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8ce9f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5.png)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地方,各种化学药品和试剂是实验室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包括废液、废溶剂、废脱气剂、废玻璃器皿等。
正确处理实验室废弃物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健康,还是每一个实验室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职责。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操作规程,以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废弃物的安全、高效处置。
二、废液的处置1. 废酸、废碱和废溶液等废液的收集和贮存:(1)使用专用的化学废液贮存容器,容器可以根据实验室废液的类型进行分类和标识。
(2)废液容器应密封严实,防止气体泄漏或溢出。
(3)在贮存废液容器上标明废液的名称、浓度以及贮存日期,以免混淆使用。
(4)稀释后的废液可以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后倒入下水道,但要确保废液的pH值在接受条件范围内。
2. 有机废液的处置:(1)将有机废液倒入专用的有机废液容器中,容器上标明有机废液的名称和存放日期。
(2)有机废液应尽量避免混合,根据不同的有机溶剂性质进行分类贮存。
(3)若有机废液不再需要使用,与废酸碱一起进行酸碱中和处理,然后交由专门的废液处理单位处理。
三、废溶剂的处置1. 废溶剂的储存:(1)废溶剂应倒入密闭的废溶剂瓶中,瓶盖应严密封闭。
(2)废溶剂瓶上标明溶剂的名称、性质以及贮存日期,方便查找和识别。
(3)禁止将不同种类的废溶剂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2. 废溶剂的回收和处理:(1)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溶剂,应进行回收处理。
(2)回收废溶剂的过程应使用密闭的设备,防止有害气体的释放。
(3)不能回收的废溶剂应交由专业的废液处理单位处理,绝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等地方。
四、废脱气剂的处置1. 废脱气剂的贮存:(1)废脱气剂应贮存在封闭的容器中,避免氧气或水分的进入。
(2)废脱气剂容器上标明脱气剂的种类、贮存日期,并严防混淆。
2. 废脱气剂的处理:(1)对于无毒、无害的废脱气剂,可以空气中释放或以环保方式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58ea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8.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保护环境,防止实验室三废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室三废处理工作流程,确保安全、高效、环保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产生实验室三废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三、实验室三废种类及其处理方法1.废液(1)稀酸类废液:使用专门标记的废酸桶进行收集,必要时加入中和剂,经检测pH值≥7后送至化学废液暂存区,由现场专业化学废液处理人员区分分类,送至专门的化学处理厂。
(2)稀碱类废液:使用专门标记的废碱桶进行收集,必要时加入中和剂,经检测pH值≥7后送至化学废液暂存区,由现场专业化学废液处理人员区分分类,送至专门的化学处理厂。
(3)有机废液:使用专门标记的废有机溶剂桶进行收集,必要时加入中和剂,经检测pH值≥7后送至化学废液暂存区,由现场专业化学废液处理人员区分分类,送至专门的化学处理厂。
(4)传染性液体:使用专门标记的传染性液体桶进行收集,经包装按照生物毒品安全运输要求,由专人送往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厂进行处置。
2.废料(1)固体有害废料:使用专门标记的有害废料桶进行收集,必要时压实并贴标签,经过分类处理后送至专门的处置厂。
(2)玻璃废料:使用专门标记的玻璃废料桶进行收集,经过分类处理后送至专门的处置厂。
(3)金属废料:使用专门的金属废料桶进行收集,经过分类处理后送至专门的处置厂。
3.废气(1)易挥发有机物废气:使用专门标记的有机废气排放口进行排放处理,如实验室设备不具备有机废气收集设备,则需在排气口口前加装有机废气收集器,使有机废气被吸附后进入高热值燃料分解炉燃烧净化,净化后的废气经过排风管道排出。
(2)氯气、氨气等危险废气:在使用涉及释放此类废气实验时,使用专门的实验中试设备,科学地控制实验条件,阻隔废气泄漏,收集废气后,通过专门的废气管道进行处理。
四、废物存储和安全管理1.废物桶:每种废物都应使用特制的桶进行存储,要求严格标注废物类型和存放时间。
学院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学院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12f36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7.png)
学院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1. 引言学院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气体废弃物。
为了保护环境、确保实验室安全和合规性,学院制定了本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实验室成员对三废的正确处理方式。
2. 三废分类与处理要求2.1 固体废弃物处理要求• 2.1.1 分类收集:实验室成员应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将其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中。
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包括纸张、塑料、玻璃器皿、金属、化学品容器等。
• 2.1.2 封装包装:实验室成员在将固体废弃物倒入垃圾桶或垃圾袋之前,应将其进行充分封装,以避免扩散和二次污染。
• 2.1.3 交接处理:实验室成员应将封装好的固体废弃物及时交接给指定的废物处理人员,确保其正确处置。
2.2 液体废弃物处理要求• 2.2.1 分类收集:实验室成员应将液体废弃物根据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收集,例如有机废液、无机废液、酸性废液、碱性废液等。
• 2.2.2 容器选择:液体废弃物应存放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容器中,以防止其对容器的腐蚀和泄漏。
• 2.2.3 密封包装:实验室成员应将液体废弃物存放容器进行充分密封,以防止泄漏和挥发。
• 2.2.4 交接处理:实验室成员应将密封好的液体废弃物交接给指定的废物处理人员,确保其正确处置。
2.3 气体废弃物处理要求• 2.3.1 排放防护:实验室成员在进行气体实验时,应采取适当的排放防护措施,包括通风装置的正确使用和通风口的保持开启状态。
• 2.3.2 储存标识:实验室成员应在储存气体废弃物容器上进行标识,明确容器中存放的气体种类和危险性等级。
• 2.3.3 封存处理:当气体废弃物容器使用完毕后,实验室成员应将其进行封存处理,以防止泄漏和扩散。
• 2.3.4 交接处理:实验室成员应将封存好的气体废弃物容器交接给指定的废物处理人员,确保其正确处置。
