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记录(附制度)
风险评价会议记录-2
![风险评价会议记录-2](https://img.taocdn.com/s3/m/c9306e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c.png)
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主持部门
风险评价小组
会议地点
二楼会议室
日期
2013年8月3日
评价小组成员签名
会议内容
根据公司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安排,计划8月份开始进行全公司内风险评价。
一、安环部汇报风险评价的一些工作要求
1、两级风险评价小组成立情况。
2、风险评价的意义: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3、要求各部门、单位统一组织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生产骨干进行本部门、单位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4、要求各车间主任表态,在接下来的时间,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到风险评价活动及学习中。
5、对辨识、评价出的风险,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控制策划,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所制订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环境、员工的安全健康,并与集团公司及本公司的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计划的能力相适应。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公司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4、安环部根据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结合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风险评价培训。安环部通报公司风险评价选取JHA和SCL分析法分别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风险分析。要求各车间以班组为单位首先进行风险评价学习培训,并展开风险评价,如实做好风险评价记录。
5、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
二、总经理xx针对安全环保部的汇报工作做以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要求:
1、要求参加会议各车间、部门领导认真对待学习风险评价这项工作,传达好公司会议精神。
风险评价制度
![风险评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89c097fccbff121dd368393.png)
风险评价制度一、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对我厂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使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程度,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下列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坏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10)开停车活动;11)各车间的检维修、施工作业等非常规活动;三、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危险源辨识方法》四、职责与分工1)各科室、车间负责人组织本科室、车间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并将结果填入《危险源辨识评价表》,书面报送生产安全科。
2)生产安全科负责对全厂的危险源作进一步辨识、汇总、登记。
3)厂部安委会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价,生产安全科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厂各部门的危险源作辨识、汇总、登记。
4)各科室、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危险源的进行识别、评价、确定时,必须以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需真实的反映生产现场的危险因素。
5)危险源必须定期进行更新。
6)生产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重大危险源清单。
7)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
五、风险评价方法及准则1)直接作业环节的风险评价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
2)岗位、部位、装置等风险评价方法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风险评价制度
![风险评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ca5a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e.png)
风险评价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价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风险评价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和稳定经营。
二、制度目的1. 确保企业能够全面、系统地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
2. 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建立风险评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4. 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三、制度内容1.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识别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
- 制定风险识别的流程和方法,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风险评估- 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紧急程度等。
- 制定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建立评估模型和工具,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转移和承担等。
- 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人和执行计划,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4. 风险监测与反馈- 建立风险监测的机制和方法,及时收集和分析风险数据,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的风险。
- 建立风险反馈的渠道和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反馈风险信息,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风险培训与宣传- 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评估的认识和理解,增强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 定期开展风险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风险评估制度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四、制度执行1. 制度责任人- 指定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或负责人,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风险评估制度。
- 各部门和岗位明确风险评估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制度流程- 制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南,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 建立风险评估的记录和档案,确保评估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审查性。
3. 制度培训- 针对相关人员,开展风险评估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风险评价记录
![风险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cd1e1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0.png)
风险评价记录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价是指对特定事件或者活动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风险评价记录是对风险评价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和结论进行记录和总结的文档。
二、风险评价记录的目的风险评价记录的主要目的是记录风险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匡助他们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
同时,风险评价记录也具有追溯性,可以作为后续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的依据,以及风险评价的复核和更新。
三、风险评价记录的内容1. 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对象,包括项目、活动、产品等。
2. 评价目的:阐明评价的目的和背景,明确评价的范围和要求。
3. 评价方法:描述采用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风险矩阵、风险分析表、风险评分模型等。
4. 评价过程:详细记录评价的步骤、过程和所采集的信息,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式、采集时间等。
5. 风险识别:列举和描述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包括可能的原因、影响和概率等。
6. 风险评估: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包括风险等级、风险影响程度、风险概率等。
7. 风险控制措施: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风险的减轻、转移、接受或者避免等。
8.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表和监控措施等。
9. 结论和建议:总结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风险评价记录的编写要求1. 准确性: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应准确无误,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2. 详细性:对评价的过程和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所采集的信息和数据来源。
3. 组织性: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逻辑进行编写,确保信息的清晰和易读性。
4. 客观性:避免主观性和个人偏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进行记录和总结。
5. 规范性: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进行编写,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五、风险评价记录的使用和保存1. 使用:风险评价记录应及时提供给相关决策者和管理人员,作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的参考依据。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31b7b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b.png)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设备、材料和环境。
三、责任与义务1. 本单位负责人是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所有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的义务。
四、风险评价的程序1. 风险评价前,应明确评价的目标、对象和范围,制定评价计划。
2. 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调查、数据采集和资料分析等工作。
3. 评价完成后,需要编制评价报告,明确风险等级,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4. 完成整改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五、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与监督1. 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必须按照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进行。
2. 监督人员应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 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报告,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六、安全培训和教育1. 对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包括风险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七、风险评价的记录和归档所有风险评价的记录和报告都应按照规定进行归档,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查阅性。
八、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制度的修改和修订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批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九、制度的解释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人所有。
十、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具体事项由本单位负责人负责解释和决定。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一、前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各种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评价记录
