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优秀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案是教师规划课堂的指南,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篇1一、设计思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
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接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二、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三、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观察溶解四、活动准备透明的塑料杯40个、勺子40个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黄豆、大米、绿豆、塑料框16个、温水五、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边说一边揭开罩布)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吧。
(请幼儿尝一尝)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篇一】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个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水平。
活动准备:1、杯子若干、筷子若干。
2、实验材料:白糖、小米、盐、沙子、红糖、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东西”导入。
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鸭子非常懂事,老是帮妈妈干活。
有一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和一袋米,小鸭子答应了。
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和小米,到了河边,一不小心,把装糖和装米的袋子弄破了,糖和米都撒到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连忙到河里去捞,不过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但是小鸭子找到了米。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白糖找不到了,米还能找到?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一)教师示范实验观察糖和米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老师做实验,小朋友们观察。
(1)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教师拿出一杯清水让一位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2)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3)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4)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米,让幼儿观察米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解)(二)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出示(盐、红糖、小石子、沙子图片)这些东西会不会溶解呢?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将小朋友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的实验材料都是不一样的。
每组小朋友都有一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杯子、一根筷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要围绕“溶解”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水的溶解现象,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讨溶解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现象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受溶解过程,培养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食盐、糖、咖啡、沙子等),投影仪,白板。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幼儿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
同时,以食盐溶解为例,讲解溶解的过程和原理。
3. 实验观察(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每组幼儿负责一种物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将不同物质溶解在水中,观察溶解速度和现象。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过程及原理(3)实验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食盐、糖、咖啡、沙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2. 答案:(1)食盐、糖、咖啡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
(2)溶解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水的分子结构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培养了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现象,知道一些常见的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糖、盐、沙子、泥土、水、玻璃杯、搅拌棒。
2.教学课件:溶解现象的图片和视频。
3.教学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生: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消失。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实验,看看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溶解。
2.实验一:溶解现象的观察师: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杯水和搅拌棒。
师:我们把糖放入水中,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糖的变化。
生(分组实验):糖在水中慢慢消失了。
师:我们再试试盐,看看它能不能在水中溶解。
生(分组实验):盐也在水中消失了。
3.实验二: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师:现在,我们再来试试沙子和泥土,看看它们能不能在水中溶解。
生(分组实验):沙子和泥土都不能在水中溶解。
生:糖、盐能在水中溶解,沙子和泥土不能。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溶解现象,也了解了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
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溶解是什么?生: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消失。
5.拓展活动师:除了我们实验中的物质,还有哪些东西能在水中溶解呢?生:醋、酒精、蜂蜜等。
师:那我们课后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一下,看看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然后分享给我们。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溶解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5.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对溶解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溶解的概念,了解固体和液体的溶解过程。
2.能够观察和描述实验中溶解现象的变化。
3.培养孩子的观察与实验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发展。
二、教学准备1.所需材料:盐、砂糖、清水、杯子、匙子、搅拌棒。
2.教具:PPT、实物示范杯子。
三、教学步骤1.导入:–讲解溶解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溶解?为什么糖可以溶解在水中?2.实验操作:–学生每人领取一个杯子,加入适量清水。
–将少量盐加入其中一杯,用匙子搅拌至盐完全溶解。
–将少量砂糖加入另一杯,同样用匙子搅拌至砂糖完全溶解。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种溶解现象的不同之处。
3.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盐和砂糖能在水中溶解?它们的溶解过程有什么不同?–总结溶解的特点:固体物质溶解在液体中形成溶液。
4.展示实验结论:–展示在课上制作的盐水和砂糖水溶液,并观察其状态。
四、巩固练习1.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盐和砂糖分别溶解在水中的现象是怎样的?–为什么盐和砂糖能溶解在水中?2.圈点复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今天的实验内容和结论。
五、延伸活动1.提出拓展问题:孩子们可以尝试用更多不同物质进行溶解实验。
2.观察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如茶叶搅拌、糖果溶解等。
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孩子们学到了溶解的概念,观察了盐和砂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溶解现象。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培养孩子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发展。
以上就是本次《溶解》科学活动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范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一节《溶解》。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溶解现象的观察、理解和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验,使幼儿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认识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沙子等)、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小烧杯、食盐、糖、沙子、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将糖放入水中,搅拌后糖消失,让幼儿思考糖去哪了。
2. 新课导入(1)讲解溶解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