3. 废物处理责任分工为了确保学院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学院明确了废物处理责任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如下:• 3.1 废物处理责任人员:分为固体废弃物处理责任人员、液体废弃物处理责任人员和气体废弃物处理责任人员。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3c5a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b.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验室的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和气体废物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废物统称为实验室三废。
为了保护环境,实验室三废必须得到正确的处理。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三废处理的操作规程。
一、固体废物的处理1.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及时分装分类。
分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废物的性质、来源、毒性等级等因素进行分类。
2. 实验室内的废弃器皿和废弃试剂瓶,需要先清洗干净,然后分类储存。
3. 生物试样、细胞培养物及其它含有生物危险品的试剂等有害固体废物需要集中到生物安全柜内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分类储存。
4. 化学试剂容器的标签重要性不言而喻。
桶内或瓶内存放的化学品一般都标有标识、危害性、生产日期及供应商等,容器的标识需完整保持准确。
同时不同化学试剂之间要隔离存放。
5. 在固体废物袋加入剂量严格控制的消毒剂,在墓板型灭菌锅中加热灭菌,灭菌后放置风干,最后进行处理。
6. 禁止随意将废纸散放至垃圾桶内,纯废纸应当统一放置各单位专设的纸篓内(颜色以蓝色为废纸专用)。
按照“酸性化学废纸、碱性化学废纸和非化学废纸”三类进行分类撕碎,最后装袋处理。
二、液体废物的处理1. 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和质量小于75g/L的有机废液均可直接从特制的废液收集器内接入公共废液集中处理设施。
废液需要标致清晰,并按照“酸废液、碱废液、有机废液及其他液体废物”进行分类储存。
2. 废液收集器内存放浓氨、浓醋酸、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等剧毒有害废液需在直管里储存零散分散少放。
废液接注前,必须先开启排风扇,采用有提前固定好的接口才能放入废液。
倒入废液后要彻底冲洗管道,并利用废液收集器清理。
3. 废液收集器过滤液需要经过缓冲罐中缓冲调整后,再排出至公共储液设施。
4. 废液收集器的管道孔洞应定期检查,并洗净消毒。
5. 废液桶存储注意露天环境应避免太阳曝晒。
三、气体废物的处理1. 实验室的特有之处,在于大量的气体处理,例如 CO2、N2、O2、He、Ar、H2、CO 等。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14c37c6529647d26285210.png)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措施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
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实验室排污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由于其排污比较分散,排污量小,而且成分复杂,一般不采用工业化的处理方法。
根据排污特点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特制定化学实验室的“三废”处理措施。
1、废气(1)对可能产生毒害性较小的气体的实验,放在通风橱内操作、废气通过排气管道稀释排放到高空大气中。
(2)可能产生毒害性较大的气体的实验,通过吸收瓶吸收转化处理,稀释排放。
如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氯气Cl2、硫化氢H2S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2、废液(1)废酸、废碱采用中和方法,用水稀释后排入污水管道。
(2)一般盐溶液直接排放,含有有害离子的盐溶液进行化学法转化处理后稀释排放。
贵重金属离子的溶液,采用还原法处理后回收。
含氰化物的废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10 以上,再加入3%的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
CN—含量高的废液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先用碱调至pH值大于10,再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在pH10以上加入使CN—氧化分解。
含汞盐的废液: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调至pH8~10,然后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将水中的悬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中的含汞量降到0.02mg·L-1以下,可直接排放。
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铬废液量较大的是废铬酸洗液,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继续使用。
方法是:先在110~130℃下不断搅拌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后,冷却至室温,缓缓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每1000mL中加入10g左右,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注意不要加过量),边加边搅拌,然后直接加热至有三氧化硫出现,停止加热。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8b86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f.png)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
实验室三废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需要对实验室三废进行规范的处理。
下面是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标准:
1. 废水处理标准:
(1)化学品废液:应根据废液中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合适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废液:应根据废液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废气处理标准:
(1)化学实验废气:应根据废气中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化学吸收、吸附、催化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废气:应根据废气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或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固体废物处理标准:
(1)化学实验固体废物:应根据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和
