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黄河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三、补充资料
关于黄河的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课文原文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初一语文《黄河颂》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 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 的发展,为古代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黄河流域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但文明始终得以传承 和发展。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应用三
“黄河精神”所蕴含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可以激励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 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谢谢
THANKS
06
小组讨论
学生探讨“黄河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联 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 “黄河精神”。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心得体会一
在阅读《黄河颂》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黄河的深厚感情和对 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这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
心得体会二
通过阅读《黄河颂》,我学习到了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这对我今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心得体会三
《黄河颂》中的“黄河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应用二
通过学习《黄河颂》,我更加明白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各种爱 国活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3
文化自信
黄河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其精神内涵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可以增强民族自
第5课《黄河颂》(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活动二:再读诗歌,整体把握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有什么作用?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开宗明义地说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表明了写作目的,引出下文的颂 歌。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2.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这首诗节奏明快鲜明,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 且错落有致,朗读起来铿锵有力。在韵脚上,隔两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 的韵律。
拓展延伸
有关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
2、诗歌连续三次写“啊! 黄河”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呼告、反复、直抒胸臆的手法。三次“啊,黄河!”是感情高 亢昂扬的标志,又是歌颂意思的转换标志,同时把歌词的主体部分 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划分。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形 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3、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使用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感更
4、一首歌一般有序曲、主体和尾声,作为歌词,这首诗也 分成这样三节,请概括下这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颂黄河。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诗歌结构
绘黄河
颂黄河
抒壮志
惊涛澎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文详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黄河颂》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今老河口市)人。
中共党员。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学者、诗人。
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0年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等。
他的诗文被鲁迅先生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
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黄河颂》优秀课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有关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弯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 现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 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 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
望黄河
体
颂黄河
尾声
学习 黄河精神
阅读从“啊!黄河”到“伸出 千万条臂膀”,回答下列问题: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 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 代中华儿女。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 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 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黄 河 颂
光未然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 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 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 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 想象和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 阔的历史画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 儿女的真实场面。
体会情感,朗读比赛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 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 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 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 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初读诗歌——知内容
1.从内容上看,诗歌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朗诵词,让读者了解黄河形象——伟大坚 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第二部分是歌词,主要是赞颂黄河。
2.歌词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 始歌颂,在“颂”之前还有一段“我站在高山之巅……劈 成南北两面”,这又是在写什么?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这里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 把黄河写作一个有千万条臂膀
浩浩荡荡,
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向南北两岸
荡荡”,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
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 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 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目录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学习做批注
黄河 颂
光未然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 这个民族。
——毛泽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 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 大的“几”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 会做批注。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 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 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 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 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 《文艺辩论集》等。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词语注音+解释2023
第五课《黄河颂》
巅diān:山顶:珠峰之~。
劈pī: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木柴。
~风斩浪。
2.(木头等)裂开:钢笔尖写~了。
