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分布式数据库实验三

合集下载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现代数据库技术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分布式数据库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高扩展性、灵活的数据分布等优点,能够满足企业级应用对数据处理的需求。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1.2 课程目标(1)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3)学会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4)具备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1)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2)分布式数据库的类型;(3)分布式数据库的优点和缺点。

2.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架构(1)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组件及其作用;(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技术。

2.3 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法(1)分布式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2)分布式数据库设计的注意事项;(3)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实例分析。

2.4 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技术(1)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片方法;(2)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复制方法;(3)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保障技术。

2.5 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场景(1)分布式数据库在企业级应用中的典型应用场景;(2)分布式数据库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应用;(3)分布式数据库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3.2 实践环节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3.3 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三部分组成。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推荐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一书作为主要教材。

4.2 辅助资料提供相关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辅助教学资料。

4.3 网络资源推荐访问相关学术网站、论坛和博客,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学校: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班学号:姓名: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 6 月26 号目录1. 引言 (2)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 设计的实际目的和意义 (2)1.2.1设计的意义 (2)1.2.2设计的实际目的 (2)2. 设计内容和要求 (2)2.1功能需求分析 (2)2.2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2.3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 (3)3. 数据库设计 (3)3.1系统结构设计 (3)3.1.1总体设计图 (3)3.2.1 系统E-R图表示 (4)3.2.2数据库表截图分析 (4)4.程序设计 (5)4.1界面设计及主要功能代码 (5)4.1登录界面 (5)4.2 主菜单界面 (5)4.3借书界面 (7)4.4 借阅查询界面 (8)4.5 还书界面 (9)4.6 读者信息界面 (10)4.7 图书信息查阅界面 (12)4.8 添加读者界面 (13)4.9 添加图书界面 (13)5. 总结 (13)6. 结束语 (14)1引言1.1、课程设计的目的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2、通过设计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基本“C/S结构”数据库编程方法。

1.2 设计的实际目的和意义1.2.1设计的意义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管理者或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

但图书馆管理若采用完全手工操做,通过卡片记录信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工、纸张,而且书籍和读者的信息查询比较麻烦,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据库原理》实验项目卡3

《数据库原理》实验项目卡3
二、实验内容
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回收。操作完成后看看已授权的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授予的数据操作的权力了;权力收回操作之后的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收回的数据操作的权力。根据以下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三、实验要求:验证性实验,将试验过程填写试验报告。
以下内容由管理部门填写:
实验课
名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所用的主要设备
序号
名称
台、套数
实验室名称
服务器配置二
1
台式计算机
5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任课教师
马飞
2
实验学时
4学时
3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08级本科1,2,3班
学生总数
50人
实验组数
50组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目的要求
实验三:安全性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书本上习题的上机练习。
实验序号
3
课程编号
专业分类号
教研室主任签字
时间
2010年10月23日
平顶山学院实验项目卡

分布式数据库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引言:分布式数据库是由多个节点构成的数据库系统,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处理查询和事务操作。

为了评估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表现,本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本报告旨在对分布式数据库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实验目的:1. 通过性能测试评估分布式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和并发性能。

2. 分析分布式数据库对于不同规模数据和负载的响应情况。

3. 探讨分布式数据库在扩展性和容错性方面的表现。

实验环境:- 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XYZ- 硬件:主机配置为X GHz处理器、XGB内存、XGB磁盘空间- 软件:操作系统为X,数据库管理系统为XYZ- 数据集:使用XGB规模的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方法:1. 测试负载:使用不同类型的查询和事务操作构建测试负载,包括读操作、写操作和复杂查询操作。

2. 并发用户数:逐步增加并发用户数,从10个用户逐渐增加到100个用户。

3. 测量指标:记录每个操作的执行时间、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响应时间: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响应时间逐渐增加,但整体呈现出较好的线性扩展性。

2. 吞吐量:在低并发用户数时,吞吐量随并发用户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然而,当并发用户数达到一定阈值后,吞吐量的增加速度减缓。

3. 数据一致性:由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数据一致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保持数据一致性。

4. 容错性:通过模拟节点故障,实验发现分布式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能够在某些节点故障的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行。

结论:1. 分布式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并发操作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 分布式数据库的吞吐量随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在一定阈值后增速减缓。

3. 数据一致性和容错性是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4. 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布式数据库,并且注意数据库的配置和优化。

