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中国历代音乐记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述中国历代音乐记谱法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磨砺与融合,凝聚与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格局,先祖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同时,靠着智慧与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我国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下来,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以它独特的方式保存下来。
乐谱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把转瞬即逝的乐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记写下来,使得后人可以恢复原曲使曲调“死而复生”。
1.早期的记谱法就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乐谱产生的较早。早在周代,公元前11 世纪―公元前7 世纪就曾有过乐谱的雏形。约在公元前2 世纪成书的《礼记》中就有名叫“投壶”和“燕射”的仪式上敲击大小鼓的符号,共有两种。一个是圆圈一个是方框,分别表示击大小鼓,敲一下记一个字。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框点拍的方式。这种记谱方式较容易,但《礼记?投壶》中的符号没有音高意义,只是击重节律的鼓点,所以算不上是真正的乐谱。但表明古人已经有记谱的雏形了。
而真正最早的乐谱是文字谱,从公元前4 世纪《管子?. 地员篇》中,宫商五音字谱,到《吕氏春秋》中的十二律吕子谱,距
今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两种字谱都与乐律学有关,但不是记录音乐旋律的乐谱而是记录音高的字谱系列。我们相信,汉代就有乐谱,只是没有传到现代,在公元前1 世纪成书的图书目录中就记载有歌曲谱,例如:目录中有一本书叫《河南周歌诗七篇》与文对应的
是《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歌诗”就是“歌词”,“歌声曲折”就极可能是“歌曲曲调”。那自然就是歌曲谱了。实际上,保存至今最早的旋律谱是琴谱,《碣石调?幽兰》它以文字形式记录演奏时左、右两手指法位置。它是一首用四千九百五十四个汉字详细记录每个音在古琴上第几根弦,第几徽位,以此来记录音乐,此谱虽为唐人抄写,但却是南朝两代的音乐。这种记谱法是按照前人叙述的方式去演奏,而并不是直接记出节奏、音高,因此它与我们今天的记谱法概念有很大的差距。
2.古琴减字谱我国已知的古谱据统计有二十多种,但唐代最流行的是减字谱与燕乐半字谱。唐人曹柔首创减字谱,“乃作减字法。字减而义尽,文约而音该”。以前的古琴谱是用文字详细叙述每个音左右手的弹奏指法的,形式比较繁琐,而减字谱的出现把原来要用很长一句话来记载一个音的左右手弹法变得简单多了。恰如明代琴曲《太古遗音》中所指出:“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减字谱用简笔字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以及各种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一般来说,它是由左右手的指法符号拼合而成的。例如:“散勾一弦”是由三个简笔字划组成,“艹”表示散音,即空弦音;
“ㄅ”是指向内勾弦,叫“勾”;“一”即表明弦位,即一弦。宋元以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一一古琴音乐之所以保存至今,主要是得益于减字谱。它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度是现代五线谱也不能替代的,在原有音乐信息忠实贮存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
性,用减字谱记录而流传下来的古琴谱有150 多首,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藏。
3.唐代燕乐半字谱唐代燕乐半字谱存在着弦索谱系统和管色谱
系统两个分支,
前者以唐琵琶谱和五弦琵琶谱为主体我,后者则是宋代俗字谱的前身。唐代燕乐半字谱也是以乐器音注和指法为基础的谱式。白居易在《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一诗云:“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说明了当时唐朝燕乐谱已经很流行了。1905 年法国人伯希和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门窟,发现了一批四弦四相琵琶曲子谱,这种乐谱共有20 个谱字,记录了四根弦上每个指位的符号,可以准确重现古曲的音高(前提条件是选择正确的定弦)。由于燕乐半字谱你的读谱法已经失传,中国历来记谱法在节奏方面的标记始终不清晰,这份珍贵的《敦煌曲谱》是犹如天书一般的疑难古谱,国内外曾有许多学者花其毕生的经历来研究古谱。
4.工尺谱
工尺谱的出现还有个传说,据说在唐代时候,江苏地方有个
裁缝,名叫梁正康,不但是个出众的裁缝师傅,还是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好乐师,梁师傅自己学习音乐,又要教授弟子,在教与学的实践中,他感到这种口耳相授的办法很不方便,一个音既讲不出个名字又不能把它记在纸上,总想创造一种记录音乐的符号,几年过去了,还没想出个眉目来,他有个徒弟,叫张生甫,勤奋好学,他决
心把“量体画尺”的功夫学到手,每天清早就在铺房里背量尺的口诀,反复念叨“上尺、中长、合、四叶”,这些裁衣口诀,在张生甫念口诀的时候,梁师傅多半在铺房里吹笛子,日子一长,生甫不知不觉地把背诵的口诀,合着师傅的音乐唱起来了,“上尺中长合四叶……”梁师傅一听:“啊!这不就是自己多年来日思夜想要的记谱法吗!”师徒两反复琢磨,以笛子为校准器,而得到了“上尺中长合四叶”七个音名,从此,民间就有这种用文字作为“音乐的“工尺谱”了。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工尺谱确实是我国古代记谱法的一种,它在唐代已经出现,燕乐半字谱据说是工尺谱的前身,今天有些民间艺人还在用它。
工尺谱如表示低音则在每字最后一笔向下划勾,中音部则什么都不加,高音部加偏旁“彳”,更高音加偏旁“彳”。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包括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等;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板一眼形成2/4 拍子,一板三眼形成4/4 拍子。
简谱也称散字谱,雏形初见于16 世纪的欧洲,17 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教士,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唱宗教歌曲,并著有《新的数字方法教唱宗教歌曲的实验》等书,18 世纪40 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在1743 年以论文方式将do,re,mi,fa,sol,la,ti7 个唱名各配上了阿拉伯数字,并予以系统化。中国的简谱由日本传入,传入后不少音乐家对此传承和发展,随着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简谱得以逐步使用,代替了文字谱一一工尺谱。简谱现如今广
泛应用在我国的专业音乐工作与群众音乐中,因其简易,所以广泛流传。但简谱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与简易性逐步被另一种曲谱――五线谱所替代。
五线谱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见于1713 年的《律吕正义》续篇,19 世纪中叶,随西方传教士及新学兴办而有所推广,五线谱在纽姆谱和有量记谱法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17 世纪已经逐步完善并得到普遍使用,18 世纪开始定型并沿用至今。五线谱吸收综合了欧洲历史上多种记谱法的精华,是一种经过了漫长时间发展起来的,汇集了一千多年来诸多音乐家才智的记谱法。但五线谱也有自身的缺憾,如在节奏细微的变化,风格,表情度,音色以及由于律制较粗糙而产生的弹性变化方面仍然需要改善,但在节奏,音高,力度比起以往的记谱方式已经跨越了一个里程碑,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五线谱在中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