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了。
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
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
pǐ:1.分开;分:~成三股。
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莴苣叶。
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气魄qì pò:1.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2.气势:人民大会堂~雄伟。
狂澜kuáng 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力挽~。
浊流zhuó liú:1.浑浊的水流。
2.比喻品格卑污的人或出身下贱之人。
3.比喻腐朽黑暗的潮流。
宛转wǎn zhuǎn:同“婉转”。
1.指委宛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2.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屏障píng zhàng:1.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燕山山地和西山山地是北京天然的~。
2.遮挡着:~中原。
哺育bǔ yù:1.喂养。
2.培育教养: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榜样bǎng yàng: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37ppt)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 格和旷达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句话对消除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端,具有 重要的意义。 2.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 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教材P28,批在 教材P29,批在 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 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一泻万丈( ) xiè
字形易错
(qiá)nɡ坚强
屏 ( bīn)ɡ屏营
强 (qiǎ)nɡ强词夺理
( bǐn)ɡ屏息凝神
(jiàn)ɡ倔强
读音易错, 读“jué”。
意为“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 字形辨析
障(zhànɡ)屏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彰(zhānɡ)表彰
澜(lán)狂澜 斓(lán)斑斓 谰(lán)谰言
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河下游四里的教练营大操场同学兵玩球时,这个人也必参加热闹。大操场里极多牛粪,有一次同人争球,见牛粪也拚命一脚踢去,弄
得另一个人全身一塌胡涂。这朋友眼睛不能辨别面前的皮球同牛粪,心地可雪亮透明。体力身材皆不如人,倒有个很好的脑子。玩虽 玩得厉害,应月考时各种功课皆有极好成绩。性情诙谐而快乐,并且富于应变之才,因此全校一切正当活动少不了他,大家亲昵的称 呼他为“印瞎子”,承认他的聪明,同时也断定他会短命。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
光未然
学习目标 1.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 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预习检查反馈 (1)读准下列蓝色字的字音
山巅( diān ) 哺育( bǔ )浊流( zhuó)狂澜 ( lán ) 滋长( zī ) 宛转( wǎn )掀起( xiān )体魄( pò ) 九曲( qū )澎湃(pénɡ pài)屏障( píng zhàng) 磅礴( páng bó )一泻万丈( xiè )
2.明目的,知主题(为什么写)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激 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研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本诗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一开
始就歌颂,而是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诗中找出一
五、诗歌朗诵比赛。 1.朗读诗歌,读出诗歌节奏 2.说说下列句子应该怎么读? ①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 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 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一些; “奔”“劈”重读; 这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出黄河一泻万里、奔腾不息、波澜 壮阔的气势和无坚不摧、势不可挡的力量。 ②“啊!黄河!”重复三次,诗人反复吟唱,三个 ““啊!”, 应该怎样读?
(三)明目的,知主题(为什么写) 把握诗歌主旨
作者描绘黄河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 精神,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诗人借歌颂黄河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1938年末,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 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 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 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光未然奔赴 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中国雄奇的山川,英勇 抗敌的战士,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 涨的爱国热情,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知识梳理
《黄河颂》知识点梳理【课文内容】(黄河大合唱)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文章分析】《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背景介绍】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
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学习目标】1.欣赏歌曲《黄河颂》,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气势恢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知识点一、内容赏析(一)序曲1.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两块。
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3.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1.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2.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3.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三)主体:颂黄河1.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四)尾声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伟大坚强的精神二、理解主题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不是。
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5课:黄河颂-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5课黄河颂【生字生词】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或强力破开。
气魄:qì pò气势。
狂澜:lán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流:zhuó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wǎn zhuǎn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屏障:píng zhàng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bǔ yù培养。
榜样:bǎng yàng样子,模样。
浩浩荡荡:hào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同步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临行时,母亲倚门翘(qiáo)首的殷殷期盼,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绊和不竭的动力。
B.黄河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fǔ)育了华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C.名著中住着有趣的灵魂,读之能使狭隘(ài)的心胸变得开阔,干枯的心灵变得丰泽。
D.面对人生的险峰,我们是半途而废做懦(nuò)夫,还是迎难而上做勇者?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站在高山之①diān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②péng______湃,掀起万丈狂③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diān______ ②péng______ ③lán_______(2)文中“结成九曲连环”的“曲”读作()A.qǔB.qū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吧!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共15ppt)
课后拓展
HOMEWORK
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 19、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揣摩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枣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3)“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先记叙叶圣陶先生真诚地给“我”回信的事例,然后在段尾用议论句总结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激流汹涌,听吧,这是黄河边军民 组成的船夫的战斗的号子声!
