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合集下载

关于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

关于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

关于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东亚: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二、东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三、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四、中亚: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五、西亚和北非: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六、撒哈拉以南非洲: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2、热带雨林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1、判断依据: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__)2、位置: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秘鲁城市伊基托斯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高考地理知识点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扇平原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高考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二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太阳辐射能量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高考知识点口诀]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知识点
1.中国地理概况:北洋南湿长江
北京、洋山、南京、湿地、长江
2.陆地及其分布:亚洲非洲美洲区
亚洲、非洲、美洲是最大的陆地区
3.中国地形:西高东低西纵东横
西部高原,东部低,西北-东南纵向,西南-东北横向
4.中国地缘:亚欧非台
亚欧非台,台湾在中国一边
5.中国气候:蒙华西东
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西南高原,东南沿海
6.世界人口:世亚印中
世界人口,亚洲印度中国最多
7.世界贸易:东美欧
世界贸易,东亚美洲欧洲最强势
8.中国人口:密西东多
中国人口,密度最高西部东部多
9.世界农业:欧印美中
世界农业,欧洲最发达,印度美洲中国最多
10.世界城市:东太巴
世界城市,东京太原巴黎
11.中国城市:京沪穗港
中国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12.中国河流:长黄淮湖
中国河流,长江黄河淮河湖泊
13.中国山脉:长秦重喜
中国山脉,长白山秦岭重庆喜马拉雅
14.世界山脉:喜安阿阿
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安地岳
15.世界河流:尼长亚亚
世界河流
16.世界地震:太洋日欧印
世界地震,太平洋环日本,欧洲印度不安定
17.世界火山:阿智马太印
世界火山,阿尔卑斯、智利、马鲁帝、太平洋、印度尼西亚18.中国地震:四川安东
中国地震,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
19.中国火山:长白云南
中国火山,长白山和云南滇池
20.中国湖泊:洱巴鄱洪居
中国湖泊,洱海巴音朝鲁、鄱阳湖、洪泽湖、居庸关
以上是高中地理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口诀,希望对你准备高中地理高考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与实际地面的距离关系,地图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可以获取方向、比例、地形、气候等信息,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和解读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5. 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

4. 文化与旅游:文化景观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5. 区域发展与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地理实验的设计。

2. 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地理竞赛与研究:参与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1.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地理高考每日一知识点

地理高考每日一知识点

地理高考每日一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阔的知识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高考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难度较大,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地理高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过程,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水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生物体和地壳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石化作用等;氮循环是指氮在大气、土壤和生物体之间循环的过程,包括氮的固氮、氮的硝化和氮的反硝化等。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外壳,主要由岩性和带状构造组成;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的一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条件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3. 气候要素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等。

气候类型是根据气候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而划分的,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季节性气候等。

不同气候类型对植被分布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4.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是研究地域经济活动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学科,包括产业地理、交通运输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经济差异的现象。

经济地理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对于评估地区经济潜力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都市化与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城市化是指城市化人口比例的增加。

都市化和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对于城市规划和人口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化和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地理高考每日一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中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其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下: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和时间差异-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阅读和分析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系统、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3. 地貌与地质- 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地貌类型- 地质构造、岩石循环和地质年代4. 水文与海洋- 水循环、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海洋的构造、海洋环流和海洋资源5. 生物与土壤- 生物群落的分布、生物多样性- 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和土壤利用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城市化过程、城市体系和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和农业问题- 工业地域类型、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3.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和交通问题- 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和通信发展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三、区域地理1. 世界地理- 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和区域发展2.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的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3. 区域分析- 区域的界定、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策略、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强调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培养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关注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也是提高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学生可以为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三、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的注意点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

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遥感图像等。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和吸收作用。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球轨道变化、火山活动,以及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 地貌:- 内力作用下的地貌,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如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的识别与分布,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 人口迁移的类型与原因,包括经济移民、难民等。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区位因素,如原材料、市场、劳动力、技术等。

- 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如土地利用监测、资源勘探等。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如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大全一、自然地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高考中常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态:地球是一个略为扁球状的椭球体,分别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公转决定了地球季节和年份的变化。

3. 大气环境: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磁层等,其中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带。

