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来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一)时,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两组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专注于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验证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时,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总结、验证,自主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给庄家清除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根据这一规律请继续回答并写出算式。

5只青蛙几只腿?10只青蛙几条腿?20只青蛙几条腿?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4=2010×4=4020×4=80追问: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积的变化规律的相关案例、PPT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自主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环节三:课堂讲解环节四: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环节五: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作业包括课后练习题和实际问题应用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九、教学资源:PPT、相关案例、练习题、实际问题应用题等。

十、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现象。

2. 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课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有配套PPT课件)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

2.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3.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了解。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1.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2.1 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2.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2.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2.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4 教学步骤1. 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2.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3. 提供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5 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3.1 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1. 使用PPT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的例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积的改变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改变规律,造就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实力。

3、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历,开展学生的视察,推理实力。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乘法运算的根本技能的根底上,利用乘法运算,造就学生的推理实力,特殊是合情推理实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究积的改变规律是整数四那么运算中的内容构造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节课学习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改变状况,从中归纳出积的改变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究,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改变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体会事物间是亲密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例题的设计分三个层次:1、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视察,计算,比照的根底上自主发觉因数改变引起积的改变规律。

2、学生在小组沟通的根底上广泛沟通自己发觉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自己发觉的规律。

3、学生再举例,验证积的改变规律的正确性。

学习驾驭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假设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一样的倍数”这条规律,可以较快地进展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未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必要的铺垫。

四、教学打算例4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创设情景师:(或屏幕显示):为响应学校“节约零花钱,牵手好挚友”号召,我们班与盼望小学四〔1〕班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盼望小学的小挚友购置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助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20盒、200盒?〔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识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表达对他人关爱的同时,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积的变化规律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解释积的变化规律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和证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证明。

2.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2.3 教学步骤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

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导方法。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的证明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3 教学步骤引入实际问题。

解释如何使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演示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各种问题。

4.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练习题。

4.3 教学步骤给学生发放综合练习题。

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练习题。

给予学生解答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2 教学内容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5.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六章: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的变化规律在分数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分数中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经历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全过程,获得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口算比赛(1)6×2 =(1)20×4=(2)6×20 =(2)10×4=(3)6×200=(3)5×4=师:两组算式的积分别得多少?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1.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看来,这三个算式中可能隐藏着某些联系、某些规律,为了便于发现,我们就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1)6×2 =(2)6×20 =(3)6×200=(1)三个都是什么算式?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2)整体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因数怎么变的,积怎么变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3)从上向下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从(1)式到(2)式,一个因数怎样?另一个因数怎样?积呢?看来(1)式和(2)式间有这种关系,还有哪两个算式之间存在这种关系?从(1)式到(3)式,因数和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式到(3)式呢?两人互相说一说。

(4)刚才我们观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了吗?(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5)我们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算式间的联系与变化,这个过程叫“观察发现”(板书:观察发现)。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接下来WTT为你整理了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2.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准备】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巧导新课。

1.口答题:(1)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 )(2)把7扩大9倍是( )(3)把56缩小8倍是( )2.找规律写一写12345679-9=11111111112345679-18=2222222212345679-27=33333333312345679-36=444444444为什么这样写呢?(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个因数是9的几倍积就是111111111的几倍?)从这个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里积的变化是和谁有关系?(因数)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规律(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组题,算一算,再观察这组题里面的三个算式里面的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1)出示题目6-2=6-20=6-200=(2)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交流你的发现,准备汇报。

(3)汇报:先说结果,哪小组愿意上来边指边说你们的发现?(不同的学生汇报)师: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会怎样?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4,积乘5,行吗?为什么?(说明这两个“几”是一样的数。

)(4) 出示题目20-4=10-4=5-4=算一算,比一比,这组题目又是怎么变化的?(5)小组内交流,汇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可以挂念到有需要的伴侣。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积的变化规律的发觉过程,感受发觉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格外好玩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育初步的概括和表达力量。

3、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阅历,进展同学的推理力量。

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自己发觉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目标。

1、创设情景: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乘法的计算已经把握的很好了,下面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各题。

8×3= 60×4=16×3= 180×4=32×3= 240×4=同学计算后。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觉了什么?同学汇报沟通,2、师引入:是的,在乘法运算中,积会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今日要争辩的积的变化规律。

3、提出目标:让同学先说一说,再出示目标:(1)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这些规律有何用?(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把握了探究规律的什么方法?[设计意图]上面这两个题蕴涵了函数思想,通过这两组练习,使同学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生疏,为学习新知做好预备。

二、呈现学习成果1、小组内个人呈现。

(1)提出自学要求:自学课本58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后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挨次在小组内沟通呈现。

(2)生自学,师巡察指导,收集学习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呈现发觉的积的变化规律。

(1)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

(2)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

3、师生共同争辩把两个规律合并。

(1)合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一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片或实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数量发生了变化,乘积却没有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吗?”3. 教师通过举例验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出示一组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更多的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课堂活动与实践操作(10分钟)活动1:小组讨论问题:假设你有一张纸,它的面积是A平方厘米。

如果你把这张纸剪成2行3列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剪下来的小正方形总面积是多少?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答案。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理解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形状的变化对乘积的影响。

活动2:乘法规律卡片游戏制作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乘法算式,如2x3=6。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0页例1及相关练习。

2.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积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规律。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分享心得。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关键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 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3) 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学习。

