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概念及其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解析式)
函数基础知识复习
![函数基础知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85319fa51e79b896802268d.png)
函数及其表示基础知识梳理1.函数的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f(x),x∈A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定义域,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值域.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3)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4)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3.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另:求复合函数y=f(t),t=q(x)的定义域的方法:①若y=f(t)的定义域为(a,b),则解不等式得a<q(x)<b即可求出y=f(q(x))的定义域;②若y=f(g(x))的定义域为(a,b),则求出g(x)的值域即为f(t)的定义域.4.函数的单调性(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2)单调区间的定义:若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称函数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f(x)的单调区间.注: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所以要受到区间的限制.例如函数y=1x分别在(-∞,0),(0,+∞)内都是单调递减的,但不能说它在整个定义域即(-∞,0)∪(0,+∞)内单调递减,只能分开写,即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0)和(0,+∞),不能用“∪”连接.函数单调性的判断(1)定义法: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2)复合法:同增异减,即内外函数的单调性相同时,为增函数,不同时为减函数. 在公共的单调区间内有: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 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详细)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6d6f5d7e0242a8956bece4cf.png)
第二章 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x f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x f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2、定义域:(1)定义域定义:函数)(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使这个函数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方法:①若)(x f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全体实数②若)(x f 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例:求函数xy 111+=的定义域。
③若)(x f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全体实数例1. 求函数 ()2143432-+--=x x xy 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02112++-=x x y 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⑤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⑥若)(x f 为复合函数,则定义域由其中各基本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不等式组来确定⑦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如)0(10≠=x x⑧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4)求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2x f 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0,1)求)31(x f -的定义域3、值域 :(1)值域的定义:与x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值域的原则:先求定义域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值域: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余弦、正切)(4)确定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 的范围出发,推出()y f x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 函数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290bcf4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一节函数及其表示一、基础知识1.函数与映射的概念2.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定义域的策略(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常从解析式本身有意义,或从实际出发.(2)如果函数y=f(x)是用表格给出,则表格中x的集合即为定义域.(3)如果函数y=f(x)是用图象给出,则图象在x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x的集合即为定义域.(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3)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相等,这是判断两函数相等的依据.两函数值域与对应关系相同时,两函数不一定相同.(4)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3.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定义域内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关于分段函数的3个注意(1)分段函数虽然由几个部分构成,但它表示同一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3)各段函数的定义域不可以相交.考点一 函数的定义域[典例] (1)(2019·长春质检)函数y =ln1-x x +1+1x的定义域是( ) A .[-1,0)∪(0,1) B .[-1,0)∪(0,1] C .(-1,0)∪(0,1]D .(-1,0)∪(0,1)(2)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B.⎝⎛⎭⎫-1,-12 C .(-1,0)D.⎝⎛⎭⎫12,1[解析] (1)由题意得⎩⎪⎨⎪⎧1-x >0,x +1>0,x ≠0,解得-1<x <0或0<x <1.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0)∪(0,1).(2)令u =2x +1,由f (x )的定义域为(-1,0),可知-1<u <0,即-1<2x +1<0, 得-1<x <-12.[答案] (1)D (2)B [解题技法]1.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一般准则(1)分式中的分母不为0; (2)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 (3)y =x 0要求x ≠0;(4)对数式中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5)正切函数y =tan x ,x ≠k π+π2(k ∈Z);(6)实际问题中除考虑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实际问题本身的要求. 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问题(1)若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 (x )≤b 求出;(2)若已知函数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f (x )的定义域为g (x )在x ∈[a ,b ]上的值域. [题组训练] 1.函数f (x )=1lnx +1+4-x 2的定义域为( ) A .[-2,0)∪(0,2] B .(-1,0)∪(0,2] C .[-2,2]D .(-1,2]解析:选B 由⎩⎪⎨⎪⎧x +1>0,ln x +1≠0,4-x 2≥0,得-1<x ≤2,且x ≠0.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1,2 019],则函数g (x )=f x +1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y =f (x )的定义域是[1,2 019],所以若g (x )有意义,应满足⎩⎪⎨⎪⎧1≤x +1≤2 019,x -1≠0,所以0≤x ≤2 018,且x ≠1.因此g (x )的定义域是{x |0≤x ≤2 018,且x ≠1}. 答案:{x |0≤x ≤2 018,且x ≠1}考点二 求函数的解析式[典例] (1)已知二次函数f (2x +1)=4x 2-6x +5,求f (x ); (2)已知函数f (x )满足f (-x )+2f (x )=2x ,求f (x ). [解] (1)法一:待定系数法因为f (x )是二次函数,所以设f (x )=ax 2+bx +c (a ≠0),则f (2x +1)=a (2x +1)2+b (2x +1)+c =4ax 2+(4a +2b )x +a +b +c .因为f (2x +1)=4x 2-6x +5, 所以⎩⎪⎨⎪⎧4a =4,4a +2b =-6,a +b +c =5,解得⎩⎪⎨⎪⎧a =1,b =-5,c =9,所以f (x )=x 2-5x +9(x ∈R). 法二:换元法令2x +1=t (t ∈R),则x =t -12,所以f (t )=4⎝⎛⎭⎫t -122-6·t -12+5=t 2-5t +9(t ∈R),所以f (x )=x 2-5x +9(x ∈R). 法三:配凑法因为f (2x +1)=4x 2-6x +5=(2x +1)2-10x +4=(2x +1)2-5(2x +1)+9, 所以f (x )=x 2-5x +9(x ∈R).(2)解方程组法由f (-x )+2f (x )=2x , ① 得f (x )+2f (-x )=2-x ,② ①×2-②,得3f (x )=2x +1-2-x . 即f (x )=2x +1-2-x3.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2x +1-2-x3(x ∈R).[解题技法] 求函数解析式的4种方法及适用条件 (1)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或将已知条件代入,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相应的待定系数.(2)换元法对于形如y =f (g (x ))的函数解析式,令t =g (x ),从中求出x =φ(t ),然后代入表达式求出f (t ),再将t 换成x ,得到f (x )的解析式,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1x 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提醒] 由于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定义域不同,则为不相同的函数,因此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如果定义域不是R ,一定要注明函数的定义域.[题组训练]1.[口诀第2句]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0,f (x +1)=f (x )+x +1,则f (x )=________________.解析:设f (x )=ax 2+bx +c (a ≠0), 由f (0)=0,知c =0,f (x )=ax 2+bx . 又由f (x +1)=f (x )+x +1,得a (x +1)2+b (x +1)=ax 2+bx +x +1, 即ax 2+(2a +b )x +a +b =ax 2+(b +1)x +1,所以⎩⎪⎨⎪⎧2a +b =b +1,a +b =1,解得a =b =12.所以f (x )=12x 2+12x (x ∈R).答案:12x 2+12x (x ∈R)2.[口诀第3句]已知f ⎝⎛⎭⎫2x +1=lg x ,则f (x )=________________.解析:令2x +1=t ,得x =2t -1,则f (t )=lg 2t -1,又x >0,所以t >1,故f (x )的解析式是f (x )=lg2x -1(x >1). 答案:lg2x -1(x >1) 3.[口诀第4句]已知f (x )满足2f (x )+f ⎝⎛⎭⎫1x =3x ,则f (x )=________. 解析:∵2f (x )+f ⎝⎛⎭⎫1x =3x ,①把①中的x 换成1x ,得2f ⎝⎛⎭⎫1x +f (x )=3x.② 联立①②可得⎩⎨⎧2f x +f ⎝⎛⎭⎫1x =3x ,2f ⎝⎛⎭⎫1x +f x =3x,解此方程组可得f (x )=2x -1x(x ≠0).答案:2x -1x (x ≠0)考点三 分段函数考法(一) 求函数值[典例] (2019·石家庄模拟)已知f (x )=⎩⎪⎨⎪⎧log 3x ,x >0,a x +b ,x ≤0(0<a <1),且f (-2)=5,f (-1)=3,则f (f (-3))=( )A .-2B .2C .3D .-3[解析] 由题意得,f (-2)=a -2+b =5,①f (-1)=a -1+b =3,②联立①②,结合0<a <1,得a =12,b =1,所以f (x )=⎩⎪⎨⎪⎧log 3x ,x >0,⎝⎛⎭⎫12x +1,x ≤0,则f (-3)=⎝⎛⎭⎫12-3+1=9,f (f (-3))=f (9)=log 39=2. [答案] B[解题技法]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策略(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区间,然后代入该区间对应的解析式求值;(2)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3)当自变量的值所在区间不确定时,要分类讨论,分类标准应参照分段函数不同段的端点.考法(二) 求参数或自变量的值(或范围)[典例] (2018·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2-x ,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解析] 法一:分类讨论法①当⎩⎪⎨⎪⎧x +1≤0,2x ≤0,即x ≤-1时,f (x +1)<f (2x ),即为2-(x +1)<2-2x,即-(x +1)<-2x ,解得x <1.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②当⎩⎪⎨⎪⎧x +1≤0,2x >0时,不等式组无解.③当⎩⎪⎨⎪⎧x +1>0,2x ≤0,即-1<x ≤0时,f (x +1)<f (2x ),即为1<2-2x,解得x <0.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0).④当⎩⎪⎨⎪⎧x +1>0,2x >0,即x >0时,f (x +1)=1,f (2x )=1,不合题意.综上,不等式f (x +1)<f (2x )的解集为(-∞,0). 法二:数形结合法∵f (x )=⎩⎪⎨⎪⎧2-x ,x ≤0,1,x >0,∴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知,要使f (x +1)<f (2x ), 则需⎩⎪⎨⎪⎧x +1<0,2x <0,2x <x +1或⎩⎪⎨⎪⎧x +1≥0,2x <0, ∴x <0,故选D. [答案] D[解题技法]已知函数值(或范围)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的方法(1)根据每一段的解析式分别求解,但要注意检验所求自变量的值(或范围)是否符合相应段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将各段的结果合起来(求并集)即可;(2)如果分段函数的图象易得,也可以画出函数图象后结合图象求解.[题组训练]1.设f (x )=⎩⎨⎧x ,0<x <1,2x -1,x ≥1,若f (a )=f (a +1),则f ⎝⎛⎭⎫1a =( ) A .2 B .4 C .6D .8解析:选C 当0<a <1时,a +1>1,f (a )=a ,f (a +1)=2(a +1-1)=2a , ∵f (a )=f (a +1),∴a =2a , 解得a =14或a =0(舍去).∴f ⎝⎛⎭⎫1a =f (4)=2×(4-1)=6.当a ≥1时,a +1≥2,f (a )=2(a -1),f (a +1)=2(a +1-1)=2a , ∵f (a )=f (a +1),∴2(a -1)=2a ,无解. 综上,f ⎝⎛⎭⎫1a =6.2.已知函数f (x )=⎩⎪⎨⎪⎧2x ,x ≤1,f x -1,x >1,则f (f (3))=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f (3)=f (2)=f (1)=21=2, ∴f (f (3))=f (2)=2. 答案:23.(2017·全国卷Ⅰ)设函数f (x )=⎩⎪⎨⎪⎧x +1,x ≤0,2x ,x >0,则满足f (x )+f ⎝⎛⎭⎫x -12>1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可对不等式分x ≤0,0<x ≤12,x >12讨论.①当x ≤0时,原不等式为x +1+x +12>1,解得x >-14,故-14<x ≤0.②当0<x ≤12时,原不等式为2x +x +12>1,显然成立.③当x >12时,原不等式为2x +2x -12>1,显然成立.综上可知,所求x 的取值范围是⎝⎛⎭⎫-14,+∞. 答案:⎝⎛⎭⎫-14,+∞ 4.设函数f (x )=⎩⎪⎨⎪⎧⎝⎛⎭⎫12x -7,x <0,x ,x ≥0,若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若a <0,则f (a )<1⇔⎝⎛⎭⎫12a-7<1⇔⎝⎛⎭⎫12a <8,解得a >-3,故-3<a <0; 若a ≥0,则f (a )<1⇔a <1,解得a <1,故0≤a <1. 综上可得-3<a <1. 答案:(-3,1)[课时跟踪检测]1.下列所给图象是函数图象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选B ①中当x >0时,每一个x 的值对应两个不同的y 值,因此不是函数图象;②中当x =x 0时,y 的值有两个,因此不是函数图象;③④中每一个x 的值对应唯一的y 值,因此是函数图象.故选B.2.函数f (x )=2x -1+1x -2的定义域为( ) A .[0,2)B .(2,+∞)C .[0,2)∪(2,+∞)D .(-∞,2)∪(2,+∞)解析:选C 由题意得⎩⎪⎨⎪⎧2x -1≥0,x -2≠0,解得x ≥0,且x ≠2.3.已知f ⎝⎛⎭⎫12x -1=2x -5,且f (a )=6,则a 等于( ) A.74 B .-74C.43D .-43解析:选A 令t =12x -1,则x =2t +2,f (t )=2(2t +2)-5=4t -1,则4a -1=6,解得a =74.4.