毒性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化学、热解、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生物实验固体废物:应根据固体废物的生物性质和毒性进行分类处理,并采用生物降解、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以上处理标准仅为参考,实际处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同时,在实验室工作中,还应注意减少废物产生,提高废物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10f55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5.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为加强我院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及劳动保护工作,根据国家GBJ473号文“关于工业'三废’的排放试行标准”的规定和国家环保局(1997)第239号通知及川环(1992)253号、内环(1992)73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望各实验室遵照执行。
一、废气的排放与处理(一)我院部分课程实验室,在一些实验开设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有害气体,但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已经考虑了废气的排放,并设计和装备了废气排放设备。
为此,实验室要经常对其设备进行维护,切实保证正常使用。
(-)实验中确有有害气体产生而又未装备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安装抽排风设备。
(三)若排放气体超标的个别实验室,应及时申请,设计安装特殊处理设施。
二、废液的排放与处理(-)实验室做完实验后产生的废液,应集中到废液处理池,经处理达标后方可向外排放。
(-)凡不能集中排放废液的实验室,在实验中产生有害废液,应先用容器收集,以后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到废液池,进行第二次处理。
三、有毒有害废渣及过期药品、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一)实验室有毒有害废渣及过期药品,要按属性分类,集中贮存在安全地点,并例出清单交设备处、保卫处,报请学院及环保部门批准后,集中按规定统一处理。
(-)经批准处理的废渣,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深埋,深埋地点须选择在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地方。
(三)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必须按国家环保(1987)239号、川环(1992)253号、内环(1992)73号文通知的规定,报请环保等部门处理,任何单位及个人无权随意处理。
在处理时,学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到场监督执行,并做好深埋处理记录,存档备查。
四、对不按规定处理“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及其它事故的单位或个人,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处罚,对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48620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9.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范本实验室“三废”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废固体和废气。
这些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为了规范实验室“三废”的处理,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处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的范本。
一、废液处理1. 废液的分类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可分为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两类。
有机废液包括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和有机溶剂废液等;无机废液包括金属离子废液和其他无机溶液废液等。
2. 废液的收集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废液收集容器,分别用于收集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
收集容器应标有明确的标识,以区分废液的种类。
3. 废液的中和处理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均需进行中和处理。
中和处理应根据废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中和剂,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中和。
中和后,废液的酸碱度应调整至中性。
4. 废液的处理方式中和后的废液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经过特殊处理的排水系统排放,或者委托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废固体处理1. 废固体的分类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固体可分为有机废固体和无机废固体两类。
有机废固体包括废纸、废塑料、废药品等;无机废固体包括废玻璃、废金属、废石材等。
2. 废固体的分类和分装废固体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和分装。
废纸、废塑料等可选择进行分类再利用或交由专业废物处理公司处理;废玻璃、废金属等可选择回收再利用或委托专业废物处理公司处置。
3. 废固体的中和处理对于有机废固体中潜在的危险物质,如废药品等,应进行特殊处理。
可以选择采用化学中和、热处理或物理隔离等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废固体的无害化。
三、废气处理1. 废气的排放控制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排放控制。
可以通过安装排气装置、使用吸附剂或进行气体处理装置来降低废气的浓度。
2. 废气的收集和处理应设置特殊收集装置,将排放的废气收集起来,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原则程序
![实验室三废处理原则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e2568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0.png)
实验室三废(sānfèi)处理程序(chéngxù)1.目的(mùdì)防止(fángzhǐ)实验室产生的“三废(sānfèi)”污染环境,保护职工健康,并运用本程序对“三废”进行科学、有效地处理。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本中心化学实验中水污染物的排放。
2.2适用于本中心化学实验中废气的排放。
2.3适用于本中心化学实验中废液,废物和废化学试剂的处理。
3.职责3.1化学药品管理人员对报废、失效药品粘贴“停用(红色)”标识,集中分类存放。
3.2检验人员对报废失效药品粘贴“停用(红色)”标识后由科室有关人员移交化学药品管理人员。
3.3检验人员对实验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废物分类存放。
3.4检验人员对实验中用过的有机试剂分类存放。
4. 工作程序4.1三废的排放应符合《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相关规定。
4.2严禁把任何固体或液体化学物品和危险物品丢弃在常用垃圾箱或倾倒下水道里处理。
