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68ca51aa8114431b90dd885.png)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Ⅰ、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均温20℃以上,年降水量大约2000mm分布:赤道附近。
主要有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此外,还有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但其原因是沿岸有暖洋流经过,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代表城市:伊基托斯(秘鲁)、雅加达(印尼)、新加坡、拉各斯(尼日利亚)Ⅱ、热带草原气候特点: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夏半年为湿季,高温多雨;冬半年为干季,高温干燥。
分布:南北纬5°~20°之间。
主要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形成原因: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时受信风带影响。
代表城市:巴西利亚(巴西)、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恩贾梅纳(乍得)Ⅲ、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时高温多雨;旱季时炎热干燥。
每年6~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5月为旱季。
分布: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形成原因:雨季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旱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
代表城市:孟买(印度)、加尔各答(印度)、达卡(孟加拉国)、曼谷(泰国)、河内(越南)、海口(中国)Ⅳ、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形成原因: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代表区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Ⅴ、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代表城市:罗马(意大利)、巴塞罗那(西班牙)、亚历山大(埃及)、雅典(希腊)、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旧金山(美国)、洛杉矶(美国)、圣地亚哥(智利)、珀斯(澳大利亚)、开普敦(南非)Ⅵ、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43ff5295901020206409c0d.png)
中海的葡萄园
气温/℃ 30 15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0
-15
-30
-45 -60
100 1 4
罗马
7
10月份
0
案例3.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地 区,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0° 30°S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西风带 60°S 90°S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S
副热带高压带 30°S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90°S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赤道及其南北两侧,10°N~10°S
气温/℃ 30 15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0
-15
-30
-45 -60
100 1 4
伦敦
7
10月份
0
案例2.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分布: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地 区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90°N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90°N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90°N
副极地低压带 60°N
中纬西风带
60°N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314f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9.png)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赤道附近的太阳辐射较为集中,大气受到加热后上升,形成高温低气压带,即副热带高压带。
而两极地区太阳辐射较为弱,导致空气下沉形成低温高气压带,即极地高压带。
这样,地球大气中就形成了副热带低压带、副极地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一系列气压带。
气压带的存在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气压带的存在决定了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
在副热带低压带,空气升起形成对流,造成热带辐合带,这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区,常年有降水,气候湿润。
而在副极地高压带,空气下沉形成逆时针的盛行风向,形成亚热带辐散带,这些地区水分蒸发快,降水少,气候干燥。
极地低压带则常年呈低温状态,有大量的冰雪覆盖,长期寒冷。
其次,气压带的存在还决定了气候带的分布。
副热带低压带附近的气候带被称为热带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度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副极地高压带附近的气候带是温带气候带,年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极地低压带附近的气候带被称为寒带气候带,气温极低,有极长的极夜和极昼。
风带是气压带之间形成的水平气流,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有重要作用。
赤道附近的东北风和西南风吹向副热带低压带,带热带海洋的水汽和热量,使得副热带地区降水充分。
而极地附近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吹向副极地高压带,带走了副极地地区的辐散空气,使得该地区降水不足。
这些水平气流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形成了季风气候、干旱气候、冷润气候等。
总结起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决定了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从而影响了降水分布和强度。
其次,它们决定了气候带的分布,从而影响了气温水平和季节变化的明显程度。
最后,它们的存在还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理解和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助于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4be75a4e009581b6ad9eb42.png)
巴西利亚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巴西高原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赤道上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海拔高,相对同一纬
度的刚果盆地,气温 较低,降水较少。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阿斯旺
全年炎热干燥
降水量/毫米 气温/℃
600
30 °
500
15 °
400
0°
300
0 1 4 7 10 -60
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受热上升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莫桑比克
达尔文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1 4 7
气温/℃
30 ° 15 ° 0° -15 °
-30 ° -45 °
30 ° 15 °
0° -15 °
-30 °
100
-45 °
0
-60 °
1 4 7 10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观看 4幅景观图片,这些都是热带景观,想一想, 这些景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30 ° -45 ° -60 ° 10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少雨
气候特征
分布:北冰洋沿岸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47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13f4b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9.png)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自然现象受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下垫面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形成和运动规律复杂而多变,对气候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通常是指由同一气流或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上空的大气压力状况。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气压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带有所差异。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气压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气压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风向和风速:气压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
气压带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有所差异。
例如,在夏季,气压带会向北移动,使得中纬度地区吹向低纬度的南风;而在冬季,气压带会向南移动,使得低纬度地区吹向中纬度的北风。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盛行风系统。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风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风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降水:风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状况。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2b86721711cc7931b7164d.png)
课本52页活动
30°
0°
30°
• 南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和 信风的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 •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和副 热带高气压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注意:完整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在地球表面均匀的情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况下形成的。海陆分布出现后会是什么格局呢?
真实的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印度低压
•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切 断,形成亚洲(印度)低压
总结:气压带、风带由带状-->块状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形成亚洲(印度)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思考:
观察南半球的气压分布状况,是否还成 带状?为什么?