(2019·贵阳检测)下列函数中,同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相同的是( ) A .y =x -1 B .y =ln x C .y =13x -1D .y =x +1x -1解析:选D 对于A ,定义域为[1,+∞),值域为[0,+∞),不满足题意;对于B ,定义域为(0,+∞),值域为R ,不满足题意;对于C ,定义域为(-∞,0)∪(0,+∞),值域为(-∞,-1)∪(0,+∞),不满足题意;对于D ,y =x +1x -1=1+2x -1,定义域为(-∞,1)∪(1,+∞),值域也是(-∞,1)∪(1,+∞).5.(2018·福建期末)已知函数f (x )=⎩⎪⎨⎪⎧log 2x +a ,x >0,4x -2-1,x ≤0.若f (a )=3,则f (a -2)=( )A .-1516B .3C .-6364或3D .-1516或3解析:选A 当a >0时,若f (a )=3,则log 2a +a =3,解得a =2(满足a >0);当a ≤0时,若f (a )=3,则4a -2-1=3,解得a =3,不满足a ≤0,所以舍去.于是,可得a =2.故f (a -2)=f (0)=4-2-1=-1516.6.已知函数y =f (2x -1)的定义域是[0,1],则函数f 2x +1log 2x +1的定义域是( )A .[1,2]B .(-1,1] C.⎣⎡⎦⎤-12,0 D .(-1,0)解析:选D 由f (2x -1)的定义域是[0,1], 得0≤x ≤1,故-1≤2x -1≤1, ∴f (x )的定义域是[-1,1], ∴要使函数f 2x +1log 2x +1有意义,需满足⎩⎪⎨⎪⎧-1≤2x +1≤1,x +1>0,x +1≠1,解得-1<x <0.7.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 (2 018x )=2 018f (x )的是( ) A .f (x )=|x | B .f (x )=x -|x | C .f (x )=x +2D .f (x )=-2x解析:选C 若f (x )=|x |,则f (2 018x )=|2 018x |=2 018|x |=2 018f (x );若f (x )=x -|x |,则f (2 018x )=2 018x -|2 018x |=2 018(x -|x |)=2 018f (x );若f (x )=x +2,则f (2 018x )=2 018x +2,而2 018f (x )=2 018x +2 018×2,故f (x )=x +2不满足f (2 018x )=2 018f (x );若f (x )=-2x ,则f (2 018x )=-2×2 018x =2 018×(-2x )=2 018f (x ).故选C.8.已知具有性质:f ⎝⎛⎭⎫1x =-f (x )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下列函数: ①f (x )=x -1x ;②f (x )=x +1x ;③f (x )=⎩⎪⎨⎪⎧x ,0<x <1,0,x =1,-1x ,x >1.其中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 .①解析:选B 对于①,f (x )=x -1x ,f ⎝⎛⎭⎫1x =1x-x =-f (x ),满足题意;对于②,f ⎝⎛⎭⎫1x =1x +x=f (x ),不满足题意;对于③,f ⎝⎛⎭⎫1x =⎩⎪⎨⎪⎧ 1x ,0<1x <1,0,1x =1,-x ,1x >1,即f ⎝⎛⎭⎫1x =⎩⎪⎨⎪⎧ 1x ,x >1,0,x =1,-x ,0<x <1,故f ⎝⎛⎭⎫1x =-f (x ),满足题意.综上可知,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①③. 9.(2019·青岛模拟)函数y =ln ⎝⎛⎭⎫1+1x +1-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解析:由⎩⎪⎨⎪⎧ 1+1x >0,1-x 2≥0⇒⎩⎪⎨⎪⎧x <-1或x >0,-1≤x ≤1⇒0<x ≤1. 所以该函数的定义域为(0,1].答案:(0,1]10.(2019·益阳、湘潭调研)若函数f (x )=⎩⎨⎧ lg 1-x ,x <0,-2x ,x ≥0,则f (f (-9))=________. 解析:∵函数f (x )=⎩⎨⎧ lg 1-x ,x <0,-2x ,x ≥0,∴f (-9)=lg 10=1,∴f (f (-9))=f (1)=-2. 答案:-211.(2018·张掖一诊)已知函数f (x )=⎩⎪⎨⎪⎧2x ,x >0,x +1,x ≤0,若f (a )+f (1)=0,则实数a 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f (1)=2,且f (1)+f (a )=0,∴f (a )=-2<0,故a ≤0. 依题知a +1=-2,解得a =-3.答案:-312.已知f (x )=⎩⎪⎨⎪⎧ 12x +1,x ≤0,-x -12,x >0,使f (x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 x ≤0,12x +1≥-1或⎩⎪⎨⎪⎧ x >0,-x -12≥-1,解得-4≤x ≤0或0<x ≤2,故所求x 的取值范围是[-4,2].答案:[-4,2]13.设函数f (x )=⎩⎪⎨⎪⎧ax +b ,x <0,2x ,x ≥0,且f (-2)=3,f (-1)=f (1).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f (x )的图象.解:(1)由f (-2)=3,f (-1)=f (1),得⎩⎪⎨⎪⎧ -2a +b =3,-a +b =2, 解得⎩⎪⎨⎪⎧ a =-1,b =1,所以f (x )=⎩⎪⎨⎪⎧-x +1,x <0,2x ,x ≥0. (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完整版)高考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完整版)高考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55adb3fd763231126fdb115d.png)
高考函数总结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函数 (1)函数的定义①原始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如果对于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 是x 的函数,x 叫作自变量。
②近代定义:设A 、B 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 :x →y 是从A 到B 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 到B 的映射f :A →B 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其中B y A x ∈∈,,原象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象集合C 叫做函数的值域。
B C ⊆(2)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 ②对应法则 ③值域 3、函数的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象法 注意:强调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表示形式。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函数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就是用数学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 定义法 (2)变量代换法 (3)待定系数法(4)函数方程法 (5)参数法 (6)实际问题2、函数的定义域:要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的集合。
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而得到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由各基本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3。
复合函数定义域: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b a x ,∈,其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b x g a ≤≤)(解出。
三、函数的值域 1.函数的值域的定义在函数y=f (x )中,与自变量x 的值对应的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函数的值域的原则①当函数y=f (x )用表格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表格中实数y 的集合;②当函数y=f (x )用图象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图象在y 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实数y 的集合; ③当函数y=f(x )用解析式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对应法则唯一确定; ④当函数y=f (x )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
高一数学上册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上册第一章函数及其表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bded15ef7ba0d4a733be3.png)
函数及其表示(一)知识梳理1.映射的概念设B A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则称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x).2.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B A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A 中的 任意数 x ,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确定 的数y 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关系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___y=f(x),x ∈A(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A x x f y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 对于的函数值的集合所有的集合构成值域。
(3)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 、 值域 和 对应法则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1).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等式来表示。
4.分段函数在自变量的不同变化范围中,对应法则用不同式子来表示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二)考点分析考点1:判断两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考点2:求函数解析式方法总结:(1)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则用待定系数法;(2)若已知复合函数)]([x g f 的解析式,则可用换元法或配凑法;(3)若已知抽象函数的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x f1.2函数及其表示练习题(2)一、选择题1.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3)5)(3(1+-+=x x x y ,52-=x y ; ⑵111-+=x x y ,)1)(1(2-+=x x y ;⑶x x f =)(,2)(x x g =;⑷()f x =()F x = ⑸21)52()(-=x x f ,52)(2-=x x f .A. ⑴、⑵B. ⑵、⑶C. ⑷D. ⑶、⑸2. 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1x =的公共点数目是( )A. 1B. 0C. 0或1D. 1或23. 已知集合{}{}421,2,3,,4,7,,3A k B a a a ==+,且*,,a N x A y B ∈∈∈ 使B 中元素31y x =+和A 中的元素x 对应,则,a k 的值分别为( )A. 2,3B. 3,4C. 3,5D. 2,54. 已知22(1)()(12)2(2)x x f x x x x x +≤-⎧⎪=-<<⎨⎪≥⎩,若()3f x =,则x 的值是( )A. 1B. 1或32C. 1,32或 D.5. 为了得到函数(2)y f x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12)y f x =-的图象适当平移, 这个平移是( )A.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B. 沿x 轴向右平移12个单位 C. 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 轴向左平移12个单位 6. 设⎩⎨⎧<+≥-=)10()],6([)10(,2)(x x f f x x x f 则)5(f 的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二、填空题1. 设函数.)().0(1),0(121)(a a f x xx x x f >⎪⎪⎩⎪⎪⎨⎧<≥-=若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 函数422--=x x y 的定义域 . 3. 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2,0),(4,0)A B -,且函数的最大值为9,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4.函数0y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函数1)(2-+=x x x 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求函数()f x =.2. 求函数12++=x x y 的值域.3. 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x m x m --++=的两个实根,又2212y x x =+,求()y f m =的解析式及此函数的定义域.4. 已知函数2()23(0)f x ax ax b a =-+->在[1,3]有最大值5和最小值2,求a 、b 的值.参考答案(2)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4. D∴2()3,12,f x x x x ===-<<而∴ x =5. D 平移前的“1122()2x x -=--”,平移后的“2x -”, 用“x ”代替了“12x -”,即1122x x -+→,左移 6. B [][](5)(11)(9)(15)(13)11f f f f f f f =====.二、 1.(),1-∞- 当10,()1,22a f a a a a ≥=-><-时,这是矛盾的; 当10,(),1a f a a a a<=><-时; 2. {}|2,2x x x ≠-≠且 240x -≠3. (2)(4)y x x =-+- 设(2)(4)y a x x =+-,对称轴1x =, 当1x =时,max 99,1y a a =-==-4. (),0-∞ 10,00x x x x -≠⎧⎪<⎨->⎪⎩ 5. 54- 22155()1()244f x x x x =+-=+-≥-. 三、 1. 解:∵10,10,1x x x +≠+≠≠-,∴定义域为{}|1x x ≠-2. 解: ∵221331(),244x x x ++=++≥∴y ≥,∴值域为)+∞ 3. 解:24(1)4(1)0,30m m m m ∆=--+≥≥≤得或,222121212()2y x x x x x x =+=+-224(1)2(1)4102m m m m =--+=-+∴2()4102,(03)f m m m m m =-+≤≥或.4. 解:对称轴1x =,[]1,3是()f x 的递增区间,max ()(3)5,335f x f a b ==-+=即min ()(1)2,32,f x f a b ==--+=即∴3231,.144a b a b a b -=⎧==⎨--=-⎩得。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及解析式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及解析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9e9668192e45361166f501.png)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及解析式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及解析式一.课题: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二.教学目标: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理解分段函数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函数的三要素中对应法则是核心,定义域是灵魂.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对应、映射、像和原像、一一映射的定义;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关系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记作f:A→B.其中X叫做Y的原象,Y叫做X的象。
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只能一对一或多对一,不能一对多。
一一映射-----在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中,若集合B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说这样的映射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映射。
2.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传统定义-------如果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Y都江堰市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
记为Y=f(X)近代定义-----函数是由一个非空数集另一个非空数集的映射。
(或如果A、B 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从A到B的映射f:A→B叫做A到B的函数。
原象的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象的集合C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只能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3.函数的三要素及表示法.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是判断两个是否为同一函数的依据)由于值域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唯一确定,故也可说函数只有两要素,即判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可用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来判断。
