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念珠菌病处理进展讲座(2)
《念珠菌病治疗指南》PPT课件培训讲学
![《念珠菌病治疗指南》PPT课件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3b92710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e.png)
《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PPT课件
内容
• 念珠菌是引起真菌感染的最常见因素。 • 指南主要涉及四个主题:
– 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 – 侵入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 粘膜与皮肤念珠菌病的治疗 – 侵入性念珠菌病的预防
微生物实验室检测
• 与其他真菌相比,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试验可以指导念珠 菌病的治疗
• 但是在许多实验室真菌敏感检测不是常规的程序 • 敏感性检测对于处理深部的非白念感染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 微生物的耐药必须予以考虑,尤其是病人之前使用过某种
• Echinocandins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 strength of the data available to support its recommendatio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suggests that CANCIDAS should be the preferred echinocandin. 由于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棘白菌素作为推荐的药物。寻证医学表明科赛斯应该 是优少症患者
• 两性霉素B 0.7-1.0 mg/kg/天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18adb52ea551811a68760.png)
胸部CT可有特征性表现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26
IPA的影像学特征-演变过程
晕环征
D 0-5
实变
D 5-10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新月形空泡征
D 10 -20 27
Caillot et al. J Clin Oncol 2001; 19:253-9
曲霉菌感染影像学表现-曲霉菌球
空洞内肿块,通常位于肺上叶。肿块易于辨认 因为肿块与洞壁间可见新月形气腔。 在病人变换体位时,常可见霉菌球改变位置。 不规则外形或海绵状霉菌球较少见。
1. 外周血中性粒细 胞减少,中性粒细 胞计数 <0.5×109/L,且 持续>10d
2. T > 38℃ 或 <36℃,并伴有以下 情况之一:
① 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 胞减少(>10d)
② 之前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 抑制剂治疗
③ 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④ 患有艾滋病
宿主 因素
⑤ 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 体征
6
Fungias causes of sepsis, 1979-2000
Data from US hospital discharge statistics N=750,00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
***** *
*
**
**** *****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3
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
高分辨率 CT示支气 管周围与胸 膜下实变影 伴有双侧胸 膜增厚。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疗和治疗
24
曲霉菌
Blankophor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和治疗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1877582f60ddccda38a0c1.png)
拟诊IFD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诊断标准
确诊(proven IFD)
绝大多数情况需在病变组织检出真菌成分
临床诊断(probable IFD)
至少符合一项宿主因素,一项微生物学标准,且可能 感染部位符合一项临床标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系统性曲霉菌感染的病理特点
以菌丝侵入血管 为特征形成:
血栓 坏死 出血性梗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层诊断
确诊IFD
临床诊断 IFD
院内真菌感染比例及流行趋势
225000
150000
脓
毒 血
75000
症 25000
15000
10000 5000 0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真菌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年
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
刘进-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处置要点(念珠菌有病例,0902)
![刘进-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处置要点(念珠菌有病例,0902)](https://img.taocdn.com/s3/m/a9e1bf7627284b73f24250d1.png)
诊断的核心因素之二:
临床特征(表现)
典型
不典型
侵袭性肺念珠菌病临床表现
较典型的临床表现:痰呈胶冻状、粘稠、可抽出长丝,偶
带血丝。
较典型的X线表现:支气管肺炎型—— X线特点:密度高、界限相对清、沿支气管分布
肺炎型——
X线特点:密度高、界限相对清、支气管充气征阳性、
以胸膜为基底
小结节型—— X线特点:多发、靠外下、界清
常用抗真菌药物-第1代三唑类
氟康唑
• 安全性好,对大多数念珠菌有效,特别是白念最好
• 对隐球菌很好
• 克柔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 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呈剂量依赖性
• 对曲霉菌无效
• 对未采用唑类药物预防、无曲菌病的症状和体征且属发生