福建农林大学信息检索实训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信息检索实训报告

附录:以下是各类型文献在数据库中的主要字段。

作业的检索结果中,请列出黑色字体的字段,蓝色字体的字段最好列出(有些数据库中可能没有,无法列出),紫色字体的请不要列出。

请关注①分类号字段的内容,在实习中了解、学习中图法分类,以及你所选择的课题在中图法中的分类;②标题和关键词字段,通过阅读标题和关键词,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类课题的不同用词表达,并思考你在具体数据库中的检索用词及检索式的构建;③不同文献类型,在数据库中字段组成的不同:基本都有的字段有哪些,哪些是每一文献类型特有的字段。

期刊: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机构)、刊名、年、卷、期、页码分类号、关键词、摘要学位论文:论文题名、作者、导师、专业、毕业院校(授予学位单位)、毕业时间、论文级别(硕士或博士)分类号、关键词、摘要图书: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关键词、摘要成果:成果名称、完成人员、完成单位、完成时间、关键词、简介会议文献:题名、作者、单位、会议名称、会议地点、届次、会议录、关键词、摘要专利:专利名称、申请日期、申请号(专利号)、发明人、专利权人、摘要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实施或发布时间网络信息:题名(网站或网页名称)、作者、作者单位、时间、网址综合实习报告课题名称:会计信息安全专业:会计学学号:姓名:一、分析课题主题词,并构建检索式:1、主题词(关键词)会计、信息、安全、2、编写检索式会计*信息*安全会计*信息*(安全+风险)二、检索工具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文献: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成果(科技报告):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馆藏图书目录、任一其他图书馆的图书目录专利、标准FULink搜索引擎: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引擎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三、检索结果(要求写出检索过程及检索结果;检索过程即检索策略的体现,具体为检索字段、检索式、检索时间限制、检中条数等方面;检索结果请选择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记录,每一数据库列出3-5条记录;如果有全文,请选择一篇,打开全文,并附全文截图)期刊: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过程:检索入口(字段):题名或关键字、检索式:会计*信息*安全、检索时间限制:1989-2013、检中条数:826检索入口(字段):题名、检索式:会计*信息*安全、检索时间限制:1989-2013、检中条数258检索入口(字段):文摘、检索式:会计*信息*安全、检索时间限制:1989-2013、检中条数3064检索结果:1/5【题名】浅析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作者】梁晓卿【机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刊名】中国总会计师.2013(2).-78-80【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会计操作手段生产经营环境会计管理职能网络经济会计监督会计目标【分类号】F232【文摘】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实验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实验报告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能够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并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处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验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3. 能够使用实际案例进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1. 搭建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验环境;2. 创建分布式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导入;3. 进行跨节点的数据查询和更新操作;4. 测试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在实验室服务器上安装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并配置节点信息,确保各节点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2. 创建分布式数据库使用SQL语句在不同节点上创建分布式数据库,并将数据导入到对应的表中。

3. 数据查询和更新编写SQL查询语句,可以跨节点进行数据查询操作,并测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读写性能。

4. 性能测试模拟大量的数据操作,测试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并观察系统的负载均衡能力。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搭建了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验环境,并能够灵活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性能测试中,我们发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能够有效分担数据处理压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结论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当前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高并发、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数据处理工作中。

七、参考文献1.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原理与技术》2. 《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3.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优化与调优》以上是本次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希朓能对您有所帮助。

福建农林大学数字逻辑实验报告三

福建农林大学数字逻辑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加深对基本门电路使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组合电路是最常用的逻辑电路,可以用一些常用的门电路来组合完成具有其他功能的门电路。

例==+得知,可以用两个非门和一个或非门组合成一个与门,还可如,根据与门的逻辑表达式Z AB A B以组合成更复杂的逻辑关系。

2、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步骤是:(1)由逻辑图写出各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2)化简和变换各逻辑表达式;(3)列出真值表;(4)根据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对逻辑电路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其功能。

3、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步骤与上面相反,是:(1)根据任务的要求,列出真值表;(2)用卡诺图或代数化简法求出最简的逻辑表达式;(3)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构成电路;(4)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举例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

当四个输入端中有三个或四个“1”时,输出端才为“1”。

设计步骤: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表3-1所示,再填入卡诺图表3-2中。

表3-2 表决电路的卡诺图然后,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演化成“与非”的形式:Z+=++ABCCDAABDBCD⋅=⋅ACDABCBCDABD⋅最后,画出用“与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3-1所示:图3-1 表决电路原理图输入端接至逻辑开关(拨位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逻辑电平显示端口,自拟真值表,逐次改变输入变量,验证逻辑功能。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仪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2、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74LS02 二输入端或非门1片74LS04 六与非门1片74LS10 三输入端三与非门2片74LS20 四输入端二与非门1片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1、利用逻辑转换仪对已知电路进行分析实验连接图如下: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如下:2、根据要求利用逻辑转换仪进行逻辑电路分析。

