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a0215680eb6294dc886c32.png)
《国际金融学A》(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门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国际间货币与资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运用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释各种国际金融现象,理解各种国际金融政策,并能初步进行国际金融实务操作,为今后从事金融、经济类工作打下基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力争把握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沿走势,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金融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1.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含义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及编制原理;(2)国际收支平衡和失衡的含义及其影响分析;(3)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4)我国的国际收支概况分析。
2.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1)外汇与汇率的含义及分类;(2)汇率的决定与调整,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3)外汇市场的含义、种类、结构和特征;(4)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及创新。
3.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1)汇率制度含义及其分类,关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2)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3)外汇管制的含义、方式及其经济效应分析;(4)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
4.国际储备(1)国际储备的含义、特征、来源、作用结构及其演化;(2)国际储备的管理;(3)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
5.国际金融市场(1)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类型、形成、发展、作用、构成;(2)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类型、特征、构成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3)国际资本市场;(4)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6、国际金融风险管理(1)国际金融风险的含义、特征、类型;(2)外汇风险的含义、类型、构成及经济影响;(3)外汇风险管理;(4)其他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1)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类型和特点;(2)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3)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4)投机性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5)我国的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和对外债务问题。
国际金融学课后练习
![国际金融学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150ae7f0029bd64793e2c5a.png)
三、单项选择题
1.()是指当年处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
A.负债率
B.偿债率
C.债务率
D.外债率
2.国际债务危机始于()。
A.菲律宾
B.墨西哥
C.波兰
D.阿根廷
3.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发挥重要“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第四章 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
一、填空题
1.在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中, 是决定固定汇率制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政策是防止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2.在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中, 是决定固定汇率制放弃与否的中心变量。
3.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了引发货币危机的关键因素是 4.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认为, 当一国的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时, 国际收支会出现 差。
E.市场机制
五、名词解释
自主性贸易余额、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吸收、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劳尔森一梅茨勒效应、反馈效应 货币—价格机制、边际吸收倾向、窑藏、开放经济的收入乘数、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溢出效应
六、简答题
1.在仅考虑单商品市场时 , 经济在开放条件下的平衡情况与封闭条件下相应情况存在哪些区别
3.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 。
4.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计入资本和金融账户内。
5.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项目。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 )账户。
A.经常
B.资本
C.直接投资
D.证券投资
2.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
《金融前沿讲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金融前沿讲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3de8037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0.png)
金融前沿讲座(Lectures on Financial Frontiers )课程代码:20410206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
适用专业:金融学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它建立在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为金融学专业学生深入了解金融理论和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把握金融理论前沿,拓宽专业视野提供新思想、新视点和新知识。
(-)课程目标1.剖析金融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金融活动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知识和新问题;2.介绍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想、新思维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社会信用与市场经济1.信用范畴及其演变信用及其演进社会信用体系2.信用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对市场经济具有独特贡献市场经济发展与信用体系建设3.我国的信用缺失与信用体系建设状况我国的信用缺失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历程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两种典型的信用管理模式借鉴与启示5.深化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途径抓好一个示范:打造政府信用,提高政府公信力夯实基础:推进“四项信用工程加强信用体系的“硬件”建设一一形成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框架促进信用体系的“软件”建设一一培育信用文化的氛围第二章低碳经济与碳金融1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谋求生存的必然结果低碳经济的背景:能源约束和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国际社会联手拯救地球2,低碳经济是人类寻求节约资源、减排温室气体的新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含义低碳经济的国际机制3.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低碳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中国已经采取的行动4.低碳经济中的碳金融何谓碳金融气候变化引发的风险及碳金融商机第三章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公司治理完善1.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演变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简要回顾3.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缺陷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争论工农中建股改绩效评价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是完善治理结构4.银行公司治理的若干基本问题何谓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目标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5.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几种模式市场型银行治理结构关系型银行治理结构6.国有商业银行有效治理结构的构建第四章金融危机的形成、传染及防范1.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概念与种类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种类金融危机与融风险的区别2.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第二代金融危机理论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3.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4.金融危机的防范5.透视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风机的演变、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五章《巴塞尔资本协议》演进与金融监管变革1.《巴塞尔资本协议I》产生背景内容贡献与不足2.《巴塞尔资本协议H》改进内容:三大支柱对国际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影响3.《巴塞尔资本协议m》修订背景改进与创新点对国际金融业的深远影响第六章互联网金融1•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原因2.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3.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与风险4.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5.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四、课程考核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理论、模式与政策》,谭中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11 月第1版。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中文版课件第6章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中文版课件第6章](https://img.taocdn.com/s3/m/47876b2c7f1922791788e894.png)
利率的风险结构
• 流动性:一种资产可以被转换为现金的相对容易程度
• 出售债券的成本 • 市场上的卖方/买方数量
• 所得税因素
• 市政债券的的利息支付可以免缴联邦所得税.
