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试题]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dde3fa581b6bd97e19ea2f.png)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 当某种物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则该物品的()。
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 某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如果物品的销售者想使该物品的销量增加10%,则需将物品价格()。
A 增加3%B 减少5%C 减少10%D 增加10%3. 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型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区域是()。
A 价格相对较低的区域B 价格相对中等的区域C 价格相对较高的区域D 不能确定4.某厂商的边际成本为MC= 2Q+3,则其平均可变成本AVC为()。
A Q-5B Q+3C Q+8D 2Q+35. 民航机票打折销售属于经济学中的()。
A 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C 三级价格歧视D 四级价格歧视6. 一般地,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与平均收益(A R)有下列()关系。
A MR<ARB MR>ARC MR=ARD 不确定7. 一个完全垄断厂商在目前的产量水平下,边际收益为12美元,边际成本为15美元,它应该怎样做才能增加利润?()A 价格和产量同时减少B 提高价格和产量C 增加产量,降低价格D 提高价格,减少产量8.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衡量的是()。
A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B 规模报酬C 边际收益递减D 边际技术替代率9. 寡头市场的突出特征是()。
A 产品是同质的B 产品是有差异的C 厂商之间有策略依赖性D 厂商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10.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由()给出。
A VMP曲线B MP曲线C MR曲线D MC曲线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给出你的理由)1.将社会资源平均分配是帕累托有效的。
2. 所有沉没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3. 当垄断厂商实施一级价格歧视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大。
4.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趋于平等。
三、问答题1. 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身边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32cbb869941ea76e58fa04c6.png)
利用经济学原理瞧身边的现象2010年02月16日星期二 19:02经济学不就是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的理论,它只就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的工具,帮助拥有它的人去分析问题,做出决策。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两方面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
在此,对于“经济”的理解就是广义上的。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只有了解面临的选择,并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关于时间的权衡取舍:曼昆在第18章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与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与更重要。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
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就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
人的一生就是很短暂的,要就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您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与追求。
愿每个人都好好利用个人有限的时间资源。
政府管理方式的权衡取舍:政府也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间作出合理的选择,所以就有了我们经常见到的我国政府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实际上就就是选择了“效率”,当然政府会在必要的时候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缩小差距,但不管怎样,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势力就是绝对超过中西部地区的。
当前政府更加强调公平,强调民生,体现了政府管理价值取向的变迁。
《经济学原理》第20章指出“当政府实施一些政策来使收入分配更平等时,它扭曲了激励,改变了行为,并使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政府这样做要付出相当的成本,更显得公平的可贵与来之不易。
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此原理旨在说明“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在人们做出决策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
父母供孩子读书的机会成本:笔者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父母很有远见,一定要供我们读书。
都读书去了,家里务农没有帮手,父母很辛苦劳累,母亲腿脚不好只能坐在田里锄地,乡邻们说,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应该在家里种地以减轻负担。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资料讲解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e2edaf76c66137ee0619b4.png)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
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 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解释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3e799158fb770bf68a5523.png)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现象解释----------------公有资源人人都在倡导保护环境,可为什么空气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城市道路为什总是拥挤不堪能够采取哪些可行的办法为什么大多数高速公路旁都有垃圾,而人们自家的院子里却很少有为什么有的生物(例如黄牛)能够得以延续,而有的(大象)却濒危灭绝了呢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其中蕴涵的经济学思想也是非常丰富的。
上述几个现象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公有资源”相关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谈及公有资源,不得不提一个经典的寓言----“公有地悲剧”故事讲的是一个小镇上的许多人靠养羊为为生,大部分时间里羊在镇周围的草场上吃草,这块地被称为镇公有地。
没有一个家庭拥有土地。
相反的,镇里的居民集体拥有这块土地,允许所有的居民在这块土地上放羊。
集体所有权很好的发挥作用,因为这块草场很大。
只要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有良好草场的土地,镇公有地就不是一种竞争性物品,而且,允许居民们在操场上免费放羊也没有引起问题,镇上的每一个人都很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的人口增加,镇公有地草场上的羊也在增加。
而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是有限的,土地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
最后,土地上放牧的羊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土地上寸草不生。
由于公有地上没有草,养羊不可能了,而且,该镇曾经的羊毛业也消失了。
许多家庭失去了生活得来源。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悲剧的呢实际上,公有地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外部性。
当一个家庭的羊群在共有地上吃草时,他降低了其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的质量。
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有多少羊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使羊的数量过多。
如果牧羊人可以共同行动的话,他们就应该使羊群的繁殖数目减少在公有地可以承受的规模,但没有一个家庭有减少自己羊群规模的激励。
从公有地悲剧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一个人用公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公有资源的享有。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83b65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f.png)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在日常生活中,微观经济学无处不在。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和行为,而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可以是家庭、企业、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消费、生产和交易行为。
