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与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个人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个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9a5d12964bcf84b9d57be7.png)
开放性实验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快速成型介绍快速原理制造技术,又叫快速成型技术,(简称RP技术);英文: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技术),或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
RP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
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
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
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
RP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RP系统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做一个具有一定微小厚度和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再把它们逐层粘结起来,就得到了所需制造的立体的零件。
当然,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由快速成形系统自动完成的。
不同公司制造的RP系统所用的成形材料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这种工艺可以形象地叫做"增长法"或"加法"。
每个截面数据相当于医学上的一张CT像片;整个制造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积分"的过程。
RP技术是在现代CAD/CAM 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
R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计算机内的三维数据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得到各层截面的轮廓数据,计算机据此信息控制激光器(或喷嘴)有选择性地烧结一层接一层的粉末材料(或固化一层又一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或切割一层又一层的片状材料,或喷射一层又一层的热熔材料或粘合剂)形成一系列具有一个微小厚度的的片状实体,再采用熔结、聚合、粘结等手段使其逐层堆积成一体,便可以制造出所设计的新产品样件、模型或模具。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3de11455270722192ef739.png)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特点。
2了解高功率横流CO激光成套设备的工作流程以及设备的组成。
2二、实验仪器DL-HL-TX型CO激光器DL-LX型冷水机组DL-LPM多功2能数控加工机床三、设备组成及技术指标DL-HL-TX型CO激光器2DL-HL-TX000 型系列横流高压直流电激励千瓦级连续CO激光2器是一种大功率工业用气体激光器。
该系列激光器采用高压直流横向电激励、工作气体横向快速流动、多针-平板的电极结构,以获得大体积、均匀稳定的辉光放电,通过自动充排气系统补充气体,排出废气,实现了激光气输出大功率、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转。
该系列激光器采用机电一体化结构,具有性能稳定、一机多用、运行可靠、结构紧凑、操作和维护方便、外形美观、控制功能等特点。
其输出光束为多模或低阶模,能量分布均匀、稳定。
作为一种精密可控、高能量密度集中的热源,可对金属表面进行多种强化处理。
DL-LX型冷水机组。
本机组是为大功率激光排热设计的制冷换热设备。
它提供激光器的冷却循环水。
温度在5℃-30℃间可任意选择,其数值采用数字显示,它另外提供激光器一路环温水系,其温度根据用户需要调节,使观察镜面不致结露而影响效果。
为满足激光器的清洁要求,本机组的水箱、水泵均采用全不锈钢,管接头采用铜、塑料,管路采用不锈钢管或塑料软管。
DL-LPM多功能数控加工机床1 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2 该型加工机由加工机本体及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802D型数控系统组成,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维护方便。
在加工中主要运动由光头完成,工件仅做转动,可完成平面、曲面工件加工,且由于聚焦光头可作手动转动,对复杂的曲面也有一定的加工能力。
3 送粉装置此套装置为选配装置,主要适用于对轴类和平面类工作做熔覆修复时补充粉末用,该装置送粉量均匀,转速平稳,保证加工中的成型及熔覆质量。
4数控系统数控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SINUMERIK 802D控制系统及交流伺服设备。
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49c4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0.png)
一、实习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快速成型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应用领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快速转化为三维实物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CAD模型离散化,生成一系列的切片数据,然后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将材料堆积成实体。
2. 快速成型设备本次实习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快速成型设备:立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机(SLA):利用紫外激光照射液态光敏树脂,使其固化成一层,然后进行下一层的固化,直至整个模型成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设备:利用高能激光束将粉末材料烧结成层,直至整个模型成型。
熔融沉积建模(FDM)设备:利用热熔挤出机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挤出,在计算机控制的运动平台上堆积成层,直至整个模型成型。
3. 快速成型工艺流程快速成型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CAD建模: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STL格式的切片数据。
切片处理:将CAD模型切片处理成二维层片,每层厚度约为0.1-0.2mm。
模型成型:根据切片数据,使用相应的快速成型设备进行模型成型。
后处理:对成型的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后处理,提高模型的表面质量。
4. 快速成型应用领域快速成型技术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产品开发:快速成型可以用于新产品的设计验证和原型制作,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模具制造:快速成型可以用于快速制造模具,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逆向工程:快速成型可以用于逆向工程,将实物模型转化为三维CAD模型。
