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归一问题课后反思与评价云凤实验小学校潘红梅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与评价《归一问题》其实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解决问题中接触过了,只不过没有明确这类问题的特征,解决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是问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能明确归一问题的特征,会通过画图策略来分析、理清归一的数量关系,能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地去实践这几个目标。
一、明确步骤理清思路,本节课孩子们能很快梳理解题步骤。
二、阅读分析数形结合。
我让学生认真读题目,找到重要信息与问题后,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信息与问题。
由于学生平时画图策略用得不多,往往这样的画图要求对孩子们来说,只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画图而画图,所以学生往往先列式解答,再去画图,这样会失去画图的作用。
为此我在巡视的过程中提醒学生用画图来解释表达他的算式。
同时在反馈中让学生明确画图后,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更好清晰明确。
用图形还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个别孩子有些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重数形结合。
本次课中有孩子画的衣服实物图表示,还有孩子用○6来表示一件衣服的6颗珠子,还有用线段图表示的情况。
对比不同图形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抽象水平不同,由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在对比中让孩子领悟数学表达的简洁明了,鼓励孩子们用简洁方式表达,本节课通过讨论让孩子自己说出了示意图比实物图更实用更便捷,为后面利用数行结合画图解决问题做好铺垫,也培养了孩子的数形结合思想,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三、数学语言表达想法,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表达力。
我在学习要求中提供了表达思路的句式让学生参考,同时又不拘束后这个句式,只要学生表达清楚完整,都给予鼓励,尽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本节课通过生生交流,请同学汇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同学没说完整的找学生补充,很好的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四、提炼特征建立模型。
由于时间关系在对归一问题的两种类型题目中只选取了正归一问题进行讲解建模,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提炼出归一问题的特征,找到明确的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知道了每份数就能求总数,知道了总数也能求出每份数的数量关系,再出示一组题,从而强化归一问题的特征,意在让学生建立起归一问题的模型。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1)生本课堂,在探究交流中学习。
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新知;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学生在*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一是学会一种新的整理问题和信息的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通过用列表法或画图法找清对应关系,并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一般步骤。
二是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通过信息整理,分析“张数、每张价钱、总价钱”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从而从本质上来理解“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归一问题的解法。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例8解决问题——归一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节比较难理解的课。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做如下反思:
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方面——优点:本节课的教学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
中,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立
归一问题的解决模型,通过不完整的数学信息,让学
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
通过“课时小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谁表现最棒的
新颖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也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不足: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练,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不够
好,另外,PPT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方面——优点:大部分学生课堂上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能够认
认真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组活动中,能够
和其他同学积极探讨问题,交换不同的意见,找到解
决问题的方法。
不足:个别学生坐姿不标准,做题时书写不规范,回答问题
不积极。
改进措施:
1.平时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备课,预设要充分,做到语言简练;对自己负
责同样也是对学生负责;
2.及时提醒坐姿不标准、书写不规范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表现不
积极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
刘双龙
2018年11月20日。
小学数学_解决问题之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归一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一个红点内容。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或摘录的方法整理相关的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或摘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和总结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在列表或摘录信息的过程中分析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3、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
2、了解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思路,建构数学模型。
3、体会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意义和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知道是谁吗?生:孔子师:是的,孔子说过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节课让我们先来温故知新,快问快答:(师问生答,师及时评价和修正孩子的问题)1、笑笑3小时读了60页故事书,平均每小时读多少页?2、小猴摘了24个桃子,每盘放6个,能放多少盘?3、小红5分钟做50道口算题,平均每分钟做多少道?4、每支钢笔11元,李老师买6支钢笔应付多少钱?5、动车每小时行驶20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师:同学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真牢固,结合我们的快问快答五个小题想一想我们在解决什么问题时用除法计算?解决什么问题时用乘法计算?生:(可能的答案)平均分,求几份用除法,求几个几用乘法。
师:是的,我们在解决平均分和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时用除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是多少时用乘法计算。
小强在微机课上学会了打字,请看,他正把自己的作品做成文件保存在电脑中呢,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小强5分钟打了40个字,这篇作文打了32分钟。
这首诗歌共有160个字。
师:读的真清楚!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这篇作文有多少个字?这首诗歌打完需要多少分钟?师:这位同学提出的两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探究。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买铅笔的情境贯穿整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弄清楚题目是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然后进行列式解答,如例1,先算一支铅笔的价钱(0.6÷5=0.12(元)),在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0.12×16=1.92(元))利于学生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总习惯与从条件出发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用分析法解决归一问题,例如:要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就要先算出一支铅笔的价钱。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难度呈坡度式增大,而对于归一问题中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归一问题的题型。
