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戒除孩子咬指甲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戒除孩子咬指甲癖?
家庭生活中,有的儿童常常咬指甲,家长们往往为而训斥孩子,甚至采取惩罚措施,然而,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孩子不但毫无悔改表现,反而越演越烈,令家长头痛和安。其实,只要了解其发病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大多数孩子的咬指甲癖会得到很快矫正的。
儿童咬指甲癖主要与紧张和忧虑有关,发繁重的作业、复习迎考、看惊险的影视片以及患儿受到父母的责骂或惩罚等。有些儿童咬指甲行为常常发生在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听故事、找东西、做作业和想问题的时候。
孩子咬指甲癖的主要表现为:孩子在咬指甲时一般是无选择性地咬十个指甲,被咬过的指甲常变得短而参差不齐。有些孩子当注意力被某种东西所吸引或在他们精神紧张时还会咬随身的其它东西,如咬铅笔和手帕等。由于反复地咬指甲。会损伤手指的指甲和皮肤,使指甲游离缘变得粗糙,指甲缘的四周出血和指甲畸形,甚至发生甲沟炎、甲周疣、门牙缘的小裂痕、齿龈炎。
咬指甲癖是一种令人为难的、讨厌的、甚至是痉的习惯,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同学以及家庭的歧视,而且影响儿童心身健康发育。因此,儿童咬指甲癖并不是什么小毛病,而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纠正儿童的行为偏离。
一般疗法。儿童咬指甲癖是完全可以纠正的。首先,人微言轻家长应认识到这是一种病症,单纯地采取责骂或惩罚不但无益于疾病治疗,反而有害,甚至会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积极寻找引起紧张和忧虑的因素,并及时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家长应定其给孩子修剪指甲,防治指甲感染和表皮损伤。
心理疗法。主要采用行为限制和下面引导的方法。所谓行为限制,即当年幼儿童咬指甲时,父母应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从嘴里移开,紧紧地抱住他的双臂,并用微笑、点头或夸奖的口吻表示赞赏。还可通过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下面引导则是,对孩子可讲清道理,使孩子意识到咬指甲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自己能正确对待,是完全可以纠正的。同时,要让这些孩子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锻炼。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以促进孩子心身健康的发育。
由于儿童咬指甲癖的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矫治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故不但要求患儿增强信心,而且父母也要有耐心,采取父母的监督和孩子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巩固治疗的效果,只要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就能达到戒除儿童咬指甲癖的这一行为偏离。
宝宝爱咬东西可能是一种坏习惯,当你发现孩子想要咬时,你可以想一些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说说话,让他去做某件事情,或给他一个玩具等等很多时候我们配合行为矫正,如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引开孩子的咬东西动作,对能理解语言的予以说服讲道理但仍不解决问题,有时我们采取惩罚措施,如不理睬或马上阻止.有时取消一次他喜欢的活动或其他奖赏的机会,以减少该行为,例如没收玩具、罚站等。但是收效不是很大. 首先,要多用语言和动作提示.在他咬东西时制止他.
其次,要带着他们多做一些有建设性的游戏和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外界的事物上,尽可能的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不再过多的滞留在自己的世界.
最后,我认为可以使用一定的厌恶法去干预他,但一定用语言或行动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不论他理不理解.
一些儿童经常会好动不安、自言自语、性情孤僻、坐立不安、黏人、爱哭、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固执、脾气暴躁等,,以上这些情况是一种心理不良的反应现象,医学上把它叫做感觉统合失调。
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先天的,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造
成的,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另外一种是由于心理的原因造成的;再有就是社会因素或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早产、儿童生活空间狭小、管束过严、过度保护、缺少同伴、很少运动等。可以针对不同现象对症就医或平时进行一些感统智能训练。比如:坐卧大龙球、滑板车,走平衡板、穿阳光隧道……
孩子咬手指的心理原因很可能反映一种不良的情绪,如:紧张、焦虑、孤独、抑郁、敌对、不满等。原因可能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忽略其情感、老师的批评、学习的压力及与同龄人交往中的问题,所导致的孤独、焦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冲突。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首先需要足够的耐心、谅解和宽容,决不能用叨唠和训斥,甚至强行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拉出等粗暴的方式。应该使用培养良好习惯和关注孩子心理需要的方式。
注意八岁的孩子出现咬指甲不良习惯应该考虑是微量元素(如铁)缺乏、精神紧张等的原因。
指导意见:
建议你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抽血)、血常规等的检查,据检查结果及时调理下,同时注意不可以给孩子过多的精神压力,并注意提醒孩子注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