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A)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A)](https://img.taocdn.com/s3/m/96b75385580216fc700afdf3.png)
(期末测试题(A)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 课本的宽度约为 18 分米 B. 某同学的体温是 37.2℃ C. 某同学的质量是 5 千克 D. 教室的体积约为 20 米 3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3.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C.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 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4.为了研究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某同学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 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小实验。
他先后做了四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是(B ) A. 先后在锅内放入相同质量的冰和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B.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C.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冷水和温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D.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5.洋葱中含有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正丙硫醇。
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下列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分子的质量很小6.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 50 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
下列植物中,与该植物同属一类的是 (C )A. 海带B. 葫芦藓C. 肾蕨D. 油松7.“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8.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1厘米、9.22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C.9.22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解析】测量结果应当是去除错误值,然后取平均值;最小刻度是0.1厘米,即毫米;0作为估计值是有意义的。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be1e9669dc5022aaea006f.png)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一、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1.【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B.C.D.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块玻璃的宽度为0.800米,将这把米尺与标准尺校准时,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21米,如果此同学的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这块玻璃的真实宽度应为()A.0.8168米B.0.817米C.1.276米D.1.2763米3.老师要求小明从盛有50毫升酒精的量筒中,取出20毫升的酒精加入烧杯中,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取完酒精后仰视量筒读数,则烧杯中酒精的体积()A.大于20毫升B.等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4.要测一拇指粗细、长短的柱形金属块的体积,现有足量的水和表中所示的量筒可供选择,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上考虑,应选用的量筒是()5.小明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9.1℃和38.4℃,那么()A.小明的体温是38.4℃B.小明的体温更接近39.1℃6.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模拟动物的外骨骼,研制了一架外骨骼机器人“凤凰”,它能够支撑起残障人士身体并且帮助其站立行走,还能为建筑工人或其他体力劳动者减轻工作强度,关于外骨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都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B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会随着生物的生长而生长C .动物的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D .人的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因而一些复杂的运动是难以被外骨骼机器人模拟的78. 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体表都覆盖着一层保护组织,起到保护作用B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染色体数目也有一定差异C .人体内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D .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再生的能力较差,因此要注重保护神经组织 9. 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 .先要用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B .若要观察液泡等颜色较浅的结构时,要适量调暗视野C .要将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D .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
浙江省杭州滨江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
![浙江省杭州滨江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8b15015a1eb91a37f1115c88.png)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科学考试须知: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在做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4.不能使用计算器。
试题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略2.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B】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观察太阳【C】观察细胞时有客观、规范的记录【D】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答案】C【解析】略3.“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A】提出问题【B】观察记录【C】建立假设【D】设计实验【答案】C【解析】提出问题是指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一定是问句“?”)。
进行试验是根据制定的计划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
作出假设是指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这是科学探究中作出的假设的环节.该选项符合题意.4.2018年11月26日,科学家贽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下列对此评价合理的是()【A】说明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水平远超欧美国家【B】基因编辑后的婴儿将来免受一切疾病的困扰【C】这项临床操作属于典型的运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的行为【D】修饰后的基因可能流入整个人类基因库中,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和伦理依据【答案】D【解析】略5.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B】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C】两只鸡蛋的质量是100克【D】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答案】B【解析】常识,一般的教室面积是40-60m26.如右图是标有 380mL小瓶装的农夫山泉,小滨想测量其实际装有的水量,则向实验室老师借用量筒最合适的是()【A】380mL的量筒【B】500mL的量筒【C】1000mL的量筒【D】250mL的量筒【答案】B【解析】略7.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如果操作不当,会使测量值有偏差,这是应该避免的。
(杭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
