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客户关系管理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文献综述二、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与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客户的识别、分类、分析、挖掘和管理,建立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一种管理方式。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关系营销,即通过建立和维护好的客户关系,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利共赢。

同时,客户关系管理还包括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客户投诉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等多个方面,以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和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评估等。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客户特点,选择适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的要求,调整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最后,企业需要对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四、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研究状况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客户关系管理的影响因素、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评估等。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如关系营销理论、数据挖掘理论、客户生命周期理论等。

此外,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如客户关系管理与社交媒体的结合、客户关系管理与大数据的应用等,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结论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理论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未来,客户关系管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客户关系管理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客户服务和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源于西方市场营销理论。

XXX总结了营销观念发展的五个演变阶段,前三个是传统营销观念,后两个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顾客满意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文献综述引言当今世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之焦点就是顾客竞争,争取和保持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使命。

企业既要不断争取新顾客,开辟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又要保持现有顾客,稳定市场占有率。

然而,在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中,尤其是服务业,往往一方面大批新顾客源源而来,另一方面许多现有顾客悄悄而去,这就是西方营销界所称的“漏桶”现象。

企业要防止顾客流失,堵住“漏桶”,其关键就是要提高和实现高度的顾客满意,以形成良好的顾客口碑和培养顾客忠诚。

本文针对国内外学者对顾客满意的研究就顾客满意的定义、顾客满意测量以及与顾客满意相关的因素进行文献综述。

一、顾客满意的定义1、顾客满意的提出20 世纪60 年代;1965 年,Cardozo 首次将顾客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领域,提出顾客满意会带动顾客的购买行为。

2、顾客满意的研究发展由于顾客满意管理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预测顾客的行为反应, 因此, 自80 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开始从行为学视角来研究顾客满意的行为结果。

这些研究主要形成两大流派。

一种观点认为, 顾客满意度对购物意向的影响是通过态度间接产生作用。

例如, 01iver(1980) 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可增加顾客对品牌的偏爱程度, 进而增强对该品牌的重复购买意向; Bearden and Teel(1983) 在对汽车的研究中发现, 顾客满意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受到态度的调节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 顾客满意度对购买意向具有直接作用。

有调查显示, 较高比例的不满意顾客不愿意再购买同样品牌的产品(TARP, 1979) 。

3、顾客满意概念界定目前,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学术上有两种主要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状态角度来定义顾客满意,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对购买行为的事后感受,是消费经历所产生的一种结果。

如Howard 和Sheth(1969)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获得足够补偿的一种认知状态”;Oliver 和Linda(1981)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Westbrook 和Reilly(1983)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是伴随或者是在购买过程中产品陈列以及整体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而产生的”;Kotler 则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形成的感觉状态,是感知的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客户满意度研究是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需求满足程度,从而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客户满意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对两者做一定的比较与分析。

在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客户的诉求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研究国内客户满意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中国客户的消费行为和偏好,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国外客户满意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市场情况不同,客户对服务质量和体验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比较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为国际化经营提供重要参考。

对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对于推动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综述,探讨客户满意度的现状和差异,分析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总结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改进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满意度研究的成果和趋势,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探讨客户满意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客户满意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客户满意度理论和实践提供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客户满意度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客户满意度的研究,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客户的喜好和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 客户满意度

文献综述 客户满意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的文献综述1前言顾客满意度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司谋求发展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目前,他作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感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进等发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阅读许多相关网站,文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简要的作此文献综述。

2满意度概念1965年Cardozo [1]首次将“CS”即“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此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各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1)以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定义的顾客满意度这一观点被称为特定交易观点,是从顾客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购买中某种特定行为的评价.如:Howard和Sheth(1969)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适当的一种认知状态[2]。

Pfaff(1977)认为,满意是产品组合的理想与实际差异的反差[3]。

Westbrook(1983)则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种情绪反应的状态[4]。

Wilton(1988)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5]。

Kolter(1997)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个人所感觉的愉悦程度的高低,是源自其产品知觉绩效和个人对产品的期望,二者相互比较之下形成的,也就是指顾客满意度是知觉绩效和期望的函数[6].Spreng(1996)认为将顾客的愿望作为比较标准优于顾客期望[7]。

