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合集下载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课后参考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课后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一个工程大气压是9.81×104Pa ,一个工程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汞柱?相当于多少米水柱?相当于密度为850kg ⋅ m −3的液体多少米液柱?解:已知:ρHg = 13600 kg ⋅ m −3 = 1000 kg ⋅ m O H 2ρ−3ρ料 = 850 kg ⋅ m −3 ρ = 9.81×104Pa 求:h Hg 、、h O H 2h 料因;P = ρHg ⋅ g ⋅ h Hg = g ⋅ = ρO H 2ρ⋅O H 2h 料 ⋅ g ⋅ h 料所以:h Hg =mHg 735.081.9136001081.9g P4Hg =××=⋅ρ= 735mmHg O H 2h = O mH 0.1081.910001081.9g P24O H 2=××=⋅ρh 料 =液柱料m 8.1181.98501081.9g P4=××=⋅ρ2、一个物理大气压是760毫米汞柱,问其相当于多少Pa ?相当于多少米水柱? 解:因P = ρHg ⋅ g ⋅ h Hg =⋅ g ⋅ O H 2ρO H 2h所以:O H 2h =O mH 33.101000760.013600h 2OH Hg Hg 2=×=ρ⋅ρP = h Hg ⋅ ρHg ⋅ g = 13600 × 0.760 × 9.81 = 1.013 × 105Pa3、在附图所示的气柜内盛有密度为0.80kg ⋅ m −3的气体,气柜与开口U 形管压差计相连,指示液水银面的读数R 为0.4m ,开口支管水银面上灌有一段高度R ′为0.01m 的清水。

左侧水银面与侧压口中心线垂直距离h=0.76m ,试求测压口中心截面处的绝对压强。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5Pa )解:设大气压强为Pa ,测压口中心截面上绝对压强为P A ,取水的密度= 1000kg ⋅ m O H 2ρ−3,水银密度ρHg = 13600kg ⋅ m −3,以图中的m 及n 面为参考面计算:P m = P A + h ρ气g (1)P n = Pa + R ′g + R ρO H 2ρHg g(2)因 Pm = Pn 联立(1)、(2)式并整理得:P A = Pa + R ′g + R ρO H 2ρHg g − h ρ气g(3) = 1.0133 × 105 + 0.01 × 1000 × 9.81 + 0.4 × 13600 × 9.81 − 0.76 × 0.8 × 9.81 = 154788.5Pa ≈ 1.55 × 105Pa武汉大学由于ρ气 < ρHg 及ρ气 < ,且R ′值很小,故在工程计算中往往略去式(3)中R ′g 及h ρO H 2ρO H 2ρ气g 两项,即将式(3)简化为:P A = Pa + R ρHg g= 1.0133 × 105 + 0.4 × 13600 × 9.81 = 154696.4 ≈ 1.55 × 105Pa4、用U 形管压力计测容器内的压力(如附图)。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 配位化学原理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 配位化学原理

配位化学基础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 4・2NH 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 3亦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 3放出,写出它的配位化学式。

