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从事爆破作业单位申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从事爆破作业单位申报材料

一、爆破设计原则

1.在确保钻爆施工安全的前题下,充份兼顾公司对矿井产量的要求;

2.合理确定各爆破参数,使之尽可能符合实际,从设计上保证避免

超挖欠挖现象的发生,降低大块率和粉矿率,提高采区回采率,降低贫化率。

二、爆破设计依据

⑴根据提供的有关资料及现场勘察;

⑵国务院:《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9.1);

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2003,9

(4)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J201-8);(5)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冶金工业,2004.02;

⑹华腾《爆破计算手册》科学,1991.9;

三、爆破方案选择

根据矿井生产任务重、采场跨度小(平均5米)、顶板破碎等综全合考虑,决定采用水平扇形中深孔为主局部辅以浅孔、非电导爆管微差起爆的爆破方案。采用水平扇形中深孔落矿时,最小抵抗线有三种计算方法:

1. 按每孔的合理装药量确定

mq

d W τ∆=85.7 =1.17~2.44(米) 2.按最小抵抗线和孔径的比值确定

d W /=30~35 (中硬岩石d=68mm 时W=2.05~2.38米)

3.从一些矿山的实际资料中参考确定(见下表)

W 与d 值的相对关系

狮子山中深孔凿岩采用YGZ-90型凿岩机,钎头直径65mm ,故最小抵抗线应为1.5~2.0米。

综合以上三项结果,钎头直径为65mm 时,最小抵抗线介于1.14~

2.44米,此时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爆破效果。

本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为保证一次爆破落矿量,最小抵抗线是给定的,既W=3.3米;同时,由于本次爆破工程对应的自由面所在空间跨度较小(5米),实际抵抗线远大于上述计算所得抵抗线,所以按常规方法设计施工时,预计不能保证理想的爆破效果。为此,决定在扇形布孔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三个(左右两侧共六个)沿矿体两端对角线铅垂面均匀分布的中深孔,并首先起爆,以增加自由面,保证本次爆破工程的成功实施。

四、布孔方法

1.按炸药能在待爆岩体平均分配的原则布孔;

2.铅垂面扇形孔孔底距:取上述计算值(W=1.17~2.44米)的中间值,W1=1.5~1.7米;水平扇形孔孔底距:因增加一个自由面,所以取W2=2.0~2.8米;

3.钻孔走向两端界线:考虑有通风及凿岩天井保护矿柱的存在,所以孔底至走向边界(矿柱)取为1米;钻孔倾向两端界线:考虑一号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界线,既矿体品位是连续变化的,所以孔底至倾向两端边界外侧取为0.35米,侧取为0.25米;

4.铅垂面①、○15号钻孔孔底至矿体下部自由面距离(最小抵抗线)因扇形孔布置的自身局限性难以调整,同时,因该两钻孔首先起爆,为保证爆破工程可靠实施,所以取为0.55米。

5.各孔装药或不装药长度的截取:自侧边孔(○4、○17号)开始,首先自各孔孔口向截取二分之一孔底距(可加钻孔直径)做为各孔的不装药长度;之后,自侧边孔的相邻钻孔(○5号)孔底做○3号钻孔的)的铅垂线,取垂足至○3号孔孔底的二分之一做○5号钻孔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5号钻孔的交点既为○5号钻孔的装药截止位置。其余依此类推。○9号钻孔右侧的钻孔(○9~○17号钻孔)布置与左侧钻孔(○1~○9号)完全对称。

五、爆破参数确定

1.装药量计算

已知参数如下:

(1)最小抵抗线W=3.3米;

(2)岩石硬度f=6~8;

(3)岩石基本不含水份,节理裂隙发育;

(4)机械装岩时,装药密度△=0.8~11g/cm³。实际取0.9g/cm

³;

(5)钻头直径为65mm,钻孔直径d=68~70mm。实际取68mm;

(6)扇形孔孔底距:水平扇形孔a1=1.2~1.4米;垂直扇形孔

a2=0.6~1.7米(各孔实际数值参见炮孔布置图);

(7)装药过程中炸药的损失率按b=5~10﹪,实际取7.5%;

计算所得参数如下:

(8)钻孔单位长度装药量C=0.785×d²×△×0.001=3.27kg/m;

(9)钻孔总长度等于各钻孔长度之合:L=131.96米;

(10)实际装药长度等于各孔实际装药长度之合L´=104.32米;

(11)装药系数K=121.41/104.32=0.859;

(12)总装药量Q=C×L×K×(1+b)=398.47kg;

2.各孔装药量及相关参数见附页《钻孔参数一览表》。

六、起爆顺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既最小抵抗线大于常规计算所得数值,所以采用分部份设计分部份起爆的方法:

(1)首先起爆铅垂面的扇形炮孔起爆顺序如下

○1○15→○2○14→○3○13;

(2)之后起爆水平面的扇形炮孔起爆顺序如下

○5○6○12○16→○4○7○11○17→○8○10→○9(注:例如○4○7○11○17写法表示

该四个炮孔同时起爆);

七、起爆及起爆网络

1. 首段雷管的段位由于导爆管的传爆速度(不大于2000米/秒)远小于爆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接近5000米/秒),所以第一个起爆雷管的延迟时间只要大于(33/2)/5000=3.3毫秒,既可避免爆轰波对起爆系统未端导爆管网络的破坏:

T首=L(1/V导– 1/V地)×1000 毫秒

=7.0125毫秒

所以首段雷管选择2段;

2. 延迟时间以先爆炮孔不破坏后爆炮孔及其网络,同时最大限度减小爆破地震效应对矿柱的破坏为原则。按炮孔间距和岩体性质确定:

T延=(30~40)×( a/f ̄)1/3=19.5~26.0毫秒;

所以其它各孔雷管段位如《钻孔参数一览表》。

3. 起爆方法采用导爆管加非电毫秒延期雷管起爆法;

2.起爆网络因导爆管数目较少,所以采用簇联网络(有传爆四通

时也可采用串联等起爆网络):既将所有导爆管的未端用胶布捆绑在一发起爆雷管的外面;

3.施工布眼

(1)钻眼前,必须先由测量人员按爆破设计(修正设计)在凿岩巷道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各炮眼位置,其误差不超过5cm;

(2)炮眼○3、○4、○5、○6、○12、○13、○16、○17的钻眼精度要求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