曲菌病的低危患者,氟康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氟康唑解释标准和相应的最小抑菌浓度(CLSI )
存在的问题
• 主要临床表现仅适用于特定真菌感染
•IPA:halo sign、air-crescent、cavity
•肺孢子菌:弥漫性肺间质浸润+低氧血症 •念珠菌、隐球菌、毛霉菌感染有何特征,没有描述 • 次要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真菌感染之外也可出现
诊断的核心因素之三:
微生物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侵袭性念珠菌病
临 床 诊 治 要 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刘
进
一、侵袭性真菌病定义的要点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2002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侵袭性真菌病(IFD) 2007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侵袭性: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和 毒素中毒)深部组织致组织病理损害 病:临床疾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39becfa58da0116c17492e.png)
生长在葡萄糖溶液 中 生 长 , 具有很强的产生生物膜 的能力 , 且常定植在健康人皮肤上 , 往往因使用中心 出 现 爆 发 性 念 珠 菌 血 症。 克 静脉导管或肠外 营 养 , 柔念珠菌是一种偶 然 院 内 致 病 菌 , 主要从血液系统 损害的患者和 ( 或) 正 进 行 造 血 干 细 胞 移 植 的 患 者, 而其易对氟康唑耐药 。 另外 , 季也蒙念珠菌 、 葡萄牙 杜氏假丝酵母菌也有见报道 , 它们也存在自 念珠菌 、 身特点 。 由此可见 , 对于临床念珠菌感染的诊治 , 念 珠菌属在菌种水平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 和国家医疗安 C D C) 全网提供的数据表 明 , 念珠菌属是医院获得性病原
·1 0 0·
实用临床医学 2 0 1 5 年第 1 6 卷第 9 期
犘 狉 犪 犮 狋 犻 犮 犪 犾 犆 犾 犻 狀 犻 犮 犪 犾犕 犲 犱 犻 犮 犻 狀 犲, 2 0 1 5, 犞 狅 犾 1 6, 犖 狅9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研究进展
林松发 , 李红宾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真菌研究实验室 , 昆明 6 ) 5 0 0 3 1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病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 ( ) R 5 1 9.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8 1 9 4 2 0 1 5 0 9-0 1 0 0-0 4 / : 1 0. 1 3 7 6 4 . c n k i . l c s . 2 0 1 5. 0 9. 0 4 2 犇 犗 犐 j y , 又 i n v a s i v ef u n a ld i s e a s e I F D) 侵袭性真菌病 ( g 是 一 类 真 菌 侵 入 人 体, 在组 称为侵袭性 真 菌 感 染 , 织、 器官或血液中 生 长 、 繁 殖, 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 好发于免疫受损的患者等 , 如血液恶 织损伤的疾病 , 性肿瘤 接 受 高 强 度 化 疗 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ae230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9.png)
诊断技术的进步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一直是临床面 临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 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侵袭性真 菌感染的诊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例如,基于PCR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够 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真菌的DNA片 段,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 例讨论
目
CONTENCT
录
• 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 • 病例讨论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 总结与致谢
01
侵袭性真菌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在免疫功能正常 的个体中出现的系统性感染。
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IFI可分为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等。
病例讨论
对一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诊断和治 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参与本次讨论的专家表示感谢
感谢各位专家在本次讨论中的精彩发 言和深入探讨,为提高侵袭性真菌感 染的诊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感谢组织者精心筹备本次讨论会,为 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THANK YOU
患者是一位3岁女童,因急性白血病 接受化疗后,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 症状,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例临床表现与诊断过程
病例1
患者表现为持续低热、咳嗽、气短等症状,肺部X线检查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痰液培养 发现白色念珠菌。
病例2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和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e3d8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4.png)