解[Pt(NH 3)2Cl 4]2.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哪些是螯合物?哪些是复盐?哪些是简单盐?(1)CuS0”・5HQ (2)KPtCl4226(3)Co(NH 3)6Cl 3(4)Ni(en)2Cl 2(5)(NH )o S0/FeS0/6HQ (6)Cu (NHCHCOO )o42442222(7)Cu (OOCCH 3)2(8)KClMgCl 2・6H 2O 解配合物:K 2PtCl 6,C O (NH 3)6C13,C U SO 4・5H 2O螯合物:Ni(en)2Cl 2,Cu(NH 2CH 2COO)2复盐:(NH 4)2SO 4・FeSO 4・6H 2OKClMgCl^^O 简单盐:Cu(OOCH 3)2(3) 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钻(III ) (4) 氯化二氯•四水合钻(III ) (5) 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钻(III ) (6) 羟・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 ) (7) 六硝基合钻(III )配阴离子 (8) 氯•硝基•四氨合钻(III )配阳离子(9)三氯•水•二吡啶合铬(III )(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 )3. 命名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1)(NH 4)3[SbCl 6] (3)[Co (en )3]Cl 3(5)[Cr (H 2O )4Br 2]Br.2H 2O (7)Co (NO 2)6]3 (9)[Cr (Py )2(H 2O )Cl 3] 解(1)六氯合锑(III )酸铵(2)四氢合铝(III )酸锂(2)Li[AlH 4] (4)[Co (H 2O )4Cl 2]Cl6)[Cr (H 2O )(en )(C 2O 4)(OH )2248)[Co (NH 3)4(NO 2)C]+ 10)[Ni (NH 3)2(C 2O 4)]4. 指出下列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1)[Pt (NH 3)2(NO 2)Cl] 3)Pt (NH 3)2(OH )2Cl 2] 5)[Co (NH 3)3(OH )3] 7)[Cr (en )2(SCN )2]SCN 9)[Co (NH 3)(en )Cl 3](2)Pt (Py )(NH 3)ClBr] (4)NH 4[Co (NH 3)2(NO 2)4] (6)[Ni (NH 3)2Cl 2] (8)[Co (en )3]Cl 310)[Co (en )2(NO 2)2]Cl 2解(1)[Pt (NH 3)2(NO 2)Cl]平面正方形2种异构体H 3NH 3N3)[Pt(NH 3)2(OH)2Cl 2]八面体5种异构体H 3N 2)OHHOHONH 3210)[Co(en)2(NO 2)2]Cl 2ClNH 3 HOOH八面体7) 8) [Co(NH 3)3(OH)3]八面体 H 3NOH[Ni(NH 3)2Cl 2] 无异构体[Cr(en)2(SCN)2]SCN[Cr(en)2(SCN)2]-八面体 [Co(en)3]Cl 3[Co(en)3]3+ 八面体2种异构体[Co(NH 3)(en)Cl 3]八面体2种异构体5) 4)[Co(NH 3)2(NO 2)4]-NH 32种异构体NO 2NH3四面体 2种异构体NH 3SCNNCS2种异构体en24.90B.M 。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第一章 流体力学习题
1-1试将下列物理量换算成指定的单位 质量:1.5 kgf·s2/m =_______kg; 密度:13.6 g/cm3 =_______kg/m3; 压强:35 kgf/cm2 =_______Pa; 4.7atm =________Pa; 670mmHg =_______Pa; 功率:10马力=_______kW; 比热容:2 Btu/(Ib·℉) =______J/(kg·K); 3 kcal/(kg·℃) =_______ J/(kg·K); 流量:2.5 L/s =_______m3/h; 表面张力:70 dyn/cm =_______N/m; 5 kgf/m =_______N/m。
22pu2pu2pauapbubaabbz???z???habfz???z???ha?g2gb?g2gf?g2g?g2g2pplu2abppluab??z?z??ba??z?z???g?gbad2g?g?gd2g2dppab2dppabu?2g????z?zbau?2g????z?zl??g?gbal??g?gp?p?????gr???g?6abhgh2oh2op?p?????gr???g?6abhgh2oh2op?p????r???6hgh2oh2oab????r???6p?phgh2oh2oab???g?h2oh2o?g?h2oh2od????r???6hgh2oh2od????r???6u?2g??hgh2oh2o?6u?2g???6l??h2ol??h2o005?1?2g?005?0504?203m?s?1?2g?6?002?0504?203m?s6?002?225?203??005?100043p??0976kw1024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22用离心泵从井中抽水(如右图),吸水量为20m3/h,吸水管直径为φ108 mm×4 mm,吸水管路阻力损 失为4904 Pa,求泵入口处的真空度为多少?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16.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1)H2S+H2O2→(2)H2S+Br2→(3)H2S+I2→(4)H2S+O2→(5)H2S+ClO-+H+→3(6)Na2S+Na2SO3+H+→(7)Na2S2O3+I2→(8)Na2(9)SO2(10)H2(11)Na(12)KO(13)(14)K2(15)H2答:(1)H(2)H2H(1(2(3(4(5(6(7(8(9)2Na2O2+2CO2=2Na2CO3+O2(10)2KO2+2H2O=2KOH+O2+H2O2(11)4Fe(OH)2+O2+2H2O=4Fe(OH)3(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17.在标准状况下,50cm3含有O3的氧气,若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增加到52cm3。

如将分解前的混合气体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碘?分解前的混合气体中O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解:5.68mg,8.1%溶液退色,求碘溶液的浓度?18.每升含12.41克Na2S2O3·5H2O的溶液35.00cm3,恰好使50.00cm3的I-3解:I 3-+2S 2O 32-=S 4O 62-+3I -1.75×10-2mol/L19.下述反应在298K 时的△H θm 为284.5kJ ·mol -13O 22O 3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 θm 和△S θm 。

解:307.97kJ/mol,-78.76k -1.J.mol -120.利用电极电势解释在H 2O 2中加入少量Mn 2+,可以促进H 2O 2分解反应的原因。

答:θϕMnOH 2O 2H 2O 2H 2O 2H 2O 2第十四章1. 用答:2(1(2答:(1)N P 原子半径很大,而使P 原子间的p 轨道重叠很小,不能形成多重键。

P-P 单键键能很小,很容易断开。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9章f区元素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9章f区元素

F区元素1.按照正确顺序写出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附列它们的原子顺序。

解:镧系:元素名称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La Ce Pr Nb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57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锕系锕钍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钔锘铑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89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2.镧系元素的特征氧化态为+3,为什么铈、镨、铽、镝常呈现+4氧化态,而钐、铕、铥、镱却能呈现+2氧化态?答:镧系元素的特征氧化态都是+Ш ,这是由于镧系元素的原子第一、第二、第三电离势之和不是很大,成键时释放的能量足以弥补原子在电离时能量的消耗,因此它们的+Ш氧化态都是稳定的。

