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合集下载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

历史上的今天: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人类史上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市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全球首次在政府主导下成功预报地震并且有效减少人员伤亡的地震。

1970年初在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上将辽宁省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域,1970年又同时成立了辽宁省的地震工作机构,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支野外综合探测队,11个专业地震台站,8495个业余地震前兆测报点组成的地震预测预报队伍。

1974年6月7日至6月9日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上辽宁有关地震专家提出了渤海北部可能发生5至6级地震。

1974年11月25日东北三省地震趋势会商会上明确指出辽东半岛大连-营口地区是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

1974年12月22日辽阳参窝水库库区发生4.8级地震后在1975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震情会商会上认为这个4.8级地震并不是预期要发生的地震,在辽宁南部地区仍有可能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而且估计在1975年上半年发生可能性更大。

1975年2月3日18时开始辽宁海城-营口一线区域接连发生多次有感地震活动后认为在辽东半岛上即将发生大地震,随后在1975年2月4日00时向辽宁省省政府发布了相关的预报,1975年2月4日上午10时辽宁省政府正式向各级政府发布通报要求辽东半岛各级政府居民近期做好防震措施,当时大连,营口,海城等多地居民搭起防震棚或者组织在户外观看电影以躲避地震。

这次大地震受灾人口约400万人,建筑破坏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这次地震造成1328人遇难,1.8万人受伤。

这次大地震的成功预报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由政府主导+民间群测群防是本次地震得以成功预报的主要因素,另外其次这次大地震震前也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观测到。

这次地震有大量的前兆现象被发现,首先是动物异常,在1974年12月10日至1975年1月1日辽宁出现了数百条冬眠的蛇爬出洞穴被冻死的现象,另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鱼群跃出池塘的现象以及大量老鼠逃跑的现象。

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

中国地震和火山分布图

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 胶东历代地震警示录: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地震北海。

后魏太和十九年二月乙未地震,牟平虞邱山陷,五所一处有水。

宋庆历六年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屡震,海底有声如雷,九月登州言有巨木三千余浮海而出。