函数的表示法通常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4,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是指用运算符号和等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8318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9.png)
教学内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 A .其中,x 叫做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①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②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字母无关. 3.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区间的数轴表示. 区间表示:区间表示:{x|a≤x≤b}=[a ,b];; ;. 知识点二、函数的表示法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用数学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点:简明,给自变量求函数值.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点:直观形象,反应变化趋势. 列表法:列出列表法:列出表格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 2.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方程,而应写函数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知识点三、映射与函数1.映射定义:设A 、B 是两个非是两个非空集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映射;记为f :A→B.象与原象:象与原象:如果给定一个从集合如果给定一个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映射,那么那么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B 中的元素b 叫做a 的象,a 叫做b 的原象. 注意:(1)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且唯一;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且唯一;(2)B 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一;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一;(3)a 的象记为f(a). 2.函数:设A 、B 是两个非空数集,若f :A→B 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这个映射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记为y=f(x). 注意:注意:(1)函数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数;函数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数;(2)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原象,也未必唯一;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原象,也未必唯一;(4)原象集合=定义域,值域=象集合. 原象集合例题讲解类型一、函数概念1.下列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下列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1)(2)(3)(4)】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假【变式1】判断下列命题的(1)y=x-1与是同一函数;是同一函数;(2)与y=|x|是同一函数;是同一函数;(3)是同一函数;是同一函数;(4)与g(x)=x2-|x|是同一函数.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1);(2);(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变式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 3.已知函数f(x)=3x2+5x-2,求f(3),,f(a),f(a+1). 【变式1】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域;(2)求f(-3),的值;的值;f(a-1)的值. (3)(3)当a>0时,求f(a)×f(a)×f(a-1)【变式2】已知f(x)=2x2-3x-25,g(x)=2x-5,求:,求: (1)f(2),g(2);(2)f(g(2)),g(f(2));(3)f(g(x)),g(f(x)) 4. 求值域(用区间表示):(1)y=x 2-2x+4;. 类型二、映射与函数5. 下列下列对应关系对应关系中,哪些是从A 到B 的映射,哪些不是?如果不是映射,如何修改可以使其成为映射? (1)A=R ,B=R ,对应法则f :取倒数;:取倒数;(2)A={平面内的平面内的三角形三角形},B={平面内的圆},对应法则f :作三角形的: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3)A={平面内的圆},B={平面内的三角形},对应法则f :作圆的:作圆的内接内接三角形.三角形.【变式1】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集合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映射?①A={1,2,3,4},B={3,4,5,6,7,8,9},对应法则②A=N *,B={0,1},对应法则f:x→x 除以2得的得的余数余数; ③A=N ,B={0,1,2},f :x→x 被3除所得的余数;除所得的余数;④设X={0,1,2,3,4},【变式2】已知映射f :A→B ,在f 的作用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的作用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任取x ∈A ,都有唯一的y ∈B 与x 对应;对应;(2)A 中的某个元素在B 中可以没有象;中可以没有象;(3)A 中的某个元素在B 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象;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象;(4)A 中的不同的元素在B 中有不同的象;中有不同的象;(5)B 中的元素在A 中都有原象;中都有原象; (6)B 中的元素在A 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象. 【变式3】下列对应哪些是从A 到B 的映射?是从A 到B 的一一映射吗?是从A 到B 的函数吗?的函数吗?(1)A=N ,B={1,-1},f :x→y=(x→y=(-1)-1)x ; (2)A=N ,B=N +,f :x→y=|x x→y=|x-3|-3|;(3)A=R ,B=R ,(4)A=Z ,B=N ,f :x→y=|x|;(5)A=N ,B=Z ,f :x→y=|x|;(6)A=N ,B=N ,f :x→y=|x→y=|x|. x|. 6. 已知A=R,B={(x,y)|x,y R},f:A→B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x+1,x2+1),求A中的元素是从集合的象,B中元素的原象. 的映射,其中【变式1】设f:A→B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其中(1)A={x|x>0},B=R,f:x→x2-2x-1,则A中元素的象及B中元素-1的原象分别为什么?的原象分别为什么?y)→(x-y-y,x+y),则A中元素(1,3)的象及B中元素(1,3)的原象分别为什(2)A=B={(x,y)|x∈R,y∈R},f:(x,y)→(x么?么?类型三、函数的表示方法7. 求函数的求函数的解析式解析式(1)若f(2x-1)=x2,求f(x);(2)若f(x+1)=2x2+1,求f(x). 【变式1】(1) 已知f(x+1)=x2+4x+2,求f(x);(2)已知:,求f[f(-1)]. 8.作出下列函数的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图象. (1);(2);类型四、分段函数9. 已知,求f(0),f[f(-1)]的值. 【变式1】已知,作出f(x)的图象,求f(1),f(-1),f(0),f{f[f(-1)+1]}的值. 10. 某市郊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某市郊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1)乘坐汽车5公里以内,票价2元;元;(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按5公里计算),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约解析式,并画出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1公里,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设20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函数的图象. 【变式1】移动公司开展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月租50元,每通话1分钟,付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每通话1分钟,付费0.6元,若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y2(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Ⅰ. 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Ⅱ. 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元,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话费200元,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Ⅲ. 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 ⑴,;⑵,;⑶,;⑷,;⑸,.A.⑴、⑵.⑴、⑵ B.⑵、⑶.⑶、⑸.⑷ D.⑶、⑸.⑵、⑶ C.⑷2.函数y=的定义域是() 0≤x≤1 1 D.{-1,1} x≤-1-1或x≥1 C.0≤x≤A.-1≤x≤1B.x≤3.函数的值域是( ) A.(-(-∞∞,)∪(,+∞)B.(-(-∞∞,)∪(,+∞)C.R D.(-(-∞∞,)∪(,+∞) 4.下列从.下列从集合的对应中: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中:①A=R,B=(0,+∞),f:x→y=x2;②③④A=[-2,1],B=[2,5],f:x→y=x 2+1;⑤A=[-3,3],B=[1,3],f:x→y=|x|其中,不是从其中,不是从集合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个数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5.已知映射f:A→B ,在f 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 中每个元素必有象,但B 中元素不一定有原象中元素不一定有原象 B . B 中元素可以有两个原象中元素可以有两个原象 C . A 中的任何元素有且只能有唯一的象中的任何元素有且只能有唯一的象 D . A 与B 必须是非空的必须是非空的数集数集 6.点(x ,y)在映射f 下的象是(2x-y ,2x+y),求点(4,6)在f 下的原象( ) A .(,1)B .(1,3) C .(2,6)D .(-1,-3) 7.已知集合P={x|0≤x≤4}, Q={y|0≤y≤2},下列各,下列各表达式表达式中不表示从P 到Q 的映射的是( ) A .y=B .y=C .y=x D .y=x 28.下列.下列图象图象能够成为某个函数图象的是( ) 9.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与直线直线的公共点数目是( ) A .B .C .或D .或10.已知集合,且,使中元素和中的元素对应,则的值分别为( ) A . B .C .D . 11.已知,若,则的值是( ) A .B .或C .,或D .12.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的图象适当平移,这个平移是( ) 的图象适当平移A.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个单位 B.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个单位C.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个单位个单位 D.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二、填空题1.设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函数的定义域_______________.3.函数f(x)=3x-5在区间上的值域是_________.上的值域4.若最大值为,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且函数的最大值.若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且函数的达式是_______________.5.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定义域.2.求函数的值域.的值域.3.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1,求f(x);(2)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f(2)=-3,f(-2)=-7,f(0)=-3,求f(x);(3)已知f(x-3)=x 2+2x+1,求f(x+3);(4)已知; (5)已知f(x)的定义域为R ,且2f(x)+f(-x)=3x+1,求f(x).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个是.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个是( ) A .)(x f 表示的是含有x 的代数式 B .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其定义中的.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其定义中的数集数集B C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D .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函数2.已知f 满足f (ab )=f (a )+ f (b),且f (2)=p ,q f =)3(那么)72(f 等于等于 ( ) A .q p +B .q p 23+C .q p 32+D .23q p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xx y y ==,1 B .1,112-=+´-=x y x x y C .33,x y x y == D . 2)(|,|x y x y == 4.已知函数23212---=x x x y 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 ) A .]1,(-¥ B .]2,(-¥C .]1,21()21,(-Ç--¥D . ]1,21()21,(-È--¥ 5.设ïîïíì<=>+=)0(,0)0(,)0(,1)(x x x x x f p ,则=-)]}1([{f f f ( )A .1+pB .0 C .pD .1- 6.设函数x x x f =+-)11(,则)(x f 的表达式为( ) A .x x -+11 B . 11-+x x C .xx +-11 D .12+x x 7.已知)(x f 的定义域为)2,1[-,则|)(|x f 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 ) A .)2,1[- B .]1,1[- C .)2,2(- D .)2,2[-8.设îíì<+³-=)10()],6([)10(,2)(x x f f x x x f 则)5(f 的值为(的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二、填空题9.已知x x x f 2)12(2-=+,则)3(f = . 10.若记号“*”表示的是2*b a b a +=,则用两边含有“*”和“+”的运算对于任意三个”的运算对于任意三个实数实数“a ,b ,c ”成立一个恒等式 . 11.集合A 中含有2个元素,集合A 到集合A 可构成可构成 个不同的映射. 12.设函数.)().0(1),0(121)(a a f x x x x x f >ïïîïïíì<³-=若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 。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章节复习知识点网络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章节复习知识点网络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d579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2.png)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章节复习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本章重难点概念知识点1、函数及三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一、函数的概念2、区间一般区间、特殊区间、 端点大小关系、开闭区间 1、函数概念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 2、定义域、值域的结果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 3、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多对一。
一、判断对应法则或图象是否是一个函数(非空性、任意性x 、唯一确定性y )二、判断两个函数是否是相同函数(定义域、对应法则) 三、求函数定义域(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3、分段函数概念、表示方式、定义域、值域、图象4、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 二、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 1、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2、列表法表示的函数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函数图象呈现形式主要有2种:连续的曲线或孤立的点; 3、画函数图象方法: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6、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7、函数的奇偶性8、幂函数(概念、图象、性质)三、题型1、求一般函数的定义域(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函数类型定义域举例①整式函数R f(x)=x2+2x+3②分式函数分母不为0 f(x)=1 2x+3③偶次根式函数根号中式子≥0f(x)=√x2+2x−3④奇次根式函数R f(x)=√x2+2x+33⑤绝对值函数R f(x)=|x2+2x+3|⑥0次幂函数底数不为0 f(x)=(x2+2x−3)0⑦对数函数真数大于0 f(x)=log2(2x−3)⑧实际问题考虑实际意义正方形周长公式f(x)=4x(x>0)多个使函数有意义的条件用花括号连接,写成不等式组。
