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和问题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及明朝中后期我国出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难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知道我国哪些农作物是从国外引进的?生答。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中有关甘薯引入的详细内容,使学生了解甘薯引入的具体过程,然后点题:甘薯引进和推广种植,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师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明清经济的发展(板书)教师指明本课经济发展一目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个方面内容:1、首先学习农业的发展。
(板书农业的发展)指明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思考: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高产作物?哪些是经济作物?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材料:讲述这些农作物引入、推广的过程,说明这些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进推广的意义。
(出示史料)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
让学生分析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20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②2.手工业:①②③3.商业:明清时期,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⑴时期:以后⑵地区及部门:、等地的业中⑶特征:“,”。
⑷关系: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是的系,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⑴原因:①②③⑵过程:①②③⑶广州十三行的职能:⑷影响:①②1.明朝为什么要大量引进高产粮食作物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3【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学习本节课,对于现代化建设你有何建议?【夯实基础】 1.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 ( ) ①玉米 ② 甘薯 ③占城稻 ④马铃薯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在明朝,瓷器制造业居首位的是 ( ) A .杭州 B .景德镇 C .苏州 D .遵化 3.明朝时传入我国,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是(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荞麦 ④甘薯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稀疏地出现在 ( ) A .江南一些地方 B .淮北一些地方 C .东北一些地方 D .西北一些地方 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
后来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 A .漳州 B .广州 C .云台山 D .宁波 8.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创新应用】 9.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学习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较难理解,为本课的难点。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明清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表现(2)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出现、表现、性质、发展(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特征、过程、影响。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推广的农作物有:、、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1)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2)丝织业:是明代的丝织业心;后来居上。
(3)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空前活跃。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1)前提:商品经济的活跃。
(2)出现: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的中出现。
(3)表现:①出现了许多以为目的的机户。
②出现了“”的生产方式。
③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是的关系。
(4)性质:是一种的生产关系。
(5)发展: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政策。
(2)清朝前期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特征:对外贸易。
3、过程:政策→四口通商→一口通商,由“”统一管理。
4、影响:(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一、资本主义的萌芽图一:明代《南都繁会图》(局部)图二: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请回答:(1)图一是明代《南都繁会图》的局部,上边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0《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教师寄语】振兴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力量,人人有责!【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学习本课,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作物——、——、——、——、——等。
2、手工业:(1)棉纺织业:从——向——推进。
(2)丝织业:——、——。
(3)制瓷业:以——为中心。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时间:——2、地区:——、——等江南地区3、领域:——部门4、特征: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
5、实质:机户是——————,机工是——————;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性质的生产关系。
6、发展:清代具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1)————————————————————;(2)————————————————————;(3)————————————————————。
2、过程: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统一某某后,实行——通商;后来只开放——一口通商,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积极方面:——————————————————;(2)消极方面:—————————————————————,————————————————————————————。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你能说一下明清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吗?2、说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区、领域、条件、标志、及其实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根源、表现和实3、引导学生归纳闭关锁国的原因、含义、表现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性探究、教师引导、分小组讨论、历史小辩论等等,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析明清经济的发展,认识到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2、学会客观分析闭关政策带来的双重影响,理解和认识我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的原因和表现。
3、比较“闭关锁国”和“对外开放”的不同,认识今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突破重点:1、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难点:1、理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概念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知识抢答、辩论赛学生小组合作等形式来突破本单元的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重本抑末”“闭关锁国”等词,比较陌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导入】视频:英国使者在马戛尔尼的带领之下,以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历时10个多月的时间才来到中国。
这是西欧各国政府第一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对于遥远的英国,清朝统治者知之甚少。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出示材料:168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18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在当时,不仅仅是中国人对英国不了解,远在东方的中国在英国人面前也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透过前人的赞美,中国对英国人来说极具诱惑力。
出示材料:“中国土地的肥沃、美丽,富有和中国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卓越异常,太高太大了。
”——明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过渡】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又是怎样的呢?随着马戛尔尼的来访,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碰撞?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名师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
3、从内容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4、引导学生比较明代郑和下西洋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谈感受。
1、了解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2、学生比较明代郑和下西洋与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谈感受。
反馈
见学案
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解决监测与运用问题,结对互考,群体落实知识。
学生回答不够完善的地方教师要进行重点强调
板书设计
农业
明清经济的繁荣手工业
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原因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内容
影响
教学反思
3、引导学生回顾唐宋时期手工业的情况,了解明清时期手工业的成就。
4、补充关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她的性质。
1、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表现。
2、知道并理解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经济的发展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方面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但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前三个方面突出其较于前代的进步,以突出发展的含义。资本主义萌芽要注意区别明清两朝的差异和变化,使知识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要引导学生联系的看待问题,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当时国内的、国际的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一政策又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联系的看问题,才能正确的解释历史。
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教师讲授
1、讲述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学案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 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 正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阿Q 准备把庙里最值钱的物品——宣德炉偷出去卖掉。
在今天,据说一个宣德炉当值百万之价。
右图中的宣德瓶曾经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创中国瓷器之天价。
【思考讨论】 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中国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出口的?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1.在明代,北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
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的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了紧实细密的棉布,这是为什么?想想看,谁说得对?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品种 手工业:棉纺织业——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和南京; 制瓷业——景德镇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 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 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开放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 船只的载重量 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海外贸易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使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 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 形成 影响男孩说:“北方气候寒冷,在地窖房里纺织比较暖和,所以能织出好布。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新人教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学习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依据自学提纲,精读教材,思考并动手初步解决问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二)“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义:严格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况:清初的40年实行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统一后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个港口;后来只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处通商,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统一管理贸易。
4.影响:(1)积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交流:1.明清时期出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请列举其表现。
(1)传统的农耕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人们观念的变化是什么?(3)当时的统治者是如何把握这一趋向的?结果怎样?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2.阅读材料: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并雇佣了一些机工的故事,大意是:苏州盛泽镇上有一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他们有一张织机,养了几筐蚕,缫丝织绸,他们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竞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几张织机;不到十年,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新人教版
②材料1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答:
③清朝前期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比明朝中后期有哪些发展?
