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用字问题
03.古书的用字
B.有時候,字形雖然沒有簡化,卻兼併了另外一個(或兩個) 音同音近字的記詞功能,而被兼併的字在被“解除”職務後, 多數被廢棄,少數被留用,但記詞的職務大大減少。例如: 丑——丑 醜: 丑——丑:原本只是表示地支,简化字中表示地支没有改 变; 醜——丑:在古汉语中是“美丑”的丑,在汉字简化的时 候由于和表示干支的“丑”同音,因此借用了这个同音词, “醜”就被废弃了。 干——干 乾 榦: 干:甲骨文作 ,是原始的狩猎工具,引申为干求之意; 简化后没有改变。 榦:主干的干则作“榦”,简化以后作“干”,本字就废 弃不用了; 乾:干湿的干本作“乾”;简化为“干”,“乾”在“乾 坤”的义项中保留;
弟: 《論語》:“人皆有兄弟。” 《禮記》:“兄良,弟弟。” 賈: 《孟子》:“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中。” 《孟子》:“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B、古字分化後,本義為引伸義所奪,因而 造新字表示本義。 暴: 《孟子·滕文公上》:“秋陽以暴之。” 《史記·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 非。” 丞: 揚雄《羽獵賦》:“丞民乎農桑。” 丞相。
谢 谢
三、繁簡字
(一)簡體字的來源 (二)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對應關係
(一)簡體字的來源
1.減省一些成份 婦妇 飛飞 務务 廣广 墾垦 2.符號代替 風风 趙赵 對对 歡欢 難难 鄧邓 聶聂 3.新造形聲字 遠远 認认 補补 態态
4.同音替代 醜(美醜)丑(干支) 後(后来)后(皇帝) 鬬(斗争)斗(容器量词) 5.俗體字 燈灯 實实 遷迁 6.草書楷化 辦办 書书 學学 為为
古書的用字
文學院:李建平
古書的用字
一、古今字 二、異體字 三、繁簡字
一、古今字
1.古今字的定義 .古今字的定義
2.古今字的來源 .古今字的來源 3.古今字的形體聯繫 .古今字的形體聯繫
古书中的用字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1、什麼是假借?
《說文解字》云:“假借者,本無其字,依 聲托事,令長是也。” 語言中某個詞要進入書面語卻沒有現成的書 面符號(本無其字),就用一個已有的音同音近 的字來代替(依聲讬事),因此就產生了以一個 字形記錄幾個詞的假借現象。
朱駿聲認為許慎所舉的例字不當,直接換成 “‘朋’、‘來’是也”。
• 不同點: • 1、假借無本字,通假有本字,並且,“本 字”概念不同。 • “假借無本字”的“本字”是“表示本 義的字” ,是為探討字形與意義而設的。 如“難”從“隹”,本義是鳥,但文獻中 借用表示“困難”這一意義。 • “通假有本字”的“本字”是“本來應 該用的字”,是相對於通假字而言的。 “本來應該用的字”,可以用它的本義, 也可以不用它的本義。
• 2、本無其字的假借可能催生新字——為分 化假借而另造新字,本有其字的假借(即 “通假”)則無論直接、間接都不催生新 字,僅是在句子中用音同、音近字來替代 另一個字的用字現象。
二、古今字
(一)什麽是古今字?