4.3实验室应专门设置存放和丢弃危险物品的场所(chǎnɡ suǒ)(化学物品与放射性物质不能存放一处)。
该设置场所应该不影响日常工作,但又能容易为安全负责人辨认和接触,并要在相关位置标志“有害废弃物,危险(wēixiǎn)!”。
要在存放(cúnfàng)少量危险物品的位置装设通风厨。
4.4所有废弃物质都应存放于二级容器,并按照危险程度分类(例如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应该与有机物或腐蚀性物质分离放置(fàngzhì))。
二级容器指的是试验托盘或是容积超过最大容器110%的设置。
4.5消化样品应在毒气厨内进行,产生的废气应经排风管道通过(tōngguò)湿式工艺处理后排入大气。
4.6释放少量有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厨内进行,通过排风装置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
最新整理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docx
![最新整理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bcc974450e2524de4187e75.png)
最新整理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1目的PURPOSE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即实验室“三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SCOPE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废弃物的标示、储存、收集、处理、资料的建立等。
3责任RESPONSIBILITY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配备“三废”处理所需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及批准相关措施和规定;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三废”处理的具体方案及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安全员负责具体处理实验室产生的综合废料,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废”处理。
4程序PROCEDURE4.1实验废弃物的产生4.1.1检测人员进行各项实验时应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数量,并依实验废弃物管理作业规范做好分类、收集等工作,并尽可能考虑处理成本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4.1.2实验废弃物包含:①化学品空容器,②过期与报废化学品,③研究、试验等产生的化学废弃物,④沾染化学品的实验器皿、耗材等废弃物,⑤化学废气⑥生物样品废弃物。
4.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标示及暂储存4.2.1实验废弃物除洗涤用的低浓度废液之外,均不得倾倒于水槽,应妥善收集、标示交仓库统一保存和处理。
4.2.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4.2.2.1实验废弃物应依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具兼容性的实验废弃物应分别收集储存;4.2.2.2兼容性:实验废弃物与容器、材料接触,或两种以上实验废弃物混合,不应发生下列效应:产生热,产生激烈反应、火灾或爆炸产生可燃性流体或有害流体,造成容器材质劣化;产生可燃、有毒气体。
4.2.2.3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弃物检测人员分类收集,根据废弃物类别分别倾倒于实验废弃物储存容器内;审核者Reviewed By:审核者Reviewed By:修订者Prepared By:批准者Approved By:CC:4.2.2.4易燃、易爆、剧毒等有毒化学物品使用中及使用后的废渣、废液实验操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后方能分类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乱放乱丢,剧毒品需解毒后方可废弃。
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
![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ba35c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b.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方法“三废”是指废气、废液和废渣。
实验室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对其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
为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防止环境污染。
特制订以下处理方法:1、废气的处理方法(1)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需要在通风柜中进行,再通过排风设备把少量毒气排出室内,被空气稀释。
(2)若是有大量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应配备吸收或处理装置,比如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液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3)放射性废气排放时应确保不污染周围空气,否则应做净化处理。
2、废液的处理方法(1)各实验室应配备储存废渣、废液的储存柜,实验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渣和废液应分类倒入专用储存柜进行储存。
(2)酸性、碱性废液按其化学性质,分别进行中和后处理。
使PH 达到在6~9之间后排放。
(3)有机物废液,集中后进行回收、转化、燃烧等处理。
(4)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
(5)对于清洗实验器具的废水和其他废水,应安装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
3、废渣处理方法(1)实验室废渣应集中收集,再根据废渣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处理。
未及时处理的废渣应存放于专用储存柜中,并贴上标签。
(2)严禁将危险实验废弃物随意排入下水道以及任何水源,严禁乱丢乱弃、堆放在走廊、过道以及其它公共区域,生活垃圾和实验垃圾不得混放。
(3)各单位应对产生的危险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妥善贮存,收集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废弃物品名等信息,并确保容器密闭可靠,不破碎,不泄漏。
对未达到要求的废弃物收储点将不予接收和处置。
(4)对化学废弃物应先进行减害性预处理或回收利用,采取措施减少化学废弃物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以此降低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
化学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8ec289bceb19e8b8f6ba6d.png)
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操作规程一、废气的处理少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
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