教育科研:快速成型可以用于教育和科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实习体会通过两周的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方面:1. 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快速成型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快速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db25c8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b.png)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工程训练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过程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快速成型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将数字模型快速转化为物理实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产品开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快速成型技术:(1)立体光固化成型(SLA)(2)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熔融沉积成型(FDM)(4)三维喷印成型(3DP)2. 实验操作(1)SLA实验首先,实习老师介绍了SLA技术的原理和设备操作流程。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分别完成以下步骤:① 设计数字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STL格式。
② 准备光敏树脂:将光敏树脂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③ 激光扫描: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扫描参数,进行激光扫描。
④ 固化成型:通过紫外激光照射,使光敏树脂固化,形成实体模型。
⑤ 清洗与干燥:将成型后的模型放入清洗液中清洗,去除多余的光敏树脂,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2)SLS实验实习老师介绍了SLS技术的原理和设备操作流程。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分别完成以下步骤:① 设计数字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STL格式。
② 准备粉末材料:将粉末材料放入设备中,搅拌均匀。
③ 激光烧结: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扫描参数,进行激光烧结。
④ 喷涂粘结剂:在烧结完成后,使用粘结剂喷枪对模型进行喷涂,使粉末材料粘结在一起。
⑤ 清洗与干燥:将成型后的模型放入清洗液中清洗,去除多余的材料,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3.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SLA和SLS两种技术的操作流程。
快速原型成型实验报告
![快速原型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d6b2c8bb4cf7ec4afed0f7.png)
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CAD/CAM实训实验(快速原型成型)
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期:2013-2014
任课教师:孙未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要求:
运用PRO/E进行三维设计,运用快速原型成型机做出实物,并选择设计中的某一零件进行CAM操作,生成数控代码。
二、实验内容:
原理:快速成型的制造方式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累加式成型,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即将计算机上设计的零件三维模型,表面三角化处理存储成STL文件格式,对其进行分层处理,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按照这些轮廓信息自动生成加工路径,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固化或烧结或切割一层层的成型材料,形成各个截面轮廓薄片,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实体,然后进行坯件的后处理,形成原型。
基本流程: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
PRO/E软件及计算机,快速原型成型机。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的总结和体会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对快速原型技术以及快速原型设备有了更为全面地理解,对各种快速原型工艺有了更为具体深
入地了解,并且深刻认识到快速原型技术在未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快速成形实验报告(3篇)
![快速成形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48927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快速成形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通过实验,了解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和优势;4.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原理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快速制造出实体模型或零件的技术。
它集成了CAD、CAM、数控技术、激光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高效、低成本、灵活、可定制等特点。
快速成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工艺方法:1. 光固化成型法(Stereolithography,简称SLA)2. 分层实体制造法(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称FDM)3. 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4. 熔融沉积制造法(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简称DMLS)本实验采用光固化成型法(SLA)进行快速成形。
三、实验器材1. 快速成形设备:光固化成型机2. 计算机及软件:CAD软件、SLA控制系统3. 光敏树脂:用于制造实体模型4. 实验材料:夹具、实验报告纸、笔等四、实验步骤1. 设计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制造的实体模型,并将其保存为STL格式;2. 设置参数:在SLA控制系统中设置相关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层厚等;3. 预处理:将设计好的STL文件导入SLA控制系统,进行切片处理,生成加工路径;4. 加工:将光敏树脂倒入模具中,启动光固化成型机,按照预设的加工路径进行扫描和固化;5. 后处理:将成型的模型取出,进行清洗、干燥、打磨等后处理;6. 测试与评估:对成型的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分析其精度、强度、表面质量等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型模型精度:通过测量成型模型的尺寸,与设计尺寸进行对比,评估模型的精度。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尺寸精度较高,满足实验要求;2. 成型模型强度:通过进行拉伸、压缩等力学实验,评估模型的强度。