与+Ш特征氧化态发生差异的诸元素有规律的分布在La(+Ш)、Gd(+Ш)、Lu(+Ш)附近。

这可由原子结构规律变化得到解释。

La(+Ш)、Gd(+Ш)、Lu(+Ш)分别具有4f轨道全空、半满、全满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镧系元素的氧化态取决于其外围的6s电子,4f和5d电子数,当它们失去两个6s电子,进而再失去一个4f电子或一个5d电子时,所需的电离度不太高,因此表现出ШB族的特征氧化态(+3)。

铈、镨、铽、镝除了生成+3氧化态外,还可以再失去一个电子,4f轨道达到或接近全满或半满,成为稳定结构故它们也常出现+4氧化态。

而钐,铕,铥和镱,失去两个电子后,就可以使4f轨道达到或接近半满,或全满的稳定,而常呈现出+2氧化态。

3.解释镧系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

答: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4f1-145d0-16s2鉴于4f同5d的能量比较近,因此在失去3个电子形成特征的+3氧化态时所需要的能量相差不大,即使在水溶液中,由于它们的离子半径接近,使得离子的水合能也相差不大,因此无论是在电离能或电负性以及标准电极电势方面,镧系原素均较接近,说明它们的单质在任何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活性是相近的,在+3氧化态时,离子构型和离子半径也相近,所以Ln3+离子的性质也极为相似。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著) 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化学工程基础 (武汉大学 著)   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duρ 0.0254 × 10 × 0.56 = = 12369 μ 0.0115 × 10 −3

Cpμ 2.5 × 10 3 × 0.0115 × 10 −3 = = 0.706 λ 0.0407 0.0407 λ α = 0.023 Re 0.8 Pr 0.4 = 0.023 × (12369) 0.8 × 0.706 0.3 = 62.4 W ⋅ m−2 ⋅ K−1 de 0.0254
WW
.a
id
火砖
cn
1、平壁炉的炉壁由三种材料组成,其厚度和导热系数列于本题附表。 习题 1 附表
A
m2
= 2πrm2L = 2 × 3.14 × 0.038 × 1 = 0.239m2
保温灰层内半径r3=0.055mm,外半径r4=0.085mm r
m3
=

故 Am2=2Am1 (Am=πdm ⋅ L) Δt Δt Δt 互换前: φ = = = δ δ2 δ δ δ1 2 + + λ Am λ1Am1 1 λ1Am1 λ 2 Am 2 λ ⋅ 2 Am 1 1 1 2 1


网 :W
WW
.a
40°C 20°C
查图得温度校正系数ϕA=0.97 所以 Δtm = ϕA ⋅ Δt′m = 0.97 × 53.1 = 51.5°C

石棉层内半径r2=25mm,外半径r3=55mm r3 > 2 ,需按对数平均求传热面积 r2 r
m2


A
m1

= 2πrm1L = 2π(0.025 + 0.02)/2 × 1 = 0.1413m2
=
0.055 − 0.025 = 0.038m 0.055 ln 0.025

《工程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化学基础》习题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 P H2=; P O2=2. (1) P H2=; P O2=; P N2=(2) P总=81 kPa(3)X H2=;X O2=;X N2=5. (1)P N2=75kPa;P O2=75kPa(2)P N2=;P O2=(3)P总=6. (1)硫蒸气的摩尔质量:@(2)硫蒸气的化学式为:S2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1.是非题:(1) (-); (2)(-); (3)(-);(4) (-); (5)(-); (6)(+ )。

2.选择题: (1) (c); (2)(d);(3) (a); (4)(c);(5)(d)。

3. (1) △U=150kJ; (2) △U=-250kJ;(3) △U=450kJ; (4) △U=975kJ。

4.(1)W=; (2)△U=。

5.(1); (2)0kJ; (3); (4)0kJ。

6. 可获得肌肉活动的能量为7. △rHm= (1) (2) .、11. (1) ; (2)第三章参考习题答案1.是非题(1) (-); (2)(-); (3)(+); (4)(-); (5)(-); (6)(-)。

2.选择题: (1) (c); (2)(b) ;(3)(b); (4)(c)。

3.填空题:(1) △rHmθ→增大; △rSmθ→增大; △rGmθ→基本不变;Kθ→减小;v(正)→增大, v(逆)→增大多一些。

v逆Kθ移动方向k正k逆)v正增加总压力不变不变↑↓不变)逆反应方向升高温度↑↑↑↑↑↑↑正反应方向↑↑不变不影响平衡加催化剂↑-↑4.(1) J/; (2) J/; (3) J/。

5.(1) kJ/mol﹥0 逆向; (2)mol﹥0 逆向。

6. 直接计算:△rGmθ= kJ/mol ﹤0标准熵法计算: △rGmθ= kJ/mol ﹤0 ;正向自发进行。

`7. (1)有转向温度,高温自发; (2) 有转向温度,低温自发; (3) 正向自发。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5章习题答案】xt>5.2气体的吸收1.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和摩尔比y各为多少?解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0.2摩尔分数摩尔比 y?y0.20.25 1?y1?0.22. 20℃的l00g水中溶解lgnh3, nh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浓度c及摩尔比x表示时,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x?1/17=0.01051/17?100/18浓度c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s?998.2kg/m3代替。