十月京东两河地震,登莱尤甚。

金宣宗兴定二年二月庚申地震自东南越月屡犯莱州。

元至元四年二月山东诸路地震,有声如雷。

至正三年十二月胶州及属邑高密地震。

六年二月潍州北海县胶州即墨县地震。

永乐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登州各属地震,有声如雷,至十二月晦方止。

大震五十有,小震无算。

七年正月二十日复震至三月十四日止。

八年登州宁海诸州县自正月至六月疫死者六千余人。

正统十年二月十三日蓬莱地大震,是月小震凡九。

正德十二年九月乙卯济青登莱四府地震。

嘉靖三年春正月即墨地震。

二十五年九月初二日宁海文登地震,有声。

二十七年八月十二日登州地大震,城为之崩坏,民庐舍无算。

隆庆二年三月戊寅登州地震。

万历八年文登万石山崩。

二十五年冬蓬莱地震,有声哼哼如车音,良久乃至,莱阳文登成山卫同时皆震。

二十六年春蓬莱地震者三。

福山县志稿记二十六年正月初七八日地震,二月二十九日复震。

二十七年三月蓬莱地震者再,莱阳亦震 。

福山县志稿记二十七年三月三日地震,十一日又震。

三十年冬十二月福山地震 。

三十一年八月福山地震有声。

三十二年十二月福山地震。

三十三年七月福山地震。

三十七年二月福山地震,如雷,七月复震。

天启元年秋文登地震。

四年正月日晕春栖霞地震,自东北来有声。

崇祯七年五月栖霞莱阳地震,星陨有声。

莱阳县志记崇祯七年春沙滩见来自海岛鼓翼杀杀声五月地震。

十五年七月地震,有声,蓬莱栖霞狼入城。

顺治四年莱阳浅水庄地裂深数丈无际。

八年四月二十六日黄县、莱山巨石崩,声闻数里。

康熙三年八月十七日莱阳地震四年春文登地震七年六月十七日有声如雷自东北来,全省地大震城垣庐舍倾圮无算,人畜压毙不可胜记 ,蓬莱地裂涌白沙黑水。

六月福山兜余村西井水上涌,有声如雷,乡人焚香号祝乃息。

六月十八日,七月十七日,八月十八日屡震。

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

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

民间预测地震的⽅法 ⼏乎每次⼤的地震后,都会涌现⼀批“预⾔帝”,他们因为“成功”预测到了某次地震⽽倍受追捧。

为什么民间科学家总能预测得准?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民间预测地震的⽅法。

民间预测地震的⽅法 民间地震预测⽅法⼀:动物预测 在古代,⼈们就注意到动物能预报地震。

唐代的《开元占经·地镜》就记载:"⿏聚朝廷市衢中⽽鸣,地⽅屠裂"。

1975年2⽉4⽇,我国辽宁省海城发⽣7.3级地震,震前有许多⼈发现鸡、鸭、⽺等20多种动物活动出现异常情况,纷纷上报地震部门,为地震部门及时作出临震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前,英国科学家也撰⽂证实,蟾蜍可能具备"某种预报地震的能⼒"。

研究⼈员称,蟾蜍的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类,因此它们可能在地震发⽣前句发现了从地下排放出来的⼤量氡⽓或反常电离⼦,所以仓皇逃⾛避难。

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灵敏度⽐⼈类强得多,它们能⽐⼈类更早感知到⼀些异常现象,从⽽达到预报灾害事件的可能。

有⼈分析,如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断层⾯之间具有的强⼤磨擦⼒使之产⽣⼀种每秒仅⼏次⾄⼗多次、低于⼈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那些感觉⼗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作出反应,⼈类便会看到动物的⼀些异常举动。

对于动物的反常,民间有⼏句顺⼝溜这样总结: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骡马不进厩,猪不吃⾷狗乱咬。

鸭不下⽔岸上闹,鸡飞上树⾼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叼着⼩⿏跑。

兔⼦竖⽿蹦⼜撞,鱼跃⽔⾯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民间地震预测⽅法⼆:地震云预测 对于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法,我国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昼中或⽇落之后,天际晴朗,⽽有细云如⼀线,甚长,震兆也",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也写道,"天晴⽇暖,碧空清净,忽见⿊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不散,势必为地震"。

准确探知地震:仕途张衡的另类“屠龙术”

准确探知地震:仕途张衡的另类“屠龙术”

准确探知地震:仕途张衡的另类“屠龙术”准确探知地震:仕途张衡的另类“屠龙术”魏芝敏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地震。

悲痛之余,人们不禁城郭、卸任主簿后,张衡回到家乡。

这期间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多次辟他为幕僚,但张衡始终不就。

个中原委,不甚清楚,但根据张衡一生的出入进退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决不是张衡不想做官。

事实上,这时安帝尚幼,邓骘以大将军兼舅舅的身份辅政,大权在握。

而东汉后期无论是外戚辅政,还是宦官专权,朝政都是十分黑暗的。

人们对这种架空皇权的现象十分不满,张衡在《陈事疏》中就曾劝顺帝要掌握“刑德八柄”,做到“威自上出”,这可能就是张衡不肯应邓骘之辟的原因。

在家的三年中,张衡逐字逐句地琢磨《太玄经》义,为研究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问题铺垫了理论基础,不但如此,他在文学、绘画等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因此被时人誉为“南阳通人”。

张衡的名气越来越大,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安帝诏拜张衡为郎中,三年之后迁为尚书侍郎,一年后再迁为太史令,在九卿之一太常手下掌管“天时、星历”。

张衡本“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先前的积累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他自然高兴,除了太史令的日常工作外,“遂乃研核阴阳,但5世策略:进,可以以此为阶升官加爵,实现兼济天下之志;退,可以修身养性,独善其身;持中可以借职务之便继续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是在新的形势下糅合儒、道两家人生哲学的产物,较之退隐自然要优越得多。

正是有着这样的仕途波折,也正是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张衡更加孜孜不倦、将势就势,利用太史令之职继续进行天文学研究。

