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地球气候系统的变暖。
而大气环流则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一、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体运动模式。
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不同的纬度地区,气候和天气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别。
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的辐射能量分布密切相关。
太阳射向地球的辐射能量,在赤道附近受到的辐射最多,而两极地区则辐射最少。
这种不均匀的辐射分布引起了温度差异,进而引发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热带风、温带风和极地风。
热带风位于赤道地区,其特点是热带是全球最为热的地区,太阳辐射能最为集中。
在这个地区,大气受热膨胀,空气向上升起,形成一个气旋。
热带风在向上升起的同时,向两侧流动,形成赤道低压带。
而在赤道低压带的北、南两侧,大气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温带风位于副热带和极地之间的中纬度地区。
在这个地区,空气随着地球自转向东移动,形成了西风带。
温带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极地风主要位于两极地区。
在这个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为两极附近接近极夜状态。
极地风是由两极附近大气的低温和高压形成的环绕两极地区的风。
二、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灾难和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温室气体的增加会使得大气层中的温度得到提升,从而改变大气环流模式。
例如,温室气体的增加可以导致极地冷空气向南方移动的速度变慢,这将使得寒冷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
其次,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随着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气候变异性增加,降水不均匀分布现象更加突出,从而引发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周围气压和温度不同的大气层之间的空气不断流动,从而形成
一定的气流格局。
这种气流格局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大气环流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分布不均。
在大气环流的控制下,热带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大,导致热带雨林繁茂,热带海洋水蒸气含量多,热带风暴频繁;而极地地区则
寒冷干燥,气压低,气流不稳定,形成了阿拉斯加冷潮和南极大降温现象。
其次,大气环流也会影响亚洲季风气候。
冬季西伯利亚气旋增强,影响到我国华北、
东北地区,形成寒潮天气;而在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形成副高,向东推进,导致南海、菲
律宾海等海域形成季风气候。
此外,当东亚夏季风和北半球西风带相互影响时,会导致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
再次,大气环流也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大气环流影响到温室气体的分布和传输,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模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
到降水分布、气温、气象灾害等因素。
总之,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深入研究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对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大系统,大气环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变化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本文将就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进行探讨。
一、大气环流的产生大气环流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气压差引起的气体运动,产生大气环流的因素包括地球自转、赤道和极地地区的温度差异、海洋表面温度以及地形等。
这些因素叠加形成一系列大气环流系统,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环流系统会使得地球表面上的气候和气象现象产生多样性。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 大气环流对全球气温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可以将全球气温转移,影响气温分布。
例如,赤道低纬度地区的气温高,从而形成赤道低压带,这个带会往北、南两侧进一步转移气温,从而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大气环流还会将北半球的气温与南半球的气温转移,产生不同地区的气候。
例如,北极地区与赤道的气温差异巨大,使得北极地区的气候非常寒冷,而赤道地区则非常温暖。
2. 大气环流对海洋表面温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海洋表面温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海洋表面温度可以直接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
海洋的温暖会使得周围的空气变得温暖,形成低压区,从而引发气流上升。
这些气流上升后会冷却并形成水汽,随后就会下降并形成高压区,在高压区中间形成干燥的气流。
这些环流会在海洋表面运转,并影响海洋表面温度。
3. 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创造一定的降水条件。
例如,赤道地区的低压带可以创造出高强度的降水条件,这些降水不仅可以补给水资源,也可以滋润地表植物等生物。
三、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气候变化就是地球表面气候的一系列变化,它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
1. 气温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气温变化会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因为它会使得海洋表面温度变化,垂直气温梯度便会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大气环流的发生。
此外,气温变化还会影响到各个区域的气温分布,进而引发大气环流的变化。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气候是指特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全球气候变化则是指全球范围内气候系统长期的改变趋势。
而大气环流则是指地球上大气层中气体在各个气候带中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方式,包括风、气压、降雨等的变化。
大气环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全球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球表面形成的不同气候带,正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存在和作用。
大气环流系统中的热带风、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等都对全球气候的分布和特征产生着重要影响。
首先,副热带高压带的南、北界线是干旱带和半干旱带的南、北界线。
大气环流的形成导致了这些地区较少的降水,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就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存在,使得降水量减少。
其次,大气环流还影响着地区的温度分布。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沙漠气候的差异就是由大气环流决定的。
大气环流的西风带南北摆动会影响到季风气候,进而影响到亚洲地区的气温分布。
此外,大气环流也与海洋环流密切相关,两者共同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它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明显的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使得海洋表面温度升高,进而改变大气环流的格局,影响全球气候系统。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系列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大气环流系统和风的分布也会发生改变。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的极地冰雪融化会增加海洋表面的深蓝色区域,进而改变全球的辐射平衡。
这种改变会产生热源或冷源,进而对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风暴槽的变化可能导致暖湿空气向北极输送,进而影响到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进而引起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例如,随着气候变暖,副热带高压带可能会向赤道移动,影响到降雨带的位置,进而引起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象学上,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的空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是数小时到数十年)内所运动的总体模式。