![风险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53df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a.png)
风险评价记录一、背景介绍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旨在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本文旨在记录风险评价的过程、结果和相关措施,以便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二、风险评价过程1.确定评价范围:明确评价的对象、区域和时间范围,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采集信息: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采集与评价对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识别风险: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识别可能对评价对象造成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
4.评估风险: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估。
5.确定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进行后续的优先级排序和管理。
6.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和评价目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7.实施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监督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8.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评价对象的风险状况,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三、风险评价结果根据对评价对象的风险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确定了评价对象的主要风险源和潜在风险。
2.对风险进行了定量或者定性的评估,得出了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3.划分了风险等级,确定了各个风险的优先级。
4.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四、风险控制措施为降低评价对象的风险,我们制定了以下控制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供相关培训,增强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改进工艺流程: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
3.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加强监测和报警系统:建立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5.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风险事件。
五、风险管理和监控为有效管理和监控评价对象的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风险管理团队: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风险管理和监控工作。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023最新版)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023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f5f80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3.png)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023最新版)1.目的为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更新与评价的全过程。
3.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4.职责4.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落实重大风险的整改工作。
4.2主管副总:负责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4.3其他各副总:确保各主管部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各主管部门编制危害识别评价记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4安全管理部:负责制、修订“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负责组织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5生产设备部:负责开展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设备及设备检维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负责开展电气、仪表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各车间危害因素的识别,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制定落实管理方案。
4.6各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由安全管理部进行监督检查。
5.控制程序5.1风险的分级管理5.1.1风险级别的判定:据《风险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分级。
5.1.2作业风险:作业风险评价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评价。
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作业由安全环保部审批签字,总经理负责复检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安全环保部直接批准。
5.1.3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岗位(装置、部位等)风险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e744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e.png)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下为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生产、管理、检测等各个环节。
三、风险评估方法1. 风险辨识: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条件,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辨识结果,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
3.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性。
4. 风险监测与反馈:定期对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风险评估责任及流程1. 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2. 风险评估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安全专家、环境工程师等。
3.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与反馈。
五、风险评估报告1. 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详细描述、风险等级和严重程度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评估等内容。
2. 风险评估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并保存备查。
六、风险控制措施1. 风险控制措施应具体明确,包括安全设施的安装与维护、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培训等。
2. 风险控制措施应经过专业人员的论证和审批,并在实施过程中监督其有效性。
七、风险监测与反馈1. 风险监测应定期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包括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2. 风险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八、奖惩制度1. 对于在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严重失误或忽视安全生产风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九、制度宣传1. 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评价能力。
2.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迅速适应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十、制度监督与改进1. 公司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547f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b.png)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四、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本章介绍本制度的背景和目的,以及适用范围和定义。
1.2 背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制定本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会议记录
![风险评价会议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da528225f0e7cd1842536ec.png)
风险评价会议会议时间:2012年4月10日会议地点:加气站办公室参加人员:加气站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内容:一、风险评价的范围和要求,主要包括九个方面: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以上九个方面涵盖了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动和安全管理缺陷这三个方面的风险缺陷,何老师要求评价要具体、准确和全面。
二、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来识别风险。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定义: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容易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三、风险评价准则1、企业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准则L、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判别准则S、及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风险度)R。
2、企业在制定评价准则时,应依据:(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合同规定;(5)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3、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准则如下:12注:偏差发生的频率是指危害、超过标准、偏差原因、失效模式发生的频率。
安全风险评估记录
![安全风险评估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20492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7.png)
安全风险评估记录背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风险。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记录我们团队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风险。
评估内容我们的团队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我们团队所处理的数据包含敏感信息,如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个人信息。
我们评估了我们的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销毁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网络安全:我们团队使用了各种网络工具和应用程序来共享和处理数据。
我们评估了我们的网络架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等方面的风险。
- 物理安全:我们的团队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办公场所都需要得到适当保护,以确保不会被未授权的人员侵入或破坏。
我们评估了我们的办公场所、设备管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风险。
评估结果我们的评估表明,在我们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方面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数据存储和传输可能存在安全漏洞;- 网络访问控制不够严格,可能存在未授权访问问题;- 办公场所的物理访问控制和设备管理不够严格。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或消除上述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 增强办公场所的物理访问控制和设备管理。
结论本文档记录了我们团队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安全。
质量风险评价管控记录表
![质量风险评价管控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3dcc4c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7.png)
身体条件、健康状况 不符合相应岗位特 定要求的
影响药品质量安全
会出现较大 损失,出现不 良信誉
偶尔会出 现
日常检查就 能发现
36
中等风 险
健康检查不合格人员立即 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42
未按要求定期组织 体检
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的 健康
会出现较大 损失,出现不 良信誉
偶尔会出 现
日常检查就 能发现
36
中等风 险
立即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 查,依据检查结果处理.