东汉时期,我国中原一带经常发生地震,据史书记载,从公元92年到139年,京城洛阳等地先后发生过20次地震,其中6次是破坏性较大的地震。

张衡目睹地震后的惨状,痛心不已,在完成太史令的本职工作之余,他还收集各地的地震情况,记录各地震情,以便能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情况,并立志研制出能够预测地震的仪器,解救黎民于水火。

中国历史大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大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大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大地震,以下是其中一些记录:
1. 陕西岐山地震:发生于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这是中国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

2. 甘肃金城、陇西地震:发生于东汉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地震时,“二郡山岸崩,地陷”、“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

3. 山西洪洞、赵城地震:发生于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9月17日),这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

4. 陕西华县地震: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这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死亡人数估计在83万至89万人之间。

5. 宁夏海原地震:发生于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左右,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十分巨大,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余震甚至持续了3年!强烈的地震把大山都震得滑坡侧移,有的大山被推动了几公里之远!约24万人在地震中丧生。

除了以上几次大地震外,中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很多其他大地震,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甘肃武都地震、四川松潘地
震、河北三河地震、云南嵩明地震、辽宁海城地震、云南丽江地震等等。

这些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促进了人们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的完善。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福建。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我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至少把伤害降到最低最低。

因此,我倡议所有看到这个留言的同学都可以自己去查一查防震防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向家里和周围的人宣传。

不管这个预言是真是假,福建总是发生台风和地震总是真的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生命。

谢谢大家了,也请大家转发一下,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 ?? ?? ?真正的是: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四个城市。

借此机会向你介绍一下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质学家李四光预测的地震带是哪些?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

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没有资料显示,李四光有过“中国4大地震”的预言

没有资料显示,李四光有过“中国4大地震”的预言
历史上是罕 见的。
() 2华北平原地 震带 。南 界大 致位 于新 乡——蚌 埠一线 ,北界 位 于燕 …南侧 ,西界位 于太, l /l Yf 东侧 ,东界位 于下辽 河—— 辽东
既然 如此 ,还是让 我们借这
个机会 ,对 我国的地震 带做一 个
大 致 的 了解 吧 。
级 地震 9次 ; 8级地震 1 。 同 次
77 — . 地 震 5次 ; 以 上 地 震 9级 8级 1 。 次 ( 汾 渭 地 震 带 。 起 河 北 宣 3 ) 北 化 — — 怀 安 盆 地 、 来 — — 延 庆 怀 盆 地 , 南 经 阳 原 盆 地 、 县 盆 向 蔚
差 ×X× 没 有 震 了 ” “就 。 差 X X X没 有 震 了 ”这 一 句 中
的 2 条地震 带上 。这里 , 们着 3 我
重 了解一下 “ 华北地震 区” 。 “ 华北 地震 区”包 括河北 、 河
的 X X X,一般 都是预 言传播者
所在 的城市 。 唐I 地震 给国人带来 了难 以
南、 山东 、 内蒙 古 、 山西 、 西 、 陕 宁 夏、 江苏 、 安徽 等省 的全部或部 分
通都很发达 的地 区 ,地震 灾害 的
威胁极为严重 。
华 县 80级 地 震 都 发 生 在 这 个 .
带 上 19 9 8年 1 张 北 62级 地 门 .
华 北 地 震 区共 分 4个 地 震

比如 ,李 四光教授指示 编制
震 也在这 个带 的附 近 。 有记 载 以
的 《 中国主要构造体 系与震 中分 布 图》 该图于 17 。 9 0年编制完成 , 图内标 地震危险 区的地带或地 段 , 国内首创 。 图当即 内部发 属 该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文字记载。

强烈地震的重复率很低,只有在长期积累资料后,才能了解其活动规律。

关于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之历史资料中国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也有记述。

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早期的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地震历史记载究竟始于何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太平御览》引《墨子》中帝舜时(约公元前23世纪)“地震泉涌”的记载,但其可靠性尚有争议。

《国语》和《史记》中记载:“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西周三川(泾、渭、洛)皆震。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内容比较具体,一般认为是可信的。