利率的期限结构
• 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特征的债券,由于距离到期日的时间不同, 其利率也会有所差距。
• 收益率曲线:将期限不同,但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 率连接成一条曲线 • 向上倾斜: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 • 平坦: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相等 • 翻转: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
• 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为流动性溢价随着债券到期期限的延长而 上升
• 解释了为什么短期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倾向于向上倾斜,而 短期利率较高时收益率曲线通常是翻转的(事实2)
• 不能解释收益率曲线通常向上倾斜的原因(事实3)
分割市场理论
•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 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 • 投资者对于某一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强烈的偏好 • 如果投资者更愿意持有利率风险较小的短期债券,分割市场理论就可以
只有当两种投资策略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两种债券才都可能被持有, 即要求满足:
2i2t=it+iet+1
使用1阶段利率,可以求解得到i2t
对更长期限债券重复上述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整个利率期限结构。
• 解释了利率的期限结构在不同时期变动的原因
• 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 向运动的趋势(事实1)
由于 (i2t)2 的值很小,我们可以将投资2阶段债券在两个阶段内的预期 回报率简化为2i2t。
购买两张1阶段债券
(1+it)(1+iet+1)-1 =1+it+iet+1+it(iet+1)-1 =it+iet+1+it(iet+1)
习题集
![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405ceb741711cc7931b7165d.png)
国际金融习题集第一部分练习题第一章外汇与汇率一、名词解释1、外汇2、直接标价法3、利率平价说4、间接标价法5、汇率6、J曲线效应7、购买力平价8、国际借贷说9、基本汇率二、单项选择题1、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2、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3、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的国家和地区有()A、美国和英国B、美国和香港C、英国和日本D、香港和日本三、简答:1、外汇的概念以及一种货币作为外汇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2、区分外汇的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说明不同汇率的内涵及其计算方法。
3、设£1=2.40us$ US$1=3.50DM US$1=SFr4.0求:1英镑等于多少德国马克?1马克等于多少瑞士法郎?4、简答:外汇市场的主体及均衡条件是什么?5、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析我国为何选择当前的汇率制度。
6、比较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并分析那种汇率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更有利。
7、如何理解汇率水平管理。
8、政府对汇率变化的主要干预方式有哪些,我国政府在汇率问题上的主要难点在哪里?第二章汇率的制度与外汇管制1、汇率的本质是什么?2、试述金本位制以及纸币流通制度下,汇率决定的一般原理。
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分别通过那些途径影响汇率的变动?4、本币贬值对国民经济有哪些重要影响?5、汇率变动影响国内物价的机制。
6、试述: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评价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的内容,以及他们各自在解释汇率决定方面的优劣之处。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6章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6章](https://img.taocdn.com/s3/m/c8fa37ba81c758f5f61f677a.png)
国际金融课后作业答案:第1、3、章6.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基本概念(对照课本)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二、任意项选择:1、国际收支统计所指的“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且居住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法人和自然人。
它包括---------。
ABA、该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B、外国设在该国的企业C、外国政府驻该国大使馆D、外国到该国留学人员2、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包括--------。
ABCDA、海外投资利润转移;B、政府间军事援助;C、商品贸易收支;D、他国爱心捐赠3、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CDA、商品贸易B、债务减免C、投资收益收支D、政府单方面转移收支4、国际收支金融帐户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BCDA、海外直接投资;B、国际证券投资;C、资本转移;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A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B、职工报酬收支;C、国际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D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错误与遗漏7、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CA、收付法;B、增减法;C、借贷法;D、总计法8、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B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9、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B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0、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1、一国提供或接受国际债务注销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C。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2、一国对他国提供投资项目捐赠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0f2263d650e52ea551898d3.png)
• • • •
二、高度集中的前苏联银行体系模式 1、取消商业信用 2、集银行各种职能于国家银行一身 3、银行有权对结算过程进行监督,发现并 杜绝不按计划进行的支付周转,以便从资金 运动和货币支付角度发现并制止任何不按计 划进行的经济活动 • 4、银行严格按照规定控制现金的提取 • 5、未并入国家银行的其他银行改组成几个 专业银行
• (3)财务公司 • 财务公司又称金融公司,是为企业技术改造、 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 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机构。各国的名 称不同,业务内容也有差异。但多数是商业 银行的附属机构,主要吸收存款。中国的财 务公司不是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是隶属于 大型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 (4)金融租赁公司 • 金融租赁公司是专门经营租赁业务的公司,是租 赁设备的物主,通过提供租赁设备而定期向承租 人收取租金。金融租赁公司开展业务的过程是: 租赁公司根据企业的要求,筹措资金,提供以 “融物”代替“融资”的设备租赁;在租期内, 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只有使用租赁物件的权利,没 有所有权,并要按租赁合同规定,定期向租赁公 司交付租金。租期届满时,承租人向租赁公司交 付少量的租赁物件的名义贷价(即象征性的租赁物 件残值),双方即可办理租赁物件的产权转移手续。
• 1、中国人民银行 • 它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任务是在国务 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 施监督管理,具体职责都以法律形式加以明 确。
• 2、政策性银行 • 政策性银行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 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 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 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 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 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 • 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即 国家开发银行(09年转为商业银行) 、中国 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 务院领导。
2013版毛概 第6章第2节
![2013版毛概 第6章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d65e963487c24028915fc3ef.png)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提问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图片说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使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这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图片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eadb1c39804d2b160a4ec05f.png)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部分国际安全第五章国际安全与安全研究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57)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社会科学中最不明确和价值负载最多的概念。
安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必然代表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人们必须保卫的东西,并且取决于威胁的性质。
造成安全概念界定不一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因素:从客观上讲,谋求安全的主体所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与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安全挑战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安全考虑;从主观上讲,不同的安全主体出于对不同的安全利益的追求,也可能会对安全做出不同的界定。
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种族、阶级、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安全观念。
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
人们维护安全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即不但要早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而且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讲,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
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的客观方面相联系,通常出现在局势紧张之时。
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通常发生在和平时期。
二.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63)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Page 165)纵向分层:国际体系、国际子体系、单元、子单元、个人;横向扇区:经济、环境、社会、军事、政治五方面。