(2)展示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实验步骤。
3. 例题讲解以食盐溶解为例,讲解溶解过程,引导幼儿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溶解现象。
(1)让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2)讨论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均匀分布的现象。
2. 实验步骤:取材、加水、搅拌、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食盐、糖等溶解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溶解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溶解现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溶解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魔术吸引幼儿兴趣,但需确保过渡自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6篇教案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注意与时俱进,制定教案是比较繁琐的事情,我们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下是无忧文档我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幼儿互相谦让、有秩序进行操作的习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
3、轻柔的音乐4、故事ppt教学过程:一、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宝宝开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
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
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
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3、师把幼儿猜想的结果表示出来:找到的用笑脸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脸表示。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地去进行水的溶解实验。
步骤: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二、看:看糖在吗?三、搅:用勺子搅一搅四、再看:看糖还在吗?要求:(1)慢慢地做实验(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3)仔细的看一看(4)说一说你的发现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做实验记录。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教案信息:课题:溶解授课对象:幼儿园中班课时:40分钟授课内容: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授课方式: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具准备:蓝色草莓糖、红色酸梅糖、1杯温水、1杯冷水、2个玻璃杯、1个温度计、1个电子显微镜、1本幼儿园科学教材。
教学目标:1.认得溶解的概念,并了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2.通过对水溶性糖果的试验,帮忙幼儿们理解什么是溶解。
3.通过察看不同温度的水对糖果溶解效果的影响,激发幼儿们的探究爱好。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带着幼儿们一起看一看电子显微镜,了解它的用途,然后与幼儿们交流一下涉及到化学的常见物质,例如糖、盐、土等,帮忙幼儿们建立相关的世界学问。
2.讲解(15分钟)解释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然后向幼儿们呈现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并问他们这些糖果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随后,将蓝色草莓糖放入一杯温水中,红色酸梅糖放入一杯冷水中,让幼儿们察看这些糖果在水中的反应。
3.试验(10分钟)将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一一放入玻璃杯里,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记录温水和冷水的温度。
随后,将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分别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察看水温对溶解的影响。
4.讨论(5分钟)让幼儿们共享他们对溶解试验的感受,帮忙他们总结出溶解的本质,然后让他们讨论他们在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并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5.巩固(5分钟)再次强调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并提示幼儿们注意一下有关的化学现象,例如作者提到的溶解,让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6.拓展(5分钟)提出一些问答,例如“你有没有见过一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等问题,以激励幼儿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溶解。
反思:这节课讲得相当合理,目标清楚明确,而试验环节也很杰出。
不过,作为一节幼儿园科学公开课,上课内容还需从幼儿学习的自然环境启程,供给更多互动和趣味性。
同时,老师也应了解幼儿的生态学习需求,采纳多样化的授整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同时也帮忙幼儿更好易讲解上下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并观察和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教学重点:观察和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糖、盐、淀粉、小石子等)、水、杯子、搅拌棒、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糖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来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糖、盐、淀粉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讲解溶解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石子、糖、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溶解现象。
5.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过程图,标注溶解的物质和未溶解的物质,强化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实验过程图:杯子中放入糖、盐、淀粉、小石子等物质,标注溶解与未溶解的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常见的物质,记录哪些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
2. 答案示例:糖、盐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沙子、米粒等不能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分享实验成果,提高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溶解》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物质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培养观察、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验操作,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沙子、水)、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糖,让幼儿观察糖的外观。
随后将糖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2. 讲解溶解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的定义和过程,让幼儿对溶解有初步的认识。
3. 实验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幼儿理解溶解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回答。
如:“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哪些不能?”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溶解的概念2.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3. 实验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常见的物品,哪些能在水中溶解?2. 答案:盐、糖、味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和记录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要在水中加盐等。
鼓励幼儿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其他物质的溶解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科学》,具体内容为“溶解”。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讲解溶解现象,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含义,以及溶解过程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溶解现象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实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固体物质(如糖、盐、小石子等),液体物质(如水、牛奶等),实验器材(如玻璃杯、搅拌棒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师进行糖在水中溶解实验,引导幼儿关注溶解现象。
a. 准备一杯水,放入适量糖,用搅拌棒搅拌。
b. 邀请幼儿观察糖在水中变化,引导幼儿说出糖不见,变成甜水。
2.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幼儿解溶解含义和特点。
a. 向幼儿解释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过程。
b. 讲解溶解特点,如不可逆、均匀分布等。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不同物质溶解现象。
a.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实验器材和记录表。
b. 各小组选择一种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进行溶解实验。
