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兴亡
隋的兴亡
581 年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杨坚 (隋文帝)
都城:长安
隋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
时间: 589年,灭陈
隋的繁荣
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 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 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 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 新制度:三省六部制 崇尚节俭,勤政爱民,国家统一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南北 分裂的局面,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604年七月,隋 文帝病危,杨广 派人入宫将父文 帝杀死,又假称 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缢杀之;遂 即位,为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母独孤皇后。604年即 皇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政绩:修建 大运河,沟通南北,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 开创科举。暴政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徭役兵役沉重,使民 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和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宇 文化及等缢杀。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总的说来是好事。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 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 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 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 负担。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 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你能归纳吗?
一、
一个中心:洛阳
二、 两个端点:涿郡、余杭 三、 三百万劳力 四、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 五、 五大水系(从北到南) 六、 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
隋朝兴亡总结
隋朝兴亡总结引言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它的兴起和衰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隋朝的兴亡进行总结,了解隋朝的成就和失败原因。
兴起隋朝由隋文帝杨坚于581年建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奠定了隋朝的基础。
他采取了统一文字、通行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通过军事征服消除了其他政权的威胁。
此外,隋文帝还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国内贸易和交通发展。
繁荣时期在隋文帝之后,隋炀帝杨广继位,开创了隋朝的繁荣时期。
他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大力推行农业政策,提倡耕地增产,加强水利建设。
这些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得到了保障。
隋炀帝还着手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设工程,包括大运河的拓宽和修复、南北长城的修筑、京杭大运河的建设等。
这些工程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此外,隋炀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
他提倡儒家思想,致力于儒学的推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还建立了太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这些举措为隋朝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衰落原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腐败和战争。
隋朝后期,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民生困苦。
而隋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使得社会对隋朝的统治持有怀疑态度。
此外,杨广的后嗣问题和瓦岗军起义的爆发也加速了隋朝的衰弱。
另一个导致隋朝衰落的原因是统治者对外战争的过度扩张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为了扩大国土,隋朝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如高句丽战争、突厥战争等。
这些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资源被消耗殆尽,国库空虚,社会动荡。
最终,这些因素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对隋朝统治的反抗。
结论总体来说,隋朝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的兴起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统一了中国。
隋朝的繁荣时期取得了农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重大成就。
然而,由于腐败、战争和资源消耗等原因,隋朝最终走向衰亡。
隋朝的故事提醒我们,一个强大的帝国如果无法处理好内外问题和资源的利用,最终注定会衰落。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知识点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点一:隋朝兴亡】
隋朝兴亡(581—618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国号隋,都城长安,是为隋文帝、其次子杨广为隋炀帝。
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修筑仓库、三征高丽、暴政民变,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知识点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繁荣: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唐太宗时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虛怀纳谏,国家出现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唐玄宗时: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民族关系
3.唐朝衰亡: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趋于腐败;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严重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唐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唐末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07年,藩镇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此后五十多年中国出现了若干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第7讲短暂的隋朝和唐朝的开国与盛世
规范答案 (1)有。正是鉴于隋朝“征求无已……穷兵黩武, 百姓不堪,遂致灭亡”之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 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从而出现政治清明 的“贞观之治”。 (2)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调整统治政策,以 缓和阶级矛盾。 (3)农民的劳役负担仍然很重。 (4)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 政策,爱惜民力,终于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但这种治世局面只是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期而言的。 由于其地主阶级的本性,农民所受的剥削仍然很重。
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的重点内容有:隋朝的统一和历史地位,
唐朝前期的盛世。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历 史意义和隋朝的大运河等一直是近年高考关注的重 点。“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尝试命题2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
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2)政治制度: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上,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对唐朝及以后 历代王朝的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社会经济:隋朝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和租调制,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开通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 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 建设,都为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经验教训:隋朝因暴政而亡,客观上为唐初统 治者提供了反面经验和教训,促使唐朝前期连续出 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
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1分)理由何在?(4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2
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贞观之治”中能够得出什
么认识?(4分)