问题的提出:火灾报警器只有在烟感、温感和紫外线三种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探测信号时,报警系统才产生报警控制信号。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实验(一)xcode初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iOS开发应用环境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见项目一说明三、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Mac os2.软件环境:xcode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1.算法描述(可以用流程图、伪代码或源程序描述)2.实验步骤五、调试过程1.编译过程2.调试过程报错未设置rootViewController,设置完后成功。

六、实验结果七、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如何创建一个ios 工程,如何配置工程的环境(项目属性),向工程添加文件。

我知道了怎样导入一个头文件,创建一个对象,怎么使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等等,受益匪浅。

附录:self.window = [[UIWindow alloc]initWithFrame:[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设置windowCGSize mainScreenSize = [UIScreen mainScreen].bounds.size;//取得主屏幕的尺寸CGFloat messageW = 300;//设置messageLabel的宽CGFloat messageH = 50; //设置messageLabel的高CGFloat messageX = (mainScreenSize.width - messageW ) * 0.5;//设置messageLabel的xCGFloat messageY = (mainScreenSize.height - messageH ) * 0.5;//设置messageLabel的yUILabel * messageLabel = [[UILabel alloc]initWithFrame:CGRectMake(messageX, messageY, messageW, messageH)];//创建messageLabelmessageLabel.font = [UIFont systemFontOfSize:NJMessgeFont];//设置messageLabel的字体;messageLabel.text = @"Xcode Test";//设置文字messageLabel.textColor = [UIColor colorWithPatternImage:[UIImage imageNamed:@"cxz"]];//设置文字颜色messageLabel.textAlignment = NSTextAlignmentCenter;//对齐方式[self.window addSubview:messageLabel];//将messageLabel添加到window的子控件中[self.window setBackgroundColor:[UIColor whiteColor]];//设置window的背景色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 = [[UIViewController alloc]init];//设置根控制器[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展现windowreturn YES;。

《分布式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字)syllabus

《分布式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字)syllabus

《分布式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字)syllabus 学分(credit):4(宋体,四号)参考学时(teaching hours):72(其中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32)适用专业(major):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方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curriculum task)(四号,黑体)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能够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并能进行简单编程;能进行网络数据库的数据维护与数据库管理。

进而使学生得到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应用开发技能的训练。

前导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Visual foxpro后续课程:分布式数据库开发工具、管理信息系统实训二、教学基本要求(teaching objective)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基本知识和技术。

2、熟悉SQL Server安装和配置。

3、熟练使用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和OSQL实用工具创建、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

4、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的使用,并能进行编程。

5、掌握数据查询、数据库操作以及SQL Server基本程序设计的技能6、掌握SQL Server安全管理技术。

7、掌握SQL Server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技术。

8、了解本课程的专业素质要求。

9、熟练掌握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

三、教学条件(teaching condition)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在机房授课。

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并安装有SQL Server 2000。

六、教学方法建议(suggested teaching methods)1、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1)以学校“学生选课系统或者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例为项目驱动,在实训项目中采用“问题牵引”、“多重循环”的教学方法,在实现项目的过程中,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完成选课系统的开发。