4. 水文地理: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5. 冰川地理:冰川是地球表面积雪和冰块的堆积体,主要分为冰帽和冰川两种类型。

冰川运动会导致地貌的改变,也是重要的水资源来源。

二、人文地理地理既研究自然环境,也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影响。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地理:人口数量与分布状况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地理的主要趋势。

2.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各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4. 农业地理: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农业地理研究土地质量、气候等因素对不同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5. 文化地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文化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语言和风俗等方面。

三、地理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方法。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地理技术与应用的知识点:1.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地球表面的不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等领域。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一、全球气候特征地理的气候学研究着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变化规律。

了解全球气候特征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和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1. 地球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区、温带区和热带区三个大的带状气候区。

寒冷区主要位于北极和南极,温带区分布在寒冷区和热带区之间,热带区则位于赤道两侧。

每个气候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主导气候系统。

2. 主导气候系统全球的气候受到主导气候系统的影响。

主导气候系统指的是在气候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气候系统。

例如,亚洲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系统的主导,北美受到温带西风带主导。

了解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

3. 气候因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海洋暖池、地球自转和风等。

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

海陆分布和地形地貌也影响气候分布,例如山脉会形成雨影和地形气候差异。

海洋暖池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理环境与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于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高考地理题目的解答至关重要。

1. 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石油工业,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发展农业经济。

了解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地经济的特点和差异。

2. 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港口城市通常位于河口或海湾,便于海上交通和贸易发展。

山区城市则以旅游和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柱。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例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人口迁移则受到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地理高考详细知识点整理

地理高考详细知识点整理

地理高考详细知识点整理地理高考是许多考生所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其考察内容涉及广泛、知识点多且杂乱。

因此,准确掌握地理高考的知识点非常关键。

本文将全面整理地理高考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考试的要点。

1.自然地理知识点1.1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经纬度、大地坐标系统、时间、太阳高度角、日地同轴和太阳直射点。

1.2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介绍地壳的组成、构造。

板块运动是地壳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动力类型,是造山、地震、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1.3地貌与环境介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大自然环境因素对物质和生命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温室气体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变化问题。

2.人文地理知识点2.1人口与城市化介绍人口分布、人口变化、人口迁移、人口控制、城市化等人口学基本知识。

此外,对城市化的过程、模式、特点、分类、规律、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生态环境等问题也做了详细介绍。

2.2地域分异与区域发展介绍地域分异的特点、原因和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

包括贫富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区域落后的原因、区域政策的设计和实施等。

2.3资源与环境介绍资源类型、分布、利用、开发和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其中,关注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重要内容。

2.4文化与社会介绍文化、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文化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包括宗教、语言、教育、婚姻、家庭、劳动、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3.地理方法部分知识点3.1地图制图和交通运输介绍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类型和用途;交通运输对人口、贸易、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2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涉及遥感基本原理,如何获取和利用遥感数据,电子地图和空间分析软件的应用。

4.地理陈述题技巧考试过程中要注意阅读理解题,特别是图表题,要注意速度和准确性,防止盲目猜测或冷静考虑。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和理解所研究的现象,并根据知识点和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在高三的学习中,对于高考来说,了解和掌握地理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椭球体,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了解地球表层的构造,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以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

3.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掌握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4. 自然气候区划和气候要素:掌握地球的气候分区和气候要素的概念,如温度、降水和风等。

5.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和成因,并学习如何进行防灾减灾的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增长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等相关概念。

2. 农业与农村发展:掌握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模式,了解农村发展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3. 工业与城市发展:了解工业化的过程和现代工业的特点,以及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4. 交通与运输: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分类,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格局的影响。

5. 文化和旅游:了解各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精通中国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包括自然地理分区、经济区划和人口分布等。

2. 世界地理:了解各大洲、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势、气候、自然资源和人口等。

四、地理方法和工具1. 地图阅读和制作:掌握地图的读法和解读方法,包括各种地图类型和符号的理解。

2. 地理信息系统(GIS):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运用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五、综合知识点1. 可持续发展: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2.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了解全球化对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以上是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要求,为自己的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地理位置特征(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两期”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地理必背知识点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比较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很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⑵盐度比较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地理高考考点知识总汇

