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a289adb283d049649b6658ca.png)
流感杆菌、布氏杆菌 厌氧菌:拟杆菌、梭形杆菌,幽门螺杆菌 其他: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阿米巴原
虫等非细菌性感染的首选药。 对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及病毒无作用
四环素牙
四环素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刺激所致的恶心、
呕吐、腹部不适
第二节 抗生素
肝、肾毒性
二重感染
真菌感染
不良 反应
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 分布
体内过程
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釉质
易渗入胸腔,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中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排泄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尿液药浓较高——尿路感染
存在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较高——胆道感染
抗菌作用——快速抑菌,高浓度杀菌
G+ 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
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G- 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沉积于骨、牙,与Ca 2+结合 8岁下儿童及孕妇哺乳妇女禁用
过敏反应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主要由胆汁排泄,t1/2长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耐天然四环素类和耐 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对 本药敏感,具有长效、速效、高效的特点 用于呼吸道、尿道、胆道感染、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如老 年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肺炎,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 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一种四环素 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 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临床应用
伤寒、副伤寒——首选 立克次体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脑膜炎、 脑脓肿,尤以耐氨苄西林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 菌及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及全眼球炎
虫等非细菌性感染的首选药。 对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及病毒无作用
四环素牙
四环素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 刺激所致的恶心、
呕吐、腹部不适
第二节 抗生素
肝、肾毒性
二重感染
真菌感染
不良 反应
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 分布
体内过程
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釉质
易渗入胸腔,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中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排泄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尿液药浓较高——尿路感染
存在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较高——胆道感染
抗菌作用——快速抑菌,高浓度杀菌
G+ 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
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G- 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沉积于骨、牙,与Ca 2+结合 8岁下儿童及孕妇哺乳妇女禁用
过敏反应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主要由胆汁排泄,t1/2长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耐天然四环素类和耐 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对 本药敏感,具有长效、速效、高效的特点 用于呼吸道、尿道、胆道感染、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如老 年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肺炎,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 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一种四环素 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 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临床应用
伤寒、副伤寒——首选 立克次体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脑膜炎、 脑脓肿,尤以耐氨苄西林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 菌及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及全眼球炎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d380e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2.png)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与剂量疗程相关,停药可恢 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 关。
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检查血象。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⑵灰婴等合征:是指早产儿、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氯
霉素,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及肾排泄能 力低下所致的蓄积中毒。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 不规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
⑶影响骨、牙生长 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生长抑制。
⑷其它反应 口服剂量较大或静注时,与药物沉积在线粒体有关, 导致急性肝细胞脂肪坏死,孕妇尤其伴有肾功能障碍 易发生,导致致死性肝中毒。
实例分析
下列处方合理吗?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炎,给患者服用四 环素片和牛黄解毒片(含石膏)。试分析该用药是否合理?
【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可 逆性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A位上氨基酰发生反应, 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合成受阻。 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钝化酶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临床用途】
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 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 但由于其抑制骨髓作用,其临 床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凡有合 适的抗生素替代,一般不主张 选用氯霉素。
H3C O OH-
O OH CH3 O OO
O OH
CH3 O
OO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C10酚-OH和C12烯 醇羟基)