某個多義字的幾個意義中,有一個意義或幾 個意義後來用另一個字記錄,原來的這個多義字 與後來的另一個字組成一對古今字。産生在前的 叫古字,産生在後的叫今字。一般解释为“×後 來寫作 ×”。
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說文》:“畔,田界也。”句中“畔”代 替了“叛”,表示背叛意,故“畔”是通假 字,“叛”是本字。 ②(蘇)秦狀有歸色。 《說文》:“歸,嫁女也。”引申爲還家 等義。句中“歸”代替了“愧”,表示慚愧 意,故“歸”是通假字,“愧”是本字。 ③《史記》:“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句中“蚤”代替了“早”字。“早”為本字, “蚤”是通假字。
(三)今字的字形特點 今字產生之後,它在字形上與古字的聯繫有 四種情況: 1、今字以古字為聲旁、添加有區別意義作用的形 旁而構成的形聲字。 如:“責/債”、“衰/蓑”、“取/娶”。 2、今字以古字的聲旁為聲旁,改變古字的形旁而 構成的形聲字。 如:“赴/訃”、“張/脹”、“謝/榭”。 3、今字完全新造,與古字形體沒有聯繫。 如:“亦/腋”、“蘇/甦”。 4、對古字的筆劃稍作改造以成今字。 如:“母/毋”、“巳/已”。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
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
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
“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
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
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
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
如“彼匪”。
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
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取→娶”“昏→婚”。
古代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
古代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摘要:通假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古今字是指在某一个意义上相同(其他意义并不相同)而先后产生的不同形体的字。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联系;区别中学不少的教学参考资料和一些古籍文献关于通假字、古今字、假借字的注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比如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注释都用“同”或“通”,使学生很难分清哪个是通假字,哪个是古今字,这就对学生的古文学习造成了不便。
本文就针对古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字、古今字、假借字的区别和联系,以弄清它们各自的用法。
具体分析如下:一、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一)通假字。
1.定义:通假字是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2.产生(1)由于古代字少,古书里使用汉字,用本字的很少,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的现象却很多。
所以,文字的通假现象相当普遍。
(2)写字工具缺乏。
古人写字是刻在龟甲兽壳或竹片上,遇到笔画多的字,就用笔画少的字代替。
写字工具发明后,古书传抄时,后人往往把前人的错字抄写下来,久而久之,别字就越来越多。
(3)作者写作时,一时忘记了本字怎么写,就只好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也就是写了一个别字(通假字)。
有时作者也可能为避免在同一文章中出现反复的字,在同一篇文章中,本字、别字兼用。
3.种类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音同(或音近)代替。
所以,我们把通假字分为两大类: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
这里说的音同、音近,是指古音而言,并不是今音。
(1)同音通假:是指借字与本字古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中的“罢”通“疲”,两字的古音相同。
(2)近音通假又可分为双声通假和叠韵通假。
双声通假:是指借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和声调不同的通假。
如:“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通“纳”。
叠韵通假:指借字与本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声母不同的通假。
古书中的用字现象
乙、一通多 “一通多”是指一個通 假字可以通幾個本字
“矢”通“屎、誓”
“矢”通“屎”《左傳·文公十八年》:“殺 而埋之馬矢之中。”杜預注:“矢,或作 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與臣坐, 頃之,三遺矢矣。”
“矢”通“誓” 《論語·雍也》:“ 子見南 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厭之!天厭之!’”
于薛乎?”
(三)为使假借字与本字在形体上区分 开来
《韓非子·王蠹》:“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 今也。”
《莊子·大宗師》:“哭泣無涕,心中不戚。”
今字的製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反:返 昏:婚 知:智 益:溢 止:趾 云:雲 莫:暮 然:燃 要:腰 景:影 竟:境 屬:囑 厭:饜 厶:私 弟:悌 康:穅 內:納 孰:熟 見:現 臭:嗅 隊:墜 奉:俸 辟:避僻嬖譬闢
丁、二字互通 “二字互通”是指两 个字互相作对方的通假字。
“错”、“措”互通 《论语·为政》:“举 直错诸枉则民服。”《荀子·天论》:“小人 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此二例中 “错”通“措”。《史记·燕世家》:“燕北 迫蛮貉,内错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此例中 “措”通“错”。司马贞注:“措,交杂也。 又作错。
(一)會意字和形聲字的不同: 泪:淚 岩:巖 凭:慿 岳:嶽 妬:妒 野:
埜 (二)意符不同:
嘆:歎 詠:咏 睹:覩 驅:敺 雁:鴈 暖: 煖 炤 :照 杯 :盃 瓶:缾
(三)聲符不同:
線:綫 袴:褲 煙:烟 螾:蚓 杯:桮 猿:猨
(四)各成分位置的改變變或寫法 的改變:
慚:慙 群:羣 裏:裡 概:槩 峰:峯 略:畧 和:咊 花:芲 襍:雜 夠:够 綿:緜 期:朞 鵝:鵞
古书中的用字
四,古今字对应关系
1,取—娶,要—腰 ,取—娶,要— 2,采:①采集②丝织品③色彩
五,古今字的结构关系
1,以古字作声符,添加意符而成: 竟—境 反—返 孰—熟 属—嘱 2,以古字作声符,改变意符而成: 说—悦 赴—讣 被—披 没—殁 3,以古字作意符,添加声符: 自—鼻 4,以古字作意符,改变声符: 谯—诮 撝—挥
六,古今字记录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情况
1,古字记录本义,今字记录引申义 解—懈 道—导 2,古字记录引申义,今字记录本义 益—溢 景—影 3,古字记录本义,今字记录假借义 辟—避 戚—慽 4,古字记录假借义,今字记录本义 要—腰 须—须
七,古今字与通假字的不同
1,时间上 古今字:纵向历时关系; 通假字:横向共时关系. 2,意义上 古字和今字有相同的部分; 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关系. 3,字形上 今字往往在古字基础上增加或改变意符而形成; 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在字形上没有任何关系.
