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点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基本知识的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问题,制作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有1/4千克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
同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例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总复习》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8.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
2.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的综合计算。
3.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图形变换。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2. 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综合运用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进行计算。
3. 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图形变换•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图形的旋转、平移等变换操作。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知识。
2.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1.复习四则运算–通过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用方法。
2.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的综合计算–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时间、长度、容积、质量等概念的实际运用。
3.图形的认识和变换–通过图形的展示和操作,让学生认识基本图形的性质,并进行图形的简单变换。
六、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习成绩–综合考虑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
七、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2.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如下:一、掌握基本算法1.1 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歌唱、游戏、口诀学习加减法,掌握住两个数字相加、相减,几个数字相加、减的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
例如,制作“数字寻宝游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相应数字的卡片。
同时,播放加法和减法口诀歌曲。
1.2 数学计算方法强调记住加减乘除的口诀和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培养孩子们化繁为简、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2.1 逻辑思维通过进行打乱思维以及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出答案,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游戏,例如:数盘游戏、数形结合游戏、推理游戏等。
2.2 创造性解决问题强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数学活动,例如做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模型等,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理解和应用3.1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
可以通过采访家长、让家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3.2 问题应用引导孩子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掌握基本算法,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以及理解和应用,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情境教学、课堂游戏等,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更轻松,更容易。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并巩固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基本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1. 课前活动:
- 让学生回顾并默写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数的认识、加减法、形状与空间等。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回忆和巩固知识。
2. 课堂活动:
- 教师以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板书展示各个知识点,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 教师导引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教师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如解谜题、填空题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性练习或提供相关的补充资料。
3. 课后活动:
- 学生回家后,要求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并完成相关的作业或练习。
-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复习和讨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评价方式:
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2. 考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3. 考察学生在练习和解题中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小黑板、练习册、复习资料等。
备注:本教案为示例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我总结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总复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整体回顾: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依次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
2. 重点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答。
3. 经典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自我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总复习的兴趣和期待。
2. 教师讲解: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整体回顾、重点难点解析和经典例题讲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自我检测:发放自我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5.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复述、重点题目的解答等,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本册书的知识点,如: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册书的大部分知识点,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如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等,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册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2.难点: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涵盖本册书的知识点。
2.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本册书的知识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问题设置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
如:分数的应用问题、几何图形的拼接问题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设计
生:我还认识了0-20,我认识了加减法……师:本学期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本学期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简单回忆一下本学期知识,大体了解重点知识,为后面环节知识点详细复习做铺垫,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环节二:梳理知识,巩固练习】(1)20以内数的顺序师:同学们有关20 以内的数,你能回忆起那些知识点?生:我们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了1个十是10个一……生:我还会从0数到20……师:同学们,让我们一个一个从0数到20 (生齐数)师:你会2个2个的数吗?5个5个的呢?(生齐数)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对数的组成掌握的怎么样了,你们有信心吗?(PPT出示题目)(2)“20 以内的加法和2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复习。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的加法吗?你能将加法分分类吗?生:有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比如9+2=11就是进位加,用凑十法计算。
11+3=14就是不进位加,直接用各位和个位相加结果写在个位。
师: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吧!(PPT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师:老师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整理了一下,同学们跑火车口答。
(3)“认识钟表”的复习。
师:除了数字,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一位生活总很重要的帮手,谁想起来了?生:钟表!师:下面的钟表,你认识吗?判断是几时的方法是什么?(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师:下面这个钟表不是几整了,你还会认吗?(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4)“认识图形”的复习。
师: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几个图形,谁想起来了?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追问:你知道他们的特点吗?生回答特征,师及时补充。
教学难点:1.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梳理?你在学习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五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统计的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游戏道具等。
3.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逐一复习。
3.操练(15分钟)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人民币换算游戏、长度单位竞赛等。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作者细致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口算。
(1)让学生口算出结果。
(2)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先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再计算下面各题。
(1)指名说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教师巡视、辅导二、复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说一说下面哪道题用分数计算比较简便,哪道题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1)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说说哪道题怎么计算简便。
(2)学生自己计算。
(3)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混合乘除时,一般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让学生自己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运算的`。
(3)小结: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考虑怎样计算才简便。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1)揭示学生应注意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2)axbx=c的方程,可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axbx。
(3)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篇二复习内容:简便算法复习目的:能够利用运算定律是计算简便。
复习过程:一、复习运算定律1、乘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交换律:ab=ba3、乘法分配律:(a+b)c=ac+bc4、加法交换律:a+b=b+a5、加法结合律:(a+b)+c=a+(b+c)二、复习简便运算:1、出示题目+ + +× + ×0.8×4×1.25×2.5组织学生讨论:每题较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应用哪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回顾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比较和计算、小数的认识和读法等。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小组复习、讨论与思考,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3.提倡学生通过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复习分数的认识与比较。
2.复习小数的读法与运算。
教学难点1.复习分数与小数的转化。
2.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本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
2.教学工具:小白板、彩色粉笔、教辅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像,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或小数来描述这些图像。
2. 知识点复习•让学生快速回顾并总结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互转化方法等。
3. 综合运用•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并计算得出结果。
4. 合作探究•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答案,并探讨解题方法是否有效。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准备下节课的新知识预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回顾并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但在合作探究环节,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需要更多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总复习,相信学生们对分数和小数的认识更加牢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①使学生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
②认识计数单位百、数位百位,以及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
③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一、导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数的复习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
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生起来数。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
