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农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学土壤学》课件

《农学土壤学》课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保护
轮作制度
水土保持
轮作制度能有效避免土壤疲劳, 维护土壤肥力和健康。
通过构建适应当地生态系统需 要的生态系统,保持水文循环 的协调发展,以此达到水土保 持的目的。
绿色耕作
绿色耕作是指在主要作物的种 植之间使用绿色植被覆盖地面。 这些覆盖物可增加土壤生物多 样性、提供植物营养和其他好 处。
结论和要点
1
要点一
正确的土壤管理和利用方法是保障农
要点二
2
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关键之一。
土壤肥力的评价有化学法、生物学法
和生态学法三种方法,各种方法各有
侧重,综合运用效果更佳。
3
要点三
土壤结构、营养供应、微生物群落等
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综
要点四
4
合考虑进行管理。
轮作制度和水土保持等则是实现土壤 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农学土壤学的成果被广 泛应用于肥料合理施用、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 护等领域。
如何评价土壤肥力?
化学测定法
通过对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含量 和pH值等进行测定,来评价土 壤肥力的高低。
生物学测定法
生态学测定法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反 映土壤的营养水平和生物活性。
通过研究土壤与生态系统相互 作用过程,对土壤的肥力进行 评价。
土壤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适宜的pH值
不同作物对土壤pH值的要求不同,为了达到 最好的生长效果,选择适宜的土壤pH值非常 重要。
土壤结构
优良的土壤结构有利于空气、水分、营养物 质在土壤中的运移、代谢和循环利用。
营养元素供应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在不同的生 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供应。

土壤学—课件-302页

土壤学—课件-302页

土 壤 学
土 壤 学
土 3、土壤物质组成 壤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组成 学 • 固相由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组
成,其中土壤矿物质约占土壤固相体积的 45%~50%。
• 液相:包括土壤水分以及溶解于水的矿物质和 有机质
• 气相:包括各种气体。气体和液体存在于固体 颗粒间的孔隙中。孔隙的体积约占整个体积的 50%~55%。
这需要我们了解地壳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主要有:氧、硅、铝、铁、钙、镁、 钛、钾、钠、磷等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锰、锌、 铜等
土 壤
元素组成的特点:
学 ➢ 1、地壳中氧、硅含量最多,铁、铝次之,所
以组成的化合物大多是氧化物,尤其以硅酸盐 最多
➢ 2、地壳中植物生长必须要的元素含量很低, 分布不平衡,满足不了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的需 要
“净化器”作用
土 2、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利用管理三者的关系 壤 学 “用地养地”
把植物生产的有机收获物用作动物生产所需 的饲料,将植物残体和动物生产废物,通过 微生物的利用、转化及循环培肥土壤,提高 土壤肥力
土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

大气圈
生物圈
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 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
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又称“经济肥力”,
即在一定农业技术措施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
那部分肥力,亦称自然肥力与人为肥力的总和。
➢潜在肥力 一部分肥力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称
“潜在肥力”,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
不能被植物利用,但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转化
为有效肥力的那部分肥力。
土 壤
4、土壤生产力

《农学土壤学》课件

《农学土壤学》课件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农业活动如耕作、施肥和灌溉等,可以影响土壤与植物之间 的共生关系,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来维护土壤健康
和促进植物生长。
05
土壤污染与治理
土壤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01
工业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废弃物,未经处理直
接排放,导致土壤污染。
03
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处理不当,也会对土壤 造成污染。
土壤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土壤资 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实践
古代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农业实践,如 中国古代的“相土之法”。
科学土壤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叶,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形 成学说,标志着科学土壤学的诞生。
现代土壤学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壤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涉及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修复污染土壤成为研究 重点。
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如何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安 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防治土壤退化 、恢复土地生产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土壤性质与特征
土壤的物理性质
01
土壤质地
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对土壤 的保水性、通气性和耕作性能有 影响。
土壤结构
02
03
土壤温度和湿度
包括团粒结构、块状结构和柱状 结构等,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保 水性和肥力。
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有 重要影响,需保持适宜的土壤温 度和湿度。