43
44
四、电子计算机系统
环节或对象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预期风险评估(未发生)
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风险描述(原因)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 重性
出现的可 能性
风险的 可识别 性
风 险 系 数RPN
预期 风险 级别
电 子
45
系统与经营的适宜性
企业使用的系统不 能够实时控制并记 录药品经营各环节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重 性
出现的可 能性
风险的可识 别性
风险 系数RPN
预期风 险级别
人员与培训
26
企 业 负 责 人
企业负责人无大专 以上学历和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
基础学历技能不够,不 能保证其管理能力和 质量意识
会导致巨大 损失,出现法 规风险
基本不可 能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60
高风险
提升企业负责人学历和技 术职称,进修。或是变更负 责人。
电 子 计 算
50
企业计算机系统硬件 基础
修改各类业务经营 数据时,操作人员 可跨越职责范围内 提出申请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四篇)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5f8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7.png)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是组织内部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规范风险评价工作流程,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的制度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例如对某个项目、业务流程或组织整体进行风险评价。
2. 责任和权限: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例如风险评价的负责人、风险评价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3. 评价方法和工具:介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例如风险矩阵、风险金字塔、故障树分析等。
说明各个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操作流程。
4. 数据收集和分析:说明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来源,例如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数据。
指导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得出风险评价结果。
5. 风险等级划分和评价指标:明确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并列举评价指标。
指导评价人员如何根据评价指标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
6. 报告和沟通:规定风险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及报告的提交和审批流程。
指导如何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以便针对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7. 更新和审查:规定风险评价的更新和审查周期,以及应进行更新和审查的情况。
例如,新项目启动、现有项目变更、内外部环境变动等。
8. 监督和纠正措施:明确对风险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纠正措施,例如内部审核、外部审计、持续改进等。
阐明违背风险评价制度规定的行为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制裁。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的制度内容,具体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二)是指为了规范风险评价作业,并确保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组织制定的一套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南。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目的和依据:明确风险评价作业的目的和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组织内部要求等。
2.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明确风险评价作业的组织机构,包括风险评价委员会、风险评价组织负责人和评价人员等,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分工。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c5c225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8.png)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1 / 11
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审核日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记录编号: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05f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a.png)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3篇)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精选3篇)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篇11.目的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1)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66446708e9951e79b892718.png)
用潮湿或导电体擦拭设备,易发生触电事故。
禁止使用潮湿或导电体擦拭设备。
操作范围狭小,可能发生擦伤、碰伤。
狭小空间操作时,小心谨慎,避免伤害。
6
设 备 工 艺 日 常 维 护
用力过大、过猛,易发生人生伤害事故。
按规定平稳操作。
火源带入易燃易爆区,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严禁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域。
作业完毕,废弃物乱扔乱丢,易发生环境污染。
4
阀门开关顺序错误,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孔板 阀 未放空上阀腔压力就拆压盖、取孔板,易造成天然气刺漏或孔板飞出打 上阀腔确认放空后,拆卸压盖、取出孔板,保养时指定专人现场 维护 击伤人。 监护。 保养 孔板方向装反易造成计量误差。 按规范要求将孔板装入导板。 在进行调压前,应与用户进行联系,以免造成气量波动,给用户 造成影响。 根据调度指令倒好调压流程,要对流程进行再次确认,清楚记录 调压时间及范围。
接线错误,造成无法运行或损害流量管理器。 流
按要求正确接线。
3
流 量 管 理 器
仪表超量程运行,造成计量不准或损坏仪表。
根据气量情况,合理选用仪表。
参数设置不规范,造成计量误差。
流量管理器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一系列正确的参数设置
启动不规范,造成计量故障
按规范操作启动。
零位漂移,造成计量不准确。
根据流量计运行情况,进行零位检测,确保计量准确
垫片不合适,易造成阀门法兰渗漏。
严格按照要求选用、制作垫片。
剪刀等工具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穿戴好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工具,谨慎操作。
压力未放尽或法兰上下游阀门关不严,易出现被卸物品飞出伤人和油气 放净余压,确认流程切断。 泄露,引起环境污染,引发火灾。 更 换 法 兰 垫 片 卸法兰螺栓时,可能造成碰伤、擦伤等人身伤害。 选用合适、完好的工具,按规定拆卸法兰盘下端螺丝。
风险评价评审记录
![风险评价评审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b2cda31b84ae45c3b358c9c.png)
风险评价评审记录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山东绿丰农药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风险评价内容:厂址、厂房、建筑物风险评价部门:安全环保部山东绿丰农药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办公室风险评价内容:厂址、厂房、建筑物风险评价山东绿丰农药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财务部风险评价内容:安全费用投入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采购部风险评价内容:采购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销售部风险评价内容:销售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物流部风险评价内容:运输、卸车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电子天平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水分测定仪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气象色谱分析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化验室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馏程测定装置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技术部风险评价内容:电热鼓风干燥箱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生产部风险评价内容:维修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生产部风险评价内容:废弃物处理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生产部风险评价内容:配电室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空压