溶液中nh3的量为 n?1?10?3/17kmol 溶液的体积v?101?10?3/998.2 m3n1?10?3/17溶液中nh3的浓度c?==0.581kmol/m3 ?3v101?10/998.299.82c?sx??0.010?5.0kmol582/m3 或ms18nh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x?1/170.0106100/18x0.0105??0.0106 1?x1?0.0105或 x?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3的组成,以摩尔比y和摩尔分数y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y被吸收的溶质量y1?y21?2原料气中溶质量 y1 y1解原料气中nh3的摩尔分数y?0.1 摩尔比 y1?y10.10.111 1?y11?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3的摩尔比为y2?(1??)y1?(1?0.9)?0.111?0.0111摩尔分数 y2?y20.0111=?0.01098 1?y21?0.01114.l00g水中溶解lg nh3,查得20℃时溶液上方nh3的平衡分压为798pa。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kpa)]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为100kpa。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分子结构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12Cl 2?Cl(g)Cl (g) +e ? Cl -(g) K +(g) + Cl -(g) =KCl (s)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3. ClF 的解离能为1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12Cl 2(g) +1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2?(1)+2?(2)-(3)得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2?246-2?56-238=142 kJ / mol -1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计算各物质的正负离子半径比以及相应晶体构型如下表: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NaF AgBr RbF HI CuI HBr CsCl解:查表求出各元素的Pauling 电负性数据如下表: 各物质的电负性差和相应的离子性百分数如下表: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解: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的化学键力通过共享电子而达到的稳定饱和结构的结合力。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章 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章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12Cl 2?Cl(g)Cl (g) +e ? Cl -(g) K +(g) + Cl -(g) =KCl (s)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3. ClF 的解离能为1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12Cl 2(g) +1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2?(1)+2?(2)-(3)得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2?246-2?56-238=142 kJ / mol -1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计算各物质的正负离子半径比以及相应晶体构型如下表: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 NaF AgBr RbF HI CuI HBr CsCl解:查表求出各元素的Pauling 电负性数据如下表:各物质的电负性差和相应的离子性百分数如下表: 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解: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的化学键力通过共享电子而达到的稳定饱和结构的结合力。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下册)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1)H2S+H2O2→(2)H2S+Br2→(3)H2S+I2→(4)H2S+O2→+H+→(5)H2S+ClO-3(6)Na2S+Na2SO3+H+→(7)Na2S2O3+I2→(8)Na2S2O3+Cl2→(9)SO2+H2O+Cl2→(10)H2O2+KMnO4+H+→(11)Na2O2+CO2→(12)KO2+H2O→(13)Fe(OH)2+O2+OH-→→(14)K2S2O8+Mn2++H++NO-3(15)H2SeO3+H2O2→答:(1)H2S+H2O2=S+2H2O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1)H2S+I2=2I-+S+2H+(2)2H2S+O2=2S+2H2O(3)3H2S+ClO3-=3S+Cl-+3H2O(4)2S2-+SO32-+6H+=3S+3H2O(5)2Na2S2O3+I2=Na2S4O6+2NaI(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7)SO2+Cl2+2H2O=H2SO4+2HCl(8)5H2O2+2MnO4-+6H+=2Mn2++5O2+8H2O(9)2Na2O2+2CO2=2Na2CO3+O2(10)2KO2+2H2O=2KOH+O2+H2O2(11)4Fe(OH)2+O2+2H2O=4Fe(OH)3(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17.在标准状况下,50cm3含有O3的氧气,若其中所含O3完全分解后,体积增加到52 cm3。

如将分解前的混合气体通入KI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碘分解前的混合气体中O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解: ,%18.每升含克Na2S2O3·5 H2O的溶液 cm3,恰好使 cm3的I-3溶液退色,求碘溶液的浓度解:I3-+2S2O32-=S4O62-+3I-×10-2mol/L19.下述反应在298K时的△Hθm为·mol-13O22O3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θm 和△Sθm。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版) 很全面哦

无机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版) 很全面哦

2.2
2.0
0.0
0.2
0.4
0.6
0.8
1.0
1.2
P (105pa)