2、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①已知f(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②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的定义域;③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g(x))的定义域;④已知f(g(x))的定义域,求F(x)=f(g(x))+f(ℎ(x))的定义域关键:定义域是指自变量x的值相同对应法则f下的整体变量取值范围相同(空间不变原理)3、求简单函数的值域(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函数类型定义域值域一次函数R R二次函数Ra>0时,[4ac−b24a,+∞)a<0时,(-∞,4ac−b24a]配方、画图、找最高点和最低点反比例函数(−∞,0)∪(0,+∞)(−∞,0)∪(0,+∞)分式函数分母不为0 配凑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4、求函数的解析式①待定系数法②换元法/配凑法③方程组法/消元法 ④赋值法最后一定要考虑定义域,定义域不是R 一定要写出来5、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证明及应用 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函数f(x)在区间D 上为增函数,x 1,x 2∈D ,且x 1≠x 2,则函数f(x)在区间D 上为减函数,x 1,x 2∈D ,且x 1≠x 2,则① x 1<x 2⟺f (x 1)<f(x 2) ① x 1<x 2⟺f (x 1)>f(x 2) ② (x 1−x 2)[f (x 1)−f(x 2)]>0 ② (x 1−x 2)[f (x 1)−f(x 2)]<0 ③f (x 1)−f(x 2)x 1−x 2>0 ③f (x 1)−f(x 2)x 1−x 2<0④ x 1f (x 1)+x 2f (x 2)>x 1f (x 2)+x 2f (x 1) ④ x 1f (x 1)+x 2f (x 2)<x 1f (x 2)+x 2f (x 1) 即x 与f(x)的变化趋势相同, 自变量增量与函数值增量同号。
函数的定义与三要素
![函数的定义与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f270973f524ccbff0218411.png)
一、函数定义及其定义域研究函数必须树立定义域优先考虑.......的原则!(很重要,但又很容易忽视)1.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①函数f(x)的图象与动直线x=m至多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是判断一个图象是不是函数图象的方法.②点(a,b)在函数y=f(x)的图象上⇔f(a)=b.③函数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④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相同【即在定义域相同的条件下解析式可化为相同】.⑤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集合P,若f(x)在集合Q上有意义,则Q⊆P.⑥区间表示法:设a<b,则{x|a≤x≤b}=[a,b],{x|a<x<b}=(a,b),R=(−∞,+∞),….2.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函数与映射都是:一对一,或多对一.】3.若A中含有m个元素,B中含有n个元素,从A到B能建立多少个映射?4.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定义域所遵循的原则是:①f(x)g(x)中要求g(x)≠0;②√f(x)2n中要求f(x)≥0;③[f(x)]0中要求f(x)≠0;④y=a x(a>0,且a≠1),x∈R;⑤y=log a x(a>0,且a≠1),x>0;⑥y=tanx,x∈R,x≠kπ+π2,k∈Z;⑦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有限次复合构造出新函数,则新函数的定义域是每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⑧应用问题的定义域,除了要考虑解析式本身的定义域,还要考虑使应用问题有意义.⑨求定义域时最好不要对解析式先变形,否则容易出错.5.不给出f(x)的解析式,函数f(x),f(g(x)),f(ℎ(x))三者之间定义域的关系:【定义域都是指x的取值范围.】①已知f(x)的定义域是(a,b),求f(g(x))的定义域:解不等式a<g(x)<b,其解集就是f(g(x))的定义域.②已知f(g(x))的定义域是(a,b),求f(x)的定义域:利用a<x<b求g(x)的值域,该值域就是f(x)的定义域.③已知f(g(x))的定义域是(a,b),求f(ℎ(x))的定义域:利用x∈(a,b)先求出g(x)的值域(c,d),然后解不等式c<ℎ(x)<d,此不等式的解集就是f(ℎ(x))的定义域.【总之,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关键是抓住被同一个 f 作用的对象取值范围相同.】6.①|a|={a, a≥0,−a, a<0.②|a−b|=|b−a|(数轴上a,b两点间的距离);③|−a|=|a|,④(a−b)2=(b−a)2.C n1∙C n1∙⋯∙C n1⏟m个=n m(个).1.定义域必须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表示!2.集合{x|y=f(x)}的含义:即函数y=f(x)的定义域.3.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一研究函数问题,就指出该函数的定义域!二、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变量是个筐,代数式都可以装(变量替换).例:对于f (x )=ax 2+bx +c ,f()=a 2+b +c .】 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恒等式的变量替换,如:3x +4=(x +3)+(2x +1).】(1)代入法【直接法,适用于①由f(x)求复合函数f[g (x )],②由f(x +a)、f(x −a)、f(ax)、f(xa )等求f(x); 注意:由分段函数f(x)求复合函数f[g (x )]时,首先需要根据f(x)中对x 的分段,替换为对g(x)的分段.】(2)凑配法【整体替换法,适用于f (√x +1)、f (1+1x )、f(x +1x )、f(x −1x )等类型.】 (3)换元法【如f (3x +1)=2x 2−3x +1.换元法与凑配法可以交替使用,如f (√x +1),f (1+1x )等类型.】 (4)待定系数法【告知函数类型,就要设出该函数表达式,如f(x)是一次函数,则可设f (x )=kx +b ;然后,①利用条件得恒等式,由对应项的系数相等完成;②或利用条件得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5)解方程组法【给出的方程同时含:①f(x)与f(−x),或f(x)与f(a −x); 【前者x →−x ,后者x →a −x 】②一奇一偶函数f(x)与g(x); 【x →−x 】③f(x)与f(1x ),或f(x)与f(a x ); 【前者x →1x ,后者x →ax 】 方法:将原方程中的变量进行变量替换得新方程,联立原方程解方程组!】(6)图象变换法【根据变换过程写解析式,或根据对称关系、相关关系等用代入法求曲线(或轨迹)方程.】(7)赋值法【给出可以求出解析式的恒等式时使用.】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a ≠0):①一般式:y =ax 2+bx +c ; 对称轴是x =−b2a ; 顶点(−b2a ,4ac−b 24a ).②顶点式:y =a(x −ℎ)2+k ; 对称轴是x =ℎ; 顶点(ℎ,k).③两根式:y =a (x −x 1)(x −x 2); 对称轴是x =x 1+x 22; 顶点(x 1+x 22,−a (x 1−x 22)2). 【提醒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按照③、②、①的顺序考虑去设解析式较好.【提醒2】f (x )=ax 2+bx +c =a (x −x 1)(x −x 2):一般式与两根式的相互转化使用,常有利于解决问题.【已知一个零根x 1时,另一零根x 2可由韦达定理求出.】【提醒3】与二次函数有关的问题【值域,最值,单调性等】,要学会直接运用对称轴和图象解决!3.应用题中求函数解析式: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即同一个量用不同方式表达,由此就得到方程(或等式),从而就可得到函数解析式. 注意:①没有给出字母变量的,一定要先设出来.②要根据实际意义,准确求出函数定义域.③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的,则需要用分段函数表示.(几何背景的应用题常需要用分段函数表示!)4.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可以画线段示意图分段处理(分段纳税).(还可建立分段函数模型)常见函数的平方表示:[f(x)]2=f 2(x),(log a x )2=log a 2x ,(sinx )2=sin 2x ,(cosx )2=cos 2x ,(tanx )2=tan 2x .基数免税 3% 10% 20% 3500元 1500元 3000元 4500元 26000元 25% 20000元 25000元 30% 35% 45%补充1.设f (x ),g(x)均为定义域相同的两段式的分段函数,①若分段标准一致,则y =f (x )±g(x),y =f (x )∙g(x),y =f(x)g(x)(g (x )≠0)等函数仍为两段式的分段函数. ②若分段标准不一致,则y =f (x )±g(x),y =f (x )∙g(x),y =f(x)g(x)(g (x )≠0)等函数均为三段式的分段函数. 2.给出分段函数f (x )={f 1(x ),x ≤a ,f 2(x ),x >a .如何解不等式(或方程):f(g (x ))≥f(ℎ(x)). 方法一:就g (x ),ℎ(x)与a 的大小关系分四种情形,将两边代出后求解;方法二:令g (x )=a ,ℎ(x )=a ,解出x 的值,得到(能分段代出两边的)标准后,分段求解.3.若f (x )=a n x n +a n−1x n−1+⋯+a 2x 2+a 1x +a 0,且f (t )=0,则f(x)必含有因式(x −t);必要时可以用竖式除法或待定系数法将f(x)因式分解;若x =x 0为f(x)的极值点,则x =x 0必为方程f (x )=f(x 0)的重根.4.y =ax 2+bx +c =a (x +b 2a )2+4ac−b 24a 在a 确定的情况下,抛物线的形状(即开口大小)也就随之确定!5.三次函数f (x )=ax 3+bx 2+cx +d 的解析式:【其图象(a >0)的各种情形你知道吗?】①若已知f (x )=0的三个根为x 1,x 2,x 3,则可设f (x )=a (x −x 1)(x −x 2)(x −x 3).②若已知f (x )=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可设f (x )=a (x −x 1)(x −x 2)(x −m).③若已知f (x )=0的一个根为x 1,则可设f (x )=a (x −x 1)(x 2+mx +n).6.三次函数f (x )=ax 3+bx 2+cx +d 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f′(x )=3ax 2+2bx +c =0有两个不等实根.【由f′(x )=3ax 2+2bx +c =3a (x −x 1)(x −x 2)的图象可知.】三、 值域,最值1.观察法:主要针对一些简单函数,或作简单变形后观察,即可求出值域或最值.2.配方法(对称轴法):对于型如f (x )=ax 2+bx +c ,x ∈[m ,n]的形式的二次函数,利用配方法或直接利用对称轴x =−b2a 完成.可以结合图象完成求值域或最值.【配方其实也是为了找出对称轴!】3.换元法:代数换元法,三角换元法.运用换元法解题时要注意确定新元的取值范围和整体置换的策略.使用换元法时,一般来说,需求两次值域,一次在换元时求新元的取值范围,一次在换元后求新函数值域. ①y =ax +b +k √cx +d ,令t =√cx +d .(注意:该函数有时可直接快速判定单调性!)②y =a f (x ),令u =f(x),则y =a u ; ③y =log a f(x),令u =f(x),则y =log a u ;④y =f(a x ),令t =a x ,则y =f(t); ⑤y =f(log a x),令t =log a x ,则y =f(t);⑥令a x +a −x =t ,则a 2x +a −2x =t 2−2(t ≥2); ⑦令√1−x +√1+x =t ,则√1−x 2=t 2−22.无参函数先定性,定性之后再前行! 定性:是指先确定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图象等性质;然后再结合性质去解题.a a 1 a 2 函数符号的使用:p =kV ⇒p (V )=kV ,y =ax 2+bx +c ⇒y (x )=ax 2+bx +c ,但对于后者习惯用f(x). 在使用函数符号时,“y =⋯”,根据需要可改用“f (x )=⋯”.【y 即f(x),f(x)即y ,因为y =f(x).】 如:判断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及周期性等,就应该使用函数符号f(x).⑧y=ax+b±k√c2−x2,令x=csinα,α∈[−π2,π2](或令x=ccosα,α∈[0,π]).⑨x∈R时,令x=tanα,α∈(−π2,π2);⑩令sinx+cosx=t,则sinxcosx=t2−12.4.图象法(数形结合法):(直观实用!)■①一些简单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求值域或最值常利用图象完成.②求f(x)=max{f1(x),f2(x),⋯,f n(x)}或f(x)=min{f1(x),f2(x),⋯,f n(x)}的值域,可先分别作出其中所含函数:f1(x),f2(x),⋯,f n(x)的图象,再利用它们的交点分段确定f(x)的图象,从而确定值域或最值.③根据函数表达式的几何意义【分式→斜率?平方和(的算术根)→距离?等】,作出图象,求出值域或最值.5.单调性法:若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或最值. (优先考虑!)■6.有界性法:含x2,|x|,√x,x(x∈(m,n)),a x,sinx,cosx的函数,若可用y表示它们,则常利用其有界性来求值域或最值.7.基本(均值)不等式法:利用a+b2≥√ab或a+b+c3≥√abc3(一正二定三相等)等公式来求值域或最值,一定要看等号能否成立,否则用数形结合法、单调性法完成,如y=x+kx(k>0).【还要注意柯西不等式的应用.】8.判别式法:用于y=f(x)=a1x2+b1x+c1a2x2+b2x+c2.(a12+a22≠0,分子、分母无公因式,且x无人为限制.)先化成(a2y−a1)x2+(b2y−b1)x+(c2y−c1)=0,再运用∆≥0求值域(但要注意讨论二次项系数为0的情况).附:若含参数的函数f(x)=a1x 2+b1x+c1a2x2+b2x+c2的值域为[a,b],求所含参数的值.方法①:利用判别式法;方法②:利用a≤a1x 2+b1x+c1a2x2+b2x+c2≤b恒成立且等号也可成立.9.导数法:通过求导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确定极值与端点值,从而得出值域或最值.(万能方法!)■⒑分类讨论法:对于含参数的函数求值域或最值,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通常先作出函数的一般图象(形状),再由函数图象左右移动悟出讨论标准!二次函数f(x)=ax2+bx+c,x∈[m,n]的最值问题(对称轴含参数问题、区间含参数问题)是最典型的.注意是否需要讨论开口方向,①对称轴x=−b2a与x轴上区间[m,n]的两端点m,n的三种位置关系;②对称轴x=−b2a 与x轴上区间[m,n]的中点m+n2的两种位置关系;同理:对于函数f(x)=k|x−a|+b,x∈[m,n]的最值问题(对称轴含参数问题),可参照上述思路解决.补充1.求函数值域问题,从方程角度讲,就是关于x的方程..在定义域内有解..,从而求参数y的取值范围问题!求函数值域问题,从图象角度讲,就是函数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组成的集合!2.求函数值域与求最值方法是相同(通)的,既可求出值域而确定最值,也可求出最值而确定值域.3.可学会使用的符号:①f(x)max=f(p),f(x)min=f(q);②f(x)max=max{f(p),f(q)}=⋯,f(x)min=min{f(p),f(q)}=⋯.【含参数时可根据f(p)−f(q)的符号分类确定。
3.1函数的定义及三要素
![3.1函数的定义及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049701420975f46527d3e1b4.png)
解:∵定义域是R,∴
∴
例6 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1,1],求函数 的定义域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函数 的定义域为:
例7 已知 的定义域为[-1,1],求 的定义域。
分析:法则f要求自变量在[-1,1]内取值,则法则作用在2x-1上必也要求2x-1在[-1,1]内取值,即-1≤2x-1≤1,解出x的取值范围就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或者从位置上思考f(2x-1)中2x-1与f(x)中的x位置相同,范围也应一样,∴-1≤2x-1≤1,解出x的取值范围就是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例4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① ②
③ ④ ⑤
解:①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即:
∴函数 的定义域为:[ ]
②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定义域为:{ x| }
③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函数的定义域为:
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定义域为:
⑤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
即x< 或x> ∴定义域为:
(4)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实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0,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数0与它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点评:判断所给对应是否是函数,首先观察两个集合A,B是否是非空集合(数集),其次验证对应关系下,集合A中数x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y的唯一性.
巩固 若集合A={x|0≤x≤2},B={y|0≤y≤3},则下列图形给出的对应中能构成从A到B的函数f:A→B的是()
当a=b时,{x|a≤x≤b}={a}是单元素集:当a>b时,{x|a≤x≤b}=∅,这两种情况均不能用区间[a,b]表示.
