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文件)(DOC)

合集下载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一、知识与技能
1、具备外语、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悉大学教育的相关知识;
3、熟丰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知识;
4、熟悉学生辅导工作的知识,具备职业规划与指导、学习辅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5、各类信息技术(包括电脑操作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
6、具备辅导工作所必需的独立领导、协调、沟通能力以及文秘报表处理能力;
二、能力与素质
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倾听,对学生思想及精神有敏锐的把握;
2、有很强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技能,能够深入地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为人以正派为主,言行端正,能够做到实事求是;
4、深深认识学生习惯、学习方法、生活状态和发展趋势,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在职业辅导工作中;
5、具有分析思考判断能力,掌握职业辅导绩效;
6、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及情绪管理能力,积极服从组织安排;
7、具有鼓励、激发学生潜能及学习自律能力;
三、任职条件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有本科以上学位者优先;
3、填写职位申请表后进行公开招聘;
4、接受学校统一的考核机制;
5、有学生辅导工作经验优先;
6、按照学校规定的试用期和有关制度完成入职手续;。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职业能力标准阐释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职业能力标准阐释

2016·4《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作为辅导员的一项职业职能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并依据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详细描述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辅导员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研究该政策文本存在的不足,分析其确立的依据,科学归纳其能力内涵,对于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暂行标准,为形成和发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提供方向性和规范性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政策瑕疵1.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能力分级与其岗位要求不尽匹配。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该政策规定:初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1-3年,经过入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中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4-8年,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培养了较强的研究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而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界定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范围的说明》,专职辅导员仅指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并不包括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成员和学校分管领导。

从实际情况来看,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其工作定位均在执行层面,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一项多职能领域的综合性工作而不是单一职能的专业性工作,岗位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从这个意义上说,暂行标准对高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的要求,既不符合辅导员职业岗位的要求,也难以体现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业能力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特征。

2.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角色定位与其能力要求不尽相符。

辅导员尽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重要环节,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参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一定功能,但他们仍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解读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解读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解读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解读(一)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该《标准》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3部分。

《标准》开篇就表明了发布目的,即为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可见该《标准》的发布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基本依据.《标准》还整体上提出了对各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从组织、宣传、理解、把握到全面落实《标准》的实施意见。

《标准》明确了自身“基本要求”、“基本规范”、“基本准则”、“基本依据”的重要性质.制定和实施该《标准》从高校辅导员个体角度来讲,是为了丰富其工作内涵并规范其工作范畴;从群体角度来讲是为了强化其政策导向,增强其社会认同。

《标准》对高校辅导员做出了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的职业定位,同时重点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着。

这不仅从职业定位上充分肯定了辅导员的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还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标准》首次将高校辅导员确定为专门职业并将其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职业等级.目前该《标准》的性质为导向性标准,对于三个等级没有规定为明确的职业资格指标或者考核指标.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员指出此等级的划分是为了体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使广大辅导员明确职业发展阶段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其作为职称职级评定的依据来制定配套的具体措施。

《标准》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特征做出了概括描述,即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这12个字清楚的概括了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

《标准》限定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回复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回复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回复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规范和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教育部制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与该职责相关的问题,探讨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首先,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什么?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执行以下职责:1.制定并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座谈会等活动;2.开展心理测量及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干预;3.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其次,辅导员在学业指导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什么?学业指导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他们需要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高校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和选课方案;2.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调研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3.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辅导员在生涯规划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什么?生涯规划是指引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环节,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2.开展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3.协助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准备工作,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资源。

最后,辅导员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什么?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学生、教师和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2.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指导;3.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关注教育前沿动态,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养。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文件)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文件)

⾼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标准(⽂件)⾼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标准(暂⾏)为进⼀步加强⾼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学⽣思想政治教育⼯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校辅导员是履⾏⾼等学校学⽣⼯作职责的专业⼈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校辅导员开展学⽣⼯作的基本规,是引领⾼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校辅导员培养、准⼊、培训、考核等⼯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是为了进⼀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逐步增强⼴⼤师⽣和全社会对辅导员⼯作的职业认同;⼆是为了进⼀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步充实丰富辅导员⼯作的专业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指出路径和⽅向;四是为了进⼀步规辅导员的⼯作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信⼼和职业归属感。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等学校辅导员1.2 职业定义辅导员是⾼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部的双重⾝份。

辅导员是开展⼤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量,是⾼校学⽣⽇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成为学⽣的⼈⽣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朋友。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级。

1.4职业能⼒特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作相关学科的宽⼝径知识储备。

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和语⾔、⽂字表达能⼒,及教育引导能⼒、调查研究能⼒等。

1.5基本⽂化程度⼤学本科以上学历1.6 政治⾯貌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标和教学培训计划,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心中的贴心人,他们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等多项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责能力标准,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本文将探讨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提升辅导员的职责能力水平。

首先,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辅导员需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辅导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

其次,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还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格和需求,辅导员需要具备善于倾听、包容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此外,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还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辅导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学习困难、情绪问题等。

辅导员需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后,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还要求辅导员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变化。

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是辅导员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保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是辅导员职责能力标准的要求。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责能力水平,辅导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贵州高校辅导员能力标准研究——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为准

贵州高校辅导员能力标准研究——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为准

高等教育54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一、概述据教育部网站2016年公布,贵州省共有高校64所,本科院校27所,高职院校37所。

由此证明我省生源仍是以高职学生为主,如何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为准,做好学生工作,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笔者以3所本科院校调研结果作为指导,对我省8所高职院校进行针对《标准》九大能力要求的问卷调查,共发出对辅导员调查问卷80份,收回63份;学生问卷500份,共收回420份。

