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教学大纲怎么写
人际关系教学大纲怎么写人际关系教学大纲怎么写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沟通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
因此,人际关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有效地进行人际关系教学,编写一份科学合理的人际关系教学大纲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人际关系教学大纲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
在知识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律,以及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情感方面,学生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态度,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人际关系教学大纲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
在理论知识方面,可以包括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沟通模式、冲突解决技巧等内容。
在实践技能方面,可以包括如何主动交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等内容。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能逐步展开,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人际关系教学大纲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人际关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实践和体验。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同时,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可以采用课外阅读、团队合作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第四,人际关系教学大纲应该注重评价和反馈。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因此,在编写人际关系教学大纲时,应该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人际关系教学大纲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精确版)人际联系主题班会教学大纲
(精确版)人际联系主题班会教学大纲
1. 班会背景与目的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特组织本次以"人际联系"为主题的班会。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
基本技巧,提升沟通能力。
2. 班会主题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共享美好校园生活"
3. 班会时间
时长:约 1 小时
4. 班会地点
学校多功能厅
5. 班会参与人员
全体师生及学生代表
6. 班会内容
6.1. 开场介绍
- 班会主题及目的介绍
- 主持人致辞
6.2. 主题讲座
- 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主题讲座
- 讲座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6.3. 学生代表发言
- 邀请几名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6.4. 互动环节
- 组织一些与人际关系相关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6.5. 老师总结
- 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人际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和要求
6.6. 班会结束
- 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和实践所学知识
7. 班会准备
- 邀请专家、准备讲座PPT
- 准备互动游戏或活动材料
- 布置会场
- 宣传和动员学生参与
8. 班会效果评估
- 对参与班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班会的评价和意见
-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看其在人际交往方面是否有明显的改善。
开学第一课人际关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课人际关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对研究和生活的影响;2. 掌握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概念;- 人际关系对研究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基本原则:尊重、信任、理解、包容;- 技巧:积极沟通、倾听、表达自己、尊重他人。
3. 提高沟通能力- 非言语沟通:肢体语言、眼神交流;- 言语沟通:语言表达、声音语调;- 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进行有效的沟通练。
4. 发展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目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了解人际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对研究和生活的影响。
3.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讲解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活动。
4. 提高沟通能力- 介绍非言语沟通和言语沟通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练和讨论。
5. 发展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和讨论。
6. 总结和评价-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课程导入、教学内容、案例分析等;2. 角色扮演活动材料;3.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4. 团队合作活动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反馈和意见;3.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表现评价;4. 教案实施过程的评价。
六、教学延伸1. 配套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写一篇心得体会;2. 继续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学校中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定期评估和反馈。
参考资料1.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材);2. 《人际沟通技巧与方法》(教材);3. 《团队合作与领导》(教材)。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3:《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学时:24课程学分:1.5课程简介:人际交往是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交叉的一门学科,是综合大学各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人际关系与沟通》,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概述、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人际间的交往、人际间的交往艺术、语言与非语言交往、无声语言交往、演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服务。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音像教学,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生职业素质和形象的培养。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24学时,理论讲授20学时,实践4学时。
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参考书:1.《人际关系》主编李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2.《医学与人文》主编钟明华吴素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二、课程教育目标初步了解人际沟通的要点,为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求职和面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课程学时分配章内容学时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第三章沟通的技巧4 4 4第四章演讲的技巧4第五章求职与面试技巧8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
2.熟悉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及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
3.了解人际关系的性质、类型及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一、人际关系的性质1.人际关系的概念2.人际关系的特征3.人际关系的本质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人际关系的类型四、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教学要求】1.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态与常用方式。
