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望洞庭时的背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必备知识点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包含了三首经典的古诗,分别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必备知识点:一、作者及背景1.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望天门山》是他途经天门山时所写,展现了天门山的雄奇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情感。
2.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他的诗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他在杭州任通判时所作,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
3.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
《望洞庭》是他赴任和州刺史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描绘了洞庭秋月的美景。
二、古诗内容1. 《望天门山》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无论是晴是雨,都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赏析: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写作背景
刘禹锡望洞庭写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刘禹锡在赴和州刺史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诗。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的序中提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这段描述表明刘禹锡在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的秋天,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望洞庭》。
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望洞庭》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在诗中,刘禹锡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他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13张pppt)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望洞庭》古诗,作者刘禹锡通过描绘洞庭
湖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1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背景介绍:首先,我介绍了刘禹锡的生平和《望洞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
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逐句讲解:我逐句讲解了古诗的内容,通过讲解每个字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联系,让学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 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 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 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诗意
提问?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 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注意生词 02 注意语音语调 03 感受诗人的情感
朗读指导
目 录 《望洞庭》 〔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湖中有 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和:相互映衬。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朗读训练:我进行了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一步理解
古诗的情感和艺术价值。
图像辅助: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洞庭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
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
互动讨论: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一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6日
《望洞庭》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1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⑴,涵虚混太清⑵。
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
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
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
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只能白白的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是隐喻想做官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相助一臂之力。
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译文译文一: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译文二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诗歌赏析孟浩然早年有志仕进,曾人京求仕,失意而归。
唐时,士人要进人仕途,必须有达官贵人引荐。
此诗是诗人写给张九龄的,希望张荐引他。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曾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因事徙岳州,孟浩然此时游经岳州,故作此诗。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望洞庭》优课导学案_3
1古诗词三首《望洞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望洞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
“潭面无风镜未磨” 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
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
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教学目标】1.认识“螺”,会写“庭、潭、螺”。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品味背诵诗句,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学习、想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解题1.谈话导入: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
部编三年级上17课《望洞庭》精讲古诗 课件
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
语 文
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
上
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
册
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
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
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析古诗
望 洞 庭
拓展提高
2
0 2
1、哪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
3
什么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
三
年
湖光秋月两相和,秋天。
级
语 文
2、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
上
册
洞庭湖、秋月。
3、你能描述一下“两相和”的景象吗?
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悟诗情
望 洞 庭
拓展提高
2
悟诗情
0
2
5、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望
年
洞
三
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
庭
年
级
“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语
文 上
比喻
册
诗的大意: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
色交相融和,
新知讲解
2 0
潭 2
3
面 年
三 年
无 级
语
风 文
上 册
镜 未 磨 。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望 洞