福建农林大学最新数据库期末复习

福建农林大学最新数据库期末复习

数据库期末复习题型:1、选择题20题。

20分2、填空题10题。

20分3、简答题06题。

30分4、程序题15题。

30分成绩分布:1、卷面分数:70%2、平时表现:10%3、课程设计:20%第一章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三个基本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功能有那些?(预测简答题)1)数据库定义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其他功能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6、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比较(预测简答题)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背景应用背景科学计算、数据管理大规模数据管理硬件背景磁盘、磁鼓大容量磁盘、磁盘阵列软件背景有文件系统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批处理特点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现实世界(一个部门、企业、跨国组织等)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查、冗余度大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7、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8、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9、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理解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18p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18p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类、类的数据成员、类的成员函数的定义方式,理解类成员的访问控制方式。
2.掌握对象的定义和操作对象的方法。
3.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概念,掌握几种特殊构造函数。
4.理解对象数组、对象指针的概念并能正确应用。
5.理解类的组合关系(对象成员)。
调试程序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如何解决?(提示:对已有的构造函数进行适当修改)结合运行结果分析如何使用不同的构造函数创建不同的对象。
3.对教材中Li3_11.cpp的主函数做如下修改:
(1)将Heapclass *pa1,*pa2改为Heapclass *pa1,*pa2,*p3;
(2)在语句pa=new heapclass;后增加语句pa3= new Heapclass(5);
(3)将语句if(!pa1||!pa2)改为if(!pa1||!pa2||!pa3);
(4)在语句delete pa2;后增加语句delete pa3;
写出程序的输出结果,并解释输出结果。
4.请定义一个矩形类(Rectangle),私有数据成员为矩形的长度(len)和宽度(wid),无参构造函数置len和wid为0,有参构造函数置len和wid为对应形参的值,另外还包括求矩形周长,求矩形面积,取矩形长度和宽度,修改矩形长度和宽度为对应形参的值,输出矩形尺寸等公有成员函数。要求输出矩形尺寸的格式为”length:长度,width:宽度”。(sy3_3.cpp)
return 0;
}
在该程序中,将TPoint类的带有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进行修改,在函数体内增添下述语句:
cout<<"Contructor is called.\n"

分布式实验报告

分布式实验报告

分布式实验报告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分布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提供高可用性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分布式实验旨在深入研究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来验证相关理论和技术。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和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在处理能力、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逐渐难以满足需求。

分布式系统通过将任务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协同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分布式系统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如数据一致性、网络延迟、节点故障等。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深入理解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分布、副本管理和一致性算法。

3、评估分布式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4、分析分布式系统在面对节点故障时的容错能力和恢复机制。

三、实验环境为了进行本次实验,我们搭建了一个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集群环境。

具体配置如下:服务器数量:5 台操作系统:CentOS 7CPU:Intel Xeon E5-2620 v4 @ 210GHz内存:32GB存储:1TB SATA 硬盘网络:千兆以太网在每台服务器上,我们安装了所需的软件和依赖,包括分布式系统框架(如 Hadoop、Zookeeper 等)、数据库(如 MySQL)、监控工具(如 Nagios)等。

四、实验内容1、数据分布策略实验我们首先研究了不同的数据分布策略,如哈希分布、范围分布和随机分布。

通过在分布式系统中插入和查询大量数据,比较了不同策略下的数据均衡性、查询效率和数据迁移成本。

实验结果表明,哈希分布在数据均衡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处理范围查询时效率较低;范围分布适用于范围查询,但容易导致数据倾斜;随机分布的性能较为不稳定。

2、副本管理实验接着,我们对副本管理进行了实验。

设置了不同的副本数量(如 1 个副本、2 个副本和 3 个副本),并模拟了节点故障的情况,观察系统在数据可用性和恢复时间方面的表现。

福建农林大学数据库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数据库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姓名: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5年月日实验目录: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ransact-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

(2)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基本操作实验(1)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三、实验环境硬件:计算机软件:Windows 2000和SQL Server 2000四、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l.通过企业管理器,建立图书借阅数据库在数据库图标上右击,选择“新建数据库”,输入“图书_读者”,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图书-读者”数据库标志,这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

2.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1)建立“图书”表。

选中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的表文件夹,单由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如图2所示。

数据库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数据库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姓名:陈华实系:信息与机电工程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09学号:指导教师:陈长江职称:讲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2009姓名:陈华实学号:实验室号__ 608 计算机号J608S044 实验时间:2011.11.23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 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 机软件:Windows 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 以及相应的GUI 工具2、用SQL 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 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 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 表的的信息::表的course 信息:sc 表的信息:(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 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 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 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大型数据库实验3

大型数据库实验3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型数据库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
1.课内实验考核成绩,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比重执行。

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2.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态度、表现);3)实验报告;权重分别为0.2 、0.4 、0.4;原则上根据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未取得1)和2)项成绩时,第3)项成绩无效。

4.实验指导教师应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分项给出评定成绩,并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给出综合成绩,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成绩在教师手册中有记载。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原始记录
六.数据处理及结论
七.实验体会(可选项)
注:1. 为了节省纸张,保护环境,便于保管实验报告,统一采用A4纸,实验报告建议双面打印(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或手写,右侧装订。

2. 实验类别指验证、演示、综合、设计、创新(研究)、操作六种类型实验。

3. 验证性实验:是指为了使学生巩固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而开设的强调演示和证明,注重实验结果(事
实、概念或理论)的实验。