与钙或镁形成不溶性盐。 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https://img.taocdn.com/s3/m/4713b93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4.png)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酒糟鼻、痤疮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
不良反应
独特的前庭反应
恶心、呕吐、眩晕、运动失调
概述
抗菌机制[抑菌]
可逆性结合50S亚基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阻止P位肽链的末端羧基与A位氨基酰 tRNA的氨基发生反应,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
临床应用
伤寒
首选: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概述 常用
抗菌机制[快速抑菌]
一代
四环素
二代 三代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替加环素
特异性结合30S亚基A位,阻止氨基酰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首选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某些螺旋体感染(四体)
首选治疗鼠疫、布鲁菌病、霍乱、幽门螺杆菌感染
假膜性肠炎
表现
剧烈的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渗出甚至休克死亡
治疗
立即停药、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对骨骼和牙齿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骼 牙齿
抑制胎儿、婴幼儿骨骼发育 牙齿黄染:四环素-磷酸钙复合物,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
临床应用
目前四环素类药物的首选药
特别适合肾外感染伴肾衰竭者以及胆道系统感染也用于酒糟鼻、痤疮、 前列腺炎和呼吸道感染
局部刺激作用
口服恶心、呕吐;肌注禁用;静滴静脉炎
概念
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菌药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 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二重感染
真菌感染
菌株 表现
白假丝酵母菌 鹅口疮、肠炎
四三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共30张PPT】
![四三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4a58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d.png)
杆菌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
地美环素(demec尼locyc科line尔,去(甲1金8霉6素6)~4次1/9d 36) 法国细菌学家、病理学家首次发现斑疹伤 寒疾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和发病规律,于1928年获诺贝尔 奖。该成果为防治斑 疹伤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途径。
分布:均匀 四环素Vd = 1.5 L / kg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10%~25%,脑膜炎 时必须静滴以提高血浓度(25~50%血浓)
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型肾排,55%
(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
临床应用
1. 四体感染(多为首选)
1)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 2) 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
破伤风、产气杆菌 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尼科尔(1866~1936) 法国细菌学家、病理学家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疾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和发病规律,于1928年获诺贝尔奖。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肿、泌尿道感染、沙门菌肠炎合并败血症,脆弱
• 菌:脑膜炎球、大肠杆、痢疾杆、肺炎杆、流 G-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血浓度的35%~65%,可用于细菌性脑膜炎。 代谢:90%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当肝功能
降低时,可蓄积中毒。
排泄:约10%原型肾排,尿路感染有效。
临床应用
1. 伤寒、副伤寒:(首选氨苄、阿莫西林、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氟罗沙星)但氯霉素价格低廉
2. G-耐药菌为主的重症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脓
肿、泌尿道感染、沙门菌肠炎合并败血症,脆弱
4. t½长,多西20 h,米诺14 h
5. 不良反应基本同四环素,但米诺环素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 (恶心、头晕、平衡失调),与剂量大小有关(300~400mg
地美环素(demec尼locyc科line尔,去(甲1金8霉6素6)~4次1/9d 36) 法国细菌学家、病理学家首次发现斑疹伤 寒疾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和发病规律,于1928年获诺贝尔 奖。该成果为防治斑 疹伤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途径。
分布:均匀 四环素Vd = 1.5 L / kg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10%~25%,脑膜炎 时必须静滴以提高血浓度(25~50%血浓)
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型肾排,55%
(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
临床应用
1. 四体感染(多为首选)
1)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 2) 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沙眼衣原
破伤风、产气杆菌 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尼科尔(1866~1936) 法国细菌学家、病理学家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疾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方式 和发病规律,于1928年获诺贝尔奖。
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
肿、泌尿道感染、沙门菌肠炎合并败血症,脆弱
• 菌:脑膜炎球、大肠杆、痢疾杆、肺炎杆、流 G-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血浓度的35%~65%,可用于细菌性脑膜炎。 代谢:90%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当肝功能
降低时,可蓄积中毒。
排泄:约10%原型肾排,尿路感染有效。
临床应用
1. 伤寒、副伤寒:(首选氨苄、阿莫西林、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氟罗沙星)但氯霉素价格低廉
2. G-耐药菌为主的重症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脓
肿、泌尿道感染、沙门菌肠炎合并败血症,脆弱
4. t½长,多西20 h,米诺14 h
5. 不良反应基本同四环素,但米诺环素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 (恶心、头晕、平衡失调),与剂量大小有关(300~400mg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课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d70cf60975f46527d3e158.png)
氯霉素的抗菌机制
【耐药性】耐药性呈缓慢上升趋势 各种细菌都可发生,大肠/痢疾/变形杆菌等 多见,伤寒杆菌及金葡菌较少见 耐药机制:
①产生钝化酶: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灭活 ②通透性降低:外膜蛋白缺失导致不通透
【体内过程】
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好,肌注琥珀酸钠盐吸收慢 但持效长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CSF浓度高 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尿中原形药5%~15%