除零散的记载外,中国历史上还曾有地震资料汇编,如北宋(公元977年)李昉所编《太平御览》的《咎征部》自周至隋(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618年)共录地震45条。

13世纪马端临选《文献通考》里的《物异考》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地震资料 268条。

1725年出版的蒋建钧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的《地异部》记载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公元 1722年的地震、滑坡和地裂654条。

在内容上,中国的历史地震资料不只限于地震现象,还涉及地震成因的哲理、地震前后和地震时的伴生现象,局部地区的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民房抗震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经验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这些资料虽然有不实之处,但通过系统整理,客观分析,却能反映当时人民企图减轻地震灾害的思路。

历史资料的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急需提供有关地区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为此,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用两年时间,查阅了8000多种历史文献,搜集了包括880余次破坏性地震的资料,于1956年编辑出版了两卷《中国地震资料年表》。

中国地震历史

中国地震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中国历史上发生强度较大的,以及在人类认识、预测和抗御地震方面具有历史影响的地震主要有:●公元前780年,陕西岐山发生地震。

这是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

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川即今陕西的泾河、渭河、洛河。

估计震级达7级以上。

●公元前7年11月11日,北边郡国发生地震。

据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京师即今陕西西安。

汉时北边郡国包括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内。

●138年2月28日,甘肃金城、陇西发生地震。

据考证,这次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张衡的候风地动仪)记到的破坏性地震。

当时地动仪放在洛阳,距震中约700公里。

●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赵城发生地震。

这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

此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

震级约8级或更大。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地震。

这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此震极震区长轴与渭河地堑方向一致。

估计震级约有8级或更大。

●1605年7月13日,广东琼山发生地震。

据史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

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历史上最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郯城发生地震。

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级估计为8.5级。

据记载,“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发生地震。

这是北京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

震中裂度为Ⅺ度,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北京城内故宫破坏严重。

●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发生地震。

震级估计为8级。

震中烈度Ⅹ度强,破坏面积纵长500公里。

在一个8级地震的震中区附近再次发生8级地震。

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赵城地震。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中国历史地震的背景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素有“天下第一震”之称。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地震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历史地震的记录和相关情况。

地震记录的起源地震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人们对地震的记录主要体现在文献和史书中。

《左传》记载了公元前685年发生的“闾丘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次有确切记载的地震事件。

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地震记录日益完善。

明清时期的地震记录明清时期是中国地震记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对地震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地质学家李时中的地震著作《河图洛书疑解》。

此外,明清时期的史书和官方文献中也有大量的地震记录,为我们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明代地震记录明代的地震记录较为丰富。

根据文献记载,明代共发生了约200多次地震,其中包括一些重大的地震事件,比如明穆宗时期的浙江舟山地震和明神宗时期的嘉靖大地震等。

这些地震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灾难。

清代地震记录清代的地震记录同样非常丰富。

清代政府将地震记录作为重要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地震观测机构。

清代的地震记录主要包括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等基本信息,为研究历史地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近现代地震记录与古代相比,近现代地震记录更加系统、准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观测和记录的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地震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近现代地震记录的关键在于地震测量技术的进步。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地震测量仪器,这极大地提高了地震观测和记录的准确性。

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地震观测网络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近现代地震事件的特点近现代地震事件相对于古代来说更加频繁,也更加严重。

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

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

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
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非常丰富。

在古代,人们对地震的认知有限,通常将其视为天灾之一。

然而,即使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仍然留下了许多关于地震的记录。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在这部史书中,有多处关于地震的记载,如“黄帝轩辕氏一百年,有熊地裂”、“夏帝发,名后敬,或曰发惠。

七年,陟。

泰山震”、“夏帝癸,名桀。

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

斟挕(古地名)地震”等。

此外,《国语》卷1也记载了公元前780年的一场地震:“周幽王二年(公元前七八零年),西周三川皆震。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在古代,人们对地震的描述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如“天裂地裂”、“天摇地动”等。

但是,这些描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地震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总之,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非常丰富,为我们了解地震的历史和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间预报地震的歌谣或方法