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地理位置、天文季节变化到微观气候变化,都能影响大气环流的发展和演变。
而大气环流的变化则会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天气和自然环境。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地球自转,导致在赤道周围形成向东的风,称为东风;在两极周围形成向西的风,称为极地西风。
这种风的存在形成了大气环流的一部分,称为赤道气流和极地气流。
与此同时,水汽和热量也参与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热力循环是大气环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它来源于太阳能的照射和地球的辐射。
热力循环的产生使得气压差异、大气运动和变化,形成了热带气流、副热带气流和极地气流。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
它直接控制着气候模式,例如季节降雨和气温的变化。
例如,在北极和南极地区,极地气流和地球自转形成了大规模的旋转风暴,称为极涡。
极涡的发展和消失影响着全球气候和海洋环流,尤其是北半球的气候格局。
热带气流则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季节性降雨模式,例如印度-亚洲夏季风和西非-美洲季风。
副热带气流则控制着许多地区的温暖气候,例如加州和地中海气候。
此外,大气环流还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通过移动温暖或冰冷的气团,大气环流可以造成干旱、洪水、海浪和风暴。
从历史上看,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与一些重要的地球事件相关,例如印度洋季风和西班牙大荒漠化事件,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因此,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监测。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很多科学家认为,大气环流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大气环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以便为未来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总之,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气象现象。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气候变化带来了极端的天气现象,比如暴雨、洪涝、旱灾等。
这些现象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理解全球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大气环流是指在大气中由于地球自转和热力作用,形成的大量的气流的流动。
气温和气压的不平衡是大气环流产生的重要原因。
地球的强烈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而地球上的大气和地表会吸收这些能量,产生热量。
由于地球不同地区受到辐射能量的大小不一,因此导致了不同的气温和气压分布,进而形成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主要分为两类: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
纬向环流是指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向两极地区运动的气流;经向环流是指由区域内的高压向低压流动的气流。
在纬向方向上,地球的旋转会导致气流偏转,形成各种热带气旋,比如台风、飓风等。
在经向方向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气旋也会产生旋转。
气候变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森林破坏等。
这些活动改变了地球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大气环流。
例如,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北极冰盖的减少,减少了局地地面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加了北极水面吸收太阳辐射的面积。
这会导致北极地区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性质,进而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危害不容忽视。
一方面,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现象增加,如旱涝灾害、暴雨、风暴等,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另一方面,气候变化还将严重威胁全球的经济和粮食生产安全,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要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从环保到能源利用,都不能放松,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在国际上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是必须的。
唯有这样,才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权利。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
气候变化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或地区气候模式的长期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 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温 室气体排放等。
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气候变化的特征
长期趋势: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在较长时间内(几十年到几百年)的平 均状态变化。
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未来预测
气候变化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 大气环流模式 发生变化,极 端天气事件增
多
大气环流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 影响全球气候 系统,如厄尔 尼诺现象、拉
尼娜现象等
未来预测:随 着全球变暖的 加剧,大气环 流与气候变化 的相互作用将 更加复杂,极 端天气事件可
短期波动:气候变化也包括气候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几年到几十年)的波 动。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地球轨道变 化等)的影响。
人为因素:气候变化也受到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类型
自然气候变化:地球气候系统自然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 人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区域气候变化:特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变化,如北极变暖、非洲干旱等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大气环流的组成和作用
大气环流的组成: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的作用:对流层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流层的气流运动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平流层的作用:平流层中的气流运动对气候也有一定影响,但相对较小
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的作用:中间层、热层和外层中的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较小,但会影响地 球磁场和电离层
地球系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
地球系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对地球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和理解,从而才能更好的掌握地球的变化和演化规律。
而地球的大气层也是地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气候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角度来了解地球大气层的重要性和变化规律。
一、地球大气环流的基本特点地球大气环流是指全球上空的风的运动和大气质量的输送,是地球大气层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地球大气环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运动:水平环流和垂直环流。
水平环流指地球表面或地球大气层中的空气质量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运动的过程。
例如,热带气旋和波浪等现象就是水平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垂直环流指空气在不同高度之间的流动。
这种环流的存在导致了大气层的对流,从而形成了大气层中的云和降水等现象。
地球大气环流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变化。