快速成形实训报告
![快速成形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3900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c.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快速成形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快速成形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快速成形设备的使用,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快速成形模型的制作。
二、实训内容1. 快速成形技术原理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快速制造出实体模型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分层制造、材料堆积、光固化、热熔、喷墨打印等。
2. 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本次实训主要使用的是光固化快速成形设备,其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调整参数,如切片厚度、填充密度、打印速度等。
(2)预热:打开设备,预热光固化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
(3)打印:设备开始分层打印,每层厚度约为0.1mm,打印速度约为10mm/s。
(4)固化:紫外光照射材料,使材料固化。
(5)脱模:打印完成后,将模型从设备中取出。
3. 快速成形模型制作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快速成形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将设计好的模型导出为STL格式。
(2)切片:将STL格式的模型导入设备,进行切片处理。
(3)打印:按照设备参数进行打印,直至模型成型。
(4)后处理:将打印好的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后处理,使其达到预期效果。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学习快速成形技术原理,了解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流程,熟悉快速成形材料。
2. 实训中期: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快速成形模型,进行实际操作。
3. 实训后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四、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快速成形模型,掌握了快速成形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1. 熟悉了快速成形技术原理,了解了快速成形设备的使用。
2. 掌握了快速成形模型的设计、制作、后处理等基本技能。
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c57e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e.png)
快速成型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快速成型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快速成型技术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应用领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了解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的基本操作,为实习操作打下基础。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快速成型实验室,并分别在快速激光烧结(RLS)、三维打印(3D打印)和真空复模等快速成型设备上进行了实际操作。
以下是实习的主要内容:(1)快速激光烧结(RLS):我们学习了RLS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实际操作了RLS 工艺制作零件。
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参数,我们掌握了如何优化烧结过程,提高零件质量。
(2)三维打印(3D打印):我们学习了3D打印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不同类型的3D打印材料。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过调整打印参数(如层厚、打印速度、填充密度等),学会了如何保证打印件的成型质量和精度。
(3)真空复模:我们了解了真空复模的原理,并实际操作了真空复模设备。
通过调整硅胶模具的制备、真空泵的抽真空压力等参数,我们掌握了如何实现高品质的复模效果。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成功制作了多个零件,包括螺纹轴、齿轮、曲面零件等。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对打印件进行后处理,如去除支撑、抛光、涂装等。
三、实习收获与总结1. 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了解了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拓宽了视野。
3. 学会了如何优化工艺参数,提高零件质量。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2225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5.png)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第一篇: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1.实习目的1).通过快速成型制造实训了解怎么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模型,学会怎么操作快速成型机,然后根据模型做出硅胶模具,让我们对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再用硅胶模具浇注出工件。
2.实习要求1).自己用PRO-E软件设计模型,用快速成型机器制造出模型,模型做好后,用硅胶做出硅胶模具。
等模具固化后,用AB胶浇注出一个工件。
3.模型的设计与选择1)用PRO-E设计出一个猪仔的模型,尺寸自定,模型有明显的分型面,所以比较容易做分模。
(模型如图所示)4.原型的制作1).用PRO-E造型的模型用stl格式保存好后,拿到 FDM 200快速成型机上,开始做模型。
(制作过程如图所示)5.硅胶模方案与结构的设计1)制作硅胶模,我们用上下分模的结构,对角做了两个突起作为导柱。
我们没有用油泥,而是直接在浇硅胶时控制好只浇到分型面处。
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模具硅胶外观是流动的液体,A组份是硅胶,B组份是固化剂。
取250克硅胶,加入25克固化剂(注:硅胶与固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模具会出现一块已经固化,一块没有固化,硅胶会出现干燥固化不均匀的状况就会影响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甚至造成模具报废状况。
6.硅胶模的制作流程1).先用纸板围成一个能包住模型的框,模型要距离纸板10到15MM,用铅笔尖的一头连接模型,作为浇注工件时的胶口。
在框里面喷上脱模剂,方便做好后的处理。
然后把配好的硅胶浇到框中,浇完后拿到真空机中做抽真空处理。