➢
用糖皮质激素者常无发热〕
➢
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病变者〕
➢胸片表现多样、病程早期可无变化
➢
特征性改变: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
➢
结节状阴影伴或不伴空洞,下叶弥漫性炎症影
➢高分辨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 肺结节样病变围以密度变淡的晕圈〔halo sig〕
➢ 肺结节样变边缘局部新月状透亮区
浙医二院 2006 年常见真菌检测排名
菌 名
百分比(%)
白色念珠菌
53.56%
热带念珠菌
29.36%
光滑念珠菌
4.22%
曲
2.85(1.5%)
霉
菌
近平滑念珠菌
2.68%
克柔念珠菌
2.13%
其
5.20%
他
第六页,共八十六页。
临床常见条件性深部真菌感染
• 念珠菌病: 血培养阳性率 > 5%,居第 4 位
1988 ~ 1997 对 140 例确诊肺真菌感染病例分析——
曲霉菌 57%
隐球菌 21%
第八页,共八十六页。
念珠菌 14%
无选择性尸体解剖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占
尸
体
解
剖
的
百
分
比
〔
%
〕
8
其它
念珠菌
6
曲菌
4
2
0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考虑临床资料;痰培养 3 次以上为同一种
真菌有一定意义
组织病理学:标本中找到菌丝和孢子并结合特殊染
色可确诊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定植PPT培训课件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和定植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bbf3ed50e2524de5187ed9.png)
ICU患者的定植状况
ICU患者念珠菌定植的发生率很高(50% to 70% or more),而感染率相对较低,所以定植 的预计价值有限
但当定植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白细胞减少、和 低血压时 可能提示存在侵袭性念珠菌病
2019/11/25
Ostrosky-Zeichner L. Crit Care Med. 2006;34:857-863 Eggimann P. Lancet Infect Dis. 2003;3:685-702
念珠菌定植增加患者死亡率、延长治疗时间
重症患者念珠菌定植将增加患者死亡率,并延长治疗时间。
死
念珠菌定植增加患者治疗时间
亡
率
(
念珠菌定植使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
%
P = 0.006
)/
治
P = 0.003
疗
时
P = 0.08
P = 0.06
间
(
P = 0.06
P = 0.07
天
)
n=27 n=86
n=24 n=73
真菌定植影响细菌的生理状态
真菌可以影响细菌的行为能力和生存状态1。
细菌或真菌的毒力作用受到多重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影响。例如,分泌型生物分子(如 金合欢醇)可以介导多重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作用2。
真菌
细菌
1. Carneiro HA,et al. World J Surg.2011 Dec;35(12):2650-9. 2.Davis-Hanna A,et al.Mol Microbiol. 2008 Jan;67(1)47-62.
多次送检的意义
镜检假菌丝或菌丝的意义
• 念珠菌属于类酵母样菌,有酵母相和菌丝相
侵袭性念珠菌病处理50页PPT
![侵袭性念珠菌病处理5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605b61e87101f69e319589.png)
谢谢!
侵袭性念珠菌Biblioteka 处理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4c0e832f121dd36a22d8274.png)
涂片镜检:表层为 芽生细胞,底层假
菌丝
6
2.致病性和免疫性
• 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
褶处
白色念珠菌可 • 粘膜念珠菌病:鹅口疮、口角
侵犯人体许多 炎、阴道炎最多见
部位,可引起: •
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肺 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
炎、脑炎等
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7
3.美国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17
“有效” 的含义
需要考虑的问题
真菌感染 真菌寄殖 费用 生活质量 其他临床因素 (发热, 咳嗽)
18
3.预防用药的指征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HSCT受者
指
粒缺患者
征
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的ICU中
的高危患者
侵袭性真菌病高发的婴儿室, 且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g
4.哪种药物最好?
N
H3C H3C
HO
(2)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可以减 少病死率、住院时间,但也需要考虑药 物的毒性反应,费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Martin et al. NEJM(2003)348;1546-1554
8
4.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的发病率(USA)
资料源于 NHDS, 1996–2003
每 100.000 人群发病率
1996-99 2000 2001 2002 2003
侵袭性念珠菌病 22–24 23 22 23 29
侵袭性曲霉病 2.1–3.4 4.1 3.0 2.6 2.2
9
% Total number of cases
5.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ARTEMIS 1997-2007 (n=197,619)
10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进展详解演示文稿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治疗进展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97a68bc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9.png)
应用泰能和万迅无效
肝脾CT示:弥漫多发低密度影(白血病 侵润?)