副极地低压带
盛 东
行 北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盛
南 行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海
陆 海 陆
陆
海
陆 陆 海 海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而且海陆 相间分布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高压 低压 夏季大陆升温快于海洋 这种不同的性质称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赤道低压 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热带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上课课件)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ea8e0f7f1922791788e8cd.png)
知识结构
大气环流概况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 期的平均状态。
基本类型:三圈环流→在近地面表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 特点:全球性(尺度)、规律性、长期平均状态等特点。 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根本原因)和地转偏向力
意义: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 了全球性的水热分布,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同时对天气和 气候有很大影响,对地表自然环境的影响起着巨大的作用。
动力原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 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 沉,则气压高。
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 (抬升)而成。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D 1.图示N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大气环流的形成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偏 太阳直射点 海陆热力 向力 南北移动 性质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主要内容
气压带、风带 的形成与分布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 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和具 备降温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主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主](https://img.taocdn.com/s3/m/f9931e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0.png)
D C
BA
B C
B
D
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
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测试1
1、图中A、B、C、D字所 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雨林气候 、 B 热带草原气候 、 C 热带沙漠气候 、 D 地中海气候 。 2、简要概括非洲气候类 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点:
(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状况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特点
气流以辐合上 升为主
全年高温多 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 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高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2)气压带风带对大陆西部气候形成的影响
气候类型
分布 规律
气候特 征
形成原 因
分布举例
热带雨林 气候
开普敦
悉尼
巴马角
旧金山 墨西哥城
新奥尔良
圣地亚哥 布宜若斯艾利斯
(2)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 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岸 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道的 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现:热 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 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 候
南北纬30° -40 °之 间大陆西岸
冬温和多 雨,夏季炎 热 干燥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80b536a6c175f0e7dd13707.png)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①假设地面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
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
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②假设地面均一,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
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气压带风带怎么影响气候
![气压带风带怎么影响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d117d828fab069dc5122014e.png)
气压带风带怎么影响气候1、气压带风带移动怎么影响气候先说气压带,分为低压带和高压带。
低压带气压低,气温高,气流以上升为主;高压带温度低,气压高,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
气压带移动,主要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之间由于存在气压差,所以会形成风带。
就拿地中海气候为例,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温低,但是降水比较多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热带草原气候特点: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情况和热带雨林气候相同,当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时,信风带控制,气候干燥,出现在热带雨林带两侧。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特点:两个带控制时都气候干燥,终年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天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气候干燥,冬天西风带控制下,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带来大量降水。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极地高气压带-------极地气候特点:高压带终年控制,寒冷干燥。
转换一下表达方式,如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特点:终年太阳直射,盛行上升气流,遇冷致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分布在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终年从西面海上带来湿润气流,降水分配均匀,全年湿润多雨,冬雨较多。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特点: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情况和热带雨林气候相同,当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时,信风带控制,气候干燥,出现在热带雨林带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特点:两个带控制时都气候干燥地中海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夏天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气候干燥,冬天西风带控制下,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带来大量降水。
极地气候成因:极地高气压带特点:高压带终年控制,寒冷干燥。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太阳直射,盛行上升气流,遇冷致雨。
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出现,终年从西面海上带来湿润气流3、五个气压带和风带是怎么影响世界气候分布的?压带和风带是怎么影响世界气候分布的(1)热带雨林气候。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802ae9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f.png)
第五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类型气流运动对气候影响举例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暖高压控制地区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地区寒冷干燥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项目对气候影响举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西风带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信风带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沛,降水较多夏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稀少,降水较少冬季风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影响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大气环流造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海陆分布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造成降水差异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因素的影响。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三、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1.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1)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典型案例(1)热带沙漠气候形成了荒漠景观,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常绿阔叶林景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5e47b657fd5360cba1adb5f.png)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气压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多晴朗天气,常年在高气压影响的地区气候往往是干旱的,如热带沙漠气候。
→低气压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成五致雨,常年在低气压影响下的地区的气候往往是多雨或湿润的,如热带雨林气候。
→信风和极地东风因为都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进行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在它们影响下降水偏少。
→西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进行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形成云致雨,所以西风影响地区一般是湿润的,如温带海洋性气候。
→背风海岸降水较少,若风从海洋吹来,空气湿润,降水较多,如东亚南亚季风来自海洋带来丰沛降水。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的地区被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的交替影响,会出现干湿季交替的气候特点,如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典型地区是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分布在10°——南北回归线之间,典型地区是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分布在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典型地区是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典型地区是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典型地区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有怎样的作用?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有怎样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76bc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1.png)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有怎样的作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以
下是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的形成和移动直接影响降水分布。
例如,赤道低压
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副高压带通常是降水较少的干旱
地区,而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低压带附近通常
是降水较多的地区。
2.风带的形成和移动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副热带高