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Page 166)安全关系作为一个犯愁,概括的是国际行为体在安全事务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行为体处于复杂的安全关系之中,表明该行为体的安全现状或心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行为体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强有力影响。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学》PPT课件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469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0.png)
■ 世界银行集团
(1)简介 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1945
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联合国专属金融机 构,于1946年6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 (2)组成机构
a.世界银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e.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1)新型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形成阶段(1948—1953年)
(2)“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确立阶段(1953—1978 年) (3)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的初期 (1979年—1983年9月) (4)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的阶段(1983年
9月—1993年) (5)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时期
6.2.4中国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监管机构 (2)发钞机构 (3)银行机构 (4)保险机构 (5)证券机构
6.2.5中国澳门的金融机构体系
(1)金融监管机构 (2)发钞机构 (3)银行机构 (4)保险机构 (5)其他金融机构
6.2.6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体系
(1)货币金融管理机构 (2)货币机构 (3)其他金融机构 (4)金融市场机构
务,借此加强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往来
■ 局限性
(1)些机构的领导权被主要的发达国家控制,发展 中国家的呼声和建议往往得不到重视
(2)向受援国提供贷款往往附加限制性的条件,而 这些要求大多是对一国经济体系甚至政治体系 的不恰当干预,不对症的干预方案常常会削弱 或抵消优惠贷款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6.2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6.2.1旧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迁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 中的权力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核心的官僚资 本金融机构体系,“四行”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指中央信托局和 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指中央合作金库。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24f1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c.png)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1 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与功能1.2 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1.3 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1.4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第二章:外汇与汇率2.1 外汇的概念与分类2.2 汇率的定义与种类2.3 汇率的决定理论2.4 汇率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外汇市场交易实务3.1 外汇市场的基本交易方式3.2 外汇市场的交易工具3.3 外汇市场的交易策略3.4 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第四章:国际金融体系4.1 国际货币体系4.2 国际金融组织的职能与运作4.3 国际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的关系4.4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第五章:国际金融风险与管理5.1 国际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5.2 国际金融风险的测量与控制5.3 国际金融风险的管理策略5.4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6.1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与动机6.2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6.3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6.4 国际资本管制的实践与挑战第七章:国际金融政策7.1 国际金融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2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7.3 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7.4 国际金融政策案例分析第八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8.1 金融危机的类型与传播机制8.2 系统性风险与国际金融监管8.3 国际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8.4 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政策建议第九章:国际金融创新与发展9.1 国际金融创新的动因与形式9.2 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风险管理9.3 金融科技与国际金融业务创新9.4 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第十章: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10.1 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10.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挑战10.3 中国的国际金融政策与对外金融关系10.4 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际金融市场概述难点解析: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理解各类市场的运作机制对于把握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格局至关重要。
国际金融专业词汇
![国际金融专业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eef5b56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e.png)
国际金融专业词汇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稳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国际收支平稳表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国际借贷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顺差 Favorable Balance〔Deficit〕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Surplus)经常账户 Current Account非货币性黄金 Nonmonetary Gold贸易差额 Trade balance职工酬劳 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投资收益 Investment Income无形贸易 Invisible Trade经常转移 Current Transfers单方面转移 Unilateral Transfers无偿转移 Unrequited Transfers资本和金融账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平稳项目 Balancing Account直截了当投资 Direct Investment证券投资 Portfolio Investment调剂性项目 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官方储备资产 Official Reserve Assets专门提款权 SDRs (Special Drawing Rights)错误与遗漏 Errors and Omissions贸易差额 Trade Balance经常项目差额 Balance of Current Account差不多差额 Basic Balance综合差额 Over-all Balance第二章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剂季节性失衡 Accidental Disequilibrium周期性失衡 Cyclical Disequilibrium结构性失衡 Structure Disequilibrium货币失衡 Monetary Disequilibrium收入性失衡 Income Disequilibrium冲击性失衡 Shock Disequilibrium自动调剂机制 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调剂政策 Adjustment Polices自动价格调剂机制 Automatic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货币—价格流淌机制 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再贴现率 Rediscount Rate自动收入调剂机制 Automatic Income Adjustment Mechanism 自动利率调剂机制 Automatic Interest Adjustment Mechanism 支出改变政策 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ies外汇管制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ies内部均衡 Internal balance外汇缓冲政策 Foreign exchange cushion policies 外部均衡 External balance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弹性论 Elasticities Approach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时滞 Time LagJ曲线效应 J Cure乘数论 Multiplier Approach收入分析理论 Income Approach小国开放经济 Small Open Economy对外贸易乘数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开放经济乘数 Open Economy Multiplier哈伯格条件 Harberger Condition吸取论 Absorption Approach支出分析法 Expenditure Approach闲置资源效应 Idle Resource Effect贸易条件效应 Terms of Trade Effect现金余额效应 Real Cash Balance Effect收入再分配效应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Effect货币幻觉效应 Money Illution Effect其他直截了当效应 Miscellaneous direct Absorption Effect货币论 Monetary Approach一价定律 Law of Price结构论 Structural Approach第三章国际储备国际储备 International reserve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黄金储备 Gold Reserves货币性黄金Monetary Gold黄金非货币化Demonetization of Gold外汇储备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储备货币 Reserve Currency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Fund一般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专门提款权 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多种货币储备体系Multiple Currency Reserve System第四章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外汇Foreign Exchange汇率Exchange Rate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黄金平价 Gold Parity直截了当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System法定贬值Devaluation法定升值Revaluation固定汇率制Fixed Rate System浮动汇率制Floating Rate System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治理浮动 Managed Floating稳固性投机Stabilizing Speculation非稳固性投机 Destabilizing Speculation爬行钉住制 Crawling Pegging System汇率目标区 Exchange Rate Target-zone货币局制 Currency Board System第五章西方汇率理论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利率平价理论T he interest