字词积累
WORD ACCUMULATION
pò
气魄
péng
澎湃
bǔ
哺育
lán
狂澜
píng
屏障
xiè
倾泻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猛烈的气势。 宛转: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哺育:比喻培养。 一泻千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4.黄河的作用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
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 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 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 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七年级语文黄河颂
里程碑式的作品
《黄河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奠定了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
开创了新的文学流
派
《黄河颂》以其豪放、激昂的风 格,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 “黄河文学流派”,影响了许多 后来的作家和作品。
代表了民族精神的
觉醒
《黄河颂》通过对黄河的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 民族自尊心,反映了当时中国知 识分子对民族精神的觉醒。
《黄河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 泛赞誉和传颂,其作者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对政治立场的争议
在某些历史时期,《黄河颂》因其被认为是“左翼”文学作品 而受到批判和打压,其作者也受到了一定的政治压力和迫害。
对文学价值的争议
对于《黄河颂》的文学价值,也存在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其过于政治化,缺 乏艺术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 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 融合。
互动教学
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反 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 学策略。
教学过程与评价
1. 导入
教师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教师讲授《黄河颂》的歌词内涵、韵律和节奏等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与评价
3. 练习与讨论
尾声部分
歌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和伟大精神
《黄河颂》的意象与象征
黄河
01
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代表了祖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文化的
源头
山峰、山谷、巨浪、漩涡等
02
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展现黄河的伟大力量和不可阻挡之势
船夫、筏子、水手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课文原文及赏析《黄河颂》课文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课文赏析《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充满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首先,诗人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展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桀骜不驯的血性。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黄河的震撼力。
同时,诗人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表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其次,诗歌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赞美。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这表现了黄河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奋勇抗争,前赴后继。
这种英雄气概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歌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发扬民族精神的决心。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表现了诗人对黄河精神的崇敬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总之,《黄河颂》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诗歌,它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伟人显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格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养下发扬滋生!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控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进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气力。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期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掌控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诵,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养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好像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诞生,湖北光化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A型题]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B.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C.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多选]药学信息的实施包括如下工作()A.编写《药讯》B.进行科普宣传C.深入临床D.提供咨询E.退回不合理处方 [单选]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前肢的主要肌肉?()A、斜方肌B、半腱肌C、菱形肌D、背阔肌 [单选]下列计算机维修叙述正确的是()。A、指令中操作数规定准备执行的功能B、在16位计算机中,一个字节由16位组成C、断开电源后,DRAM中的内容便会丢失D、软盘驱动器属于主机,软盘属于外设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12岁男孩两年来步态不稳,发音含混,渐重。查休,走路步态宽,直线行走不能,语言含混欠清。四肢肌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其病变部位可能是()。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E.尾组脑神经 [问答题,简答题]一列数的规则如下:1、1、2、3、5、8、13、21、34......求第30位数是多少,用递归算法实现。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6岁女性,已婚2年,G1P0,婚后一直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但意外妊娠,于孕50天行人工流产术。