c.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固体物质是否溶解,溶解后液体颜色、味道等是否发生变化。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糖、盐等在水中溶解溶解含义:固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溶解特点:不可逆、均匀分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溶解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溶解中班科学优秀教案
溶解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溶解中班科学优秀教案 1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教师出示冰糖,提出问题: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C:"因为冰糖是一块块的。
""冰糖比白糖大。
""冰糖硬硬的。
""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T: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能让冰糖也溶得快起来呢?C:"把冰糖变得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对,把它打碎,变小小的""我用热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还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2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反思: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
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溶解中班科学优秀教案 2阶段:一目的: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三节“溶解”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1. 溶解现象的认识;2. 溶解实验操作;3. 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什么是溶解,以及溶解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教育幼儿懂得溶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色素、水等)、多媒体课件、挂图。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小烧杯、玻璃棒、食盐、糖、水)、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故事情景,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糖在水中消失了?2. 讲解溶解概念(10分钟)结合教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溶解。
3. 实验操作(15分钟)a. 指导幼儿进行食盐、糖溶解实验。
b. 观察实验过程中,让幼儿记录下来溶解前后的变化。
c.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食盐、糖能溶解在水中?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食盐、糖溶解的原理,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
b. 讲解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珍惜资源。
c.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板书内容:溶解现象实验操作溶解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发水等用品,了解它们是如何溶解在水中,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洗涤剂、洗发水等用品在水中溶解,是因为它们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它们更容易与水混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在后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探索不同温度、不同溶剂对溶解的影响,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认识溶解现象,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理解溶解现象;2. 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 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难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演示文稿、卡片;2. 学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放入一块糖,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糖会消失?它去哪里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和卡片,讲解溶解的概念和现象;(2)结合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预测不同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4. 实验操作(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溶解过程,锻炼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溶解过程:盐、糖、色素等在水中逐渐消失;溶解条件:溶剂、溶质、温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里的一些物品,看看哪些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尝试向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观察颜色变化。
2. 答案:可以溶解的物品:糖、盐、洗衣粉等;不能溶解的物品:沙子、石头等;色素加入水中,颜色会变得均匀。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溶解》是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溶液”。
本节课将围绕溶解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理解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的概念,观察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掌握溶解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水)、投影仪、白板、板擦。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糖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杯水是怎么变甜的吗?”引导幼儿观察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引出溶解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讲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填写记录表。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5. 课堂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思考和举例。
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溶解的定义溶解的特点常见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盐、糖、色素在水中逐渐消失,水变浑浊、变甜等。
(2)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糖溶解在水中制作糖水,盐溶解在水中制作盐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幼儿掌握了溶解现象的基本概念,但在引导幼儿举例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时,部分幼儿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3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通用8篇)
2023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通用8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篇1教学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玉米粒、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环节一、认识实验材料。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教师介绍所准备的材料。
二、猜测:幼儿思考:这些东西如果放在水里谁会不见?谁放在水里还存在?师: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四个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搅拌,想想最后什么东西不见了?什么东西还存在?三、认识活动标志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
师:如果不见了,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
还存在呢,我们就用这个符号来表示,( √ )四、操作活动师: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沙子,盐,糖,玉米粒,分别放到这四个杯子里,用筷子进行搅拌,看看他们会怎么样的变化?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请你用标记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师: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实验,都了解了,什么在水里会不见,什么还存在,五、分类活动你把会不见的物体与存在的物体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不见了我们给他贴上星星,存在的我们给他贴上花朵。
师:今天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
像沙子和玉米放进水中,通过搅拌还是存在的,盐和糖放进水中,通过搅拌就不见了。
像这种现象,有个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