地理高考考点知识总汇

地理高考考点知识总汇1.经济(1.输入地:改善能源资源短缺危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输出地: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发展)2.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治理三废,提高煤的利用技术3.硅谷:1.环境优美2.气候温暖湿润3.接近人才机构4.交通便捷5.军事订货4.地上河:水流缓,大量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道高出两岸平地5.热带雨林:1.纬度低2.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3.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4.暖流增温加湿6.多沼泽: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7.冲积平原(农业)8.多火山,多地震,地热能(消亡)裂谷(生长)9.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工业多沿岸)10.冷暖流交汇处(渔业)11.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12.粮食(需求:人口数量供给:进口,生产:品种,耕地面积,机械,化肥)13.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14.地形组成(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15.地势特点地势及地势起伏(高低+方位)16.主要地形区分布17.山地常形成放射形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陡崖处时有瀑布,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18.在降水集中的河谷(山谷)地区,地段容易堵塞,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形成滑坡危害,地处河谷或山谷的城市易出现大气污染19.判断河流流向(A上游--下游:用箭头表示,地势高向地势低)确定方向:指北针,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表示南北,纬线表示东西)20.河流流向(高往低)多位于山地,有陆有海,有河(陆地流向海洋)流量变化(上游变化大,支流无交汇,干流和支流有交汇)21.北半球昼长夜暖---夏,昼短夜长--冬22.气压中心(陆地--热低压---夏,冷高压--冬)23.河流汛期(洋流,季风环流:北印度洋海区,冬逆夏顺)24.太阳能(强--青藏高原,弱--四川盆地)纬度越低,辐射越强,海拔越高,大气削弱作用小,辐射强25.影响线速度:纬度(赤道向两极减)地形(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6.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7.河流左岸堆积,右岸侵蚀---地转偏向力28.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日出日落分别为东北西北,直射南半球时,东南西南,赤道,东升西落29.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不属于外圈层30.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可节省燃料和成本,气象条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睛天多,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安全因素:建在人烟稀少的地区)31.侵入岩代表花岗岩,沉积岩有大量化石燃料32.南亚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33.断层处加大地震程度34.风向与风带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方向一致35.雨带推移与夏季风有关,夏季风越强,越容易产生北涝南旱,夏季风越弱,越容易产生北旱南涝36.发源地流向及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河网形状,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省区,地形区等37.河流的水文特征大多与补给有关,径流量1000*mm38.汛期(雨水补给:取决于雨季长短,冰川融水:短)39.径流量的季节年变化:季节变化小(以冰川融水为主)年变化小(热带雨林气候)季节变化大,年变化大(夏雨型,冬雨型的雨水补给)40.含沙量:植被覆盖率,结冰期:气温是否低于0℃,长短:取决于纬度高低41.凌汛:河流流向,低纬向高纬,有结冰期42.气温降水光照,日较差,年较差大小,降水与热量的组合43.气温用词:炎热/高温,温和,低温/寒冷降水丰富/稀少(总量),集中/均匀(分配状况),光照:充足/不足44.水热组合(降水热量不足:亚寒带,寒带降水充足,热量不足: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不足,热量充足: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降水热量充足:热带雨林气候)45.年径流总量(大/小),汛期(长/短),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径变化(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水能状况等46.光热组合(光照热量都不足: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热量充足:四川盆地光照热量都充足: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不足:低纬高山)47.发展核电区位条件(1.能源需求量大但缺乏常规能源2.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3.水源充足)48.太阳能能市场广阔原因(1.我国能源需求量大2.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3.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49.河谷农业区位条件(1.高寒2.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助于有机物积累4.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5.土壤肥沃)50.干旱半干旱--以畜牧业为主,风力作用,荒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流水作用,水土流失51.茶叶(1.地形起伏大2.降水多3.水源充足4.多雾5.酸性土壤)52.春分日(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日落时间大多数地方为6:00和18:00)53.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共性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2.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3.凸低为高,凸高为低4.密集变化大,稀疏变化小5.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运用于一个局部的闭合曲线)54.水系特征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B.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C.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D.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E.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55.水文特征A.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B.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56.判断南北半球,自南向北等温线数值递减为北半球57.判断季节与海陆(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58.判断地势:气温越高,地势越低59.判断等温线的分布大概(气温总是低纬向高纬递减,自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自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60.判断洋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为暖流,反之为寒流)61.风向风力大小判断(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62.闭合等压线判断天气状况(俯聚合为高压,扩散为低压)63.三进一出为岩浆,三进一出为岩浆岩64.北美洲的洛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而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成,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65.南水北调的意义(对输入地的影响: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可能带来的影响:航运,土壤盐碱化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环境保护)一、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最全面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2020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涉及理解和记忆性的内容较多,因此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非常重要。