![(杭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https://img.taocdn.com/s3/m/379783011ed9ad51f11df20c.png)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一、单选题(共22 题,共66 分)1.关于下列实验仪器的操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用胶头滴管取液时,应先伸入液体再挤压胶头B.乙:某生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规范正确C.丙:使酒精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可测得沸水的温度D.丁:用量筒量取20 毫升液体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2.身高为160cm 某同学,利用自己身体的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长10 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B.课桌长4 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C.科学课本厚1 指宽,约10cmD.教室宽5 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75 厘米=75 厘米×1/100 米=0.75 米B.9.5 厘米3=9.5×1/1000000=9 .5×10 -6米3 C.0.08 米=0.08 米×1000=80 毫米D.16 分米3=16×1/1000 米3=0.016 米3 4.5.测得的结果是0.0873m,则( )A.这两次测量值的差异叫误差B.这两次测量值的差异叫错误C.两次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同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相同6.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目镜(5×)和物镜(10×)的镜头组合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长条形微生物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
有A、B、C、D 四位同学根据实验事实,针对被放大对象及倍数、装片上真实微生物的游动方向等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长度放大50 倍、逆时针B.面积放大50 倍、逆时针C.长度放大50 倍、顺时针D.面积放大50 倍、顺时针7.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8.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 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9.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https://img.taocdn.com/s3/m/07d82b0c25c52cc58ad6be0e.png)
杭州市余杭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密度约为水的密度,则初中生的体积最接近()A. 5×10-4m3B. 5×10-3m3C. 5×10-2m3D. 5×10-1m32.下列有关取液体药品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用刻度尺准确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1.256m,则这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μmB. 1mmC. 1cmD. 1dm4.量筒内现有10mL水,小乐把水倒出一部分后读得量简内剩余6mL水。
但实际上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4mL,由此可知小乐在读得量筒内剩余6mL水时,眼睛可能是()A. 俯视凹形液面最低处B. 仰视凹形液面最低处C. 平视凹形液面最低处D. 平视液面边缘处5.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进行跳水时,在下落阶段,他的质量()A. 等于60kgB. 略小于60kgC. 略大于60kgD. 等于Okg6.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在大熊猫出没的山林安装了几台摄像机,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观察B. 实验C. 测量D. 分类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两句诗给人展示了一个人归犬吠的场面。
人归来时狗叫,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C. 能将体内物质进行转化D.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8.下列生物属于单细胞动物的是()9.医生提倡高龄产妇应用羊水穿刺术检测胎儿是否患先天性疾病。
羊水穿刺术是指抽取孕妇的羊水,获取胎儿脱落在羊水中的细胞,以便检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存在于图示()A. 甲细胞的③B. 甲细胞的④C. 乙细胞的④D. 乙细胞的⑥10.如图所示是微信启动页中的地球照片,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
这幅照片()A. 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B. 显示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C. 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终极阶段D. 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11.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A. 珠穆朗玛峰每年仍在升高B. 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C.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地震D. 山区因暴雨等原因引发的泥石流12.图示岩石具有晶体颗粒和片状结构,则下列关于此岩石的分类和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A. 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此岩石为变质岩B. 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此岩石为沉积岩C. 此岩石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形成的D. 此岩石是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13.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加热条件下能被氧化而发黑。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4230e43b3567ec102d8ac4.png)
(1) 写出A~F中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________;E________。 (2) 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________;属于软体动物的是________。(均填字母代号) 23. 于谦有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所述岩石属于____ ____岩,这种岩石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找到生物化石。 24. 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A . 液化 B . 熔化 C . 蒸发 D . 升华 17.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 是( )
A .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
25. 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 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________。 (2) 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________处。 (3) 适宜攀岩运动的是________地。 (4) 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 26. 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地图是用________来判断方向的。 (2) 综合楼在体育馆的________方向。 (3) 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答:________、图例。 (4) 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________半球和________半球及________(填“高”“中 ”“低”)纬度地带。 27.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91bb989eb172dec63b747.png)