答卷抽样 答:(1)有。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 治,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百姓”力量巨大。调整统治政策,以确保自 己的统治长治久安。 (3)人民的负担沉重。 (4)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缓和社会矛盾,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隋的兴亡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割 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实现了 统一。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隋文帝励精图治,陈后主昏庸无道
3.隋的制度
(1)确立三省六部制。
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1.一位德国人曾这样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 长度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 该是(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2.隋朝实行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连接今天淮河 与长江的一段叫(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 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中心洛阳、 (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一条运河) 北到涿郡、 南到余杭
3
+
4
+
5
= 三点: 1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五水: 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 钱塘江
3.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1.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 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4.历史上.唐高祖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D.汉武帝统治时期
5.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 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该皇帝是( )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隋的兴亡
隋朝的历史作用是(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 和文化交流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 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姓名:杨坚 庙号:隋高祖 谥号:隋文帝 年号:开皇
经天纬地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阅读教材P86、P87的阅读卡及学习单的 资料1,找出隋文帝在其统治期间的措施并谈 谈影响。
措施 ①隋初文帝改革
影响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人民负担轻 人口增长 · · · · · ·
②统一全国
③创三省六部制
开 皇 之 治
我评隋炀帝
杨开营创 广凿建科 修 继运东举 长 位河都、 城 、 604 605 年 年 607 年
运 河 贯 通
一 征 高 句 丽
二 征 高 句 丽
三 征 高 句 丽
龙 舟 南 巡 616 年
隋 灭 亡 618 年
610 612 613 614 年 年 年 年
温习提示: 评价历史人物要依据史实,全面客观地去评价。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元)马端临
三、其亡也忽
姓名:杨广
庙号:隋世祖 谥号:隋炀帝 年号:大业
阅读教材P87、P88、补充材料, 找出隋炀帝在其统治期间的作为。
去礼远众曰炀 逆天虐民曰炀
杨 广 继 位
开创 凿科 运举 河、 营 建 东 修 都 长 、 城 607 年
运 河 贯 通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七章——隋朝唐朝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 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 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 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 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 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杨素等追及上,扣马苦谏。上太
息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 由!”高颎曰:“陛下岂以一妇 人而轻天下?”上意少解,驻马 良久,中夜方始还宫…… 后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
劝上斥之。
《隋书· 后妃传》
高祖之子五人,莫有终其天命…… 自古废嫡立庶,覆族倾宗者多矣, 考其乱亡之祸,未若有隋之酷!
—— 《隋书· 文四子传》传论
675年52岁 皇太子(长子)李弘暴卒
680年57岁 废黜皇太子(次子)李贤 683年60岁 高宗卒,中宗(三子)李显即 位,则天临朝称制 684年61岁 废李显,立睿宗(四子)李旦 688年65岁 加尊号“圣母神皇” 690年67岁 称帝,改国号为周 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旧唐书》 人非温顺,地实寒微…… —— 骆宾王
—— 唐太宗自评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阎立本绘 《步辇图》
贞观时期的边疆形势:
北方,灭东突厥、薛延陀 西方,灭吐谷浑,与吐蕃和亲 西北,灭高昌,开拓西域,设安西四镇 东北,远征高丽不克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658年灭西突厥 668年平高丽 663年平百济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削弱了唐朝的 统治,激化了
矛盾
4、黄巢起义: 875~884年的起义,使唐王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
5、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王朝灭 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扩大和延续。
材料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 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 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 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 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 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 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 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2) 唐与回纥:册封回鹘首领 骨力裴罗 为怀仁可汗
(3)唐与吐蕃:唐蕃和亲 :作用: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4)唐与靺鞨:册封 东北的靺鞨族 粟末部 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3.历史影响: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
思考: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 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
• 1、背景:某件事情发生是否产生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 否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自上而下、改变传统的方式、暴力、温和 主动、被动)
•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的时间长短(起源早、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
隋的兴亡
东 汉
隋
蜀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朝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 都长安 。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北周 陈
隋 (581年)
陈
隔 江 犹 唱 后 庭 花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 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 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请结合课本知识,解释两位诗人对开通运河分别持何观点?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作用
“三点” “四段” “五河”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巩固统一,推动 沿岸地区发展。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秦朝
1、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2、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刻影响的重要制度。
3、都有伟大的建设工程。
4、都是短命的王朝,之后都有强盛的王朝。
5、都因暴政引起农民起义而亡。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 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 强大的唐朝。 (2)都是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4 年;隋朝持续37年。 (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 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4)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5)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的暴政引起农民起 义而亡。
隋的兴亡
(隋朝)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短暂之因 隋朝37年后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 遂至灭亡。
——《贞观政要》卷8《辨兴亡》
在隋朝灭亡之前:“百姓……无以自给。……吏皆惧法,莫 肯赈救,(百姓)由是益困。
——《隋书· 食货》
隋朝开凿大运河表
哪个朝代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请简单说明理由。
“昙花王朝”
北周大臣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年后......