(2)顾客对购买行为后的感受状态定义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购买和消费经验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业绩的一个基本指标.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主要来自于顾客在购物的经验中得到的惊喜[8]。

Woodside等(198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产生的整体态度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9]。

《2024年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范文

《2024年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范文

《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顾客忠诚度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则是影响顾客忠诚度的两大核心要素。

本文旨在探讨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营销策略和管理建议。

二、文献综述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其所获得的价值与付出成本的比较和评价。

顾客-企业认同则是指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现为对企业的信任、忠诚和情感联系。

而顾客忠诚度则是衡量顾客对某一品牌或企业的持续购买行为和推荐意愿的指标。

已有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探讨顾客感知价值、顾客-企业认同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 顾客感知价值如何影响顾客-企业认同?2. 顾客-企业认同如何进一步影响顾客忠诚度?3. 不同行业和不同消费者群体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四、研究结果1. 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企业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企业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当顾客认为所获得的价值超过其所付出的成本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具体而言,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合理的价格、良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是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关键因素。

2. 顾客-企业认同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顾客-企业认同对顾客忠诚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当顾客对企业产生信任、忠诚和情感联系时,会表现出更高的购买频率、更大的购买量和更强的推荐意愿。

此外,顾客-企业认同还能够降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强其对企业品牌和形象的认同。

3. 不同行业和消费者群体中的差异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消费者群体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在服务行业中,顾客更注重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售后支持,而在制造业中,产品性能和质量更为关键。

质量论文优秀4篇

质量论文优秀4篇

质量论文优秀4篇质量论文篇一【论文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企业竞争力【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市场形态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竞争进一步激化,顾客的争夺开始成为各企业与学者研究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大量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影响关系,期望探究出影响顾客忠诚的机理,从而对企业从顾客角度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企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文献综述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那时起,服务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兴趣。

总结关于服务质量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Gronroos为代表的北欧学派的观点:1984年,Gronroos提出了感知质量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的差;另一种是以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为代表的美国学派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服务提供者满足顾客对于服务期望的能力,也就是顾客的感知,其定义为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

虽然学者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定义并不相同,但其实差异并不大,而其中最重要的共同点是:顾客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价者。

本文比较偏向于Garvin等人的观点,认为服务质量就是顾客实际感受到的服务的质量,也称感知质量。

对顾客满意的认识起源于心理学中的差距理论。

Kotler(1996)归纳各学者的意见,认为顾客满意可以解释为个人在比较了对服务或产品的绩效认知与自身的期望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或失望的感知状态,并指出顾客满意水平是预期绩效与期望差异的函数。

在商业领域中,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peland(1923)和Churchill(1942)的研究。

从那时起,学者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关于顾客忠诚的概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行为论: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认为顾客忠诚是对产品或服务所承诺的重复购买的行为,这种形式的忠诚可以通过诸如购买份额、购买频率等指标来衡量。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度研究文献综述

2文献研究2。

1 顾客满意文献研究顾客满意是衡量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人类社会进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特别是近20 年的社会实践,“顾客满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

如今,顾客满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在现代社会运行和组织管理中认可和推行。

2。

1.1 顾客满意理论产生的背景顾客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学研究,20世纪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实用研究阶段。

经过3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顾客满意度理论日益成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该体系由顾客期望、产品性能、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5个方面的量化信息构成。

通过各信息之间的组合,可以掌握顾客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敏感因素、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改进方向、市场的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从而用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分析。

一些研究者期望顾客满意度能够与生产率等传统的经济指标并列,正式纳入会计报表,并用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逐渐被社会各方面所重视。

在以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奋斗目标,也相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

然而,当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缓慢的增长率以及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很难争取到大量的新顾客。

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和不必要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拥有一个愿意长期购买本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