可得出一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0.495
12.(1)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证明阿佛加德罗定律;
(2)用表示摩尔分数,证明xi = ν i V总
(3)证明
μ2
3kT
=
M
证明:(1)PV=nRT
当 p 和 T 一定时,气体的 V 和 n 成正比
同?为什么愚人金有金的光泽?为什么 ZnS(闪锌矿)呈白色﹑ HgS(朱砂)呈红色而 PbS(方铅矿) 呈黑色?天然的金刚石为什么有蓝﹑红﹑黄﹑绿色而并非全呈无色?请阅读:拿骚.颜色的物理和化学. 科学出版社,1991,168~ 182(注:“费密能”的定义在 166 页上)。请通过阅读测试一下自己的知识和 能力,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预定目标与学习计划安排。最好阅读后写一篇小文(主题任选)。 12、解:金属键的另一种理论是能带理论。能带理论是分子轨道理论的扩展,要点有: (1)能带中的分子轨道在能量上是连续的。 (2)按能带填充电子的情况不同,可把能带分为满带、空带和导带三类。 (3)能带和能带之间存在能量的间隙,简称带隙,又称禁带宽度。 (4)能带理论能够对金属导电进行解释。 (5)能带理论是一种既能解释导体,又能解释半导体和绝缘体性质的理论。 (6)由此可见,按照能带理论,带隙的大小对固体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 3-13 二层﹑三层为一周期的金属原子二维密置层的三维垛积模型只是最简单的当然也就是最基本的金 属堆积模型。利用以下符号体系可以判断四层﹑五层为一周期的密置层垛积模型是二层垛积和三层垛积 的混合:当指定层上下层的符号(A﹑B﹑C)相同时,该指定层用 h 表示,当指定层上下层的符号不相 同时,该指定层用 c 表示。用此符号体系考察二层垛积,得到…hhhhhh …,可称为 垛积,用以考察 三层垛积时,得到…cccccc…,可称为 c 堆积。请问:四层﹑五层为一周期的垛积属于什么垛积型?为 什么说它们是二层垛积和三层垛积的混合?(注: h 是六方——hexagonal ——的第一个字母;c 是 立方——cubic ——的第一个字母。) 13﹑解:四面垛积是…hchchch…,即 hc 垛积型,说明六方垛积和立方垛积各占 50%;五 层垛积是…hhccchhccchhccc…,即 hhccc 垛积型,说明六方垛积和立方垛积分别占 2/5 和 3/5。 3-14 温度足够高时,某些合金晶体中的不同原子将变的不可区分,Cu3Au 晶体中各原子坐标上铜原子和 金原子可以随机地出现。问:此时,该合金晶胞是什么晶胞? 14﹑解:面心立方晶胞。 3-15 温度升得足够高时,会使某些分子晶体中原有一定取向的分子或者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发生自由旋 转。假设干冰晶体中的二氧化碳分子能够无限制地以碳原子为中心自由旋转,问:原先的素立方晶胞将 转化为什么晶胞? 15﹑解:面心立方晶胞。 3-16 试在金属密堆积的面心立方晶胞的透视图上画出一个二维密堆积层,数一数,在该密堆积层上每个 原子周围有几个原子,在该原子的上下层又分别有几个原子?(参考 3-54) 16﹑解:6;3。参考图解如图 3-53。 3-17 找一找,在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里,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在哪里?已知纤维锌矿(ZnS)的堆 积填隙模型为硫离子作六方最密堆积,锌离子作四面体填隙,请根据以上信息画出其晶胞。 17﹑解:见:周公度.结构和物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74~293 3-18 有一种典型离子晶体结构叫做ReO3 型,立方晶胞,Re6+ 的坐标为 0,0,0;O2- 的坐标为 0,1/2, 0;1/2,0,0;0,0,1/2。请问:这种晶体结构中,铼的配位数为多少?氧离子构成什么多面体?如何 连接? 18﹑解:Re 的配位数为 6;八面体;全部以顶角相连。 3-19 实验测得金属钛为六方最密堆积结构,晶胞参数为 a=295.0,c=468.6pm ,试求钛的原子半径和密 度。 19、解:晶胞体积:V=abcsin120°=295.0×295.0×468.6×0.866×10-24= 3.53×10-16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12Cl 2?Cl(g)Cl (g) +e ? Cl -(g) K +(g) + Cl -(g) =KCl (s)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 3. ClF 的解离能为1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12Cl 2(g) +1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2?(1)+2?(2)-(3)得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2?246-2?56-238=142 kJ / mol -1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计算各物质的正负离子半径比以及相应晶体构型如下表: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 NaF AgBr RbF HI CuI HBrCsCl解:查表求出各元素的Pauling 电负性数据如下表: 各物质的电负性差和相应的离子性百分数如下表: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解: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的化学键力通过共享电子而达到的稳定饱和结构的结合力。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05章 化学平衡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05章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1. 怎样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答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负反应的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2. 如何正确书写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答 :经验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计量系数的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经验平衡常数K 一般有单位,只有当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之和与生成物的计量系数之和相等,K 才是无量纲量。

aA +bB ⇔ gG +hHK =bah g B A H G ][][][][而标准平衡常数中的浓度,压强均为一个相对值,都是相对于一个标准值C Θ ,标准压强P Θ 而言,不论是气相,液相还是固相反应,K Θ 均为无量纲量。