第四十二页,共77页。
第四十三页,共77页。
加用AmB体温一度降至正常,停药后再度升高
血培养为热带念珠菌
复查BM为缓解期骨髓象 经伏立康唑静脉-口服序贯治疗有效
最后诊断:热带念珠菌血症,肝脾念珠菌病
第四十四页,共77页。
第三页,共77页。
第四页,共77页。
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高发病科室
12% 4% 6%
15%
血液科
ICU
免疫科
感染科
63%
其它科室(包括内科/ 呼吸科)
* 1994-1999年在法国进行的前瞻性调查621例IA结果:确诊病例115例,疑似病例506例 Cornet m et al. J Hosp Infect. 2002:514):288-296
预防治疗
经验治疗
(宿主因素) (拟诊)
抢先治疗
确诊治疗
(临床诊断) (确诊)
高危 无感染依据
感染 无真菌感染 依据
感染 真菌培养或镜 检、G或GM试 验、PCR 或
CT
感染 真菌学确诊 依据
第二十六页,共77页。
ASH2006
第二十七页,共77页。
第二十八页,共77页。
第二十九页,共77页。
第三十页,共77页。
第五十四页,共77页。
第五十五页,共77页。
2011-9-8
第五十六页,共77页。
入院诊断: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系表达
• 肺部真菌感染
第五十七页,共77页。
治疗经过:
• 9月8日加用两性霉素B(华北制药厂,
侵袭性真菌病诊治进展
![侵袭性真菌病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c469cd08a1284ac8504318.png)
2 1 0 0年 5月
第2 2卷
第 5期
・ 481 ・
・
专家论坛 ・
侵 袭 性 真 菌 病 诊 治进 展
刘进
d i 0 9 9jsn17 —8 02 1.5 0 o: . 6 /.s. 10 0 . 00 . 1 13 i 6 0 0
【 中图分类号】 R 7 【 39 文献标志码】 C
菌, 念珠 菌 中仍 以 白色念 珠菌 为主 , 白色念珠 菌有 而临床 表 现或 放射 学检 查支 持存 在感 染 的部位 , 非 在 增 加趋 势 ; 曲霉菌感 染 的 比例逐 年 上升 , 已成 为重 要 无 菌 术下 取得 的标本 , 培养 结 果呈 阳性 。() 其 2 酵母
的致 死 真菌 ;确 诊病 例 中或 尸解 中发现 的侵袭 性 曲 菌 : 非黏膜 组织采 用针 吸或 活检 取得标 本 , 过组 从 通
【 文章编号】 17 .8 02 1)50 8 —4 6 10 0 (0 00 —4 10
1 侵 袭 性真 菌 病流 行病 学 变 化 与 高危 因素 的评估 21 确 诊病 例 . 211 深部 组织感染 ( ) .. 1 霉菌 : 关组织 存在损 害 相
侵 袭性 真 菌病 ( vs e u gl i ae, D) i ai n ads ssI 是 时 ( 下可 见或 影像 学证据 确 凿) 在 针 吸或活 检取 n vf e F 镜 ,
酵 母菌 : 血液 培养 呈念 珠菌或 其他酵 母菌 阳性 , 时 同
需要注 意 的是 ,尽 管许 多住 院 患者几 乎都 具 有 临床 症状 及体 征符 合相 关致 病菌 的感 染 。 . 项宿 主 因素 、 项 1 上 述 高危 因素 中 的一项 或几 项 ,但大 多数 危 险 因素 22 临床 诊断 病例 至 少符 合 1 单 个 来看对 确 定真菌 感 染帮助 不 大 ,将其 作 为一个 微 生物 学 标准 ,且 可 能感染 部位 符合 1项主 要或 2 连续整 体来看 非常重 要 , 当同时存在 ≥2 危险 因素 项次 要 临床标 准 。 种 时 , 染 的可 能性成 指数 增加 。 感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52页PPT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5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aca9da6c175f0e7cd137e9.png)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念珠菌病科普讲座PPT
![念珠菌病科普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502d6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0.png)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念珠菌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比治疗更重 要。本部分将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念珠菌病的传播。
念珠菌病的常见误区:人们对念珠菌病 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这些误区可能导致 病情恶化。此部分将澄清一些常见的误 区。
念珠菌病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健康:念珠 菌病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 对患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部分将讨论这些影响并提供相关的 帮助和支持。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常见问题解答:此部分将回答一些常见 的关于念珠菌病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 解决方案。
结束语:感谢大家对本次念珠菌病科普 讲座的参与。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大家 对念珠菌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采 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谢谢!