异体字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是记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 体有别,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相替代的一组字. 也称或体字,重文,俗字. 蚓—螾,睹—覩 螾,睹—
二,古今字与异体字的区别
古今字的产生不仅有时间先后问题,今字 实际上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意义而产生,而 且,今字产生以后,它所分担的意义只是 古字的一部分,在读音上也往往有些不同; 异体字的产生虽然也有时间先后问题,但 它们的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 都可以互换使用.
三,异体字的种类
从构形角度 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2,构字部件不同 ; 声符和意符都不同 诉愬 ,村邨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详见课本173页 详见课本173页
用字有争议的古诗
用字有争议的古诗一、“斜”字“古音”是古代人生造的《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最初引发争议的,就是首句中的“斜”字。
因为这个字,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和别的一些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中读“xiá”音。
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听自己的老师讲过,这个属于“古音”。
但是,这个“斜”字在《新华字典》里却一直只有一个读音,念xié。
最近听说,教育部门统一了这些字的发音。
与这个字情况相同的,还有贺之章在《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
过去,这个“衰”字是读“chuī”,现在改回了“shuāi”。
一些家长表示:乱改古诗词的发音,要不得!为了一时偷懒,就改掉了“古音”,让诗词失去了音乐美感,我同样也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从小跟着语文老师念的就是这种“古音”,现在读到别的唐诗,中间有“斜”字,还是情不自禁地要读成“xiá”。
不过,有一些诗里有“斜”字,却不能读“古音”。
例如张志和《渔歌子》的“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要分开记忆,比较麻烦。
最近又有人说,原来“斜”字的“古音”其实是古人弄错了韵书搞出来的。
我去查了一下资料,被改掉的这个“古音”,的确不是诗歌本来的发音,但也不是“弄错了”。
这个是南北朝时期兴起的一种“拟古音”,叫“叶韵”。
也就是说,南北朝时期,有人读先秦的古诗感觉不押韵,于是为了押韵,通过想象,给一些字临时“生造出了读音”当成“古音”。
后来,这种“叶韵”在明代朱熹等人处得到了发扬。
“斜”字本来就只有一个读音,只是因为唐朝以后的人读起来,感觉拗口,于是给它捣鼓出来一个“拟古音”。
如此看来,“斜”字到底读是哪个音,只有去杜牧了。
所以我们再坚持用一个宋明之后的“拟古音”读它,就没有必要了。
二、“生”、“深”之异,是古书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关于杜牧这首《山行》中的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生”还是“深”,这个也是打得不可开交。
古书中的用字
5.偏旁位置不同 够——夠 和——咊 峰——峯 鞌——鞍 裏——裡 棋——棊 6.省形或省声 星——曐 雷——靁 累——纍
(四) 繁简字
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 简字。 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 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 义。即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今字产生的方式: 1.以古字为基础,增加具有表意作用 的形符。 然——燃 奉——捧 队——坠 受——授 坐——座 其——箕 2.以古字为基础,增加具有表音作用 的声符。 自——鼻 晶——星 食——飼
3.改换古字的形符 说——悦 赴——讣 唱——倡 5.完全改换字形 伯——霸 身——娠 6.对古字略加改易 陈——阵 不——丕
古书中的用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 之间有密切关系。但是由于汉字拥有 几千年的历史,在它们的不断发展变 化之中,同词异字或同字异词的现象 大量存在。这就给大家阅读古书,辨 别词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古今字
这一术语最早见于东汉学者郑玄对儒家 经典的解释中。 《礼记· 曲礼下》:“予一人”,郑注:
古今字与它们所记录的词义的关系 1.古字记录本义,今字记录引申义。 支——肢 解——懈 知——智 2.古字记录本义,今字记录假借义。 牟——眸 采——彩 景——影 3.今字记录本义,古字记录引申义或 假借义。 然——燃 益——溢 亦——腋 要——腰 段——锻 自——鼻là),臘祭。简化为“腊” 腊(xī),小动物整体干肉。 同音替代字 : “後”简化为“后”(君王) 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 钟:鍾(一种容器)、鐘(钟鼓)
“余、予,古今字。”
古书中的用字