抽真空排气泡处理: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抽真空的时间不宜太久,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十分钟,抽真空时间太久,硅胶马上固化,产生了交联反映,使硅胶变成一块一块的,无法进行涂刷或灌注,这样就浪费了硅胶,只能把硅胶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胶来做。
抽真空完后就拿到烤箱中烤2个小时,等固化后再浇另一半的模具。
金工实习快速成型报告
![金工实习快速成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34e27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2.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工艺在效率、精度和成本方面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快速成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对快速成型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快速成型课程。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特点。
2. 掌握快速成型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分类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将数字模型快速转化为实体模型的技术。
根据成型材料、工艺原理和设备结构的不同,快速成型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立体光固化成型(SLA):采用紫外光照射液态光敏树脂,使其固化成一定厚度的层状结构,逐层叠加形成实体。
(2)熔融沉积成型(FDM):将丝状热塑性材料加热熔化,通过喷嘴挤出,沉积到工作台上形成实体。
(3)选择性激光烧结(SLS):采用激光束将粉末材料烧结成实体。
(4)选择性激光熔化(SLM):与SLS类似,但采用激光束熔化金属粉末材料。
2. 快速成型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1)SLA设备操作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加注液态光敏树脂,调整激光束位置。
2)模型制作: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成型参数,启动设备进行成型。
3)后处理:取出模型,清洗表面,进行必要的打磨、抛光等处理。
(2)FDM设备操作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安装丝状材料,调整打印参数。
2)模型制作: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成型参数,启动设备进行成型。
3)后处理:取出模型,进行必要的打磨、抛光等处理。
3. 实体模型制作及分析以一个手机壳为例,展示快速成型实体模型制作过程。
(1)设计手机壳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手机壳的三维模型。
(2)模型导入设备:将设计好的模型导入快速成型设备。
(3)成型:启动设备进行成型,生成手机壳实体模型。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e3af0b79563c1ec5da715c.png)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花瓶一.实验目的1.掌握快速成型的基本理论。
2.了解快速成型工艺方法种类及特点。
3.掌握快速成型设备操作方法。
二.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快速原型 (Rapid Prototyping, RP)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门新兴制造技术,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由于RP技术可以使数据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并能有效地提高新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关注,被一些学者誉为敏捷制造技术的使能技术之一。
RP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RP技术是由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快速制造复杂形状三维物理实体技术的总称。
其基本过程是:1、首先设计出所需零件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并按照通用的格式存储(STL文件);2、据工艺要求选择成形方向(Z方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该模型离散为一系列有序的单元,通常将其按一定厚度进行离散 (习惯称为分层 ),把原来的三维CAD模型变成一系列的层片(CLI文件);3、再根据每个层片的轮廓信息,输入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代码;4、最后由成形机成形一系列层片并自动将它们联接起来,得到一个三维物理实体。
这样就将一个物理实体复杂的三维加工转变成一系列二维层片的加工,因此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
由于不需要专用的刀具和夹具,使得成形过程的难度与待成形的物理实体的复杂程度无关,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能体现此工艺的优势。
目前快速成形技术包括一切由CAD直接驱动的成形过程。
丝状成型材料和支撑材料由供丝机构送至各自对应的喷头,并在喷头中加热至熔融态,另外加热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相关截面轮廓的信息作X-Y平面运动,同时挤压并控制液体流量,使粘稠液体均匀地铺撤在断面层上。
这样成型材料和支撑材料就被选择性地涂彼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截面轮廓,一层成型完成后,喷头上升一截面层的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涂覆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
熔融挤压工艺原理三.实验内容自制一个三维模型,然后通过快速成型实验将三维模型制作实物来。
快速成型件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件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97470c763231126edb1158.png)
快速成型件的设计与制作一、快速成型相关介绍: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
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1.快速成型技术形成背景:(1)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开发速度日益成为主要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快速产品开发(快速设计和快速工模具)的能力(周期和成本)成为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实力基础。
(2)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要求制造技术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以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而不增加产品的成本。
因此,产品的开发速度和制造技术的柔性就十分关键。
(3)从技术发展角度看,计算机科学、CAD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新的制造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2.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