rate parity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Theory of Currency Exchange Rates资产组合平稳理论Theory of Portfolio Balance Approach第六章外汇交易基础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外汇经纪人Foreign Exchange Broker客户市场 Customer Markets同业市场Inter-bank Markets多头Long Position空头Short Position即期外汇交易 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营业日 Working Day交割日 Delivery Date远期外汇交易 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直截了当报价法 Outright Forward Method掉期率 Swap Rate远期套算汇率 Forward Cross Rate定期远期交易 Fixed Date Forwards择期远期交易 Optional Date Forwards买空 Bull卖空 Bear掉期交易 Swap Transaction一日掉期 One-Day Swap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 Spot Against Forward Swaps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 Forward Against Forward Swaps套汇 Arbitrage直截了当套汇 Direct Arbitrage间接套汇 Indirect Arbitrage套利交易 Interest Arbitrage Transaction 抛补套利 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非抛补套利 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第七章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佣金经纪人 Commission Broket开仓 Opening对冲交易 Reversing Transition外汇期货 Foreign exchange futures清算所 Clearing house商业交易者C ommercial trader基差交易者Basic traders差价交易者Spread traders头寸交易者Position traders帽客 Scalpers 当日轧平头寸交易者D ay trader市价定单 Market order限价定单 Limit order到价定单 Spot order跨国套利定单Saddle order换月定单 Switch order公布叫价 Open outcry保证金制度M M argin system原始保证金Initial margin坚持保证金Maintenance margin变动保证金Variation margin逐日盯市制制度M arket to market daily套期保值 Hedge空头套期保值Short hedge多头套期保值Long hedge外汇期权 Currency options期权价格 Option price行使期权 Exercise option看涨期权 Call option看跌期权 Put option美式期权 American option欧式期权 European option协定价格 Strike price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时刻价值 Time value现汇期权 Option on spot foreign currency外汇期货期权O ption on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期货式期权Futures style option平均汇率期权Average rate options平均协定汇率期权A verage strike option期权的期权O ption on an option回头期权 Lookback option或有期权 Contingent option被担保的汇率期权Guaranteed exchange rate option互换期权 Swaption买入看涨期权B uy call option卖出看涨期权Sell caIl option买入看跌期权Buy put option卖出看跌期权S ell put option平行贷款 Parallel Loan对等贷款 Back-to-Back loan互换交易 Swap Transaction利率互换 Interest Rate Swaps货币互换 Currency Swaps名义本金 Notional Principal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LIBOR国债收益率Treasure Note Yield基点 Basic Point利差 Spread比较优势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互换仓库 Swap Warehouse市场风险 Market Risk信用风险 Credit Risk第九章外汇风险及其治理外汇风险 Foreign exchange risk,交易风险 Transaction risk会计风险 Translation risk经济风险 Economic risk保值 Hedge应对帐款保值Payables hedge应收帐款保值Receivables hedge远期合约 Forward contract期货合约保值 Future hedge期权交易保值Currency option hedge 硬货币 Hard currency软货币 Soft currency货币市场法Money market hedge 定价 Pricing国际金融市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国际货币市场International money market国际资本市场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外汇市场 Foreign exchange market欧洲货币Euro currency欧洲银行 Euro bank欧货币市场Euro currency market离岸金融市场O ff-shore financial market国际银行设施 IBF在岸金融市场On – shore financial market国际债券 International bonds外国债券 Foreign bonds欧洲债券 Euro bonds全球债券 Global bonds浮动利率债券Floating rate bonds与股权联系债券Equity related bonds双币债券Dual-curreny bonds中期票据 Medium-term notes, MTN国际股票市场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美国存托凭证 ADR全球化 Globalization证券化 Securitization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deregulation第十一章国际融资实务无抵押贷款Unsecured loans打包放款 Packing list票据信贷 Bill credit保付代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信贷风险Credit risk预支货款 Advance funds到期保付代理业务Maturity Factoring保付代理手续费Commission of Factoring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买方信贷 Buyer’s credit混合贷款 Mixed credit信用限额 Line of Credit银团贷款 Consortium Loan福费廷 Forfeiting无追索权 Non-recourse有限追索权Limited-recourse主办单位 Sponsor项目单位 Project entity设备供应商Supplier托管人 Trustee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经济可行性Economic viability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 Lease金融租赁Finance Lease 完全付清租赁Full Pay-Out Lease 经营租赁Operating Lease 杠杆租赁Leverage Lease 回租租赁 Sale and Back Lease第十二章国际资本流淌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淌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贸易渠道传染Trade Channel Infection恐慌性传染Panicky Infection补偿性传染 Compensation Infection外债 International Debt负债率 Liability Ratio债务率 Foreign Debt Ratio偿债率 Debt Service Ratio国际债务危机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国际货币危机International Monetary Crisis第十三章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价格-铸币流淌机制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黄金总库Gold Pool借款总安排General Agreement to Borrow黄金双价制The System of Dual Price of Gold 牙买加体系Jamaiga Syste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份额Quota信托基金Trust Fund世界银行集团 World Bank Group。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736c975eefdc8d376ee3256.png)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By经济管理学院陈引娣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1、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以及其他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制定的协议、规则和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称。
2、特里芬难题:以一国货币(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之一)3、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4)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4、牙买加体系的特点:(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以浮动汇率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多样化:A、总需求调节 B、汇率调节 C、对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实施控制第二章:汇率理论1、外汇从动态角度理解,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广义静态角度理解,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且能被各国普遍接受与使用的所有金融资产。
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自由兑换货币:对国际间经常往来的付款与资金转移不加限制,互相之间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只要一方有要求,另一方有义务随时予以兑换.3、汇率:两国之间货币的比价和交换关系4、汇率的标价法(1)直接标价法:以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2)间接标价法:以单位本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3)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该兑换多少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5、汇率按照经济意义分类(1)名义汇率:某一市场的汇率或官定汇率.(2)实际汇率:是以相同货币计量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的比率(3)有效汇率:是各种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A 币有效汇率=∑A 国货币对i 国货币的汇率×(A 国同i 国的贸易值/A 国的全部对外贸易值)6、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长期因素A 、经常帐户差额B 、通货膨胀率的差异C 、经济增长率差异 a.收入和进口 b.生产率 c.资本流入(2)短期因素A 、利率差异B 、信息的获取或捕捉C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D 、人们的心理预期E 、宏观经济政策a.逆差时会实行(双紧的政策)b.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币贬值7、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贬值为例)A 、对进出口贸易收支B 、对非贸易收支(旅游和劳务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C 、对国际资本流动(对影响长期资本影响不大)——(汇率预期会影响短期资本)(2)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以贬值为例)A 、物价效应(a.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抢购 b.进口价上升而引起的攀比 c.原材料价格的上升 d.会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总量用外币表示的规模)B 、收入分配效应(出口商,进口商,国外的进口商收入增加)C 、产业结构(出口和进口替代品会获得发展)D 、就业率(增加,但条件是工资不变或变动幅度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3)贬值对国际经济的影响A 、小国货币贬值:会影响邻国和贸易伙伴国B 、大国货币贬值:a.工业大国主要是进口国,贬值会使其进口减少b.汇率大战,贸易大战c.国际储备体系金融体系的动荡8、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期,是世界经济动荡不安的产物。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7bf5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1.png)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4.2课后习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3考研真题与典 型题详解