(三)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即所谓 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 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 “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古音 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 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那是六书中 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 “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我 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 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古今字所表示的 词义关系来看,主要有: 词义关系来看,主要有: 为本义造今字。有些字被假借作别的意思, 1、为本义造今字。有些字被假借作别的意思,于 是又为它的本义造个所谓的今字。这种文字现象, 是又为它的本义造个所谓的今字。这种文字现象, 文字学上称为加形保义。所保的,就是该字的本义。 文字学上称为加形保义。所保的,就是该字的本义。 例如: 本义是从高处坠落下来。 例如:队,本义是从高处坠落下来。后来假借为队 列的队,于是就造坠字以保住坠落的本义。 列的队,于是就造坠字以保住坠落的本义。队是古 坠是今字。 字,坠是今字。 其他的如: 其他的如:队—坠,正—征,匡—筐,或—国, 段—锻,莫—暮,须—鬚。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方面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方面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 有: 今字与古字在形体上存在相承的关系。 1、今字与古字在形体上存在相承的关系。 就是说, 就是说,今字是在所谓古字的基础上加上表义形符 而创造出来的。 本来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而创造出来的。如:竟,本来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但在古代文献里也常用来表示边境的意思, 但在古代文献里也常用来表示边境的意思,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左传宣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 讨贼,非子而谁? 其中的竟, 讨贼,非子而谁?”其中的竟,用的就是边境的意 后来,就在竟字的左边加上个土,造了个境字, 思。后来,就在竟字的左边加上个土,造了个境字, 这就形成了一对古今字的关系。 这就形成了一对古今字的关系。这是古今字产生的 主要途径。常见的有: 主要途径。常见的有:禽—擒,责—债,要—腰, 辟—避、譬、僻,卒—猝,其—箕,莫—暮,员— 圆,韦—围,取—娶,昏—婚,州—洲,解—懈;
古书用字类型
古书用字类型一、古今字古书里有很多古今字的情况呢。
就像“莫”这个字,它本来的意思是傍晚,但是后来人们又造了“暮”这个字专门表示傍晚。
这就是古今字啦,以前的字承担了太多的意义,后来为了更精确表达,就新造了字。
那关于古今字的题目可以有很多哦。
1.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字:“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这里的“辟”是古今字,它对应的后来的字是什么呢?答案:“避”。
解析:在古文中“辟”有躲避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分意义,专门造了“避”字,在这个句子里“辟”就是“避”的古字,占比5%。
2. 以下哪个字是“说”的古今字?A. 悦 B. 脱 C. 阅。
答案:A。
解析:“说”在古文中有喜悦的意思,后来为了区分这个意义,专门造了“悦”字,占比5%。
二、通假字通假字也很有趣呢。
比如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里的“蚤”,其实它通“早”。
古人有时候写东西,就会用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本来该用的字。
1. 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生”通什么字?答案:“性”。
解析:在这句话里,“生”通“性”,表示天性的意思,占比5%。
2.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张良出,要项伯”。
答案:“要”,通“邀”。
解析:这里“要”是通假字,通“邀”,是邀请的意思,占比5%。
三、异体字异体字就是那些长得不一样,但是意思完全相同的字。
像“泪”和“涙”就是异体字。
1. 下列哪组是异体字?A. 够 - 夠 B. 他 - 她 C. 木 - 目。
答案:A。
解析:“够”和“夠”是异体字,“他”和“她”是为了区分性别新造的字,“木”和“目”意义完全不同,占比5%。
2. 请写出“群”的一个异体字。
答案:“羣”。
解析:“羣”和“群”是异体字,都表示众多的意思,占比5%。
四、繁简字繁简字在古书里也很有讲究。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用简体字,但是古书里大多是繁体字。
比如“書”是“书”的繁体字。
1. 将“愛”转化为简体字。
答案:“爱”。
解析:这是繁简字的转换,“愛”的简体字就是“爱”,占比5%。
第三课 古书的用字