从成形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
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或“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形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从制造角度看,它根据CAD造型生成零件三维几何信息,控制多维系统,通过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逐层堆积而形成原型或零件。
3.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1) 制造原型所用的材料不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可使用;(2) 原型的复制性、互换性高;(3) 制造工艺与制造原型的几何形状无关,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更显优越;(4) 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成本与产品复杂程度无关,一般制造费用降低50%,加工周期节约70%以上;(5) 高度技术集成,可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49c8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4.png)
快速成型实验报告快速成型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快速成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方法,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一个复杂物体进行快速制造,并对其性能和制造过程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使用的快速成型技术为3D打印,材料为ABS塑料。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了一个复杂的物体模型,并将其转化为STL文件格式。
然后,将STL文件输入到3D打印机中,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进行打印。
最后,我们对打印出的物体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制造过程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3D打印技术,我们成功地制造了一个复杂的物体。
该物体具有精细的细节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经过性能测试,我们发现该物体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同时,由于3D打印技术的高精度特点,该物体的尺寸精度也非常高。
实验分析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快速成型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它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制造,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细节和曲线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
其次,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大幅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快速成型技术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然而,快速成型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3D打印机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成本较高。
其次,3D打印的速度相对较慢,对于大批量生产来说,效率较低。
此外,3D打印材料的种类还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某些特殊需求。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快速成型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快速成型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快速成型实习报告
![快速成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8b95bda0116c175f0e4884.png)
快速成型实习报告一、模型的选择组成员各设计出一个模型,通过组成员的讨论、分析后从中挑选出一个最适合这次实习的一个模型“贴墙的挂钩”(如右图所示)选择这个模型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生活中随处可见,有了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2、这个模型看似简单,但设计其分型面,及脱模方式的确定却需要用心去构思,有点难度。
二、模型的制造将pro-e三维造型造出的模型转为STL文件,再通过快速成型机(如右图所示)成型模型做母件三、制作硅胶模1、用橡皮泥在挂钩处做一个梯形的镶件,是为了最后更容易分出那个钩,这样更方便脱模。
2、将模种定位,分模,以及设计好水口,灌注口,再用纸板围框。
3、选择合适的硅橡胶和固化剂按重量比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真空机(如右图所示)抽真空排尽气泡8-10分钟,完成第一次浇注。
把排完气泡的硅胶流动体从一个位置慢慢倾入模框内直到覆盖整个模种为止。
放置于平整处,室温静待4-6小时,表面不发粘即可。
4、将第一次浇注好的硅胶模取出去掉挂钩出的梯形橡皮泥。
5然后用相同的硅胶,放入真空机抽真空排尽气泡8-10分钟,完成第二次浇注。
6、第二次浇注完成后取出硅胶模,用分模的刀具进行第一次分模(如图所示)上下模(如下图所示)7、取出梯形镶件,进行第二次分模,结果(如右图所示)成型挂钩的钩处。
四、浇注成型1、硅胶模开好之后,将需要的树脂搅拌均匀,倒入硅胶膜。
树脂A与树脂B以1:2的比例混合。
用电子秤(如右图所示)来量取。
2、将量取好的树脂和硅胶模放入真空机中抽真空排尽气泡8-10分钟,按倒树脂A倒入树脂B搅拌混合(如右图所示),大概一分钟后。
将混合好的树脂倒入硅胶模。
五、烤箱烘干将注满树脂的硅胶模从真空机中取出放入烤箱中放置3-5小时后取出硅胶模,然后将上下模分开得到树脂件。
六、树脂件缺陷分析开模后得到有缺陷的树脂件(如右图所示),通过和组员的分析得到出现这种缺陷的原因是因为排气不顺畅,最后确定下方案,在硅胶模上开多一个排气孔。
快速成型技术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3dabff04a1b0717fd5ddd6.png)
(3)烧结层厚的影响
烧结层厚对制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影响很大, 烧结层厚对制件的精度和表面光度影响很大,一 般认为,层厚越小,精度越高、 般认为,层厚越小,精度越高、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越高,这在烧结斜面、 越高,这在烧结斜面、曲面等形状的零件时最为明 但当切片层厚太薄时, 显。但当切片层厚太薄时,层片之间很容易产生翘 曲变形,并且切片层厚越薄, 曲变形,并且切片层厚越薄,制件的烧结时间越长
一、实验名称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工艺实验