例如,夏季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旋活动比较频繁,而冬季北极地区的寒潮和暴风雪则较为常见。
二、地球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球上的气候在远古时期曾经发生过极端的变化,就是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导致的。
近年来,地球上的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可以引起的后果包括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
地球大气环流变化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会导致大气层中的温差变化,从而使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气候变化。
三、地球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模式对于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研究,除了实地观测外,还需要通过模拟等方法来进行。
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模拟是研究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全球气候模式可以模拟地球大气层中的运动、热和水等过程,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全球气候模式的主要输入数据包括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等。
然而,由于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全球气候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准确性。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特定区域长时间内所表现出来的气候状态和特征。
而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不断循环的气流,主要由地球自转和纬度差异所驱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气温、降水、气压、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人为因素逐渐成为了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首先是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发展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大气环流的形成受地球旋转、太阳辐射角度、地形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区域的气候状态也不同。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就是由于地球上赤道附近的大气环流导致的。
其次,气候变化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反馈效应。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和气候格局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大气环流的形态。
例如近年来北极海冰持续减少,这导致北极地区的气温明显升高,而这又会改变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不仅如此,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大气环流的不平衡和变化,往往是气候变化的先兆,而气候变化又会进一步加剧大气环流的深度和强度的变化。
例如,亚洲季风气候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导致的。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对于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非常重要。
同时,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指导区域环境和生产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特别是人为因素介入后,很难进行简单的预测和模拟。
因此,需要多学科领域的联合研究,从简单的物理场模型到复杂的区域气候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
总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会持续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人类和地球环境的和谐共处。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大气、海洋、地表和生物等环境要素的长期平均状态。
气候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环流模式。
大气环流模式是指地球上大气运动的总体形态和分布规律,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而大气环流模式决定了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强度。
地球赤道及其附近热背景能够引起大尺度热力环流,使大气的水循环、风的性质、天气和气候变化。
除了地球赤道及其附近,地球几乎每个地方都会受到大气环流带来的影响。
环流模式的变化不仅会改变全球气候,还会对应地区的天气、极端气象事件、灾害等产生影响。
大气环流模式常见的有三种,即北极涛动环流、赤道西风带和南极东风带。
北极涛动环流和南极东风带的特点是顺时针流转和逆时针流转,分别为极地低压和大高压区域。
赤道西风带则在赤道上方形成高压带,而在赤道南北两面形成低压带,从而形成大风环流。
这些环流模式的形成和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自转、水汽的输送、洋流、海陆分布、水汽凝结释放、高空辐射等。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大气环流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整个地球的气温上升会引发环流模式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例如,赤道西风带、南极东风带和北极涛动环流的位置会发生移动,而这些移动的影响会超出它们原有的区域。
这些环流模式的改变及其影响可以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或“气候异常”引起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比之下,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直接影响了大气的温度,从而导致全球升温。
此外,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还会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例如干旱、洪水、风暴、海啸等。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温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通常需要数十年或数百年才能显现,因此大气环流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较快的气候变化指标。
环流模式的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来理解其机制和影响。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会影响到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
大气环流是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对于理解气候变化的机理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的大气运动,包括恒定风和季节风、地转风、地形风和气旋等。
这些气流的交错和分布形成了全球气候带,使得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明显。
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球自转、太阳辐射、海洋温度和大陆的存在等。
其中,地球自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地球不断自转,带来了赤道与两极之间的温度差异,使得气流在地球表面流动。
而这些气流会受到地球表面和大气中其他物质的影响,从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
在气候变化中,大气环流的改变是非常显著的。
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大气环流的稳定性已经被打破。
举个例子,近年来西太平洋暖池异常活跃,导致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包括降雨、气候带和飓风等。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对于掌握气候变化的机理和趋势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大气环流对于全球气候的调控作用也非常显著。
例如,南极大陆周围的恒定天气带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作用非常大,因为它能够控制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因素,从而影响全球气温的平衡。
如果这个恒定天气带发生变化,全球气温的变化会非常显著。