题型一 函数概念的理解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定义、解析式(教师版)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定义、解析式(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a845a3960590c69ec376a1.png)
函数(1)——函数的基本概念一、基础知识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强调:①任意性;②唯一性)。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 =f(x),x ∈A 中,x 叫做自变量,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 叫做函数的值域.(3)函数的三要素: 、 和 。
(4).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 、 和 (二).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 相同,并且 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三、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 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 ,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 ,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二、 例题分析 (一) 函数的概念:例题1、以下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C )A . f (x )=x ·x +1,g (x )=x (x +1); B. f (x )=x 2-4x -2,g (x )=x +2;C. f (x )=x 2-2x -1,g (t )=t 2-2t -1;D. f (n )=2n -1(n ∈Z ),g (n )=2n +1(n ∈Z ). 例题2、下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D )A .f (x )=x 与g (x )=(x )2B .f (x )=|x |与g (x )=3x 3C .f (x )=x |x |与g (x )=⎩⎪⎨⎪⎧x 2 (x >0)-x 2 (x <0) D .f (x )=x 2-1x -1与g (t )=t +1(t ≠1)例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 )A .y =f (x )与y =f (t )表示同一个函数B .y =f (x )与y =f (x +1)不可能是同一函数C .f (x )=1与f (x )=x 0表示同一函数D .定义域和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例题4.图中(1)(2)(3)(4)四个图象各表示两个变量x ,y 的对应关系,其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有_(1)(3)___.例题5.下列各图中,不能是函数f (x )图象的是( C )(二)求函数的解析式例题1.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⑴已知)12fx x x =+()f x ;⑵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98f f x x =+⎡⎤⎣⎦,求()f x ;⑶已知()()3225f x f x x +-=+,求()f x .解:⑴设1t x 1x t =-,∴()()()221211f t t t t =-+-=-, ∵11t x ,∴()()2 1 1f x x x=-.⑵设()() 0f x ax b a =+≠,则()()()2f f x af x b a ax b b a x ab b =+=++=++⎡⎤⎣⎦,由 298a x ab b x ++=+ 得2339248a a a b b ab b ==-⎧=⎧⎧⇒⎨⎨⎨==-+=⎩⎩⎩或.∴()()3234f x x f x x =+=--或.⑶在()()3225f x f x x +-=+ ①中,以x -换x 得()()3225f x f x x -+=-+ ② 由①,②消去()f x -得()21f x x =+.例题2.已知函数 ()f x 满足2211f x x x x ⎛⎫+=+ ⎪⎝⎭.(1)()f x 的解析式;⑵求()f x 的定义域、值域.解析(1)本题若采用换元法,令1t x x=+,则难以用t 来表示出x ,注意到2112f x x x x ⎛⎫⎛⎫+=+- ⎪ ⎪⎝⎭⎝⎭,从而()22f x x =-.(2)为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求出1t x x=+的值域,可考虑用判别式法:由1t x x=+,得:210x tx -+=.由240t ∆=-,得22t t -或, ∴()f x 的定义域是(][),22,-∞-+∞,又24x ,∴()222f x x =-,即值域为[)2,+∞.例题3.设f(x)是R 上的函数,且满足f(0)=1,并且对任意实数x,y 有f(x-y)=f(x)-y(2x-y+1), 求f(x)的表达式。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解析式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解析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0aeaad4b73f242336c5ff8.png)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函数相等、解析式求法一、函数概念1.设A 、B 是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A x x f y ∈=),(。
其中x 叫作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数集A )叫作定义域。
与x 对应的y 叫作因变量,}|)({A x x f y ∈=叫作函数的值域。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3.函数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具体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分母不能为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零次方时底数不能为零。
(4)对数函数真数大于零。
4.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定义域指的是x 的取值范围。
(2)括号内的范围相同。
①已知)(x f 的定义域,求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
若)(x f 的定义域为),(b a x ∈,求出)]([x g f 中b x g a <<)(的x 的范围,即为)]([x g f 的定义域。
②已知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求)(x f 的定义域。
若)]([x g f 的定义域为),(b a x ∈,则由b x a <<确定)(x g 的值域,即为)(x f 的定义域。
③已知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求)]([x h f 的定义域。
可由)]([x g f 的定义域(x 所对应的范围)求得)(x g 的值域,再由)(x g 的值域就是)(x h 的值域,从而求得)(x h 中x 所对应的范围,即为)]([x h f 的定义域。
5.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直接代入法 (2)换元法(配凑法)(3)待定系数法 (4)方程组法题型一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例题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用区间表示。
函数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函数的概念及其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63b7f9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5.png)
函数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一、什么是函数
函数是指一种映射关系,它把一个或多个输入值映射成输出值,当用
相同的输入值时,可以产生相同的输出值,这种一一映射的关系就是函数。
数学上的函数可以分为普通函数和复合函数,普通函数主要用作表达其中
一种性质随变量而变化的定量关系,复合函数是通过一个函数定义另一个
函数,而满足其中一种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是构成数学理论的基础。
二、函数的三要素
1、定义域
定义域也叫做函数的域,它表示函数的取值范围,即允许函数的输入
取值的范围,它可以是实数的整数、分数、有理数,也可以是复数。
一般
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研究函数的特性,会将定义域划分为有限多个区间,
即定义域可以表示为一个有限的集合。
2、值域
值域表示函数的输出取值可以取到的范围,也就是函数的输出值可以
取的范围。
值域可以是实数集、自然数集等,有时也会将值域分为有限多
个区间,以方便函数特性的研究。
3、解析式
解析式是一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式,它用数学符号把函数所表示的变
化关系表示出来,如一元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可以写成y=f(x),其中f(x)
就是函数的解析式,这里的x表示函数的自变量,y表示函数的因变量,
f(x)称为函数式。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0952ac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f.png)
§2.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考试要求 1.了解函数的含义,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在实际情景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会简单的应用.知识梳理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三要素(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同一个函数.3.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4.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常用结论1.直线x=a与函数y=f(x)的图象至多有1个交点.2.在函数的定义中,非空数集A,B,A即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为B的子集.3.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则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 ) (2)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是一条封闭曲线.( × ) (3)y =x 0与y =1是同一个函数.( × )(4)函数f (x )=⎩⎪⎨⎪⎧x -1,x ≥0,x 2,x <0的定义域为R .( √ )教材改编题1.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关系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答案 C2.(多选)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f (x )=x 2-2x -1,g (s )=s 2-2s -1 B .f (x )=x -1,g (x )=x 2-1x +1C .f (x )=x 2,g (x )=⎩⎪⎨⎪⎧x ,x ≥0,-x ,x <0D .f (x )=-x 3,g (x )=x -x 答案 AC3.(2022·长沙质检)已知函数f (x )=⎩⎪⎨⎪⎧3x ,x ≤0,log 3x ,x >0,则f ⎝⎛⎭⎫f ⎝⎛⎭⎫12等于( ) A .-1 B .2 C. 3 D.12答案 D解析 ∵f ⎝⎛⎭⎫12=log 312<0, ∴f ⎝⎛⎭⎫f ⎝⎛⎭⎫12=31log 23=12.题型一 函数的定义域例1 (1)(2022·武汉模拟)函数f (x )=1ln (x +1)+4-x 2的定义域为( )A .[-2,0)∪(0,2]B .(-1,0)∪(0,2]C .[-2,2]D .(-1,2]答案 B解析 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需⎩⎪⎨⎪⎧x +1>0,x +1≠1,4-x 2≥0,解得-1<x ≤2且x ≠0, 所以x ∈(-1,0)∪(0,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0)∪(0,2].(2)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0,2], ∴0≤x -1≤2,即1≤x ≤3, ∴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1,3].延伸探究 将本例(2)改成“若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2,4]解析 ∵f (x +1)的定义域为[0,2], ∴0≤x ≤2, ∴1≤x +1≤3, ∴1≤x -1≤3, ∴2≤x ≤4,∴f (x -1)的定义域为[2,4]. 教师备选1.(2022·西北师大附中月考)函数y =lg(x 2-4)+x 2+6x 的定义域是( ) A .(-∞,-2)∪[0,+∞) B .(-∞,-6]∪(2,+∞) C .(-∞,-2]∪[0,+∞) D .(-∞,-6)∪[2,+∞)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得⎩⎪⎨⎪⎧x 2-4>0,x 2+6x ≥0,解得x >2或x ≤-6.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6]∪(2,+∞). 2.已知函数f (x )=x1-2x,则函数f (x -1)x +1的定义域为( )A .(-∞,1)B .(-∞,-1)C .(-∞,-1)∪(-1,0)D .(-∞,-1)∪(-1,1) 答案 D解析 令1-2x >0, 即2x <1,即x <0.∴f (x )的定义域为(-∞,0).∴函数f (x -1)x +1中,有⎩⎪⎨⎪⎧x -1<0,x +1≠0,解得x <1且x ≠-1.故函数f (x -1)x +1的定义域为(-∞,-1)∪(-1,1).思维升华 (1)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由函数解析式列出不等式(组)使解析式有意义. (2)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①若f (x )的定义域为[m ,n ],则在f (g (x ))中,由m ≤g (x )≤n 解得x 的范围即为f (g (x ))的定义域.②若f (g (x ))的定义域为[m ,n ],则由m ≤x ≤n 得到g (x )的范围,即为f (x )的定义域. 跟踪训练1 (1)函数f (x )=11-4x 2+ln(3x -1)的定义域为( ) A.⎝⎛⎦⎤13,12 B.⎝⎛⎭⎫13,12 C.⎣⎡⎭⎫-12,14 D.⎣⎡⎦⎤-12,12 答案 B解析 要使函数f (x )=11-4x 2+ln(3x -1)有意义,则⎩⎪⎨⎪⎧1-4x 2>0,3x -1>0⇒13<x <12.∴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3,12.(2)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则函数g (x )=f (2x )+1-2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答案 [-1,0]解析 由条件可知,函数的定义域需满足⎩⎪⎨⎪⎧-2≤2x ≤2,1-2x≥0,解得-1≤x ≤0,所以函数g (x )的定义域是[-1,0]. 题型二 函数的解析式例2 (1)(2022·哈尔滨三中月考)已知f ⎝⎛⎭⎫2x +1=lg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 f (x )=lg 2x -1(x >1)解析 令2x +1=t (t >1),则x =2t -1, 所以f (t )=lg 2t -1(t >1),所以f (x )=lg 2x -1(x >1).(2)已知y =f (x )是二次函数,若方程f (x )=0有两个相等实根,且f ′(x )=2x +2,则f (x )=________. 答案 x 2+2x +1解析 设f (x )=ax 2+bx +c (a ≠0), 则f ′(x )=2ax +b ,∴2ax +b =2x +2, 则a =1,b =2.∴f (x )=x 2+2x +c , 又f (x )=0,即x 2+2x +c =0有两个相等实根. ∴Δ=4-4c =0,则c =1. 故f (x )=x 2+2x +1.(3)已知函数对任意的x 都有f (x )-2f (-x )=2x ,则f (x )=________. 答案 23x解析 ∵f (x )-2f (-x )=2x ,① ∴f (-x )-2f (x )=-2x ,② 由①②得f (x )=23x .教师备选已知f (x )满足f (x )-2f ⎝⎛⎭⎫1x =2x ,则f (x )=________. 答案 -2x 3-43x解析 ∵f (x )-2f ⎝⎛⎭⎫1x =2x ,①以1x 代替①中的x ,得f ⎝⎛⎭⎫1x -2f (x )=2x ,② ①+②×2得-3f (x )=2x +4x ,∴f (x )=-2x 3-43x.思维升华 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配凑法;(2)待定系数法;(3)换元法;(4)解方程组法. 跟踪训练2 (1)已知f (1-sin x )=cos 2x ,则f (x )=________. 答案 -x 2+2x ,x ∈[0,2]解析 令t =1-sin x , ∴t ∈[0,2],sin x =1-t ,∴f (t )=1-sin 2x =1-(1-t )2=-t 2+2t ,t ∈[0,2], ∴f (x )=-x 2+2x ,x ∈[0,2].(2)(2022·黄冈质检)已知f ⎝⎛⎭⎫x 2+1x 2=x 4+1x 4,则f (x )=__________. 答案 x 2-2,x ∈[2,+∞) 解析 ∵f ⎝⎛⎭⎫x 2+1x 2=⎝⎛⎭⎫x 2+1x 22-2, ∴f (x )=x 2-2,x ∈[2,+∞). 题型三 分段函数例3 (1)已知f (x )=⎩⎪⎨⎪⎧cos πx ,x ≤1,f (x -1)+1,x >1,则f ⎝⎛⎭⎫43+f ⎝⎛⎭⎫-43的值为( ) A.12 B .-12 C .