二、实验目的 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的同时,拓宽知识面, 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加 强对实践性环节的认识, 强对实践性环节的认识,通过对快速成型工艺加工 过程的参与, 过程的参与,了解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工艺对材料 基本性能的要求。 基本性能的要求。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工作原理。 1. 掌握SLS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工作原理。 快速原型制造的方法。 2. 进一步理解SLS快速原型制造的方法。 加深对快速成形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3. 加深对快速成形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熟悉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流程; 4. 熟悉快速成形技术的基本流程;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工艺实验, 5. 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工艺实验,完成 精铸蜡模的制作,推广该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精铸蜡模的制作,推广该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预热温度的影响
在SLS系统中,预热温度是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粉末的 系统中,预热温度是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 预热温度直接决定了烧结深度和密度。如果预热温度太低, 预热温度直接决定了烧结深度和密度。如果预热温度太低, 由于粉层冷却太快, 由于粉层冷却太快,熔化颗粒之间来不及充分润湿和互相扩 流动,烧结体内留下入量空隙, 散、流动,烧结体内留下入量空隙,导致烧结深度和密度人 幅度下降,使成形件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幅度下降,使成形件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随着加热温度的 提高,粉末材料导热性能变好,同时低熔点有机成分液相数 提高,粉末材料导热性能变好, 增加,有利于其流动扩散和润湿, 增加,有利于其流动扩散和润湿,可以得到更好的层内烧结 和层间烧结,使烧结深度和密度增加,从而提高成形质量。 和层间烧结,使烧结深度和密度增加,从而提高成形质量。 但是,若预热温度太高, 但是,若预热温度太高,又会导致部分低熔点有机物的碳化 和烧损,反而降低烧结深度和密度。 和烧损,反而降低烧结深度和密度。所以合理的预热温度不 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控制在恰好低于成型材料熔点以下 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左右为好。 10℃~50℃左右为好。
快速成型实训报告书模板
![快速成型实训报告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24b83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7.png)
一、封面快速成型实训报告书二、目录一、实训目的二、实训内容三、实训过程四、实训结果与分析五、心得体会六、参考文献三、正文一、实训目的1. 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快速成型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3. 熟悉快速成型材料的性能特点。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实训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概述2. 快速成型设备的基本操作3. 快速成型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4. 快速成型实例分析三、实训过程1. 快速成型技术概述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快速成型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将数字模型快速转换为实体模型。
快速成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产品原型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快速成型设备的基本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快速成型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以FDM(熔融沉积建模)为例,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材料: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快速成型材料,如PLA、ABS等。
(2)设备预热:打开快速成型设备,预热至设定温度。
(3)材料加载:将材料放入设备中,调整材料位置,确保材料能够均匀供料。
(4)软件设置:打开快速成型软件,导入设计图纸,设置打印参数,如打印速度、层厚、填充密度等。
(5)打印:启动设备,开始打印过程。
3. 快速成型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快速成型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热塑性塑料、光敏树脂、陶瓷、金属等。
实训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1)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原型、模具等。
(2)光敏树脂: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精度,适用于精密模具、航空航天等领域。
(3)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产品制造。
(4)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复杂结构的产品。
4. 快速成型实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快速成型实例进行分析,包括:(1)模具制造: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造模具,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设计实训报告
![创新设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c2a576a26925c52cc5bf8c.png)
创新设计实训报告—快速成型模块姓名:学号:班级:创新设计名称:羊角锤本次实训的内容是创新设计—快速成型模块。
首先是确立方案选择自己要加工的零件;然后通过pro-e绘图软件绘出零件的三维模型,将其保存副本并转化为STL格式,最后通过CatalystEX软件处理模型确认无误,导入3D(uprint2p51418(uprint plus))打印机得到零件实体模块毛坯,当毛坯模型快冷却之后,对其进行清洗,去除毛刺,得到最终目标零件实体模块。
一、创新设计方案经过各方面考虑确定实体模型为羊角锤,羊角锤(claw hammer)是锤子的一种,一般羊角锤的一头是圆的,一头扁平向下弯曲并且开V口,目的是为了起钉子。
二、模型创建过程1.模型的选择2.应用pro-e软件绘图,利用拉伸,旋转等工具绘出羊角锤模型如图所示:三、原型件制作1.保存副本并转化为STL格式,如图所示:2.在CatalystEX中打开STL格式的文件,调节比例后得到下图:3.处理STL如下:4.添加到模型包5.导入打印机6.开启3D打印机进行模块生成四、后处理技术取下毛坯模块清洗得到最终的成品五、总结一个周的实训课终于结束了,在这一次的实训中我又学会了好多新的知识。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在绘图上用的是以前学过的pro-e软件。