抗菌作用特点
抗菌谱:广谱 _
G+菌、G 菌、部分厌氧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原虫 无效:铜绿假单胞菌、病毒与真菌
抗菌活性: 快速抑菌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 四环素>土霉素。
抗菌机制
亲水孔及能量依赖性转运系统 ①抑制蛋白质合成 靶位:30s亚基A位 阻止“进位” ②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胞内核苷酸及其他重要成分外漏, 从而抑 制DNA复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母核:并四苯羧基酰胺;两性物质,碱性水溶液 易降解,酸性水溶液较稳定(一般用其盐酸盐)
基本类别
天 然 品: 四环素 土霉素(氧四环素,少用) 金霉素(外用) 地美环素(去甲金~) 半合成品: 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美他环素(甲烯土霉素)
【体内过程】
• 吸收 影响:食物;多价阳离子;胃液酸度 吸收限度:服药量 0.5 g • 分布 较广泛,可沉积于骨、牙,可进入胎儿 循环、乳汁,但不易渗入CSF • 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临床应用】 1.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和恙虫病);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所致鹦鹉热、性病性淋巴 肉芽肿;回归热等
2.敏感菌所致呼吸道、胆道、尿路及皮肤 软组织等感染,如霍乱、布鲁氏菌病及 耐青霉素或青霉素过敏者等
41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41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https://img.taocdn.com/s3/m/a17fbd44f7ec4afe04a1dfc6.png)
6、7位上的取代基有所不同。
7
6
5
4 1
3 2
分类
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tetracycline)、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地美环素、 金霉素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 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二甲胺四环素)
•半合成四环素抗菌活性高于天然四环素 类,半衰期长,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 少,不良反应轻 。
【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较常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与剂量大或疗程长有关。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 症或血小板减少症。及时停药可恢复。部分病人可 能发展成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性髓细胞性白 血病。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与用药量、疗程无关, 一次用药亦可发生。发生率低(1/3万),但死亡 率很高。多在停药数周或数月后发生。幸存者日后 发展为白血病的几率很高。
体内过程
●食物或其他药物中的Fe2+、Ca2+ 、Mg2+ 、Al3+ 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络合而减少其吸收。 ●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抗酸药降低四环素的 溶解度,减少其吸收。 ●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促进四环素吸收。 ●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及乳汁,并可沉积于新形成 的牙齿和骨骼中。胆汁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0~ 20倍。 ● 20%~55%由肾脏排泄,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碱化尿液增加药物排泄。消除t1/2为6~9h 。
不良反应(多)
●局部刺激作用: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等症状。肌内注射刺激性大,禁用。静滴易引起 静脉炎。 ●二重感染:婴儿、老人、体弱者、合用糖皮质 激素或抗肿瘤药的病人,使用四环素时易发生。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使敏感株生长受到抑制, 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PPT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52d50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a.png)
使胃内pH增高而使药物吸收减少。 • 蛋白结合率约75%。体内分布广,可透入肺、肾、肝、甲
状腺等组织。 • 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中得浓度比其她四环
素类为高。 • 在尿与胆汁中得浓度较高。该品消除半减期长达16~18h
。主要经尿和粪便排泄。 • 肝功能衰竭得患者,米诺环素半减期得延长并不明显。
8h,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通过 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得浓度 可达血浓度得45%~90%。大部分在肝内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代谢产物及少量原 形药经尿排出。
28
氯霉素(Chloromycetin)
[抗菌作用] 1、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特别对伤寒沙
门菌、流感嗜血菌作用强。 2、四体有抑制作用(立克次体、衣原体作
• 能与tRNA结合,达到抑菌得效果。 •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
环素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 中得淋病奈瑟球菌均有很强得作用;对革兰阴 性杆菌得作用一般较弱;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 支原体亦有较好得抑制作用。
20
米诺环素
• 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完全。 • 易受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影响,或与金属离子螯合,或
• Nevertheless, the global problem of advancing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newer drugs has led to renewed interest in its use、
26
Chloramphenicol
•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effect
• 与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及含镁缓泻药等各种含 钙、镁、铁离子得药物同用时,可与其中得金 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药吸收减少。
状腺等组织。 • 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中得浓度比其她四环
素类为高。 • 在尿与胆汁中得浓度较高。该品消除半减期长达16~18h
。主要经尿和粪便排泄。 • 肝功能衰竭得患者,米诺环素半减期得延长并不明显。
8h,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通过 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得浓度 可达血浓度得45%~90%。大部分在肝内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代谢产物及少量原 形药经尿排出。
28
氯霉素(Chloromycetin)
[抗菌作用] 1、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特别对伤寒沙
门菌、流感嗜血菌作用强。 2、四体有抑制作用(立克次体、衣原体作
• 能与tRNA结合,达到抑菌得效果。 •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
环素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 中得淋病奈瑟球菌均有很强得作用;对革兰阴 性杆菌得作用一般较弱;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 支原体亦有较好得抑制作用。
20
米诺环素
• 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完全。 • 易受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影响,或与金属离子螯合,或
