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

合集下载

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产业融合文献综述产业融合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产业间的交叉和融合,包括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共赢、融合发展等,通过相关产业之间的联动合作和互相渗透,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的互补与优化配置,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和供应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点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领域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是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特征。

产业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融合,即不同产业领域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利用;二是技术融合,即不同产业领域之间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三是市场融合,即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市场的整合和共同开发;四是管理融合,即不同产业领域之间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的交流与融合。

产业融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性,即不同产业领域之间的融合形式多样,包括横向与纵向融合,以及同质与异质融合;二是综合性,即产业融合是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资源、技术、市场、管理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融合;三是创新性,即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四是良性性,即产业融合是追求合作共赢、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良性发展方式。

二、产业融合的影响及优势产业融合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和优势。

一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促进产业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不同产业间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壮大,拉动地方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增长;二是对产业的优化作用,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和降低成本,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三是对企业的创新作用,通过产业融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叉和合作创新,推动企业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对社会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带动相关产业和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和人民生活水平。

产业融合专题PPT课件

产业融合专题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产品不 断涌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 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产生了诸如智能制造 、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同时,技术创新 还为传统产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使 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市场需求
总结词
市场需求是产业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企业需 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产品和服务范围,以满足 市场的需求。
详细描述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实践案例包括智能制造、定制化生产、工业互联网等。这些案例 通过将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等服务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
务水平,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
总结词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和旅游业的 丰富化发展,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
详细描述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企业间的合作和融合。 例如,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提高, 健康产业与环保产业开始融合,产生了诸如 健康环保食品、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同时, 企业也需要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共同开 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政策支持
总结词
政策支持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又一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和 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互联网时代
总结词
数字化与网络化
详细描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为产业融合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03
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技术创新
总结词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技术革新和升级,可以促进产业 间的交叉融合,创造新的产业形态和商 业模式。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望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进 步和产业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详细描述
这种模式以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通过引 入工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工业的发 展也为农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和工业 的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工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导的模式
适用于城市发展较快、城乡差距 较大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城市 和农村的优势,推动城乡一体化 和经济增长。
03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策 略与措施
政策支持与引导
制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一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 融支持等。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 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解决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一二 三产业融合将向更广领域、更深 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企业提 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02 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模式
01
总结词
以农业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搭建交流平台
02
搭建企业间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
业务合作。
推动产学研合作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的目标。

这种融合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旨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打破,技术、资本和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具体来说,-产、二产和三产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1.产业链条延伸:将农业从传统的种植、养殖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包括农资采购、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2.产业融合: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例如,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3.技术渗透: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4.体制创新:通过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壁垒,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标准包括:
1.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等有机地整合在-起,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技术、资本和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3.农民增收渠道得到拓宽,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

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得到构建和完善,农业发展方式得到加快转变。

总之,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的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全面升级。

制表:审核:批准:。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技术发展,使得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各个产业相互交叉,形成新的产业群体,从而出现产业之间边界逐渐消失,功能趋于混合的现象。

具体说来就是,产业内部各个部分、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产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形成具有新特征、新功能的产业系统。

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融合形式,叫做产业交叉融合(cross-productive integration)。

它是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产业间或产业内部的某些产业部门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产业交叉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横向产业交叉融合:两个原本没有关联性的产业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2、纵向产业交叉融合:同一产业链中上游与下游企业的交叉融合; 3、多层次产业交叉融合:产业内部企业交叉融合,产业之间企业交叉融合。

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产业融合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发展目标,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规划提出,大力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先进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形成。

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清算等相关政策,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关、税收、检验检疫等管理制度。

提高工业设计能力,推进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

通过网络结构,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组织连接起来,形成集群或联盟,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决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创造价值。

打破行业、部门、地区、所有制的局限,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

比如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共享出行。

在日本,软银、丰田、本田、松下、日立、索尼、东芝、日本电气、三洋、西铁城、东芝、 nec等多家大型公司和近百家研究机构正在探索的智慧城市计划,将把“传感器”嵌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城市变身成为“智慧空间”。