不仅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使我了解了快速成型机的使用,树脂的和硅胶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真空机的使用。
同时也了解到快速成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实训期间我通过努力学习,让我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相信在我静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用上。
实训期后我还会继续学习,掌握更高的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己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做好准备。
同时也要感谢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耐心教导。
快速成型实训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856a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a.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在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快速成型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本次实验选取了快速成型技术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2. 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设备介绍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快速制造出实物原型或零件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CAD模型通过切片处理,生成一系列的截面轮廓,再通过堆积的方式,将材料逐层成型,最终形成三维实体。
快速成型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快速成型机、立体光固化机、熔融沉积成型机等。
本次实验以熔融沉积成型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称FDM)为例进行实训。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FDM设备、PLA材料、计算机、CAD软件等。
(2)设计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切片处理。
(3)导入模型:将切片后的模型导入FDM设备。
(4)成型过程:启动FDM设备,设备将PLA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按照模型轮廓逐层堆积成型。
(5)后处理:成型完成后,对模型进行脱模、清理等后处理。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所需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如下:(1)模型外观与设计相符,尺寸精度较高。
(2)成型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3)PLA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成型后表面光滑。
(4)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良好。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
2.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模型精度有待提高、设备操作需加强等。
创意设计及快速激光成型实验报告
![创意设计及快速激光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821b29af45b307e87197f6.png)
《创意设计及快速激光成型实验报告》1、学习应用PRO/E 软件创建二维草图,依次单击工具栏中“文件”-“新建”-“草图”,开始绘制草图。
应用工具栏中创建矩形工具、样条曲线工具、创建圆工具及修剪工具创建如上图所示的剑和鸟翼的图形,再应用创建文本工具插入“who dears wins”文字,并使其沿曲线放置,完成上图。
2、创建零件,依次单击工具栏中“文件”-“新建”-“零件”,开始创建,应用拉伸工具、旋转工具和镜像工具分别创建上图所示的盾牌和羽翼模型。
再对其外观颜色修改,完成上图所示零件。
3、创建新零件,熟悉PRO/E的“扫描”和“混合”应用。
先应用“混合”在平行的三个平面上分别创建大小不同的三个封闭圆,分别定义“截面”“方向”“深度”,创建花瓶瓶体。
再使用“扫描”分别定义“轨迹”、“截面”创建花瓶的把手。
4、实际参观了快速成型机,了解了快速激光成型的成型原理和相关参数主要控制参数有:控制分层间距、激光扫描间距、激光功率等快速激光成型的原理:SLS快速激光成形是采用激光有选择地分层烧结固体粉末,并使烧结成型的固化层层层叠加生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其整个工艺过程包括CAD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处理、铺粉、烧结以及后处理等。
SLS 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所使用的成型材料十分广泛。
从理论上说,任何加热后能形成原子间粘结的粉末材料均可作为其成型材料。
目前,可成功进行SLS 成型加工的材料有石蜡、高分子、金属、陶瓷粉末和它们的复合粉末材料。
由于SLS 成型材料品种多、用料节省、成型件性能分布广泛、适合多种用途以及SLS 无需设计和制造复杂的支撑系统,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SLS 采用的是一种金属材料与另一种低熔点材料(可以是低熔点金属或有机粘接材料)的混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低熔点材料熔化或部分熔化,但熔点较高的金属材料并不熔化,而是被熔化或部分熔化的低熔点材料包覆粘结在一起,形成的三维实体为类似粉末冶金烧结的坯件,实体存在一定比例孔隙,不能达到100%密度,力学性能也较差,常常还需要经过高温重熔或渗金属填补孔隙等后处理才能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设计与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打开pro\E软
件,点击文件会弹出一个对话
框,选择草绘并选择确定,然
后通过工具栏即可开始画图,
画出喜欢的图形即可!
感想:利用pro\E软件我们可
以画出我们想要画的任意图
形,使用便利,工具多样,是
助我们完成设计图的好帮手!
二、实验步骤:打开pro\E软件,
点击文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
择零件并确定,点击工具栏中的
拉伸,点击放置,选择基准平面
即可。
然后绘制图形,再插入,
在选择旋转,定义旋转轴,即可!
感想:旋转与拉伸神奇的完成了
我脑中的设计图!是个很好的工具!
三、实验步骤:点击菜单栏中的插
入,选择混合,通过相应的选项,
画出图形,再用同样方法选择扫描,
利用工具栏即可!
感想:开始时,扫描和混合有一定
难度,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我最
终完成了老师的设计图,觉得很兴
奋!
四、烧结
通过pro\E软件绘制了二维立体图形,完成了自己的设计。
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激光快速成型的设备,并讲解原理。
达到实验目标!
实验总结:pro\E软件是一个使用的画图软件,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员,但是我也在这次学习中丰富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课外知识,获益匪浅!
实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