因此,研究大气环流对于掌握全球气候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了大气环流的形成机制和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探寻气候变化的根源,从而开展更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总之,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大气环流对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的机理非常重要。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继续探索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期为制定更好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凸显。
尤其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热浪等,也让人们意识到大气环流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的水平和垂直气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风和气压的总体运动。
其中,主要的大气环流包括赤道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东风带等。
这些大气环流的产生与地球的形态和自转有关,也与太阳辐射和地球的物理特性等因素有关。
大气环流的特征主要包括:1.地球自转造成的科氏力使得大气流动产生所谓的雅可比转动,即气流向东转动,使得从热带到极地的气流形成了三大细胞结构;2.受双极地低温和高温带的影响,南北半球产生了季风作用,使得气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无论是大尺度的环流还是小尺度的局地气流,都可以影响到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
二、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大气环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人类活动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可以改变大气组成,从而影响到大气环流;另一方面,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1.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例如,在南极洲东部出现的极地振荡现象,会导致更多的冷空气向中纬度地区移动,从而引发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赤道西风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等因素也会对全球气温的变化产生影响。
2.人类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会影响到大气组成,从而改变大气环流。
例如,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到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西风等大气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这些影响将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目前,有关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
例如,利用卫星数据和大气模式等方法,科学家们可以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进行更为精细的模拟和预测。
同时,不断提高的观测技术也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变化主要由海洋、陆地、冰川、大气、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地球的气候,也对人类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环流的变化、对气候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层内由数以千计的运动系统及其产生的各种天气现象组成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气旋、气压、风向、风速等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气候,并且这些变化是相互耦合、互相影响的。
目前,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极地涡流的强度减弱,赤道风带向北推进等。
据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极地冰层融化加速,导致北极地区降水增加、气温升高。
这样的变化会导致极地涡流减弱,使得寒冷的极地空气流入温暖的中纬度地区,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如欧洲连续暴雪、美国极寒天气等。
同时,赤道风带的变化也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
赤道风带主要分为热带风带和副热带风带,其中热带风带是全球最大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
据气象学家研究发现,当全球温度上升时,赤道风带向北推进,导致暴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如印度孟买地区的洪水等。
此外,温室气体的增加也可能会使热带风带变得更加不稳定,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二、大气环流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洪水、干旱、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这些变化还会影响全球粮食生产、能源消耗和卫生健康等众多领域。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恶化。
在气候影响下,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导致粮食生产区的范围发生变化,如粮食生产逐渐向北移动,可能会引起之前存在的生态平衡破坏。
气候变化也严重影响全球能源消耗和卫生健康等问题。
根据统计,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山火、洪水、暴雨等灾害频发,使得全球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地理知识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理知识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引导着不同性质的气团活动、锋、气旋和反气旋的产生和移动,对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年受低压控制,以上升气流占优势的赤道带,降水充沛,森林茂密;相反,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占优势的副热带,则降水稀少,形成沙漠。
来自高纬或内陆的气团寒冷干燥,来自低纬或海洋的气团温和湿润。
一个地区在一年里受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控制,气候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在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进行着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输送。
在经向方向的热量输送上,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约占80%。
大气环流对大气中的水分输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中水分输送的多少、方向和速度与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北半球,水汽的输送以北纬30°附近为中心,向北通过西风气流输送至中、高纬度;向南通过信风气流输送至低纬度。
我国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支:一支来自孟加拉湾、印度洋和南海,随西南气流输入我国;另一支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随西北气流输入我国。
南方一支输送量大,北方一支输送量小,两者的界线是黄淮之间和秦岭一线,基本上相当于气候上的湿润和半湿润的界线。
降水的形成离不开天气系统,离不开云、水汽的输入和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
这一切都和环流形势紧密相连。
例如,降水量的多少和进入各种天气系统的水汽量有关,暖湿赤道空气的流入能在几小时或一小时以内产生100毫米的降水;雷暴降水量的多少可和流入积雨云内水汽量的多少成正比。
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环流控制下就会有不同的气候,即使同一环流系统,如环流的强度发生改变,则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候也将发生改变;如环流出现异常情况,则气候也将出现异常。
大气环流状况的变化,可用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强弱和转换来表示。
某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的变化都有一个该时期的平均状况。
当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的持续时间和转换频率,大大超过该时期的平均状况时,则称某年某一段长时间内的大气环流状况为环流异常。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
地理教案: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一、大气环流概述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气象变量在大气中的运动方式和规律。
它是地球上空气质量和能量分布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大气环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二、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热带辐射、地表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受到来自太阳的不均匀加热,形成不同的温度带。