15.2课后习题详解
15.1复习笔记
陈雨露《国际金融》(第4版)笔 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陈雨露
习题
习题
名校
真题
习题
国际
笔记
国际金融
教材 复习
外汇
第版
题
金融危机
笔记
汇率
典型
管理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雨露《国际金融》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 陈雨露《国际金融》的师生参考。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国 际金融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金融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 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陈雨露主编 的《国际金融》的课堂笔记基础上,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 乎浓缩了配套教材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以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为基本依据, 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国际金融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选名校真题,囊括所有考点。本书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来自指 定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并对每道题(包括概念题)都尽可能给出详细的参考答案, 条理分明,便于记忆。4.补充难点习题,强化相关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章知识难点的复习,每章参考 了名校题库、众多教材及相关资料,精选了部分难题,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可以说本书的试 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博选众书,取长补短。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5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 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第六章 汇率制度
![第六章 汇率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faf2fdb8f67c1cfad6b822.png)
图6—1 汇率目标区的蜜月效应示意图
汇率
不存在目标区时的市场汇率轨迹
目标区上限 汇率目标区下的市场汇率轨迹
经济基本面决定的中心汇率
目标区下限
可以看出,汇率目标区是对汇率制度可信性与灵 活性的一种折衷,这导致它的汇率变动也具有双重特 征。显然,这种双重特征对达成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 同时实现有利也有弊。怎样运用目标区制度因而也成 为当代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由于实施这种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不存在严格意义 上的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没有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机构 来控制,而是完全取决于其所建立的固定关系的货币 发行国,因此其金融管理机构就被称为货币局。 货币局制度的典型是香港的联系汇率制。货币局 制度是一种性质,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只是一种名 称。香港是没有中央银行的,港元的发行是由渣打银 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三家商业银行发行 的。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汇率制度的分类
1999年
名义分类 IMF根据成员国自己的申 报所进行的分类,每年 发布在其“汇兑安排与 汇兑限制年报”中
实际分类 IMF按照自己的划分 标准所进行的分 类
名义分类的主要缺点是许多国家所申报的汇率制度与 其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有很大的出入,一些申报为固定汇 率的国家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频繁实行货币贬 值政策,而一些申报为浮动汇率的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 国家,往往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完善而害怕浮动,或者 一些国家为了其反通货膨胀目标树立信誉而采取事实上的 盯住汇率。因此,从1999年1月1日起,IMF按照自己的划 分标准发布了新的汇率制度分类,即所谓的实际分类(见 表6-2)。
(二)美元化(Dollarization) 是指通过货币替代用外币(主要是美元)直接替代 本币在国内使用,从而使美元大量进入该国流通领域, 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并逐步取代本国货币,成 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5d37e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第一章思考题详解1.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这一说法是针对按不同口径划分的特定账户项目上出现的余额而言的;这是因为,就具体项目来说,借方和贷方经常是不相等的,会产生一定的差额;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顺差,也叫盈余;相反,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时,称国际收支有逆差,也叫赤字;当特定账户项目的贷方总额与借方总额相等时,称国际收支平衡;平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关于贸易收支出超、入超,经常帐户盈余、赤字、国际收支顺差、逆差等国际收支状况的报导或资料;2.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1收支规模逐步扩大2国际收支结构改变,非贸易扩大,资本帐户大幅度增长3顺逆差互动4储备波浪式起伏,逐渐增长3.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2001年达到谷底,2002年又开始大幅度上升;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加快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1997-2001年以上三个账户的算术绝对值均呈波动下滑态势,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那次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下滑,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也顺周期的恶化;但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去年底结束了5年过渡期,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每年也大体上以500多亿到600多亿的额度进入中国市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外汇管理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经常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便利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差额的双顺差扩大的局面是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生产持续向中国转移、人民币升值下的变相资本内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和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制度改革虽然在中长期内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但在短期内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新规则生效之前出口而扩大了贸易顺差;我国持续出现双顺差原因主要有:第一,资本净流入逐步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199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总顺差的%,该比重较2005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的贡献相应提高;1997年以来,资本项目累计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达%;第二,货物贸易顺差上升;货物贸易进出口状况是国际收支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等经济基本面情况,是考察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重要先行指标;第三,我国的出口鼓励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执行了“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第四,在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处在不发达状态;尽管就总体来说,我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但许多潜在投资者无法得到必要的资金;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建立合资企业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于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在获得外汇之后,便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用所得人民币购进国产设备和其他产品;其结果是直接投资流入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第五,外汇储备增长加快;1994-1997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加近300亿美元;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波及,外汇储备增势骤然放缓,年均增加额不足90亿美元;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重新加速;2001到2005年外汇储备年均增长额为亿美元,2006年外汇储备就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底亿美元,2008年底亿美元,2009年底亿美元;4.见本章第二节5.1管理浮动制阶段1949——19522固定汇率制度1953——19723人民币实行“一篮子货币”盯住汇率制度1972——19804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1981——19845实行以美元为基准的有限弹性汇率制1985——19936实行以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20057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至今6.见本章第二节7.一经常项目顺差的成因1.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内需不足是中国当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2008 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为%,而消费的平均增速仅为%;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而且相差达到二点几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占GDP 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及传统观念影响近年来,中国GDP 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没有GDP 如此高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无法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还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储蓄,这些都导致居民储蓄率逐年处于高位,消费较少;3.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特征导致顺差格局的出现中国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是使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再从中国出口回本国及其他国家,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产品可以直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不需要通过进口,这样也减少了中国的进口;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成因1.