第二部分:
念珠菌病的相关研究和进展:此部分将 介绍最新的念珠菌病研究和进展,包括 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念珠菌病的案例分享:通过与患者的真 实案例分享,讲述他们的治疗经历和康 复情况,以及他们如何面对念珠菌病带 来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部分:
与念珠菌病患者的日常交互指南:本部 分将提供与念珠菌病患者交互时的建议 和指南,包括如何正确沟通和支持患者 。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念珠菌病科普讲座PPT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部分:了解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 菌引起的真菌感染疾病,常见于皮肤、 口腔和阴道等部位。此部分将介绍念珠 菌病的基本信息和常见症状。
第一部分:
念珠菌病的传播途径:念珠菌病可以通 过接触感染的人或物品而传播。本部分 将介绍念珠菌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念珠菌病处理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林东昉思考念珠菌属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和免疫性是怎样的?抗真菌治疗策略有哪些?临床诊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适应症有哪些?怎样能避免诊治失败?一、念珠菌属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导读:念珠菌属是在自然环境中非常多见的一个细菌,也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条件致病菌,即使分离到这个病菌并不代表它是一个病原菌,所以在平时的诊断和治疗当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念珠菌属念珠菌属是在自然环境中非常多见的一个菌属,也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一般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生殖道中都有存在,所以临床上经常分离到念珠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念珠菌是一个条件致病菌。
即分离到此病菌并不代表它是病原菌,在平时的诊断和治疗当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生物学特性念珠菌是一个卵圆形的微生物,大小是2*4微米,比平常的细菌要大,呈现革兰染色阳性表现,平时我们做选配或者痰涂片的时候,可以看到图片中圆圆的紫蓝色的球形微生物,明显比其它细菌大,有时候可看到有假菌丝出现。
培养特性:典型类酵母型菌落,表面光滑,灰白色或奶油色,有酵母气味。
涂片镜检:表层为芽生细胞,底层可能出现假菌丝(二)致病性和免疫性白色念珠菌可以侵犯人体的许多部位,一般从皮肤到内脏再到中枢神经系统都可受累。
皮肤皱褶处比较多见,从儿童一直到成年人,都可以看到有这种粘膜的念珠菌病,最常见到的是鹅口疮。
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包括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都有念珠菌病,肢体本身对念珠菌有一定免疫力的,并不是分离到念珠菌就一定会致病。
1.美国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调查下面这张图是美国专家做的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调查,他发现从1979年到2001年间,血流感染里面,总体而言病原菌总量都有一个上升,其中真菌并不少见,可以看到,从79年到01年这20年间增长量是原来的3倍。
2.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的发病率(USA)具体到念珠菌病的发病率,美国对国家出院病人疾病调查系统是96年到03年的情况,可以看到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都在20-30之间,比曲霉病要多一些。
资料源于 NHDS, 1996–2003 每 100,000 人群发病率3.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ARTEMIS 1997-2007 (n=197,619)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菌种来看,10年间收集了近20万病例里,绝大多数都是粘膜念珠菌感染,其次是光滑念珠菌,还有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
4.各种念珠菌感染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ECMM*对各种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的监测结果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都比较高,不论是哪一个菌种。
临床上最常看到白念珠菌,现在对其也有非常好的治疗药物如氟康唑等,可是它的血流感染病死率仍然有38.5%。
