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十年动乱之后,我们党和国家走到一个决定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头。
在关键时刻,邓小平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他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一场新的革命。
1978年,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那时起,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起航,并破浪前行。
30年来,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书写民族振兴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30年来,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
30年来,在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的活力。
一、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纵观35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变化之巨大令世人瞩目。
35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人民币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约15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提升至2012年的38420元人民币。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从上面的这组数字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开放调动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掘了人们内在的智慧和潜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给中国带来这样骄人的成就。
回顾35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中国第一轮改革的序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它把农民从过去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模式下的“大锅饭”中解放出来,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促进了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及合理配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我国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功解决了10多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改革开放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顺应当今国际形势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关键抉择1978 年底,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次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大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在这次会议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改革。
而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后起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在竞争中差距明显被拉大。
面临国内的严重困难和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态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摘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抉择,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它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转折点,同时也为中国开辟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抉择,将继续引领中国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命运、政策、经济、社会、国际地位、历史意义、转折点、未来。
1. 引言1.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开展深刻调查研究的结果,是正确处理国内外关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产物。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最初的试点城市到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开放的大门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打开,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还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其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转折点,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它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将继续引领中国朝着更加繁荣和强大的未来发展。
2. 正文2.1 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当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_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谢谢观赏
2007080305320 赵妍 2007080305310 陈雅宁 2007080305314 张立新 2007080305313 冉壮 2007080305325 戴超 2007080305312 丁毅 2007080305323 孟令楠 200708030这个理论 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 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 理论体系。
面对困境和压力,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不改 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 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 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 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 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从农村到城市、从 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 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 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 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 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 进行了艰辛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 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 基础。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探索 中也遭遇到令人心碎的挫折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前中国的面貌 ,改革后中国的变化
四,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式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下面就此话题进行阐述。
改革开放让中国摆脱了封闭的局面,打开了国门。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封闭,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迎来了大规模的外商投资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开放水平大大提升。
这种开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封闭的城市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与此城市经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在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推动。
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过去的中国因为封闭而被世界忽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
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内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推动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引领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先进的科技,快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过去的农业经济转型为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改革开放的政策也在经济制度的改革、市场化的推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了这个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就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
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探索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有力提升。
这样的突破、跨越、探索、完善、提升,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来竭力完成。
改革开放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发展的根本选择,也是一个需要继续推进的伟大事业。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的中国现代化规划蓝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个起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起点,是一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起点。
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
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
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2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包含了两层深刻的含义:其一层含义是“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另一层含义也意味着,乱改革也是“走到邪路上去了”,也只有死路一条。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回顾中国所走过的道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动力来自何方?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方向和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树立正确的改革观,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理论, 找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改革开放要回答的首要问题,这就必须搞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存在着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事物皆具有其特殊性,认识事物就要从多方面研究矛盾特殊性。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着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某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的转化。
矛盾的不同性质决定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不同手段和途径,也决定了这一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由于这是从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而且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的实行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命运;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层含义是“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另一层含义也意味着,乱改革也是“走到邪路上去了”,也只有死路一条。
[2]一、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一)改革开放的依据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过科学的判断,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为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做出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中国在1978年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走向。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由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走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泛滥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等。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致词中说:"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经济领域要改革,政治领域要改革,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都要改革,要进行全面改革.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从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开启了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是由邓小平提出并实行的,它确立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改革开放开启的背景是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和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发展的情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困境,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增长缓慢,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使得中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
邓小平在这种背景下大胆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他指导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城乡改革、国企改革、内外贸改革、金融改革、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
这些改革举措的目的是推动中国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并改进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影响深远。
在经济领域,中国逐步开放了市场,尤其是外商投资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完善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渠道,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全球化程度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改革开放在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中国开放了对外交流,与国外进行了广泛的文化和学术交流,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推动了教育、健康、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提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
不过,改革开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区域发展失衡、富贵不均等问题。
也有一些地方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的发生,需要政府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
同时,改革开放也应该更加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问题,为下一代留下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从经济、社会、文化多个方面来看,改革开放的推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进程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中国应该把握机遇,弘扬创新精神和开放思想,努力解决现存问题,在不断前行中,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如今,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时期已经走过30个春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一历史的结论不可动摇。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告诉人们,绝不是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已经解决,生产关系就时时处处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从此乘上了顺风船,可以无忧无虑地驶到胜利的彼岸。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起来、兴旺起来;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社会主义正在走向兴旺。
经济建设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已经基本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
政治建设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海外炎黄子孙心向祖国。
文化建设上,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
放眼社会主义的中国,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
可以自豪地说,从近代以来,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伟岸的身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摘要: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当代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念,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当面临国内的严重困难和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才能真正改变中国命运。
而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关键抉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改变和进展,这一决定也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