-1 D .1 答案 D解析 f ⎝⎛⎭⎫43=f ⎝⎛⎭⎫43-1+1=f ⎝⎛⎭⎫13+1 =cos π3+1=32,f ⎝⎛⎭⎫-43=cos ⎝⎛⎭⎫-4π3 =cos 2π3=-12,∴f ⎝⎛⎭⎫43+f ⎝⎛⎭⎫-43=32-12=1. (2)已知f (x )=⎩⎪⎨⎪⎧2x +3,x >0,x 2-4,x ≤0,若f (a )=5,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__;若f (f (a ))≤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1或-3 [-5,-1]解析 ①当a >0时,2a +3=5,解得a =1; 当a ≤0时,a 2-4=5, 解得a =-3或a =3(舍). 综上,a =1或-3.②设t =f (a ),由f (t )≤5得-3≤t ≤1. 由-3≤f (a )≤1,解得-5≤a ≤-1. 教师备选1.已知函数f (x )=⎩⎨⎧sin ⎝⎛⎭⎫πx +π6,x >1,⎝⎛⎭⎫12x,x <1,则f (f (2 022))等于( )A .-32 B.22 C.32D. 2 答案 B解析 f (2 022)=sin ⎝⎛⎭⎫2 022π+π6=sin π6=12, ∴f (f (2 022))=f ⎝⎛⎭⎫12=1212⎛⎫ ⎪⎝⎭=22. 2.(2022·百校联盟联考)已知函数f (x )=⎩⎪⎨⎪⎧x 3,x ≥0,-x 2,x <0,若对于任意的x ∈R ,|f (x )|≥ax ,则a=________. 答案 0解析 当x ≥0时,|f (x )|=x 3≥ax ,即x (x 2-a )≥0恒成立,则有a ≤0; 当x <0时,|f (x )|=x 2≥ax ,即a ≥x 恒成立, 则有a ≥0,所以a =0.思维升华 分段函数求值问题的解题思路(1)求函数值:当出现f (f (a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要代入检验.跟踪训练3 (1)(2022·河北冀州一中模拟)设f (x )=⎩⎪⎨⎪⎧x +2x -3,x ≥1,x 2+1,x <1.则f (f (-1))=________,f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0 22-3 解析 ∵f (-1)=2,∴f (f (-1))=f (2)=2+22-3=0,当x ≥1时,f (x )=x +2x -3≥22-3,当且仅当x =2时取等号,f (x )min =22-3, 当x <1时,f (x )=x 2+1≥1,x =0时取等号, ∴f (x )min =1,综上有f (x )的最小值为22-3.(2)(2022·重庆质检)已知函数f (x )=⎩⎪⎨⎪⎧log 2x ,x >1,x 2-1,x ≤1,则f (x )<f (x +1)的解集为________.答案 ⎝⎛⎭⎫-12,+∞ 解析 当x ≤0时,x +1≤1,f (x )<f (x +1), 等价于x 2-1<(x +1)2-1, 解得-12<x ≤0;当0<x ≤1时,x +1>1, 此时f (x )=x 2-1≤0, f (x +1)=log 2(x +1)>0,∴当0<x ≤1时,恒有f (x )<f (x +1);当x >1时,f (x )<f (x +1)⇔log 2x <log 2(x +1)恒成立. 综上知,不等式f (x )<f (x +1)的解集为⎝⎛⎭⎫-12,+∞. 课时精练1.(2022·重庆模拟)函数f (x )=3-xlg x的定义域是( ) A .(0,3) B .(0,1)∪(1,3) C .(0,3] D .(0,1)∪(1,3]答案 D解析 ∵f (x )=3-xlg x,∴⎩⎪⎨⎪⎧3-x ≥0,lg x ≠0,x >0,解得0<x <1或1<x ≤3,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1)∪(1,3].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 B解析 A 中函数定义域不是[-2,2];C 中图象不表示函数;D 中函数值域不是[0,2]. 3.(2022·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设函数f (x )=⎩⎪⎨⎪⎧4x -12,x <1,a x ,x ≥1,若f ⎝⎛⎭⎫f ⎝⎛⎭⎫78=8,则a 等于( ) A.12 B.34 C .1 D .2答案 D解析 f ⎝⎛⎭⎫78=4×78-12=3, 则f ⎝⎛⎭⎫f ⎝⎛⎭⎫78=f (3)=a 3, 得a 3=8,解得a =2. 4.设函数f ⎝⎛⎭⎪⎫1-x 1+x =x ,则f (x )的表达式为( )A.1+x 1-x(x ≠-1) B.1+x x -1(x ≠-1) C.1-x 1+x (x ≠-1) D.2x x +1(x ≠-1) 答案 C解析 令t =1-x 1+x ,则x =1-t1+t,∴f (t )=1-t 1+t ,即f (x )=1-x1+x(x ≠-1).5.如图,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边上运动,M 是CD 的中点,当P 沿A -B -C -M 运动时,设点P 经过的路程为x ,△APM 的面积为y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可得y =f (x )=⎩⎪⎨⎪⎧12x ,0≤x <1,34-x4,1≤x <2,54-12x ,2≤x ≤52.画出函数f (x )的大致图象,故选A.6.(多选)下列函数中,与y =x 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y =3x 3 B .y =x 2 C .y =lg 10x D .y =10lg x答案 AC解析 y =x 的定义域为x ∈R ,值域为y ∈R ,对于A 选项,函数y =3x 3=x 的定义域为x ∈R ,故是同一函数;对于B 选项,函数y =x 2=||x ≥0,与y =x 的解析式、值域均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 对于C 选项,函数y =lg 10x =x ,且定义域为R ,故是同一函数;对于D 选项,y =10lg x =x 的定义域为(0,+∞),与函数y =x 的定义域不相同,故不是同一函数.7.(多选)(2022·张家界质检)设函数f (x )=⎩⎪⎨⎪⎧1-x ,x ≤a ,2x ,x >a ,若f (1)=2f (0),则实数a 可以为( )A .-1B .0C .1D .2 答案 AB 解析 若a <0,则f (0)=1,f (1)=2,f (1)=2f (0)成立; 若0≤a <1,则f (0)=1,f (1)=2,f (1)=2f (0)成立; 若a ≥1,则f (0)=1,f (1)=0,f (1)=2f (0)不成立.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8.(多选)具有性质:f ⎝⎛⎭⎫1x =-f (x )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下列函数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的是( ) A .f (x )=x -1xB .f (x )=ln 1-x1+xC .f (x )=1exx-D .f (x )=⎩⎪⎨⎪⎧x ,0<x <1,0,x =1,-1x ,x >1答案 AD解析 对于A ,f (x )=x -1x ,f ⎝⎛⎭⎫1x =1x -x =-f (x ),满足题意; 对于B ,f (x )=ln 1-x 1+x,则f ⎝⎛⎭⎫1x =ln x -1x +1≠-f (x ),不满足;对于C ,f ⎝⎛⎭⎫1x =111e xx-=e x -1,-f (x )=1exx--≠f ⎝⎛⎭⎫1x ,不满足;对于D ,f ⎝⎛⎭⎫1x =⎩⎪⎨⎪⎧1x ,0<1x<1,0,1x =1,-x ,1x>1,即f ⎝⎛⎭⎫1x =⎩⎪⎨⎪⎧1x,x >1,0,x =1,-x ,0<x <1,则f ⎝⎛⎭⎫1x =-f (x )满足“倒负”变换,故选AD. 9.已知f (x 5)=lg x ,则f (100)=________. 答案 25解析 令x 5=100, 则x =15100=2510, ∴f (100)=25lg 10=25.10.函数f (x )=ln(x -1)+4+3x -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依题意⎩⎪⎨⎪⎧x -1>0,4+3x -x 2≥0,解得1<x ≤4,∴f (x )的定义域为(1,4].11.(2022·广州质检)已知函数f (x )=⎩⎪⎨⎪⎧(1-2a )x +3a ,x <1,ln x ,x ≥1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12 解析 ∵当x ≥1时,f (x )=ln x ≥ln 1=0, 又f (x )的值域为R ,故当x <1时,f (x )的值域包含(-∞,0).故⎩⎪⎨⎪⎧1-2a >0,1-2a +3a ≥0,解得-1≤a <12.12.设函数f (x )=⎩⎪⎨⎪⎧x ,x <0,1,x >0,则不等式xf (x )+x ≤2的解集是________.答案 [-2,0)∪(0,1] 解析 当x <0时,f (x )=x , 代入xf (x )+x ≤2得x 2+x -2≤0, 解得-2≤x <0; 当x >0时,f (x )=1,代入xf (x )+x ≤2,解得0<x ≤1. 综上有-2≤x <0或0<x ≤1.13.设函数f (x )=⎩⎪⎨⎪⎧2-x ,x ≤0,1,x >0,则满足f (x +1)<f (2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0,+∞)C .(-1,0)D .(-∞,0)答案 D解析 当x ≤0时,函数f (x )=2-x 是减函数,则f (x )≥f (0)=1.作出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知,要使f (x +1)<f (2x ),当且仅当⎩⎪⎨⎪⎧x +1<0,2x <0,2x <x +1或⎩⎪⎨⎪⎧x +1≥0,2x <0,解得x <-1或-1≤x <0,即x <0.14.设函数f (x )=⎩⎪⎨⎪⎧-x +λ,x <1(λ∈R ),2x ,x ≥1,若对任意的a ∈R 都有f (f (a ))=2f (a )成立,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2,+∞) 解析 当a ≥1时,2a ≥2.∴f (f (a ))=f (2a )=22a=2f (a )恒成立. 当a <1时,f (f (a ))=f (-a +λ)=2f (a )=2λ-a , ∴λ-a ≥1,即λ≥a +1恒成立, 由题意λ≥(a +1)max ,∴λ≥2, 综上,λ的取值范围是[2,+∞).15.(多选)若函数f (x )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的x 1,x 2(x 1≠x 2),有f (x 1)+f (x 2)>2f ⎝⎛⎭⎫x 1+x 22,则称函数f (x )具有H 性质.则下列函数中具有H 性质的是( ) A .f (x )=⎝⎛⎭⎫12xB .f (x )=ln xC .f (x )=x 2(x ≥0)D .f (x )=tan x ⎝⎛⎭⎫0≤x <π2 答案 ACD解析 若对定义域内任意的x 1,x 2(x 1≠x 2),有f (x 1)+f (x 2)>2f ⎝⎛⎭⎪⎫x 1+x 22,则点(x 1,f (x 1)),(x 2,f (x 2))连线的中点在点⎝ ⎛⎭⎪⎫x 1+x 22,f ⎝ ⎛⎭⎪⎫x 1+x 22的上方,如图⎝ ⎛⎭⎪⎫其中a =f ⎝ ⎛⎭⎪⎫x 1+x 22,b =f (x 1)+f (x 2)2.根据函数f (x )=⎝⎛⎭⎫12x,f (x )=ln x ,f (x )=x 2(x ≥0),f (x )=tan x ⎝⎛⎭⎫0≤x <π2的图象可知,函数f (x )=⎝⎛⎭⎫12x , f (x )=x 2(x ≥0),f (x )=tan x ⎝⎛⎭⎫0≤x <π2具有H 性质,函数f (x )=ln x 不具有H 性质.16.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且f (x +2)=2f (x ),f (x )=⎩⎪⎨⎪⎧2x +a ,-1<x <0,b e 2x ,0≤x ≤1,其中a ,b为正实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 ⎝⎛⎭⎫92=f ⎝⎛⎭⎫32,则a 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2e ,+∞)解析 因为f (x +2)=2f (x ),所以f ⎝⎛⎭⎫92=f ⎝⎛⎭⎫12+4=(2)2f ⎝⎛⎭⎫12=2e b , f ⎝⎛⎭⎫32=f ⎝⎛⎭⎫-12+2=2f ⎝⎛⎭⎫-12 =2⎣⎡⎦⎤2×⎝⎛⎭⎫-12+a =2(a -1), 因为f ⎝⎛⎭⎫92=f ⎝⎛⎭⎫32,所以2(a -1)=2e b , 所以a =2e b +1, 因为b 为正实数,所以a b =2e b +1b =2e +1b ∈(2e ,+∞),故ab的取值范围为(2e ,+∞).。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b6c651580029bd64793e2c0b.png)
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每个要素里掌握的方向不一样。
定义域从具体函数和抽象函数两个方向去把握,值域掌握求值域的方法有哪些,对应法则也掌握的是方法有哪些。
下面一一介绍。
一、定义域1、具体函数定义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1)整式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分式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得分母不为0的自变量的取值。
(3)含有偶次根式是被开放数大于等于0(4)对数函数是真数大于0(5)若f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要使各个式子都有意义;2、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此部分只需记住2句话即可:(1)、凡是出现定义域三个字,统统是指的取值范围。
(2)、相同准则条件下,相同位置取值范围一样。
通俗一句话就是括号里的取值范围一样。
3、实际问题:既要使构建的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又要考虑实际问题的要求.命题点1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3-12x ; (2)y =2x -1-7x ;(3)y =(x +1)0x +2; (4)y =2x +3-12-x +1x. 考点 函数的定义域题点 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解 (1)函数y =3-12x 的定义域为R . (2)由⎩⎪⎨⎪⎧x ≥0,1-7x ≥0,得0≤x ≤17, 所以函数y =2x -1-7x 的定义域为⎣⎡⎦⎤0,17. (3)由于0的零次幂无意义,故x +1≠0,即x ≠-1.又x +2>0,即x >-2,所以x >-2且x ≠-1.所以函数y =(x +1)0x +2的定义域为{}x | x >-2且x ≠-1.(4)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x +3≥0,2-x >0,x ≠0, 解得-32≤x <2,且x ≠0, 所以函数y =2x +3-12-x +1x 的定义域为⎩⎨⎧⎭⎬⎫x ⎪⎪ -32≤x <2,且x ≠0.例2 (1)、(2018·江苏)函数f (x )=log 2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案 {x |x ≥2}解析 由log 2x -1≥0,即log 2x ≥log 22,解得x ≥2,满足x >0,所以函数f (x )=log 2x -1的定义域为{x |x ≥2}.(2)、函数f (x )=1xln x 2-3x +2+-x 2-3x +4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0)∪(0,1)解析 由⎩⎪⎨⎪⎧ x ≠0,x 2-3x +2>0,-x 2-3x +4≥0,解得-4≤x <0或0<x <1,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4,0)∪(0,1). (3)、函数y =ln ⎝⎛⎭⎫1+1x +1-x 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 (0,1]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满足⎩⎪⎨⎪⎧ x ≠0,1+1x >0,1-x 2≥0,解得⎩⎪⎨⎪⎧x >0或x <-1,-1≤x ≤1,∴0<x ≤1.命题点2 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1、设f (x )的定义域为[0,1],要使函数f (x -a )+f (x +a )有定义,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答案 ⎣⎡⎦⎤-12,12 解析 函数f (x -a )+f (x +a )的定义域为[a,1+a ]∩[-a,1-a ],当a ≥0时,应有a ≤1-a ,即0≤a ≤12;当a <0时,应有-a ≤1+a ,即-12≤a <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2,12.思维升华 (1)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往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可借助于数轴,注意端点值的取舍.(2)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①若y =f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解不等式a <g (x )<b 即可求出y =f (g (x ))的定义域; ②若y =f (g (x ))的定义域为(a ,b ),则求出g (x )在(a ,b )上的值域即得f (x )的定义域.(3)已知函数定义域求参数的值或范围,可将问题转化成含参数的不等式,然后求解.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0,2],则函数g (x )=f (2x )x -1的定义域是( ) A .[0,1)B .[0,1]C .[0,1)∪(1,4]D .(0,1) 答案 A解析 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要使函数g (x )有意义,可得⎩⎪⎨⎪⎧0≤2x ≤2,x -1≠0,解得0≤x <1,故选A.命题点3 已知定义域求参数的值或范围例2 (1)若函数f (x )=ax 2+abx +b 的定义域为{x |1≤x ≤2},则a +b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92解析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不等式ax 2+abx +b ≥0的解集.不等式ax 2+abx +b ≥0的解集为{x |1≤x ≤2},所以⎩⎪⎨⎪⎧ a <0,1+2=-b ,1×2=b a ,解得⎩⎪⎨⎪⎧a =-32,b =-3, 所以a +b =-32-3=-92. (2)设f (x )的定义域为[0,1],要使函数f (x -a )+f (x +a )有定义,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答案 ⎣⎡⎦⎤-12,12 解析 函数f (x -a )+f (x +a )的定义域为[a,1+a ]∩[-a,1-a ],当a ≥0时,应有a ≤1-a ,即0≤a ≤12;当a <0时,应有-a ≤1+a ,即-12≤a <0.