如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液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二、含酚、氰、汞、铬、砷的废液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液加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高浓度含酚废水用乙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酚。
含氰化物的废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3%的高锰酸钾使CN- 氧化分解。
CN-含量高的废液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在pH10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含汞盐的废液先调至pH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将水中的悬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排出清液,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铬酸洗液失效,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猛后即可重新使用。
废洗液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Cr(IV)到Cr(Ⅲ),再用废碱中和成低毒的Cr(OH)3沉淀。
含砷废液加入氧化钙,调节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
或调节pH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熔、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含铅、镉废液,用消石灰将pH调至8~10,使Pb2+、Cd2+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三、有机溶剂的回收废乙醚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用水洗一次,中和,用0.5%高锰酸钾洗至紫色不褪,再用水洗,用0.5%~1%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除去过氧化物,再用水洗,用氯化钙干燥、过滤、分馏、收集33.5~34.5℃馏分。
乙酸乙酯废液先用水洗几次,再用硫代硫酸钠稀溶液洗几次,使之褪色,再用水洗几次,蒸馏,用无水碳酸钾脱水,放置几天,过滤后蒸馏,收集76~77℃馏分。
氯仿、乙醇、四氯化碳等废溶液都可以通过水洗废液再用试剂处理,最后通过蒸馏收集沸点左右馏分,得到可再用的溶剂。
方法可在有关资料上查到。
四、废料销毁实验中出现的固体废弃物不能随便乱放,以免发生事故。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1b8ab9102de2bd96058881.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操作规程1 目的PURPOSE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即实验室三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SCOPE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废弃物的标示、储存、收集、处理、资料的建立等。
3 责任RESPONSIBILITY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配备三废处理所需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及批准相关措施和规定;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三废处理的具体方案及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安全员负责具体处理实验室产生的综合废料,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废处理。
4 程序PROCEDURE4.1实验废弃物的产生4.1.1检测人员进行各项实验时应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数量,并依实验废弃物管理作业规范做好分类、收集等工作,并尽可能考虑处理成本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4.1.2实验废弃物包含:①化学品空容器,②过期与报废化学品,③研究、试验等产生的化学废弃物,④沾染化学品的实验器皿、耗材等废弃物,⑤化学废气⑥生物样品废弃物。
4.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标示及暂储存4.2.1实验废弃物除洗涤用的低浓度废液之外,均不得倾倒于水槽,应妥善收集、标示交仓库统一保存和处理。
4.2.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4.2.2.1实验废弃物应依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具兼容性的实验废弃物应分别收集储存;4.2.2.2兼容性:实验废弃物与容器、材料接触,或两种以上实验废弃物混合,不应发生下列效应:产生热,产生激烈反应、火灾或爆炸产生可燃性流体或有害流体,造成容器材质劣化;产生可燃、有毒气体。
4.2.2.3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弃物由检测人员分类收集,根据废弃物类别分别倾倒于实验废弃物储存容器内;修订者Prepared By:审核者Reviewed By:审核者Reviewed By:批准者Approved By: CC:4.2.2.4易燃、易爆、剧毒等有毒化学物品使用中及使用后的废渣、废液由实验操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后方能分类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乱放乱丢,剧毒品需解毒后方可废弃。
去除三废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去除三废处理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9ae8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去除三废处理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去除三废处理是指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过程。
在进行去除三废处理的过程中,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给从事去除三废处理工作的操作人员一份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准备在进行去除三废处理之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安全准备工作:•确保操作人员穿戴齐全,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有序。
•检查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废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废水处理是去除三废处理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在进行废水处理时,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3.1 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废水处理设备禁止非授权人员接触。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