首先,微观经济学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购买决策,比如买什么样的食物、衣服、电子产品等。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价格、质量、个人偏好等因素来做出购买决策。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这也会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
比如,当某种商品供应过剩时,价格往往会下降,这可能会促使我们增加购买这种商品的数量。
其次,微观经济学也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决策。
对于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人来说,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做出是否投入生产的决策。
对于已经在生产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微观经济学也可以帮助他们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微观经济学也影响着我们的交易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交易,比如买卖商品、签订合同等。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交易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达成双赢的交易,从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告诉我们,市场价格的形成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也会影响着我们的交易行为。
总之,微观经济学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消费、生产和交易行为。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经济生活。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faf0e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6.png)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做出决策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许多经济学原理和现象。
首先,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
根据供求关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往往会上涨;相反,当供应增加时,价格往往会下跌。
这一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例如,当其中一种商品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如热门电影的票价在首映日会比其他日子高。
相反,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供应过剩,价格往往会下跌,例如季节性水果在产量丰富时价格会相对较低。
其次,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其中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每做出一项选择,都会面临机会成本的考量。
例如,当我们在考虑是去看电影还是去健身房时,我们将会权衡看电影的娱乐和健身锻炼的机会成本。
理性的决策者将会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
此外,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中的另一个原理。
边际效益是指每额外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边际效益递减则指随着投入增加,额外产出逐渐减少。
这一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体现。
例如,当我们吃饭时,刚开始吃一口往往能带来较大的满足感,但随着吃的量增加,每一口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弱。
再次,市场失灵是一个常见的经济学现象。
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或分配不公平。
一个例子是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的影响超出了市场参与方之间的直接交易。
例如,当一些厂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超过了社会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市场价格无法反映出这种外部影响,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
另外,需求弹性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需求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有助于我们预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通常能够更容易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例如,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如奢侈品,可能会出现需求下降的情况。
微观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
![微观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https://img.taocdn.com/s3/m/aad9386b7e21af45b307a8a4.png)
微观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理论,亦如艺术般,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同样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那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必然隐含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
理论的研究,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的归纳,实际行为的成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来依托。
因此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才会使理论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获得长远的进步。
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更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指导现在的生活行为,并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就能够对我们平时的生活行为,特别是经济生活行为起到了规范和指导的作用,所谓“学以致用”,正是如此,我们要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我们过去的生活行为,分析我们现在的生活行为并加以指导、规范和规划,并预测我们的生活行为。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地来谈谈四川农大成都校区的手机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吧。
中国国内的手机卡主要有两种: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我国手机卡市场为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其中两大寡头即为中国移动公司与中国联通公司。
这两大寡头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组织内部必然会采取各种战略与策略来分割与占有市场。
例如,市场选择战略与市场竞争战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与促销策略等。
我们在这里不从理论上讨论中国移动公司与中国联通公司这两大寡头内部的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定价、定产量策略所采取的依据与不同的措施。
大学生市场在手机卡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份额,所以,中国移动公司与中国联通公司不然会采取各种各样、多层次的措施来争取与占有这个大学市场或获取相对更大的市场份额。
首先,他们必然通过广告、传单等各种方式来传播该公司手机卡的信息,以让大学生消费者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
这里的沉没成本是指大学生获取该信息所已消耗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哪个公司让大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多,即其所支付的沉没成本也就更多,那么它必然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或在市场中占有更加有利的地位。
因为大学生在购买手机卡时,必然要筛选他头脑中已有的对手机卡的相关信息,即他已支付的沉没成本,对他尚未获取的信息,即莫须有的沉没成本,必然会放弃,所以信息的成功传播对公司手机卡的销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浅析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434b6e561252d380eb6eaa.png)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浅析外语系应用英语10620133 蔡颖聪摘要: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关键字:微观经济学警示语中国股市重庆火锅博弈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
在生活中我们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微观经济学现象,下面就具体说说几个生活中见到的例子。
“严禁践踏草地”,似乎在公共场所起不到什么震慑作用,想踩的还是踩,而当改成“凡抓到践踏草地者,奖赏200美金”,草地就没有再被践踏过。