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2,12. (4)若函数f (x )=mx 2+mx +1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0,4]解析 由题意知,mx 2+mx +1≥0对x ∈R 恒成立.当m =0时,f (x )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当m ≠0时,由⎩⎪⎨⎪⎧m >0,m 2-4m ≤0,得0<m ≤4, 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0,4].二、对应法则函数解析式的求法(1)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可用待定系数法(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2)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3)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解析式;(4)消去法(构造方程组法):已知f (x )与f ⎝⎛⎭⎫1x 或f (-x )之间的关系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命题角度1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例1 已知f (x )为一次函数,且f (f (x ))=2x -1,求f (x )的解析式.解 由题意,设f (x )=ax +b (a ≠0),则f (f (x ))=af (x )+b =a (ax +b )+b=a 2x +ab +b =2x -1,由恒等式性质,得⎩⎪⎨⎪⎧a 2=2,ab +b =-1, ∴⎩⎨⎧ a =2,b =1-2或⎩⎨⎧a =-2,b =1+ 2.∴所求函数解析式为f (x )=2x +1-2或f (x )=-2x +1+ 2.反思感悟 适合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函数类型,通常为已知的函数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跟踪训练 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 (x +1)-f (x )=2x +9,求f (x )的解析式.考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题点 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 由题意,设f (x )=ax +b (a ≠0),∵3f (x +1)-f (x )=2x +9,∴3a (x +1)+3b -ax -b =2x +9,即2ax +3a +2b =2x +9,由恒等式性质,得⎩⎪⎨⎪⎧2a =2,3a +2b =9, ∴a =1,b =3.∴所求函数解析式为f (x )=x +3.命题角度2 换元法(或配凑法)求函数解析式例2 (1)设函数f ⎝⎛⎭⎪⎫1-x 1+x =x ,则f (x )的表达式为( ) A.1+x 1-x(x ≠1) B.1+x x -1(x ≠1) C.1-x 1+x(x ≠-1) D.2x x +1(x ≠-1) 答案 C解析 令t =1-x 1+x ,则x =1-t 1+t(t ≠-1), ∴f (t )=1-t 1+t (t ≠-1), 即f (x )=1-x 1+x(x ≠-1). (2)若f (2x +1)=6x +5,求f (x )的表达式.考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题点 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解 方法一 设2x +1=t ,则x =t -12, ∴f (t )=6·t -12+5=3t +2. ∴f (x )=3x +2.方法二 f (2x +1)=6x +5=3(2x +1)+2,∴f (x )=3x +2.反思感悟 对于形如y =f (g (x ))的函数,求y =f (x )的解析式,通常用换元法,令t =g (x ),从中求出(x =φ(t )),然后代入表达式,求出f (t )即得f (x )的表达式.特别注意:换元法要注意新元的范围.跟踪训练 (1)若g (x )=1-2x ,f (g (x ))=1-x 2x 2,则f (x )等于( ) A.4(1-x )2+1(x ≠1) B.4(1-x )2-1(x ≠1) C.4(1-x )2(x ≠1) D.2(1-x )2-1(x ≠1)答案 B解析 令g (x )=1-2x =t ,则x =1-t 2(t ≠1),代入得f (t )=4(1-t )2-1(t ≠1), ∴f (x )=4(1-x )2-1(x ≠1). (2)若f (x +1)=x 2+4x +1,求f (x )的表达式.考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题点 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解 方法一 设x +1=t ,则x =t -1,f (t )=(t -1)2+4(t -1)+1,即f (t )=t 2+2t -2.∴所求函数解析式为f (x )=x 2+2x -2.方法二 f (x +1)=(x +1-1)2+4(x +1-1)+1=(x +1)2+2(x +1)-2,∴f (x )=x 2+2x -2.命题角度3 构造方程组求函数解析式例3 若f (x )+2f (-x )=x 2+2x ,求f (x )的表达式.考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题点 方程组法求函数解析式解 ∵f (x )+2f (-x )=x 2+2x ,将x 换成-x ,得f (-x )+2f (x )=x 2-2x ,∴联立以上两式消去f (-x ),得3f (x )=x 2-6x ,∴f (x )=13x 2-2x . 反思感悟 已知关于f (x )与f (-x )的表达式或f (x )与f ⎝⎛⎭⎫1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跟踪训练 已知2f ⎝⎛⎭⎫1x +f (x )=x (x ≠0),求f (x )的表达式.考点 求函数的解析式题点 方程组法求函数解析式解 ∵f (x )+2f ⎝⎛⎭⎫1x =x ,将原式中的x 与1x互换, 得f ⎝⎛⎭⎫1x +2f (x )=1x.于是得关于f (x )的方程组⎩⎨⎧f (x )+2f ⎝⎛⎭⎫1x =x ,f ⎝⎛⎭⎫1x +2f (x )=1x,解得f (x )=23x -x 3(x ≠0). 三、求值域:求值域的方法:(1)分离常数法:适合分子分母都是一次函数(2)反解法(3)配方法(4)不等式法(5)单调性法(6)换元法(7)数形结合法(8)导数法例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x +2,x ∈[1,3];(2)y =3x +1x -2;(3)y =x +41-x ;(4)y =2x 2-x +12x -1⎝⎛⎭⎫x >12.解 (1)(配方法)因为y =3x 2-x +2=3⎝⎛⎭⎫x -162+2312,所以函数y =3x 2-x +2在[1,3]上单调递增.当x =1时,原函数取得最小值4;当x =3时,原函数取得最大值26.所以函数y =3x 2-x +2(x ∈[1,3])的值域为[4,26].(2)(分离常数法)y =3x +1x -2=3(x -2)+7x -2=3+7x -2,因为7x -2≠0,所以3+7x -2≠3,所以函数y =3x +1x -2的值域为{y |y ≠3}.(3)(换元法)设t =1-x ,t ≥0,则x =1-t 2,所以原函数可化为y =1-t 2+4t =-(t -2)2+5(t ≥0),所以y ≤5,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5].(4)(均值不等式法)y =2x 2-x +12x -1=x (2x -1)+12x -1=x +12x -1=x -12+12x -12+12, 因为x >12,所以x -12>0, 所以x -12+12x -12≥2⎝⎛⎭⎫x -12·12⎝⎛⎭⎫x -12=2, 当且仅当x -12=12x -12,即x =1+22时取等号. 所以y ≥2+12,即原函数的值域为⎣⎡⎭⎫2+12,+∞.思维升华 配方法、分离常数法和换元法是求函数值域的有效方法,但要注意各种方法所适用的函数形式,还要注意函数定义域的限制.换元法多用于无理函数,换元的目的是进行化归,把无理式转化为有理式来解.二次分式型函数求值域,多采用分离出整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高三数学函数三要素知识点
![高三数学函数三要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1ecc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6.png)
高三数学函数三要素知识点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高三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理解和掌握函数的三要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函数的三要素,包括定义域与值域、图像与性质以及解析式与关系式。
一、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集合,可以是实数集、整数集或其他特定集合,记作D(f)。
而值域则是函数通过自变量变化所能取得的函数值的集合,记作R(f)。
在探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时,可以借助图像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对于一元函数y=f(x),如果函数的解析式为y=x^2+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解析式中的幂函数性质得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因为幂函数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
而对于函数的值域,我们可以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来观察。
通过分析得知,y=f(x)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在(0,1)处,因此值域为{y∈R | y≥1}。
二、图像与性质函数的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
我们可以通过图像的形状和关键点来确定函数的性质。
以一元函数y=f(x)为例,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如果函数在定义域内任意两点的连线均不与函数图像相交,那么这个函数是严格单调递增或递减的。
如果函数在某一区间内是单调递增或递减的,并且在该区间内等号成立,那么这个函数是递增或递减的。
此外,通过观察图像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如果函数满足f(-x)=f(x),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函数满足f(-x)=-f(x),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另外,通过直观观察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还可以判断函数的最值。
对于抛物线函数来说,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最小值在顶点处,最大值不存在;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最大值在顶点处,最小值不存在。
对于其他类型的函数,可以通过函数图像的分析来得到相应的最值性质。
三、解析式与关系式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形式,通常使用代数式来表示。
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教案
![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e7df7770bf78a652954a3.png)
授课目的:认识函数三要素,并且掌握求函数三要素的方法。
具体内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一、知识点1、定义域的概念和求法2、值域的概念和求法3、映射、对应法则分段函数:1、定义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对应关系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
它是一类较特殊的函数。
2、分段函数问题例1、市内电话费是这样规定的:每打一次电话不超过3分钟话费为0.18元,超过3分钟而没有超过6分钟话费为0.36元;依次类推。
每次打电话x(0≤x ≤10 )分钟应付话费y 元,写出此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像。
思路分析:由于是分段计费,因此所付话费y 必须用分段函数来表示。
解:依题意应付话费y 的解析式为 0.18(03)0.36(36)0.54(69)0.72(910)x x y x x ≤⎧⎪≤⎪=⎨≤⎪⎪≤⎩<<<< 期函数图像如右图所示 注:本题所列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中,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应法则不同,需要用分段函数来表示。
应注意分段函数尽管在各段上的解析式不同,但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例2、设定义在N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n )=⎩⎨⎧-+)]18([13n f f n ),2000(),2000(>≤n n 试求f (2008)的值。
解:∵2008>2000,∴f (2008)=f [f (2008-18)]=f [f (1990)]=f (1990+13)=f (2003)= f [f (2003-18)]=f(1985)=1985+13=1998。
练习、o x10 9 3 6 0.540.18 0.72 0.36 y 图3-2-2 [.3[2[1[∈∈⎧⎪∈⎨⎪∈⎩1、(改编题)函数f(x)=[x]的函数值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3.5]=-4,[2.1]=2,当x -2.5,0)时,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x -2.5,-2)答案: f(x)=- x -2,-1)- x -1,0)2、已知f (x)=⎩⎨⎧<+≥-)6)(2()6(5x x f x x 则f (3)= .. 答案23.设函数1122,0(),0x x f x x x --⎧≤⎪=⎨⎪>⎩,若0()1f x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A.(-1,1)B.(1,)-+∞C.(,2)(0,)-∞-⋃+∞D. (,1)(1,)-∞-⋃+∞ 答案:D三、本次课后作业: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五、教师评定: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9f33e6e009581b6bd9ebe0.png)
讲解新课:一.函数定义及函数三要素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①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等等);②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③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③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④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等)。
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
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函数的概念,三要素的求法(整理版)
![函数的概念,三要素的求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6de97269eae009581bec92.png)