(二)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 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六种: 1.所用造字方法不同,一体为形声,一体为非形声。如: 嶽-岳、耻-恥、淚-泪、磥-磊、膻-羴,等。 2.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如:逼-偪、徧-遍、逾- 踰、咏-詠、误-悮、溪-谿.榜-牓、暖-煖、糠-穅, 等。 3. 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如:饋-餽、昵-暱、棹- 櫂、猿-猨、梅裤-袴、掩-揜、溯-泝、楠-枬,等。 4. 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愬-诉、迹- 跡、剩-賸、椀-盌、村-邨.妆-粧、粳-秔,等。 5. 偏旁部首所处的位置不同。如:峰-峯、略-畧 、惭- 慙、概- 、鹅松-枀、秋-秌,等。 6. 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 不同而造成的字体的差异。如:冰- 、册- 、皂- 、吴 - 等。
在古代原本不是异体而是意义或用法不 同(或不尽相同)的两个字,现在为了精简 汉字,在和“异体字整理”时也视同异体字 加以合并而成了一个字。例如“炮”,本是 一种烹调方法。《礼记· 礼运》:“以炮以 燔。”注:“炮,裹烧之也。”而“砲”是 “机石”,指古代战争中用机械之力发石以 攻敌,故字从石。后来发明了火炮,才借 “炮”为“砲”。炮与砲原本并非一字异体。 现在当作异体字合并后,炮行而砲废。 类似的还有奸与姦。
再如“雕”、“凋”、“彫”这三个字各有
自己的本义:“雕” 的本义是指大型的猛禽; “凋”的本义是指草木零落,即凋谢;“彫” 的本义是雕刻。后来“雕” 假借为“彫”, 有了雕刻的假借义,而且一借不归,后来人 们通常把“彫刻”的“彫”写作“雕”。 “彫”也可以假借为“凋谢”的“凋”,例 如《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彫也。”因此,“雕”、“凋”、“彫”也 是假借关系,不是异体关系。
(完整版)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主要内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和通假字主要内容一、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概念二、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三、与通假字相关的问题下面语句中加横线字为通假字的是()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C.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E.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概念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
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其他名称:累增字、分化字、区别字。
郑玄最早使用古今字这个术语。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ª¡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通假字“通假”是古书上出现的字形临时借用现象。
一个汉字记录一个或几个词,通常是固定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在写文章时,弃本字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通融替代。
这种现象就叫做通假。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产生的原因不同今字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古字的¡°兼职¡±问题。
《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ª¡ª避《晋灵公不君》:¡°晨往,寝门辟矣。
¡±¡ª¡ª闢《晃错传》:¡°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
¡±¡ª¡ª僻《礼记¡¤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中的用字(古汉语通论五、六)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产物,用汉字记录的古代文献也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的人,在使用汉字记录汉语时,往往有种种不同有情况,加上汉字本身具有独自的特点,这就使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时必然会遇到不少有关用字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古人在用字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一般规律,势必影响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一)古今字什么叫古今字:又叫分化字区别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叫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例如:共-供。
语汇是不断发展的,用来记录语言的字总是处于不能充分满足词汇发展的需要的。
因此,在古代,尤其是在上古时代,不少汉字身兼多职,往往一个顶几个来使用。
例如,“久”字,本是“灸”的初文,《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后“久”表示假借义,又造区别字“灸”。
田地的“田”,又可以表示耕种田地(引申义)、打猎(假借义)的意思,后来人们为了使不同意义能够在字形上有所区别,让汉字表义分工明确,就给“田”字加上意符“亻”,写作“佃”,表示“耕种田地”这个意义;加上意符“攴”,写作“畋”,表示“打猎”这个意思。
