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节选《氓》《静女》《采薇》《蒹葭》《无衣》《关雎》六篇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名篇

《诗经》中的名篇

《诗经》中的名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6、《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诗经》名篇精选

《诗经》名篇精选

《诗经》名篇精选( 共60首 )一、“风”诗(共40首)(一)周南(5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二)召南(1首)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三)邶风(5首)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谏》《离骚》《蜀》《琵》《登》《虞》《声》《锦瑟》《屈》《归》《石》《静女》《无衣》《望》情景默写

《谏》《离骚》《蜀》《琵》《登》《虞》《声》《锦瑟》《屈》《归》《石》《静女》《无衣》《望》情景默写

《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的中心观点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在《谏太宗十思疏》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了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够坚持到最后。

3、《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是: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6、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8、《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9、《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人们便会人尽其才的句子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1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语气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句子是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离骚(节选)》1.表明自己降生祥瑞(或自述出生年月日)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了自己的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3.《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两句,说明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静女》《无衣》《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一页留空,一页带答案)

《静女》《无衣》《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一页留空,一页带答案)

• 15、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 村的两个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 12.《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 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同时又是诗人进入官场 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
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 4.《归园田居》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两句,表露了 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 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 5.《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认 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 俗之网。
• 的9、时《日短实歌在行太》多中,慨好当比以晨慷露,,转忧瞬思即难逝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 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 10青、青曹子操衿在,《悠短悠歌我行心》。中但化为用君《故诗,经沉·郑吟风至·子今衿》中的诗




。这几句点明了
“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
• 7、曹操《短歌行》中




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 8、曹操《短歌行》中




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
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 9、《短歌行》中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

诗经三十首

诗经三十首

诗经三十首1.《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国风·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国风·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7.《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8.《国风·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9.《周颂·有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马。

有萋有且,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诗经必背经典(23首)

诗经必背经典(23首)

诗经必背经典(23首)1.《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3.《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4.《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7.《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8.《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诗经》(节选《氓》《静女》《采薇》《蒹葭》《无衣》《关雎》六篇)

《诗经》(节选《氓》《静女》《采薇》《蒹葭》《无衣》《关雎》六篇)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 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 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 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 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 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 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 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 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 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 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 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 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 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 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 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 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 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 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 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 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高中必背篇目72篇新

高中必背篇目72篇新

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目录文言文(32篇) (3)一、必修(10篇) (3)1、《论语》 (3)2、《劝学》(《荀子》) (3)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3)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3)5、《师说》(韩愈) (4)6、《阿房宫赋》(杜牧) (4)7、《六国论》(苏洵) (4)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5)9、《赤壁赋》(苏轼) (5)10、《项脊轩志》(归有光) (5)二、选择性必修(10篇) (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6)3、过秦论(上)(贾谊) (7)4、《礼运》(《礼记》) (7)5、《陈情表》(李密) (7)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8)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8)9、《石钟山记》(苏轼) (9)10、《登泰山记》(姚鼐) (9)三、选修(12篇) (9)1、《老子》 (9)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0)3、《大学》(《礼记》) (10)4、《孟子》 (10)5、《逍遥游》(《庄子》) (11)6、《谏逐客书》(李斯) (11)7、《兰亭集序》(王羲之) (11)8、《滕王阁序》(王勃) (12)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12)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12)诗词曲(40 首) (13)1、《静女》(《诗经》) (13)2、《无衣》(《诗经》) (14)3、《离骚》(屈原) (14)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4)5、《短歌行》(曹操) (14)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4)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15)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5)9、《山居秋暝》(王维) (15)10、《蜀道难》(李白) (15)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5)12、《将进酒》(李白) (16)13、《燕歌行》(高适) (16)14、《蜀相》(杜甫) (17)15、《客至》(杜甫) (17)16、《登高》(杜甫) (17)17、《登岳阳楼》(杜甫) (17)18、《琵琶行》(白居易) (17)19、《李凭箜篌引》(李贺) (18)20、《菩萨蛮》(温庭筠) (18)21、《锦瑟》(李商隐) (18)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8)23、《望海潮》(柳永) (18)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8)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18)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8)27、《登快阁》(黄庭坚) (19)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19)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9)30、《声声慢》(李清照) (19)31、《书愤》(陆游) (19)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9)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9)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9)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9)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9)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19)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20)39、《长亭送别》(王实甫) (20)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0)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诗经 静女 无衣 氓 黍离 采薇、木瓜等