2.熟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构及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
3.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效应与偏差。
【教学内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与功能1.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发展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功能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构1.代际交往(与长辈)2.同龄人交往(与同学)3.异性间交往(与情侣)三、人际交往的形态与方式1.语言交往2.非语言交往3.交往方式四、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效应与偏差五、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章演讲的技巧第一节演讲中的介绍艺术【教学要求】1.掌握演讲中介绍与称呼的艺术、微笑的艺术。
《人际沟通与交流》课程教学大纲
《人际沟通与交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方式与课程 形式的改革,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中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 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心理疏导、意识培养、方法学习、技巧训练、学以致用”五个方面展 开,从而实现学生在“听、说、看、动、用”几方面的有效转化,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大学关键时 期的转折,并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重在技能培养,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知识要求:要求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的基本知识,明确价值观对个人行为 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掌握人际交往与有效沟通的方法的特点、功能和成功交往 /沟通的基本原则,不 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悉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善于与各种类型组织打交道。
2、学习本课程的能力要求: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将这些知识(日常人际交往与沟通礼仪、人 际沟通、商务活动沟通等)常用于各种实践领域中的操作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明确实 际操作目的,根据实际情境快速与人建立联系、沟通。在社交场合若能以坦然、开朗的态度与人交谈, 并能把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撰写: 陈帆
系主任:
审阅:
教学院长:
日常沟通与倾听技巧 2 重点:日常沟通的技巧 难点:针对不同情况的日常沟通方法与倾听技巧 案例、模拟
职场沟通技巧 2 重点:职场沟通技巧难点:职场沟通中的主要禁忌及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交友沟通技巧 2 重点:交友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管理沟通技巧 2 重点:管理沟通的原则和渠道难点:冲突管理、管理沟通 案例分析、情景模拟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12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课程标准使用专业修读学期制订时间2021年8月课程代码课程学时52 课程学分 3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人际关系与沟通是各类高校学生都应当着力提高与训练地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地社交,求职,工作,升迁等问题。
如果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短板,可能会严重影响今后地发展与前途,所以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并加以培养。
本课程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遇到地问题与处理技巧,以提高学生地社会交际与工作交际能力,帮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二、课程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地现代教育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地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可以引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突出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本课程地设计不仅仅仅仅充分考虑了满足岗位需求地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能力地培养,还充分考虑到学生地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职业素养地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本课程特别注重理论,案例与实践地结合,融入了大量精彩地案例,强调学,做,行一体化,每个单元都针对知识点配合即时演练,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二)课程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设计本课程以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人际沟通过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职场沟通,会议沟通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提1升社会交际与职场交际能力。
2.教学模式设计本课程采取“目标驱动,学做合一”地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自我实践相结合,教,学,练结合,利用情景还原,小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地丰富案例(含思政素材),对社交场合地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等内容进行实践实训,以有效地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地有机结合,强调学,做,行一体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52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慕课版)》,吕丽辉主编,2021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教材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的大学生活、将来的求职、升迁等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前途。
本课程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技巧,以提高读者的社会交际和工作交际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讲解人际关系与沟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驾驭各种交际场面的能力。
2.通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多煤体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师生互动交流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熟悉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掌握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各种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作者曾仕强,2015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引言: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帮助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他们的个人增长和发展。
第一部分:社会心理学概述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内容1.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 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2.1 社会认知的概念2.2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2.3 社会知觉的意义和作用3.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3.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3.2 社会影响的类型与机制3.3 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因素第二部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建立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1 人际关系对个人幸福的影响1.2 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促进1.3 人际关系对职业发展的意义2. 人际关系的建立2.1 沟通与表达技巧2.2 形成亲密关系的要素2.3 解决冲突与处理分歧的方法第三部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与解决1. 社交焦虑与人际交往困难1.1 社交焦虑的定义与特征1.2 社交焦虑的影响与原因1.3 克服社交焦虑的方法和策略2. 人际冲突与冲突解决2.1 人际冲突的原因与类型2.2 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和方法2.3 提升人际冲突处理的能力第四部分: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社会心理学在职场中的应用1.1 领导力与影响力1.2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1.3 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2. 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1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2.2 教育环境的影响与改善2.3 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支持结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提升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能力,并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38