①高山上的岩层中发②峭壁上岩层 ③采石场上弯 ④风蚀的岩石 现洋生物化石 断裂的痕迹 曲的岩层 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科学试题卷(本卷满分 12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取固体药品C .滴加液体D .闻气味2.如图所示为常见的景观植物——含羞草,这种植物的叶片 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A .进行呼吸B .生长和繁殖C .新陈代谢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 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C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物态中某一状态下分子的排列方式, 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是(▲)A .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需要放热B .物质由乙到丙的变化叫做汽化C .樟脑丸变小了是由甲到丙的变化D .霜的形成是由丙到甲的变化5.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注入液体后,等 1~2min ,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B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C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D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简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6.关于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的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B .乙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C .丙中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D .丁和丙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7.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作为质量标准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百余年来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约 50 微克,2018 年 11月16 日,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通过投票,正式让国际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数(符号是h)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测量物体质量,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9.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毫升。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43c9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3.png)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2018学年第⼀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含答案)下城区2018学年第⼀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考⽣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和姓名,正确涂写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答题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实验室⽤于观察蜗⽜的⼯具是()A、放⼤镜B、望远镜C、光学显微镜D、天⽂望远镜2、以下是⼀些常⽤的危险品警告标志,其中表⽰“有腐蚀性”的是()A、 B、 C、 D、3、下列药品取⽤和加热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取液体药品C、加热液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4、不同种类的脊椎动物体内红细胞的⼤⼩不同。
⼈的红细胞的直径约为7.7×10-6⽶,即约为()A、7.7厘⽶B、7.7毫⽶C、7.7微⽶D、7.7纳⽶5、⼩乐⽤量筒量取10mL⽔时采取仰视读数的⽅法,则实际量取的⽔的体积()A、⼤于10mLB、等于10mLC、⼩于10mLD、不能确定6、下雪天,当路⾯出现积雪是,环卫⼯⼈会往雪上撒盐或沙。
这样做的⽬的是什么呢?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增⼤汽车与地⾯的摩擦;也有⼈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加速冰雪的熔化。
就上⾯这些同学的观点⽽⾔,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 提出问题B. 建⽴假设或猜想C. 获取事实与证据D. 检验与评价7、2018年11⽉7号,第五届世界互联⽹⼤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召开。
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开发的“⼈⼯智能新闻主播”(AI 主播)在⼤会上展出,引发热议。
下列能作为判断“AI主播”是否属于⽣物的依据是()A.有⽆表情B.能否播报新闻C.能否⾃由移动D.能否⽣长和繁殖8、对如图所⽰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图⽰细胞为动物细胞B、该过程表⽰细胞分裂C、图①的细胞质中出现染⾊体D、图④的两个⼦细胞中的染⾊体数⽬不同9、近⽇,基因编辑婴⼉“露露”和“娜娜”出⽣的消息成为全球瞩⽬的焦点。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word,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卷(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0f5a7f01dc281e43af035.png)
杭州市西湖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金在参观了杭州植物园的花卉展后提出以下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 哪种植物的开花率最高B. 哪种植物的花期最长C. 哪种植物花的颜色最漂亮D. 哪种植物移栽的成活率最高2.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橘子皮发霉B. 云开雾散C. 冰熔化D. 食盐溶解3.下列对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A. 取液时挤入空气B. 将滴管伸入试管内C. 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D. 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4.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B. 透光性好C. 见光易分解D. 不易溶于水5.小金估测了下七上《科学》课本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该课本的宽度为18.3mmB. 该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1mmC. 该课本的体积约为43cm3D. 该课本的质量约为330g6.下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图中Q表示的是()A. 体内有脊柱B. 体温恒定C. 用鳃呼吸D. 真正的陆生动物7.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若要测量金属环的体积,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8.如图所示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A. 都属于同一组织,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动B. 形态功能不同,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 都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 都能再继续分化成各种器官9.在分类学上,玫瑰与桃同科不同属,玫瑰与月季同属不同种,这三种植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玫瑰和桃B. 玫瑰与月季C. 桃与月季D. 一样近10.下列依次属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一组是()A. 花粉、桃花、桃子、桃树B. 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茎、小麦C. 上皮细胞、血管、肾、呼吸系统D. 受精卵、血液、心脏、神经系统11.如图所示植物为水韭,多为水生或沼地生,根茎短,茎块状或伸长而分枝,下部生根,叶螺旋状排呈丛生状,孢子囊单生在叶基部。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e91bb989eb172dec63b747.png)