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一、现状分析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产业融合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产业单一、经济结构较为薄弱的问题。

许多农村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产业融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项关键举措。

二、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融合、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提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多元化。

三、产业融合的意义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产业融合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再次,产业融合可以促进乡村人才的流动和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农村创业。

最后,产业融合还能够促进乡村和城市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四、产业融合的实施方式产业融合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一方面可以通过横向整合,即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整合。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纵向融合,即不同环节之间的融合。

同时,还可以采用跨界融合,即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

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五、产业融合的阻碍因素尽管产业融合具有诸多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阻碍因素。

首先,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交流不畅,制约了产业融合的进程。

其次,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导致产业融合的难度较大。

再次,政策和法规方面不够完善,限制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阻碍因素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六、成功案例分析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数。

例如某地通过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发展出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又如某企业通过打破产业壁垒,实现了多个行业之间的合作融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产业融合_现代农业体系

产业融合_现代农业体系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替代分析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能源供应的重要节点,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

然而,目前的充电站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充电效率低、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桩类型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替代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从建设新的充电站、提高充电效率、推广快速充电技术和采用分布式充电方案等方面进行替代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问题。

首先,建设新的充电站是解决充电桩数量不足问题的关键。

目前,由于充电站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等原因,充电站的建设进展缓慢。

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快充电站的建设。

一种方法是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出资建设充电站。

另一种方法是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充电站建设市场,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充电站。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加油站合作,在加油站附近建设充电站,将充电桩与加油站的便利设施相结合,提高用户体验和利润回报。

其次,提高充电效率是解决充电效率低问题的关键。

目前,充电桩的功率普遍较低,充电速度慢,导致用户使用不便。

因此,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充电桩的功率和效率。

一种方法是采用快速充电技术,如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智能充电管理系统,通过对充电需求和电网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合理利用电网资源,提高充电效率。

同时,还可以推广充电桩的互连互通功能,使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桩能够相互兼容,提高充电效率。

再次,推广快速充电技术是解决充电效率低问题的有效途径。

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充电速度,方便用户的使用。

因此,应加大对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一种方法是鼓励充电桩生产企业加大对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快速充电桩的性能和质量。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购买和补贴等方式,降低快速充电桩的价格,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同时,还应加大对快速充电桩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对快速充电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产业融合 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 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必然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在经营、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合作共赢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定义、现状、趋势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对产业融合这一重要的经济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在经营、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合作共赢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产业融合不仅仅是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多个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产业融合,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产业融合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融合的现状目前,我国的产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产业融合主要集中在农业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等领域。

其中,农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农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通过加强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则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服务业的升级和创新。

三、产业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将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打破,使得产业的融合和交叉成为可能。

其次,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和综合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各个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再次,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通过融合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最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也要求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四、产业融合的影响产业融合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首先,产业融合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融合建议(3篇)

产业融合建议(3篇)

第1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产业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融合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推动产业融合的深入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1. 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政府应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

2.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实施产业融合试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业融合项目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为全国推广提供借鉴。

二、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1. 加大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2. 培育创新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3. 推动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1. 完善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 提高产业链协同水平。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3. 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

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在产业融合中的引领作用。

四、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产业融合空间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 拓展海外市场。

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 加强对外投资。

引导企业对外投资,获取海外资源和技术,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五、优化市场环境,激发产业融合活力1.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优化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产业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第一部分一、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服务)或可替代产品(服务)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产业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每一个产业的边界都有其特定的基础平台与其配套条件)、市场边界。

三、产业融合的概述:(一)技术融合——产品和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二)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最终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产业融合的结果是产生新的产业或者新的增长点。

(四)可分为:1. 替代性融合(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互补性融合(两种技术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2. 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融合与渗透3. 替代性融合、互补性融合(并没有消除各自产品的独立性结合型融合(完全消除了原来各自产品的独立性而融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4. 全面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融合成一个产业)部分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业由于技术创新或放松管制相互进入)四、产业融合的类型及表现图渗透型融合Array图三大产业的延伸型融合(互补性融合)延伸性融合主要是通过产业延伸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