民间预报地震的歌谣或方法

民间预报地震的歌谣或方法
民间预报地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歌谣。

以下是一首民间预报地震的歌谣:
地动山摇多惊心,震动山谷待提醒。

一声霹雳闪亮天,地震将至来提醒。

水井内水悠悠荡,地震来临波浪狂。

儿女在山居住牢,预感地震避祸福。

观天跃马堂前舞,火旺烟熏事平安。

这首歌谣通过描述地动和一些自然现象,来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民间的预测方法往往不科学可靠,不可盲目相信,仍需依靠专业机构的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准确预报。

李四光预测“徐州地震”背后的真相-徐州论坛彭城社区

李四光预测“徐州地震”背后的真相-徐州论坛彭城社区

李四光预测“徐州地震”背后的真相-徐州论坛彭城社区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四光预言四大地震带”的说法,大概这样的:“李四光先生预测了四大地震带,其中三条都已经发生了震,其中包括唐山大地震等,而第四条就在XXX处。

”这里的XX处,一般都是说话人的所在地了。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又开始流传起来了。

诚然,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加强预警机制这是人们抗灾救灾做好心理准备的必然条件和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

但是,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的消息,仔细观察起来并非像帖子传的那样神乎其神。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

李四光的理论及其本人,曾经多次成功预测过地震,但却没有发现科学文献记载李四光具体预测了四大地震。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与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本所的前身地震地质大队是由李四光部长亲自组建的。

我作为一名建所初期来所工作的老同志,与李四光部长有过多次接触。

他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

在建所四十周年之际,我不禁缅怀起这位我们所的缔造者和他对地震工作的贡献。

一、地震地质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在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地震地质工作是否应采取这样几个步骤:第一,要摸清这些断裂带中哪几点或哪几段现今还在活动;第二,确定这些断裂带的伸展地区、方向和范围;第三,参考历史地震资料,看是否沿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地震特别多而且强烈;第四,围绕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进行精密大地测量和微量位移测量,并设置地震观测网,进行微观的、宏观的地震观测工作;第五,对上述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现今地应力分布的情况和活动方式,从而明确它们和当地地震的关系,并确定震源的所在和它们分布的范围。

这样,就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的趋势。

李四光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构造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地震地质的研究,从而演义了他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故事。

我国古代地震记录与抗震救灾研究

我国古代地震记录与抗震救灾研究

我国古代救灾防灾记录与研究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和地震灾害进行斗争,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地震记录。

早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古人的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

<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

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

当年陕西发生一次大地震,<诗经>上作了详尽的描述,其大意是:闪闪的电光,轰轰的雷鸣,这种不祥的描象,多么叫人不能安宁。

千百条河流在沸腾,巍峨的山顶在塌崩,高岸变成了低谷,深谷变成了丘陵。

<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

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

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

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

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

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

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始终把救灾防灾政策,也就是史书上说的“荒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

一、报灾勘灾报灾,指向官府报告灾情,宋代称作“诉灾”。

勘灾,宋代称为检视或检放,指地方官吏或同上级乃至朝廷派遣的官员共同勘查核实受灾范围、程度。

秦汉以来,地方发生灾荒,都要及时逐级向上直至朝廷如实报告。

官员在复查核实时,往往把轻重灾情分十分定级。

宋代报灾最初没有时间限制,往往“秋诉夏旱”,或者“冬诉秋旱”,也就是在收割之后再报。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正月,朝廷出台了报灾时限:凡荆湖、江淮、二浙、四川、岭南百姓向官府报告水旱灾害,夏灾四月三十日,秋灾八月三十日为最后期限。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

地震的历史记录与研究地震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是地球内部活动的反映。

通过对地震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提高对地震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一、古代地震记录古代的地震记录主要来自历史文献和地理学考古学调查。

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关于地震的文字记载,如《尚书》中就记载了夏桀时期的一次大地震。

此后,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地震事件被载入史册,如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等。

除了中国,世界各地也有大量的古代地震记录。

希腊的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记载了地震,并提出了地震是地下水体流动所导致的假设。