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粉碎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包装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封口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上料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粉剂车间风险评价内容:水平式自动包装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灌装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旋盖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铝箔封口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喷码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贴标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乳剂制药工序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起重设备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防爆电动葫芦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螺杆压缩机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乳油车间风险评价内容:真空泵风险评价****有限公司风险评价评审记录部门:风险评价内容:。
风险评价会议纪要
![风险评价会议纪要](https://img.taocdn.com/s3/m/7edce99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png)
\\
因安全标准化评审需要,2018年度风险评价需要补充一部分资料,现将详细事宜告知你们,请认真对待:
1.请各单位安全员及时安排风险评价会议相关事宜,可以借助周六学习时间,《风险评价会议记录表》见附件;
2.下载表格后,删除红笔内容以后打印,就可以作为标准表格使用,最终上交到安监部门的为手写版本;
风险评价会议纪要
主持部门
XX车间
会议地点
XX会议室
日期
2018年4月1日-2018年7月1日之间的时间
评价小组成员签名
包括车间负责人、大员、班组长、班组成员,其中各岗位人员均要有人参与。(本人签名)
会议内容
1
评价项目内容
各单位三级和四级的风险点,均要评价,一次会议可以评价多个,但不要太多。若涉及内容比较多、比较系统的风险点,一次会议只能评价1-2个。
3.下周六学习培训时间过后,请做完全部风险评价会议记录表,并上交到安监部;
4.若有疑问,电话联
2
已知或预见危害判定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控制措施
五个方面,可以简写
风险等级
根据评价等级填写
3
此次风险评价的完整性ຫໍສະໝຸດ 完整产生的其他危害
须为20种标准事故伤害类型里面的内容
4
此次评价涉及到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准则》或《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等
需要更新的文件
《风险评价准则》或《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操作规程》
5
会议涉及其他内容
风险评价制度
![风险评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1cd6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1.png)
风险评价制度风险评价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风险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组织全面了解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并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概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组织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一个标准的风险评价制度的组成部分和流程:1. 风险识别:该步骤的目的是识别与组织相关的各种潜在风险。
可以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历史数据的研究和专家意见的征求等方法来进行风险识别。
识别到的风险应该被准确描述并记录下来。
2. 风险评估:在这一步骤中,识别到的风险将被评估其严重程度和概率。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评估风险,例如风险矩阵、概率分析和统计模型等。
评估的结果应该能够提供一个客观的风险优先级排序。
3. 风险控制:在这一步骤中,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
应对策略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 风险监控:一旦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被实施,风险监控就成为必要的环节。
通过监控风险的发生和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应对风险。
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方法来进行。
5. 风险沟通:风险评价制度应该包括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风险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的利益相关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从而共同努力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总结起来,风险评价制度是一个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和实施该制度,组织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这将有助于组织更加稳健地运营,并确保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日期: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日期: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日期: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
风险评价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日期:
风险评价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JHA)
评价人员:日期: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评价人员:日期: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
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3、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作业频率较高,潜在危险危害性较大的操作以及安装、维修等作业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的分值分别见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准则定义。
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见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准则定义)。
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越大。
四、评价时机
常规活动每月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五、评价准则
1、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评价准则:
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2、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准则: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值E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C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风险值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以类比作业条件进行比较为基础,由熟悉类比作业条件的专家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计算出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
3、评价考虑因素:
⑴火灾和爆炸;
⑵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
⑶高处坠落、中毒、窒息;
⑷设备的腐蚀、缺陷;
⑸粉尘、高温烫伤、低温冻伤等危害因素;
⑹人的因素(心理、生理和行为因素等);
⑺机械伤害等物理性因素;
⑻对环境的可能影响;
⑼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六、评价组织
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每月对公司的生产活动进行一次风险评价,记录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重大风险控制清单,并将工作场所的主要危害因素和控制措施向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如遇公司的非常规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可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给予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公司风险评价小组的评价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3、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七、其它要求
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3、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4、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