只有保持住已有的市场份额,才谈得上进一步扩大市场。

美国白恩咨询公司(BAIN)的研究显示,保留顾客和公司利润率之间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顾客不履约率下降5% ,则公司利润率将上升25%~85% (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而顾客满意是顾客保留的前提。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客户关系管理是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最早是由一家对IT行业比较有研究的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 Group(1990)提出的,其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商业策略,它按照客户的细分情况有效地组织企业资源,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及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以此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收入,以及客户满意度。

随着企业逐渐进入“客户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企业领导者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与管理。

(1)国内研究现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传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①基于CRM为管理理念的研究陈旭(2001)研究了CRM的内涵和管理思想,分析了CRM的主要功能,辨析了CRM与SCM和ERP的关系,讨论了CRM的发展趋势;成栋、宋远方(2004)在研究当前各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澄清客户关系管理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关系;安实(2001)等分析了CRM价值创造机理,指出目前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忽视了CRM项目的理念基础和人的因素。

韩婷婷(2007)从营销学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使我们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以及定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客户关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徐忠海(2004)研究发现,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客户价值是不同的且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

徐忠海同时还强调企业要加强对流失客户的管理,把恢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过程划分为分析阶段、行动阶段、考核评估阶段三个阶段。

王化成(2005)提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客户可赢利性,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证明了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可以使企业盈利。

②基于CRM为管理机制的研究国内研究CRM较具代表性的机构CRCC,(CRM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模式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创新,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China CRM Methodology)”,设计出了适宜中国的CRM生态体系及“全流程先进管理”框架下的“三层制”客户关系管理架构,提出了中国企业应用CRM的“双e主导”结构,为各企业提供了中立、完整的CRM应用方法,以及清晰准确的CRM主要行业需求、产品方案和应用案例方面的科学建议;王炳雪(2005)研究我国企业在CRM 实施过程中,在观念、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及这些问题对CRM作用的发挥与CRM推广的影响,进一步提出正确的实施程序是,在一位高层领导的负责下,进行需求分析,合理规范,从实际出发选取软件,分步实现,并引入有效的监理机制。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顾客满意度高的企业 更容易获得顾客忠诚 。
研究局限与不足
研究样本可能不够广泛,可能存 在地域、行业等方面的局限性。
未能考虑所有可能影响顾客忠诚 的因素,如品牌形象、口碑等。
研究方法可能存在主观性,如问 卷调查可能受到受访者个人因素
的影响。
对企业的建议与展望
01
02
03
04
重视顾客满意度,将提高顾客 满意度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
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
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品牌形象、口碑等。
顾客忠诚的概念与价值
顾客忠诚的概念
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对某一品牌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偏好,并 愿意重复购买或推荐给他人。
顾客忠诚的价值
顾客忠诚可以带来稳定的销售业绩,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企业 长期发展。
1
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指 标,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培 养顾客忠诚度是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
3
研究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有助于企业更好 地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持 续增长。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探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内在 联系,分析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关键因 素,为企业提供优化策略建议。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
企业的组织文化与价值观能够影响员工的行 为和态度,进而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能够提高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 产品,提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回顾
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关系。
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可 以促进企业销售额和 利润的增长。

《顾客满意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顾客满意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顾客满意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现状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对该课题的研究,并且呈现出起步早、发展快的特点。

美国学者Cardozo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顾客满意的概念,其后学者对顾客满意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主要从定义、测评方法和测量模型等层面对顾客满意度作了大量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1、对顾客满意定义的研究Oliver和Linda (1981)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

有“现代营销学之父”美誉的菲利浦·科特勒(1999)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指出,“顾客满意是消费者对事前期待和实际使用效果评价判断后形成的结果,即客户对一件产品或服务的实际绩效与期望所进行的比较,绩效高于期望,客户则满意,反之则不满意,客户满意度反映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1。

相比于其他学者对顾客满意的定义,美国营销协会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对顾客满意进行了定义,认为“顾客满意是通过一些可使用的技术和工具,获得顾客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各类反馈信息,并由此明确企业的下一步经营目标与方向同时制定出具体可测量的操作、实施计划,达到经营目的”2。

2、对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和模型的研究相比于对顾客满意的研究,满意度测评模型的研究开始于1989年。