aA (aq )+bB (aq ) ⇔ gG (aq )+hH (aq ) K Θ =bahgCBCAC H G ][][][]C [θθθθaA (q )+bB (q ) ⇔ gG (q )+hH (q ) K Θ =bBaAhHgGPPPP P pp][][][]P [θθθθ3.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K p 或K 的表达式(1)2NOCl(g)⇔ 2NO(g) + Cl 2(g) (2) Zn(s) + CO 2(g)ZnO(s) + CO(g)(3) MgSO4(s) MgO(s) + SO3(g)(4) Zn(s) + 2H+(aq)Zn2+(aq) + H2(g)(5) NH4Cl(s) NH3(g) + HCl(g)答:(1) K P = P NO2·P Cl2/PNOCl2(2)K P = P CO / P CO2(3) K = P SO3(4) K = a Zn2+·a H2 /a H+2(5)K = P NH3·P HCl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CN H+ + CN-NH3 + H2O NH++ OH-4H2O H++ OH-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NH3 + HCN NH++ CN-4答:K = K1ΘK2Θ / KWΘ= 4.9×10-10×1.8×10-5/(1.0×10-14)= 0.8825.平衡常数能否代表转化率?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答: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关系,而转化率是某物质的转化率,它等于转化的量除于原来的量。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 配位化学原理-推荐下载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 配位化学原理-推荐下载

配位化学基础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亦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写出它的配位化学式。

解[Pt(NH3)2Cl4]2.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哪些是螯合物?哪些是复盐?哪些是简单盐?(1)CuSO4·5H2O (2)K2PtCl6(3)Co(NH3)6Cl3(4)Ni(en)2Cl2(5)(NH4)2SO4·FeSO4·6H2O (6)Cu(NH2CH2COO)2(7)Cu(OOCCH3)2(8)KCl·MgCl2·6H2O解配合物:K2PtCl6, Co(NH3)6Cl3, CuSO4·5H2O螯合物:Ni(en)2Cl2, Cu(NH2CH2COO)2复盐:(NH4)2SO4·FeSO4·6H2O KCl·MgCl2·6H2O简单盐:Cu(OOCH3)23.命名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1)(NH4)3[SbCl6] (2)Li[AlH4](3)[Co(en)3]Cl3(4)[Co(H2O)4Cl2]Cl(5)[Cr(H2O)4Br2]Br·2H2O (6)[Cr(H2O)(en)(C2O4)(OH)(7)Co(NO2)6]3-(8)[Co(NH3)4(NO2)C]+(9)[Cr(Py)2(H2O)Cl3] (10)[Ni(NH3)2(C2O4)]解(1)六氯合锑(III)酸铵(2)四氢合铝(III)酸锂(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4)氯化二氯·四水合钴(III)(5)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钴(III)(6)羟·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7)六硝基合钴(III)配阴离子(8)氯·硝基·四氨合钴(III)配阳离子(9)三氯·水·二吡啶合铬(III)(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4.指出下列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1)[Pt(NH3)2(NO2)Cl] (2)Pt(Py)(NH3)ClBr](3)Pt(NH3)2(OH)2Cl2] (4)NH4[Co(NH3)2(NO2)4](5)[Co(NH3)3(OH)3] (6)[Ni(NH3)2Cl2](7)[Cr(en)2(SCN)2]SCN (8)[Co(en)3]Cl3(9)[Co(NH3)(en)Cl3] (10)[Co(en)2(NO2)2]Cl2解(1)[Pt(NH3)2(NO2)Cl] 平面正方形2种异构体H3N NO2H3N NO2Pt Pt H3N Cl H3N Cl (2)[Pt(Py)(NH3)ClBr] 平面正方形3种异构体Cl Py Cl NH3Pt PtBr NH3 Br PyCl NH3PtPy Br(3)[Pt(NH3)2(OH)2Cl2] 八面体5种异构体NH3NH3OH HO 3 NH3OH NH3OH3Cl NH3HO NH3OH Cl(4)[Co(NH3)2(NO2)4]-八面体2种异构体NH3NH3O2O2O22O2N 2NH3NO2(5)[Co(NH3)3(OH)3] 八面体2种异构体H3H3H3NH3NH3 OH(6)[Ni(NH3)2Cl2] 四面体无异构体(7)[Cr(en)2(SCN)2]SCN[Cr(en)2(SCN)2]-八面体2种异构体SCNNCSSCN en(8)[Co(en)3]Cl3[Co(en)3]3+八面体2种异构体(9)[Co(NH3)(en)Cl3] 八面体2种异构体(10)[Co(en)2(NO2)2]Cl2[Co(en)2(NO2)2]2+八面体2种异构体5.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距为4.90B.M。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

D区元素〔1〕1.钛的主要矿物是什么?简述从钛铁矿制取钛白得反响原理。

解:钛的主要矿物有钛铁矿FeTiO2反响原理: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TiOSO4 + 2H2O =TiO2•H2O↓ + H2SO4TiO2•H2O = TiO2 + H2O2.解释TiCl3和[Ti(O2)OH(H2O)4]+ 有色得原因。