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个月,月经量增多1倍,且月经间期有点滴出血。B型超声检查提示环位置正常,血Hb:105g/L,对其处理错误的是()A.立即取出宫内节育器 [单选,A型题]下列哪种片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A、泡腾片B、分散片C、舌下片D、普通片E、溶液片 [判断题]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发生争议,涉及办理过户的,储蓄机构依据上级行的指示办理过户手续。()A.正确B.错误 [填空题]()的产生是客观外界的冷暖概念在视觉上的心理反映,色彩之间只有经过相互比较才能有冷暖色的区别。追求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就是追求色彩的理想化效果。 [单选]世界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是哪月哪日?()A、11月25日B、10月25日C、9月25日D、8月25日 [单选]急性脑病综合征的主要的精神障碍是()。A.记忆障碍B.思维障碍C.人格障碍D.意识障碍E.情绪障碍 [单选]测量电流时,应把万用表()在电路中。A.串联B.并联C.混联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某拟建工业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期2年,生产运营期8年。其他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建设投资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5%,采用直线法折旧。2.建设投资来源为资本金和贷款。其中贷款本金为l8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 [判断题]精神文化层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层。精神文化层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不涵盖以下哪一点()A.为病家保密B.强调医生的品德修养C.尊重同道D.要有好的仪表和作用E.为病家谋利益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32岁,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伴返酸、烧心、嗳气、食欲不振,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该病治疗中不正确的是()。A.避免饮酒B.胃酸高者使用抑酸剂C.胃酸低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D.抗Hp治疗E.以上都不是 [单选]可以在竖井、水中、有落差的地方敷设,且能承受外力的电力电缆型号为()。A.YJLV12B.YJLV22C.YJLV23D.YJLV32 [填空题]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很多,一般讲有()和()公式等。(给出任意两个) [单选]Inmarsat通信系统由()组成。A、卫星、地面站、移动站、网络协调站B、移动站、海岸电台、卫星、控制中心C、卫星、网络协调站D、陆地移动电台、移动站、地面站 [单选]下列哪些因素不是癔症的发病原因()。A.遗传因素B.个性特征C.精神因素D.幼年的创伤性经历E.受教育程度 [单选]公路管理机构扣留车辆、工具的,应当当场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公路管理机构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并且经公告()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工具,由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处理。A、1个月B、3个月C、6个月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不正确的是()A.自杀率是指一年期间每10万人中自杀死亡人数B.所有国家自杀未遂率女性高于男性C.教育水平与自杀呈负相关,即文化教育水平低者自杀率高D.在我国,城市人口的自杀率高于农村人口E.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相 [判断题]入境展览品中的旧机电产品必须按旧机电产品备案手续办理相关证明。()A.正确B.错误 [单选,B1型题]药品通用名称()A.应当印刷在药品标签的边角B.应当印刷在药品标签的底部C.应当印刷在药品标签的右上角D.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E.应当显著、突出,其字体、字号和颜色必须一致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玻璃器皿干热消毒要求()。A.160~170℃2小时B.160~170℃1小时C.100℃2小时D.150℃2小时E.140℃2小时 [单选]设L是以O(0,0)、A(1,0),B(0,1)为顶点的三角形的边界,则(x+y)ds的值为()A.-B.1-2C.1+D.-1+ [单选,A1型题]中毒是指()A.物理因素引起的损害B.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损害C.细菌感染引起的损害D.放射物质引起的损害E.药物引起的损害 [填空题]微倾式水准仪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轴时,圆水准器气泡偏离的大小反映的是两轴不平行误差的()倍。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有关著名的郭霍法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中不存在B.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C.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虽不引起病症,但可长期定植D.自人工感染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纯培养E.郭霍法则 [单选]()办案适用于重大、复杂的案件或是跨部门管辖交叉的案件。A、母子式B、联合式C、纵向联合式D、横向联合式 [单选]男性,64岁。因食管癌行手术治疗,留置胃管。手术后4d患者咳嗽,痰略带黄色,发热38.4℃,气急,右下肺闻及较多细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肺下大片炎性病变。推测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军团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不属于运输载体类的血浆蛋白质是().A.清蛋白B.铜蓝蛋白C.转铁蛋白D.前清蛋白E.免疫球蛋白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男子衰老始于()A.四七B.五七C.四八D.五八E.七八 [单选,A1型题]急性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中不包括()A.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B.皮肤呈苍白色,皮肤温度下降C.往往最早出现疼痛,常伴有触痛D.患肢远端感觉异常,甚至丧失,并可出现运动受损E.疼痛、皮温下降及触觉障碍的平面与动脉栓塞平面均一致 [单选]冯某,女,71岁,反复腰部疼痛3年,加重1月。X线检查:胸12椎体、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下列对于该病人健康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院后应减少运动,避免负重锻炼B.口服补钙最好在饭后服用C.应多摄入动物蛋白补充蛋白质D.二膦酸盐应晨起空腹服用并多饮水 [单选]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胃十二指肠溃疡B.门静脉高压症C.应激性溃疡D.胆道出血E.胃癌 [单选]韩某在甲公司已工作10年,经甲公司与其协商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已知韩某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2000元。甲公司应向韩某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额是()元。A.20000B.24000C.60000D.70000 [单选]图示圆弧曲梁MK(内侧受拉为正)影响线在C点的竖标为:()A.0B.4mC.(8-4×1.732)mD.4×(1-1.732)m [多选]使用IC卡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可实现的管理功能有()。A.人员信息管理B.门禁管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