古罗马的卢克莱修斯则认为地震是由地下火山引起的。

这些古代的地震记录为后来的地震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二、现代地震记录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地震记录数量大幅增加。

地震观测站的建立和全球的卫星监测网络使得地震的记录更加准确和全面。

地震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信号的特征来研究地震活动。

地震记录的核心是地震图表,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震源深度等信息。

例如,我国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每天都会发布地震速报,提供地震最新信息。

同时,地震学家还利用地震图表来分析地震的频率、分布和规律,找到地震孕育区和活动带,以及评估地震的危险性。

三、地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通过地震的历史记录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

地震主要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而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源机制的解算,地震学家可以确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和能量释放,进而推测地壳板块的运动方式和构造变化。

地震研究对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至关重要。

通过对地震的规律和危险性的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地震安全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几秒到几十秒内提供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逃生和自救的宝贵时间。

中国古代地震知多少

中国古代地震知多少

孙 建 华/ 文
尽 管 人 类 已 经 对 大 自然 进 行 了 巨 大 后 方 志 发 达 起 来 . 震 也 被 作 为 灾 异 生地 震 18次 . 均 不 到 四年 就 发 生 一次 . 地 地 1 平
改 造 . 是 在 变 幻 无 常 的 自然 面 前 . 类 记 人 志 中 . 震 史 料 大 大增 加 但 人 地 却 又 显得 那 么 渺 小 人 类 的 历 史 . 是 ~ 就 除 了这 些 官 修 的 正 史 、 志 外 , 多 方 许 足见 两 汉 时 期 地震 之 频 繁 在 这 些 众 多 的 地 震 中 . 为 严 重 的 是 较
年 来 . 们 的祖 先 顽 强 地 和地 震 灾 害 进 行 人 们 带 来 了 巨 大 的损 失 我 斗争 . 留下 了历 史 悠 久 的地 震 记 录
早在公元 前 1 9世 纪 . 中 国 古 人 就 开
两 汉 时 期 : 然 灾 害 的 群 发 期 自
两 汉 时 期 的 地 震 发 生 有 着 鲜 明 的 特
部 与 自然 的 抗 争史 中 国是 一 个地 震 频 发 私 人 写 的 笔 记 、 录 、 说 和 诗 文 集 中也 以 下 几 次 : 元 前 7 杂 小 公 0年 6月 1日. 山 东 在 的 国 家 . 记 载 的地 震 达 上 万 次 这 些 灾 有 地 震 的 记 载 .而 且 往 往 附 有 生 动 的 描 的诸 城 昌乐 一 带发 生 了 7 地 震 当时 的 有 级
举 世无双 的 . 世界 上最悠 久 、 完 整 的 是 最 了 75级 地 震 , 害极 大 。 据 《 汉 书 ・ . 损 根 后 灵 记 灵 四年 春 酒 泉 地震 历 史 资 料 如 此 众 多 的震 灾 也 给 古代 帝 纪 》 载 “ 帝 光 和 三年 秋 一 表氏地百八十动. 涌水 出. 中 官 寺 民舍 皆 城 顿 . 易 处. 县 更筑 城 郭 ”

李四光预测过中国的四次地震?三次已经发生了!

李四光预测过中国的四次地震?三次已经发生了!

李四光预测过中国的四次地震?三次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地震预测(李四光当年预测4次地震分别是(转载) )连云港市位于郯城-营口地震带。

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

郯庐断裂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这个地震带上发生过的地震有: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据说,李四光前辈去世前,念念不忘的就是郯-庐地震带,他曾经预测,一旦发生地震,其毁灭性可能是唐山大地震的好几倍。

连云港市东海县“亚洲第一井”。

把探测地震的仪器探头放到地下5公里深处,那就能直接感受地震前期应力改变信息。

因为深度就是发震层的顶部。

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对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显得十分重要。

李四光当年预测4次地震分别是:唐山四川邢台临沂四个中有三个唐山四川邢台已经地震过了……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5时29分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

继这次地震之后,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 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发生了6级地震。

从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

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

中国历史地震记录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无数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

中国历史上的地震记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地震的危险和灾难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和安全。