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四、数的组成的复习。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板书该数)2、你能有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3、请几生来介绍。
老师板书数字。
问:刚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组成。
4、这回小猫也介绍了几个数,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小猫。
大象。
小兔。
让学生在练习纸中做一做。
做完后汇报,其中,小猫: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大1。
请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哦,小猫是根据数据数位上的数来介绍的。
除了小猫指着个位和十位以外,我们还认识哪个数位?(百位)它们这三位是怎样排的?板书:百位十位个位(各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的数表示……百位上的数表示……)写的数是两位数的请举手,三位数的起立,一位数的招手。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材包括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的回顾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计量、方程和应用题等方面。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通过复习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的知识。
2.提高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的运用。
2.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3.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和巩固知识点。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包括PPT、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3.准备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规则、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同时,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操练(2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和解答疑问。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题目,可以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巩固(15分钟)对于已经练习过的题目,进行巩固和复习。
可以通过再次练习、讲解或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下册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四则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三角形的边、角分类三、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算术式•括号的运用•与整数的应用2.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应用题3.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分数的应用题4. 三角形的边、角分类•根据边长分类•根据角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练习: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学习: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复习前一课内容2.讲解本次总复习的关键知识点3.引导学生做相关练习4.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5.学生独立练习及讲解答案6.梳理本次总复习,做思维导图7.总结本次课程,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2.参与度和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表现。
3.总复习考核: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总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总复习课程,我发现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仍有疑惑,需要在平时课堂中加强相关训练。
另外,学生在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安排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3篇
4、小学一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汇报表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1.出示一组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50+1621+642+347+30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生:加法运算题)(板书:加法)师: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a.25+821+636+759+242+3b.50+1639+4037+40第二种:a.21+642+3b.25+836+759+2c.50+1639+4047+30让孩子们在自己总结的过程中学习归纳、整理。
师:告诉小朋友们你为什么这样分好吗?(如果出现第一种情况,在下面计算过程中再继续分)┌进位加(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加2.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师:这些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计算出来吗?a.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请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b.突出进位加法。
师:(指25+8)谁来告诉大家这一题是怎样算的?生1:5+8=1320+13=33生2:25+5=3030+3=3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仍然是练习重点。
因此,进一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体现教学开放性。
c.练习:师:这一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类题?找学生出题大家回答。
把出题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分小组活动1.谈话明确任务、要求。
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总结呢?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每个小组都有这样一张表。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1.复习整个二年级下学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
2.强化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2.数的加法和减法3.数的比较和排序4.数的组成和拆分5.数的倍数和约数6.数的四则运算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建立具体的情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真实性和生活中的运用。
2.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4.试讲法:由教师示范演示,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实践。
四、教学过程:1.数的认识(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2)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表示物体的个数。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数字和数量的问题,例如:几个一组可以凑成5,几个一组可以凑成10等。
2.数的加法和减法(25分钟)1)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题目,学生们进行计算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规律和运算技巧。
4)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能力。
3.数的比较和排序(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的活动。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对物品进行排序。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总结出相应的规则和方法。
4.数的组成和拆分(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拆分出其中的十位数和个位数。
2)教师出示一些组合好的数,让学生进行拼接和组成。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组成和拆分的规律,学会运用拆分方法进行数学运算。
5.数的倍数和约数(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倍数和约数。
2)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列举出它们的倍数和约数。
五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提高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运用水平,并为数学期末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四则运算1.加减法:包括整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强调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乘法:学生应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分数与整数的乘法,以及乘法表。
3.除法:学生应掌握两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分数与整数的除法。
4.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温度转换、长度单位换算、面积、体积、比例等问题中。
第二部分:分数1.分数的意义:学生应该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数的基本运算:学生应该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约分和分数化简等。
3.平均数:学生应该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其的计算方法。
4.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厘米和毫米的换算、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比例和百分数等问题中。
第三部分:几何图形1.平面图形:学生应该掌握平面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辨方法。
2.立体图形:学生应该掌握立体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辨方法。
3.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体积计算、物体分类等问题中。
第四部分:代数1.代数式:学生应该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方程式:学生应该掌握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方法。
3.应用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代数式和方程的解法、简单方程及含有变量的一次方程等问题中。
教学重点1.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运用四则运算和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4.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及解法方法。
教学难点1.综合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立体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辨方法。
3.能够正确地运用代数式和方程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1.知识点讲解: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讲解。
2.练习题辅导: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置不同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和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材内容回顾: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点:1. 两位数的加减法;2. 两位数的乘法;3. 两位数的除法;4.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5. 时钟的读写;6. 日期的读写;7. 两个长度的比较;8. 辣辣算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加减法;2. 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的乘除法;3.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4. 能够熟练读写时钟和日期;5. 能够熟练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6. 能够熟练运算辣辣算。
三、教学重点:1. 复习和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2. 复习和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3. 复习和掌握分数的认识与运算;4. 复习和掌握时钟和日期的读写;5. 复习和掌握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6. 复习和掌握辣辣算的运算。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复习两位数的加减法1.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步骤,通过板书复习。
2. 带领学生做例题,复习两位数的加减法。
如:47 + 28 = ____,65 - 32 = ____。
3. 在黑板上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复习两位数的乘除法1. 让学生回顾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步骤,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乘法和除法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25 × 3 = ____,84 ÷ 4 = ____。
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第三课时:复习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分数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⅔ + ¼ = ____,⅗ - ¼ = ____。
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第四课时:复习时钟和日期的读写1. 让学生回顾时钟和日期的读写规则,通过板书复习。
2. 给学生出示一些时钟和日期的例题,学生们上台做题,并相互批改。
如:8:45读作几点几分?____年5月1日星期几?3. 布置一些练习题,学生们自主完成。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11篇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优秀11篇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
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第一课时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第119页表内除法,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
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
板书:表内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
二、复习整理: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32÷4 81÷9 15÷524÷6 42÷7 40÷824÷3 14÷2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
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
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
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完整总复习教案点此:点击此文件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