诗经   静女 无衣  氓 黍离  采薇、木瓜等
• ④写法不同:细节刻画人物、内心独白刻画人 物。 • 同中有异:两首诗都写了主人公等待时的焦灼 不安,但因性别的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细节。 “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挑兮达兮” 写出女子的缠绵。 • 共同点: 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绝不忸 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纯朴的本色。 ②风格 朴实、清新。采用重章复唱,在一唱三叹中主 人公的深情得以尽情地抒发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古体"暮"字。 )
•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靡(mǐ):无)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不遑:没有功夫。遑:暇。 启:跪 居:坐 启居:指坐下来休息。)
•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柔:肥嫩。 ) •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心亦忧止:心里很 愁闷。)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忧心烈烈:忧心 如焚。载:又。 )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戌:守。这里指 防守的地点。未定:不固定。使:使者。 聘: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于《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 国 诗 歌 发 展 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古 体 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以五言诗为 主
近 体 诗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

高中语文《诗经》三首 教案 《氓》 《无衣》《 静女》人教版第三册

高中语文《诗经》三首 教案 《氓》 《无衣》《 静女》人教版第三册

《诗经》三首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经》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2.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了解四言诗的特点,重章叠句的作用。

4.把握诗歌节奏,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背诵《无衣》、《静女》和《氓》5.训练学生朗读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难点1.初步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了解四言诗的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

3.用正确的节拍诵读这三首诗,力求语言通畅,感情充沛,在诵读中理解鉴赏、背诵《无衣》、《静女》和《氓》前两章。

教学方法读诗—悟诗—说诗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1.介绍《诗经》及其开创的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2.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学习鉴赏《卫风·氓》。

整体感知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把《诗三百》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

“国风”中的诗歌,许多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诗经》普遍使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作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以“他物”置于“所咏之辞”(诗的主题及内容)的前面,则此物必与主题及内容有关,或从旁烘托,或营造气氛,将读者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

因此,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及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3.《卫风·氓》《氓》是一首叙事诗,全篇都采用第一人称“我”(即女主人公)的口气来叙述,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的手法。

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章节):追述恋爱生活。

第二部分(3、4、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部分(6章节):“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强烈愿望和抗争精神。

《诗经》305首,你至少要会背这23首巅峰之作(收藏拼音版)

《诗经》305首,你至少要会背这23首巅峰之作(收藏拼音版)

《诗经》305首,你至少要会背这23首巅峰之作(收藏拼音版)《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wù mèi】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被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的那一方。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价:“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

《召南·摽有梅》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诗经》静女无衣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诗经》静女无衣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诗经》两首理解性默写1.《静女》中,描绘静女送我第一个礼品的句子是:,。

2.《静女》中,描绘静女送我第二个礼品的句子是:,。

3.《静女》中,描绘约会时男主人朴实痴心的句子是:,。

4.《静女》中,描绘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欢的句子是:,。

5.《静女》中,描绘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欢的句子是:,。

6.《静女》中,描绘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虑等候女主人的句子是:,。

7.《静女》中,“,”运用双关语来赞叹姑娘。

8.《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感情的两句是:,。

9.《无衣》中,描绘将士们维修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

10. 《无衣》中,描绘将士们团结友善,同穿衬衫的句子是:,。

11.《无衣》中,描绘将士们团结友善,同穿下衣的句子是:,。

12.《无衣》中,描绘将士们维修矛戟,准备一个行动的句子是:,。

13.《无衣》中,描绘将士们团结友善,同穿战袍的句子是:,。

14.《无衣》中,描绘君王要出兵了,要维修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15.《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样愤恨仇敌一句是:;表现战士们一同行动起来的一句是:;表现战士们一同上战场一句是:。

16.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激烈的动作性,主要表此刻、、三句上,这令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情场面。