在对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跟踪研究的基础上,科罗思咨询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费耐尔(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博士)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构建起了顾客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其主要涉及到顾客期望、价值感知、顾客满意、顾客抱怨、顾客忠诚等多方面因素,并运用偏微分最小二次方对该模型求解所得出的指数,该模型简称ACSI。

1990年,美国质量协会借鉴了 SCSB的调查方法和模型,构建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于1993年在美国进行了测试,该种模型包括六个变量,它在SCSB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质量感知因素。

电子商务零售业顾客忠诚度的建立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零售业顾客忠诚度的建立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前言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电子商务下零售业顾客忠诚度的建立》,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传统零售业受到猛烈的冲击。

在互联网环境下,零售业都纷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转型,将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电子商务平台融合。

“互联网+’’传统零售企业计划,更是典型的运用互联网引导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方针政策,其强大地促进了020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然而,零售业如何在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下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忠诚顾客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模式下零售业进行探究,分析影响顾客忠诚的因素,为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模式赢得顾客忠诚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建议。

……正文1.相关概念1.1电子商务早在1970年,电子商务的发展己经开始,但是直到1990年,全球信息网的出现才促使电子商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电子商务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着。

IBM公司给出了电子商务最早的定义,即E-Commerce,随后又提出了E-Business 的概念。

实际上是对电子商务狭义和广义概念的界定。

前者狭义的单指运用互联网从事商业活动,而后者主要是指利用电子技术手段从事商业活动,不单单仅限于互联网。

对于这种新型的商业形态,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Kalakota &Whinston (1996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在Internet上买卖商品和服务,并通过网络实现购物信息的处理和资金的传送的交易活动。

Vladimir (1996)将电子商务归为三大功能的组合,即分享企业信息、维系企业间的关系、产生企业交易行为。

Zwass(1996)也同Vladimi的分析角度一样,并认为只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综合以上电子商务的定义,本文的O20电子商务主要是研究狭义概念上的电子商务,即企业运用互联网从事商务交易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畅通。

1.2电子商务模式分类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目前被各界比较认可的电子商务模式有以下几种:(1)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完整版)文献综述客户满意度

(完整版)文献综述客户满意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的文献综述1前言顾客满意度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司谋求发展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目前,他作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感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进等发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阅读许多相关网站,文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简要的作此文献综述。

2满意度概念1965年Cardozo [1]首次将“CS”即“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此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各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1)以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定义的顾客满意度这一观点被称为特定交易观点,是从顾客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购买中某种特定行为的评价。

如:Howard和Sheth(1969)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适当的一种认知状态[2]。

Pfaff(1977)认为,满意是产品组合的理想与实际差异的反差[3]。

Westbrook(1983)则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种情绪反应的状态[4]。

Wilton(1988)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5]。

Kolter(1997)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个人所感觉的愉悦程度的高低,是源自其产品知觉绩效和个人对产品的期望,二者相互比较之下形成的,也就是指顾客满意度是知觉绩效和期望的函数[6]。

Spreng(1996)认为将顾客的愿望作为比较标准优于顾客期望[7]。

(2)顾客对购买行为后的感受状态定义的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购买和消费经验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业绩的一个基本指标。

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主要来自于顾客在购物的经验中得到的惊喜[8]。

Woodside等(198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产生的整体态度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9]。

Anderson(1996)归纳过去学者的看法,从特定交易与累积交易两种不同的观点去解释顾客满意度[10]。

关于顾客忠诚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顾客忠诚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顾客忠诚理论的⽂献综述关于顾客忠诚理论的⽂献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深⼊发展,顾客在市场中所起的作⽤越来越重要,如何培育忠诚的顾客成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从顾客忠诚的主要理论,分类及分歧和发展的新进展的⽅⾯做了归纳和阐述。

关键字:顾客忠诚;模型;进展;分类⼀.于顾客忠诚的定义及分歧评述从上⾯总结的顾客忠诚定义来看,不同时期的学者对顾客忠诚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概括起来包括⾏为取向和态度取向两个⽅⾯。