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取得成就;发展弊端一.改革开放理论内容:邓小平理论中的一项重要理念就是改革开放。
它指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对外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二.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国内由于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政治局面尤为混乱。
再加上国内的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缺陷,社会经济发展几近停滞和崩溃,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和损失。
而国际上,新科技革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改变。
日本、德国迅速崛起,“亚洲四小龙”迅速腾飞则充分证明了开放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所以综合考虑,不开放不行。
三.改革开放取得成就: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时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时期,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时期。
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尤为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自1978年以来,中国以改革开放为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的成功,为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关键之一。
改革开放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在1978年,中国面临着实行计划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释放,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通过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加强对外贸易,中国成功地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举措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带动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非常有限,经济上几乎是封闭的,对外贸易规模很小。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打开了和世界的大门,积极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
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随之增强。
改革开放让中国站上了世界舞台,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的关键一步。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较慢,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但是通过改革开放,中国逐渐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大力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发展。
特别在科技领域,中国跨越式地发展,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中国的高铁、互联网、移动支付等领域都独具特色,引领着全球潮流。
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联系实际谈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面临着经济停滞、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等严重问题,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同时,国际形势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改革开放成为了人心所向,也是必然的选择。
改革开放的可行性得到了外部条件的支持。
在7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世界的潮流,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
这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XXX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3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都飞跃上升至世界第二。
人均收入也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进入了小康社会,教育普及至高等教育入学率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生机蓬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对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形势,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大中城市第四位。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可以快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面貌,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这些措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腾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国内生产总值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开放了经济体制,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
这种经济发展的成就,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采取封闭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严格的控制和限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政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也为中国带来了文化自由和思想解放,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得到解放,社会的活力也得到了释放,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些变革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采取封闭的对外政策,与西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十分紧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中国不仅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也成为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重要角色。
这种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中国的对外关系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使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也使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题目: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之所以能不断提高,都是与我们党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在改革开放30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我将结合深圳改革实践来论述: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经济总量跃居中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一个罕见奇迹。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
深圳成功的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经济特区,没有特区今天的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完全可以较快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希望。
1979年1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省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2月2日,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
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炸响开山炮,这被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
30年间,招商银行、中集集团、平安保险等一批知名企业从蛇口起步,叱咤风云.蛇口的一系列改革成绩斐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变革的一个缩影。
在蛇口炸响的”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 这一声在沉默年代的爆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号声,是"杀出一条血路”的呐喊.僵化的思想被它震出一个缺口,新的体制从这里破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段话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那么,改革开放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重大历史作用呢?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时,我们党之所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正如邓小平所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带领人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尽快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
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举起了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所以才逐步引导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
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 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 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 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 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 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 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命改 运革 的开 关放 键是 抉决 择定 当 代 中 国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 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 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时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 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 革开放的极端重要性。认真 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这一重要论断,对于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水通过三峡泄洪坝下泄
大型工程不断上马投建,三峡、高铁,举世瞩目!
我军陆航米-171武装直升机群和歼20 国防科技不断提升,打到美帝不是梦!
中国货,黑大叔我最喜欢
三、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位。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努力使改革成果由人民 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由于这是从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而且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充满生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的实行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命运;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层含义是“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另一层含义也意味着,乱改革也是“走到邪路上去了”,也只有死路一条。
[2]一、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一)改革开放的依据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过科学的判断,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为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做出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改革开放的历史依据。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后做出的义无返顾的战略选择。
十年浩劫之后,党和国家伤痕累累,百废待兴,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困难与压力,在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的基础上,以非凡的魄力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
我们也在逐步地发展,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停滞的状态。
也搞了一些东西,比如原子弹、氢弹,我们搞成功了,洲际导弹我们也搞成了,但是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开放”。
[3]3、改革开放的时代依据。
二战后,尤其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配置,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邓小平指出,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
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惟有通过改革开放,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同时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当前,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对外交往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我们必须伴随世界发展大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有着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建设最初20多年的曲折,尤其是“文革”的十年内乱,使得整个政治混乱,经济停滞和几近崩溃,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5]从国际环境看,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后起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改变。
日本、德国迅速崛起,“亚洲四小龙”迅速腾飞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这期间我国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差距明显被拉大。
面临国内的严重困难和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痛定思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态势,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前提下,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
(三)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思想基础是由毛泽东确立、邓小平重新恢复、江泽民和胡锦涛丰富和发展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即《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强调这两个“没有变”,实质上就是要坚持把它作为进一步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明确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新时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新的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我国自觉地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奠定思想基础。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缺乏活力,发展迟缓,甚至一度停滞、倒退,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6]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经济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立足于基本国情,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确立;司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自由和人权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
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文化建设造成巨大冲击:破坏了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中华文化的断层;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排斥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和文明成果;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我国和西方国家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文革结束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禁令和迷信被冲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人们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实干精神被激发,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取得巨大进步;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渠道拓宽,自主创业获得政策支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分配格局更趋合理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我国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注重质量建设,提高官兵素质,大力加强国防科技研究和国防工业建设,改善武器装备,全面增强战斗力,科技强军取得明显成效,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提出并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在外交领域,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履行应尽的义务,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A].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A].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3]《邓小平同志会见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理什特劳加尔时谈话》1987年4月26日[4]《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