其区别就在于,原来是把公众当作被监督和潜在惩罚的对象,人或多或少都有破坏欲,越是被束缚、约束,越会去违规,这种警示语将管理者和人们的利益(在能否践踏草坪上)在潜意识里对立了起来,使之是冲突的,矛盾的;警示语修改过后,200美金的奖赏激励那些不会践踏草坪的人主动监督,并约束了原本就有践踏倾向的人不去践踏。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PPT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e1b306c281e53a5802ffc9.png)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 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 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 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 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 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 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 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 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 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 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至此,对苹果树数量减少现象已分析完毕,可能影响因素还 有多个,我的分析可能会不全面。
就像企业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在选择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所放弃的使用 同样的生产要素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同样王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场 之后,再进行购买,是要付出代价的。老奶奶逛完菜市场之后,会得到有关商 品价格的信息,然而获得信息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这是寻找 信息的成本。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 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老奶奶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 用的金钱(如磨损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时间就是成本。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 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实现。所以, 人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如果做出决策是不去寻找信息,作为随机决策, 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但如果用过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寻 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于收益,其行为也是非理性的。如果我们把多寻找一 点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多获得这点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 收益,那么,正像工业企业一样,寻找信息应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 时就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精选5篇)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2508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3.png)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精选5篇)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范文第1篇【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新挑战;进展趋势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重要是讨论经济资源的利用,包含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等,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整个经济体系的进展与走向;而微观经济学则是讨论个体经济和活动,譬如独立的生产个体户如何合理调配资源,才略使得单位资源所制造的利益最大化或者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如何利用有限的收入条件购买到更多实惠的产品。
讨论显示,微观经济学在进展过程中受数量分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进展的。
1微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思想概述微观经济学指的是以资源稀缺为前提,讨论个体或企业的资源调配方式,并分析这种调配方式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讨论重要分成三个部分:经济部分、市场福利部分以及策略部分。
经济部分重要包含消费者经济理论以及企业经济理论;市场福利部分重要包含市场局部均衡理论、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策略部分包含信息经济学、拍卖设计论、博弈概念论等。
所以,微观经济学从内容上更多地体现了数字化趋势,而非文字化趋势,尤其是对于高级的微观经济学,基本是用公式和方程来进行假设和结论。
方程公式相比几何语言虽然不足直白,但是其逻辑严谨性和推理应用性都比较强,得到的结论也精准牢靠、有理有据。
所以微观经济学在进展过程中所用到的讨论方法一直都是数量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思想早已经渐渐融入到微观经济学讨论当中[1]。
2微观经济学在现代碰到的新挑战微观经济学自建立进展到现在,理论已经特别丰富,其讨论的内容也很多而杂。
假如抽丝剥茧,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重要方面:(1)市场经济方面:微观经济学重要包含供求关系理论、市场势力分化和结构理论、市场核心理论、市场不确定性理论。
这个系统中的市场均衡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都是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讨论范围。
(2)个体经济行为:从个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重要包含消费者理论、企业经济理论、企业竞争理论。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797b14be011ca300a7c3901a.png)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由P=MU/ 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
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 或MRS12<P1/P2 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答:若MRS12>P1/P2 ,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 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 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 曲线、APL 曲线和MP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 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 以后又下降的趋势。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 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 曲线和APL 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L 曲线。
由于MPL=DTPL/DL ,所以,当MPL>0 时,TPL 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 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 时,TPL 曲线达到最高点。
换言之,在L=L3 时,MPL 曲线达到零值的B 点与TPL 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
此外,在L<L3 既MPL>0 的范围内,当MP'L>0 时,TPL 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 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 时,TPL 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 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 '=0 时,TPL 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 时,MPL 曲线斜率为零的A 点与TPL 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2ea47040912a216147929cd.png)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
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
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学习生活专业资料
![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学习生活专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c5f58c31b765ce040814cc.png)
price
经济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up to get it)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什么是经济学?