奉行吸引外资政策和优良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优惠政策;从投资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了许多引资政策,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得大量外资继续流入中国;2.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仍旧此起彼伏,由于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和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长期存在;特别的是,美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继续步上贬值大道,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样,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3.资本管制严,对外投资渠道狭窄;中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到2010 年为止还未全部开放,只有部分项目被批准能够进行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管制仍比较严,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走出去”战略,但是与“引进来”战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由此造成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流出较少的局面,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8.开放性题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认识来阐述第二章思考题详解1.ABC外汇管制主要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对外汇收入与运用的管理,外汇汇率的管理,货币可兑换性的管理等;2.D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3.BA“清洁浮动”又称自由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货币局制度的不足:1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利率由基准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以及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乘数;②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而只能调整国内工资和商品价格;③正统货币局制度不会像传统的中央银行那样,帮助周转困难的银行平息危机;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4 .B 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机关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是隶属于国务院部委管理下的国家局;5. D 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或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需要采取弹性较大的汇率制度;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实行钉住汇率;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之前,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中国无须放弃目前的汇率政策,也无须屈服于日美等国所要求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真正挑战来自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未来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而此时银行的贷款利率等也将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已不可能独立于国际市场的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旨在改变本国利率的货币政策都将可能因国际间金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而功亏一篑;因此,未来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挑战不在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而更在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我们是否应该仍然保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我们应转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我们维持现有的固定汇率制度,则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措施使得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其现有的独立性尽管本人认为,这些措施还是存在的,但其合理性仍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得以证实;如果我们决定采用浮动汇率制,则我们不得不问:我们的国家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以承受因汇率波动而给我们所带来挑战1.ABC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有:第一,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价值稳定、存放可靠;第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即储备资产要容易变现,可以灵活调用和稳定地供给使用;第三,储备资产的盈利性,即储备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有较高的收益;2.ABCDE国际清偿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一般指官方直接掌握的国际储备资产,又称第一线储备;广义则包括一国从国外借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主要指对外中长期投资,又称第二线储备3.A所谓三级准备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而言的;4.B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说: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应以40%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认为,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应能满足其3个月的进口需要;照此计算,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为25%;这即所谓的储备进口比率法;5. B 国际收支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经常项目顺差也是作为国际储备主要的和稳定的来源;6.错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也叫“纸黄金”;7.错合理的储备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非越多越好;思考题C:课外延伸分析:国际储备对一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75-1984年,10年间,阿根廷和墨西哥两个国家面临同样有利的外部国际收支状况,可是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国际储备政策,也到来了不同的后果;在当前变幻莫测的年代里,国际经济十分动荡不安,保留一定量的国际储备是使国内经济免受外部冲击的最好办法;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A 2C 3B 4 A 5 D解析: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目的相似,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反映了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和在争夺金融霸权上的尖锐矛盾2.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最初是为了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创设,后称为“特别提款权”;3. 在金币本位制下,流通中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国境;4.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储备体系;5. 明确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二、思考题B:名校试题. 何谓国际货币体系它包括哪些内容试说明其演进历程;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影响国际支付的原则、惯例、安排以及组织机构的总和,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1国际结算制度,即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2汇率制度: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各个时期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安排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定之后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2. 简述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铸造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自由流通;2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3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也可以自由熔毁;4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的黄金;3. 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5取消外汇管制;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由 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取消外汇管制;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崩溃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4. 牙买加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在多元化国际储备格局下,储备货币发行国仍享有“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本身就可能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2汇率大起大落,变动不定,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其消极影响之一是增大了汇率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现有的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5.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三、思考题C:课外延伸国际金本位制的“三自由”是什么为什么至今仍然有人怀念金本位制它有那些缺陷国际金本位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充当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各国之间的最后清偿手段;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面值与所含黄金实际价值可保持一致;金币或黄金可自由兑换,因此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名义价值稳定,不致发生通货贬值;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保证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相对固定和世界市场的统一,货币兑换率由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确定,汇率波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③可在市场完全兑换以供资本流动;④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即所谓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理想化的运转中,各国政策制度和贯彻都受到“游戏规则”自动地控制和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金本位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扩大;促进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物价收入稳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各国货币对内和对外价值稳定;②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③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简言之,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