答:
④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历时近二百年,这种生产关系一直处于萌芽状态。阻碍其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投影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四、明朝制瓷业以青花瓷为主。
五、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
①手工业发展状况是以哪几个手工业部门为例介绍的?这些部门有哪些突出成就?
②商品经济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手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
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②“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③它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这些地区、这个行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教师引导
教师点评
教师归纳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经济发展的大概情况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
2.学会研读历史史料,从材料入手的方法。
3.学会正确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提高借鉴能力,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学习重难点重点:1.明清经济的发展;2.“闭关锁国”政策;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新课导入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
(1)农业: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国外引进、和等。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推向北方,出现了一批基地。
②丝织业: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后来居上。
③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空前活跃,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以后(2)地区:、等江南地区(3)行业:。
(4)特点: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
”(5)实质:机户是早期的,机工是早期的。
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实质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含义:严格限制。
3.概况: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统一后开放个港口;后来只开放一处通商,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4.影响:(1)积极方面:对西方的殖民活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2)消极方面: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和,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当堂训练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
”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2.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B.倭寇入侵C.八股取士D.文字狱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4.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措施,是无法地御殖民侵。反而妨碍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倒退,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进程。
【交流反思】
讲课中要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有坚决反抗外来侵罗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我们应该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明朝中后期
2、地点: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3、性质: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三、“闭关锁国”
1、原因:御敌于国门之外
2、表现:禁还政策
3、影响: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课后反思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题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课型
新授课
总节时
26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明清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地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目标: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国力日衰说明封建制度衰落。
3、从历史的角度看,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实践应用】
分析课文:
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的历史现象。“闭关锁国”政策,是当时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检测反馈】
分析
中国的瓷、丝最受外国的欢迎,说明当时中国的科技较发达。
重
点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闭关锁国”
难
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学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 明清的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业、手工业较前有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知道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影响。
2、探索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历史资料,掌握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史料分析。
3、以史为鉴,体会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概念。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 、 、、 。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后来居上,到清代已拥有3万多台织机。
制瓷业中心是 ,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清的商人以晋商和徽商最为著名。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时间: 2.地点: 3.行业: 4.具体表现:“ , ”, 是早期的资本家, 是早期的雇佣工人,5.性质:他们之间的这种 与 的关系,是一种 的生产关系。
6.发展:到清代,这种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三)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 清朝统治者坚持 的传统观念,推行 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②由于 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无需通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 。
2.过程:①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 政策。
②统一台湾后,开放 个港口。
③后来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①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 作用。
②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 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 和,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观看图片,上边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想一想,这种景象反映了什么?东西两洋和西北两口分别指的是什么?2.故事欣赏:小说《醒世恒言》里,写了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两口子,他们有一张织机,养几筐蚕,缫丝织绸,生活过得还可以。
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0课_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知识梳理】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新物种──、、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①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②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后来居上;③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①以后,、等地的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
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②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二、“”的政策——严格对外贸易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政策;②清朝前期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进行经济交流;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受到,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
2、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③后来,清政府下令只开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
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也不能,使中国逐渐。
【学习自测】1、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①水稻②粟③玉米④甘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A.苏州、南京 B.北京、南京 C.广州、泉州 D.苏州、湖州3、我国历史上传统的重要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闭关锁国 D.对外开放4、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A.专制统治加强B.对外“闭关锁国”C.频遭列强入侵D.政治腐败5、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6、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商品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
[推荐学习]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自主学习】一、明朝经济的发展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在____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_____、_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____________政策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____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_____和出海船只的____________做出严格的限制。
③清政府下令只开___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导学案 新人教版
4、补充关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她的性质。
1、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表现。
2、知道并理解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经济的发展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方面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但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前三个方面突出其较于前代的进步,以突出发展的含义。资本主义萌芽要注意区别明清两朝的差异和变化,使知识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解决监测与运用问题,结对互考,群体落实知识。
学生回答不够完善的地方教师要进行重点强调
板书设计
农业
明清经济的繁荣手工业
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原因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内容
影响
教学反思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要引导学生联系的看待问题,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当时国内的、国际的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一政策又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联系的看问题,才能正确的解释历史。
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教师讲授
1、讲述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类型课
问题引领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日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预习
展示
一、明清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4、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自从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内地有哪些作物是从外面引进的?过渡置疑:明清时期又有哪些作物引进?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怎样?