咋整呢?
后来一个叫亚当.斯密 的哥们发现:资源 (能源、食品、产品 等)是有限的,而人 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 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 望呢?这是一门很能 忽悠人的学问。于是 经济学就这么诞生 了……
什么是经济学?
quantity
(balanced quantity ,balanced price)
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学习生活
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学习生活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我们可以做什么?
什么是经济学?
基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中级阶段, 资本家用手中的资金借贷给那些穷人, 等到穷人已经用借贷的钱创造出更多 的财富的时候,资本家于是发动“经 济危机”,将穷人们洗劫一空,俗称 “圈羊运动”。
而然且而,为只认有识了一到得种生行活到动中这的边权种际衡东利取益舍西大是于重所边要放际的成,弃本因的,为一人东个们西理只性有。决了当策解者了做才他出会们采面任取临何这的项选一行择动,。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某优认也种秀识许东 教 到 你项西师人在的神们新决成马面闻策本的临中是都权听,为见衡到例了鬼取过得去舍,如到吧本在,它!身世而并界是放没经弃有济否的告中上东诉日西我本大们人学,是人美时们国,将人会的决或竞策应争该对者做手应出。什该么认决策识。 我这却就自 是到己说想,伴了人随整们整会着两对每小激时励一!做种出反可应。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实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b7cd0ba1700abb68a882fb28.png)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得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得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得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得一些涉及经济现象得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得现象当生活中得一些商品涨价或者就是降价,只就是模糊地知道就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得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得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得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得位置,几年前在我得家乡还就是会瞧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就是让我感到惊奇得就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得时候有得却被砍掉了,最初只就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就是比较浅显得,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就是苹果这一类得农产品得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就是在MC=MR=P得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得,刚开始得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就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得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得数量也就是逐步增多得,市场上苹果得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与供给决定得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AC2)*Q2〈0,但这时果农们还就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得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就是理性得,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3-AC3)*Q3〈(P3—AVC)*Q3<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得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之生活现象
![微观经济学之生活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f4d5ed350912a216147929b9.png)
从校园生活谈经济垄断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都很多,以至于没有一个单独的卖方或买方能够影响该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力量决定价格。
而当市场环境中只有一个或几个生产厂商,但有很多买方,则形成了垄断。
那一个或几个厂商具有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接下来,开始对学校这个环境之中讨论。
分为以进货量下几种情况讨论:1. 假设学校对于学生是一个彻底封闭的市场环境2. 假设学校在大市场环境中仅仅是一个小部分1.(1)首先,就第一种情况开始讨论,若学校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即可以把学校看做一个完整的市场。
学校内的商铺即可看作生产厂商,同学们即为消费者。
那么首先假设学校内只有一个卖水果的商铺,而假设所有同学都会吃水果。
则毫无疑问,该商铺形成了完全垄断。
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该商铺该如何决定自己的产量(即进货量)及定价,来是自己获得最大利润。
P*Q* 在上图中,市场需求曲线D 就是该商铺平均收益曲线。
同时MR 为边际收益曲线,AC 为平均成本,MC 为边际成本。
(2)假设学校之中有几家水果店共同竞争。
则这些厂商构成垄断势力。
不妨假设学校有4家水果店,在水果的市场需求曲线为Q=a-bP (如图),,而四家中的任意一家水果店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比市场需求弹性大的多。
、倘若其中一个商家A ,要将价格从稳定价格P0提高到P1,而销售量不会像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降为零,原因:1.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比如有的同学住的宿舍楼距离A 店比较近,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宁愿花更多价钱去买A 的水果;或者还有可能是A 的水果品种与其他点不同,导致消费者会不惜花更多的钱也去购买A 的水果2.有可能别的几家水果店也会提高价格。
