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2.品味含义丰富的词语,揣摩人物思想感情。3.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感受那份浓浓的师生情谊。教学重难点
探究藤野先生“伟大”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入题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恩师的指导,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不仅给予他的学生——一位异国的学子学业上悉心指导,更给予他的这位学生人格甚至国格上的尊严。他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他的学生带来旅途中的温暖。他就是藤野先生,而这位学生就是中国的大文豪——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藤野先生》1.(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时的一位老师,在日本学习期间,藤野先生给予鲁迅许多关爱。所以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年的鲁迅对他的这位恩师一直念念不忘,他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师深情读屏显课文37 段):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2.师提出问题:一位普通的医学教授,和鲁迅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为什么在鲁迅的心目中却是“伟大”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探究“伟大”的内涵
请大家阅读第6—23 段,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典型事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师总结。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真挚诚恳正直无私
了解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由上可知,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老师。
2.请同学们继续研读课文6—23 段,请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读出了藤野先生对学生鲁迅怎样的关爱?探究在鲁迅的眼里和心里藤野先生“伟大”的原因。
请同学画出能够体现“伟大”的句子并作分析。“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是商量的口气,透出藤野先生的和蔼)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添改讲义,说明藤野先生认真负责,连文法的错误,也订正。说明他对鲁迅很关心。)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
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从这段文字我们不仅读出藤野先生的严格要求,更读出他的耐心指导,委婉批评,表明他很注意保护鲁迅的自尊心。)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作为一名医学教授,他当然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但是为了不伤害“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这是对我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
小结:
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藤野先生,他治学严谨,热情真诚,给予留学中的鲁迅学业上悉心的指导,令年轻的鲁迅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所以鲁迅先生深沉地感叹。
请齐读37 段。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深入探究:师问:同学们你们遇到过像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吗?同学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了自己难忘的几位老师,他们也和藤野先生一样,学业上
给予了我们悉心指导,非常和蔼可亲,但是从你们老师的评价,我听到的词汇是“慈祥、和蔼”,没有一个人用到“伟大”。为什么鲁迅却说藤野先生“伟大”呢?我想一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我记得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评价他的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怎样的一件事令少年魏巍觉得蔡老师是伟大的?请大家推想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最感动于他人的帮助?(最困难的时候,常言道:患难见真情)那么留学的日本的鲁迅有怎样的遭遇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
看视频《鲁迅的留学的原因与目的》
继续探究“伟大”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那么初到日本的鲁迅所见所感如何呢?
请同学们阅读1-5 段,从文中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也就是鲁迅行踪变化的词语,以及能体现鲁迅心情或感受的句子。
在东京看到的是什么?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鲁迅非常反感。对东京很失望。
去仙台路上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处地方?“日暮”这个词大家联想到了哪句诗?想到了那个成语?
生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抒发的是一份浓浓的乡愁。年轻的鲁迅在异国留学,这份乡愁我们容易理解。
“日暮”这个词还容易令我们想到“日暮途穷”这个词,鲁迅是1902 年来到仙
台读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1902 年之前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作为战败国向日本割地赔款。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北京城沦陷三个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资料记载,500 名妇女不堪凌辱,集体上吊自杀。所以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摇摇欲坠的大清国。
“水户”是明朝朱舜水客死的地方,鲁迅对这位反清复明的志士景仰的同时,难免也会产生实现理想前途茫茫的感受。
到了仙台又怎样?在仙台受到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
宿操心。那么作者是不是满心欢喜满心感激呢?
不是,作者用了一句“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弱国国民的辛酸,对人家的帮助,他感觉是一份同情。
小结:
从上面文字我们读出:初到日本的鲁迅心里是失望的郁郁寡欢的,那么到了仙台开始学医生涯的鲁迅,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24—31 段,考虑以下问题:文中写了哪两件事?
结合具体词句,谈谈鲁迅的感触及对他的影响。生答: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1. 生答: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 师讲“日俄战争”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 年——1905 年,日本和俄国为
侵占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东北地区,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驻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