《土壤学农大》课件

《土壤学农大》课件

土壤物理性质
1
土壤的物理组成和结构
探讨土壤中的矿质颗粒、有机质和孔隙
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
2
结构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介绍土壤物理性质研究的常用实验和测
量方法。
3
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解析影响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内外因素, 并提出土壤结构改良的方法。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分布 土壤pH值和酸碱度调节
探讨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和分布规律。
介绍土壤pH值的重要性以及调节 土壤酸碱度的方法。
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 分布
阐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养分分 布的影响因素。
土壤生物学
1 土壤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介绍土壤中的各类生物以及它们的数量分布规律。
2 土壤生物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讨论土壤生物在土壤质量形成和保持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技术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来源 和危害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 •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结论
土壤学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
强调土壤学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望土壤学研究的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投入土壤科学领域。
《土壤学农大》PPT课件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育、演变及地球表层有关现象的一门学科。本 课件将为你介绍土壤学的重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简介
土壤学概述
介绍土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和意义
阐述土壤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土壤在农业和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土壤分类和特性
介绍土壤分类系统和土壤的基本特性。
3 土壤生物的应用与开发

《农学土壤学》PPT课件

《农学土壤学》PPT课件

虽然成土因素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类型 的土壤,其中的成分也可能差别较大。例如我 国南方的红壤(含丰富铁元素)和北方的黑钙 土(含碳酸钙较多),性质差别很大,红壤呈 酸性,黑钙土呈碱性,但是一般而言,各种土 壤具有共同的立体剖面构型。即在垂直方向上, 土壤具有相似的层次分布,虽然不同土壤中, 同一层次的土壤组分可能差别很大。
粒级的划分标准及详细程度主要有三种不同的 划分:即国际制、前苏联制和美国制。
表4-1 国际制、前苏联制和美国制土粒分级标准
表4-2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2.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性质
表4-3 各级土粒的矿物组成(%)
表4-4 不同粒径土粒的化学组成(%)
2.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性质
⑴石块和石砾
1.土壤胶体的性质 ⑴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⑵土壤胶体带有电荷
电荷数目:决定于土壤吸附离子的多少;
电荷密度:决定于离子被吸附的牢固程度。
1.土壤胶体的性质
⑶ 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
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土壤胶体的 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
离子价越大,凝聚作用越强
同价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凝聚作用越强
+
H+半径小,但水化能力弱,且运动速度大。 (规律:离子水合半径越小,则受吸附力越大。)
(1)阳离子交换吸附
特点:
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而且一
般情况下,可迅速达成可逆平衡。
阳离子交换与吸收的过程以等量电荷关系进行
例如,二价钙离子去交换一价钠离子时,一个 Ca2+可交换两个Na+;一个二价的钙离子可以 交换两个一价的氢离子。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
(4)磷酸盐类矿物 土壤中分布最广的是磷灰石,包括氟磷灰 石和氯磷灰石两种,其次是磷酸铁、铝以及其 它磷的化合物,是土壤中无机磷的重要来源。

土壤学 农大课件

土壤学   农大课件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5%
0.5% 0.5-2.0%
7%
第二章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1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微生物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
第二章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
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还产生CH4、H2等还原物质,其中的
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
第二章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2
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一)土壤生物的组成与活性 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的破碎和运输 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 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东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南方红壤丘陵 珠江三角源程序平原
第二章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2
含量及组成 2、有机质的组成 (1) 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
第二章
游离态
很少
腐殖质
结合态 52%-98%
第二章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示意图
第二章
第三节 3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 课件(26张PPT)

土壤 课件(26张PPT)

土 壤
山 区
土壤垂直分化
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自 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 同构成一个整体。
自然地理要素和土壤的关系
成土母质
生物
稳定
地貌
土壤
气候
活跃
1.成土母质 概念:岩石的风化产物能逐渐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发 育的物质基础。 对土壤的影响: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例如 如发育在颗粒较细的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 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等等 2.生物
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 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 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 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 重,不易耕作。
(3)剖面结构 ①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
枯枝落叶层 部分分解的 有机碎屑层
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 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 黑色。
黑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 力高,土质疏松。
东北地区
黄土
土壤空隙大,土层深厚, 不利于保水保肥,较为贫瘠。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红壤
土质比较粘重,有机质 少。
江南丘陵地区
紫色土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 和各种微量元素。
四川盆地
青色土(水稻土)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较肥 沃,多呈青灰色。
南方地区
(2)质地 ①概念:土壤矿物质颗粒(石砾、沙粒、粉粒、黏粒等)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 为土壤质地。

土壤与农作 ppt全集..