4.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实验。

5.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三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三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指导教师成绩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操作语言(2)实验目的1.掌握SQL中的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2.掌握SQL中的集合查询和基于派生表的查询。

实验仪器安装金仓数据库或SQL Server2008的计算机实验内容和步骤1.执行本次实验预先准备好的sql脚本,准备好实验数据(如已有实验数据,则可忽略此步骤)。

2.①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的情况:SELECT Student.*, SC.*FROM Student, SCWHERE Student.Sno = SC.Sno;上述查询结构中有重复的数据项,如何改进?②查询选修2号课程且成绩在90分以上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SELECT Student.Sno, SnameFROM Student, SC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o=' 2 ' AND SC.Grade>90;③使用外连接改写①中的任务:SELECT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Cno,GradeFROM Student LEFT JOIN SC ON(Student.Sno=SC.Sno);此处关键词OUT需删掉④查询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SELECT Student.Sno, Sname, Cname, GradeFROM Student, SC, Course /*多表连接*/WHERE Student.Sno = SC.SnoAND o = o;⑤找出每个学生超过他选修课程平均成绩的课程号:SELECT Sno, CnoFROM SC xWHERE Grade >=(SELECT AVG(Grade)FROM SC yWHERE y.Sno=x.Sno);⑥查询非计算机科学系中比计算机科学系所有学生年龄都小的学生姓名及年龄: SELECT Sname,SageFROM StudentWHERE Sage < ALL(SELECT SageFROM StudentWHERE Sdept= ' CS ')AND Sdept <> ' CS ’;3.①查询选修了课程1或者选修了课程2的学生:SELECT SnoFROM SCWHERE Cno=' 1 'UNIONSELECT SnoFROM SCWHERE Cno= ' 2 ';②查询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与年龄不大于19岁的学生的差集: SELECT *FROM StudentWHERE Sdept='CS'EXCEPTSELECT *FROM StudentWHERE Sage <=19;③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可以用如下查询完成: SELECT SnameFROM Student,(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 1 ') AS SC1WHERE Student.Sno=SC1.Sno;实验分析与研究实验内容与步骤2 ①②③④⑤⑥实验内容与步骤3 ①②③实验总结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注:各学院可根据教学需要对以上栏木进行增减。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1.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1.3 学时安排:总共32学时,包括16次授课,每课时45分钟。

1.4 先修课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1.5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构建、维护和优化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分布式数据库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与分类分布式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2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查询语言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分布式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分布式SQL)2.3 分布式数据库的实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的复制与分片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与事务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4 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威胁与防护措施分布式数据库的隐私保护技术2.5 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案例分布式数据库在云计算中的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3.2 实践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4.3 实验环境:配备计算机实验室,提供分布式数据库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

4.4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最新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5.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笔试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70%。

5.3 评价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word版)福建农林大学数据结构考试试卷3(附答案)

(完整word版)福建农林大学数据结构考试试卷3(附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评分标准(A)卷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考试时间:120分钟专业年级班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C)。

A. 便于随机存取B. 存储的密度较高C. 便于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D. 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2、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向第k个元素(1≤k≤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向后移动(B)个元素。

A. n-1B. n-k+1C. n-k-1D. k3、设用一维数组S存储一个栈,令S[n-1]为栈底,变量top表示当前栈顶的位置(下标),即S[top]为栈顶元素。

则,元素出栈后top应做如下(B)的修改。

A. top--;B. top++;C. top = n-1;D. top = -1;4、上一题中,栈满的条件表达式应为(C)。

A. top==nB. top==n-1C. top==0D. top==-15、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2,e3,e4,e5,e6先后进入栈S,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入队列Q,若6个元素的出队顺序是e2,e4,e3,e6,e5,e1,则栈S至少可以容纳(A)个元素。

A. 3B. 4C. 5D. 66、设有一个大小为m的数组queue表示循环队列,若f表示当前队头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r表示队尾元素的后一位置(按顺时针方向),则计算队列中元素个数的表达式为(D)。

A. r-fB. (m-f-r) % mC. (m+f-r) % mD. (m+r-f) % m7、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B)个结点。

A. 30B. 31C. 32D. 638、设二叉树中任一结点的值大于它的左子树中每个结点的值,而小于右子树中每个结点的值,即是一个二叉排序树。

若要获取该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值的递增序列,应采用下列(B)的方法遍历二叉树。