潭面:指湖面。 庭
镜未磨:比喻洞
庭湖湖面平静,
湖中景物迷蒙。
诗的大意:
湖面风平浪静如
同未磨的铜镜。
新知讲解
2 0
遥 2
3 年
刘禹锡秋词解读
刘禹锡秋词解读第一篇:刘禹锡秋词解读刘禹锡《秋词》解读清河县第五中学郭丙超写作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这里,解读收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其中一首。
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开篇“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指出了历代文人的“悲秋”传统,秋之心谓“愁”,古人的悲秋既是对秋之飘零凋敝的感伤,也有对自身宦海浮沉、四处漂泊的慨叹。
承接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别开生面,给人以昂扬向上的蓬勃生气。
一“悲”一“胜”形成对照,突显出作者的阔达胸襟和非凡气度,胸怀和境界已非同一般。
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写景,以“晴空”为大背景,一只野鹤穿云而上,自然而然的引出结句抒怀“便引诗情到碧霄”,佳句天成,毫无斧凿痕迹。
晴空的干净辽阔恰是作者追求的自由无拘的理想境界,这“一鹤”即是作者自喻,“碧霄”则象征了作者的远大志向。
诗人虽然遭受打击,孤独无伴,却不坠凌云之志。
“排”、“上”二字极富力度,表达出作者不低头、不妥协的态度,排云上象征了作者无视排挤打击的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这首秋词融情、景、理于一体,气势昂扬开阔,境界非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处境,抓住关键字词和诗中意象由景到情,由情到理,从诗中体会那个昂扬自信、气度非凡的诗人的情怀。
第二篇:秋词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
诗人刘禹锡的诗望洞庭
诗人刘禹锡的诗望洞庭《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的一首诗作,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首诗作吧!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这首表达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诗作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吧!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名家点评五代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刘禹锡尚书有《望洞庭》之句,雍使君陶有《咏君山》之诗,其如作者之才,往往暗合。
刘《望洞庭》诗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雍《咏君山》诗曰:“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刘禹锡云:“遥望洞庭山水翠,折银盘里一青螺。
”山谷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意巧则浅,若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是也。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望洞庭》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望洞庭体裁:诗题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名字:刘禹锡年代:唐代描述: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翻译: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原文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赏析二:思想内容《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赏析三:艺术特色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望洞庭》教学设计篇一一、背景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
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
但是对学生来说,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片段描述:片段1:(读中悟)学生很喜欢读古诗,我激励数名学生朗读表演之后,同学们的朗读热情更是高涨,“我来读!我来读!”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给大家朗读。
我趁势继续叫了一位学生朗读,只听他响亮的朗读声让本来喧闹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
读毕,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赞扬他读得响亮,但我注意到有位学生不同意,他发言说:“这诗不是这样读的!”我因势利导,问道:“那你觉得该怎样读呢?”他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整个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而且似乎比刚才更加静。
于是我问:“大家觉得他俩读得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说:“他读得很轻。
”有的学生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有的学生说:“比刚才的更加有感情,刚才的太响亮了!”……“那你们觉得谁读得更好?为什么?”教室沉寂了片刻后,同学们顿时讨论起来。
学生普遍认为后面一位同学读得更加好,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洞庭湖宁静的景色。
朗读,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把书读熟,但读熟了还能怎么样?在朗读的训练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在朗读中发现并有所收获,最终做到朗读之中的领悟,不经意之间使学生感悟到了诗句的意境。
片断2:(悟中读)师:还有哪些词你能体会到洞庭湖的宁静?生1:“镜未磨”一词也让我体会到了洞庭湖的宁静。
刘禹锡创作望洞庭的故事
刘禹锡创作望洞庭的故事嘿,咱来说说刘禹锡创作《望洞庭》的故事。
刘禹锡啊,那可是唐朝的大诗人。
话说有那么一天,他来到了洞庭湖边。
那时候的洞庭湖,可不像咱现在看到的这样,人家那是原生态得很呐!刘禹锡站在湖边,那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波光粼粼的,就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天空都给映在里面了。
他心里就琢磨着,哎呀呀,这可真美啊!这湖水咋就这么清澈呢,清得都能看见湖底的沙石啦!他放眼望去,远处的君山静静地矗立在湖中,就好像是一个大盆景摆在那儿。
他心想,这君山也太独特了吧,就像是一个神秘的仙境一般。
刘禹锡就这么一边看一边想,这景色简直太迷人啦,要是不写首诗来赞美一下,那可真是太可惜了!于是乎,他就开始构思起来。
他想啊想,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湖水、那君山的画面。
他就像一个画家似的,在心里一笔一笔地描绘着。
他想到那湖水在月光下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肯定更加美丽,更加梦幻吧!就好像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他又想到那君山在不同的角度看过去,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看,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终于,灵感来了!他挥笔写下了《望洞庭》这首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你看看,这写得多好啊!把洞庭湖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咱想想,要是咱也站在那洞庭湖边,是不是也会被那景色给迷住呢?说不定咱也能写出一首好诗来呢!刘禹锡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不就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嘛。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要是也能多留意身边的美好,那我们的生活不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吗?就像那洞庭湖的景色一样,虽然一直都在那儿,但是只有像刘禹锡这样有心的人,才能真正发现它的美,并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
所以说啊,我们可得学学刘禹锡,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多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
别老是忙忙碌碌的,错过了身边那些美好的东西。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秋夜月光下的洞庭风光与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秋夜月光下的洞庭风光与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作品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及注释译文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看过去就像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作品赏析1、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诗人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湖光与秋月交相辉映的和谐画面。