第一单元有价值地无形资产——人际关系教学内容专题一,初识人际关系专题二,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过程专题三,人际关系中地个人形象管理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人际关系地重要性,心理构成与三维理论2.了解影响人际关系地主要因素与处理人际关系地基本原则3.了解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过程4.掌握个人形象地重要性,四大要素与管理方法【素质培养目标】1.理解人际关系地重要性,重视人际关系2.遵循处理人际关系地4个基本原则:尊重原则,诚信原则,互惠原则,宽容原则3.塑造良好地个人形象教学重点1.人际关系地重要性与心理构成2.处理人际关系地基本原则3.个人形象地重要性,四大要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情景还原:一本推理小说带来地巨大改变请分析吴华在最开始处理与同事地人际关系时有哪些做得不恰当地地方?它与同事方晨关系越来越好地原因是什么?吴华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专题一初识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地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地人际关系状况都会对自己地人生产生重要地影响。
良好地人际关系对个人地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身心健康2.有利于事业成功(1)促进共同协作(2)促进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3)提供意志上地支持3.有利于创造幸福人生(1)物质生活地满足(2)精神生活地满足二,人际关系地心理构成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地复合体,它地基本成分包含认知,情感与行为。
1.认知认知是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前提与基础。
认知包含对它人与自我地认知,是人际知觉地结果。
2.情感情感是指交往双方相互之间在情绪上地好恶程度与对交往现状地满意程度,还包含情绪地敏感性与对它人,对自我成功感地评价态度等。
3.行为人际关系要通过各种交际行为来展现,行为主要包含活动,举止,表情与言语等。
三,人际关系地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求地三维理论。
它认为,每个人在人际交往地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需求,即包容需求,支配需求与情感需求。
《人际关系心理学》 教学大纲 王林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各专业适用学时:24学时)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
二、教学任务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
人际关系理论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探讨人际态度、自我知觉、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沟通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人际关系实践是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改善现实社会中的不良人际关系,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和发展个人良好的社会支持。
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熟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能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2)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价值及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3﹚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友谊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因素。
(4)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教学时间安排五、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有内容上的交叉,因此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所以本课程内容以人际关系理论部分为主线,实践部分初步接触,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18学时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人际沟通、职场人际关系和职场的平行、上行、下行、客户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使学生能掌握一般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认识他人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职场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教授、影像教学、案例分析、课题讨论、情景模拟、实训练习、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自我形象的提升和实际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和实务,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沟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系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2)通过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给学生感性认识,再结合实训让学生练习,通过影像教学、课题讨论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行合一的理念。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基本沟通技能的练习,如:倾听、提问、反馈、肢体语言等,让他们能在一对一沟通以及与不同人际风格的上司、下属和客户沟通等情景下正确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并取得良好效果。
3.素目标/思政目标(1)掌握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包括理解人的一生离不开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人际沟通,掌握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含义及沟通的主要方式,了解沟通失败的原因以及高效沟通的原则。
拓展专业视野,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乐于接收新观念、新事物,培养愿意与人合作的情感和能力。
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交际学是研究和研究人际交往的规律和技巧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有关交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沟通惯和个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交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策略。
3. 培养良好的沟通惯和个人形象。
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觉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交际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交际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交际过程和交际要素- 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 交际障碍和修复策略2. 有效的沟通技巧- 身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发音和语音语调- 语言使用和语言技巧- 有效聆听和反馈技巧3. 人际交往策略- 社交技巧和礼仪规范- 人际关系管理- 冲突管理和解决策略- 合作与协调能力4. 沟通惯和个人形象- 社交礼仪和形象管理- 个人品牌和自我包装- 建立自信和积极态度-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5. 表达能力和听觉理解能力的提升- 口头表达技巧和演讲能力- 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表达- 听取信息和理解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交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展示交际技巧和策略的应用。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练实际的交际技巧。