•遵守化学品的正确配比和操作方法,严禁任意混合或溅入皮肤、眼睛等。
•不饮食、吸烟和咀嚼口香糖等,以免吸入有害物质。
3.2 废水处理设备操作•在操作废水处理设备之前,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操作参数是否正常。
•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备设置和操作参数,如需修改,需经主管同意。
•废水处理设备维护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在设备上进行明显标识,以避免误操作。
3.3 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
•废水排放通道应畅通无阻,防止溢流和堵塞。
•在废水排放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废水的pH值、温度等指标,并做好相应记录。
4. 废气处理安全操作规程废气处理是去除三废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操作人员在进行废气处理时,应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4.1 个人防护措施•废气处理设备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在操作废气处理设备时,应佩戴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避免直接吸入或接触有害气体。
•废气处理过程中,不要将头部靠近排气口,以免吸入有害气体。
4.2 废气处理设备操作•在操作废气处理设备之前,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操作参数是否正常。
•操作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废气的浓度和气味,确保废气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9eb4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9.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
为防止环境污染,保障教学、科研实验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三废”处理办法办法。
一、三废的处理
废气的处理:
本实验室主要为基础化学类实验,几乎没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产生少量有机、无机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被空气稀释。
废液的处理:
1、各实验室应配备储存废固、废液的有盖容器,实验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固和废液应分类倒入指定容器储存;
2、酸性、碱性废液按其化学性质,分别进行中和后处理,使pH达到在6~9之间后排放;
3、有机物废液,集中后进行回收、转化、燃烧等处理。
4、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
废固的处理:
1、能够自然降解的有毒废物,集中深埋处理;
2、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进废水管道中,集中焚烧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害物;
3、不便于实验室处理的废固、不能丢进废纸篓内,收集送专门处理单位处理。
二、改革与环保教育
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废渣、废液容器和通风、排风设备进行检查、清理以保证三废处理的实施;加强实验研究,实行教学改革,在保证学生实验
操作训练,在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前提下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尽可能地减少三废的排放。
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
实验室三废管理制度
![实验室三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a71df45ef7ba0d4a733b4a.png)
实验室三废管理制度
实验室废液、废渣、废气按以下要求执行
1、酚
高浓度含酚废液须收集于废液桶中定期交相关部门处理。
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人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分解后倒入下水池中用水冲走。
2、氰化物
浓度较稀的废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调pH>10,再加入高锰酸钾(3%)使氰化物氧化分解,如含量较高,可用碱氯法处理,先以碱调pH至10以上,加人次氯酸钠使氰化物氧化分解,然后倒入下水池用水冲走。
3、汞
含汞废液中加入适量硫酸亚铁,生成硫化铁沉淀,上清液倒人下水池中用水冲走,废渣集中,定期交相关部门处理。
4、铬
铬酸洗液失效和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蕊漏斗滤去二氧化锰沉淀后再用。
含铬废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六价铬为三价铬,再用碱液或石灰中和生成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
5、砷
含砷废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或将废液调pH至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上清液倒人下水池中用水冲走,废渣集中,定期交相关部门处理。
6、铅镉等重金属
用消石灰将废液调至pH8~10使废液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离子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上清液倒人下水池中用水冲走,废渣集中,定期交相关部门处理。
7、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苯系物、有机磷等)
有机溶剂可通过洗涤,进行蒸馏或分馏处理,加以精制纯化。
如无法纯化须可收集于废液桶中定期交相关部门处理。
8、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化学反应及加热等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须在通风橱中操作。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f62d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3.png)
试验室“三废”处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维护试验室环境的良好状态,促进试验室安全与可连续发展,订立本试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试验室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废的处理方式,确保废物的安全集中处理、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处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试验室,包含试验室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管理标准3.1 废水处理试验室产生的废水应依照以下处理标准进行处理:1.废水收集:试验室废水应通过特地的排水系统进行收集,并严禁直接排入普通污水管道。