①高山上的岩层中发②峭壁上岩层 ③采石场上弯 ④风蚀的岩石 现洋生物化石 断裂的痕迹 曲的岩层 七年级期末综合练习科学试题卷(本卷满分 12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取固体药品C .滴加液体D .闻气味2.如图所示为常见的景观植物——含羞草,这种植物的叶片 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A .进行呼吸B .生长和繁殖C .新陈代谢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 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C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物态中某一状态下分子的排列方式, 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是(▲)A .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需要放热B .物质由乙到丙的变化叫做汽化C .樟脑丸变小了是由甲到丙的变化D .霜的形成是由丙到甲的变化5.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 .注入液体后,等 1~2min ,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B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C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D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简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6.关于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的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B .乙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C .丙中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D .丁和丙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7.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8.作为质量标准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百余年来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约 50 微克,2018 年 11月16 日,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通过投票,正式让国际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数(符号是h)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测量物体质量,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9.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毫升。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8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8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2d4c1856a561252d36ff8.png)
上城区2018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科学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卷对应位置上答题,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对应。
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小徐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为避免将液体滴出,可将胶头滴管适当伸入试管B.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物体时,一般前后移动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C.室内较暗时,可手提着量筒至户外平视读数D.显微镜取出后,放置在身前略偏右的地方2. 制造或使用汽车过程中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橡胶用于制道轮胎B.钢铁用于车身车架C.水用于发动机冷却D.汽油用于汽车燃料3. 生活中有“餐布粘虾”的现象:打开冰箱冷冻室,用潮湿的布贴在冰冷的虾表面,可以直接将虾提起,如图所示。
“餐布粘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凝固C.凝华D.熔化4. 捧在手中的一杯热水,过些时间后()A.温度降低,密度变小B.温度降低,比热变小 C.喝掉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半D.加入一些白糖,密度变小5. 根据水母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它是()A.软体动物B.棘皮动物C.扁形动物D.腔肠动物6. 西湖莼菜羹被列为杭州名菜。
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夏季抽生茎,开暗红色小花,能结果,内有卵形种子,果实有果皮包被,据此推断纯菜属于()A.藻类植物 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7. 小金感觉自己发烧,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结果为38.5℃,疑惑片刻后他甩了甩体温计,再次测量结果为37.8℃,小金的体温是()A.37.8°CB.38.5℃C.不超过37.8℃D.在37.8℃和38.5℃之间8. 小吴用已调节好的天平称取5.8 克食盐,一系列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如图所示(1 克以下用游码),这时他应该()A.在左盘中取出一些食盐,直至天平平衡B.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直至天平平衡C.将游码向右移动或右盘中增加一个小砝码,直至天平平衡D.游码向左移动或右盘中拿掉一个小砝码,直至天平平衡9. 英国《每日邮报》2010 年7 月报道,一对黑人夫妇曾先后生下二孩都是黑皮肤。
杭州七上科学期末卷(附答案)
![杭州七上科学期末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f9f0f4a7302768e99395f.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请把答案字母填入答题卷对应格。
每小题1空,共35分)1.当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是否头痛、鼻塞,然后给你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交流 B.获取事实和证据 C.制定计划D.检验与评价2.我们食用的下列蔬菜和水果中,不是果实的是()A.黄瓜B.白果C.番茄D.南瓜3.我们要去某地旅游,常常会购买一张当地的旅游地图。
而要想看懂地图,我们必须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它们是()A.比例尺方向经纬度B.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C.景点位置指向标经纬度D.海岸线方向图例和注记4.在盛有20毫升20℃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
向里面再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再溶解。
符合这一实验研究的结论是()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药匙的蔗糖5.下列物体中,属于非生物...的是()6.鸟类和蝴蝶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翅膀B.有无四肢 C.有无羽毛 D.有无脊椎骨7.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27℃ B.30℃ C.32℃ D.37℃8.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9.珙桐树即“鸽子树”,有明显的结构层次,则其由低到高的次序分别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1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一、单选题(共22题,共66分)1.【2017·台州】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B.C.D.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块玻璃的宽度为0.800米,将这把米尺与标准尺校准时,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21米,如果此同学的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这块玻璃的真实宽度应为()A.0.8168米B.0.817米C.1.276米D.1.2763米3.老师要求小明从盛有50毫升酒精的量筒中,取出20毫升的酒精加入烧杯中,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取完酒精后仰视量筒读数,则烧杯中酒精的体积()A.大于20毫升B.等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4.要测一拇指粗细、长短的柱形金属块的体积,现有足量的水和表中所示的量筒可供选择,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上考虑,应选用的量筒是()5.小明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9.1℃和38.4℃,那么()A.小明的体温是38.4℃B.小明的体温更接近39.1℃1.2.3.6.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模拟动物的外骨骼,研制了一架外骨骼机器人“凤凰”,它能够支撑起残障人士身体并且帮助其站立行走,还能为建筑工人或其他体力劳动者减轻工作强度,关于外骨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都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B .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脊椎动物的内骨骼一样,会随着生物的生长而生长C .动物的外骨骼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D .人的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因而一些复杂的运动是难以被外骨骼机器人模拟的78. 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体表都覆盖着一层保护组织,起到保护作用B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染色体数目也有一定差异C .人体内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D .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再生的能力较差,因此要注重保护神经组织 9. 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用低倍镜寻找物象时,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 .先要用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B .若要观察液泡等颜色较浅的结构时,要适量调暗视野C .要将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D .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