强调⾏为的学者对忠诚的定义着重在顾客实际的购买⾏为上,认为衡量忠诚的唯⼀尺度是⾏为⽽不是情感(态度),以顾客的重复购买次数,忠诚⾏为的持续时间以及购买⽐例等来定义顾客忠诚;强调态度的学者主要是根据顾客对特定品牌或产品的偏好程度来测量忠诚,他们认为顾客忠诚是情感(态度)的忠诚,态度取向代表了顾客对该产品和服务的积极倾向程度;⽽另外⼀种学者认为应该是⾏为取向和态度取向两者结合,因为⾏为忠诚的顾客在态度上未必忠诚,同样,态度上忠诚的顾客也未必会发⽣重复购买⾏为。

我认为真正的顾客忠诚应该同时具备态度忠诚和⾏为忠诚两个⽅⾯,不仅要能够描述顾客忠诚的⾏为特征(如重复购买⾏为)⽽且也要强调顾客忠诚态度特征(⼊对产品的偏爱及对企业的信赖),顾客忠诚是积极⼼理倾向和重复购买⾏为的有机统⼀。

⼆.客忠诚的分类早期对顾客忠诚的概念理解主要集中在顾客的重复购买⾏为上,后来⼀些学者提出通过顾客对产品的重复购买意向来测量顾客忠诚度。

随着研究的深⼊,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结合顾客态度和顾客⾏为两个维度来综合评价顾客忠诚度。

⽐较典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种:1.Dick&Basu(1994)在对顾客忠诚分析时,提出来⼀个基于顾客重复购买意向和重复购买⾏为的理论框架这⼀框架考虑了顾客态度形成的直接前因和可能对顾客态度和⾏为产⽣调节作⽤的关键要素。

根据顾客的购买意向和重复购买⾏为,他们将顾客忠诚分为以下⼏种类型:不忠诚;虚假忠诚;潜在的忠诚和持续的忠诚。

《企业用户忠诚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企业用户忠诚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200字》

企业用户忠诚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商业领域,对忠诚概念的引入可以追溯到Copeland和Churchill的研究,从那时起,学者们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20世纪末,国外有学者就开始了对数字营销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国外数字营销对数码营销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和广泛。

肯特·沃泰姆、伊恩·芬威克等(2009)在《奥美的数字营销观点》中指出:消费者是内容创作者、创意者、和评论者。

Markusm(2015)在《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一文中剖析了肤护品在传统营销渠道和电子商务营销的优势和劣势。

他认为,化妆品公司可以从品牌策略和定价策略中选择适合企业的渠道进行整合,实现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渠道的整合,从而取得共赢的目标。

Nakul Shirk(2016)在《Global Cosmetic Market》[10]中,对化妆品市场进行了深入和专业的调查,并对全球化妆品市场进行了战略评估。

他分析了肤护品试产的新产品和服务定位策略,并详细分析了新型技术及其对护肤品市场的影响。

Damian Ryan(2017)在《理解数字营销》中指出,互联网是消费者的新的关注点。

他们希望获得更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同时数字世界已经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闲暇时间,而数字营销正是触及这部分人群的不二法则。

珍妮弗·洛诺夫·希夫和沈建苗(2017)在《14 种数字营销的常见错误》中也提到了数字营销的优势,并表明企业通过个性化、定位、客户行程分析和数据分析等行为,能够提供与客户相匹配的定制服务,为客户带来不同的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且让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

而Churchill(1979)是率先将忠诚度进行研究的学者,他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或品牌的忠诚水平的定量化表述。

奥利弗(1997)认为顾客忠诚表示,即使存在环境和市场变化引起放弃购买的潜在因素,由于对偏爱产品和服务坚持购买的承诺,仍然重复购买的行为。

国内外顾客忠诚度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顾客忠诚度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顾客忠诚度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顾客忠诚度已成为企业持续成功和增长的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顾客忠诚度的研究日益深入,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管理科学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顾客忠诚度研究的文献,以期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顾客忠诚度的定义和内涵,分析其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

随后,从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提升策略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