其子杨广为统帅,隋灭陈,统一中国。
23年后......
杨广即位,谥号隋炀帝。
37年后...... 公元618年
隋炀帝被缢杀于江都(今江苏江 都县),隋朝灭亡。
隋朝:短暂而
清朝的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一 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 运。”
唐朝主要开考的科 目有秀才、明经、 进士、明法、明书、 明算等六科。考试 形式分为笔试与口 试。
从隋朝首创的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学习中,你认为 隋朝相对于前代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皇帝 隋朝相对于魏晋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唐朝与隋朝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关系? 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扮演着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唐朝与隋朝的中央官制有什么关系? 皇帝
内 史 省 门 下 省 尚 书 省 秘 书 省 内 侍 省
宰相
百官
隋朝以前的中央官制
吏 礼 部 部
兵 部
都 官
度 支
工 部
隋朝的中央官制
结合该图,完成教材102页中的题目,了解隋朝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为什么隋朝会开凿一条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当时中国南方的生产,经过六朝时, 已经 成为 “丝绵布帛之饶,复衣天下”繁盛之区。 而自古号称天府的关中(陕西省境内)“其土地 狭, 所出不足以给京师”。
隋的兴亡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隋之亡
618,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覆 灭。隋炀帝在位14年(604年—618年)
挽龙舟者歌 隋.无名氏 我儿征辽东, 战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 又困隋堤道。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 惆怅龙舟更不回。
隋文帝杨坚
(541年-604年)
隋炀帝杨广
(569年-618年)
隋之兴
统一
26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节选杜牧《泊秦淮》;诗中 《玉树后庭花》的作者为南朝陈后主
386
581
25
220
304
魏
北
439
东汉
221 222
蜀 吴
280
西 晋
十六国
317 420
东 魏
534 502
魏
齐
北 齐 西 北 魏 周
课堂
1、结合教材、诗和补充学习资料说说隋灭亡原因。
合作学习 2、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看待?
拓展延伸
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既是一份举世瞩目 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保护传承大运河 这一世界遗产,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小结
“兴”
统一 富裕 强盛
隋的兴亡
大运河
“亡”——暴政(失民心)
注:隋初突厥屡犯,在文帝分化及军事打击下分裂突厥成 两部,东突厥部启民可汗对隋称臣,尊文帝 “圣人可汗”
材料三:“地广三代,威振八铉,单于顿颡, 越常重译。——《隋书》《炀帝本纪》
七年级下册历史笔记整理1到20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笔记整理1到20课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一、隋朝的兴亡:(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4.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5.创规立制,创新的朝代:▲▲▲(1)选官制度:开始实行科举制;(2)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隋朝大运河。
(3)政治方面首创三省六部制。
(4).赵州桥:李春。
流求:台湾。
6.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征发大量劳动力,开凿大运河,修筑驰道;②多次巡游;③三次征辽东)(2)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二.隋朝大运河(隋炀帝)▲▲▲(专题1)(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开通的作用(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三、科举制(隋炀帝)▲▲▲(专题2)(1)创立(隋朝):①雏形: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创立的标志(诞2)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第2课)唐3)改革和发展(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第6课)(4)僵化(明朝):明太祖八股取士。
(第14课)(5)废除(清朝末年):1905年。
隋的兴亡
“天上有一条银河, 地上有一条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第一运河。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联系和交流 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成果。 (4).隋朝的富庶。(物质条件)
永
济
渠 通 济 渠
邗 沟
江 南 河
瓜州古运河渡口
两 千 多 千 米
温 故 知 新
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周 北齐
隋
宋
齐
梁
陈
隋朝是怎样建立并完成统一的?