月光洒在湖面上,与湖水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景象。
这里的“和”字用得极为工炼,不仅表现了水天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还传达出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和韵律。
2、次句:“漂面无风镜未磨”.此句用镜子的比喻来形容夜晚湖面的平静。
由于湖面无风,水面平静如镜,但又不是那种经过精心打磨的明镜而是略带朦胧,如同未磨的铜镜。
这种比喻既形象又贴切,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在月光下的宁静与朦胧美,3、第三、四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最为人称道的妙句。
刘禹锡的古诗25首
刘禹锡的古诗25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刘禹锡的古诗25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望洞庭_诗词赏析_唐_刘禹锡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 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 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 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 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 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 记录。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鉴赏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 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 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 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 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 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 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 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 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注释
1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3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 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 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 物模糊。 4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 “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及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及赏析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望洞庭》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
真的令人浮想联翩。
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创作背景《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
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1。
望洞庭古诗背景
望洞庭古诗背景
嘿,朋友!你知道这首古诗吗?那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它背后的那些事儿!
话说唐朝的时候,刘禹锡被贬官来到了南方。
那时候的他,心情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天空,阴沉又失落。
可就在这低落的时候,他来到了洞庭湖边。
哇塞,你能想象到那景色有多美吗?就好像老天专门给他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让他暂时忘掉了烦恼。
你看那洞庭湖的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这难道不像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内心那种平和安宁吗?湖水映着月光,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画卷。
那君山在湖中,不就像白银盘里放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吗?
刘禹锡站在湖边,心里肯定在想:“这大自然的美景,不正是对我心灵的一种慰藉吗?”他把这份美景写进了诗里,把自己的情感也藏在了字里行间。
我觉得啊,不只是一首简单的诗,它更是刘禹锡在困境中找到的一丝温暖和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对这首诗有了新的感受呢?。
《望洞庭》2
富有韵律
诗歌韵律优美,抑扬顿挫 ,具有音乐感,能够让读 者在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 美妙和魅力。
04
《望洞庭》的历史地位及 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
刘禹锡的《望洞庭》用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向读者展现了盛唐时期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 人文景观,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面貌。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望洞庭》中,刘禹锡不仅赞美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人与 自然的和谐关系。
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提供了写作风格和技巧的范本
刘禹锡在《望洞庭》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抒情和深 刻的哲理,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写作风格和技巧的范本。
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
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激发了众多文人的创作灵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 经典之作。
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望洞庭》具 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它所蕴含 的传统文化、美学思想、人文精神等元素 对现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美学价值
《望洞庭》以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韵味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极高的 美学享受,为现代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 借鉴和参考。
其他诗人对《望洞庭》的 评价及观点
同时代诗人的评价及观点
韩愈
认为《望洞庭》是“千古绝唱”,赞扬了刘禹锡的诗歌 才华和艺术成就。
白居易
高度评价《望洞庭》,称其为“诗中月”,并赞扬刘禹 锡的诗风“浑然天成,无斧凿痕”。
后世诗人对《望洞庭》的评价及观点
苏轼
认为《望洞庭》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其描绘的画 面和意境令人陶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写望洞庭时的背景
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通过描写秋夜月光下美丽的洞庭湖,抒发诗人对于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写《望洞庭》时的背景,欢迎阅读!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
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诗、诗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刘禹锡写《望洞庭》时的背景: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人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间年去来洞庭湖,据文献可靠的约有六次.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写下了所见的美景,作者观望洞庭湖的景色的角度刚好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抓住了最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了景物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诗意: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
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
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