在影响因素方面,重点关注顾客满意、品牌形象、服务质量、价格感知等因素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在测量方法方面,介绍常用的问卷调查、数据挖掘等量化分析方法;在提升策略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改善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体验、加强顾客关系管理等手段提升顾客忠诚度。

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旨在揭示顾客忠诚度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本文还将探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学术界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

二、国内外顾客忠诚度研究现状顾客忠诚度一直是商业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理解并提升顾客忠诚度对于企业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理解顾客忠诚度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国内研究方面,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顾客忠诚度的研究逐渐深入。

从最初的概念引入和理论探讨,到现在对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细致研究,国内学术界在顾客忠诚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数字化时代下的顾客忠诚度问题,如电商平台的顾客忠诚度、社交媒体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等。

在国外研究方面,顾客忠诚度研究的历史更为悠久,理论体系也更加成熟。

国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顾客忠诚度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如品牌信任、顾客满意、顾客感知价值等。

顾客忠诚度文献综述

顾客忠诚度文献综述

关于顾客忠诚度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客户价值选择的变迁,当今企业市场竞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而是客户对其满意程度以及拥有多少忠诚的客户。

客户满意是企业留住客户,并使之发展为忠诚客户的前提;忠诚客户的数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关系的研究,对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执行顾客保留策略,降低顾客流失率以及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忠诚;客户满意一、引言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为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开始集中为对顾客的争夺。

争取和保持顾客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当今企业既要不断的争取新顾客,又要努力保持现有顾客。

其中顾客忠诚以其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巨大贡献成为了当今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二、顾客忠诚度的内涵第一个明确提出顾客忠诚这个名词是科普兰德,这一概念并很快就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这一领域研究。

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消费者的再购率、消费者从本企业购买的产品数量在他们购买的同类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消费者的购买方式、消费者对企业的口头宣传、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持久性等方面计量消费者忠诚感。

Tucker(1964)首次对顾客忠诚进行了数字化的度量,他认为“顾客忠诚的最好表述是顾客的行为,顾客连续购买某一品牌产品3次,既可以认为顾客忠诚于这个品牌”。

Fredrick(2001)从排他险角度对顾客忠诚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品牌忠诚定义为重复购买某一品牌,并且只考虑该品牌,而且不需要收集其他品牌信息”。

Fredrick将顾客忠诚分为两类:真实的顾客忠诚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真实的顾客忠诚是来源于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品牌承诺,而不真实的顾客忠诚则来源于顾客的惰性。

他认为真实的顾客忠诚是偏向的行为反应、在一系列类似的备选品牌中选择、以及是导致品牌承诺的心理过程的函数。

《价值共创视角下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范文

《价值共创视角下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范文

《价值共创视角下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转变为一种更为紧密的价值共创关系。

在这一关系中,顾客的参与行为成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篇论文将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以此为企业的营销策略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价值共创理论自提出以来,在营销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

该理论强调企业与顾客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互动与协同,认为顾客的参与行为对提升产品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顾客参与行为,已有研究主要从参与的广度、深度和频率等角度进行探讨,而关于其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则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一)理论框架本文以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顾客参与行为、顾客满意度、信任感、情感联系和忠诚度等变量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旨在探讨顾客参与行为如何影响这些变量,进而影响顾客忠诚。

(二)研究假设1. 顾客参与行为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2. 顾客满意度、信任感和情感联系对顾客忠诚有正向影响;3. 信任感和情感联系在顾客参与行为与顾客忠诚之间起中介作用。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收集相关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

五、实证分析(一)数据收集与处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顾客数据。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编码,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参与行为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了解顾客参与行为的特点和现状。

(三)因果关系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顾客参与行为、顾客满意度、信任感、情感联系和忠诚度等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路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手段,验证研究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研究综述张磊(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B091105班南京210003)[摘要]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研究,对于企业设计与执行顾客保留策略,降低顾客流失率具有意义。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结果,讨论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内涵、两者间的关系,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弄清楚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与顾客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设计与执行顾客保留策略,从而降低顾客流失率。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在过去20多年时间内, 顾客满意一直是许多企业的战略要素。