"Pocket" members 1037, find there ar e 640 "lost" party members are not conta cted 148 "Pocket" party members a nd impl ementati on of orga nizati onal rel ationshi ps. E ducational manageme nt of party member s into t he Orga nizati on, t here is a l ot of work to do. Weak a nd lax party continued re organization as a n importa nt task, finish perfe ct organization, with a g ood team, Good system. Spe cial highlight s of grass -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be dealt wit h first in pl ace, furt her educati on, r e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 onal i nteracti on. In short, thr oug h soli d a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函数的概念,三要素的求法一、函数的概念:1. 函数的概念:函数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 =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2)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式:把常量和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用一系列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得到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2.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3)典型例题:1. 函数y = f (x )表示( ) A .y 等于f 与x 的乘积 B .f (x )一定是解析式 C .y 是x 的函数 D .对于不同的x ,y 值也不同2.下列各图中,可表示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只可能是A B C D3. 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都有定义域中的一个数与之对应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C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D .若函数的定义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4. 已知f (x ) = x 2 + 4x + 5,则f (2) = __ ,f (–1) = __ .5. 已知f (x ) = x 2 (x ∈R ),表明的“对应关系”是______,它是____→_____的函数.x y o x y o x y o xy o"Pocket" members 1037, find there ar e 640 "lost" party members are not conta cted 148 "Pocket" party members a nd impl ementati on of orga nizati onal rel ationshi ps. E ducational manageme nt of party member s into t he Orga nizati on, t here is a l ot of work to do. Weak a nd lax party continued re organization as a n importa nt task, finish perfe ct organization, with a g ood team, Good system. Spe cial highlight 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be dealt wit h first in pl ace, furt her educati on, r e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 onal i nteracti on. In short, thr oug h soli d a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2.映射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其中与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b的原象.看下面的例子:设A,B分别是两个集合,为简明起见,设A,B分别是两个有限集说明:(2)(3)(4)这三个对应的共同特点是:对于左边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右边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①“A到B”:映射是有方向的,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往往不是同一个映射,A到B是求平方,B到A则是开平方,因此映射是有序的;②“任一”:就是说对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集合B中都有元素和它对应,这是映射的存在性;③“唯一”: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集合B中都是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是映射的唯一性;④“在集合B中”:也就是说A中元素的象必在集合B中,这是映射的封闭性.指出:根据定义,(2)(3)(4)这三个对应都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注意到其中(2)(4)是一对一,(3)是多对一一对一,多对一是映射但一对多显然不是映射辨析:①任意性:映射中的两个集合A,B可以是数集、点集或由图形组成的集合等;②有序性:映射是有方向的,A到B的映射与B到A的映射往往不是同一个映射;③存在性:映射中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它的象;"Pocket" members 1037, find there ar e 640 "lost" party members are not conta cted 148 "Pocket" party members a nd impl ementati on of orga nizati onal rel ationshi ps. E ducational manageme nt of party member s into t he Orga nizati on, t here is a l ot of work to do. Weak a nd lax party co ntinued re organization as a n importa nt task, finish perfe ct organization, with a g ood team, Good system. Spe cial highlight 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be dealt wit h first in pl ace, furt her educati on, r e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 onal i nteracti on. In short, thr oug h soli d a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④唯一性:映射中集合A的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的象是唯一的;⑤封闭性:映射中集合A的任一元素的象都必须是B中的元素,不要求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即A中元素的象集是B的子集.映射三要素:集合A、B以及对应法则f,缺一不可;映射观点下的函数概念如果A,B都是非空的数集,那么A到B的映射f:A→B就叫做A到B的函数,记作y=f(x),其中x∈A,y ∈B.原象的集合A叫做函数y=f(x)的定义域,象的集合C(C B)叫做函数y=f(x)的值域.函数符号y=f(x)表示“y是x的函数”,有时简记作函数f(x).例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B的映射?(1)集合A = {P | P是数轴上的点},集合B = 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2)集合A = {P | 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合B = {(x | y) | x∈R,y∈R},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3)集合A = {x | x是三角形},集合B = {x | x是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4)集合A = {x | x是新华中学的班级},集合B = {x | x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1)按照建立数轴的方法可知,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有惟一的实数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A→B是从集合A到B的一个映射.(2)按照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可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个点,都有惟一的一个实数对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A→B是从集合A到B的一个映射.(3)由于每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内切圆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A→B是从集合A到B的一个映射.(4)新华中学的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不止一个,即与一个班级对应的学生不止一个,所以这个对应f:A→B 不是从集合A到B的一上映射.1.图1-2-2-21(1),(2),(3),(4)用箭头所标明的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对应法则,是不是映射?图1-2-2-21“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即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Pocket" members 1037, find there ar e 640 "lost" party members are not conta cted 148 "Pocket" party members a nd impl ementati on of orga nizati onal rel ationshi ps. E ducational manageme nt of party member s into t he Orga nizati on, t here is a l ot of work to do. Weak a nd lax party continued re organization as a n importa nt task, finish perfe ct organization, with a g ood team, Good system. Spe cial highlight s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o be dealt wit h first in pl ace, furt her educati on, r e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educati onal i nteracti on. In short, thr oug h soli d and effective w ork initiatives例1,已知下列集合A 到B 的对应,请判断哪些是A 到B 的映射?并说明理由:⑴ A=N ,B=Z ,对应法则:“取相反数”;⑵A={-1,0,2},B={-1,0,1/2},对应法则:“取倒数”; ⑶A={1,2,3,4,5},B=R ,对应法则:“求平方根”; ⑷A={α|00≤α≤900},B={x|0≤x ≤1},对应法则:“取正弦”.二、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a )函数定义的理解.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b) 区间的概念(1)不等式a ≤x ≤b ,用闭区间[a ,b ]表示;(2)不等式a <x <b ,用开区间(a , b )表示;(3)不等式a ≤x <b (或a <x ≤b )用半开半闭区间[a ,b ](或(a ,b ])表示;(4)x ≥a ,x >a ,x ≤b ,x <b 分别表示为[a ,+∞),(a , +∞),(–∞, b ],(–∞, b ).1.定义域的求法:例1: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 x 相等?(1)1()2f x x =-;(2)()32f x x =+;(3)1()12f x x x=++-.(4)3212+=x y(5)1||142-+-=x x y(6)||13x x x y +-=求函数的定义域的类型: 一、 含分式的函数在求含分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时,要注意两点:(1)分式的分母一定不能为0;(2)绝对不能先化简后求函数定义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函数及其三要素的知识网络图:
二、复习预习
初中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了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初中学过哪些函数?
一次函数y=kx+b(k≠0);
反比例函数y=k/x(k≠0);
二次函数y=ax2+bx+c(a≠0)。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x∈A}叫做函数的值域,值域是B的子集。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考点2 函数的三要素
(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2)三要素的运用之判断两个函数的相等: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考点3 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考点4 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部分定义域的交集).
(5)对于由实际问题的背景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还要受实际问题的制约.
考点5 求值域的方法(1)配方法,
(2)换元法,
(3)分离常数法
考点6 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
(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待定系数法; (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复合函数换元法
(3)()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例如:)(x f 或者)
1(x f 。
此时需构造另个等式——解
方程组法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判断下列各题中,函数)(x f 与)(x g 是不是同一函数?说明理由。
①11
)(2--=x x x f ,1)(+=x x g ; ②2)(x x f =,x x g =)(;
③2)(-=x x f ,44)(2+-=x x x g ;
④1)(=x f ,0)(x x g =;
【规范解答】
①)(x f 的定义域是{}1|≠∈x R x ,而)(x g 的定义域是R ,)(x f 与)(x g 的定义域不同,)(x f ∴与)(x g 是两个不同的函数。
②)(x f 与)(x g 的定义域都是R ,又x x x f ==2)(,即)(x f 与)(x g 的对应法则边相同,所以)(x f 与)(x g 是相同函
数。
③由于2)(-=x x f ,2)(-=x x g ,它们对应法则不同,所以)(x f 与)(x g 是不同函数。
④是不同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R ,而)(x g 的定义域是{}0|≠∈x R x
【总结与反思】注意: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三大要素,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则值域也随而定,故两个函数是相同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在本质上)相同。
【例题2】
【题干】已知函数f(x)=3x ++21
+x ,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32
)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规范解答】(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需满足⎩
⎨⎧≠+≥+.02,03x x 解得-3≤x<-2或x>-2, 即函数的定义域是[-3,-2)∪(-2,+∞). (2)f(-3)=33-++231+-=-1;f(32)=23
21332+++=23383+. (3)∵a>0,∴a ∈[-3,-2)∪(-2,+∞),
即f(a),f(a-1)有意义.
则f(a)=3a ++21+a ; f(a-1)=21131-a +-++a =1
12+++a a . 【总结与反思】(1)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故转化为求使3x +和
21+x 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x +有意义,则x+3≥0, 2
1+x 有意义,则x+2≠0,转化解由x+3≥0和x+2≠0组成的不等式组. (2)f(-3)表示自变量x=-3时对应的函数值,f(32)表示自变量x=3
2时对应的函数值. (3)f(a)表示自变量x=a 时对应的函数值,f(a-1)表示自变量x=a-1时对应的函数值.
分别将a,a-1代入函数的对应法则中得f(a),f(a-1)的值.
【例题3】
【题干】设M={x|-2≤x≤2},N={y|0≤y≤2},函数f(x)的定义域为M,值域为N,则f(x)的图象可以是()
【规范解答】A项定义域为[-2,0],D项值域不是[0,2],C项对任一x都有两个y与之对应,都不符.故选B. 【总结与反思】仔细观察,图象与定义域值域一一对应
【例题4】
【题干】已知f(x+1)的定义域为[-1,1],求f(2x-1)的定义域。
【规范解答】∵f(x+1)的定义域为[-1,1];∴012x ≤+≤ ; ∴f(x)的定义域为[0,2];
∴f(2x-1)中,0212x ≤-≤,∴1322x -≤≤,∴f(2x-1)的定义域为13|22x x ⎧⎫
-≤≤⎨⎬⎩⎭
【总结与反思】本题旨在考查复合函数的定义域(1)定义域是指x 的取值范围(2)“()”内的范围相同
【例题5】
【题干】求1
x
f的值域
x
+
)(+
=x
【规范解答】带有根号的函数利用换元法求值域 令x t t x t =-≥+=1),0(12,
1,0,45
)21(122-≥≥-+=+-=y t t t t y
【总结与反思】带根号的函数都利用换元法转化成二次函数即可
课程小结
1.判断所给对应是否是函数的基本步骤
(1)集合A、B是否是非空数集,
(2)集合A中数x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y的唯一性.即:A中元素必须用尽,B中元素可以有剩余。
(3)对应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2.函数的定义域
(1)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5)对于由实际问题的背景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还要受实际问题的制约.
3.求值域的方法
21
22
(1)配方法,
(2)换元法,
(3)分离常数法。
4.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
(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待定系数法;
(2)已知()f x 求[()]f g x 或已知[()]f g x 求()f x ——复合函数换元法
(3)()f x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f x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例如:)(x f 或者)1(x f 。
此时需构造另个等式——解
方程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