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副高带是一种阴风带,吹来的风
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和降水。
而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之间的副低带是一种西风带,靠近地面的风流向东方,影
响着气候和天气。
3.季节移动导致季风的形成。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太
阳直射位置的南北变化,副高带和副低带也会随之南北移
动。
例如,印度次大陆夏季吹来的季风风向是来自副热带
高压带北部的海洋,而印度次大陆冬季吹来的季风风向是
来自副低带中的内陆地区。
这种季风风向的改变对当地的
气候和降水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4.风带和季节移动对气温也具有影响。
大陆性气候带的形成
主要受到副低带和副高带的影响。
在季节移动过程中,冷
区和暖区也会随着副低带和副高带的变化而移动。
这种气
温变化对季节的转变和气候带的划分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们决定了降水的分布、风向的变化、季风的形成以及气温的变化,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2f228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d.png)
60°
5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全年温和湿润 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30°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冬冷夏热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20°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湿季多雨 全年高温 雨季多雨
10°
• 此外,人类的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 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
①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② 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D 02
• 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比热容,因而
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
• 大陆上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 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降水,温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来自不同纬度的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OA
•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气流,气温由 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
OB
• 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气流,气温由 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 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
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 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A 02
• 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 起不同的气候;通常情况下,纬度越高, 温度越低
•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热能源泉,地面
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C 02
•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9da9014f242336c1fb95e5f.png)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
。
二、季风环流
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明显改变的 现象。
2、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
600N:副极地低气压带
冬季
北大西洋
亚欧大陆
600N
冰岛 低压
亚洲 高压
东北季风
00
北太平洋
阿留申 低压
西北季风
300N: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
北大西洋
亚欧大陆 东南季风
(左)偏转
东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 北半球西南
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向 风;南半球
右(左)偏转
西北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 北半球东北
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 风;南半球(左)偏转Fra bibliotek东南风
性质 冷干
温湿
干燥
思考三
上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 影响的理想模式,如果我们考虑了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3)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有利于 粮食作物中_水__稻__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使 得该地区_水__旱__灾害频繁,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第三节 第四课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①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 降水稀少;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
②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吹向 高纬→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干燥。
气压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分布(纬 成因 度位置)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先以温定带
热带气候类型
后以水定型
热带季风气候最多月降水>500mm 热带草原气候最多月降水<500mm
先以温定带
亚热带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后以水定型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海洋气候:各月降水均匀
温带海洋气候
先以温定带 温带大陆气候
典型地区:西欧(达极圈附近)、北美南美 西海岸、澳大利亚东南、塔斯马尼亚岛、新 西兰南北两岛
温带海洋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南北纬40 ° ~60°大陆内 陆 典型地区: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 阿根廷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短、气温高,降水 较少集中于夏季
1、大气环流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特点: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3)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
热量差异。
4)意义: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使全球水热平衡;是 形成天气的基础 。
单圈环流
1、假设一个条件: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
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
C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 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
(双选)1、图中风带⑥是: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AC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A.东北风 B.西北风
4、条件更换为: 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月
冰 低岛 压大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蒙极古--西地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亚欧大陆
太阿低留压申 平
60N
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高压——气流下沉——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暖湿气流、气温降低——多雨: 西风带
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干冷气流、气温升高——少雨: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东南风 D.西南风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1.甲在北 半球,乙在 南 半球;
2 . 气 候 类 型 : 甲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乙 地中海气候
。
(°c) 30°
A
20° 10°
B
(mm)
600 500
0°
400
-10°
300
-2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影响
• ④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类型(南北延伸、 南北更替)
•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先以温定带、后以水定型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0℃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大
太
亚速西尔
高压
洋
副 亚亚热洲欧带(印大高度陆)气低压压 带 平 夏威夷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后以水定型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有大于100mm的月份, 温带大陆气候没有
(°c)
甲
30°
20° 10°
乙
(mm)
600 500
0°
400
-10°
300
-20°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Βιβλιοθήκη 西风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南 北 对 称
LOGO
气压带的成因、特点:
分布 气压带
成因
属性
0度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气流上升
30度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 动力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高原和高山气候
特殊地区气候的成因分析
• ①4个地方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澳大利亚和中美洲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
•
受海洋信风、地形(山地迎风坡、地形雨)、
暖流的影响
• 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
地形(东非高原)影响
• ③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地形(安第斯山脉背风坡、雨影区)、风带
高原山地气候
90°
极地高
极地气候(苔
气压带
10 原、冰原)
70°
极地东风带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大
60°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太
60°
副极地低 气压带
5 性气候 9
40°
西4
30°
3
20°
洋
2
10°
高原山 地中海气候 地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50°
8
温带季 风气候
平
35°
7 亚热带季
风气候
25°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北极
赤道 南极
间在
存理
在想
的状
热态
力下
环,
流地
赤道
球
赤
道
和
两
极
三圈环流
2、假设二个条件:
地表是均一的、考虑自转、 不考虑公转(太阳直射赤道)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高 低 相 间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6、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形成的气候
极地气候: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
典型地区:我国秦淮以南, 韩国和日本38゚N以南(美 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巴西南 部、阿根廷东北,澳大利亚 东南)
分布: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典型地区:地中海黑海沿岸、 美国西南、智利沿海、澳大 利亚西南和东南
分布: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高压
洋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 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最 为突出。
亚速尔 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三、季风环流
① 季风: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 期,随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 西南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典型地区:我国秦淮以北、 朝鲜和日本38゚N以北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