2.废水分级:依据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程度,分级进行分类处理。
特殊废水应单独收集和处理。
3.前处理:废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之前,应进行必需的前处理,包含沉淀、过滤、中和等工艺步骤。
4.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如沉淀池、活性污泥法、膜分别等。
5.出水标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水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3.2 废气处理试验室产生的废气应依照以下处理标准进行处理:1.废气收集:试验室废气应通过特地的排气系统进行收集,并严禁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2.废气分级:依据废气的性质和排放量,分级进行分类处理。
特殊废气应单独收集和处理。
3.处理工艺:废气处理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如吸附、催化、净化等。
4.排放标准: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浓度和组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3.3 固废处理试验室产生的固废应依照以下处理标准进行处理:1.固废分类:试验室固废应依照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进行分类存放。
2.废物收集:试验室废物应定期收集,并妥当包装,以防止二次污染。
3.废物处理:不行回收的废物应依照环保要求进行妥当处理。
可回收的废物应进行资源化利用。
4.外部合作:对于特殊固废的处理,应与环保部门或有资质的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合作。
四、考核标准试验室“三废”处理的考核标准应包含废水、废气和固废的实际处理情况、处理效果及相应的数据。
实验室“三废”处理措施
![实验室“三废”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5ef120f111f18583d05afa.png)
关于化学实验中“三废”的处理措施
在各类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废液、废气和废固体,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需进行回收再利用或做无害处理。
一、废气处理
化学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较少,主要是HCl、H2S、NO2等酸性气体。
对于产生废气的实验,一般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废气通过通风系统排出,对于个别实验产生的废气量较大,应采用尾气吸收装置。
二、废液处理
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包括有机废液和无机废液(主要是重金属离子水溶液),对不同类型的废液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有机废液
对于能再利用的有机废液,必须通过蒸馏、重结晶等方法回收。
不能回收的有机废液,应集中收集,等待统一处理。
2.无机废液
对于有害重金属离子废液,应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调节溶液pH值进行沉降,沉降后与母液分离,收集沉淀;
2)不能自行处理的废液直接收集,等待统一处理。
三、废固体处理
实验中用过的金属,如:铁钉、锌粒、锡粒等,应该用后回收,经水洗、烘干处理后继续使用。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d6c0ce76a20029bd642d76.png)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废渣需要处理,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本身也是一个密闭空间,“三废”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给实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废渣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弃,严禁将浓酸、浓碱废液和含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废液以及不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倒入水池,以防堵塞和腐蚀管道。
1、实验室废气的处理①产生有毒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②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器出口的废气应通过万向吸气罩及时排除实验室。
③煤质分析室各类分析仪器(如工分仪、测硫仪、元素测定仪、灰熔点测定仪)和原子吸收仪产生的废气应通过原子吸收罩及时排出实验室。
④气体分析实验完成后,应将取样用的球胆、钢瓶等取样容器放在通风柜内,防止容器内剩余的气体渗漏到室内。
⑤对有毒气体实验应改进试验装置,采用闭路、循环等装置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2.实验室废液的处理①一般的酸碱和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类废液,用酸碱中和的办法,将pH调整到6~8,方可倒入水槽排除。
②含有氰的废液应及时处理,可用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分解,或者NaCLO分解成CO2和N2后排入水槽。
③含有铬、汞、银、镉、铜、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用碱液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达标后排放。
④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水银)洒落在实验室地面上,必须用吸管、毛笔或者硝酸汞溶液浸渍过的薄铜片将所有汞滴捡起,收集于适当的瓶子中,用水覆盖起来。
洒落过汞的地面应撒入硫磺粉,将洒落区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在设法扫净;也可喷洒20%的三氯化铁溶液,让其自行干燥后再行清扫。
3.实验室废渣的处理对有毒的废渣应及时处理,一般固体,可集中定期处理;有价值的可以进行回收处理;少量无价值的固体可焚烧或者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
工地试验室三废处理制度
![工地试验室三废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dd074f04a1b0717fd5dde6.png)
“三废”处理制度
一、废气处理
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空气。
二、废液处理
试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1)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2)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3)可燃性有机物可用焚烧法处理。
三、废渣处理
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必须经处理解毒后丢弃。
无害的固体废渣也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下面介绍一些处理方法,失效药品的销毁亦应参考处理。