解:TiCl3显色是因为产生了电核跃迁,[Ti(O2)OH(H2O)4]+有色是因为O22-离子变形性较强,d—d跃迁所引起。

3.完成并配平以下反响方程式。

(1)Ti + HF →(2)TiO2 + H2SO4→(3)TiCl4 + H2O →(4)FeTiO3 + H2SO4→(5)TiO2 + BaCO3→(6)TiO2 + C + Cl2→解:(1) Ti + 5HF = H2TiF6 + 2H2↑(2)TiO2 + H2SO4 = TiOSO4 + H2O(3)TiCl4 + 2H2O = TiO2 + 4HCl(4)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5)TiO2+ BaCO3 = BaTiO3 + CO2↑(6)TiO2 + 2C + 2Cl2 = TiCl4+ 2CO↑4.完成以下反响(1)TiI4在真空中强热;(2)FeTiO3和碳得混合物在氯气中加热;(3)向含有TiCl-2得水溶液参加过量得氨;6(4) 向VCl 3的水溶液参加过量的氨;(5) 将VCl 2的固体加到HgCl 2水溶液中。

解:(1) TiI 4 = Ti + 2I 2(2) 2FeTiO 3 + 6C + 5Cl 2 = 2FeCl 3 + 2TiCl 4 + 6CO(3) TiCl 62- + NH 3 = [Ti(NH 3)6]4+ + 6Cl -(4) VCl 3 + Na 2SO 3 =(5) VCl 2 + HgCl 2=5. 根据以下实验写出有关的反响方程式:将一瓶TiCl 4翻开瓶塞时立即冒白烟。