本文将从地震的历史背景、历史地震记录、地震防震工作三方面进行介绍。

地震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坐落在两个板块间的国家,这是我们频繁发生地震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中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地层结构极不稳定,这也为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另外,地震经常会与火山爆发、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交织在一起,产生更加严重的灾难。

历史地震记录: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地震的书籍是《春秋左传》。

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在荥阳战役中,正值地震,史书上记载有“地震蹙仓”。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记录地震的方式,即在碑刻上刻上发生地震时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例如,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马蹄寺石刻,记载了公元689年7月28日发生在武威一带的一次强烈地震,造成当地千人死亡。

近现代以来,中国发生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地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市发生了一次里氏7.8级的特大地震,造成了24.9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

这一地震的严重性震惊了全国,并催生出了中国地震防灾减灾的改革和发展。

地震防震工作: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震防灾减灾工作,逐步实施了几项重要的措施,大力推进了地震预测、防震减灾等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到地震信息,并发出预警信息。

此外,各地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和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力求能够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地震记录充分证明了地震是一种危险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破坏和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地震防灾减灾是我们国家安全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领域,需要我们的全民参与和支持。

古代预测灾害的民间经验

古代预测灾害的民间经验

古代预测灾害的民间经验
- 地震预测:根据现代地震学理论,古人把天光看作地震出现的前兆表象,也是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

地球的地核和地幔层中温度极高,而且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这样会使得地核中产生一部分想要逃逸的自由电子,这些电子聚集在温度较低的地壳层的下方。

为了平衡这些电子,在地壳的外部就会聚集大量的正电粒子。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绝缘层被强大的作用力所破坏,这就会让这个绝缘层被破坏,地壳下层的自由电子就会和那些正电粒子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其作用机理和雷电相似,因此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而地震波从地幔和地壳的交界处传递到地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天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地震光的出现是会先于地震被人们感知到的。

- 洪水预测:通过观察河流的水位变化和水流速度来预测洪水的到来。

当水位迅速上升且水流速度加快时,可能意味着洪水即将来临。

- 干旱预测:通过观察云层的形态和颜色来预测干旱。

当天空中的云层变得稀薄、分散或呈现出特定的颜色时,可能意味着干旱即将来临。

- 台风预测:通过观察海洋的水位变化和海浪的高度来预测台风的到来。

当海平面异常升高且海浪变大时,可能意味着台风即将来临。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民间经验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限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拥有更先进的灾害预测和预警系统,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及时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1966年以前,国内地质学界并没有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工程地震、地震监测、地震调查、地震学研究。

关于地震能不能预测的问题,尽管李四光等专家坚决主张地震可以预测,但地质学界的主流意见还是认为地震预测这个西方科学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要解决不太现实。

但是,随着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河北省邢台连续发生了6.8级和7.2级地震。

周恩来总理做出指示,使得地震预测变成了可以立即开展的工作,包括中科院、地质部、石油部、国家测绘总局,以及各地的天文台,都投入到了地震预测的工作当中。

地震预测成了群众运动
几年之后,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死亡超过1.5万人。

十几天之后,1970年1月17日,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次会议,宣告着我国大规模的地震预测正式展开。

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发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预防工作。

而根据周恩来总理先前在邢台地震中的指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专家和群众结合),土洋结合(土办法与洋办法结合),大打人民战争。

”以发动群众“群防群测”的中国式地震预测工作由此开展起来。

然而,除了知道地球是圆的,当时一般群众对地球物理基本一无所知。

因此以群众运动方式开展的地震预测工作,不可能用实验和分析的方式来寻找地震成因,而只能采取归纳的方式:通过总结既往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症候,来摸索出一套地震发生前可验证的规律。

可实际上,因为普通人经历地震的机会本就不多,在没有排除其他环境干扰的情况下,即使在震前进行了有意识的观察,也根本不可能分析出哪些现象是地震前所独有的。

而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则比今人更为肤浅得多,古书县志上对震前异常现象的记载,基本都是一些事后的夸张记忆,更加不足为据。