4. 团队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合作与协调能力。
5. 讨论和分享:通过讨论和分享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研究和交流。
五、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交际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3. 期末项目: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综合展示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策略的应用。
六、参考教材1. 《管理沟通学》作者:高新平,刘邦海,高枫2. 《交际学导论》作者:黄燕敏,程洪涛3. 《人际关系沟通》作者:亨德森,凯4. 《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训练》作者:卢宝玲七、备注本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人际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GX0134 )前言一、学时分配:总学时、学分:30 学时,1.5 学分。
其中理论授课24 学时,实践课6 学时。
二、承担课程教学院系、教研室: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三、课程性质和任务: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从课程性质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交往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纠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无六、教材及参考文献: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版。
七、学习内容安排: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小课讨论学时自学学时实验(实践)学时人际关系体验3 人际 3关系概述人际3知觉自我3知觉团体3 报告人际3冲突人际3沟通亲密3关系人际3影响群体3行为合计第一章人际体验主要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体验人际互动。
主要教学形式学生自由认识,建立5-8 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家族,选出家长,介绍自己的家族。
选出最优秀家族。
第二章人际关系概述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二、人际关系的分类三、人际关系的特征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发展一、零接触二、开始注意三、表面接触四、建立友谊五、亲密关系第三节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二、人际吸引的一般规律重点与难点重点:人际关系的特征难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思考题1.什么是人际关系?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第三章人际知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认知的基本概念一、人际认知二、人际认知的方式第二节非言语体会一、脸部表情二、目光接触三、身体语言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第三节内在特征的认知一、印象形成的过程二、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三、印象形成中的效应与偏见重点与难点重点:印象形成。
难点:非言语体会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辅助练习活动思考题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2.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印象形成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3.如何更好的认知他人?第四章自我知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自己一、认识自己的性格二、认识自己的需要三、认识自己对他人的要求第二节自我知觉中的偏见一、自我服务偏见二、自我障碍三、习得无助四、自我实现的预言第三节自我控制一、确定目标二、记录行为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需要、认知特点2.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难点:1.认知结构2.自我发展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思考题1.自我认识主要体现那些方面?2.内向和外向性格区别有什么?3.如何自我控制和发展?第五章团体报告主要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以家族为单位完成对人际关系某一领域问题的研究汇报。
第六章人际冲突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为什么会发生人际冲突一、真实自我的局限性二、性格差异三、负性情绪第二节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性二、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的建设性第三节解决人际冲突一、人际冲突的解决方法二、发展自我重点与难点重点:人际冲突难点:找到自己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思考题1.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何?2.负性情绪如何引发冲突?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第七章人际沟通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沟通的概念、层次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的功能三、沟通的层次第二节沟通的基本过程一、沟通的环节二、沟通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提升沟通品质一、非言语沟通技巧二、言语沟通技巧重点与难点重点:人际沟通难点: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思考题1.沟通对于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2.什么是沟通,沟通有那些类型?3.如何提升沟通品质?第八章亲密关系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亲密关系的定义、影响因素一、亲密关系的概念二、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二节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一、亲子关系二、朋友关系第三节爱情一、爱情的类型二、恋人三、婚姻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难点:亲密关系的影响因素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思考题1.如何理解亲子沟通中的分歧?2.爱情有那些类型?第九章人际影响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遵从的概念、理论和范式一、遵从的现象(一)遵从现象(二)遵从的概念与类型1.遵从的概念2.遵从行为的分类二、遵从的理论(一)个性理论(二)群体理论三、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一)规范形式的自主运动范例(二)阿希的范例(三)克拉奇菲德技术第二节影响遵从的因素一、个体的特点(一)总的结果(二)个体的能力(三)性别差异问题(四)文化差异二、群体的特点(一)群体的规模(二)群体的一致性三、任务的特点第三节服从、偏离和独立一、服从二、偏离和独立(一)研究偏离和独立的意义(二)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1.对抗理论2.去个性论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第四节感染、模仿和时尚一、感染二、模仿三、时尚(一)时尚的概念(二)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三)时尚现象的特点第五节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一、社会舆论二、牢骚现象三、社会风气四、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五、社会助长作用(一)社会惰化重点与难点重点:1.服从、偏离和独立2.感染、模仿和时尚难点:影响遵从的因素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自学第一节、第五节思考题1.什么是行为遵从现象?对阿希的实验进行评述。
2.影响遵从因素包括哪些?3.什么是服从?如何理解偏离和独立的理论?4.如何理解模仿的意义和机制?5.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第十章群体行为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念一、群体的定义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三、群体的发展四、群体的分类(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三)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第二节群体的目标和规范一、群体的目标与个体的目标二、群体目标的追求(一)目标追求与信息反馈(二)对群体失败的反应三、群体的规范(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和性质(二)群体与偏离者第三节群体的领导一、领导的特质二、领导的任务重点与难点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难点:群体的沟通建议教学方式自学法,讨论法思考题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3.群体的目标和规范有什么作用?试举一个实际群体的例子加以分析。
4.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