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连乘连除归一归总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连乘连除归一归总解决问题教学反思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solve problems using methods such as continuous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to normalize and summarize their solution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is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better, but also allows them to practice logical reaso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连续乘法和除法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规范化并总结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数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还可以让他们练习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By learning how to simplify complex problems through continuous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students are able to break down the problem into smaller, more manageable parts. This process helps them to see the bigger picture and identify key steps to reach a solution. It also teaches them the importance of perseverance and diligence in problem-solving, as they may need to try different approaches before finding the right one.通过学习如何通过连续乘法和除法简化复杂问题,学生能够将问题拆解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本文是对《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的总结。
这是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涉及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本文计划用三个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文设定了三个目标,包括使学生学会列分步或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检验等研究惯。
对于教学环节的反思,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通过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1个碗多少钱?和1个碗6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这两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了用除法求每份数和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为顺利研究新的例题,奠定了算理基础。
其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例8教学归一的两种题目,使学生弄清怎样利用实物图形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
例9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训练数形结合理解算理,为今后借助线段图这种直观手段进一步研究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最后,层次练,形成能力。
通过引导同学想,要求买8
个同样的碗用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弄清解答归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即单一量。
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列综合算式解答,使学生既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又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同时,又更好地理解算理。
在做题时,学生除了有指定要求的以外,不限制学生必需用哪一种方法解答。
通过这些方法,本文成功地完成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第六单元《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1.买3支钢笔需要24元,1只钢笔多少元钱?
24÷3=8(元)
2.一支钢笔8元钱,5支钢笔多少元钱?
8×5=40(元)
3.一支钢笔8元钱,40元钱可以买几支这样的钢笔?
40÷8=5(支)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又对又快,表现非常优秀,老师很满意,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满意!
(二)导入新课
师:努力之后有收获是欣喜的!今天还有更复杂的题目,同学们想挑战吗?
生:不同点第一道题第一步用除法,第二步用乘法,第二道题第一步用除法,第二步还是用除法。
师:谁能说的更具体些吗?这两道题求的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道题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就是求8个6是多少。第二道题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
师:说的非常好。那这两道题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师:老师去商店买钢笔,遇到了几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行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用什么方法探究的这些知识?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体验?
小学数学_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2、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和帮助学生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一、列表整理,建模准备。
1、出示信息窗,整理条件和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小明和小丽去参观绿色生态园,这是他们买南瓜的情景,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没有一种好方法,把这些信息清楚、简单地表示出来呢?学生可能会举手,教师稍作停顿后,课件出示三点提示:1、文字描述;2、画示意图;3、列表格学生独立整理。
2、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A.文字描述的方法:3个南瓜18元,9个南瓜多少元?让这位学生说说这样整理和老师的相比,清楚、简单吗?B.画示意图的方法:学生可能用线段。
让学生说明一下,用什么代表的南瓜。
再让一生评价怎么样?C.列表格的方法:当这种方法出来出后,再让学生解释一下。
能把你的内容搬到到这张大表格里吗?课件出示半成品表格,学生填写。
课件调动3个和9个的位置,问生可以吗?为什么?这样整理可以吗?【设计意图:教师在充分肯定了学生所列的表格是一种很有新意的方法后,引导其将整理的内容搬到教师提前准备的大表格中,接着又呈现了另一种列表格的形式,很自然地向学生呈现出了完整、规范的表格。
其次,将课件改成白板课件可以交换3个和9个的位置,让学生很形象的观察出交换3个和9个的位置是不可以的,整理时要注意信息之间的对应。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解决归一问题》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
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执教教师
刘杏玉
以后我在教学中会更加注重让学生更深层次地阅读与理解,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多让学生去质疑,训练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欢迎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1、学生展示汇报预习成果(实物投影,集体评价)。
在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前的《预习导航》给予学生充分的预习指引,再通过小组交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起点,把课堂教学聚焦在学生的认知难点上。
二、导学反馈
(一)师生、生生质疑
学生独立做题,汇报。总结建模
不同梯度的四道练习题让学生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归一问题最突出的是什么?