从而,A 面临的需求就取决于它的产品与其他几个竞争者的产品的差别以及相互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而其需求曲线大致如图所示。
价格 数量D=AR MR MC AC价格价格数量市场A商家由图中A商家的需求曲线以及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便可得出其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以及售价。
微观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一)
![微观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b5d3de9610a6f524ccbf85cd.png)
微观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渐渐的我们发现,百姓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变高。
慢慢的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储蓄,拿钱生钱的想法就渐渐的成为了我们的想法。
有些人为了给自己的钱找一个合适的归宿,开始去求助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打理,毕竟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在很多人眼里,金融理财师对于金融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非常熟练的,而金融知识对于一般人来说又是非常高深的。
但是其实,金融知识虽然有一些在道理上听起来是非常有高深的,但是这些知识却能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得以浅显的应用,那么今天老师就先来给大家来简单的讲讲微观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很可能看完以后您会对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感到豁然开朗。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简单的来说之所以叫微观,是因为研究对象往往是某一个个体,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当研究个体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这个对象的供给和需求等经济活动会发生哪些变化。
简单的举个例子,今年苹果丰收了,苹果的价格会怎么变。
又比如,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那么对于大米的需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常的来说,老百姓更关注一件商品的价格。
而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件商品而言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于这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所谓供给,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该商品的产出量。
而需求呢?则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外部环境对该产品的需求量。
一供一需两者共同决定了一件商品的价格。
如果供给增加,需求不变,这时供大于求,该商品就会出现降价,所以对于有一些商家而言,为了保护自己商品的价格不至于短期之内大幅贬值,往往会出现控制产量或者销毁多余库存的决定(把卖不完的牛奶倒到田里)。
而如果需求增大,而供给不变时,该商品的价格就会出现上升,所以有一些厂商也会有意去制造一些供不应求的假象,来让自己的商品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反观价格也其实也能影响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对于一般的商品而言,价格上升往往会出现需求下降的情况,而反之价格下降则会出现需求上升的局面,这些浅显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是,这个需求的变化有时候也不是线性的,而有一些商家也会利用这些非线性的变化来寻求更高的收益。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198fc914791711cc7917ef.png)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关于《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经济现象背后都蕴含者微观经济学的知识。
本文利用序数效用论里的希克斯分解工具研究两大运动鞋品牌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变化, 为运动鞋厂商应对价格竞争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消费者选择; 希克斯分解;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一、前言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经济现象, 背后都蕴含着微观经济学理论。
利用经济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实用的结论, 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相关微观经济学概念理论综述(一) 微观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它研究如何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最大限度来满足人的无限多样化需求。
经济学从研究对象上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层次。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 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来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以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二) 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量化为具体数字, 其大小可以测量。
该理论认为每个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都是独立的, 不受其他商品消费量的影响。
该理论对效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强调绝对效用, 但是由于其商品效用独立性的假设, 该理论无法研究几个关联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瓦尔拉斯, 英国的杰文斯和德国[国别是否为奥地利]的门格尔。