但如轻型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基本上是没有病死率的,只有侵袭性念珠菌病重症的感染的病死率比较高,其他光滑念珠菌尽管他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但是它的病死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会明显增高,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
5.2009年由美国发布的念珠菌临床治疗应用指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有很多危险因素:(1)广谱抗菌药;(2)中心静脉导管;(3)静脉高营养;(4)肾脏替代治疗;(5)粒细胞缺乏症;(6)人工装置;(7)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这些危险因素在其他各类医院里面也比较常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进步很多疾病可以被治愈,但在病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其他的感染危险,侵袭性念珠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6.我国白念珠菌的临床分离率持续居高不下7.中国5家医院酵母菌属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15,281株中国 2001-2007)看下图,我国的念珠菌感染的情况。
这个事耐药性监测的资料,主要分析了念珠菌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到,白念珠菌同样是各类分类到的念珠菌中最多见的一种,一般都在60%左右,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静平滑念珠菌等等。
这和国际结果是一致的。
从细菌的药物敏感性上看,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现在比较常用的一些吡咯类抗真菌药敏感性都非常高,都在90%以上,而且氟康唑和弗利康唑两者并没有多少差别,而对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这两者的差别就比较明显,弗利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明显比白念珠菌要高一些,因此在新版的治疗念珠菌病的治疗指南里边也提到了这一点,如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感染,在应用氟康唑的时候要有所注意,对新型因球菌而言氟康唑和弗利康唑敏感性总体来说都比较高,但是氟康唑里面也有耐药菌的出现。
二、抗真菌治疗策略目前抗真菌治疗分为以下四种:预防用药、浸液性用药、先发治疗和病原治疗。
(一)预防用药1.预防用药是不是有意义?所谓预防用药是指对尚无真菌感染的高危病人给予抗真菌药,可减少侵袭性真菌的感染减少抗真菌药的全身应用,降低与真菌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和某些粒细胞缺乏症或器官移植患者的总病死率。
“有效”的含义即用药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是否会降低,真菌是否寄殖的问题,寄殖真菌的耐药性是怎样的,给予抗真菌治疗的费用怎样,给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什么的影响,其他临床症状是不是有所缓解。
向好的方面发展则为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2.预防用药的指征经过临床实验,目前比较公认的指片是:第一、是实体器官移植的受者;第二、造血干细胞的受者,因为器官移植的受者的免疫力都极度的缺乏,这类患者病程中通常合并真菌感染比较多见。
第三、肿瘤科和血液科常见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化疗以后出现的缺引发真菌感染。
第四、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的重症监护室里的高危患者,在育婴室早产儿监护室和新生儿室,那些低体重新生儿,一般指的是体重小于一千克的患儿,也是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患者,应属预防抗真菌药物的指征。
3.哪种药物最好?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氟康唑、泊纱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米卡芬净等,都在选用范围里面的。
4.预防念珠菌感染 (IDSA 2009)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小结:(1)重症患者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可以降低一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降低1/4;(2)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应考虑预防性使用氟康唑。
(二)经验性使用1.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现在比较公认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指血液恶性肿瘤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患者,经广谱抗菌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IDSA 20093.选用哪种药物?权威药物和前面提到的预防用药的种类差不多,也是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等。
