说,课外阅读从另一个方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在不同水准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有利于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多了,“厚积而薄发”,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读书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思路开阔,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有远见卓识,写文章就能格调高,不至于出现陆游笔下的“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的情况。而当前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科技人才最基本的智能包括自学水平、思维水平、研究水平、创造水平、表达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等。这诸多水平的培养与读书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二、语文课外阅读存有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有阅读兴趣而无阅读习惯

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兴趣,70%以上的学生则明确表示自己喜欢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用的课外书籍。但是,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只有很少的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他们总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午休或晚上睡觉前)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以上,而绝大部分学生对于阅读没有固定的安排,看时间和心情而定,有空闲的时候就阅读,也没有具体的时间长短的限制。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阅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中学生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没有时间,能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就不错了。

2、有阅读要求而无阅读方法

在调查中,作者发现只有少数中学生知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其余的学生面对着阅读文本,只习惯于略读或精读,造成阅读效率低下或阅读兴趣下降。有的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字,总要停下阅读,非查它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往往造成阅读效率不高;有的学生在阅读中遇到深奥的文言难句、冷僻难解的典故时,更是长时间地停滞不前,有的甚至所以不能读完全文,半途而废。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与计划,课外阅读不择时间、地点、内容,加之又没有教师的指导,所以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有阅读行为而无阅读效果

现在,我们的高中生有阅读的需求,亦有阅读的实际行为,但是涉及为什么喜欢所阅读过的这本书时,他们就基本无话可说了,因为他们大多仅仅追求阅读过程中的猎奇心理的满足,阅读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了解层面上,至于通过阅读后得到了什么收获,除了情节的引

人入胜还是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时间久了之后,情节也会逐步地淡忘。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由此发现,高中生的阅读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4、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

我们的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通过各种途径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甚至少数高一的学生就基本上阅读过了教育部规定的高中生课外必读书目中的一半,但这毕竟仅仅少数。走进学生课堂,我们仍能发现他们的课桌上赫然摆着卡通漫画绘图小册子、粗制滥造的武打言情小说、网络电脑游戏高手、“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甚至新生代的“另类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诸如此类的书籍,但我们不能不相信这个数据: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没有真正读过一本完整的中国或外国名著,大多是通过道听途说能知道有这个书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根本就谈不上阅读的感受了,而每一次写读后感之类作文时,只有去“拿来”了。但是一提及电脑游戏、武打招式、明星逸闻趣事,他们往往就能够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了。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选择与鉴别,盲目追随“流行”,造成阅读资源浪费,阅读品位不高。

三、积极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1.营造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如果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他们就容易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而氛围又是培养人性格、习惯的关键所在,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的根本目的也正是希望为孟子创造一个浓郁的读书氛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柏拉图文艺对话录》中指出:“使我们的青年们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的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闻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中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可见,“耳闻目染”正是入门的前提。能够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建立班级的图书角。让书籍走进教室,从而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能够发动学生将自己家束之高阁的藏书带到班上,如经典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辛酸的《活着》、动人的《穆斯林的葬礼》、励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隽永的《读者》、睿智的《伊索寓言》、亲切的《花季雨季》、畅销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提升书籍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实行阅读提供便利,定会对学生养成经常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