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与体会 调研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与体会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0ec64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7.png)
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与体会调研报告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精选2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1一、调查地点xx大学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时间20xx年6月10日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五、调查目的和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
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
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面考虑。
下面我们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
探寻一下大学生传统文化丢失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cd5cf2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b.png)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通过视频学习,在老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80cfa7bfe4733687e21aa42.png)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从外延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历史上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许多文化形态,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从内涵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要代表的、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
“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
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
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
“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
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
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
至春秋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政治格局的变迁,逐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有鉴于此,伟大的思想家孔子通过总结、清理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创造性地以“礼乐”为核心建立起儒家思想体系,使“礼乐”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0d4a31df8c75fbfc67db2b9.png)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显著特点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文化总述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⑧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下面有著作)★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c3e01cff00bed5b9f31d1b.png)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的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
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萍乡市莲花县事业单位真题2023
![萍乡市莲花县事业单位真题2023](https://img.taocdn.com/s3/m/791363d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8.png)
萍乡市莲花县事业单位真题2023(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学习完中国古代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撰写了多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的题目不准确的是:()。
A.《坊市制度与城市布局》B.《丝绸之路与文化的传播》C.《齐民要术与西学东渐》D.《内阁制度与专制皇权》【答案】:C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答案】:D3.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整顿()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B.工业C.农业D.教育科技【答案】:A4.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
A.《白鹿原》---陈忠实B.《四世同堂》---老舍1/ 12C.《秦腔》---贾平凹D.《子夜》---巴金【答案】:D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与时俱进D.博大精深【答案】:C6.政府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干预商品的进出口,采取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属于()A.进出口商品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国别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答案】:B7.价格杠杆是政府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之一。
下列不属于价格杠杆的是()。
A.限制公办大学的学费B.提高水、电、气、石油价格C.实行家电下乡补贴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答案】:A8.撰写批复,开头应写明()。
A.国家的有关法规B.针对请示的日期与标题C.上级机关的指示D.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答案】:B9.()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A.工业B.交通业2/ 12D.建筑业【答案】:C10.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4cc45284ec3a87c24028c4ce.png)
中国传统文化崛起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
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1989年,世界上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去吸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
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李瑞智甚至说:“21世纪,儒家文化将不战而胜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
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
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
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
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9dcd7431b765ce0508149c.png)
3、“君师者,治之本也”的君师合一的内圣外王型文化特 点。 中国封建社会里,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是君王,伦理权威的 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师合一,就是政治与伦理合一。 孔子的“礼”属于外部制约,“仁”属于内心的自觉。“礼” 讲的是客观的社会规范,“仁”讲的是主观伦理修养,。 《大学》则强调以个人修养为出发点,全面阐发了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
旗袍 现在的旗袍,并非满族民族服装,也非中华传统服饰,实乃 满族服饰于民国经改良后所制作的一种时装。 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 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 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中山装 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1919年,孙中山 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 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 显得精练、简便、大方。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 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由于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称中山装为“毛 装”。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人民大多穿中山装。中 山装上衣兜里插支钢笔,代表有文化。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胡锦涛主席等国家领导 人身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以上从“农耕文化、血缘纽带、君师合一”三个方面揭示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质,其中, 天地是农业经济之本,宗亲是血缘关系之本,“君师合一” 是伦理政治之本。 中华文化本身是多元文化长期融汇而形成为一体的。它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具有坚韧的 凝聚作用。它的多元融汇进程对于我们接纳和消化异质文化 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优良传统值得我们格外珍惜。 但另一方面,以儒学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具有向内追求和自 我封闭的倾向,其消极面至今还造成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心理障碍,对此又不可不加以批判和改造。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3bacf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3.png)
学习传统⽂化⼼得体会(通⽤12篇)学习传统⽂化⼼得体会(通⽤12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篇⼼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到底应如何写⼼得体会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习传统⽂化⼼得体会(通⽤12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学习传统⽂化⼼得体会篇1 中国传统⽂化是中华⽂明演化⽽汇集成的⼀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的、历史悠久、内涵博⼤精深、传统优良的⽂化,它是中华民族⼏千年⽂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化博⼤精深,在对⼤学⽣进⾏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学⽣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个群体,传统⽂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学⽣的积极参与。
⼤学⽣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创造性和⽣命⼒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问题的关注。
传统⽂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延伸,传统⽂化教育和⼤学⽣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通过视频学习,在⽼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进⾏⼤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学⽣要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尊⼼和⾃信⼼。
中国传统⽂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学⽣的民族凝聚⼒。
在⼏千年的中华⽂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的团结统⼀、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强不息的伟⼤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化之中。
传统⽂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化对培养当代⼤学⽣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和影响。
传统⽂化重视个⼈道德修养,有利于提⾼⼤学⽣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培养⼤学⽣在现实的学习⽣活⼯作中待⼈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有利于培养⼤学⽣良好的⽣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活作风。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1adfe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2.png)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文史知识),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1.我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B)。
A.《搜神记》B.《山海经》C.《世说新语》D.《东游记》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出自(A)。
A.《击壤歌》B.《诗经》C.《尚书》D.《山海经》3.中国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
A.《离骚》B.《诗经》C.《九歌》D.《山海经》4.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源头是(B)。