4.FDA批准用于经验性治疗的药物5.非粒缺患者疑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治疗的初始治疗是给氟康唑和棘白菌素,第一天给予800毫克药物,之后减到400毫克每天,病情较严重已经使用吡咯类或者可能为光滑念珠菌或克柔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应该立即用棘白菌素。
因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有一定的耐药。
如病情较严重仍然使用氟康唑治疗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时,推荐使用棘白菌素。
6.粒缺乏患者疑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如是粒缺患者疑似念珠菌感染,从推荐的力度首选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的含脂的复合物,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是可选药物。
两性霉素B 因其有毒副作用,还是比较推荐两性霉素B的脂质复合物。
接受过吡咯类药物治疗,那么就不要选用经验性治疗,时候要考虑比较耐药的菌种,考虑选择其他种类的药物。
(三)先发治疗重要意义先发治疗在念珠菌病的治疗里面研究比较少,它的意义是尽可能降低经验性治疗导致的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及其所致不良反应,还有降低真菌耐药的可能性,降低医疗费用,可有效治疗经替代指标诊断的深部真菌病患者。
(四)病原治疗1.临床应用指南2.念珠菌属常见的药敏表型下表中,最左边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念珠菌。
可见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都是药剂量敏感增强直到耐药,平时用常规剂量的时候要谨记这一点。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具有相同的情况,伏立康唑比氟康唑要好一些,对光滑念珠菌的敏感性不是很确定,但是对克柔念珠菌是有效的。
泊沙康唑专门用于预防用药,它对光滑念珠菌的抗菌作用和伏立康唑差相似,对克柔念珠菌也是敏感的。
从这4个比较常用的吡咯类药物看出,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感染一定要选用更新一类的吡咯类药物;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使用吡咯类药物的各个种类都比较合适。
氟胞嘧啶是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联合用药的一个品种,它对大多数念珠菌较敏感,除了有一部分克柔念珠菌有耐药性。
两性霉素B对各种念珠菌都是敏感的,但也需要药敏实验证实。
通常情况下经验性治疗不需要做药名实验,两性霉素B可以默认为它都是有效的。
棘白菌素除了近平滑念珠菌,对其他念珠菌属都是敏感的。
3.抗真菌药的药敏试验抗真菌药物实验是在最近几年逐步慢慢确立的,在指南里面也对抗真菌药物的实验提到了下面几个情况才进行抗真菌药物的实验:第一、如感染菌种明确,通常可预测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但个别别菌种不符合这种常态;第二、药敏试验的使用日益增加,用于指导念珠菌病的治疗,特别是初始抗真菌治疗无效的患者;第三、实验室常规进行真菌药敏应针对:从血液和无菌液分离的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治疗无效或者怀疑高度耐药的其他念珠菌;第四、抗真菌药耐药的白念珠菌并不常见,故不推荐常规进行药敏试验。
4.抗真菌药的使用非粒缺患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治疗:第一种情况也是初始治疗,是服用氟康唑和棘白菌素类。
氟康唑用药是第一天800毫克,以后改为400毫克每天,适用于轻症患者,未使用过吡咯类药物的患者;棘白菌素类主要适用中重度的患者或最近使用过吡咯类药物的患者,第二种情况如分离菌对氟康唑敏感(如白念珠菌),且患者病情稳定,可自棘白菌素类改为氟康唑(A-II),因为氟康唑除了静脉注射还有口服制剂。
第三种情况如果对上述抗真菌药不能耐受或药物无法获取,可选AmB (0.5-1.0mg/kg/d)或LFAmB(3-5mg/kg/d)(A-I)第四种情况伏立康唑(400mg q12h×1d→200mg q12h)可治疗念珠菌血症(A-I)粒缺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治疗:1)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推荐棘白菌素类或LFAmB(A-II)2)对于轻症或近期未用过吡咯类药物者可以选者氟康唑,第一天800毫克,以后改为400毫克/天(B-III);粒缺不能除外有霉感染的患者也可用伏立康唑(400mg q12h×1d→200mg q12h)并可覆盖霉(B-III);光滑念珠菌感染,可以选用棘白菌素类(B-III),光滑念珠菌对吡咯类药物是不敏感者,可用两性霉素B的含脂的制剂。
3)对已接受伏立康唑或氟康唑的患者,如临床改善,且随访培养阴性,可继用吡咯类直至治疗结束。
4)近平滑念珠菌感染者:氟康唑或LFAmB(B-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