六、交流总结活动师: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师:这些东西到底能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不知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三节“溶解”。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杯子、勺子、糖、盐、水、色素等)、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糖加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提问:糖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它去哪儿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了解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讲解溶解的基本原理,让幼儿知道溶解是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中,与液体分子混合。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引导幼儿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让幼儿分享实验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5. 情景再现(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饱和盐水中的盐晶体分离出来。
(2)提问:盐晶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这里?六、板书设计1. 溶解现象: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
2. 溶解原理: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与液体分子混合。
3. 实验记录: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衣粉、糖、盐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记录,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涉及的主题是“溶解”。
教材的章节为《有趣的实验》,详细内容包括:什么是溶解,溶解的现象,以及简单的溶解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糖、盐、水、搅拌棒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颗糖,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说出糖的味道。
(2)教师将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观察糖不见了,水变甜了。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
(2)教师示范简单的溶解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搅拌,让幼儿观察盐消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盐会消失?盐到哪里去了?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拓展延伸(5分钟)(1)教师出示其他可溶解的物质,如糖、咖啡等,让幼儿预测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板书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的现象(3)简单的溶解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溶解的观察记录表。
(2)请幼儿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解的实例: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在水中的溶解、盐在水中的溶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的实例。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溶解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溶解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讨论法: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溶解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糖、盐、水、实验容器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进行实验和活动。
3. 教学工具:PPT、实验器材、画纸、画笔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溶解现象,如糖在水中的溶解,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溶解。
3. 实验: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4. 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讨论溶解的现象,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溶解实验,如盐在水中的溶解,并记录实验过程。
2. 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其他溶解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八、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九、教学延伸:1. 开展溶解主题的科学活动,如制作溶解画。
2. 组织幼儿进行溶解现象的探究,如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中班科学)
阶段:一教学目的: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课前准备: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 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T:小朋友水好喝吗?C:水甜甜的很好喝。
C:老师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T:怎么有的小朋友说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C:因为甜的水里有糖。
T:糖在哪呢?C:对啊,糖在哪呢?C:糖在水里不见了。
C:我知道,糖溶了。
T:那咸的水呢?C:是盐。
C;盐也是不见了,溶了。
T: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现在老师做个实验。
3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T: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水里糖在吗?C:在,糖在水底呢?C:怎么糖不会不见呢?C:有一点糖不见了。
老师你摇一摇C: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T:好,我用筷子来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C:哦,糖越来越小了,C:糖不见了。
T:糖到哪去了呢?C:没有了。
C;跑到水里去了?T: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
那盐呢?C:盐也是溶解了。
C:糖和盐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C:那放进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儿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
会溶解。
相片,笔,鞋子,花,小动物,布娃娃。
不会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C;"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
T:请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纸上。
C;"老师我猜想味精不会溶解,""我认为沙子不会溶解""我猜小米会溶解,这样它才会变成米饭的"。
T: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
3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幼儿1那起方糖放进水中,看了看说"老师我的方糖不会溶"幼儿2也那起方糖放进水中,并用筷子搅拌后他发现方糖变小了,且越来越小至不见了,他高兴得直喊了起来,"哦方糖溶解了" <BR><P></P>幼儿1见了也拿起筷子进行搅拌,结果方糖也溶解了。
实验中小朋友还发现红糖比方糖溶得快。
4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三,延伸活动:1制作饮料。
T: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C:"会变成饮料""变成草莓饮料""变成橘子水"。
T:我们现在就来制作饮料。
幼儿动手做饮料。
"老师我做好了。
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还没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
阶段:二教学目的: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溶解得快,有的溶解得慢。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溶解有快慢之分。
课前准备:白糖,****,温水,小勺,口杯。
教学过程:一,回忆制作饮料的过程,引入活动主题。
T:。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做橙汁饮料,很快就能喝到了。
而做****水的却很慢才喝到呢?C:"因为橘子粉小小的""橘子小,****大""橘子是粉粉的就溶得快""****硬硬的就溶得慢""****是一块一块的,所以溶得慢""****多"二,幼儿猜想,并做记录。
T:是不是****多,硬,就溶得慢呢?老师这里有白糖和****,它们都一样是硬的,也一样多,你们猜谁溶得快呢?C:白糖溶解得快/****溶解得快。
三幼儿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结果。
T: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
看谁溶得快。
C:(先放白糖,溶解后再放****)老师,我不知道谁溶得快,谁溶得慢。
C:先放****溶了一会儿后,再放白糖);老师,是****溶得快。
C:白糖和****同时放)老师,是白糖溶解的快,它放进去一会儿就不见了。
T为什么有的说是白糖,有的说是****呢?小朋友想想,要比较两个的快慢,要怎样比呢?C:"先放白糖再放****""不对。
要象我们比身高一样两个站在一起才能比""我也是这样想""我也是"。
幼儿一致确定后采用此方法再次进行实验。
最后得出白糖溶得快。
四,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结果。
教师记录。
阶段:三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 教师出示****,提出问题: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C:"因为****是一块块的""****比白糖大""****硬硬的""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T: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能让****也溶得快起来呢?C:"把****变得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对,
把它打碎,变小小的""我用热的水,****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还可以把****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
2 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感想: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
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