而更为根本的是,所有的这些“经验总结”要想成立,首先必须要“地震发生之前一定有异常现象发生”这个假设成立才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界估算一场大地震必然于1988-1993年在加州发生,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帕克菲尔德镇作为最佳观测点,全美200多家地质实验室带着数千万美元的投入赶到了这里,然而这场地震一直等到2003年才发生,而且科学界从对震前观测的整理中,没能发现任何可靠的征兆。

于是,在70年代展开的地震预测工作,也成为一场新的群众运动,一时间,有观察鲤鱼的、观察鸡的,也有观察堰塘的,各地的地震预测报告雪片般飞向新成立的国家地震局。

如果不是几年后的海城地震挽救了地震预测的声誉,“群防群测”大概也会作为“那个年代的荒唐事”之一成为笑谈,更不会延续至今。

1975年2月4日凌晨,营口、海城一带发生5级左右地震,沈阳有强烈震感。

当时省委认为即将有大震发生,于是紧急决定对海城进行疏散。

当天19点36分,海城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从疏散到地震发生仅仅两个多小时,这被称为地震预测史上的奇迹,也是人类第一次“预测”7级以上的地震。

可实际上,2月3日傍晚至2月4日晨的频繁地震已经在农村造成相当损失,所以很多公社和个人在没有收到上级要求的时候,已经自行疏散了。

而且,由于地震发生时间正值傍晚,再加上辽南农村当时普遍是木结构房屋,也都极大地降低了地震造成的伤亡,实际上在那些没有组织疏散的地区,死亡数字也并不大。

地震局成为地震预测中心
1975年12月,国家地震局由中国科学院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地位再一次上升。

此后,地震局几乎成为了“地震预测中心”的同义词,其主要职能就是预报地震。

而国外对应的政府部门一般称为“地质观测局”,例如日本的地质观测局利用地震发生后纵波比横波传导快的原理,在日本推广了地震预警系统,使得人们可以在从地震发生到地震波传导到地面的短暂时间差里采取安全措施;而美国的地质观测局认为地震防灾的关键是避开断裂带以及修建更为安全的建筑,洛杉矶市的建设有意识地避开了已经被探明的断裂带,该市的建筑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坚固的。

海城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当地地震局的预报,辽南地区又组织过多次大规模的群众疏散“躲地震”,由于后续的地震并未发生,所以这些错误的疏散就不再被记载,逐渐被人们忘记。

尽管发生在一个频繁“躲地震”的年代,唐山大地震还是没有被“躲”过—因为此次地震并无明显前兆。

倒是地震发生之后,由于部分预报工作者主张唐山还要发生一次更加剧烈的地震,使得唐山人断断续续的一直“躲”到了80年代—整个70年代,很多中国人都有过“躲地震”的经历,人们住在避震棚里,少则数日多则数周,自然,几乎所有的“躲地震”都是毫无意义的。

80年代以后,群众运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群防群测也渐行渐远,据媒体报道,曾经全国的20万名地震业余监测员,今天只剩下三万名。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笔者曾有幸近距离观察过一个“群防群测”实验室,那可能也是中国今天的少数几个群众地震预报的活动中心之一。

这个实验室设在北京郊区的一座中学里,穿过挂满了锦旗和各种题字的狭长外屋,在大约15平米的实验室里你会看到一台电脑
和一台插在沙子里的、市价两千余元的工程用SW测振仪。

笔者请他们预测中国下一次六级以上地震会什么时候发生,这个请求被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掉了。

亲自接受了周恩来总理召见,和中国地震局一起成长的耿庆国也在2008年地震之后一度大红大紫,并被某知名杂志评选为年度人物之首。

然而在雅安地震发生之后,这位没能再次预测地震的专家几乎被人遗忘了,今天在微博上被强烈追捧的,是一个18岁的高中生和山东一位通过看云测地震的收藏家。

中国的地震预测是一个残酷的学科,每一次地震都会在埋葬前一批预测专家的同时,催生出一批新预测专家,这批新预测专家对于“主流学界的忽视”,或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或怀才不遇,冷嘲热讽。

直到下一次地震突如其来的发生,他们才会从公众视野中匆匆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