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品结构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作品结构教案

散文阅读之分析作品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结构的有关知识,掌握一般散文的结构模式

2、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常见题型

3、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常见题型

2、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本课任务。

2、考点研读

①.考纲相关要求

湖南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在“分析综合”类第一点即“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级

要求: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知识梳理

作品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指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标题、开头、结尾。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巧的重要一环。

文章的思路,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③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区别

②分析文章结构题型列举

1).把握文章思路题型列举

例1、(教材P153) (2010重庆卷)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答题指导】: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切相关。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然后进行内容概括。概括时必须从某一恰当的角度(线索、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出发。表述时最好采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例2:(教材P154-P155)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题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结构术语有对比、衬托、铺垫、悬念、伏笔、照应、呼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倒叙、插叙、层层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内涵等。

我们还可以结合句段的位置来把握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的句段】:1. 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 为下文埋下伏笔。

【中间的句段】:1. 总结上文;2. 引出下文;3. 承上启下(过渡);4. 为下文埋下伏笔;5. 为下文作铺垫;6.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结尾的句段】:1. 总结全文;2. 点明中心;3.深化中心,升华主题;4.照应开头(或上文),首尾呼应;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言尽意无穷。

③结构思路题解题方法规律小结

1).阅读句段本身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这是做题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阅读,要明确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的陈述对象是什么,陈述内容是什么,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另外,要关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2).抓住位置特点

要注意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答法也不同。

3).审清题干要求,掌握答题模式

(1)审题要注意三点:句段位置,答题方向,提示或暗示性语言。(2)掌握答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4).防止两种倾向。(1)答题不具体。(2)面面俱到。

5、布置课后练习

完成《跟踪演练》P387第一题,P391第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