古今字跟用字的“假借”和词义的引申有密切关系,古今字构形模式大多数是原字基础上加上(或改换)意符。
因此,除了少数在形体上没有相承关系的古今字,如“身”与“娠”、“罢”与“疲”、“不”与“柎”、“吕”与“膂”等以外,那么,古今字就是指产生于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在形体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组字。
从表义的特点来看,古字兼表多个义项,而今字只分担古字的一个义项;除了今字分担的义项以外,其它义项仍然由古字承担。
并且,在今字产生之后,后世的古文家写作时往往仍用古字。
古字和今字,绝大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也有少数古字兼义较多,与它对应的今字也往往就不止一个,例如“奉”与“捧”、“俸”,“采”与“採”、“彩”。
古书中的用字
古書中的用字Ⅰ、重點和難點提示古書難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書用字情況複雜,即同一個詞時常有不止一個的字形來記錄它。
本節介紹的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就是古書常見的四類用字現象。
(一)假借字1、什麼是假借字古書裡的用字,如果它所記錄的詞義不是該字的本義或引申義,這個字就是假借字。
假借字產生的原因是書寫者只考慮語音因素而不考慮形體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間的通用和假借。
這也就是許慎所說的“依聲託事”。
2、假借字的兩類情形(1)本無其字的假借本無其字的假借:某些詞原先並沒有為它專門造字,人們就從現有的文字中選取某些同音字來記錄。
例如:表示“沒有誰,沒有什麼”意思的否定性無定代詞,原先沒有為它專門造字,就借用與之同音的莫”(本義為昏暮)字來記錄它。
這樣,“莫”也就成了記錄否定性無定代詞的專用字。
為了區別,人們後來又造了“暮”來表示日暮的意思。
“莫”和“暮”的關係,屬於古今字的關係。
再如借用本義為“燃燒”的“然”,來記錄表示“如此,這樣”意思的指示代詞;借用本義為“畚箕”的“其”,來記錄代詞和語氣詞;借用本義為“呼叫”的“乎”來記錄表疑問的句末語氣詞;借用本義為“搗臼的棒槌”的“午”,來記錄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屬於這類情況。
(2)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詞原先已為它造過專用字,但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它。
例如:早晚的“早”寫成“蚤”;屈伸的“伸”寫成“信”;飛翔的“飛”寫成“蜚”;屎尿的“屎”寫成“矢”,“尿”寫成“溺”;背叛的“叛”寫成“畔”;抗拒的“拒”寫成“距”;修養的“修”寫成“脩”;等。
(二)古今字1、什麼是古今字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後的叫“今字”。
例如“暮”這個詞,本來用“莫”來記錄,後來寫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關係,“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漢字除了表示本義,還用於表示引申義和假借義。
古书中的用字
1、古书中的用字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1)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古今字成因---一字多义,爲了书面上有所区别,人们就造出新字来分担古字的记词任务,以求达到一字一职同源分化所谓同源----是指某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源,词义之间有联系,有引申关系。
奉——捧贾——價昏——婚坐——座禽——擒止——趾道——導包——胞原——源益——溢受——授北——背见——现文——纹臭——嗅同音假借何——荷要——腰戚——慼孰——熟卒——猝采——彩免——娩顷——倾解——懈申——伸尝——嚐县——悬2)异体字----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3)通假字---- 通假字包括本字与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通假字。
通假的基本原则------同音替代音同音近是用字通假的必备条件,没有这个基本条件。
识别古书中的通假字,可分别从音、义、形、证(例证)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4)繁简字----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5)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6)通假与假借的区别古书用字歧异的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是不同的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也卽本字;而假借字则不存在本字的问题通假字的存在说到底是一种写同音别字的现象7)古今词义的异同①、范围上的差异(Ⅰ)词义扩大(菜) (Ⅱ)词义缩小(宫)(Ⅲ)词义转移(汤)②、色彩上的差异(Ⅰ)褒贬色彩不同(爪牙)(Ⅱ)轻重色彩不同(诛)练习:㈠辨析下列詞語的古今變化:去、勤、勸、河、睡、子、禽、穀、瓦、聞、恨、謗、賄、誅、怨、妃㈡说明下列各词的句中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卒]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步兵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终、终于3.鲁肃闻刘表卒。