热带辐射使得赤道地区气温高,而极地地区气温低,产生温度差异。
地表地形的起伏也影响了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大气环流。
三、大气环流带来的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由于大气环流在此地区上升,形成了热带低压带,进而导致气候潮湿。
丰富的雨量促进了热带雨林的生长,使得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特点是四季变化明显、降水充沛。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大主要气候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低压带,它们之间形成的季风系统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季节性和降水充沛的特点。
3. 西风带气候西风带气候分布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大气环流在此地区形成了两个副热带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气候通常是温和多云、多阴雨。
这些副热带高压带产生的西风带也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度较稳定、降水相对较少。
4.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由于大气环流在极地地区形成了极地高压带,使得该地区的温度极低。
另外,极地地区也因为地表变白,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使得该地区气温更低。
四、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的大气环流模式会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系统。
例如,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变化会导致季风气候的强弱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等方面。
而赤道上升气流和极地下沉气流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全球的气温分布和天气模式。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龙卷风、暴雨等天气灾害。
大气科学中的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
大气科学中的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的运动模式,它在气候形成和气象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季风气候则是大气环流运动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和沿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
本文将从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之间的关系。
一、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1.1 三维环流模型大气环流是个复杂的三维系统。
垂直上,大气被分为对流层和平流层,对流层是活跃的空气运动区域,而平流层则是稳定的区域。
水平上,大气环流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等。
1.2 库仑力和科里奥利力在大气环流中,库仑力和科里奥利力是两个重要的力。
库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和压力梯度力的平衡,它使得空气在向外的径向运动中保持平衡。
科里奥利力则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物体在地球表面运动中的偏转力,它导致对流层中的气流偏向右偏北半球、左偏南半球。
二、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2.1 天气系统与季风气候大气环流决定了全球的天气系统,而季风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季风气候主要发生在亚洲的季风区,由于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的不同,使得该地区出现明显的时令气候现象。
夏季,海洋表面温度比大陆温度低,形成大陆上升气流,带来雨水和高温;冬季,海洋表面温度比大陆温度高,形成大陆下沉气流,导致干燥和低温。
2.2 季风环流与地形作用地形对季风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孟加拉湾的地形使得尼泊尔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季风气候,夏季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孟加拉湾季风进入该地区,形成干燥和高温的气候;冬季则因山脉的影响,导致冷空气无法进入,使得温度相对较高。
2.3 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季风区,农业生产通常依赖于季风雨水的补给。
夏季的季风带来了充足的降水和高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冬季的季风则较干燥,对农作物的育种有利,但降水相对较少,需通过灌溉等措施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三、大气环流与季风气候的研究意义3.1 气候预测与防灾减灾研究大气环流和季风气候,可以为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类型。
垂直环流是指在同一个垂直截面上,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过程。
在热带和赤道地区,由于太阳辐射的直接照射,温度比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区。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太阳辐射的斜射,温度比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区。
水平环流则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空气的水平移动。
常见的水平环流包括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
经向环流是指在纬度方向上空气的流动,即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倾斜。
经向环流主要由纬度差异引起的水平热能输送和风的转向共同驱动。
而经纬环流是指随着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的风向的改变。
1.温度分布: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分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上升造成的低气压,使得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由于大气下沉造成的高气压,使得气温较低。
此外,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也会使得纬度对气温分布起到影响,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
2.降水分布:大气环流对全球范围内的降水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上升形成低气压,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降水,使得热带地区降水量丰富。
而在极地地区,由于大气下沉形成高气压,空气中的水汽很少凝结,导致极地地区降水量较少。
经向环流和经纬环流也会使得降水分布出现差异,例如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
3.气候类型:大气环流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赤道地区由于大气上升形成的低气压和高温,使得热带雨林气候成为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而副热带地区由于大气下沉形成的高气压和较高温度,使得沙漠和草原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4.气候变异: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变异上。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上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导致的。
厄尔尼诺现象会给全球范围内带来很多气候的异常变化,如干旱、洪涝、风暴等。
综上所述,大气环流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决定了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分布、降水分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异。
因此,对于研究和理解气候变化,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大气环流的运动机制和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流和气候一、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③高纬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中纬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低纬环流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
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