(1)溶于水药品用大量水冲稀流入地沟。
(2)不溶於水的油状易挥发溶液不能倒入地沟,以免地沟着火爆炸或发散有害气体,可燃性液体放在盘内燃烧。
不可燃液体让其自然挥发。
(3)剧毒药品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毒品或毒性低药品再排放。
(4)凡染有危险药品的容器、滤纸、废渣原则上与该药品处理方法相同,不要随便抛弃在垃圾箱内。
(5)无害的固体废渣,结合周边环保要求,可用于临时道路、基坑填筑等无明显安全要求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P URPOSE
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确保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即实验室“三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SCOPE
适用于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时所产生的废弃物,废弃物的标示、储存、收集、处理、资料的建立等。
3责任RESPONSIBILITY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配备“三废”处理所需的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及批准相关措施和规定;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三废”处理的具体方案及人员的相关技术培训;
安全员负责具体处理实验室产生的综合废料,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三废”处理。
4程序PROCEDURE
4.1实验废弃物的产生
4.1.1检测人员进行各项实验时应考虑实验可能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数量,并依实验废弃
物管理作业规范做好分类、收集等工作,并尽可能考虑处理成本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4.1.2实验废弃物包含 :①化学品空容器,②过期与报废化学品,③研究、试验等产生的
化学废弃物,④沾染化学品的实验器皿、耗材等废弃物,⑤化学废气⑥生物样品废弃物。
4.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标示及暂储存
4.2.1实验废弃物除洗涤用的低浓度废液之外,均不得倾倒于水槽,应妥善收集、标示交
仓库统一保存和处理。
4.2.2实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4.2.2.1实验废弃物应依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具兼容性的实验废弃物应分别收集
储存;
4.2.2.2兼容性:实验废弃物与容器、材料接触,或两种以上实验废弃物混合,不应发
生下列效应:产生热,产生激烈反应、火灾或爆炸产生可燃性流体或有害流体,造成容器材质劣化;产生可燃、有毒气体。
4.2.2.3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废弃物由检测人员分类收集,根据废弃物类别分别倾倒于实
4.2.2.4易燃、易爆、剧毒等有毒化学物品使用中及使用后的废渣、废液由实验操作人
员及时妥善处理后方能分类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乱放乱丢,剧毒品需解毒后方可废弃。
4.2.3实验废弃物的暂储存
4.2.3.1实验废弃物的储存容器
(1)实验废弃物需使用密闭式容器收集储存,可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桶(HDPE桶)收集储
存实验废液,但若与HDPE桶不兼容的实验废弃物则使用不锈钢桶或玻璃瓶;
(2)报废及过期化学品使用原容器暂存;
(3)化学品空容器作适当处理后废弃;
(4)储存容器应与实验废弃物具有兼容性;
(5)储存容器应保持良好情况,如有严重生锈、损毁或泄漏应立即更换;
(6)所有储存容器应保持随时密闭状态。
4.2.3.2暂存区的安全措施
(1)应于明显处设置标示;
(2)远离热源;
(3)不易倾倒,不堆高;
(4)搬运方便;
(5)不阻碍走道;
(6)保持通风良好或装设抽风设备,避免散发恶臭;
(7)盛装易燃液体废弃物的容器要保持密闭;
(8)经常保持清洁完整,不得有散逸、渗出、污染地面或散发恶臭等情形。
4.2.4实验废弃物的标示
4.2.4.1储存容器中若有多种兼容的实验废弃物混合时、需附有《“三废”处理登记表》,
每次倾倒实验废弃物于储存桶中时,均需登记废弃物名称、数量;
4.2.4.2储存容器尚须注明废弃物种类及贴上实验废弃物标示;
4.2.4.3报废及过期的化学品需贴上实验废弃物标示;
4.2.4.4实验废弃物的标示应防湿、防潮及不褪色,并固定贴在储存容器上。
4.3实验废弃物的申报
4.3.1实验室应先确认实验废弃物标示已贴妥;
4.3.2由公司安全员按《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执行。
4.4实验废弃物的统一收集
4.4.1实验室人员及安全管理员应充分了解“三废”的主要性质,进行处理时一定注意防
止突发反应的发生,并对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发热、喷溅及爆炸等危险有所警惕;
4.4.2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检验员在收集清运时做好防护(配戴安全鞋、实验衣或工作衣、
耐酸碱手套、安全口罩及安全眼镜等);
4.4.3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检验员核对三废处理登记的数量及标示的完整性。
4.4.4不明实验废弃物需由实验室人员负责检测分析其成分,若无法自行检测分析,则需
委托外单位分析其成分,方可申报及收集;
4.4.5实验废弃物若有未标示名称、未贴废弃物标示、标示不清或与内容物不相符合、储
存容器不合格、未办理申报等情形,视为不合格之的申报,将不收集。
4.5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4.5.1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检验员应尽量选用无害或易于处理的试剂,防止二次污染。
如
用漂白粉处理含氰废水,用生石灰处理某些酸液等,还应尽量采用“以废治废”的方法,如利用废酸液处理废碱液;
4.5.2实验中产生的废渣可采用物理分离法,将沾有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废活性炭、
药棉及塑料容器等从废液中清出,并将沉渣分出单独处理,以减少废液的处理量。
4.5.3用量较大的有机试剂,在可安全操作的原则上要进行回收利用。
报废及过期化学品
使用原容器暂存;
4.6保存好实验室废弃物的相关资料至一年。
4.7废气的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少量废气一般可以通过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HCl、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可以用碱液吸收,如浓度很低则可以通过抽风设备排放到室外。
毒性大的气体可以参考工业废气处理办法,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
4.8根据需要,实验室需配备有毒化学物质“三废”处理所需基本设施和设备,包括各类试
剂容器、手套、工作服、工作鞋帽、面罩和安全淋浴装置、眼睛冲洗装置以及通风柜等防护设施。
4.9定期组织对废渣、废液容器和通风、排气等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清理,以保证“三废”
处理设施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4.10“三废”处理是从事相关工作人员上岗前必备的知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相关文件RELEVANT DOCUMENT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