通常是在原本各自独立产品已经具有互补关系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也可以称为互补性融合。

延伸性融合更多的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延伸,如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形成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向第二产业额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信息反馈过程的延伸形成了现代制造业、工业旅游等。

——重组型融合。

例如,第一产业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生态农业新业态;第三产业里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的混业经营,也是重组型融合的重要代表。

四、产业融合的特征(一)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创新不同产业之间交叉融合催生了新的产业,并成为原有产业内部的一个新的分工部门。

(二)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处产业具有横向边界与纵向边界动态性,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处。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不同领域的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的发展模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定义、背景、发展模式、案例以及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产业融合的定义和背景产业融合即不同领域的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联动发展的现象和方式。

其背景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管理、交流等各个领域有了更高效的方式,同时也使得各个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而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则要求不同的产业要有更多的合作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1. 供应链协同:各个产业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优化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例如,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可以实现生产链条上的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2. 技术创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例如,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催生了新一轮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和智能投资。

3. 孵化器模式:孵化器将创业公司、投资者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例如,科技园区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建设,为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和发展环境。

4. 平台经济: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的平台,将不同产业的供求双方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例如,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让个人和企业能够共享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产业园区:将相关产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汽车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三、中国产业融合的案例1. 新能源和汽车产业的融合: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鼓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

这种融合模式不仅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还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

产业融合方法

产业融合方法

产业融合方法
产业融合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农业内部有机融合模式: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统一。

2. 产业重组与融合:通过纵向融合(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纵深发展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横向融合(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叠加,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类型)和交叉融合(在关键产业的引领下,以重要产业的价值链为切入点、以关键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支点,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等方式实现。

3. 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除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外,更多的是产业融合问题。

通过创新思维和方式,促进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这些方法为不同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尝试。

产业融合发展方面

产业融合发展方面

产业融合发展方面
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

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些方面:
1. 产业链融合:不同环节的产业链之间进行融合,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通过产业链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链的优化,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2. 产业技术融合: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相互借鉴、创新,实现技术的共享和跨界创新。

通过产业技术融合,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3. 产业资本融合: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本进行投资、合作,实现产业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

通过产业资本融合,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的跨界发展。

4. 产业政策融合:不同产业之间的政策进行协调和整合,形成相互支持、互补的政策体系。

通过产业政策融合,可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

5. 产业文化融合:不同产业之间的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形成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

通过产业文化融合,可以推动产业的文化创意和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不同产业间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和
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

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

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

以三产融合的类型和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产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产融合是指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

它涉及到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产业融合的类型1. 农业与制造业融合:农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指将农业生产与制造业加工相结合,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方式,实现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质燃料,农产品可以加工成方便食品等。

2.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将农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通过农业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直供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例如,农民可以开设农家乐、农庄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并提供服务。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将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售后服务等方式,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汽车保养、维修等售后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

二、产业融合的内容1. 资源共享: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可以相互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农业废弃物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质燃料,制造业的副产品可以用于农田改良。

2. 技术创新: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可以相互借鉴,促进技术创新。

例如,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市场拓展:不同产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拓展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农产品可以通过制造业的渠道销售到城市,制造业可以通过农业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

三、三产融合的意义1. 促进经济增长:三产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2. 推动转型升级:三产融合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增加就业机会:三产融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产业融合发展方案

产业融合发展方案

产业融合发展方案1. 引言产业融合是指将不同产业领域的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增加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产业融合成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2. 产业融合的概念和意义2.1 概念产业融合是指通过整合和优化现有产业链上的各种要素资源,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

产业融合的核心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2 意义产业融合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2.1 促进创新产业融合可以将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创新的发生。

通过产业融合,不同领域的企业可以共享技术和知识,激发创新的活力,推动科技进步。

2.2.2 提高效率产业融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共享资源,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2.2.3 扩大市场产业融合可以打破传统产业的边界,形成新的市场机会。