缺点是:①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②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第五章课后练习答案1、ABCE2、ABCD3、C4、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作用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是指具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具有广泛联系的各国居民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作用:1发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的中心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能够广泛组织和吸收国际社会资金,是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增强资金活力,促进世界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在国际间运作效率;3有利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4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从而使国际收支交易容易平衡5使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5、什么是亚洲美元市场亚洲美元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的境外金融市场;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别货币市场是指资金的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金融市场;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资本的借贷期限不同;货币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拆借业务,资本市场主要从事一年以上的资本贷放活动;7、欧洲货币市场有哪些特点1该市场不受任何国家管制和约束,经营非常自由2分布在世界好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旧格局3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是一个批发市场4参加十分自由,交易者来自世界各地,是他成为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和高效率的市场8、欧洲债券与外国债券的区别欧洲债券是有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务凭证,他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以外进行;而且,可同时在两个国家以上的债券市场发行,而不在任何特定的国内资本市场上注册和销售;外国债券的面值货币为债券发行所在国的货币,即它的发行必须是在其票面所用货币国的国境内进行,并由该国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出售,还必须在该国的国内市场上注册;9、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原因1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发展2国际资产调节机制的存在3欧洲货币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有了充分的流动性4由于统一的国际债券市场的形成10、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欧洲货币市场又称离岸金融市场或境外金融市场,它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欧洲的伦敦出现了这个新兴的国际资金市场;现在已覆盖全球;他是一个新型的、独立和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限制的国际资金市场,市场交易使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各项交易一般是在货币发行国的国境之外进行的;11、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一般而言,凡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的人都可定义为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但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大体有以下几类:外汇银行政府或中央银行、外汇经纪人和顾客;1外汇银行;外汇银行是外汇市场的首要参与者,具体包括专业外汇银行和一些由中央银行指定的没有外汇交易部的大型商业银行两部分;2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统治者或调控者;3外汇经纪人;外汇经纪人是存在于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和顾客之间的中间人,他们与银行和顾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4顾客;在外汇市场中,凡是在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交易的公司或个人,都是外汇银行的顾客;12、外汇市场上的交易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分为三个层次:银行与客户间的外汇交易、本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以及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其中,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买卖大都通过外汇经纪人办理;外汇市场的经纪商,虽然有些专门从事某种外汇的买卖,但大部分还是同时从事多种货币的交易;外汇经纪人的业务不受任何监督,对其安排的交易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只是在每笔交易完成后向卖方收取佣金; 13、远期外汇交易的目的有哪些进出口商和资金借贷这为避免商业或金融交易遭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银行为满足为客户的远期外汇交易要求和平衡远期外汇头寸而进行远期外汇买卖;投机者为谋取汇率变动的差价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14、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有哪些外汇期货交易也称货币期货交易,是指外汇交易双方在外汇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的方式成交后,承诺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约定的价格交割某种特定标准量货币的交易活动;外汇期货交易的特点:1固定的交易场所:在有形的货币期货交易市场内进行交易活动;2公开喊价:买家喊买价,卖家喊卖价;3交易契约--外汇期货交易合同;双方承诺的交易品种,日期,约定的价格,特定标准量货币,保证金,手续费,交易地点等,一张标准的外汇期货合同:标准交割日,标准交割量,标准交割地点;4外汇期货交易只有价格风险,没有信用风险;5交易采用"美元报价制度";6交易的双向性;15、外汇期合约的内容有哪些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的标准化的合约;期货合约可借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合约组成要素:A.交易品种 B.交易数量和单位 C.最小变动价位,报价须是最小变动价位的整倍数; D.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涨跌停板;当市场价格涨到最大涨幅时,我们称"涨停板",反之,称"跌停板"; E.合约月份 F.交易时间 G.最后交易日 H.交割时间 I.交割标准和等级 J.交割地点 K.保证金 L.交易手续费16、什么是外汇风险它有哪些类型由于汇率变动致使外汇交易的一方,以及外汇资产持有者或负有债务的政府,企业或个人,有遭受。
第6经济学说史6亚当斯密
![第6经济学说史6亚当斯密](https://img.taocdn.com/s3/m/6c2dc72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5d.png)
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进入牛津大学——25岁 在爱丁堡大学作讲座——28岁主持格拉斯哥大学讲席(逻辑 学、道德哲学)—— 41岁游历欧洲大陆——53岁写成《国 富 论 》—— 64 岁 任 格 拉 斯 哥 大 学 校 长 ——67 岁 病 逝 (1790.7.17)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三分。
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 副校长等职务。
他还热情参加当地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1762年 5月被授 予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学 博士学位。
1764年初斯密辞去教职,改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同年2月 前往法国,先后去过图卢兹、巴黎、日内瓦等地。
对智慧和道德的仰慕使情操高尚,过分崇拜金钱和势力, 则会使道德堕落。
1766年斯密回到伦敦,大约有半年时间,他一面修订《道 德情操论》,一面为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搜集资料。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三分。
不读《国富论》不知 道应该怎样才叫“利 己”,读了《道德情操 论》才知道“利他”才 是问心无愧的“利 己”。
6.1.2斯密的生平、著作 和成功原因
(一) 生平
(二) 著作
(三) 成功原因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七点 三分。
亚当·斯密
Smith Adam
(1723~1790)
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和理 论体系的建立者。
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宗师。 他第一次把以前的 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 发展。
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 “圈地运动”促进了农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卷入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探析——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冷战思维因素研究系列文章之一
![中国卷入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探析——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冷战思维因素研究系列文章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dd395813ff00bed5b9f31dee.png)
段性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钮 维敢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 士后、 江苏省行政学院国际 问题研 究 中心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 , 主要从 事国际关系与金 融危机研 究( 北京 10 8 ) 蔡瑞艳 , 00 0 ; 南京大学历 史系博
一
大进 口来源地 , 仍保持美 国第 二大贸易伙 伴地位 , 与美第三大 贸易伙伴墨西 哥差距逐渐拉 大 。 且 国际金融危 机爆发前 的 2 0 0 7年 , 中货 物贸易 36 . 亿 美元 , 20 美 87 5 较 06年增长 1 . % 。其 中美 对华 出 28
[ 中图分 类号 ]D [ 6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5 0 (0 2 0 0 9 0 9— 1 1 2 1 )2— 0 0—0 5
[ 稿 日期] 0 1— 6—1 收 21 0 5
[ 基金项 目]20 0 9年 度 江苏 省社 会科 学基 金 青年 项 目课题 “ 际金 融危机 中的冷 战 思维 因素研 究” 国
主 义国家 , 在理论 上不会被 卷人 2 0 0 8年 以来 的 国际金 融危机 , 事实是 中国也深 陷 2 0 但 0 8年以来 的国际金 融危机 。究其原 因 , 主要 在于 以下几个方 面 。
一
、
中美 间经济 的相互依 存性 日益增强 决定 中国在 20 以来 的 国际金 融危机 中难 以独 善其 身 08年
商会 20 0 5年调查显示 , 7 % 的美 国公 司在 华赢 利 , 4 % 的公 司在华 利 润率 超 过其 全 球 的平 均利 润 约 0 约 2 率 。】 _根据美 国商务部最新 统计 ,0 7年 , 国超过 日本成为美 国第 三大 出 口市场 , 20 中 超过加拿 大成为美 国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布拉德福特•德龙(J. Bradford DeLong)的定义:金融危机是 布拉德福特•德龙(J. DeLong)的定义:金融危机是 指经济中大量的银行和公司破产或即将破产,当一个正在运 营中的银行或公司资不抵债或无力完成各项支付时,危机就 爆发了。当金融危机来临时,银行不愿意再向正在运营的公 司发放贷款,也可能公司已经破产或即将破产,无法再偿还 贷款;而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司不能再对某个项目进行投 资,因为银行随时会来催收贷款或者贷款已经延期了。 4. 迈克尔•楚苏多夫斯基(Michael Chossudovsky)的定义:现 迈克尔•楚苏多夫斯基(Michael Chossudovsky)的定义:现 代金融危机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为特征,而货币的贬值是 在投机者大规模的投机活动冲击下造成的,并且在资本市场 和外汇市场同时展开。机构投资者不仅能控制股票价格,而 且还能占有中央银行的大量外汇储备,威胁政府的霸权地位, 给整个经济造成极大的不稳定。 5. 其他学者的定义:所谓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上,由于 金融秩序不完善、交易风险管理水平差、市场机制不健全以 及国际游资的冲击等原因而引起的动荡现象。其表现为货币 市场银根奇紧、资本市场价格暴跌、企业信用破产、银行发 生挤兑或停兑、金融机构倒闭等。