A.《离骚》B.《诗经》C.汉乐府民歌D.汉赋5.在《诗经》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诗、(A)、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
A.乐B.剑C.酒D.书6.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D)。
A.贾谊B.刘向C.宋玉D.屈原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B)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8.下列哪一部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C)。
A.《史记》B.《国语》C.《论语》D.《庄子》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出自(B)。
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庄子》10.“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这里的“我”指(A)。
A.谢灵运B.谢朓C.庾信D.刘勰11.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成为独立学科是在(B)时期。
A.东汉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北宋12.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近体两大类,始于(C)A.南朝B.汉代C.唐代D.宋代13.“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谁的诗句?(B)A.李白B.杜甫C.杜牧D.白居易14.古代名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清冢向黄昏”,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哪次历史事件?(D)A.文成公主入藏B.甘英出使大秦C.解忧公主远嫁乌孙D.昭君出塞15.“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出自我国哪位诗人的笔下?(B)A.杜甫B.杜牧C.陆游D.苏轼16.“诗豪”是对哪位诗人的尊称?(C)A.李白B.苏轼C.刘禹锡D.杜牧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e88a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0.png)
调研中国对传统文化意识报告优秀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1一、调查地点xx大学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时间20xx年6月10日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五、调查目的和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
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
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面考虑。
下面我们主要围绕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思考。
探寻一下大学生传统文化丢失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六、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与传文化的接触程度,对传统文化现状所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见解等问题。
七、调查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d091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4.png)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A:对 B:错答案:对2.对于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B: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C: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D: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答案:文化就是科学知识3.“过则为灾”体现了《黄帝内经》的什么疾病观:()A:情志内伤 B:天人合一 C:法于阴阳 D:生病起于过用答案:生病起于过用4.文化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文化万万不能。
()A:错 B:对答案:对5.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为本。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内经》关于“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神仙 B:指宇宙自然 C:指自然状态 D:指人体部位答案:神仙2.《内经》受先秦“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A:错 B:对答案:对3.对《内经》天人之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 B:《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 C: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 D:《内经》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医学模式和方法论答案:《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4.《黄帝内经》的天人观可以指导疾病诊断。
()A:对 B:错答案:对5.“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包括:()A:人与天地同岁 B:人与自然同构 C:人与自然同纪 D:人与自然同源答案: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纪;人与自然同源第三章测试1.当前与心身问题有关的三大矛盾是:()A:人际关系紧张 B:工作紧张劳累 C:天人关系对立 D:身心矛盾突出答案:人际关系紧张;天人关系对立;身心矛盾突出2.对心身医学的理解不正确是:()A:涉及到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B:多种精神疾病 C:研究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D: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答案:多种精神疾病3.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32e42fa5e9856a56126013.png)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如何用现实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我们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一是要肯定,肯定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肯定它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绝不是我们的包袱。
二是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敢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无情地加以揭露批判。
在此基础上,吸收一切有益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东西,使之重现辉煌,再攀高峰。
这才是真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
三、西安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西安,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沉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财富。
如今,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代古都渐渐演变成了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城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c5da22ba5e9856a5612606a.png)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
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
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推荐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3db5b52c227916888486d7a7.png)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文化总述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⑧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下面有著作)★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传统文化苗圣伟的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苗圣伟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5ae2f4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d.png)
传统文化苗圣伟的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通过视频学习,在老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神。
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优秀传统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
如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通透死亡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人生冷漠症”,又能高扬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作文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0f57e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7.png)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作文范例(8篇)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采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惟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栖身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续发展的、具有光鲜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收留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史学、国画、书法、篆刻、对联、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工程、中国古典雕塑、陶瓷、丝绸、酒、茶、中国功夫、中国手工艺品、中国民俗、中国菜、中国古典医学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鼎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作文【篇二】静悄然的献岁像极了一个一般的周末。
以前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踪迹,华夏人最保守的献岁文化好像已逐步被一次除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贺年的短信所取而代之。
但是,寂静的献岁不过华夏保守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示。
当韩国的端五祭申遗胜利,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当做电影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保守,当埃及和韩国在夺取华夏造纸术的发现权时,每个华夏人都理当在恋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醒觉。
我们理当从新回忆华夏广大良好的保守文化。
那以前的璀璨为何云云轻而易举的让我们忘却?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华夏保守文化的前途毕竟在何方?中华的文化有粘稠的史乘后台,那是几千年来的积淀和积聚,每次的习尚民俗都有着其最专有的传闻和文化后台,每个节目都有邃古的史载和保管传播的价格。
西方简略敏捷的文化好像更容易被采用,但华夏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谢绝许被忘却和取而代之的。
在经济安稳神速延长的时期后台之下,每个华夏人,每个中原子息都有肩负覃思华夏保守文化得以保管并传播的步骤。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c48a7d0b14e852458fb579b.png)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摘要: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包括传统文化和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包括诗词歌赋,文学,绘画,曲艺、音乐,建筑,以及一些已经失传的或将近灭绝的民间艺术。
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二者都在不断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先进文化文化关系正文:一、相关概念一直以来中国都以泱泱文化大国来定义自己在国际上的位置,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并且很多都被很好的传承保留了下来。
这是极为不易的,也是其他国家文化所不能企及的。
然而,随着岁月时空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发展,高科技的东西日渐吸引着现代人的眼球,中国那些一度引以为傲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反而越来越遭到忽视。
首先,“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那么,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文化”一词的内涵极其深邃,有着丰富的范畴。
文,在文学的角度上,有三层含义。
一是复杂的意思,出自于《易。
系辞传》“物相杂故曰文。
”二是指组织,有序。
出自《周。
礼天官》“供其丝纩组文之物”。
三仅指美丽,文者,会集众字以成辞意。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摘自《毛概教材》)其实,文化看似抽象,实则是一个十分动态的概念。
文化是可以看作是一个历史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因此,它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的层面上,中国文化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琴棋书画
明代&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王树琪六年七班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