通过整合不同产业的要素,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

2.2.4 增加附加值产业融合可以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通过整合不同产业的要素,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

3. 产业融合发展方案3.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实施产业融合的关键一步。

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3.2 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对于产业融合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产业融合的发展。

同时,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融资支持,为产业融合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3 加强跨界合作和交流跨界合作和交流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目录什么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的类型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动因分析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产业融合的效应分析一、什么是产业融合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融合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主要归结为4类:1、从信息通信产业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最初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

2、从原因与过程看,产业融合是从技术融合到产品和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后达到产业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边界的模糊。

4、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

三、产业融合的类型从产业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

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边界处的产业融合;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

四、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产业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所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定义和标准摘要:1.概念介绍2.一二三产业的定义和划分3.产业融合的意义4.产业融合的标准5.产业融合的实践案例正文:【概念介绍】一二三产融合,是指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等手段,实现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

【一二三产业的定义和划分】第一产业,即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即工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产业融合的意义】产业融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3.扩大就业领域,提高居民收入。

4.促进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产业融合的标准】产业融合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融合要求各个产业之间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有机的产业体系。

2.价值链的协同性:产业融合要求各个产业之间在价值链上具有协同作用,实现价值最大化。

3.技术创新的引领性:产业融合要求各个产业之间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互动和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4.市场需求的导向性:产业融合要求各个产业之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满足消费者需求。

【产业融合的实践案例】我国在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例如:1.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的延伸,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2.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整合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资源,打造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

3.乡村旅游: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业、服务业等多产业发展。

总之,一二三产融合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 定义和标准

一二三产融合定义和标准摘要:一、引言二、一二三产融合的定义1.概念解析2.产业融合的意义三、一二三产融合的标准1.农业现代化2.制造业服务化3.服务业融合发展四、我国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2.区域实践3.存在问题五、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1.创新政策体系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培育新型业态和模式4.促进产业链整合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一二三产融合的定义和标准进行解析,分析我国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一二三产融合的定义1.概念解析一二三产融合是指在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跨界整合等方式,实现产业链条的紧密关联和协同发展。

这一过程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

2.产业融合的意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产业效益: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产业链条上的资源共享、互补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产业效益。

(2)促进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技术研发、交流和应用,加速技术创新进程。

(3)拓宽就业渠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新兴产业和业态的涌现,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一二三产融合的标准1.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二三产融合的基础,主要包括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

2.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定制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服务。

3.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指通过跨界整合、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实现服务业内部各领域的互动发展和整体效益提升。

四、我国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

产业融合名词解释所谓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市场融合、资源融合和管理融合。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行各业内部差别逐渐减少,因此,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来自技术和市场这两个方面,产业融合可以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带来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融合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实施产业结构多样化战略,通过产业融合,形成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金融、信息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快了推进产业融合的步伐。

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美国产业融合的重点是电信产业的融合。

日本产业融合的重点是汽车工业与信息通讯业的融合。

韩国产业融合的重点是汽车工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德国在完成了汽车工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后,又把工作重点转向了信息产业的融合。

从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看,各国产业融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更多地将产业融合作为提高竞争优势的手段,注重跨界融合、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二是采取的融合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外部资源整合、兼并、收购、分立、联盟等多种方式;三是依托政府、产业集群等机构推动产业融合,日本产业融合大多依靠政府推动;四是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多种手段推动产业融合,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广泛吸引私人资本、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进入产业融合领域。

从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看,各国产业融合的主要目标也各有侧重:美国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积累,增强产业的竞争力;日本主要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谋求产业结构升级;韩国主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德国主要是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加速技术融合;中国则是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产业融合是一项紧迫任务。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将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传统产业加速衰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困难,城镇化进程加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融合目录什么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的类型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动因分析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产业融合的效应分析一、什么是产业融合从不同角度分析产业融合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主要归结为4类:1、从信息通信产业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最初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