581年, 杨坚废北周皇
隋
帝,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
坚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581~604年在位)
589年, 隋灭陈,
隋
统一南北,
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
高 颎 向 隋 文 帝 提 出 的 取 陈 之 策
积极意义: 书上88页 消极意义: 隋炀帝滥用民力,挥霍浪费,
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激化了社会矛盾。
思维延伸
隋朝对历史的贡献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朝代 1、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统一后,在政治上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在经济上,隋朝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 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控制。
4、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 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小结诗: 杨坚建隋五八一, 定都长安称文帝, 五八九年隋统一。 炀帝在位开运河。 北捉(涿郡)南鱼(余杭) 落(洛阳)中心, 自古世界称第一。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商业发展? 4、文化上:大兴文治; 5、民族关系上:开明的民族政策。
4、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 ——突厥
西南 ——吐蕃
①唐太宗时期:东突厥汗国灭亡。草 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640年,唐朝政府在西突厥地区设置 安西都护府,统治天山以南地区。
大运河开凿历程
春秋:吴王夫差开凿邗沟, 历代都有运河工程。
隋朝大运河
隋朝:贯通大运河 元朝:开凿通惠河、会通河,
重新贯通大运河 新中国:维护、修建大运河,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608年 隋炀帝
605年 隋炀帝
584年 隋文帝
春秋吴 王夫差
610年 隋炀帝
三点 四段 五河 六省
意义: 积极方面: 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 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
▲ 隋炀帝乘龙舟航行于 大运河上的情景(18世 纪帛画)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京杭大运河今貌
意义: 消极方面: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等
罪在当时,功在千秋
如: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2、册封 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3、和亲 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金成公主入藏
4、会盟 如:唐蕃长庆会盟
5、武力征服 如:唐太宗灭东突厥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的原因:
安史 755 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和他的部将史思明 之乱 一起发动叛乱。历史八年,后被平定,史称“安史之乱”。
隋的兴亡
A. 通济渠 C. 江南河
B. 永济渠 D. 邗沟
5.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 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
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
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 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
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 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 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 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胭脂井
隋为什么会统一全国? 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A.隋文帝
C.唐太宗
B.隋炀帝
D.唐玄宗
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
输,其为利也博哉!” 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 意义是( C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4如图2,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
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
一个中心 二个端点 三百万人 四段运河 五大水系 六年时间
济
黄 渠 洛阳 淮 通 济 渠 河 长 江 邗 沟 江 南 河 河
余 杭
★从长安出发具体该怎么走呢?钱塘江
运河风光
真知灼见
汴 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 河 怀 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 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 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 的作用。
四、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直接原因:
隋炀帝骄奢淫 逸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参考答案]C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隋初 人口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二、隋的繁荣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 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 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为什 么会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国家统一,社会安 隋文帝 定 原因 统治者励精图治 人民的辛勤劳动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
作用
“一个中心” “二个端点” “ 段” “五河”“六年”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巩固统一,推动 沿岸地区发展。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地位
补充
不恤民力,大 肆兴役 无节制巡游 接连发动战争
农民起义
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 死,隋朝灭亡。
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 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秦朝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 对峙;秦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 强大的唐朝。 (2)都是短命的王朝,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4 年;隋朝持续37年。 (3)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筑长城,修建骊山 陵等;隋修运河,营建东都等。 (4)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 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5)都因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等暴政引起农民起 义而亡。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结合课本知识,解释两位诗人对开通运河分别持何观点?
总的说来是好事。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 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 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 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 负担。
北朝 西 魏 晋 十 六 国 北 魏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东 汉
隋
蜀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朝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 都长安 。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北周 陈
隋 (581年)
陈
隔 江 犹 唱 后 庭 花 。
商 女 不 知 亡 国 恨 ,
隋朝的统一
北周 陈
隋 (581年)陈来自隋统一(589年)隋朝的统一给 中国历史带来 什么影响呢?
1.隋的统一,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2.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
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 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 地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 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 新制度:创立三省六部制 崇尚节俭,勤政爱民,统一国家
三、隋朝大运河 自主学习: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 目的是什么? 2、读图4-18隋大运河示 意图,找出:一个中 心、两个端点、四段 名称、沟通的五大水 系。 3、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 义? 4、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 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 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 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如图2,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 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参考答案]D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 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参考答案] D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 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 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 C
隋炀帝
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龙舟模型
扬州琼花,学名 “聚八仙”,号称 “维扬一枝花, 琼花 四海无同类”。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说法 对不对?你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 的统治。
示意图
海河
涿郡(北京)
长 安
洛阳 黄河
淮水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杭州)
[参考答案] A
小刚在收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与该图信息密切 相关的是
A、长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隋朝大运河
[参考答案]D
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 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 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参考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