土壤与农作 ppt全集..

二、小麦需水特性



(一)小麦的需水量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 生育期间对水分的消耗量: 耗水量(mm)=播种时土壤含水量+生长期间 总灌水量+有效降水量-收获期土壤贮水量 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为400~600mm。每生产1 个单位的籽粒需要消耗的水量为耗水系数 (kg/kg)。单位土地面积上每mm水的籽粒生 产量为水分生产率[kg/(mm/hm2)]。
(二)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晒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 (1)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 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 培育大穗; 二是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节间变短,秆
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
(2)晒田技术 晒田一般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 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 晒、重晒;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要灵活掌握。
(一)发芽出苗
通过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条件下, 经过吸水膨胀和养分转化之后,胚根和胚芽便利用胚乳中的 养分而生长。


当种子吸水达本身重45%~50%左右时,开始萌发。
一般胚根的生长比胚芽快,当胚根约与种子等长,胚芽达
到种子的一半,称为发芽。
萌发出苗条件



小麦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1~2℃,最适温度为15~ 20℃,最高温度35~40℃。 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 的70~80%最利于萌发出苗。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 高,吸水越快,酶的活动越 强,因而种子发芽也快。
(五)结实成熟

小麦开花受精后,即开始形成麦粒,进入结实成熟期。 小麦成熟期可分为乳熟、黄熟和完熟3个阶段。 ①温度 12℃< 下限;最适20 - 22℃;上限<25℃ ②光照 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库小 灌浆时光照不足—源小 ③水分 75%为宜;水少或多----籽粒空秕 ④肥料 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 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

土壤学精品PPT课件

土壤学精品PPT课件
3、土壤资源破坏严重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占用
率增加,污染严重。
4、土地资源和生态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西北地区:土壤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
沙龙滚滚,谁人能挡!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状况
Hale Waihona Puke 十年九荒的盐碱窝碱土景观
盐土景观
★ 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衰退
★ 东南沿海地区: 耕地大规模非法占用和土壤污染
土壤 对土壤的新定义
(定义: 形成--组成--功能)
简明定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 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 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V%水和空气=50%
土壤组成
V%矿物质和有机质= 50%
土➢ 壤
┌旱地



┌ 农业土壤┤





└水田土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认真做好笔记; (2)作好预习和复习; (3)结合课程内容,查阅参考资料; (4)认真参加实验和教学实习。
你想过www吗? www:
what is this soil? where is this soil? why is this soil? Soil sciene tell you 3w!
如果没有土,世界将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土, 明天将会怎么样?
How to use the
soil?
第一节 土壤在农林业生产和自然环境 中的作用
➢土壤是农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土壤的重要性
一、土壤是农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壤学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