• Nevertheless, the global problem of advancing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newer drugs has led to renewed interest in its use、
26
Chloramphenicol
•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effect
• 与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及含镁缓泻药等各种含 钙、镁、铁离子得药物同用时,可与其中得金 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药吸收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诺环素(Minocycline,又称二甲胺四环素)
1.口服吸收迅速,不受牛奶和食物的影响
2.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抗菌作用为四环素中最强的,耐 天然四环素类和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 菌、大肠埃希菌等对本药敏感,具有长效、高效的特点
3.主要用于敏感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等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胆管、乳腺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防治: 病史:药物过敏史及药源性造血系统毒性史 适应证:严格掌握适应证,疗程和剂量,避免滥用 监测:勤查血象,白细胞<2.5109/L,停止用药
流感杆菌、布氏杆菌 厌氧菌:拟杆菌、梭形杆菌,幽门螺杆菌 其他: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
阿米巴原虫。 对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及病毒无作用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
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A位结合,阻止始动复
合物形成及氨基酰-tRNA进入
抑制肽
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体内过程
☺ 分布 沉积于骨、骨髓、牙齿及釉质 易渗入胸腔,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中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排泄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尿液药浓较高——尿路感染 存在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较高——胆道感染
抗菌作用——快速抑菌,高浓度杀菌
G+ 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
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G- 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
☺ 口服吸收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不完全 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多价阳离子:Mg2 + ,Ca2+, Al2 +, Fe2 +
②抗酸药、抗贫血药及奶制品—空腹服用,服用铁剂,二 药服药间隔>3h
③胃液酸度高,药物溶解完全,吸收好,服药量>0.5g血 药浓度不随剂量增 加而提高
④与H2受体阻断药,NaHCO3合用,减少四环素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主要由胆汁排泄,t1/2长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耐天然四环素类和耐 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对 本药敏感,具有长效、速效、高效的特点 用于呼吸道、尿道、胆道感染、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如老 年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肺炎,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 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一种四环素 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 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抗菌作用
广谱,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对G-菌作用较强(伤寒杆菌、流感杆菌作用最强,
厌氧菌、布鲁菌、百日咳杆菌作用较强) 对G+菌作用较弱,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有效 对各种病毒、真菌及原虫无效
抗菌机制
与细菌70S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 酰基转移酶活性,阻止肽链延伸,使蛋 白质合成受阻
使胞内核酸和其他重要物质外漏
抑
制DNA复制
临床应用
首选:回归热,恙虫病,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 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霍乱 次选: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杆菌性尿道、 呼吸道和胆道感染 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或对青霉素过敏的葡萄球菌 感染 肠内阿米巴病,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服药时多饮水
不良反应
对骨骼及牙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以及骨发育不良
变态反应:偶见药疹、皮疹、光敏性皮炎等 肝、肾损害:长期大量用可引起严重肝或肾损害 其他:头痛,视力减退,血象改变 过期变质的药物毒性更强 注意:禁用于孕妇,哺乳妇女,8岁以下的小儿,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临床应用
伤寒、副伤寒——首选 立克次体感染 多种细菌引起,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脑膜炎、 脑脓肿,尤以耐氨苄西林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 菌及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 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及全眼球炎
不良反应
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功能 可逆性减少血细胞:与剂量疗程有关,停药可恢复 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二重感染:
定义: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肠道等处有微生物 寄生,菌群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 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 内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表现:1)念珠菌性口腔炎——抗真菌药;2)难辨 梭状菌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或甲硝唑;3)非敏 感细菌性肺炎和尿道感染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文稿演示
第1节
分类
天然:四环素——耐药,少用 土霉素——基本不用 金霉素——外用
半合成:多西环素(常用),米诺环素 美他环素
理化特性
两性物质,可与酸、碱形成盐,但在 碱性溶液中易降解,在酸性溶液中较 稳定,故临床常用其盐酸盐.
四环素(Tetracycline)和土霉素 (Oxytracycline) 体内过程
4.不良同四环素。此外,还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如恶心、 呕吐、头昏、眼花及运动失调等,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一般停药后24-48小时消失,故用药期间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驾驶和精密仪器操作
第2节
(chloramphenicol, chloromycetin)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可广泛分布于全身 各组织和体液中,脑脊液中分布浓度在 所有抗生素中为最高的,主要经肝代谢, 经肾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