则应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10.下列四幅图中按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 .西北、正东、西南、西北B .东南、正西、西南、东北C .西北、西南、西北、西南D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11.比例尺缩小一半,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地图表示的实际长度和实际范围分别是原来的( )A .2倍,2倍B .2倍,4倍C .1/2 ,1/2D .1/2 ,1/4 12.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B .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C .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D .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13.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B.C.D.14.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中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烧杯的质量为m;(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3)(1)(2)(4)(5) B.(3)(2)(1)(4)(5) C.(3)(1)(4)(2)(5) D.(3)(4)(1)(2)(5) 15.学习质量与密度的知识后,小金同学想用天平、量筒、烧杯、细线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金属密度可以查密度表得到):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⑤用天平测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
你认为他结合物理书实验能够完成的是()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6.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扑灭。
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不易导电B.液态二氧化碳极易汽化,吸收大量热C.气态二氧化碳不易燃烧,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氧浓度D.气态的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17.“鸳鸯火锅”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
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
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即使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会首先沸腾,其主要原因是()A.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B.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比热容比清汤卤小得多,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快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上方有一层油,热量散失少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比水的吸热能力强18.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A.B.C.D.1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状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0.《舌尖上的中国》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炒菜时,水遇高温的油会飞溅的原因是,水和油遇热都沸腾了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拌着能入味,说明分子之间有吸引力21.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A.0.80×103kg/m3B.0.75×103kg/m3C.0.72×103kg/m3D.0.70×103kg/m322.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水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C.水结冰后密度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23.(6分)请在下面空格内补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1)一根棒棒糖的质量为(2)东非大裂谷的平均宽度约为(3)一辆共享单车的占地面积为144;(4)超市购物车的容积为(5)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支笔的长度先后测量五次的结果分别是①8.40cm、②7.42cm、③8.74cm、④8.43cm、⑤8.41cm24.(3分)一只自制温度计有71根均匀的刻度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5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525.(2分)有人从南半球A地出发,往南走了300千米到达B地后又往西走了300千米到达C地,然后往北走300千米到达D地,他估计再往东走300千米便可回到原处A26.(2分)成语“入木三分”的典故是: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书写一篇祭文,刻字工人观角度加以解释)27.(5分)世界上最大的鸟蛋是鸵鸟蛋,某同学了解到一些有关鸵鸟蛋的知识。
(1)该同学用如图1所示方式测量一枚大鸵鸟蛋的大小,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2)鸵鸟蛋可以人工孵化,种蛋需要存放的温度范围是15℃-20℃。
图2为某储存室的条件。
(3)该同学了解到其实还有比鸵鸟蛋更大的鸟蛋——象鸟蛋,相当于6个鸵鸟蛋那么大。
可惜象鸟在公元1660年前后就灭绝了。
为了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我国会根据物种28.(9分)如图所示,是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3)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象的物质存在于[](4)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5)。
29.(7分)我省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2)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米。
(3)结合缓坡上的梯田图,判断上图中C、D30.(2分)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22g,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则杯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2分)31.(10分)两点阈是指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两点阈越小,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皮肤的两点阈差异实验后得到的实验数据。
请分析回答: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单位:毫米)(2)(3)(4)“稀疏”)。
32.(10分)某兴趣小组想探究“纸飞机飞得远近”是否受纸的大小、纸的种类影响。
成员们用相同的折纸方法制作了若干纸飞机,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抛出时的角度和力(4)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的有()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33.(8分)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
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
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人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人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
(1)(2)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
请你在的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3)34.(8分)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1)(2)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3)(4)35.(6分)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