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版答案武汉大学第三章

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版答案武汉大学第三章

化学工程基础第三版答案武汉大学第三章1、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宜采用(多选)()*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2、浓缩速度快,又能保护不耐热成分的是()[单选题] *A水蒸汽蒸馏法B常压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正确答案)D连续回流法3、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B青蒿素C莪术醇D桂皮醛(正确答案)4、碱水提取芦丁时,若PH过高会使()[单选题] *A产品质量降低B产品收率降低(正确答案)C苷键水解断裂D内酯环开环5、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6、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7、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8、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9、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多为液态或呈挥发性B多为无色C因分子内多具有酚羟基,多呈酸性(正确答案)D易溶于水10、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11、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12、属于挥发油特殊提取方法的是()[单选题] *A酸提碱沉B水蒸气蒸馏(正确答案)C煎煮法D浸渍法13、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14、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哌啶类C吡啶类D吡咯类15、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16、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7、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单选题] *A左旋体B右旋体C同分异构体D外消旋体(正确答案)18、提取遇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单选题] *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正确答案)D蒸馏法19、下列不能作为极性吸附剂的是()[单选题] *A活性炭(正确答案)B氧化铝C硅胶D氧化镁20、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21、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22、醇提醚沉法主要适用于以下的哪一类成分()[单选题] *A多糖B叶绿素C皂苷(正确答案)D黏液质23、水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有机酸B蛋白质(正确答案)C多糖D生物碱24、即有一定亲水性,又能与水分层的是()[单选题] *A正丁醇B乙酸乙酯C二者均是(正确答案)D二者均非25、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6、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27、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单选题] * A龙脑B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薄荷醇D西瑞香素28、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单选题] *A5个B6个C3个(正确答案)D4个29、单萜和倍半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30、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在气体状态方程中
求用以 kJ/(kmol.K)表示时,R 等于多少?
1-3燃烧重油得到的燃烧气,经分析测知其中含8.5%CO2,7.5%O2,76%N2,8%H2O(体积百分数)。 试求温度为500℃,压强为1atm 时,该混合气体的密度。
1-4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00mmHg,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各为多少。(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40mmHg)
1-29用离心泵由真空度为48 kPa 的容器中输送液体,所选用泵的需要气蚀余量为49 kPa。该液体在输送温度 下的饱和蒸汽压为26.66 kPa,密度为900 kg/m3,吸入管道因阻力损失的压头为0.20[米液柱],试决定泵的安 装位置。若泵入口端容器改为敞口,该泵又应如何安装?
-3-
1-1解:质量:14.71 kg; 密度:1.36×104kg/m3; 压强:3.43×106Pa; 4.76×105Pa; 8.93×104Pa; 功率:7.46kW; 比热容:8.37×103J/(kg·K); 1.256×104J/(kg·K); 流量: 9m3/h; 表面张力:0.07 N/m; 49.05N/m。
1-1420 ℃的水以2.5m/s 的流速流经φ38mm×2.5mm 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与另 一φ53mm×3mm 的水平 管相连,如右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 A,B 处各插入一垂直玻璃管以 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 A,B 两 截面间的能量损失为1.5J/kg,
求两玻璃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面差(以 mm 计)。
1-4解:绝对压强=740-100=640 mmHg 由附录2查得1mmHg=133.32Pa 故640 mmHg=8.53×104 Pa 表压强=-真空度 故表压强=-100mmHg=-1.33×104 Pa
答:设备内的绝对压强是8.53×104 Pa。设备内的表压强是-1.33×104 Pa。 -4-
第一章 流体力学习题
1-1试将下列物理量换算成指定的单位 质量:1.5 kgf·s2/m =_______kg; 密度:13.6 g/cm3 =_______kg/m3; 压强:35 kgf/cm2 =_______Pa; 4.7atm =________Pa; 670mmHg =_______Pa; 功率:10马力=_______kW; 比热容:2 Btu/(Ib·℉) =______J/(kg·K); 3 kcal/(kg·℃) =_______ J/(kg·K); 流量:2.5 L/s =_______m3/h; 表面张力:70 dyn/cm =_______N/m; 5 kgf/m =_______N/m。
形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已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h1=2.3m,h2=1.2m,h3=2.5m,h4=1.4m, 锅中水面与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 h5=3m,大气压强 Pa=745 mmHg。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汽的压强 p0。
1-8根据右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 p0 压差计中以油和水为指示液,其密度分 别为920 kg/m3及998 kg/m3,U 形管中油水交界面高差 R =300 mm。两扩大室的内径 D 为60 mm,U 形管 内径 d 为6 mm,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
1-5解:孔中心处静压强: =8.287×104 Pa
圆孔受力:F=P×A 孔= 每个螺钉受力极限:F 钉=
=960×9.81×(9.6-0.8) = 3.76×104 N
=6050 N
所需螺钉数:
答: 最少需要7个螺钉。 讨论:容器内孔盖中心处的压强考虑了大气压强,可又忽略了孔盖外的大气压,错误地得出14颗螺钉的结论。 这样其实是将空盖外的环境置于真空中。 1-6解:(1)1,2,3,3处虽然是在同一水平面上,也是静止的,但竖管内液体注入情况 不同,1,2,3,3处不 是连续、均一的流体,故压强不相等。 (2)4,5,6,3处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均一、静止的的流体,故压强相等。
1-5在右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3的油,油面距罐底9.6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 罐侧壁的 下部有一直径为760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mm,孔盖用 M14钢 制的螺钉材料的作应力取为 3.93×107N/m2。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1-6右图所示的测压管分别与3个设备 A,B,C 相连通。连通管的下部是水银,上部是水,3个设备内水 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问:
第一章 流体力学习题解答
1-2解: 答:R 等于8.31 kJ/(kmol.K)
1-3解:对于一般气体来说,可以认为体积百分数=摩尔分数, 所以 可由式(1-5)求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 质量为:
答:该混合气体的密度0.455kg/m3。 讨论:误用(1-4)式计算,其中ρI 用非500℃,1atm 状态下的数据代进去计算。
1-28在用水测定离心泵性能的实验中,当流量为26m3/h 时,泵出口压强表读数为0.152Mpa,泵入口处真空表 读数为24.66kPa,轴功率为0.24kW,转速为2900 r/min,真空表与压强表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 m ,泵 的进出口管径相等,两测压口间管路的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试计算该泵的效率,并列出该效率下泵的性能。
9.81×104Pa(表压)。 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2-
1-17内截面为1000 mm×1200 mm 的矩形烟囱的高度为30 m,平均分子量为30 kg/kmol,平均温度为400℃的 烟气自下而上流动,烟囱下端维持49 Pa 的真空度。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密度可视为定值,大气温度为20℃, 地面处的大气压强为0.101MPa。烟囱内壁的摩擦系数可取为0.05。
试求烟道气的流量为若干 kg/h。
1-20一转子流量计,转子材料为铝,出厂时用20℃,0.1MPa 压强下的空气标定,得转子高度为100mm 时, 流量为10m3/h。今将该流量计用于测量 T=50℃,P=0.15MPa 下的氯气,问在同一高度下流量为多少?若将该 转子材料换为黄铜,问在同一高度下氯气和空气的流量各为多少?
1-21从设备送出的废气中含有少量可溶物质,在放空之前令其通过一个洗涤塔,以回收这些物质进行综合 利用,并避免环境污染。气体流量为3600 m3/h(操作条件下),其物理性质与50℃的空气基本相同,如右图 所示,气体进入鼓风机前的管路上安装有指示液为水的 U 形管压差计,其读数为30 mm。输气管与放空管 内径均为250 mm,管长、管件与阀门的当量长度之和为50 m(不包括进、出塔及管出口阻力)放空口与鼓 风机进口的垂直距离为20 m,已估计气体通过塔内填料层的压降为1961 Pa。管壁的绝对粗糙度ε可取为 0.15mm,大气压强为0.101 Mpa,求鼓风机的有效功率。
1-15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储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管路 的直径均为φ76mm×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185mmHg,水流经吸入管(包括管入 口)与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别按与计算,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 u 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 速 m/s,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流体力学习题..................................................................................................................2 第二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14 第三章 传热过程......................................................................................................................... 19 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26 第五章 吸收.................................................................................................................................38 第六章 精馏.................................................................................................................................47 第六章 精馏习题和答案..............................................................................................................49 第八章 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原理.................................................................................................. 56 第九章 均相反应器..................................................................................................................... 58
1-9平均压强为0.101 Mpa 的某气体在φ76 mm×3 mm 的管道内流动。当气体的平均压强变为0.505 Mpa 时,若 要求气体以同样的温度、流速、质量流量在管道内流动,问此时管道的内径应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