解决归一问题关键是什么?
学生谈收获、谈总结、谈评价。
本课教学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利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决问题。本课我利用了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先预习了解,并对预习的过程与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发现问题,在课中进行探究总结。本课夯实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3个解决问题步骤。在课中不断地对渗透运用学生数形结合、类比、对比优化、迁移、归纳总结等数学思想建立了解决“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后反思.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麻设计理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两大关系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新理念的灵魂所在,在此新理念下,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积极的评价者。
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 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堂知识获得感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与提升的过程经历。
作为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阻止学生课堂生成,与学生一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通过作业单上练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切实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新理念。
,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己经熟练的学会了表内乘法,本节课的归一问题实际上是用乘法、除法解决两个相关联的简单问题。
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还欠佳,不能独立说出应用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都是什么,所以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孩子集中精神,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解决问题。
旨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画图法理解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分布计算、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目标解析】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 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快乐学习】大家都跟妈妈逛过超市吧?你们的妈妈在超市都会买一些什么东西呢?是呀,超市的东西种类很多,琳琅满目。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归一问题其实学生在二年级的解决问题学习中接触过了,只不过没有明确这类问题的特征,解决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成问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能明确归一问题的特征,会通过画图策略来分析、理清归一的数量关系,能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地去实践这几个目标。
1.阅读分析数形结合。
让学生默读题目,说出所获取的信息与问题后,要学生用画图来表示信息与问题。
由于学生平时画图策略用得不多,往往这样的画图要求对他们来说,只是为了完成老师要求的画图而画图,所以学生往往先列式解答,再去画图,这样会失去画图的作用。
为此我在巡视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先要列式还是先要画图。
同时在反馈中让学生明确画图后,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更好清晰明确。
2.提供句式表达清楚为了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表达力。
我在学习要求中提供了表达思路的句式让学生参考,同时又不拘束后这个句式,只要学生表达完成,说清楚,都给予鼓励,尽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
3.提炼特征建立模型在对归一问题的两种类型题目进行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提炼出归一问题的特征,再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判断说理是否归一问题,从而强化归一问题的特征,意在让学生建立起归一问题的模型。
由于课堂时间没有把控好,使得练习不能很好地进行反馈。
4.经历完整过程提高解决能力我觉得三年级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解决问题必须经历阅读与分析、回顾与反思的过程,只有老师课堂中不断地提醒强化,才能让学生慢慢地形成这样的意识。
在这节课中我就让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虽然没有提炼到黑板上板书,但学生已有了这样的意识。
5.教学不足之处:教学下来自己感觉有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是练习的量太少,主要有些环节处理得不够干脆利落,使得练习的时间不够了。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第一篇:归一问题教学反思《归一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买铅笔的情境贯穿整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弄清楚题目是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然后进行列式解答,如例1,先算一支铅笔的价钱(0.6÷5=0.12(元)),在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0.12×16=1.92(元))利于学生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总习惯与从条件出发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用分析法解决归一问题,例如:要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就要先算出一支铅笔的价钱。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难度呈坡度式增大,而对于归一问题中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归一问题的题型。
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第二篇:归一问题归一问题1.苏小牛在菜场买菠菜5千克、萝卜3千克共付0。
87元。
张老师在菜场买同样的菠菜3千克、萝卜5千克共付0。
81元。
菠菜和萝卜每千克各多少元?2.某中学图书馆购买了3本精装本、5本平装本《汉语辞典》,共用27。
8元,如果用一本精装本调换两本平装本要多付1元。
精装本每本定价()元。
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
如果要求按计划规定烧完,每天应烧煤多少元/ 4.一批苹果平均分装在20个筐中。
如果每筐多装九分之一,可省下()只筐。
5.一部插秧机四分之一小时插秧五分之四公亩。
照这样计算,三又四分之三小时可以插秧()公亩。
6.甲乙两个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段花布,原约定各拿花布一样多。
结果甲拿了6米,乙拿了14米。
这样,乙就给甲2元钱。
每米花布单价()元。
7.食堂原有煤6000千克,第一天烧掉148千克,第二天烧掉150千克,第三天烧的比第二天多2千克,三天后原来的煤少了()千克。
《归一问题解决问题例8》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课后反思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要能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必须会解从生活中提炼的重要数学模型题——应用题。
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过程,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主要注重了两个落脚点:一是学会画示意图分析题意;二是从生活中提炼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通过反思,现将本堂课中的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各个环节不够深入。
因为怕时间不够,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学生说不上来时,老师没有耐心引导,就直接说出答案,没有兼顾到学困生。
二、板书凌乱,没有突出重点。