(三) 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相反, 该理论认为效用无法量化为具体数字, 其大小不能测量, 但可以排序。
也就是说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将其消费的所有商品给他带来的效用进行排序, 或者说消费者可以对任意两个商品给其带来的效用, 进行比较。
序数效用论可以解释消费者在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选择行为,主要采用采用无差异分析法, 强调的是相对效用。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9bf139783e0912a3162a0a.png)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这是同学的回答,我认为主要观点已回答,给大家参考:美国作家写的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个画家总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
于是,他和朋友策划了一个骗局,宣称该画家已死,并请一些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狂轰乱炸式的赞扬。
于是,这些原本卖不出去的画价格狂升,他们着实发了一笔财。
但却无法以原来的身份生活并作画了。
按经济学原理策划了此事,如何分析此事,答:在这个案例中,人死的画属于供给无弹性商品,由于Es=0,无论价格如何变动,其供给量也是不会变化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所以,消费者都会认为其是极其珍贵的商品,无法复制,所以价格狂升,作家发了一笔横财。
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香烟的价格如何影响大麻这类非法毒品的需求。
香烟税的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烟草与大麻是替代品,因此,高香烟价格鼓励使用大麻。
与此相反,许多毒品专家把烟草作为“毒品之门”,它引导青年人享用其他有害物质。
大多数数据研究与这种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发现降低香烟价格与更多使用大麻是相关的。
换句话说,烟草和大麻看来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
要分析该案例,必须掌握两个基本原理:(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在本案例第一段,对香烟制造商征税,从而提高香烟价格,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增加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试题] 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浅析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
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AC)*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11 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P—AC)*Q<0,但这时果农们还是会继续种植,因为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本之间222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会成为沉淀成本,这样的决策对于果农们来说才是理性的,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当降到P3时,果农们就会放弃种植了,因为(P—AC)*Q<(P—AVC)*Q<0,果农们已无利可寻,33333 如果还不停止种植,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收回,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
而事实上,只要果农停止种植,就会将可变成本将为0,显然,此时不种植要比种植强,便会出现果树被砍,数量减少。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至此,对苹果树数量减少现象已分析完毕,可能影响因素还有多个,我的分析可能会不全面。
从机会成本角度浅析生活中的小事对于身边的一个小事,也是很普遍的一件生活琐事,现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我家住在三楼,一楼有一对老夫妻,生活过得很滋润,也很让人羡慕,白天会出去散散步,去菜市场转转,晚上也很充实,在广场跳交谊舞。
五楼的王叔叔则是位上班族,只有在早晨他出去上班和傍晚回来时才会碰见他,只能说年轻时是需要奋斗的。
有时傍晚我会跟妈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就会遇见一楼的奶奶和五楼的叔叔,但他们买菜的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
老奶奶买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场逛个遍,察看不同摊位的蔬菜质量价格,最后择优而买,有时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场去买。
王叔叔则要简单得多,就近碰到合适的则买,很少花时间去逛菜摊和进行比较,那么,老奶奶的这种做法是否比王叔叔的实惠呢,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会觉得老奶奶更节俭,更聪明,因为毕竟是在比较了多家摊位之后,会得出,去哪家买会更便宜,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越多。
但是我的这种观点现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并不正确,他们的行为方式都是理性的。
就像企业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在选择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所放弃的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利润。
同样王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场之后,再进行购买,是要付出代价的。
老奶奶逛完菜市场之后,会得到有关商品价格的信息,然而获得信息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这是寻找信息的成本。
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
老奶奶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用的金钱(如磨损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时间就是成本。