——死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古书用字现象
古书用字现象
一、异体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形体不同的字。
在古代文献中,异体字大量存在,它们可能是由于书写习惯、字体演变等原因而产生的。
异体字的存在给古书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仔细辨别。
二、繁体字
繁体字是指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
在古代,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和书写速度的需求,人们创造了很多繁体字。
这些繁体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甚至被简化字所取代。
但是,在阅读古书时,我们仍然会遇到大量的繁体字,需要有一定的辨认能力。
三、简体字
简体字是指笔画简单、结构简单的汉字。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广简化字,以方便书写和阅读。
在古书中,简化字的出现频率较低,但也有一定的数量。
理解简化字需要注意其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以避免误解。
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音同音近的替代字。
在古代文献中,由于书写错误、方言差异等原因,通假字大量存在。
通假字的辨认需要对古代语音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注意其与本字的区别和联系。
五、假借字
假借字是指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词的意义。
在古代文献中,假借字的数量也很多。
假借字的辨认需要对词义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注意其与本字的区别和联系。
六、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
在古代文献中,很多词都有自己的古字和今字。
理解古今字需要注意其时代的演变和差异,以避免误解。
古书中的字
2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没有专门造字,人们就从 现有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它。
3
莫(昏暮)—否定性无定代词 然(燃烧)—指示代词
其(畚箕)—代词和语气词 乎(呼叫)—表疑问句末语气词 午(捣臼棒槌)—十二地支之一
14
繁简字需注意的几种情况
❖ 古今同形字: ❖ 臘(là),臘祭。简化为“腊” ❖ 腊(xī),小动物整体干肉。 ❖ 同音替代字 : ❖ “後”简化为“后”(君王) ❖ 两个以上的字共简为一形: ❖ 钟:鍾(一种容器)、鐘(钟鼓)
15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和——咊 ❖群——羣 ❖鞍——鞌 ❖雜——襍
13
(四) 繁简字
❖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 简字。
❖ 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 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 义。即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 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 “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 录,后来写作“暮”,“莫”和 “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 是古字,“暮”是今字。
7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 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 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就以原字为基础 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 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 后用的不同的字,由此形成了一对古今 字。
10
(三) 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字的形成
孰——熟 《說文》:“孰,食飪也。” 《荀子·富國》:“寒暑和節,而五穀以時
孰。”
古今字的形成
B、古字表假借義,今字表本義。 采——彩 《說文》:“采,捋取也。” 《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鄭玄注:“采,
五色。” 隹——唯 《說文》:“隹,短尾鳥之總名也。” 商代金文《我作父己簋》:“隹十月又一月丁亥。”
繁簡字
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所謂繁 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 構件或筆畫的多少相對而言的,構件或筆 畫多的是繁體,構件筆畫少的為簡體。
古書中繁簡字擧隅
學——斆 《史記·張釋之列傳》:“夫絳侯、東陽侯稱
為長者,此二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斆此嗇夫 諜諜利口捷給哉!” 弃——棄 《左傳·成公二年》:“子實不優,而弃百祿,諸 侯何害焉?”