土壤学土壤质地和结构PPT课件

0.10~0.05 0
2.66
0.05~0.01 0.01~0.005
4.3
14.8
2.66
2.62
第4页/共56页
0.005~0.001 53.7 2.59
<0.001 64.2 2.59
3. 土壤比重 (soil specific gravity) 土壤密度与4℃时纯水密度之比,一般取2.65。
<0.001
58.03 23.40 10.19 0.73 0.17 0.44 2.40 3.15 0.24 0.46
全土
85.10 5.96 2.46 0.53 0.12 0.92 0.68 2.38 0.75 0.11
0.1~0.01 88.12 5.75 1.29 0.45 0.04 0.74 0.29 1.99 1.21 0.02
表4-4 土壤各粒级的化学组成
粒级 (mm)
化学组成(灼干重%)
SiO2 Al2O3 Fe2O3 TiO2 MnO2 CaO MgO K2O Na2O P2O5
灰 0.1~0.01 89.90 3.90 0.94 0.51 0.06 0.61 0.35 2.21 0.81 0.04 色 森 0.01~0.005 82.63 8.13 2.39 0.97 0.06 0.95 1.94 2.77 1.45 0.14 林 土 0.005 ~ 0.001 76.75 11.32 3.95 1.34 0.04 1.00 1.05 3.32 1.30 0.25
全土
71.52 13.74 5.52 0.70 0.18 2.21 1.73 2.67 0.75 0.21
第13页/共56页
(1) 随粒径由大到小,SiO2含量由多到少; (2) R2O3(即Fe2O3与Al2O3的总称)与SiO2相反,随粒径 由大到小,R2O3含量由少到多; (3) CaO、MgO、P2O5、K2O随土粒由大到小,含量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 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
土 不 读作pe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
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
-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的风化层。
土壤的重要
•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 土壤资源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土地类型
中国的总
人均占有量
中国人均占有量与世
占有量(%) 世界 中国 美国 巴西 印度 界人均量比率(%)
土地总面积(hm2)
2.77 0.91 3.92 6.28 0.43
32.9
耕地与园地面积(hm2) 6.8
0.31 0.10 0.80 0.56 0.22
32.3
永久草地面积(hm2)
9.0 0.66 0.27 1.01 1.22 0.02
考核办法
20%
50% 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
实习成绩
30%
平时成绩包括:
课堂提问 小测验 期中考试
主要参考教材:
1.黄昌勇,2000《土壤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熊顺贵,2001《基础土壤学》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3.李保国 黄元仿,吕贻忠,2001,《绿色的根基:土壤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1、 耕地减少不可逆转; 2、人口增长不可逆转; 3、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
我国要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门”还需要:30-50年?
SOS
SAVE OUR SOILS
!!!
红壤严重流失后形成的红色沙漠
土壤的重要
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迅速进步, 但“人口 ―粮食―资源―环境”仍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 的难题,科学工作者责任越来越重大。
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土壤肥力
• 自然肥力 • 人工肥力 • 有效肥力 • 潜在肥力
肥沃土壤上生长的作物
瘠薄土壤上生长的作物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19世纪土壤学科的诞生 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德) 李比希(1803-1873) 农业地质土壤学派: (德) 法鲁等 (19世纪后半叶) 土壤发生学派:(俄) 道库恰耶夫(1846-1902)
教学方式与手段:
幻灯,动画演示; 举例分析; 问卷调查;
课时安排与进度:
2课时
你 想 过 www 吗 ? 如果没有土,世界将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土,明天将会怎么样?
what is this soil?
www: where is this soil?
why is this soil? Soil sciene tell you 3w!
话说土壤

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
壤:柔土也,南方的土多称壤,如红壤,砖红壤。
话说土壤
地:土也, 与天相对应。
地生养万物。
――《管子·形势解》
地产、地主、
地势、地位。

话说土壤
坏 坏(壞)形声。从土,褱(huai)声。
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对土壤的新定义
(定义: 形成--组成--功能)
简明定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 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 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 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 合物。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土壤的肥力特性
2、土壤的本质—肥力
肥力—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 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 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4.B.A.柯夫达 【苏】著 (上、下册)土壤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1.
5.N.C. 布雷迪 【美】 土壤的本质与性状, 科学出版社,1982
6.Edward J. Plaster 【美】 Soi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3rd Edition.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1997.
40.9
森林和林地面积(hm2)
0.84 0.13 1.11 4.15 0.09
15.5
土壤的重要
• 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业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人口的零或负增长(中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 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中国每年减少土地>300万亩) 生态环境恶化的零或负增长(中国荒漠化速度2620km2/年)
土壤的重要
土壤的重要
➢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中,人类消耗的约
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 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
土壤 植物性生产 动物性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本!
土壤的重要
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 1、营养库的作用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3、雨水涵养作用 4、生物的支撑作用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壤学科的诞生
土壤的重要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的重要
•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重要
•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表 1.2 中国土壤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 (摘自“土壤学”,黄昌勇主编)
现在你已经不再以普通人的眼 光看待土壤,你将成为一个土壤工作者 —地球的医生和卫士。
土壤的重要
➢ 培养土壤学人才 ➢ 从事土壤研究 ➢ 宣传土壤知识 ➢ 治理和拯救土壤资源
——任重而道远——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
一、土壤的概念及特性
土壤学(Soil science):广义的phology) 环境土壤学( Environmentail soil)
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的概念及 土壤学的发展概况
IMPORTANT
CONCEPT &
DEVELOP
CONTENT &
PLAN
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重点)
1.土壤的重要性(重点) 2.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重点) 3.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求充分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基 本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