2、从原因与过程看,产业融合是从技术融合到产品和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后达到产业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边界的模糊。

4、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产业融合的结果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

三、产业融合的类型从产业角度,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

产业渗透是指发生于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边界处的产业融合;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产业重组主要发生于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

四、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产业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所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

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

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

现行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而在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复杂的变化。

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

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

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一致性。

技术融合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可能性,企业把融合过程推进到各个运作层面,从而把产业融合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不同产业内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同时,产业融合对企业一体化战略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产业融合中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发生变革,融合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加剧,企业创新与灵活性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在这场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能力弱、灵活性差的企业会以更快的速度被淘汰出局。

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融合能够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

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

产业融合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

产业融合带来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区域联系的主体,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产业融合扩大了区域中心的扩散效应,有助于改善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

五、动因分析产业问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同时。

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的空间。

重大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问的边界趋于模糊,最终促使产业融合现象产生。

比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得文字、图像、声音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产业的融合以及企业局域网和宽域网的发展,各产业在顾客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大力普及在线信息处理系统,使顾客可以在即时即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服务,致使产业间的界限趋于模糊。

产业融合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各个领域发生的技术创新,以及将各种创新技术进行整合的催化剂和粘合剂——通讯与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

作为新兴主导产业的信息产业,近几年来以每年30% 的速度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技术融合已渗透到各产业,导致了产业的大融合。

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产业融合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是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不断谋求发展扩张,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当技术发展到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满足需求的手段后,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便在竞争中产生合作,在合作中产生某些创新而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是企业的不懈追求。

产业融合化发展,可以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加强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减少产业间的进入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利润及持续竞争优势的不懈追求是产业融合浪潮兴起的重要原因。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扩大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会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其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种类的数量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其最根本的内容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种类为基础的,范围经济意味着对多种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一般是指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要素共同使用所生产的成本节约。

假定分别生产两种产品A、B的成本为c(A)与c(B),而当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时,其总成本为c(A、B),则联合生产带来的范围经济可表示为:C(A、B)<C(A)+C(B)。

不同产业中的企业为追求范围经济而进行多元化经营、多产品经营,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改变了其成本结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通过业务融合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顾客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实现市场融合,最终促使产业融合化。

¨3.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一般说来,只有超巨型的国际直接投资,才能形成并支持跨国生产经营的实力与能力。

因此,每一个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国际金融资本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史。

跨国公司根据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一体化经营中使产业划分转化为产业融合,正在将传统认为的“国家生产”产品变为“公司生产”产品。

可以说,跨国公司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4.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

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进入壁垒,这使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界,美国学者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旧企业多承担的成本,各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

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为了让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发达国家放松管制和改革规制,取消和部分取消对被规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人、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值得说明的是,技术进步加上放松管制并不一定就导致融合。

产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本产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在产业边界,产生了被学术界称为“死尸融合”的现象。

“死尸融合”迫使实业界对企业传统经营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企业重组(BT)、业务流程重组(BPR)、虚拟企业等管理模式,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促进产业融合开始直接进行管理创新的实践。

通过将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放松管制结合起来,使产业融合变为现实。

正是美国政府放松了对电信业的经济性管制,使得电信业、有线电视业之间的产业边界模糊,导致了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

六、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出未来21世纪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产业创新研究的权威弗里曼(1997)认为产业创新过程包括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和流程创新、管理和市场创新等阶段。

根据弗里曼对产业创新阶段的研究,陆国庆(2001)认为产业的融合和创新经过了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的阶段,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

并且这几个阶段前后相互衔接,也可能是同步相互促进的。

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

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

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三网融合(即计算机、通讯和媒体的融合);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化、生物和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比如机械仿生、光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电子商务、网络型金融机构等。

又如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型产业。

还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

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成为提升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

主要体现在:促进传统产业的高附加值化,促进传统产业推出新品种和新的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装备现代化。

据分析,近年来1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5% ,1999年IT使全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增长了6.4% 。

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