2. 教学氛围:民主、和谐,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积的变化与因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2.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2.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2.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变化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积的变化现象呢?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积的变化规律。

3. 教师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

三、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3. 学生分享解答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解答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积的变化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巩固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应用、巩固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3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一些积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变化规律的实例。

2.学具:小卡片、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的变化,引发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积的变化实例,如2×3=6,2×6=1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积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小卡片、计数器等学具,进行积的变化规律的操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

(封面)《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43页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清理海水浴场】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炎炎夏日,青岛的海水浴场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游客在清洁舒适的沙滩上游玩,筛沙车每天都在忙碌着。

“ 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80平方米”根据图上的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筛沙车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你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么多的问题我可以用一个关系式解决,你知道运用哪一个关系式吗?(学生回答)对,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筛沙车的工作时间=筛沙车的工作总量”现在我提一个问题“筛沙车的工作总量是怎样变化的呢?”你们能帮我解决吗?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填表格(学生每人一张)学生独立完成表格2.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遇到小组观察统计表有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计算的算式再观察发现。

80×5=40080×10=80080×30=240080×60=4800。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通用14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材首先出示2×6 =12、20×6=120、200×6=1200 ,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作出猜想。

再出示20×4=80,10×4=40,5×4=20,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提出猜想。

学情分析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

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课题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求解实际问题;
(3)理解如何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
(一)定义积的变化规律
定义:积的变化规律又叫恒等变化规律,它是指当积的变量(如时间、数量等)满足特定条件时,其积的值一定满足恒等关系。

(二)积的变化规律的例子
1.时间:假定一天中每小时有60分钟,那么1天等于24小时等于1440分钟。

2.一定数量:假定一罐汽水有3升,4罐汽水有12升,那么任何数
量的汽水等于这等数量的升数。

(三)积的变化规律的推广
(1)一定数量的推广:假定一瓶汽水有3升,4瓶汽水有12升,那
么任何数量的汽水等于这等数量的升数。

(2)一定比例的推广:假定1元可以买2个苹果,那么2元可以买4个苹果,3元可以买6个苹果……任何数量的元,等于这个数量倍的苹果。

四、教学方法
(1)思维导图法:通过思维导图法让学生把积的变化规律内容结构化,有条理地把握知识点,有利于理解,记忆和运用。

(2)图形分析法:通过图形分析法让学生容易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用实际图形表示出来。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积的概念,掌握积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模型、图表等形式来描述和分析积的变化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的教学。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来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复习笔记、习题册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器、黑板、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整数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等。

)2. 学习新知(1)讲解积的概念:积是乘法运算的结果,表示相乘的数的乘积。

(2)介绍积的计算方法:- 乘法表的运用:通过乘法表的背诵、填空等形式,巩固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 竖式计算法:以个位数乘个位数为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竖式计算法的基本步骤和计算技巧。

- 非限定性估算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算、快速估算的能力。

(3)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利用模型和图表:通过使用方块模型、线段图、折线图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 运用公式和特点:介绍积的公式和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拓展应用(1)运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课堂设计的问题。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五、课堂练习1. 选择题1)计算下列积:2 × 3 + 4 × 5 = ()。

A. 30B. 32C. 42D. 522)填空题用竖式计算法计算积:23 × 4 = ()。

3)应用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它的面积是多少?A. 10cm^2B. 15cm^2C. 20cm^2D. 25cm^22. 讨论题小明在图书馆借了7本书,每天借5天,他一共借了几天?小红在图书馆借了7本书,每本书借了5天,她一共借了几天?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利用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3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2、43页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已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信息窗4情境图清理海水浴场】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在炎炎夏日,青岛的海水浴场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游客在清洁舒适的沙滩上游玩,筛沙车每天都在忙碌着。

“筛沙车每分钟清洁沙滩80平方米”根据图上的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筛沙车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你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么多的问题我可以用一个关系式解决,你知道运用哪一个关系式吗?(学生回答)对,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筛沙车的工作时间=筛沙车的工作总量”现在我提一个问题“筛沙车的工作总量是怎样变化的呢?”你们能帮我解决吗?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填表格(学生每人一张)学生独立完成表格2.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遇到小组观察统计表有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计算的算式再观察发现。

80×5=40080×10=80080×30=240080×60=4800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全班交流----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说一说筛沙车工作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学生通过填写的表格从左往右观察或列出的算式从上到下观察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不变,工作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原创]《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观察、验证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引导学生作出猜想。

再列举一些例子,通过计算来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提出猜想,然后进行验证。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几),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任务一:通过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任务二: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任务三: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资源与建议】 1、引导学生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整体概括规律;验证规律,到最后的应用规律。

2、教学流程:主题引入--问题探究归纳总结--课堂小结 3、教学重点: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俩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4、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附: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环节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8×125= 6×20=24×125= 6×200=72×125= 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么?8×4=25×160= 40×4=25×40= 20×4=25×10= 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3)
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说明写算式的理由学生讨论因数变化的规律汇报交流规律使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对比,能够自主发现并总结因数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环节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18÷2)×(24×2)= (18×2)×(24÷2)= 105×45 (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

完成计算,并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环节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概括规律独立填写各题的商,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独立解答后交流汇报。

讨论交流后说明思路。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环节四课后小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与困惑加深理解附: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
(1)6×2=8×125=(2)8×4=25×160= 6×224×125=40×4=25×40= 6×200=72×125=20×4=25×1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