20世纪80年代,追求较高的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目标。

90年代,人们已经广泛形成共识,即顾客满意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尽管顾客满意的管理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顾客满意对顾客保持的作用机制在市场营销实践领域却受到很少的关注,有关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仍然很缺乏。

在未来的研究中,顾客满意向顾客忠诚的转换机理将成为关系营销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1、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1.1顾客满意不同的学者对于顾客满意概念的界定基本是一致的。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亨利·阿塞尔也认为,当商品的实际消费效果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时,就导致了满意,否则,则会导致顾客不满意。

Oliver 也曾经使用“比率模型”(ratio model) 来描述顾客满意感的产生,在这一模型中,顾客满意感的强弱取决于消费后感知实绩与消费前期望之间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顾客的期望得到了越高程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就越满意, 反之就越不满意。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顾客满意是一种期望(预期)与可感知效果比较的结果,它是一种顾客心理反应,而不是一种行为。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所谓顾客满意,是顾客消费后根据其期望和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未能满足期望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导致不满意。

这一定义包括如下3方面的含义:1) 满意产生于顾客消费之后;2) 期望和需要的满足程度都对满意水平产生影响;3) 满意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反应,并不包括行为的成分。

1.2 顾客忠诚与顾客满意相比,不同的学者对于顾客忠诚概念的界定则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例如,Tucker将顾客忠诚定义为连续3次购买;而Lawrence则是连续4次购买;Blattberg和Subrata把购买比例(而不是结果)作为对忠诚的行为性测算,并且把消费者忠诚分为对制造商品牌和销售商品牌的忠诚。

笔者认为,顾客忠诚是由于价格、产品、服务特性或其他要素引力的影响,顾客长久地购买某一品牌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由于主观性的影响,作为顾客心理反应的顾客满意是非常难以衡量的,尽管学者和企业利用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顾客询问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但对这种结论的准确性就,任何一个学者都无法做出完全肯定的承诺。

相反,顾客忠诚是顾客的一种行为,衡量忠诚的唯一尺度就是看顾客是否重复地购买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没有其他的尺度。

目前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在营销文献中,许多学者认为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顾客满意和忠诚的关系还没有形成共识。

有些学者认为,顾客满意决定顾客忠诚,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Kotler指出:维系顾客的关键是顾客满意,一个高度满意的顾客会忠诚于公司更久。

美国学者米特尔、兰萨在研究功能性质量和技术性质量对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时,发现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奥利瓦,奥立佛和马克米兰(1992)却发现: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

美国贝恩公司在对美国汽车业的一次调查中显示:尽管有85%到95%的顾客对产品感到满意,但是只有30%到40%的人会再次购买同一企业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的同一型号。

因此,有些学者认为顾客满意度高只是说明顾客在已经进行完毕的消费过程中得到的利益较多,会不会形成顾客忠诚取决于很多因素,其结论为: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是弱相关关系,甚至无关。

这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以往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竞争环境的因素,或只是从其中一方面去分析,得出以偏盖全的结论。

实际上,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相关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因此,我们应从系统、动态的观点来综合研究。

3、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关系分析3.1 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基础美国学者Haskett(1997)明确提出“顾客满意直接导致顾客忠诚”。

也就是说,没有顾客满意就不会有顾客忠诚。

通常情况下,一个非常满意的顾客总比不满意、基本满意的顾客要忠诚于企业更久。

因此,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必要基础,顾客忠诚源于持续的顾客满意。

这与Oliver(1999)认为“满意是忠诚不可缺少的部分”的观点是一致的。

如果一个企业连基本的顾客满意都不能保证,那么企业也就没有最低忠诚的顾客,企业也就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3.2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正相关关系在产品高度同质化、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顾客购买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基本期望都能够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即便顾客对之前获得的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仍然有可能背离原来的企业而选择其他的企业。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提供给顾客更加高满意度的并且是其他竞争者无法达到的产品和服务,即满足了顾客潜在的期望,给顾客带来愉悦甚至惊喜,让顾客在产品的多次消费比较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和果断的选择,才能获得永久的忠诚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换句话而言,企业所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水平,在于顾客的潜在期望能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满足的程度,即谁提供给顾客的满意度高,谁赢得顾客的忠诚就高,顾客的满意度决定了顾客的忠诚度。