《诗经》两首理解性默写答案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2.自牧归荑,洵美且异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4.匪女之为美,佳人之贻5.彤管有炜,说怿女美6.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7.彤管有炜,说怿女美8.匪女之为美,佳人之贻。

9.修我甲兵。

与子同行10.岂曰无衣?与子同泽11.岂曰无衣?与子同裳12.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1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4.王于兴师,修我戈矛15.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同行16.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选读《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想追求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

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

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十首《诗经》名篇

十首《诗经》名篇

十首《诗经》名篇《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

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

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

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

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

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

诗词君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淇奥》【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最美诗经30首

最美诗经30首

最美诗经30首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组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3.《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诗经》目录及经典篇目赏析

《诗经》目录及经典篇目赏析

诗经篇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是“五经”之一。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国风:第一节周南本节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第二节召南本节包括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第三节邶风本节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第四节鄘风本节包括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第五节卫风本节包括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第六节王风本节包括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郑风本节包括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第八节齐风本节包括鸡鸣、还、着、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第九节魏风本节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第一〇节唐风本节包括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本节包括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第一二节陈风本节包括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第一三节桧风本节包括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第一四节曹风本节包括蜉蝣、候人、鸤鸠、下泉;第一五节豳风本节包括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小雅:第一节鹿鸣之什本节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第二节南有嘉鱼之什本节包括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本节包括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第四节节南山之什本节包括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第五节谷风之什本节包括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第六节甫田之什本节包括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辖、青蝇、宾之初筵;第七节鱼藻之什本节包括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大雅:第一节文王之什本节包括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第二节生民之什本节包括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第三节荡之什本节包括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第四节鲁颂本节包括駉、有駜、泮水、閟宫;第五节商颂本节包括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诗经选编25首》

《诗经选编25首》

《诗经》选编25首国风选编23首1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周南·葛(gé)覃(tán)葛之覃兮,施(yì)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yì)是濩(huò),为絺(ch ī)为綌(xì),服之无斁(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hé)浣害否?归宁父母。

3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háng)。

陟彼崔嵬(wéi),我马虺(huī)隤(tuí)。

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sì)觥(gō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我仆痡(pū)矣,云何吁矣。

4 周南·螽(zhōng)斯螽斯羽,诜(shēn)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hōng)薨兮。

宜尔子孙。

绳(mǐn)绳兮。

螽斯羽,揖(jí)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5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 周南·芣(fú)苢(y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

采采芣苢,薄言(xié)之。

7 召南·江有汜(sì)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
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
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
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
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
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
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
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其实《诗经》中,不只是《关雎》,还有《桃夭》、
《蒹葭》等大量的诗歌都体现着这种理想的审美关系。
• 《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 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1.《五经》:《书》、《礼》、《易》、
《春秋》并称“五经”。

2. “六艺”:风、雅、颂(《诗经赋、比、兴
( 《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选文《氓》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
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
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
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
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
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
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
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变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 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 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绝决心:“反 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事。 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 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 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
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
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
• 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 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 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 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 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 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 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 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 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 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 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 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前面说过,《关雎》是 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诗歌在 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 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 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 美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
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
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
的痕迹。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
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
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豪迈和悲凉的交
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愫
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
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
•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 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 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 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 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 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 “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 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 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关雎》图片
• 赏析
•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
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 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 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 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马瑞辰《毛诗 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 窈,美状为窕。”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 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 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 (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
• 《诗三百》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 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 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 诗40篇。
•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 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 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 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 与婚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被誉为古代社会 的人生百科全书。
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
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
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 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尽,何时才能归家呢?

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
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
人生的比照。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最
直接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
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
势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
逝,我们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
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
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 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 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 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 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 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 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 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 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 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 简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 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 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 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 温柔的姑娘。
《诗经》选文《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
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
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而这两章的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
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风凛凛的将军,
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
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而在残酷战争
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哀,以及对遥远的
故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念,这些阴暗的色调就在
这里被冲淡了。因为当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
时候,正因为身后有如此承载着自己的温暖思念
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
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
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
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
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
的美丽的家园。

从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特点还在于选择了一
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界上最
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战
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
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欢。
《诗经》选文《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