• 五、俄罗斯金融危机 • (一) 危机概况 •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从250亿降为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从250亿降为 120亿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从3 120亿美元,下降了一半以上;每天的股票交易量从3 000 万美元~4 000万美元降为100万美元;政府财税收入继续下 万美元~4 000万美元降为100万美元;政府财税收入继续下 降,在8月为120亿卢布,9月下降为93亿卢布。 降,在8月为120亿卢布,9月下降为93亿卢布。 • 在风暴袭击下,人们担心自己的积累血本无归,于是纷纷涌 向银行,挤提存款。由于许多企业无力归还贷款,银行出现 大量坏账。几乎所有的大银行和许多中小银行都面临破产。 俄罗斯经济好不容易才出现的复苏迹象在金融风暴下荡然无 存了。在1998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起码下降了8%,8 存了。在1998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起码下降了8%,8 月通货膨胀率为43.5%。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谢姆瑞伊预测 月通货膨胀率为43.5%。俄罗斯经济部副部长谢姆瑞伊预测 说,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救援的话,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有 说,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救援的话,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有 可能达到230%,失业率上升1.5倍,据估计在莫斯科就有将 可能达到230%,失业率上升1.5倍,据估计在莫斯科就有将 近20万银行雇员被解雇了。 20万银行雇员被解雇了。
• 三、金融危机的性质 • 通过阅读金融史中有关金融危机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金 融危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性质: • (1) 金融危机往往肇始于“外部冲击”,即对宏观经济体系 的外部冲击。 • (2) 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运行中出现的一种金融动荡,并且 这种动荡在经济生活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带有蔓延性的金融 恐慌。这种金融恐慌表现为:资本外逃、外汇市场上出现抛 售本币的狂潮、本币大幅贬值、国际储备枯竭等造成国际清 偿力严重不足;国内金融市场银根紧缩、金融机构流动性严 重缺乏,人们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大量金融机构因挤兑而 接连倒闭;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狂跌等。 • (3)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由经济的周 期性波动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外 债规模超过一国承受能力、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国际投机资本恶意冲击等原因造成的。 • (4) 金融危机对经济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金融危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金融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 根据金融危机影响所波及到的区域范围,金融危机可以划 分为国内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区域性金融危机和全球 性金融危机。 2. 根据金融危机所研究的对象不同,金融危机可以划分为货 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等类型。 3. 根据引起金融危机的原因的不同,金融危机可以划分为投 机引致的金融危机、货币扩张引致的金融危机、预期引致的 金融危机和流动性不足引致的金融危机等类型。 现代金融危机往往是综合性的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 和债务危机常常叠加在一起,导致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 破坏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和深入的。
第六章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的界定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1.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elberger)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Kindelberger)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th)的定义:金融危机是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指 Goldsmith)的定义:金融危机是全部或者大部分金融指 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 ——短期利率、资产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 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是与金融景气相对 的一个概念。 2. 货币主义学者迈克尔•博多(Michael Bordo)的定义。博 货币主义学者迈克尔•博多(Michael Bordo)的定义。博 多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十大因素或十大关系:预期的变动, 对某些金融机构资不抵债的担币供应量的下 降排在第六位。
(二) 原因解析 对俄罗斯金融危机原因的剖析,对同样处于经济转 轨中的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经济改革政策失误。 第二,生产下降、价格飞涨。 第三,私有化与资金外逃。 第四,交易手段原始化。 第五,税收制度失效。 第六,债台高筑。 第七,金融投机活动猖獗。
六、巴西金融危机 原因解析: 原因解析: 第一,债务负担过重。一方面,巴西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巴西政府以高利率发行公债,高利率加大了政府偿债成本,使公 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巴西的公共债务对国 共债务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巴西的公共债务对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41%,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 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到41%,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达 到8%。另一方面,巴西推行所谓“负债发展战略”,依靠外债 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外债总额中短期外债所占比重较大。到1999 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外债总额中短期外债所占比重较大。到1999 年初,巴西外债高达2 300多亿美元,其中短期负债总额超过了1 年初,巴西外债高达2 300多亿美元,其中短期负债总额超过了1 500亿美元,仅利息负担每年就需要200多亿美元。对短期外债 500亿美元,仅利息负担每年就需要200多亿美元。对短期外债 的过分依赖,使巴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第二,高利率政策 给巴西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高利率抑制了国内私人投 资,致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同时,高利率政策加 重了巴西政府公共债务还本付息的负担;第三,缺少实现经济内 外均衡的政策搭配。巴西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利用高利率 政策来调整宏观经济,希望达到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双重 目标。根据丁伯根法则,这是无法实现的。高利率政策成功地实 现了前一个目标,但是却造成了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最终引发 了债务危机、财政危机和货币危机。
(二) 原因解析 第一,这些国家经济基本状况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贸易条 件恶化和经常项目出现高额逆差。1996年底,印度尼西亚 件恶化和经常项目出现高额逆差。1996年底,印度尼西亚 经常项目逆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韩国为5 经常项目逆差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韩国为5%, 马来西亚为6%,泰国为9 马来西亚为6%,泰国为9%左右;第二,过早推行资本项目 下的货币可兑换,使这一地区聚集了大量的流动性强的短期 资本,它们极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而出现急 剧的逆转,中小规模的东亚经济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资金流 入、流出的逆转;第三,东亚各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使它们 抵御外来影响的能力很差,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危机四伏; 第四,东亚各国经济模式的相似性使危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国出现危机,就迅速蔓延到其 他国家;第五,对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国际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投机技术的多样化和巨额短期投机资本 的存在,都为投机者的炒作提供了条件,而东亚国家缺乏金 融监管的经验更是使投机者屡屡得手。
四、亚洲金融危机 (一) 危机概况 主要表现为:(1)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主要表现为:(1)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巨大。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泰铢、韩 元、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 元、印尼盾和新加坡元分别贬值39%、36%、72%和61%(以 1998年 月底与1997年 月初的汇价相比较得出) (2)危机导致大 1998年3月底与1997年7月初的汇价相比较得出);(2)危机导致大 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 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例如,泰国和印尼分别关闭了56 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4 家和17家金融机构,韩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集团中有4家破产, 日本则有包括山一证券在内的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出现大幅亏损 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3) 和破产倒闭,信用等级普遍下降;(3)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 (3)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 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的私人资 本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净流入变为1998年的246亿美元净流出, 本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净流入变为1998年的246亿美元净流出, 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4)日元汇率的 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4)日元汇率的 剧烈动荡,造成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5)危机扩散蔓延到区外, 剧烈动荡,造成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5)危机扩散蔓延到区外, 为后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金融动荡埋下伏笔。在此之后,俄 罗斯、巴西等国相继发生金融危机。1998年 罗斯、巴西等国相继发生金融危机。1998年9月,美国长期资本 管理公司(Long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在这场危机 Management,LTCM)在这场危机 中出现巨额亏损,后由美联储出面组织大商业银行出资相救,才 免于倒闭;(6)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地区出现经 免于倒闭;(6)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地区出现经 济衰退,并在一些地区激起了政治动荡和安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