因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如下图所示)3.3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弱相关关系当顾客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只是基本满意的状态下,尽管可以寻求其它企业或替代品,以期获得高度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由于转换的高成本(在转换供应商时顾客感知的时间、财务和精力成本)和目前的满意水平相比使转换行为变得不经济,因此,理性的顾客就会选择放弃寻找,停止转换行为,继续接受原先的产品或服务,维系原来的关系。

显然,这种低满意度的顾客表现出较高行为的忠诚所体现出的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只是存在弱相关关系。

3.4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不相关关系在完全垄断的行业里,顾客由于没有其它竞争者产品或替代品可供选择,不得不忠诚于唯一的厂家,我国的公共事业电信和邮政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处于任何满意状态(不满意、基本满意、高度满意)下的顾客都会表现出较高的行为忠诚,这种行为忠诚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是毫不相关的。

4、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驱动作用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在有关满意水平与顾客行为的关系问题上,大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满意水平下顾客行为受到“态度”的中介影响,不受满意水平的直接控制。

例如Oliver(1980)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满意度可增加顾客对品牌的偏爱态度,从而间接增加对该品牌的重复购买意向。

Bearden &Teel(1983)在对汽车服务的研究中也发现,顾客满意水平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受到态度的中介作用。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满意水平下的顾客行为是独立的,即满意水平对顾客行为起直接作用。

如LaBarbera & Mazursky(1983)的研究发现,顾客满意水平对顾客重购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Oliver & Swan的研究也表明高满意水平对重购汽车的意向有很大影响。

后来的学者对顾客忠诚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分歧,因为顾客忠诚同时包含了态度成分和行为成分。

也有研究者认为,仅有顾客满意是不够的,需要“创造”顾客惊喜。

“一般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率为23%,“比较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率为31%,当顾客感到“完全满意”时,忠诚比率达到75%。

施乐公司对办公用品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完全满意”的顾客在购买后18个月再次购买的机率是“比较满意”者的六倍。

Koichiro(2005)着重研究了患者满意与患者忠诚之间的关系,他得出结论:患者满意虽然是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但却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向他人推荐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驱动因素。

5、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调节因素研究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这说明在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些调节变量,这些调节变量及其作用强度会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已有研究辨识出如下调节变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5.1 社会规范与情境因素Ajzen & Fishbein(1972)认为主观的行为规范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少年消费者对一件时尚款式的服装表现出极高的态度倾向时,他也许会觉得他的父母对他穿此类服装感到反感而取消购买的决定。

澳大利亚学者Macintosh & Lockshin(1997)在对零售业的研究中证明了商店类型、地理位置等社会规范与情景因素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

5.2 产品经验顾客先前的经验和知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顾客的态度与行为。

顾客以前的经验无形中也就构成了今后使用这种服务的满意度的门槛。

在顾客忠诚的形成过程中,产品经验通常作为一个情景因素发挥着调节作用。

5.3 替代选择性如果顾客感知现有企业的竞争者能够提供价廉、便利和齐全的服务项目或者较高的利润回报,他们就可能决定终止现有关系而接受竞争者的服务或者产品。

如果顾客没有发现富有吸引力的竞争企业,那么他们将保持现有关系,即使这种关系被顾客感知不太满意5.4 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指的是顾客从现有厂商处购买商品转向从其他厂商购买商品时面临的一次性成本。

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当顾客终结当前的关系,先前的投资就会受到损失,于是就被迫维持当前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使顾客对这种关系不满意,因此顾客转换成本较高时顾客的行为忠诚也较高。

Jones & Motherbaugh的研究表明当转换成本非常小时,由于大部分人喜欢尝试多样性,即使一些顾客高度满意,但是重构率不高。

6、现有研究的局限6.1 对顾客满意水平的变化未予重视文献回顾中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满意是一个由低级满意到高级满意的两极结构,同样是满意的顾客,其满意的水平和原因却可能大相径庭。

这也许是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问题上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