A. 先序遍历B. 中序遍历C. 后序遍历D. 层序遍历9、由3个结点可以构成(C)棵形态不同的二叉树。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网络《网络监听实验》上机指导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网络《网络监听实验》上机指导

实验三网络监听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掌握ICMP协议原理2、了解TELNET应用二、实验原理1、ICMP协议ICMP协议是配合IP协议使用的网络层协议,它的报文不是直接传送到数据链路层,而是封装成IP数据报后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分组网间探测PING是ICMP协议的一个重要应用,它使用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应答报文,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命令格式为:ping 目的IP地址。

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应答报文格式如下:说明:类型为8---回送请求,为0---回送应答TRACERT程序是ICMP协议的另一个应用,命令格式为:tracert 目的地址。

Tracert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一连串的IP数据报P1,P1的TTL设置为1,当它到达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R1时,R1先收下它,把P1的TTL值减1,变成0,R1丢弃P1,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超时差错报告报文。

源主机接着又发送第二个TTL值为2的IP 数据报P2,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把P2的TTL值减小1,当P2到达路径上第二个路由器时,第二个路由器把P2丢弃,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超时差错报告报文。

如此继续,最后一个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时,目的主机和源主机间发送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应答报文。

路径上的这些路由器和目的主机向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文告诉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及往返时间。

2、远程终端协议TELNETTelnet协议基于TCP协议,默认端口号为23。

应用Telnet协议能够把本地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变成远程主机系统的一个终端。

Telnet远程登录服务分为以下4个过程:1)本地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

该过程实际上是建立一个TCP连接,用户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2)将本地终端上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及以后输入的任何命令或字符以NVT(Net Virtual Terminal)格式传送到远程主机。

该过程实际上是从本地主机向远程主机发送一个IP数据报;3)将远程主机输出的NVT格式的数据转化为本地所接受的格式送回本地终端,包括输入命令回显和命令执行结果;4)最后,本地终端对远程主机进行撤消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
实验指导书
(2014 —2015学年第2学期)
软件工程系软件工程专业2012 年级 2 班
课程名称分布式数据库实验
教材名称分布式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主要参考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
教材大纲类型2012大纲
任课教师颜吉强
实验三分布式分片技术实现
实验目的
1.了解俄掌握oracle上不同站点间的数据链接
2.了解和掌握依据站点的特性对数据库进行分片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内容
创建两个数据库lin1和lin2
在lin1中创建myorcl1表,在myorcl2中创建myorcl2表
1 创建到另一个数据库的链接
数据库链接用于建立与远程数据的联系,它为远程数据库指定了数据库、用户帐户和口令。

数据库链接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有的。

数据库链接存放在“本地”计算机的数据字典内,当使用时,它作为远程数据库的用户帐户连接到指定的数据库。

当操作完成后,数据库链接退出远程的据库。

如远程数据库正在运行分布式选件,数据库链接可用于远程数据修改,如果远程数据库没有运行分布式选件,则只能用于远程数据查询。

数据库键接的建立语句为: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Linkname
[CONNECT TO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
[USING…connectstring']
其中:Linkname 数据库链接的名称
Username 用户帐户
password 口令
connectstring 远程数据库的连接串
连接串在SQL*NET 2.X版中,为远程数据库的别名。

在SQL*NET 1.X版中包括用冒号隔开的三个部分,分别为网络接口驱动程序、服务器名称和数据库实例。

在myorcl中连接myorcl2,
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myorcl1_2
Connect to system identified by linchao
Using …(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
(protocol=tcp)
(host=localhost)
(port=1521)
)
)
(connect_data=
(service_name=myorcl2)
)
)‟;
2 访问远程数据库的数据
数据库链接建立好后,即可访问远程数据库的数据,使用数据链接的方式为:
SELECT col1, col2,…… FROM tablename@ dbLink
在该查询语句中,符号@指示该基表为数据库链接dbLink所指定的存放在远程数据库中的基

select * from myorcl2@ myorcl1_2;
3 分片数据库及表的建立
•按myorcl1, myorcl2的属性导出
Define fragment zu1 as
Select lin1.snumber , myorcl1.sname , myorcl2.sgroud
From myorcl1, myorcl2@lin1_2
Where myorcl1.snumber =lin2.snumber ;
按myorcl1, myorcl2的水平分片导出
Define fragment zu2 as
Select * From myorcl2@lin1_2 Where snumber in (Select snumber from lin1);
这个实验做得有点儿赶,但是最后还是完成了,算是结束了对oracle的课程了吧,但是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以后的日子我会再接再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