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甘肃省定西市交通路中学王晓萍
内容提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巧妙的设问揭示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研究的科学态度,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新度梯度难度维度深度广度
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不少问题却仍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提问过程中的“度”.下面就“度”的把握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新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东西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司空见惯的东西引不起我们的注意.”教师经过精心构思,选择新颖巧妙的角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中的“数的乘方”内容时,我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一张厚度是1mm的纸反复折叠20次后的厚度是一层楼的高度还是更高,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并把他们各人所估计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待同学们将自己的猜想都写完后,教师再告诉他们这个可能性经过科学的分析大约为1048m,同学们都没有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与他们的估计相去甚远,(他们的估计要小得多),这极大的激发了他们想搞清为什么的欲望,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当然非常理想.
二、设置梯度,讲究教学方法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1.填写表1
表1
观察表1,思考:上述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这个关系是否还适用?
2.填写表2
表2
观察表2,思考:上述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何关系?
3.你能猜想出方程ax2 +bx +c=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多少吗?
4.这个规律对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成立吗?如方程x2 +x+1=0,它的根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5.请你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规律.
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之间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由易而难,由外而内,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掌握也基本系统化了.
三、把握难度,增强学习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完成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因此数学任务的完成要尽量“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挥,对于一些过于艰深的问题我们不妨做比较浅易的处理.
例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是学习了矩形以后得到的一个性质,直接去证会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相当大的难度,可设置以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如图1,△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90°,BO 是斜边AC 上的中线.
⑴请画出△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
⑵设点B 关于点O 的对称点是D ,试确定
四边形ABC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⑶BO 是AC 的一半吗?为什么?
⑷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吗?
通过画图操作,思维引导,自然而然地把命
题的证明解决了.
四、指点维度,明确思维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点学生注意一些规律的使用范围,注重思维的严密性,数学中的一些定义、定理、公理等都有其应用的前提条件,但学生在应用时常常张冠李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缺乏对相应命题的深入研究,忽视命题的应用前提引起的,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指点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就可以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面临这样一个
问题:如图2,在△ABC 中,AB=6,AC=4,∠ABD=30°以A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当r 为多少时,⊙A 与BC 有一个交点?
两个交点?无交点?
学生马上想到了当⊙A 与BC 有一个交点时,⊙A 与BC
是相切的关系,于是当r 等于点A 到BC 的距离d 时,⊙A 与
BC 只有一个交点.
解答过程为: 过点D 作AD ⊥BC ,垂足为D ,则点A 到BC 的距离d=AD=AB×sin ∠B=3,因此,当r=3时⊙A 与BC 只有一个交点,类似得到当r >3时⊙A 与BC 有两个交点;当r <3时⊙A 与BC 没有交点.学生显然不明确这里的BC 是线段而非直线,也没有意识到“线段BC”与“直线BC”会影响到和圆的交点个数,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上述两点,我作了如下的引导.
师:你能在图2中以A 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的圆吗?
生:能,教师示意学生画图,画好图后
师:这个⊙A 与线段BC 有几个交点?
显然学生发现只有一个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