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实现。
所以,人无法做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如果做出决策是不去寻找信息,作为随机决策,决策失误的概率很大,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但如果用过多的金钱与时间去寻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于收益,其行为也是非理性的。
如果我们把多寻找一点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多获得这点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收益,那么,正像工业企业一样,寻找信息应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时就实现了经济学家所说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买菜方式不同正在于他们的搜寻成本不同。
如前所述,搜寻信息的成本包括实际支出(鞋子磨损或坐车费)和时间。
假设实际指出可以忽略不计,搜寻成本可以用寻找信息的机会成本代表,机会成本是为寻找信息而消耗的时间的其他用处,或这种用处带来的收入。
因为一楼的老奶奶已退休,颐养天年,无事可做,她的机会成本为零,即为寻找信息而花的时间并没有其他用处。
当然,如果花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做家务、其他活动,或引起疲劳,则成本就不为零了。
所以,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老奶奶逛菜摊买到物美价廉的菜是一种理性行为。
也许,逛菜摊、讨价还价还会给老奶奶带来无限乐趣呢~(这是有可能的,因为老奶奶的孩子不在身边,这样出去逛逛可以和更多的人打交道,聊聊天)上班族则不一样了,假设王叔叔上班每小时可得收入20元。
如果他逛菜摊买到的菜比不逛菜摊买到的才便宜20元,那么,多逛一小时菜摊,边际搜寻成本为20元,边际收益20元,那么,他用一小时逛菜摊寻找信息就是合理的。
但是,现实中,逛一小时菜摊的收益没有这么多,那他逛菜摊就是非理性的。
所以,他总是就近菜摊随便买一点。
所省下来的时间能带来的收益大于逛菜摊的收益,当然也是理性的。
通过机会成本便可以理解老奶奶和王叔叔的行为。
从价格需求弹性浅析身边的小事购物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现象有时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现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浅析。
在平时收到的宣传单或报纸上,有着花花绿绿的广告版面,从新店开业到学校招生、快餐店的打折券,再到某商场跳楼大甩卖,各种各样的促销信息堆积如山。
最常见的当属大型百货商店的促销广告了,关于季节性新品上市和清仓促销信息,诱惑着消费者的眼球。
常见的现象是,名牌服装和家具等以高收入的白领阶层为目标消费者的商品占了大半部分。
相反,像一些过日子必须用得着的日用消费品则很难在大型百货公司的促销单上觅到踪影,即便是偶尔找到个别生活必需品在促销,但大部分都在后面加了一个“限量发售”的小尾巴。
从我的购买经历来看,在我被日常消费品的促销吸引去了之后,也会顺便看看其他稍高档的商品,在我看来,他们只是为自己的高档商品吸引顾客群而已。
那么,为什么大型百货公司商店不对生活必需品进行打折呢,答案很简单,虽然贵点,但消费者不得不买的商品就没有降价的必要。
像食品这类的生活必需品,反倒是居家附近的超市里打折的频率远远超过大型商店。
实际上,在我看来,超市跟大型百货商店走的是同一路线,超市也是通过对蔬菜、水果肉类的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眼球,把消费者吸引到店里来,再通过销售其他昂贵的商品以确保超市有充分的赚头。
这实际上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对不同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的把握。
商场在做促销计划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价格变动对销售的影响。
根据价格需求弹性=(P/Q)*(?Q/?P),如果将价格降低10%,需求会提升10%,亦即Ep绝对值会大于1,那么总的销售额是会增加的,能够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反之,即使降价10%,而需求增长不到10%的话,亦即Ep绝对值会小于1,那么打折反而会导致销售收入萎缩。
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将服装的价格降低10%,而需求能够提升10%以上的话,则此衣服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度较高;相反,价格降10%,需求没有明显变化,就表明此衣服的需求对价格的变动无弹性。
若Ep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对商场来说总收入还是增加的,若Ep绝对值小于1,需求缺乏弹性,则商场总收入减少。
食用油类和食品类等生活必需品无论价格如何上涨,其需求都不会有大幅度变化,因为对生活必需品等商品来说,其价格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不敏感。
相反,奢侈品的价格如果很高的话,其需求就会大幅下降,但是因为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场便可以采取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后再打折,会让消费者充分享受打折带来的利益与满足感,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因为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这样也会使得商场收入增加,因此这类商品常常都会光荣地登上打折排行榜。
电影院也一样,对于那些比较清闲的人来说,她们会选择找打折电影票,她们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低,因为他们即使花时间看电影也不会减少他们的收入,而对于那些好不容易才抽空看场电影的人来说,即使晚上电影票价较贵,也不得不选择在晚上去,早晨的时间属于弹性时间,所以票价要卖得便宜些,买电影票的人便会增多,这样才会使电影院收入提升,晚上的时间属于非弹性时间,所以票价要卖得高些,即使票价很高,也会有一部分人仍然来看电影。
价格需求弹性会决定我们消费者的总支出变化和商场的总收入变化。
像我们这些20出头的大多数年轻人,是迷迷糊糊、莽莽撞撞就过了20几岁,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也留下了许多依然不解的疑问。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门叫“经济学”的学问。
随着经济学的日渐成熟和发展,这门学问中的理性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当中,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无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上例便可看出。
个人理解,经济学就是一门有关个人选择的科学,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