下面是地理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地理高考知识点1一、荒漠化1.概念: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发生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实质上是土地退化。

2.表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林地的退化,导致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

2.干旱特征的成因: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地理必考知识点高考

地理必考知识点高考

地理必考知识点高考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高考考生而言,掌握地理的必考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理必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理位置与地球坐标:了解地球的分布情况,包括纬度、经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概念。

2. 大洲与洲际水体: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大洲,并了解洲际水体如大西洋、太平洋等的位置与特点。

3. 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部分的组成与特点。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人口分布:了解世界人口总量及其分布情况,注意重点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城市与城市化:掌握主要城市的位置与特点,了解城市化的过程、原因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 经济地理:重点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主要产业、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等。

三、地理地貌与气候知识点1. 地貌类型与特征:掌握不同地球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2. 气候与气候带:了解不同气候带的分布情况,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气候、寒地气候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四、资源与环境知识点1.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利用方式,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2. 水资源与水环境:关注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水的循环以及对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

3. 城市污染与环境保护: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五、地理实践与技能1. 地图阅读与制图:学习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符号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地图分析问题。

2. 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真实的地理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3. 组织地理实验操作:具备基本的地理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实验并得出合理结论。

这些地理必考知识点覆盖了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希望考生可以系统学习、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以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把握,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高三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地理高考知识点1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地理高考知识点2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6、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地理高考知识点3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一、东亚:1、西部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2、东部河流短小;二、东南亚: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冲积平原;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三、南亚: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冲积平原);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外流河);四、中亚: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北冰洋水系;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伏尔加河(内陆河最长的)、乌拉尔河、咸海;五、西亚和北非:1、尼罗河:第一长河6600千米;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3、苏伊士运河:1700千米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点);六、撒哈拉以南非洲:1、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2、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七、西欧:1、总括:河网稠密,河湖众多,水量达,利于航运;水位变化小;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经鲁尔区;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最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八、欧洲东部和北亚:1、俄罗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补给),封冻期长;2、伏尔加河:内陆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黄金水道;3、鄂毕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4、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凌汛);5、贝加尔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九、北美: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2、圣劳伦斯河;3、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苏必利尔湖-淡水湖);十、拉丁美洲:1、亚马逊河:水量第一,长度世界第二(6400km);2、拉普拉塔河;3、的的喀喀湖(海拔的湖);十一、大洋洲:1、墨累河:澳大利亚河流;2、艾尔湖(-16m)3、达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地理高考知识点4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角速度:15o/时(两极为0)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赤道不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公转自西向东1恒星年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出现:四季和五带;昼夜长短1、昼夜交替的周期:1太阳日(24小时);太阳回归运动:1回归年2、晨昏线:(要懂得画图)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昼夜平分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的地方时。

伦敦为0区。

地方时的计算:每差15o=1小时(每1o=4分钟),向东就加向西就减。

4、二分二至图:(边看图边记)(1)冬至:(12月22日)A、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B、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上:H=90o)C、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达一年当中值;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2)夏至:(6月22日)A、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B、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上:H=90o)C、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达一年当中值;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E、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3)春分、秋分:(3月21日,9月23日)A、全球昼夜平分;B、正午太阳高度角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C、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5.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6.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与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7.地球的特殊性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则温度适中(2)质量体积适中则存在大气层(3)体积的收缩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则产生海洋8、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9、太阳活动:(1)耀斑:色球层;最激烈的显示(2)黑子:光球层:周期是11年10、太阳活动的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11、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发源地1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地理高考知识点5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⑴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热量的影响。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地形分布:高原(畜牧业)、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良好的工业基础基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农业布局特点⑴耕作农业区:①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⑵林业和特产区: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⑶畜牧业区:①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②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3.东北商品粮基地⑴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其他知识:①三江平原商品率;②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