学优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其作用;手工业进步的表现;商业繁荣的表现、特征;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⑵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⑶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
教学策略和方法
复习提问法:既巩固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又可导入新课,还可以满足初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良好愿望,加强师生互动
重点讲解法: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较陌生,教师需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
材料辅助法:将书中的相关史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预先处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学优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精编教案2 新人教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重点和难点1.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2.“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3.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自从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内地有哪些作物是从外面引进的?——葡萄、核桃、苜蓿、占城稻等二、过渡置疑明清时期又有哪些作物引进?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怎样?三、探究新课明清经济的发展学生阅读课文、插图、文献资料和“动脑筋”题目,作读书标注,并思考回答:1.明朝从国外引进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2.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情况怎样?——棉纺织业由南向北推广;丝织业中心明有苏州、清有南京;制瓷中心景德镇——青花瓷。
3.商品经济活跃情况怎样?——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几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徽商、晋商最为著名。
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出现的早期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分别被称作什么?——开设机房的叫机户,在机房里计日领取工资的是机工。
5.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雇佣与被雇佣,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四、过渡讲解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劳动者较为自由,主要*技术换取工资来维持生活,比奴隶制、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先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含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 正传》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阿Q 准备把庙里最值钱的物品——宣德炉偷出去卖掉。
在今天,据说一个宣德炉当值百万之价。
右图中的宣德瓶曾经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上创中国瓷器之天价。
【思考讨论】 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中国瓷器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出口的?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1.在明代,北方地区用棉花纺纱织布,经常断纱,织不出高质量的棉布。
明朝末年,北方出现半地窖式的房屋,屋檐高出地面二尺多,开窗透入阳光,在里面纺纱织布,织出了紧实细密的棉布,这是为什么?想想看,谁说得对?男孩说:“北方气候寒冷,在地窖房里纺织比较暖和,所以能织出好布。
”女孩说:“北方气候干燥,纺织时容易断纱。
地窖房里比较潮湿,在那里纺织不会断纱,因此才能织出好棉布。
”(课本第116页)农业: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新品种 手工业:棉纺织业——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和南京; 制瓷业——景德镇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 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明清经济的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 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开放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 船只的载重量 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海外贸易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使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 形成 影响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
(课本第119页)(二)思维拓展1.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和甘薯的原因是什么?2.明代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生了什么重大作用?3.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4. 明清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有哪些?五、课堂检测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开发。
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织造麻布,当时有一地方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特产。
材料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三明朝初年,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四清朝初年,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年间,只准开放一处地方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有改动)请回答:(1)材料一的越布是当时哪一地方的著名特产?(2)材料二的纸币出现在我国哪一时期?(3)材料三的“他”是谁?(4)材料四的“地方”是指哪里?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项目航海家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航海次数7次4次各次航海的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每次航行人数约2.7万~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材料二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
……(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
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
”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
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照抄材料)(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嘎尔尼使团对清朝当时航海状况的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二所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3)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4)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六、学后反思我小结:参考答案: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1.答案男孩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女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
半地窖式的房里既有利于保持一定的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
2.答案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外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有关“想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
(2)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
(3)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思维拓展1.答案明朝从国外引进玉米和甘薯的原因:由于明太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明初恢复发展农业的措施,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大片荒地得到了开垦,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朝的人口也急剧增加,超过了元朝统治时的最高纪录。
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粮食的供应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问题就更加突出。
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政府从美洲引进了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
这两种作物成熟周期短、产量高,所以不仅明朝,清朝也大力推广种植,以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2.答案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的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促进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3.答案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往往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再加上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的萌芽最终停留在幼年时期,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4.答案从明中期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的繁荣,封建经济处于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发展的高峰。
清康熙、乾隆时期尤盛,史称“康乾盛世”。
明后期以来,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显露新旧冲突征兆的变化,显示了封建帝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在清朝前期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情况下,闭目塞听的清朝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没有积极对中国近代化趋向发展推波助澜,而是采取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使封建统治陷入危机。
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发生逆转,到1840年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已全面落后于西方,英国等西方国家以鸦片作为敲门砖,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逐步陷入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境地。
五、课堂检测1.分析从材料中的“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主与匠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从而判断出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答案为D。
2.分析本题考查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所以①的说法不正确,应排除,所以选B。
3.分析此题跨度大,但不是很难,主要考查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 (1)吴国 (2)北宋 (3)郑和 (4)广州4.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明清两朝对外关系的情况。
解答的关键是对两朝的对外关系作一比较,明确出现不同航海状况的原因。
【答案】 (1)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2)中国的航海技术停滞不前。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
5.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唐代和清代对外政策的比较,解答的基础是明确唐朝对外开放,繁荣发展,清朝闭关锁国,日趋落后。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1)玄奘。
(2)开放或开明。
(3)清朝。
“闭关锁国的政策”或“闭关政策”。
(4)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
(其他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