调查整理结果对照《标准》要求得出以下心得。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职业能力为人们合理的应用所学知识、各种阅历经验、相关技能等,依据某种职业所制定出的的职业准则与和行业规范,来作为从业者完成事务的整体性能力。

职业能力能够作为一个人是否胜任其岗位职责的证明,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其所从事岗位中是否能够拥有成就感的关键性因素。

按照《标准》可界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辅导员是完全按照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以现今社会发展与大学生的现实成长状况作为基础,服务于国家发展要求,以提升大学生整体性发展进步为既定目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以当今相关学科的前沿理念与科学方法具有侧重点、务实高效的推进具体工作实施的能力。

三、贵州高校辅导员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标准》在对问卷调查的分析下,贵州省辅导员具体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以下几个问题:1.日常工作时间比例分配不够合理排序日常工作比例1学生管理事务工作(包括助贷勤减补,考勤、评优、医保等)43%2行政事务工作(协助各部门)17%3学生的能力培养(班学风)14%4思想道德政治教育13%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8%6学生的就业指导6%原因分析:辅导员是学生在校的“第一联系人”,对辅导员的依赖程度较高,做好学生事务工作的前提也必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充分的理解,管理范围涉及到学生生活和学习。

但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比例高达1:268人,明显高出《标准》要求,引起辅导员无能力兼顾其他事项。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辅导员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以下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辅导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辅导员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辅导员应该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辅导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而辅导员需要有能力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辅导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化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辅导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

学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繁琐而复杂,辅导员需要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此外,辅导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辅导员需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模范。

辅导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学校负责。

最后,辅导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虽然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不是教学,但是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包括沟通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学生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和素养以及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普通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格、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领导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业务素质。

此外,还应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

他们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因此,辅导员需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同时,辅导员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以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总的来说,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对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全面要求,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等学校辅导员
1.2 职业定义
1。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教思政﹝20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精神,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现将我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教育部门、高等学校要把贯彻落实《能力标准》作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精心组织实施。

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能力标准》学习宣传活动,帮助广大高校辅导员深刻理解《能力标准》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全面落实《能力标准》的各项要求,把《能力标准》作为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贯彻落实《能力标准》的具体措施,及时调整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工作职能设置、考评考核指标等,努力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到新水平。

附件1: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育部2014年3月25日附件1: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作为一名辅导员,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辅导员在学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首先,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他们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沟通,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辅导员还需要与家长和其他老师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扰,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辅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干预能力,能够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介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辅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协助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生考勤、学生奖惩等工作。

辅导员还需要协助学校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成长能力。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职工,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需要。

同时,辅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其他老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总之,作为一名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咨询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承担着指导学生学业、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工作的责任。

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下面将从专业知识、人际沟通、心理辅导、组织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

首先,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他们应当熟悉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业规划,了解学校的教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校辅导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指导和规划建议。

其次,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与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辅导员应当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人生指导。

此外,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最后,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学生的纠纷和矛盾,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和谐。

高校辅导员需要善于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高校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

高校辅导员职业标准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高等学校辅导员1.2 职业定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1.4职业能力特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

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1.5基本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6 政治面貌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培训计划,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高等学校辅导员1.2 职业定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1.4职业能力特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旨在规范高等学校辅导
员的专业职业行为,推进辅导员职业发展,增强高等学校辅导员对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素质服务。

该标准共加以20条,要求辅导员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要求辅导
员具备有效的学习指导和日常管理能力;二是要求辅导员具有培养学
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能力;三是要求辅导员具备健全学校学生心理健
康咨询和精神援助的能力;四是要求辅导员具备空闲时间活动组织、
解决学生问题及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能力;五是要求辅导员具备参与学
生职业发展规划及学习发展领导能力;六是要求辅导员具备校级专业
组织机构建设、实施工作及社会服务能力;七是要求辅导员在学生活
动中具有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八是要求辅导员具有学校校园安
全保卫工作的能力。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辅导员实现以学生
为中心,以服务学校、学生和家庭为目标,发挥学校的家长般的关心、理解、支持的作用,以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高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高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二)主持省部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能深入把握国内外学生事务工作前沿进展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发表10篇以上学术论文;能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中级辅导员的研究进行指导
教育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
管理学相关知识
(二)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危机事件,稳定工作局面
(三)总结经验,对工作进行改进,完善预警和应对机制
(四)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危机事件应对的规律,成为校园公共危机管理专家*
能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分级;能准确分析事态起因,牢牢把握发展趋势
能摸清事态的症结,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制定对策并迅速妥善处理,恢复正常
能够熟练利用理论指导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能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公共选修课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开展科学调查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及宣传教育的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及宣传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道德观相关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具有长期丰富的事务管理工作经验
能合理运用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相关知识,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进行服务育人体系化设计
能够熟练利用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在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以上学生事务管理学术论文
教育学相关知识
管理学相关知识
法学相关知识
学生事务管理相关规定和程序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高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能力要求
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等学校辅导员
1.2 职业定义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1.4职业能力特征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

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1.5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1.6 政治面貌要求
中国共产党党员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根据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培训计划,定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基本培训期限:入职培训不少于40标准学时(10天);中级不少于48标准学时(16学时/年,3年12天);高级不少于128标准学时(16学时/年,8年32天)。

1.7.2 培训师资
培训高校辅导员的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副处级以上职级,并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术水平、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多媒体教室、报告厅和实践场所。

基本要求
2.1 职业守则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2)敬业爱生。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3)育人为本。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终身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5)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不得有损害职业声誉的行为。

2.2 职业知识
2.2.1 基础知识
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2.2 专业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1)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3)思想政治教育史
(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5)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
(6)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
(7)毛泽东思想相关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