漢字簡化方案
1956年公布 《漢字簡化方 案》,收簡化 漢字515個,簡 化偏旁54個。
《簡化字總表》
1964年公布《簡化 字總表》,在簡 化方案的基礎上 依據偏旁類推, 收字2236個。
簡化原則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化方法
簡繁字形的一多對應擧隅
《說文》“誼”下段注:“凡讀經傳,不可不 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漢為今, 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 字。”
古今字的形成
➢由於詞義引申發展而形成的古今字 ➢由於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古今字的形成
1、詞義引申發展,分化出新字,新字與古 字構成古今字。 A、古字表本義,今字表引申義。
昏——婚 《說文·日部》:“昏,日冥也。” 《墨子·非儒》:“昏禮威儀,如承祭祀。”
《左傳·隱公元年》:“莊公寤生,驚姜氏。” 《周易·繫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異體字擧隅
所用造字法不同: 淚——泪 膻——羴 岳——嶽
同為形聲字,所取聲符不同: 饋——餽 楠——枏 猿——猨 洩——泄
同為形聲字,所取義符不同: 逾——踰 糠——穅 嘆——歎 雞——鷄 嘩——譁 遍——徧
異體字擧隅
同為形聲字,聲符義符都不同: 村——邨 剩——賸 粳——秔 偏旁部首位置錯落: 秋——秌 概——槩 鵝——鵞 夠——够
后〔后、後〕 谷〔谷、榖〕 出〔出、齣〕 姜〔姜、薑〕 面〔面、麵〕 丑〔丑、醜〕 斗〔斗、鬥〕 里〔里、裏〕 舍〔舍、捨〕
簡繁字形的一多對應擧隅
松〔松、鬆〕余〔余、餘〕制〔制、製〕 致〔致、緻〕云〔云、雲〕几〔几、幾〕 咸〔咸、鹹〕御〔御、禦〕了〔了、瞭〕
簡繁字形的一多對應擧隅
复〔復、複〕 饥〔飢、饑〕 历〔歷、曆〕 获〔獲、穫〕 钟〔鐘、鍾〕 发〔發、髮〕 汇〔匯、彙〕 坛〔壇、罎〕 干〔乾、幹〕 蒙〔矇、濛、懞〕只〔只、隻、祗〕台〔台、臺、颱〕
通假字
假借:本無其字的假借(六書之一) 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 本有其字的假借又稱為通假:古漢語
書面語中,借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 另一個字的現象,稱之爲通假。借用的字 稱爲通假字,被替代的字稱之爲本字。
通假與假借的另一個區別是臨時性與 長期性的不同。
通假字擧隅
《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從良人之所 之。”
古書中常見的文字問題
古今字 異體字
繁簡字 通假字
古今字
所謂古今字,是一種縱向的、歷時的同 詞異字現象。也就是不同時代用不同的字 記錄同一個詞,前一個時代的字叫古字, 后一個時代所用的字叫今字。
古今字的提出
《禮記·曲禮下》:“朝諸侯,分職授政 任功,曰予一人。”
鄭玄注:“余、予,古今字。”
“古今”是相对而言的
古今字的形成
取——娶 《說文·又部》:“取,捕取也。” 《國語·越語上》:“令壯者無取老妻,令 老者無取壯妻。”
解——懈 《說文·角部》:“解,判也。” 《論衡·福虛》:“宋人有好善行者,三世 不解。”
古今字的形成
B、古字表引申義,今字表本義。 益——溢 《呂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止——趾 《漢書·刑法志》:“當斬左止者,笞五 百。” 衰——簑
古今字的形成
師——獅 《爾雅·釋詁》:“師,衆也。” 《後漢書·順帝紀》:“疏勒國獻師子封牛。”
異體字
所謂異體字,是指在某一歷史時期音 義完全相同、記詞職能也完全相同,只是 形體不同的字。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1955年《第 一批異體字整理 表》,採用“从 俗与从简相结合, 照顾书写方便” 的原則,淘汰異 體字1055字。
《說文·衣部》:“衰“古人有言曰:‘人無於 水監,當於民監。’” 臭——嗅 《周易·繫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乳臭未乾
古今字的形成
2、由於假借現象的存在,后出本字與假借字 構成古今字。
A、古字表假借義,今字表本義。 莫——暮 《荀子·樂論》:“飲酒之節,朝不廢朝, 夕不廢夕。” 然——燃 《說文·火部》:“然,燒也。”《孟子·公 孫丑》:“若火之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