三、教师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感染力。
四、应该培养学生找题里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五、应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六、应该对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渗透、点拨。
创课《归一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创课《归一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经过了多次的讲课磨合出来的结果,但是也有许多的问题值得反思。
首先,在第一次讲课的过程中整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应用题解题的步骤必须是环环相扣,而我虽然花重点的篇幅介绍了整理信息的方法,但是在列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用到整理的信息导致了整个课堂出现一种割裂感。
所以在第二次的讲课过程中就注意了这一方面的问题,尝试让学生不看原题,直接用整理的信息思考问题,列式计算,最后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正式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新知识总会产生各种的不适应,这时教师应该适时的引导,而不是主动把学生应该说的话替学生说出来。
比如说在总结整理信息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整理信息必须一一对应数量关系,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教师这时适时引导让学生观察表格和摘录的信息就能想到。
在最后总结的时候那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是学生课堂,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拜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为教师必须时刻铭记引导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
相信学生的潜力,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比如看完信息窗让孩子整理信息的时候不能直接说整理,就和整理屋子一样整理我们的数学信息,做题的时候不能只说做吧,应该让孩子练习。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马上就让学生说出答案。
本节课在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列表和摘录方法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摘录和列表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归一问题的特点,理清是先求一份,再求其他的。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应用意识。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做题之前如何整理信息,理解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本节课中应该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整理信息的思想,学生应该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本节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归一问题》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
属于新授课,我计划用3课时来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设定了三个目标:使学生在用乘或除法解决一步式题的基础上,学会列分步或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检验等学习习惯。
本课的教学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上也都很到位,现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1个碗多少钱?
2、1个碗6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学生回顾了用除法求每份数和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为顺利学习新的例题,奠定了算理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材通过例8教学归一的两种题目。
一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是多少;第二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通过例题,使学生弄清怎样利用实物图形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
例9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这里开始训练数形结合理解算理,为今后借助线段图这种直观手段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
突出引导同学想,要求买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弄清解答归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即单一量。
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这是为了能跟数形图配合,便于同学分析数量关系。
以便使学生既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又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同时,又更好地理解算理。
但学生做题时除了有指定要求的以外,不限制学生必需用哪一种方法解答。
可是妈妈没有48元钱,只有30元,能买几个相同的碗呢?较自然地引到了求有几个单位数量的题。
这道题还是买碗的问题,以便于同第一题的数量关系和解法进行比较。
通过数形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两个条件完全相同,只是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
因此解答这种应用题的关键也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单一量)。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在做完两道题之后,引导同学对两个例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弄清它们的前两个条件相同,明确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求出单位数量。
(三)层次练习,形成能力。
在练习里,让同学仿照例题的解答方法独立完成,使同学熟悉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在当堂测试中,为了突出解答两种归一题的第一步都要先算出“单位数量”,教师注意把两种题对比出现,如:小林看书、擦玻璃题。
买文具盒题通过表格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通过解答初步体会到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对数字化教学应用的反思。
如今的课堂,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可谓是劈天盖地。
本节课在很多地方也融进了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如:为了凸显算理,应用了绘画功能;在例题的讲解中,所用的笔的圈画功能;在当堂训练中,所用的智能笔的连线功能;理解算理时,为了凸显算理,应用了聚光灯功能。
从课堂效果来看,应该
说这些数字化教学的应用都为本节课增加了光彩,很好的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但是我在想,数字化教学有他的优势,用的恰当确实能如虎添翼。
但是,如果反之,是不是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令我们的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呢?所以如何使数字化教学应用与数学教学结合的相得益彰,大放异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教学不足的反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总的来说,这堂课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
但这节课遗憾的地方也有很多。
本节课虽然在教学中能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应用手段来进行整体化设计教学,但在整合中,效果并没有发挥到最优。
当学生回答30除不动18时,我不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及时发现问题,还欠一定的教学机智。
对学生的了解不够,预设要求过高了,当总结全课时,出现了冷场的场面。
在以后教学中我将努力避免这些问题,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