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 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
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
这样在30°N 与60°N 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2)中纬环流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
这样在60°N 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3)高纬环流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
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投影图)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2.季风的形成(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C东南风南亚季风B东北风D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表现为如下的特点(见表格):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4.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一、三圈环流1.理想化的全球环流运动——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气压带、风带----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相间排列,并以赤道低气压带呈南北对称分布,同时还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分布:亚洲大陆北太平洋被大西洋1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气候的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及随时间的变化,是形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的主要原因。
(2)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间、海陆间的水热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着各地气候;另外,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面状况差异直接影响大气中水热状况。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表性质、洋流等。
(4)人类活动:①改变大气成分;②通过改变下垫面间接影响气候。
2.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3.气候类型(1)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①不同纬度地带,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和影响,气温一般是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②同一纬度地带,受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气温不同。
主要受海陆状况、地形、洋流的影响。
(2)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不同的环流形势降水状况不同。
①赤道地区: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多雨。
②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燥少雨。
③大陆西岸:30°N、S—40°N、S地区,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40°N—60°N、40°S—60°S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均匀。
④大陆东岸:处在季风环流控制下,夏季盛行湿润的偏南风,降水较多。
⑤大陆内部:终年受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
⑥两极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4.气候的变化(1)变化原因①太阳辐射的变化②下垫面条件的变化③大气环流的变化(2)变化的特点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历史时期: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19世纪以来:气候变暖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正确的是()A.A为10°N B.C为30°NC.D为40°S D.E为60°S(2)关于图甲中字母B所表示的风带,叙述正确的是()①为东北信风带②为中纬西风带③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④与图乙中b处风向一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B(2)A解析第(1)题,从图示知,图甲位于北半球,ABC、CDE、EFN分别组成该半球的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据此确定图甲中的纬度位置。
第(2)题,结合图乙知,该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可判断位于北半球,据此判断图示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结合上题信息即可得出结论。
【考向立意】结合图示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思维过程】结合图示信息→确定题组考查的内容和方向→把设问信息与图示相对比→确定正确选项。
【误区警示】不能把图甲与图乙对应准确,没有牢固掌握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导致答错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
(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方法技巧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如下图所示:注意:①全球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③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④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⑤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南北移动。
1.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答案(1)B(2)B解析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考点二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2.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2)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1)B(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②地的气压差异比①地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比①地大,风力也较①地大。
第(2)题,该季节海洋上的气压较高,为北半球的夏半年;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的地区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受来自南半球的由东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南风的影响。
【考向立意】结合图示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思维过程】阅读图示→获取“同一纬线上不同地点气压差异”特征→利用经纬度区域地理定位调运有关知识进行相关判断→得出结论。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1)冬季风(2)夏季风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夏季风比较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凉爽干燥赤道附近的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2.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①季风盛行时()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答案(1)C(2)A解析第(1)题,本小题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第(2)题,①为南亚夏季风,该季风盛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考点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游牧活动( )A .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 .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 .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 .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答案 (1)B (2)D解析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中信息,比如维多利亚湖、赤道等地理事物都是做该题组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